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分配練琴和學英語的時間
擴展閱讀
眼睛怎樣除皺效果好 2025-09-09 08:40:59
怎樣解鎖視頻私密帳號 2025-09-09 07:19:45

怎樣分配練琴和學英語的時間

發布時間: 2025-09-09 02:28:14

『壹』 一年級的孩子暑假在家如何安排一天學習和作息時間表

放暑假啦!對於孩子來講,這一個多月時間是最放鬆最輕閑的日子。而對於家長來說,卻是最操心的時間,孩子沒了上學時那種有規律的生活,呆在家由爺爺奶奶或保姆照顧。孩子不是整天窩在沙發里看電視,就是玩游戲機。晚上很晚才睡覺,早上很晚才起床,整個生活規律全被打破。於是,每到開學,幼兒園、小學的老師都反映孩子散漫,難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的生活。

如何讓孩子過好暑假?記者采訪了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蔡黎曼。蔡教授認為,假期打破了孩子的生活常規,在幼兒園和學校培養建立起來的科學生活制度得不到延續,所以開學的時候孩子肯定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關鍵是家長怎樣合理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

孩子突然變懶怎麼辦?

許多孩子一到暑假就變懶了,平時在幼兒園自己會吃飯、穿衣,但現在卻要父母或爺爺奶奶喂飯穿衣,在家裡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大人幫忙解決,整天纏著大人,很粘人。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感覺:一放假孩子就變得依賴或懶惰,不知該如何應付。

專家指出,懶惰其實是寶寶孤獨傾向的表現。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平時在幼兒園過慣了集體生活,假期里沒有小夥伴一起玩就容易滋生孤獨情緒,行為上就會表現出粘人和依賴的特點,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寶寶,更容易「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在許多幾代同住的家庭里,由於爺爺奶奶與孩子父母的要求不一樣,往往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出現分歧。有些父母很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洗洗自己的小衣服、系鞋帶等,但是爺爺奶奶卻認為孩子年紀小,為他們包辦一切。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按老師的要求做得很好,能自己吃飯,整理自己的東西,而一回到家完全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

漫長的暑假大多數幼兒是在家獨處,缺乏幼教老師的管束指導,因此是他們自我意識最強的時候,此時就要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從自我服務做起,如自己穿衣、洗臉、疊被子、收拾玩具等。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們為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摘菜、抹桌子等等。父母首先應該抽出足夠的時間陪伴幼兒,其次是不能過於寵愛孩子。父母雙方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應該取得一致。同時,父母應該利用暑假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因為在集體活動中,能使孩子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意義。蔡教授認為,獨立性的訓練不僅局限於生活層面,在生活中、學習中、活動中,提供一切機會,鼓勵孩子盡量把每件事情做好,讓孩子對自身的能力有一種積極的自我肯定。

整天對著電視怎麼辦?

暑假裡由於孩子沒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感覺無聊時就容易沾上電視。看電視的時間長了,不僅影響食慾、影響視力,蔡教授強調,看電視太多的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參加一些需要思考、操作、合作的主動性活動,甚至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為了避免孩子守著電視,家長應該盡量為孩子安排各種活動,來轉移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力,培養更廣泛的興趣。

建議家長讓孩子每天早上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既對身體有益,又可增加小朋友間交往的機會。此外,為孩子選購一些故事、音樂的錄音帶,或者專門設有一個可供孩子塗塗畫畫的地方,譬如陽台的一面可清洗牆,一套合適孩子看書畫畫的桌椅,還可以為孩子准備一些合適的光碟。值得注意的是,給孩子看的光碟和電視內容都應該有所選擇,觀看的時間控制在20-30分鍾之間。假期里,也有不少少兒專場音樂會、畫展等,家長可多留意這方面的信息,為孩子提供更多的社會活動機會,拓展他們的視野。

與孩子一起訂暑期計劃

暑假中孩子在家裡的生活與學校完全不一樣,沒有嚴格的要求,不會刻意安排時間。有些家長則希望孩子把時間填得滿滿的,要求孩子學習英語、畫畫、練琴等,指定他做這做那,而事實上有些家長卻根本叫不動孩子,甚至引起孩子的厭惡反感。蔡教授認為,這種情況需要家長以平等的姿態,主動與孩子商討,一起制訂一個孩子做得到的計劃,不要給孩子造成太大的負擔。譬如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商定一個較固定的時段來做某件事,要求他有一個承諾來約束自己。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設計一個時間表,用不同的符號或顏色,讓孩子每天登記執行計劃的情況,到了周末來一個總結。可以把周末跟爸爸媽媽出去遊玩當做獎賞,以此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對於快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家長更應在假期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時間觀念、任務意識,為入小學作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