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快速練成一字馬
找個狠心人幫你壓腿,先熱身:跨大步、踢腿、弓步、貼管壓;然後找塊布准備檫眼淚。跨一字,雙手按好讓他幫你一拉腳跟,二按膝蓋,准成。
㈡ 怎樣練能快速練一字腿
壓腿,正壓要求把腿放到架子上腿綳直,腳尖回勾,頭部彈性前顫,側壓要求一個胳膊繞道頭一側用手搬腳尖,要求同上,後壓腳面反壓在架子上,兩臂維持平衡,頭部後仰,彈性下壓,壓腿後也要耗腿,就是在壓腿到位的情況下,控制住這個狀態。
之後練劈叉,劈叉的時候,最好橫叉豎叉交替進行,彈性下壓配合『耗』壓,能相互促進。要點:循序漸進,不能靠猛力蠻壓,否則容易造成無謂的受傷。以上幾種方式配合搬腿訓練,每天堅持進行認真的做,訓練量以早晚各一個小時為好,平時盡可能不要間斷,加以時日則功成。
將兩腿較大的叉開且成一「字」,分為橫劈叉和豎劈叉兩種。
1、豎劈腿:腿前後分開成字形,雙手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前後分開至一條線坐於地下為合格。
2、橫劈叉(CenterSplit):腿左右分開成一字形,雙手在體前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左右分開成一線並坐於地下方為合格。
(2)怎樣快速練一擴展閱讀:
1、主動或被動的靜力性伸展法。主動或被動的靜力性伸展練習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比較流行的伸展方法。
它是緩慢地將肌肉、肌腱、韌帶拉伸到有一定酸、脹和痛的感覺位置,並維持此姿勢一段時間,一般認為停留10~30秒應該是理想時間,每種練習應連續重復4~6次為最好。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好地控制使用力量,比較安全,尤其適合於活動少和未經訓練的人,它由於拉伸緩慢可避免拉傷。
2、主動或被動的動力性伸展法。主動或被動的彈性伸展練習是指有節奏的、速度較快的、幅度逐漸加大的多次重復一個動作的拉伸方法。
主動的彈性伸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動的彈性伸展是靠同伴的幫助或負重藉助外力的拉伸。利用主動或被動的動力性伸展法進行練習時,所用的力量應與被拉伸的關節的可能伸展力相適應,如果大於肌肉組織的可伸展能力,肌肉或韌帶就會拉傷。
在運用該方法時用力不宜過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做幾次小幅度的預備拉伸,再逐漸加大幅度,從而避免拉傷。
㈢ 快速練成一字馬 怎麼快速的練一字馬
1、騎馬式
在前屈式的基礎上。吸氣抬頭,呼氣屈雙膝,將左腿向後大邁一步。右腳腳心平放在地面上,右腿脛骨與地面垂直。把左腿向後伸展,整個左腿盡力貼近地面,雙手平行放於右腳兩側的地面上。呼氣,向後盡力伸展左腿,胸部向前推,伸展背部,盡量使頭、頸部向上延伸。
㈣ 怎樣才能快速練成一字馬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鍾。(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就是拉韌帶了。分幾步進行。
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
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注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注意別把膝蓋翹起。
另外一個方法比較多,有點理論化:
在鍛煉韌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准備活動,不要練得過快、過猛。尤其在冬季鍛煉前應活動活動四肢。若鍛煉前不熱身,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練習最理想的時間是在晚間睡前。首先做好准備活動,從最基本的壓腿開始,分速壓和緩壓。緩壓每次用三四十秒的時間,輕柔地拉伸肌肉,感到輕微疼痛即可,速壓就是快速壓腿,疼痛即收。如果在鍛煉的時候手夠不到目標區域,不要勉強,繩子來輔助練習。
1、坐式拉伸韌帶:前胸向膝蓋靠攏,膝蓋不要彎曲。感覺腿部韌帶與後背有酸痛感,停止拉伸並作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重復動作12次。
2、卧式拉伸韌帶:慢慢拉起綳直的左腿,膝蓋不要彎曲,臀部與大腿肌肉綳緊,直到大腿與身體呈直角後停止拉伸,做兩次深呼吸,慢慢恢復為起始動作。
3、還有一個我最喜歡又簡單的動作:站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向腿的方向外八字打開,腳不要彎曲,大身向下彎曲,用手去碰腳尖。感覺到雙腿內、後側有拉伸的感覺。
4、仆步壓腿兩腳左右開立,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身體向直腿一側振壓。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5、橫叉:兩手在體前扶地,兩腿左右分開成直線,上體俯卧或側傾。七、盤腿前俯 兩腿屈膝盤坐,兩腳掌相對;兩手握住兩腳;上體前俯。韌帶嘛,有兩種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齡了。基本上講,人的韌帶在16歲之前和之後是有區別的。16歲之後,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所以,韌帶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紀小的人,建議他們用振顫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勢有,通過振顫運動把韌帶拉象極限。這樣拉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對於骨骼相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只能帶了短期的韌帶拉伸。而且十分危險容易受傷。所以,16歲以上的,建議使用靜壓法。保持一個極限姿勢30秒,休息幾秒種,再保持這個姿勢。一般建議拉伸的極限姿勢不超過30秒。否則可能會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傷。這種靜壓的方法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持韌帶的穩定柔韌性。
韌帶完全拉開至少需要10—15分鍾的柔韌性練習,每天至少一次。這種方式也是緊張運動後的一種很好的放鬆。肌肉也會由於這些簡單的拉伸練習而變得更富有彈性。柔韌練習必須學會輕柔,否則極易拉傷。
㈤ 如何快速練成一字馬
坐劈橫叉,老式的鋼管架子的床,寬度在1.5米左右,擺在卧室里床頭與牆壁距離一般在1米左右,手扶床架子上橫管,兩腿伸向左右,讓床架子的兩根立管擋住雙腳,此時臀部已靠在牆上,慢慢向下坐,直到坐在地上,此時雙腿已橫劈開100度左右。
㈥ 有誰知道怎樣快速練出一身好肌肉!
我有一套高級健美訓練法則,你跟著練會很有效。喬.韋德健美訓練法則- -高級篇一、高級水平訓練原則
14、助力訓練原則(Cheating Training Principle)
藉助其它肌肉的力量完成動作練習的最後1-2次,或利用身體其它部位來協助在運動中的肌肉完成最後試舉。如:俯立彎舉做到最後幾次試舉感到很難完成時用另一隻手輕微托住手背在完成幾次。但如在做仰卧推舉時,採用背和臀部離開凳面的力量來多完成幾次,就不是韋德助力訓練原則了。
註:適用於對某塊重點肌肉的超強度訓練。
15、三組合訓練原則(Tri-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塊肌肉採用三個不同的動作鍛煉,且動作之間沒有休息。該方法對增加血管中血流量很有效。
註:適用於對某塊重點肌肉的超強度和減脂訓練。
16、超組合訓練原則(Giant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同一肌肉群採用4-6種動作鍛煉,動作間歇很短或沒有。
註:適用於減脂訓練和提高肌肉耐力訓練。
17、預熱訓練原則(Pre-Exhaustion Training Principle)
在鍛煉某塊肌肉時,開始先採用孤立動作練習,然後立刻用雙組合訓練進行正常訓練。
註:通常用於訓練課程的開始階段或某塊肌肉的開始訓練之前。
18、停息訓練原則(Rest-Pause Training Principle)
用最大重量試舉時,每次都試舉到極限次數,然後停息一會兒,再接著試舉。第一次停息可為30-45秒,以後每次增加30秒。這是增長力量和肌肉圍度的好方法。
註:適用於增長力量的練習。
19、頂峰收縮訓練原則(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
頂峰收縮是指肌肉達到完全收縮時使活動的肌肉處於最緊張的收縮狀態。肌肉完全收縮時若沒有鎖定這個重量,肌肉會出現鬆弛現象。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在肌肉收縮到最緊張的位置時,應給予一定的減阻力。如,做啞鈴彎舉到最高點時,把軀干稍向前傾,讓上臂處於重力的垂線之外,就會鎖定重量,使肌肉處於徹底收緊狀態。這種訓練課使肌肉增大且肌紋分割線清晰。
註:適合於所有動作練習中肌肉收縮至極限時採用。
20、持續緊張訓練原則(Continuous Tension Training Principle)
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動作要做得慢些,使肌肉能逐漸收縮,始終保持緊張的收縮狀態。
註:適用於平時訓練中增長肌肉的最後幾組訓練,或提高肌肉耐力訓練。
21、抗重力訓練原則(Reverse-Gravity Training Principle)
舉起重物後放下時,用力抵抗下降重物,進行退讓性練習,是讓已收縮的肌肉被動拉長的動作,對肌肉刺激更強烈,有利於增大肌肉,增加力量。因為這種方法強度很大,在訓練中不宜經常使用。運動負荷安排要注意以下幾點:
強度:採用90%-120%最大重量。
組數:較少,通常為4±2組。
次數:較少,通常做2-3次。
時間:6-8秒。
速度:慢。
這種訓練方法也可用於發展薄弱環節,強迫促使其平衡發展。
註:通常在平時的訓練周期中發展力量或超強度刺激被鍛煉的肌肉時使用。
22、強迫次數訓練原則(Forced Reps Training Principle)
當舉至力竭時,由同伴稍加助力再做2-3次的強迫次數,但助力只在舉起的開始階段,接下來把杠鈴舉至兩臂伸直就應該依靠自己的力量。
註:通常在平時訓練周期對所重點發展肌肉的最後1-2組的最後幾次推舉中使用,不宜整個訓練課程的每組推舉都採用。
23、雙分化訓練原則(Doub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高級健美運動員為提高總負荷,又不至於過度訓練,將總負荷量一分為二,上午練1-2個部位,下午練另外1-2個部位。有利於精力更集中,採用更大的重量和組數。
註:適用於時間不能保證的鍛煉者,或賽前減脂。
24、三分化訓練原則(Triple-Split Training Principle)
少數健美運動員有驚人的恢復能力,根據雙分化原理,一天練三次。
註:適用於具有很好體力的高級健美運動員的賽前減脂。
25、膨脹訓練原則(Burns Training Principle)
在正常訓練的最後一次試舉時再做2-3次半程的練習,是正在活動的肌肉進入更多的血液並產生超量的乳酸,引起肌肉發脹感覺。這種感覺是由於局部動作時更多的血液進入肌肉中引起的毛細血管膨脹,有助於增加肌肉圍度和肌肉中毛細血管的增粗。
註:適用於訓練課程中的重點肌肉訓練,不宜經常使用。
26、優化訓練原則(Quality Training Principle)
按規定的組數和次數進行鍛煉時,逐漸減少組間間歇時間。
註:適用於賽前提高肌肉質量或減脂訓練。
27、遞減訓練原則(Descending Sets Training Principle)
採用由重到輕的逐降重量的方法,需要有兩個訓練夥伴幫助,當採用一定重量完成規定的次數時,有兩旁的夥伴立即從兩端各取下一片杠鈴;繼續舉到力竭時,在各取下一片,再舉幾次,直至沒有杠鈴片為止。此法的訓練強度很大,每次訓練課不超過1-2個動作。
註:適用於在平時訓練周期的訓練課中需要重點發展的大肌肉。但不宜經常使用。
28、本能訓練原則(Instinctive Training Principle)
根據自己的感覺安排動作、組數和次數、飲食營養及訓練計劃。有利於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註:適用於不同訓練周期的不同訓練課程。
29、兼顧訓練原則(Eclectic Training Principle)
把大肌肉群的發展和肌肉孤立訓練結合起來,即為發展某主要肌肉塊,把相應的大肌肉群訓練動作和局部肌肉訓練動作放到同一課程中,並於本能訓練原則結合起來,是力量、形體、肌肉塊增強到最大限度。
註:適用於平時訓練周期的調整訓練。
30、粘點訓練原則(Partial Reps Training Principle)
粘點指在做某組動作到力竭時,肌肉不能再收縮出現的粘滯狀態。不同肌肉做不同動作出現粘點的時間和位置不一樣。一般做徒手動作很難出現粘點,對肌肉力量的增長效果不大,故給徒手動作增加負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對於高級健美運動員來說,採用粘點訓練方法克服薄弱環節能取得最大效果。
註:適用於平時訓練周期的發展力量訓練課程。
31、快速原則(Speed Principle)
一般健美訓練中的組數和次數使用要嚴格掌握要點,使局部肌肉感到完全收縮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而採用大重量訓練是增長圍度的好方法,快速原則能使訓練更加完美。快速原則必須有高級訓練階段的技術基礎,結合大重量訓練同時進行(超過75%-80%重量),且動作決不能變形,或助力。快速原則最好是在平時訓練周期集中增長力量和肌肉圍度的早期使用。
註:通常在發展力量訓練課程或減脂訓練課程中使用。
32、交叉訓練原則(Staggered Sets principle)
是優先訓練原則的一種高級形式。把較小且發展較慢部位的肌肉穿插在重點要練的大肌肉群中練習,或貫穿在主要大肌肉群眾鍛煉。通常交叉訓練的部位要求相隔較遠,以免相互影響,前臂、頸部、小腿、斜方肌等都是採用交叉訓練較好的候補部位。把交叉訓練放在最前面連可以使精力更好地集中在最重要部位的肌肉群上。
註:適用於具有較高訓練水平且時間不足者,或賽前減脂者使用,但不宜經常使用。 二、增長力量和大肌肉課程
僅適用於完成了初級課程和分化訓練並取得較好效果的人
在本訓練課程中,您必須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每天晚上至少有8-9個小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最好是能服用優質的營養補劑,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本課程中不要增加另外的動作,必須按照課程的內容,每周練3-4次,不要增加訓練次數。在進行本課程訓練中,不要同時進行其他體育活動。
表格 3 的增長力量和大肌肉課程序號周一、三、五組數次數1平卧推舉4-562頸後深蹲4-563硬拉4-564站立推舉4-565站立提拉4-566頸後推舉4-567仰卧杠鈴屈臂上拉4-568助力彎舉4-569坐姿小腿彎舉4-5610站立小腿彎舉4-5611杠鈴俯立劃船4-5612擱腿仰卧起坐4-56此課程要求採用適合的重量,使每個動作都能運用准確的動作要領剛好完成六次。開始熱身先做1-2做輕重量,然後選用合適重量,完成6次×(4-5組),即使最後1-2次採用助力也要完成。當您適應所採用的重量時,就可立即增加合適重量,以次不斷加重。這種訓練方法會經常促使肌肉獲得最大限度增長。
如果您覺得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就應大量減少高熱量、脂肪、澱粉類以及容易增體重的食物,同時又要保證營養供給。如果感到肌肉增長太慢,可每天在三餐間增加營養小吃(精食多餐)。如果您以正常的速度增長肌肉,可繼續採用此課程練3個月,然後進入高級訓練階段。然而,任何同樣的課程繼續2-3個月後,會有一個停止增長階段,如果一成不變地訓練會導致失敗,所以應休息一周,再換另一課程進行訓練。無論肌肉增長快慢,都要隨時注意肌肉的線條。如果體重、肌肉增長很快而肌肉線條沒有較好的效果,那本課程就只能練2個月,並減少熱能食物。三、循環訓練技法
有關循環訓練原則請參考"韋德健美原則"第十二條。注意:循環訓練方法屬中級訓練方法,鍛煉者必須經過至少六個月的初級訓練和分化訓練,且必須在完成"增長力量和肌肉塊訓練"課程以後進行,通常與前面幾種訓練課程結合在一起進行訓練。
在平時訓練周期中,如訓練目的不是為了比賽或達到肌肉的驚人發展,可在這個訓練周期中採用強度訓練來增長肌肉塊,或做專門加強薄弱環節的訓練,或做加強體型勻稱和改變形體方面的訓練。在此期中,應該補充高熱能和高蛋白食物,並增加訓練負荷重量,每組應練習6-10次。但切忌舉極限重量,避免引起關節、韌帶和肌肉的損傷。您是在健美,不是在舉重。
在平時訓練周期中,採用韋德金字塔超重訓練原則,並結合分化訓練法,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參考了《韋德健美訓練法則》/(加)喬.韋德原著;中國健美協會編譯.
㈦ 怎樣快速練出一身肌肉
鍛煉腹部肌肉是重點
現代醫學證明,男性因腹部肌肉失去彈性而形成的「將軍肚」,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眾多常見病關系密切。所以中年男性鍛煉肌肉要抓重點,其中腹部肌肉最重要。
向下彎腰鍛煉腹肌的方法最簡單。腰部往下彎,腿直立,手臂及頭部下垂,懸在空中,不要強迫自己雙手觸地,盡量放鬆,然後自然起身,伸展背部及腿部的肌肉,約停1分鍾,再重復3次。一日兩次,連續2—3個月就能見效.
另外,仰卧起坐鍛煉腹肌的方法也簡便易行。為了增強全身肌肉力量,如果再輔以力量器械訓練,則效果更顯著。
鍛煉間隔別超過三天
肌肉是鍛煉出來的。健美教練說,肌肉是最「知恩圖報」的,只要你能夠堅持經常給它一點「刺激」,它就會以10倍的回饋報答你。但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效果會大打折扣。
進行肌肉鍛煉時是需要休息,2—3天之後,如果沒有運動的刺激,前一段時間的運動效果會逐漸消退。如果不給肌肉充分的時間去補充營養物質,肌肉就不能長得比原來健壯。但教練提醒時間不能太長,這個休息時間以肌肉再次具備上次運動能力為標准計算,一般需要2—3天。
胸部肌肉鍛煉
胸部肌肉的豐滿結實,是青春健美的標志之一。發達的胸部肌肉,使男性顯得強壯魁梧,女性則更加豐滿而有線條。胸部肌肉的力量性鍛煉,還可增強心肺功能、矯正含胸等不良姿勢,擴大胸廓而改變胸圍窄小。胸部肌肉主要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肋間肌。本項鍛煉可以是徒手的,也可以利用器械進行。
1.徒手鍛煉
胸部肌肉力量的徒手鍛煉,主要以俯卧撐為主,利用自身重量,靠前臂推撐達到發展胸部肌肉的目的。俯卧撐可在平地上進行,也可以在雙手和腳下墊上支撐物或負重進行。
預備姿勢:俯身,兩手撐地與肩同寬,雙臂伸直,兩足踝並攏,足尖用力撐地,頭稍抬起,眼向前視,挺胸,收腹,使身體保持挺直。
動作:兩臂從伸直姿勢逐漸彎屈。屈肘,身體緩緩下移並保持與地面平行,稍停片刻後,胸大肌收縮,雙臂同時用力,撐直,將身體撐起,還原成預備姿勢。注意在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的挺直。上述動作重復10次左右。
鍛煉到一定程度後,可採用倒立架上俯卧撐、兩足墊高俯卧撐、負重俯卧撐(在背上放些重物)、窄撐或寬撐(特意將兩手支撐距離變窄或增寬),以及手指支撐等動作,以增加難度,獲得更大的鍛煉效果。
要領;動作始終保持挺胸、收腹身體挺直,避免沉肩、聳肩、縮胸、弓腰或提臀等不正確的姿勢。
作用:主要發展胸大肌,同時也鍛煉肱三頭肌、三角肌的力量。
2.啞鈴鍛煉
(1)飛鳥運動
預備姿勢:仰卧於與肩同寬的一條矮腳長凳上(家庭可用3個方凳縱拼替代),兩腿屈曲,兩腳分開,踏穩地面,兩臂伸直,雙手持啞鈴上舉,拳心相對。
動作:兩臂同時自上向身體兩緩緩落下,盡可能做擴胸運動。稍停片刻後,收縮胸大肌及臂部肌肉,使啞鈴自兩側循原路緩緩抬舉至胸前,還原成預備姿勢。上述動作重復20次左右。
飛鳥運動除了可以仰卧位進行外,還可以屈站立姿勢及斜板位(斜板傾斜角30—60°)進行。
要領:平卧時胸腔挺起,腰背肌收緊,兩臂下落時用胸大肌控制慢降。下降後胸大肌充分伸展,上舉還原時速度較下落稍快,臂垂直後胸大肌仍保持極力收縮。
作用:主要發展胸大肌及三角肌。
(2)仰卧後舉
預備姿勢:仰卧於矮腳長凳上,雙腿屈膝,兩腳分開,踏穩地面,兩臂伸直,兩手握啞鈴於腿側。
動作:左側上肢直臂用力將啞鈴經上方向頭後舉起,當啞鈴在頭後比身體略低時再慢慢還原放回體側。左右交替。以上動作重復20次。
要領:腰背部肌肉收緊,用胸大肌力量控制下放速度。上拉稍快,下放均勻慢速。開始練習時,啞鈴重量不宜過大。
作用:發展前鋸肌及肩、背部肌肉,同時還能擴大胸腔,對增大肺活量有益。
3.拉力器鍛煉
預備姿勢:兩腳自然站立,與肩同寬,雙臂伸直前平舉,掌心相對握拉力器。
動作:胸、臂肌肉用力,使兩臂經體前向兩側緩緩平拉作擴胸運動,直至兩臂呈側平舉狀。稍停片刻,緩緩恢復至預備姿勢。上述動作重復20次。
拉力器擴胸也可取仰卧位進行。
要領,身體直立,動作速度適中,注意力要集中。
作用:發展胸大肌及肱三頭肌,擴展胸腔。
4.杠鈴鍛煉
預備姿勢:仰卧於矮腳長凳上,雙腿屈膝,兩腳分開,平踏於地上。讓同伴或家人將杠鈴抬至胸前,兩手拳眼相對,橫握杠鈴桿。
動作:腰腹肌肉收縮,吸氣使胸部上挺,同時胸肌收縮,雙臂伸拳將杠鈴推起直至肘關節伸直,稍停片刻,屈臂將杠鈴緩緩放回胸前,臂屈肩松,使胸大肌充分伸展放鬆。上述動作重復10次。
此項鍛煉除平卧位外,還可採用斜卧位進行。上斜卧位發展胸大肌上部肌肉,下斜卧位發展胸大肌下部肌肉。握橫杠的方式又分窄握、中握和寬握。窄握發展胸艦高度,寬握為使胸大肌拉寬。
要領:身體要躺平穩,杠鈴下降時要慢,避免發生意外,胸大肌力量發揮要充分,不要借力。
鍛煉背部肌肉:
手臂肌肉:
腿部肌肉
㈧ 怎樣快速練出一身肌肉
做俯卧撐
反做仰卧起坐有效地練腰肌,面向地面,上半身探出床邊,下半身不動,以腰為軸,反復抬起上半身。
提踵,用腳尖站立,抬起後腳跟,使勁向上提自己的身體。
㈨ 怎樣快速練一手好字
首先從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基本筆畫是基礎。一般的規律: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基本筆畫有那麼重要嗎?是的,不是重要,是非常重要!正如當代書法家鄧散木強調的那樣,比如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這些組字的零件都有問題,那麼字形還能好看到哪裡去呢?
當我們掌握了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接下來就是學習字體的間架結構規律,所以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最後我們學漢字書寫是需要運用到寫一句一句的話,或者文章的,那麼章法布局的問題就突顯出來了,而且章法布局在可視形象上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關系著畫面的疏密,關系著畫面的靈透、清空之美,並可通過空白的情狀,反證出內容的布置穿插是否舒適合理。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