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熱火鍋製作過程
圍觀群眾:自熱火鍋賣得可火熱了!據說不用火、不用電、還不用熱水,加入冷水就可以直接開吃,還是熱乎乎的,也忒方便了吧?
求證君:真可謂居家必備,但別忘了注意安全呀,會「炸裂」。
想吃火鍋,又不想出門,怎麼辦?
自熱式火鍋,滿足你一人在家也能大快朵頤的慾望。不僅方便快捷,據說鮮香口感和門店相差無二,使它成功擠掉方便麵,成為網紅界的新寵。為趕潮流,我也買了一盒試試。
加入冷水,15分鍾就開吃
自熱火鍋,主要有三個構造:蓋子、內層餐盒、外層餐盒。
首先,取出內層餐盒,把蔬菜包、肉包和火鍋底料的食材依次倒進去。然後,往食材中加水,加熱水效果更佳。最後,撕掉發熱包的外袋,放在外層餐盒中,再加入冷水至注水線處。不一會兒,水開始沸騰,這時,趕緊放入內層餐盒,並蓋上盒蓋。15分鍾左右,開蓋,火鍋就「煮」好了,神奇!
它靠什麼發熱
如果說底料是火鍋的靈魂,那麼發熱包就是自熱火鍋的頂樑柱。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有:生石灰、碳酸鈉、硫酸鎂、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等。
●主要供給熱量的,是生石灰。
生石灰遇水發熱,可以釋放大量熱量。碳酸鈉、硫酸鎂等成分,可以吸附發熱包內的微量水分,以免生石灰被分解。因此,自熱火鍋的保質期可將近一年。
●鐵粉、鋁粉,提供少量熱量。
鐵粉和鋁粉通過直接和氧氣反應,以及和活性炭、水分、鹽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少量熱量。這樣一來,加入冷水後,發熱包的溫度可高達150攝氏度,蒸汽溫度近200攝氏度,足以蒸熱食盒裡的食材。
容易「炸裂」,一刻也不能大意
如此加熱,其實有點風險。網上有過報道,有的自熱火鍋把玻璃餐桌都熱裂了。這是因為,盒子底部溫度很高,而玻璃桌面耐熱性差,受熱不均勻,導致劈裂。所以,吃之前,一刻也不能放鬆。
一來,你需要檢查發熱包是否破損。一些小企業的發熱包加工過程不嚴謹,可能產生脹袋或存在裂口,高溫液體很容易噴出。
二來,有些發熱包反應十分迅速,注水後要盡快把上盒放進去,以免被蒸汽燙傷。
再說,如果你不小心堵塞了包裝盒上的通氣孔,會導致蒸汽壓力過大而撐開蓋子,食盒甚至會炸開……
不建議往外盒注入熱水,這會讓水沸騰得更厲害,使盒子膨脹炸裂,十分危險。
熱量很高,營養價值很低
不少自熱火鍋是葷素搭配。
菜包標配五件套:竹筍、蓮藕、土豆、海帶、木耳。熟食、半熟食基本為真空包裝,比如香腸、鹵蛋等。
高溫高壓殺菌,使得食品的安全有保障,但食物的味道、營養價值都在流失,火鍋底料也含有大量熱量和鹽分。
說白了,這就是一款升級版的方便麵。
2. 火鍋製作過程
火鍋製作過程步驟
1.買新鮮的大骨,洗凈焯水。
2.焯過水的大骨撈出,放入高壓鍋,放入適量生薑,白酒和水,水盡量多點。按煲湯鍵。
為了湯汁不渾,可以加入幾片冬天的鹹肉。
3.等待湯好的時間就可以准備各種蔬菜,青菜、菠菜、生菜、娃娃菜等,洗好、裝籃子瀝水。
4.剁好生薑末,蒜末,蔥花。准備好各種調料,如腐乳、辣椒醬、生抽、醋、蚝油、麻油。
5.准備各種肉類、丸子,可以先放冰箱,防止肉片化開、變軟變形,吃的時候再拿出來,保證新鮮度。
6.准備各種蔬菜:如木耳、海帶、冬瓜、金針菇、萵筍、千張。
7.准備好各種飲料:如涼茶、牛奶、水果綠茶。
8.大骨湯燉好後,倒入電磁爐鍋里,加入海底撈火鍋底料,繼續開火煮沸。
9.最後,等人齊了,擺上碗筷,自己調好合口味的醬,就可以開吃。
3. 自己在家怎麼製作火鍋
個人這個冬天做的比較多的火鍋有清湯鍋、韓式泡菜火鍋、番茄雞
清湯鍋就很容易了,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回來燙,
1.清湯鍋
鍋底製作:少量的尾椎骨或者筒骨(因個人空未定,尾椎骨湯比較清,筒骨湯比較油)
骨買回,將其洗凈,放入高壓鍋,拍一大塊姜,用高壓鍋煮,響了以後,小火繼續壓大概5分鍾,等高壓鍋消氣以後再加鹽,這樣鍋底就好了,將湯倒入湯鍋中就可以開始燙喜歡的東西了
燙菜推薦:
肉類:各式各樣的丸子、牛肉、羊肉、魚....
菇類:香菇、蘑菇、金針菇、茶樹菇(特別推薦,這個吃得清甜、脆爽)、雞菇、鳳尾菇.....
青菜類:大白菜、生菜、春菜、菜心、花菜.....
其他:冬瓜、蘿卜、土豆、腐竹、豆腐、豆腐皮、南瓜、粉絲...
其實只要自己想得到的,想吃的,都可以燙進去吃的。。。
2.韓式泡菜鍋
這個材料很簡單,也是比較簡單的一個,如果能吃辣就剛好了
去超市買4小棵泡菜(買泡菜的時候一定要另外叫多給一點泡菜汁),買1棵大蔥、1個大洋蔥、土豆5-6個(看個人喜好),一袋年糕(袋裝的,包色小塊的,在很多超市有賣的,一般3塊錢一袋)
在鍋中放入半鍋水將這些材料切好放入,將泡菜汁一起倒入鍋中,開火煮沸,就好了,一般不用加鹽,因為本身泡菜汁中鹽含量比較高,這個也是看個人,鍋底做好,就看燙什麼吃了,肥牛、肥羊統統都可以....
3.番茄雞
材料:全雞一隻、番茄8-10個個、蔥少量、青椒5個
將全雞砍好,番茄切小塊、蔥切成一段段、青椒切好
將番茄放入高壓鍋中,加水,估計看大概要多少的汁,一般是大半鍋水,兩勺鹽,開大火,等高壓鍋響了以後一直中火燜10-15分鍾,另外一半,將鍋燒紅,放油,姜塊,將雞肉放入鍋中,將水分炒掉,少許鹽、生抽,待水炒干,將之前做好的番茄汁倒入,與雞肉一起悶,悶到汁比較濃的時候就可以了,一般中火要15分鍾,放入青椒,再悶3分鍾左右,最後放入蔥花,就好了,這個是比較開胃的,湯汁很下飯,又很有營養,最後要是雞肉都吃完了,有粉絲,將粉絲放進汁裡面煮,好吃....
最後關於火鍋的油碟
個人比較能吃辣
材料:小紅椒5-8個、蔥、姜、蒜、香菜少許
將這些裁量切碎,放入碗中,加入少許陳醋,將煮沸的生抽倒入,最後還要少許燒紅的油倒入,攪拌均勻,完成
4. 製作火鍋簡單又好吃的全部過程
家庭火鍋做法
一.熬湯
豬子骨兩斤,洗凈砸碎;老鴨一隻,洗凈,去內臟。放入鍋內,冷水加至淹沒(一切加足冷水,切忌中途添加冷水)。
(一) 作紅湯用:加入適量蔥段、姜(拍松)、蒜、小火燉熬 2-3 小時,出油、出味,湯清亮,瀝去渣.火鍋內放入四川火鍋(重慶火鍋)底料,加入熬出的湯,加入鹽,雞精,燒開熬化底料即可涮菜。
(二) 作清湯用:加入適量蔥、姜、蒜、火煮燉,湯成乳白色,醇濃味鮮,瀝去渣,加入食鹽 雞精,即成白湯。
二.備菜:
菜洗凈,去根、皮;肉類宜切大片、薄片;午餐肉、火腿腸等切厚片;土豆等切厚片,分別裝盤。
三.備味碟
一般准備香油、蒜泥、川崎、醬油、醋等視各自味調用。
四.湯燒開,人圍坐,即可食用,一般先葷後素。
原料:主角原料有干辣椒(50克)、郫縣豆瓣醬(300克)、牛油(300克)和菜油(500克)。如果要做得正宗,還應該放入的其它調料有八角、茴香、香草、香葉、丁香、草果、三奈、桂皮、紫草和醪糟汁,當然,大蒜、大蔥、生薑和冰糖等常規調料是必不可少的。
做法:先炒鍋底。把干辣椒放在沸水裡煮2分鍾後撈出絞成茸備用。在熱鍋內倒入菜油燒熱,然後放入牛油,待牛油融化後投入生薑、大蔥和小蔥,爆香後再接著下郫縣豆瓣醬和辣椒,轉文火慢炒,等到鍋里溢出豆瓣的香味、辣椒微微變白後把所有其它調料(醪糟汁和冰糖除外)投入鍋中,繼續用小火燒至鍋內香料顏色變深,最後放入醪糟汁和冰糖,小火慢慢熬制,等醪糟汁水分收干後關火。鍋中原料冷卻後就成了紅湯火鍋的鍋底。由於製作繁雜,可以一次做數份鍋底料放入冰箱內供以後食用。
然後調制湯料。先熬制高湯,可以是豬骨湯、牛骨湯或者雞湯,如果能夠同時放豬骨、牛骨和雞一同熬制則更佳。熬湯的時候要加入姜、大蔥和料酒。等湯呈乳白色即可。
在吃火鍋的時候,把底料放入鍋中,再注入高湯,接著再撒上用菜油炒香的干辣椒和花椒,整個火鍋底料才算大功告成,可以開始涮了。
[最佳涮料]:
適合在川味火鍋里涮的東西實在太多,幾乎是你能想到什麼就能涮什麼。不過比較具有四川特色的有毛肚和鴨腸等等,其它的如魚片、肉片、腰片、羊肉、雞片、臘肉、金針菇、肥腸、雞爪、鴨鵝掌、肉丸、蹄筋和各種蔬菜、豆製品等等都可以放進去涮。
火鍋底料的炒制(以5份鍋底料計)�
原料:菜油2500克 牛油1500克 郫縣豆瓣1500克 干辣椒250克 生薑100克 大蒜200克 大蔥300克 冰糖150克 醪糟汁500克 八角100克 三奈50克 桂皮50克 小茴50克 草果25克 紫草25克 香葉10克 香草10克 公丁香5克
製法:
1�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鍾後,撈出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後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結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用小火慢慢炒約1~1�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揀出鍋中蔥結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鍾,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即成火鍋底
二、火鍋湯料的調制
原料:豬棒子骨1500克 牛棒子骨1500克 雞爪骨500克 生薑50克 大蔥150克 料酒100克 雞精150克 味精75克 炒好的火鍋底料�全部� 干辣椒750克 花椒75克 菜油適量
製法:
1�豬棒子骨、牛棒子骨洗凈後敲破;雞爪骨洗凈;生薑拍破;大蔥挽結。
2�先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雞爪骨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打去料渣不用,即得鮮湯。
3�將火鍋底料平均分為5份,分別裝入5口火鍋中,再往鍋中分別摻入鮮湯�每口火鍋摻湯約2500克�,接著調入雞精、味精,另將干辣椒、花椒投入炒鍋內加菜油炒香,隨後分別撒入5口火鍋中�每口火鍋撒干辣椒150克、花椒25克�,這時就可將火鍋端上桌,待燒沸數分鍾後,即可動手涮燙各種原料了。
三、操作時的一些相關問題
1�在火鍋底料的炒制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這樣一是可避免將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內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滲出。
2�炒制過程中還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
3�火鍋底料中加入的郫縣豆瓣主要用於提味,而糍粑辣椒則主要用於提色,不過兩者均要慢慢炒干水氣,這樣才能使其味道和色素充分地溶於油中。
4�火鍋底料中加入冰糖可以起到「亮」湯汁的作用。而加入醪糟汁,則為的是促使豆瓣和辣椒中的辣味、香料中的香味充分滲出並溶入油中。此外,加入醪糟汁還可起到調和諸味並除去某些香料中苦澀味的作用。
5�火鍋底料中加入香料無疑是為了增香�其中加入的紫草是為了增加紅色�,但香料的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會產生苦澀味。同時,所加香料的種類也不宜過多,以加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等常用香料為主,再加入少量其它香料輔助即可。注意,通常火鍋底料中所加入的香料要比調制鹵水時所加入的香料為少。
6�在調制火鍋湯料時,如果口味要求不是太辣,那麼其中的干辣椒便不用直接入炒鍋用油炒香,而是先入沸水鍋中焯一水後�以減其辣味�,再撈出撒入火鍋中。
7�火鍋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異。小批量的炒制一般要將其中的香料打成粉末,並減少其用量,同時還要適當地縮短香料的炒制時間。
8�火鍋底料炒制好以後,面上都浮有一層油。我們可將這層油打出一部分作為老油,以備下次炒制時作「母油」使用,因為這樣做可使火鍋底料的香味更加濃郁醇厚
5. 如何製作火鍋
在家做火鍋,想怎麼方便、喜歡吃什麼自己來
說起火鍋,每個地方的火鍋大有不同,麻辣鍋、酸湯鍋、羊蠍子火鍋,魚火鍋,雞火鍋等,多得寶媽真是數都數不過來,深深感嘆,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過呢,不管怎樣吃,喜歡的才是美味。寶媽在內蒙老家的時候,家裡常吃的是酸菜白肉火鍋,主要食材是酸菜和五花肉,放些海米提鮮,凍豆腐、粉條不可少,再放點豬血腸更是完美呀!後來嫁給了老公,家裡吃涮火鍋,羊肉片、肥牛卷是必備的,是北京的吃法,重點在蘸料上,火鍋好不好吃就在這碗料,吃過一次後我就愛上了它,幾天不吃就饞這口,並且涮肉老人和孩子也都能吃,所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涮火鍋自然就成了主打,每周最少吃一回。
重點來了,蘸料!這里我分享一下老公的私房調法。食材:純芝麻醬160克,腐乳45克,韭菜花20克,生抽1勺,米醋1勺,白糖1勺,鹽半勺,二鍋頭56度白酒半勺(如果有孩子酒要省略),花椒油半勺,味精1/3勺,溫開水適量。怎樣調呢 ?取一個大碗放入芝麻醬;小碗裝腐乳及韭菜花; 芝麻醬用溫水調開,腐乳用勺碾碎攪拌細膩(不再加水);把腐乳、韭菜花、生抽、米醋、白糖、鹽、白酒、花椒油、味精一起放入調好的芝麻醬碗里,攪拌均勻 ,吃的時候放里點香菜末和香蔥末拌勻就可以了。
6. 自熱火鍋怎麼做的步驟
如果是傳給製作火鍋事情負責,而且比例材料才製作出好吃的的自熱火鍋效果來。
7. 如何製作火鍋
許多地方過年會都有吃火鍋的習俗!
火鍋的鍋大多是圓形的,寓意是團團圓圓,火鍋也稱為『暖鍋』,因為過年在冬天,過年一家人圍在火鍋旁,會帶給人一種溫暖的氣氛,而且火鍋底料大多是紅色的,也寓意這紅紅火火!「過年吃火鍋,越吃越紅火」,這句俗語更加說明火鍋的吉祥寓意。火鍋那種隨意的熱鬧,富足的喜慶,寓意紅火的開始,非常適合過年合家團圓的熱鬧氣氛。同時,避開嚴寒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美味的火鍋,恐怕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大的享受。而且我們南方人講究熱熱鬧鬧的,所以很多人過年會選擇吃火鍋團圓!
不僅火鍋的意義很大,火鍋的食材也十分講究!即芹菜、蒜、蔥、韭菜、魚,這分別寓意:"勤快、會算、聰明、長久幸福、年年有餘"。另外,豆腐寓意是多福,生菜就寓意著身材,腐竹就寓意的是富足!不分南北,調味不拒東西,山珍、海味、河鮮、時菜、豆腐、粉條,這些都可以放入火鍋中,可以說是:來者不拒!
在寒風凜冽的冬日,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火鍋,是那麼的舒心愜意啊!小夥伴們!你們過年有吃火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