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犢牛長時間耳道放異物會怎樣
擴展閱讀
怎樣擀餃子皮視頻教程 2025-08-25 20:35:26
怎樣剪掉原視頻的開頭 2025-08-25 20:26:41

犢牛長時間耳道放異物會怎樣

發布時間: 2022-05-15 08:13:29

1. 犢牛腹瀉病發率高,應該怎樣才能有效解決

犢牛過於擁擠,密度過大,運動場狹小。犢牛舍陰暗潮濕、陽光不足、通風不良、牛舍和運動場不衛生,沒有消毒,助產時沒有有時候生下了小牛犢,由於管理不善,比如養牛圈舍清潔衛生搞得不好,糞便清理不及時,導致污水橫流,母牛卧地把奶頭給弄臟了,導致小牛犢吃奶感染細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

營養性腹瀉主要是可能是牛奶質量差犢牛飲用牛奶太多過量,或者是犢牛飼料黴菌毒素含量大。疾病性腹瀉主要是細菌病毒引起的腹瀉。因此遇到腹瀉,先查明原因,單純的腹瀉好治療。就用人吃俐特靈,腸炎靈都可以。一般腹瀉兩天六頓就差不多好了。一旦發現牛犢出現拉稀現象,要及時做好隔離,觀察牛犢的狀態,嚴重的話要及時輸液,或者使用助消化的葯物以重建腸道益生菌群。

2. 犢牛咳喘十多天了,現在又拉黑便什麼原因呢

出生2~7天犢牛咳喘較為常見,治療不及時或不當會導致死亡率升高,養牛戶一般多將其稱之為「新生犢牛喘」。 當前有關新生犢牛喘發病原因並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說法,不過一般多認為是以下3種原因中的一種或多種導致其發病。

1、新生犢牛支氣管肺炎。通俗一點來講就是犢牛感冒了,主要是犢牛出生後沒有做好防風保溫工作受涼所導致。以往由於飼養管理粗放新生犢牛喘多是由於該原因所引起,不過隨著犢牛價格越來越高養牛戶對犢牛的護理變得越來越重視,因此現在很少有犢牛受涼而發病。

2、犢牛異物(吸入)性肺炎。通常多是由於母牛生產困難或其他原因導致犢牛吸入羊水所致,正常生產的犢牛較少出現該病。這里簡單給大家說一下有關犢牛出生後倒立控羊水的問題,相信不少養牛戶都會這樣去做,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操作方法,因為正常生產的犢牛產出前並不會用口鼻呼吸,所以不存在吸入羊水的問題,養牛戶只需要在犢牛出生後及時清理口鼻內的黏液便可以,沒有必要對犢牛進行倒立控水,倒立控水會讓犢牛心臟和大腦承受較大的壓力,並不利於犢牛的健康,只有犢牛難產並吸入羊水時再進行倒立控羊水,同時還要皮下注射25%尼可剎米1.5毫升刺激呼吸中樞。

3、母牛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引起。這是當前業內有關新生犢牛喘最主流的一種說法,母牛妊娠及泌乳期間採食霉變飼料出現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產出犢牛在出生後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草食動物養殖幫手提醒,這一種說法在實際養牛過程中也被得到證實,一些母牛長期採食霉變飼料所產牛犢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而停喂霉變飼料後所產出犢牛患病率便會大大降低。

此外,母牛妊娠期間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及患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等亦可導致新生犢牛喘的發生。

3. 小牛氣喘是怎麼回事

小牛氣喘即牛喘,當前有關新生犢牛喘的發病原因並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說法,不過一般多認為是以下3種原因中的一種或多種導致其發病。

1、新生犢牛支氣管肺炎。通俗一點來講就是犢牛感冒了,主要是犢牛出生後沒有做好防風保溫工作受涼所導致。以往由於飼養管理粗放新生犢牛喘多是由於該原因所引起,不過隨著犢牛價格越來越高養牛戶對犢牛的護理變得越來越重視,因此現在很少有犢牛受涼而發病。

2、犢牛異物(吸入)性肺炎。通常多是由於母牛生產困難或其他原因導致犢牛吸入羊水所致,正常生產的犢牛較少出現該病。只有犢牛難產並吸入羊水時再進行倒立控羊水,同時還要皮下注射25%尼可剎米1.5毫升刺激呼吸中樞。

3、母牛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引起。這是當前業內有關新生犢牛喘最主流的一種說法,母牛妊娠及泌乳期間採食霉變飼料出現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產出犢牛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一些母牛長期採食霉變飼料所產牛犢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而停喂霉變飼料後所產出犢牛患病率便會大大降低。



(3)犢牛長時間耳道放異物會怎樣擴展閱讀:

減少新生牛喘的做法:

1、倒控羊水

這一點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小牛初生後,呼吸道內都會存在羊水,一旦羊水嗆入呼吸道,很可能就會導致異物性肺炎的發生,而倒控羊水就可以把牛犢呼吸道內的羊水很大程度的排出,那麼這種情況的發生率就會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小牛出生後,先把口鼻粘液清理干凈,不要影響正常的呼吸,然後倒空羊水。

2、處理臍帶。牛犢出生後臍帶的處理也是至關重要,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導致破傷風或者臍帶炎。養殖戶要注意的就是臍帶不要留太長,然後給牛犢臍帶用碘酒浸泡消毒就可以,從防止各種病原微生物通過臍帶感染導致小牛出問題。

3、母牛乳房消毒。小牛犢吃奶前,養殖戶要先擠出母牛少量的初乳,把奶腺打開,然後用一些消毒葯把母牛乳頭和乳房清洗消毒,防止病從口入導致牛犢感染細菌。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牛犢出生後胃腸菌群還沒有建立,體內沒有有害菌,要是經過母牛乳頭或者乳房導致細菌感染,可能會引起小牛拉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知網-淺談新生犢牛喘的診治

4. 剛初生的犢牛初氣呼嚕呼嚕的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因為喝了羊水

5. 小金毛犬應該怎麼養

我家丹妮也是55天大的金毛妹妹。你應該給他喂狗糧,什麼牌子的要看他在之前的主人那吃的是什麼,那你就給他吃什麼牌子的,不要給他換牌子,,金毛小,胃腸很脆弱。換糧會拉肚子,很危險的。 喂糧的時候,加半袋燒開的羊奶。是每頓飯半袋哦!一定要燒開!不然很危險。狗糧要提前用水泡軟,把水逼出去,再加羊奶。有條件的給狗狗配上發育寶,幫助金毛長足骨量,還能穩固腸胃!小金毛很調皮,很脆弱,是惡魔,長大就會好的。 我家丹妮就是這么喂的,願我們的狗狗都能健康的長大! 對了,今天是我家丹妮55天,專業犬舍的大姐告訴我該給他加雞蛋黃,牛肉了!小傢伙第一次吃除狗糧以外的東東哦!

6. 犢牛常見疾病及其預防和治療措施有哪些

犢牛是指從出生到6月齡的牛。這個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其成年時的體型結構和生產性能。犢牛經歷了從母體子宮環境到外界自然環境、從靠乳汁生存到靠採食植物性飼料生存、由不反芻到反芻的巨大生理環境的轉變,各器官尚未發育完善,自身免疫機制還不健全,對外界不良環境適應能力低,抵抗力相對薄弱,極易患病。因此,必須加強犢牛的飼養管理,做好犢牛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才能降低犢牛發病率及提高疾病的治癒率,提高犢牛成活率,增加牛群數量,提高牛群質量。

(1)假死

假死,即動物的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等)處在極其微弱情況下的一種狀態,從外表來看似乎已經死亡,但如能及時搶救仍有生還的希望。如不及時搶救,往往死亡。

①發病原因

引起新生仔畜窒息的主要原因有:

A.難產時間長分娩時產出期延長或胎兒排出受阻,胎盤血液循環減弱或停止,引起胎兒過早地呼吸,吸入羊水而發生窒息。

B.分娩前母畜有病或過度疲勞,如發生貧血或大出血,患有某種嚴重的熱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使胎兒缺氧和二氧化碳量增高導致過早呼吸而發生窒息。

②預防措施

建立產房值班制度,保證母畜分娩時能或時正確地接產和護理仔畜。接產時應特別注意對分娩過程延滯、胎兒倒生及胎囊破裂過晚者及時進行助產。

③治療方法

立即用葯棉擦凈牛犢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先將其倒提起來用手輕拍腰胸部數次,然後有節奏地按壓胸腹部施行人工呼吸(也可用嘴吹單個鼻孔進行人工換氣);同時可將酒精塗抹在牛犢的鼻內刺激其恢復呼吸,亦可用縫衣針在牛犢尾部背側正中線上,從尾尖穴向上每隔2厘米刺1針,連刺10針左右,促其蘇醒。假死程度嚴重的,還應配合進行肌內注射安鈉咖、樟腦磺酸鈉、尼可剎米等強心劑和其他興奮呼吸中樞的葯品。

A.立即搶救首先用布擦凈鼻孔及口腔內的羊水。如懷疑嗆入羊水,可倒提排水。為了誘發呼吸反射,可用草稈刺激鼻腔黏膜,或用浸有氨水的棉花放在鼻孔上,或在仔畜身上潑冷水等。如仍無呼吸,進行人工呼吸,可將仔畜後肢提起來抖動,並有節律地輕壓胸腹部,以誘發呼吸,同時促使呼吸道內的黏液排出。

B.使用刺激呼吸中樞的葯物,如尼可剎米或安鈉咖1~2毫升肌內注射。

C.為了提高抵抗力,糾正酸中毒,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300~500毫升及5%碳酸氫鈉50~100毫升。為了預防繼發肺炎,可肌內注射抗生素。

(2)肺炎

①發病原因

出生過程中羊水吸入支氣管或肺泡內;環境衛生條件差,犢牛受寒受風;初乳吃得遲或量不足,得不到抗體。

②防治措施

A.最重要的是在沒達到肺炎程度以前,進行適當治療,但必須達到完全治癒才能終止;對因病而衰弱的牛灌服葯物時,不要強行灌服,最好要經鼻或口,用胃導管准確地投葯。

B.用全身給葯法,臨床實踐證明,以青黴素和鏈黴素聯合應用效果較好。還可用頭孢類葯,並配合應用磺胺葯物,同時還可用抗組胺劑和祛痰劑作為補充治療,配合強心、補液等對症療法。對重症病例可直接向氣管內注入抗生素或消炎劑,或者用噴霧器將抗生素或消炎劑以超微粒子狀態與氧氣一同讓牛吸入,可以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

C.對於真菌性肺炎要給予抗真菌性抗生素,用噴霧器吸入法可收到顯著效果。

D.輕度異物性肺炎,可用大量抗生素,配合使用毛果芸香鹼,療效更好。

(3)下痢

犢牛下痢是一種發病率高、病因復雜、難以治癒、死亡率高的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伴有腹瀉症狀的胃腸炎、全身中毒和機體脫水。

①發病原因

犢牛下痢是一種臨床綜合征,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根據其病因分為中毒性下痢和單純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而引起的,特別是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危害最大。近幾年也有由於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感染而群發的報告。單純性下痢大部分是由於母牛營養不良,犢牛飼養管理不當,或消化器官發育不健全而引起的。發病以1月齡以內的為最多。初乳喂量不足、飢飽不均,吃涼奶、變質奶,飼養員不固定,外界環境突變都可使犢牛抵抗力降低,成為發病誘因。另外,母乳過濃、氣溫突變、衛生條件差等都易引發本病的發生。犢牛下痢多發於集約化飼養的犢牛群中。

②預防措施

A.犢牛出生1小時內必須喂初乳,初乳量可稍大,連喂3~5天以便獲得免疫抗體。

B.堅持「四定」「四看」「二嚴」。四定:餵奶時定溫、定時、定量、定飼養員;四看:看食慾、精神、糞便、天氣變化;二嚴:嚴格消毒、嚴禁飼喂變質牛奶。

C.要保持犢牛舍清潔、通風、乾燥,牛床、牛欄、運動場應定期用2%火鹼水沖刷,褥草應勤換,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D.對妊娠期母牛注射用當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株製成的菌苗。發病嚴重的地區,應考慮給妊娠母牛注射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疫苗。

③治療方法

A.對發病的犢牛要立即隔離進行治療,加強護理。

B.治療原則:治胃整腸、消炎解毒,止瀉、防止脫水、強心止痛等。如病因明確時,首先應排除病因。

C.對單純性下痢,先按消化不良治療,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內服,2次/天,用1~2天。中葯口服:如黃連素片(鹽酸小檗鹼片),規格:0.1克/片,5~10片/次,2次/天,用1~2天。

D.對中毒性下痢,殺菌消炎應貫徹於全過程,也適於各種胃腸炎。抗生素類內服:磺胺脒1克、碳酸氫鈉0.5克/次,灌服。2次/天,其他可選葯物: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注射葯:氨苄青黴素、卡那黴素等。用葯3~6天。

E.對下痢脫水嚴重牛犢,脫水和自體中毒常為本病致死的主要因素,故及時合理地補液和解毒糾正酸中毒療法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補液用葯應根據脫水的性質選用:5%葡萄糖、0.9%氯化鈉溶液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鹽水等;用量應根據脫水程度確定,500~1000毫升/次,1~2次/天。

(4)支氣管炎

①發病原因

多發生於春產犢牛,初生犢為急性型,1~3月齡為亞急性型,多因牛舍寒冷、潮濕、通風不良等發病。

②治療方法

支氣管肺炎用青黴素、鏈黴素效果較好,也可用卡那黴素、新黴素等。

(5)口炎

①發病原因

單純性和卡他性口炎,是由粗糙飼料、異物、化學物質等損傷,或人為器械損傷造成的。其他類型口炎,主要指傳染病引起的並發性口炎。

②預防措施

先除去病因,注意飼料加工調制,清凈飼料、飼草內異物,不喂發霉腐敗飼料。

③治療方法

可用2%硼酸、0.3%高錳酸鉀、1%~3%明礬液等沖洗口腔,然後塗以碘甘油。全身體溫升高則注射抗生素葯物。

(6)副傷寒

①發病原因

主要是由鼠傷寒沙門氏菌或都柏林沙門氏菌所致。副傷寒病畜和帶菌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帶菌牛的膽囊內長期存有病原體,不斷隨糞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飼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染,一季四季均可發生。各種年齡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較成年牛易感,10~40日齡的犢牛最易感。此外,帶菌牛在不良外界條件影響下,也可發生內源性傳染。環境污穢潮濕、棚舍擁擠、糞便堆積、飼料不足、管理不善、衛生不良及罹患其他疾病時,均能促進本病的發生和傳播。

②預防措施

關鍵在於加強飼養管理,消除發病誘因,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防止犢牛吃污染的墊草或飲污水,牛舍、用具應保持清潔,並定期進行消毒。有條件時犢牛可用活菌苗預防。

③治療方法

對本病有治療作用的葯物很多,比較常用的是新黴素。每次治療不應超過5天,用葯最好先選用1種抗生素。當使用一種葯無效時,應立即改用其他葯物。此外,應同時進行對症治療。

(7)心肌炎

硒缺乏症是以心肌、骨骼肌變性、壞死為特徵的一種新陳代謝病,因以心肌炎為明顯特徵而得名。因其病變肌肉退色,呈煮肉樣或魚肉樣外觀,故又稱為白肌病。

①發病原因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由於土壤、飼草中硒含量過少而引起。繼發性是當土壤中硫化物含量過多(多因施用硫肥所致)或攝取飼草含硫酸鹽量過大時,由於硒與硫反應,降低牛對飼料中硒的吸收、利用,從而導致硒缺乏。另外,天氣驟變等應激因素作用,也可誘發該病。

②防治措施

對硒缺乏症病牛在改善飼養管理(如限制活動、牛舍保溫、避免應激因素等)的前提下,施行對因療法和對症療法,如肌內注射亞硒酸鈉溶液0.1毫克/千克或口服亞硒酸鈉溶液0.2毫克/千克,間隔2~3天再次投服,也可配合維生素E制劑。

慢性病例選用抗生素或磺胺素療法和營養心肌的葯物,尤其是濃糖、維生素C、丹參液以緩沖心肌炎症。預防該病通常採取補硒措施,經常口服硒鹽,剛出生的犢牛,應用亞硒酸鈉溶液(3~5毫克)和維生素E(50~150毫克)皮下注射,間隔14天後再注射1次。

③注意事項

A.該病初期不宜使用強心劑,以防心臟神經興奮,加速心衰造成死亡,只有出現慢性心衰時,方可適當選用樟腦磺酸鈉或安鈉鉀,但忌用洋地黃制劑。

B.對病犢牛加強護理,切忌運動和刺激。

(8)臍帶炎

①發病原因

臍帶炎為犢牛常見多發疾病,一般由於出生時臍帶未消毒或消毒不嚴,致使臍帶感染細菌而發炎。飼養管理不當,外界環境不良,如運動場潮濕、泥濘,褥草更換不及時,衛生條件較差,也會導致臍帶感染發炎。

②預防措施

做好臍帶的處理並嚴格消毒,犢牛正常呼吸後,距腹部8~10厘米處剪斷臍帶(最好用手按位置撕斷),消毒(用7%的碘酊浸泡斷端臍帶15秒)、結扎。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運動場應經常消毒,褥草每天更換。新生犢牛應單欄飼養,避免犢牛相互吮吸。

③治療方法

如及時治療,一般愈後良好。值得注意的是,犢牛臍帶炎與臍疝症狀較相似,要注意區別,嚴防誤診。

A.局部治療

病初期可用1%~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局部清洗,並用7%碘酊塗擦。患部周圍腫脹,可用青黴素60萬~80萬單位分點注射;已形成膿腫時,切開排膿,再用3%的過氧化氫沖洗,內撒布碘胺粉。嚴重時可用外科手術清除壞死組織,並塗以碘仿乙醚(碘仿1份,乙醚10份)。

B.全身治療

可用磺胺類葯物或抗生素治療,常用青黴素60萬~80萬單位一次肌內注射,每天注射2次,連注3~5天。如有消化不良症狀,可給病牛內服磺胺脒、蘇打粉各6克,酵母片或健胃片5~10片,每天服2次,連服3天。

(9)犢牛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炎症及病變的一種普遍症狀,常出現於感冒、咽喉炎、氣管炎、各種肺炎及一些傳染病過程,嚴重的會導致犢牛死亡。

①發病原因

A.冬季受寒感冒,夏季太熱、上火。

B.犢牛舍通風不良,衛生太差;空氣污濁,吸入大量氨氣及灰塵等刺激性物質等。

C.其他疾病繼發。

②治療方法

A.早期可口服氯化銨、甘草片等。

B.中葯治療

A.冬季感冒荊芥10克、防風10克、羌活6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藍根10克、大青葉10克、青皮6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約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劑,早晚2次/天內服。1劑/天,連用3天為一療程。

B.夏季乾咳雙花10克、連翹10克、麥冬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板藍根10克、浙貝10克、青皮6克、栝樓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約500毫升,加入3克奶源香香味劑,早晚2次/天內服。1劑/天,連用3天一療程。

C.抗生素青黴素類、頭孢類等肌內注射。嚴重者靜脈注射:生理鹽水300~600毫升,維生素C3毫升,0.5克氨苄青黴素5~10支,氨茶鹼注射液1~2毫升。1~2次/天,連用3~5天。

(10)臍疝

臍疝是由於臍孔發育不全,未能正常閉鎖或臍帶殘余化膿感染所導致的。犢牛臍疝主要由遺傳和斷臍不當引起。盡管出生時病情存在,但許多病例直到犢牛2~3周齡時才被發現。若疝孔直徑在5厘米以下,屬於小疝環,常在6個月內閉鎖或採取保守療法,經常檢查臍孔是否逐漸縮小,直至痊癒。對大疝環、疝內容物與疝囊廣泛性粘連或嵌閉性疝,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11)皺胃潰瘍

皺胃潰瘍是指皺胃黏膜出現局限性糜爛、壞死,有的發生出血和穿孔。犢牛皺胃潰瘍時可能伴有急性的皺胃鼓氣。患病犢牛精神沉鬱,食慾減弱,反芻減少,出現貧血現象,糞中有少量黑色血凝塊,嚴重者腹脹氣,腹部劇烈疼痛甚至休克。犢牛的皺胃潰瘍多為亞臨床型。預防措施:加強飼養管理,避免過量飼喂、飼喂不規律、過早飼喂干物質及突然改變食物。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控制炎症和潰瘍。常用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鈉、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廣大黴素等;同時可以使用氧化鎂等抗酸劑,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面癒合。

7. 牛犢耳朵和嘴涼怎麼回事,還站不起來

牛犢四肢無力站不起來一種原因是天氣太冷,導致牛犢四肢無力無法站立,要做好保暖措施,再有就是體內缺乏微量元素,營養不夠,這時要及時人工補充,另外要看看有沒有腹瀉拉稀等症狀

犢牛腹瀉是指腸蠕動亢進,腸內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難,致使腸內容物與多量水分被排出體外的一種犢牛疾病。其臨床特徵是拉稀便、軟便或水樣便,嘔吐,脫水,體重減輕和酸中毒,死亡較快。引起犢牛腹瀉的病因分為營養性(如由牛奶飼喂過量,牛奶突然改變成分,低質代乳品,奶溫過低等引起)和傳染性(如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腹瀉兩種。 治療本病,最好通過先查明原因,再行給葯 一、用磺胺咪治療細菌引起的腹瀉,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1克口服,每天服3次,連服3天。 二、氟苯尼考,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01~0.02克肌肉注射,每天注射3次,連注3天。有病毒感染時,可以使用板藍根注射液,20毫升/頭。 三、當犢牛有食慾或能自吮時,可給予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加常水1000毫升),讓犢牛自由飲用。不能自吮時,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鹽水、5%葡萄糖、5%碳酸氫鈉各250毫升,氫化可的松100毫克,維生素C10毫升,混溶後,給犢牛一次靜脈注射。輕症每天補液一次,重危症每天補液兩次。危重病犢牛也可輸全血治療。一般可以選擇病犢牛的母牛血液,用2.5%枸櫞酸鈉50毫升與全血45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 四、口服5~10克次硝酸鉍或50~100克陶土或10~20克活性炭,也可進行灌腸排出腸內有毒物質。還可用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後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2~3天,療效良好。 五、也可以用中葯治療:白頭翁20克、板藍根20克、黃連15克、秦皮15克、地榆15克、烏梅15克、茯苓10克,煎服,一日一劑,連用3劑。 同時,還要注意保持牛舍清潔、乾燥,及時清除糞便和污物,並經常進行消毒,鋪墊乾燥褥草。加強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飼料配比適當,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勿使飢餓或過飽,確保母牛有良好的營養水平,使其產後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滿足新生犢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潔。有條件時,可於產前1個月給母牛接種大腸桿菌菌苗;犢牛出生後盡早吃上初乳目前養牛在全國尤其是貧困地區都在大力推廣。其市場效益穩定因素等原因引得大家都非常看好市場前景和發展養殖規模。 養牛的季節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養,也都有優勢和不足,但是只要注意對牛舍的通風和安全衛生工作做好,一般情況下牛是不會發病的,牛的體格要比人的強的多。現在一般正規廠家的家都是按正規檢疫和防疫的。所以只要按照正規養殖方法去養,一年四季都是好季節。我現在把現在養牛的原因告訴大家,目前大豆、玉米等農作物長勢正好,今年有望豐收!而大豆、玉米又是牛最喜歡吃的精料。所以現在把300斤左右的小牛買回去,先用目前的麥稈粉碎料喂養。等大豆、玉米豐收的時候正好是小牛加快育肥的關鍵時刻。這時候青玉米秸稈和玉米、大豆等都非常充足,價格也是在一年四季最底的時候,這時候不管是喂牛還是貯備料都是個不錯的好時機,這樣也大大降低了養牛的成本(目前都知道,全國的玉米大豆都比較貴)。所以科學養殖不可忽視。抓住時機,根據牛的長勢和各方面的因素相協調,養牛不發都不行!!!

8. 耳道里進異物了怎麼辦,應該怎樣處理呢

當小蟲子鑽入耳道內,其爬行躁動令人難受或疼痛,較大的昆蟲如蟑螂等鑽入耳 道還會引起鼓膜損傷,產生耳鳴眩暈。1.處理對策(1) 當小昆蟲鑽入耳道時可在黑暗處用手電筒照射耳道,因為昆蟲喜光,故燈 光可誘使昆蟲自動爬出。也可以用無刺激性的油(如食油)或水滴入外耳道,當昆 蟲被淹死後再用小鑷子小心取出。如為較大的昆蟲鑽入,則應立即到醫院五官科找 醫生治療。(2) 常見的非動物性異物有豆類(如黃豆、綠豆等)、小鋼珠、石子、紙屑等。(3) 能看見的異物可用小鑷子取出,但不能將異物推向深處。如為金屬異物可用磁鐵吸出。太深的異物可以讓患者耳朵向下,單腳彈跳,有時異物會掉出。經以上處理異物仍無法出來時應院五官科接受治療。(1) 取拿異物時不要亂戳亂捅,以免造成鼓膜損傷。(2 )如是豆類等會膨脹的異物則不要往耳道里滴水或油,以免遇水膨脹更不易取出

9. 新生牛犢不會吃奶都是什麼原因呢

正常的情況下犢牛出生半小時左右就可以自己站起來,還會去尋找母牛的乳頭吮吸初乳,不過有些犢牛可能出生較長時間仍不能自行站立,造成這一類問題原因較多。

下面是最常見的四種原因:

原因一:舍溫太低或是未能及時吃上初乳。牛舍溫度過低的話會帶走犢牛體內的熱量,再加上如果未及時吃上初乳不能獲取到外界營養,這樣犢牛便特別容易出現站立困難的現象。產房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犢牛出生後及時擦乾身體上的粘液,並輔助犢牛吃足初乳。以1小時內吃入4升最佳,對保育期健康非常重要。

原因二:犢牛身體弱或早產,母牛孕期飼養管理粗放、飼料質量過差、運動量過少、體質差等都可能造成這一問題的發生,主要妊娠期營養和飼喂不正確,可參考本中心妊娠期飼喂對於這種犢牛應細心照料,定時進行人工輔助吃奶,將其放置在溫暖、干凈、柔軟的墊草上面,每天飼喂10~20毫升的魚肝油,一般經過5~10天的細心照料就可以自行站立。

原因三:犢牛先天的性肢體殘疾。有些犢牛一生出來肢體就帶有殘疾,如果遇到這種犢牛隻能盡可能矯正,比如說捆綁木片等,其次加強鈣的補充。

原因四:犢牛缺鈣或是缺硒。缺鈣就分為兩種,一種為先天性缺鈣,即出生後便缺鈣,這主要由於母牛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或鈣磷比例失衡等引起 另一種為後天性缺鈣,即出生時正常,但是由於攝入食物(主要為母乳)中鈣含量不足,犢牛缺鈣會一天比一天嚴重。對於缺鈣的犢牛可以人工喂一些鈣片,另外母牛哺乳期一定要飼喂母牛寶995或牧士9950,缺硒則可以造成「白肌症」,一般30日齡後發病,犢牛看著一切正常但是卻不能站立,對於缺硒的犢牛可以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

弱犢的形成主要是妊娠期營養不均恆造成的,另外飼草中的黴菌毒素和精料過飼引起的慢性酸中毒都可引起產病犢和弱犢現象。

10. 出生的小牛犢總是勁鼻子什麼原因

犢牛出生後易生病成活率不理想,特別是犢牛出生2~7天會相繼出現氣喘、高燒等症狀,治療不及時或不當死亡率較高,養牛戶一般多將其稱之為「新生犢牛喘」,今天便帶大家看一下該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案。

一、新生犢牛支氣管肺炎

通俗一點來講就是犢牛感冒了,主要是犢牛出生後沒有做好防風保溫工作而導致的,以往由於飼養管理粗放新生犢牛氣喘多是由於此原因導致的,不過隨著牛價的上升,不少養殖戶對犢牛的護理越來越重視,所以現在很少有犢牛因受涼而發病。

二、牛異物(吸入)性肺炎

通常多是由母牛生產困難或者其它因素導致犢牛吸入羊水所致,正常生產的犢牛會較少出現該狀況,相信不少養牛戶都會當犢牛出生時倒立控羊水,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正常生產的牛犢產出前並不會用口鼻呼吸,所以不存在吸入羊水的問題,養牛戶只需要在犢牛出生後及時清理口鼻中的粘液,沒必要倒立控羊水,倒立控羊水會對犢牛的心臟和大腦造成較大的影響。只有難產並已經吸入羊水的犢牛才需要倒立控羊水。

三、母牛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引起

這是當前業內有關新生犢牛喘最主流的一種說法,母牛妊娠及泌乳期間採食霉變飼料出現慢性黴菌毒素中毒,所產出犢牛在出生後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這一種說法在實際養牛過程中也被得到證實,一些母牛長期採食霉變飼料所產牛犢便容易發生新生犢牛喘,而停喂霉變飼料後所產出犢牛患病率便會大大降低。

四、母牛妊娠期間營養不良

牛妊娠期間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及患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等亦可導致新生犢牛喘的發生。這就需要在母牛妊娠期間提供充足的營養。例如可以給母牛飼喂多子多福,它的營養根據母牛的特點設計而成,配方科學,營養均衡。母牛犢牛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