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驢子肉怎麼炒好吃
【紅燒驢肉】
主要食材:驢肋條肉 鵪鶉蛋 土豆
第一步,肋條用清水浸泡出血水,然後先切成條,再切成小塊,切好的驢肉冷水下鍋,加入幾片姜,一點料酒去腥,大火燒開煮出血沫。驢肉焯好後撈出來,再沖洗一下。
第二步,鵪鶉蛋在小鍋里煮熟,然後撈出後放入清水中過涼,這樣容易剝皮。
第三步、土豆去皮切成滾刀塊備用,為了防止土豆氧化,將它放入清水裡面浸泡。
第四步、鍋里倒適量油,把蔥段薑片干紅辣椒爆香,然後倒入驢肉翻炒,因為肋條肥肉多,把油煸炒出來,吃著就不膩了,炒好後裝盤備用。
第五步,炒鍋留油放入一些冰糖,炒一個糖色,小火慢炒,把冰糖炒融化,一直炒到棗紅色時,就可以了,然後倒入驢肉快速翻炒上色。
第六步、接著倒入適量的開水,倒入鵪鶉蛋和切好的土豆,加入八角桂皮香葉,再倒入生抽 ,醬油,再放幾顆冰糖,將調料翻拌均勻,然後中小火燉上20分鍾。
第七步、已經煮了10分鍾了,廚房裡都是濃郁的香味,時間到了後放少許鹽,然後大火收汁就可以了,收汁完就可以裝盤了。
最後撒些白芝麻和蔥花點綴,就可以享用了,這道家常紅燒驢肉就做好了,驢肉吃著香嫩可口,咸香適中,土豆和鵪鶉蛋吸收了湯汁的味道,軟爛又入味。
B. 騾子的大腸怎麼做好吃
驢板腸就是你說的驢子的大腸。驢板腸的做法有很多,但是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鹵出來。先把驢板腸用剪刀切開,然後用小刀在鋁板上內側均勻的刮一遍,把臟東西刮下來。清洗干凈後給鋁板窗加上乾麵粉進行揉搓。揉搓後用清水把麵粉清洗掉,再加上干飯麵粉揉搓,以此反復揉搓清洗三次。清洗干凈的鋁板長切成長段,備用。鍋燒熱加水,放入大蒜,生薑,紅酒,把驢板腸放進去,煮五分鍾,目的是焯水。5分鍾後把驢板腸撈出撈出,放入清水中繼續清洗,把上面的浮沫清洗干凈。鍋里熱水倒掉,刷洗干凈,重新加入熱水,放入買好的鹵料包加鹽,加味精,加醬油,加甜面醬,加辣椒,加生薑,加大蒜,加大蔥。蓋上鍋蓋,然後把水燒開。煮上20分鍾,把驢板腸放進去繼續熬煮。一個小時以後用筷子扎一下,如果筷子頭能扎透驢板腸,說明就鹵好了。驢板腸撈出,晾涼之後切成小塊或者切成絲裝盤。小碗放蒜泥、香油、辣椒油、少許米醋,可以作為切好的驢板腸蘸料吃。
C. 驢又不是狗,為何總喜歡在地上打滾
在常見的畜禽養殖項目中,毛驢的適應性和抗病性是最好的,養驢容易。另外,驢子的價格也不錯,所以很多企業家都看好養驢子的前景,有些養殖戶養了多年的驢之後,通過對驢的觀察發現,驢子為何總喜歡在地上打滾?實際上其實它們向人們釋放了兩個信號,一是我累了,二是我有蟲子。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而要防止驢子身上感染寄生蟲,要對驢舍進行消毒,寄生蟲和卵子可能隱藏在驢舍的糞便或縫隙中。當驢躺下或食用受污染的飼料和飲用水時,可能會感染寄生蟲,驢舍內的糞便要及時清理,避免長期堆放,可運至遠離驢舍的地方堆放發酵,發酵產生的熱量能有效殺死寄生蟲和卵子。定期對驢房進行清洗消毒,特別注意牆面接縫或轉角處,避免留下死角。特別是要在除蟲期間徹底清理糞便,加強消毒,避免寄生蟲再次感染。
在飼養驢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仔細觀察驢子的日常行為。當有一個高頻率的打滾,我們必須考慮寄生蟲的問題!
D. 騾子渾身癢,有二三年了。
吃點抗過敏的葯,氯苯那敏先試試吧!不過劑量估計得用人的三倍才行!
E. 騾子肉可以吃嗎
騾子肉可以吃,下面介紹紅燒騾子肉的做法。
准備材料:騾子肉750克,水晶糖一塊,老抽一湯匙,八角2枚,桂皮一小塊,干辣椒5克,當歸一小條,芝麻油5湯匙。
1、把騾子肉洗干凈並切塊,如下圖所示。
(5)騾子怎樣清洗擴展閱讀:
騾子和馬的區別
(1)尾: 馬尾過膝, 騾子否, 驢尾雖也到膝, 但是要小好多。
(2)耳: 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紮,騾子的比馬的長, 驢的比騾子的長。
(3)鬃: 馬鬃很長, 牆頭草般倒向一邊, 騾子亦倒但是要短許多, 驢的很短且不倒。
(4)色: 驢為黑色或灰色, 馬和騾子很少有此色。
(5) 唇: 驢嘴唇為白色(大都還有白眼圈), 馬和騾子否。
(6) 生育: 馬和驢均可生育, 並且兩者交配生育騾子, 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7) 個頭: 馬高大, 驢小, 騾子介於兩者之間。
(8) 稟性: 馬較溫順, 驢暴躁(驢脾氣), 騾子介於其間, 馬和騾子均可騎, 驢是不讓人騎的; 老馬識途,往往不用馴化即可放開韁繩, 自己回家, 特別是趕馬車時, 車夫可睡於車上, 一覺醒來, 馬已到家。驢的韁繩是不敢有半點放鬆, 其會撒腿就跑,騾子介於其間。
F. 騾子毛怎麼洗
用洗潔精洗撒!!
G. 吃騾子肉的危害
騾子其實就是馬和驢雜交之後生出來的動物,騾子的體力通常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在古代經常會用驢來運送東西,雖然坊間流傳著騾子肉不能吃的說法,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喜歡吃騾子肉,不過騾子肉中纖維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吃起來的時候很勁道,所以很受歡迎,那吃吃騾子肉的危害是什麼呢?
吃騾子肉的危害?
吃騾子肉其實是沒有危害的,吃騾子肉反而還有很多的好處,人們食用以後也能吸收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還能吸收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它能補中益氣緩解體虛也能提高人體的抗癌能力。經常吃騾子肉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發生。
騾子肉不適合哪些人吃
脾胃虛弱和消化不良的人不適合吃騾子肉,因為騾子肉的肉質比較粗也比較硬,它是一種難以消化的存在,這些人群食用以後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容易出現腹部疼痛或者腹瀉。另外患有慢性疾病或者家族遺傳疾病的人也不適合騾子肉,他們吃了騾子肉以後可能會讓病情加重。
正宗騾子肉怎麼做好吃
1、新鮮的騾子肉烹調以後才好吃,那些保存時間過長或者出現變質的騾子肉根本不能吃,它們烹調以後的酸臭味特別重,人們聞了以後一點食慾也沒有另外那些長時間冷凍保存的騾子肉烹調以後口感會特別差,一點也不好吃,所以平時人們食用騾子肉時最好選擇那些新鮮有騾子肉。
2、新鮮騾子肉在烹調以前經過必要處理以後才能讓它口感變好。新鮮的騾子肉洗凈以後切成塊狀,要放到冷水中浸泡,泡出的血水要及時倒掉,更換新的清水,等它沒有血水析出以後再把它放到鍋中用沸水焯三到五分鍾,焯好以後的騾子肉才能按自己的需要去烹調。
騾子肉的食用方法
1、騾子肉特別適合燉著吃,在做的時候需要准備騾子肉一千克,西紅柿兩個,香菇100克植物油,雞精,番茄醬以及醬油和蔥姜等調味料都要適量准備一些。把准備好的蔥姜全部切成塊狀香菇,提前用清水泡發切成塊兒,西紅柿去掉外皮以後也要切成塊狀備用。
2、騾子肉洗凈切塊以後入沸水焯燙3~5分鍾,取出以後放到高壓鍋中加入足量清水,蓋好鍋蓋,加熱煮熟。在炒鍋中放食用油加熱以後,放入蔥姜炒香,再放入准備好的其它調味料以及適量高湯調勻煮開,把煮熟以後的騾子肉取出入鍋隨後放入香菇和西紅柿一起燉半小時,出鍋前加食用鹽和胡椒粉提味就可以。
H. 騾子肉怎樣煮才能不老不柴
裸子植物要想出去來吃不老不吹的話,我覺得你們應該加上山楂不可將木瓜進去是最好就是南方人,不管總之不花錢進去找愛康木瓜沒把那個肉給他。
I. 騾子是公驢和母馬生的還是公馬和母驢生的
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騾(「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驢騾」,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但有時能生育。
公馬和母驢的基因更容易結合,所以大部分騾都是這樣雜交的。不過基因結合的幾率還是很小:有的馬用了6年時間才成功的交配並弄到驢子懷孕。公和大部分母騾子生出來是沒有生殖能力。沒有生殖能力是因為兩個物種有不一樣數目的染色體:驢子有62個染色體而馬有64個。母騾有性功能,子宮可以可以懷胚胎,但是最困難的地方是使母驢懷孕。
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包括公馬配母驢所生的駃騠和公驢配母馬所生的騾子),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生殖能力的。但古今中外卻不乏偶然見到能夠生駒的母騾和母駃騠,當然也就可以偶爾見到它們所生的回交一代即B1。我國古書中稱公馬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駏,稱公驢配母騾所生的後代為驉。國內母騾生駒的典型例子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院所宗恩澤等人進行了多年系統研究的報道,共計約13匹之多,此處不再詳述,現將國外母騾生駒的有關事例報道介紹如下,供國人參考。
國外記載最早的是俄國人夫.格.米申柯1888年翻譯的Herodot所寫一書——《九本書中的歷史故事》,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巴比侖被波斯帝國圍困時,為了保證戰爭的食物供給,有一支由騾子組成的運輸隊,半路上一匹母騾子出人意料地生下了一匹馬駒。
1992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鑒》中享澤勒(H.Henseler)在有關章節中寫道,1759年在愛庭根有一例由母馬所生的母騾生下一匹騾駒,但這匹騾駒在外貌上和馬駒極為相似。又寫道,1762年在巴倫西亞有一例安達魯母馬生的一匹母騾一生共生下6匹後代(B1),這些後代外貌與馬駒沒有任何差別。作者還報道了1873年在阿爾吉爾有一例由公馬配母騾生下了一匹後代。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報道了這樣一例,即:在特黎波里塔尼亞的一個實驗站上一匹叫「摩爾」的母騾子同阿拉伯種公馬交配生下兩匹外貌酷似馬駒的騾駒,後來又用公驢同「摩爾」交配,也生下了雙駒。不過這次生的雙駒從外貌看是典型的騾駒。
在1916年德國的《畜牧科技年鑒》中德尚布爾(P.Dechambre)曾報道,在法國布倫發現1匹由白色埃及公驢和阿拉伯母馬交配所生的母騾子先後共生5匹駒子(B1),其中3匹駒子是由柏伯爾公馬(北非一地方品種)所配而生,兩匹是由埃及公驢所配而生。前3匹渾名分別為「庫米爾」、「康斯坦丁」和「根普旁」,它們同馬的外貌無任何差別,並且均有生育能力。而後兩匹則是典型的騾子外貌而且無生育能力。德尚布爾在文章中還提到,遠在1898年,在印度也有母騾生駒的事例。
1928年在遺傳學雜志《Journal of Heredity》中格羅斯(A.R.Groth)報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學院有一匹名叫「奧爾德.拜克」的母騾子在1923年由一匹乘用型種公馬交配生下一匹公駒(B1),這匹駒子很像其父親,和馬的外貌沒有差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匹由騾子所生的公駒成年後有正常的性功能,並且於1926年由它交配了兩匹母馬,其中一匹懷孕並生下了很像母馬體形外貌的馬駒(B2)。後來又配過幾匹母馬,再生了一匹公馬駒(B2)。其後代均有生殖能力。
作者又寫道,還是「奧爾德.拜克」這匹母騾子在1919年曾用公驢交配生下了後代,但其外貌是典型的騾子,而且是不育的。1924年又一次用公驢進行了交配,雖已懷胎,但後來流產了。
沃倫(A.Warren,1926)曾報道,1924年在南非一匹叫「弗斯」的母騾由公馬交配生下一駒,外貌與馬相同,該駒7年後一次發情中又同公馬交配懷孕並生一駒,其外貌與馬相比也無任何差異。
安德森(W.S.Anderson)1939年在《遺傳學雜志》上報道,一匹母騾同貝爾雪龍公馬交配生下一駒,該駒具有父親貝爾雪龍公馬的全部特徵,而不帶其外祖父——驢的任何特徵。
騾子生駒的國外報道還有不少。例如馬勒(Muller)曾報道,1903年非洲的艾斯坦茨發生一例騾子生駒的報道;Harveu曾報道,1913年在塞蒲魯斯島上有一匹母騾同公驢交配生了一匹公駒,遂年又發情配種(仍用公驢),又生了一匹母駒;Montpair曾報道,1923年在摩洛哥有匹母螺用乘用型柏伯爾公馬交配所生一駒,外貌相似其父親——柏伯爾馬;勞倫斯(Laurence)曾報道,1927年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史密斯(H.Smith)曾報道,1939年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有一匹母騾由公驢交配生下一駒,完全是其母親——騾子的模樣。
從上述騾子生駒的事例中,似乎可以給人以下幾個印象:
(1)作為種間雜種的騾子(包括駃騠)少數個體是具有生育能力的;
(2)極少數可育的成年母騾子與公馬或公驢交配均可生下後代(B1);
(3)當用公驢回交時所生B1不僅仍具有騾子典型外貌特徵,而且是不育的;
(4)母騾用公馬回交時所生B1,不僅在體形外貌上都與馬完全相同,而且不論雌雄都是可育的,可以生下B2,B2則完全是馬的外貌和體格特徵;
根據上述幾點,似乎證明安德森的回歸理論。但要確證回歸論,還有待於進行染色體組型分析。
自《生物學通報》1996年第9期
J. 騾子肉能不能吃
你好,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出的物種,所以有點低下的意味。並不是騾子肉不能吃。
[菜名]——火燒騾子乾巴,通常稱騾子乾巴,是文山地區壯族、回族最有特色的肉類食品,因其香味獨特,做法獨特,儲存便宜等特點,而深受人民的喜受,因此它成了壯民、回民冬季的儲肉。
[做法]火燒騾子乾巴的做法很繁瑣,周期相對較長,(每次腌肉應多做選一些)。步驟歸納起來,大約分為以下幾步:
1、選料:選上好的騾子肉5千克、鹽500克、草果粉80克、八角粉50克、茴香粉50克、辣椒粉200克、胡椒粉30克、花生面50克、花椒粉50克。
2、腌制:將騾子肉洗凈,切成拳頭大小的塊,晾乾,將肉置於盆中,倒入鹽,拌勻,加勁揉,使其入鹽。將佐料拌勻後,倒入盆中,拌勻,加勁揉二十分鍾,使其入味。(肉腌得好不好,關鍵看鹽、味入得好不好,所以在揉肉的時候別怕費勁,多用點力,比按摩時的力重兩三倍即可)
3、烘乾:肉腌制完畢,將其一塊一塊用繩拴起,掛在通風的地方,大約一周左右(天氣陰要多晾幾天,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人工烘乾),烘乾的肉呈暗紅色,表層的佐料也隨之呈暗紅色。
4、燒:生起碳火,將肉乾放到碳火周圍小火慢燒,一邊燒一邊翻烤。(時間大約需要一小時),直肉乾周圍被烤焦已呈黑色時將肉取出。
5、刮:將肉乾置於木板,用一塊特塊的刀片,將肉乾周圍燒焦的部份刮干凈,乾巴呈金黃色。
5、捶:將刮干凈的乾巴置於砧板,用特製的木捶四周捶,用力要猛,要准,同時要注意安全,捶數下,待乾巴的呈細絲狀,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