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豬長時間吃健胃散會怎樣
擴展閱讀
國慶怎樣快速完成作業 2025-08-23 21:52:51
uc大魚號視頻怎樣播放 2025-08-23 21:31:48

豬長時間吃健胃散會怎樣

發布時間: 2022-05-17 16:32:48

㈠ 豬光吃不長膘怎麼辦

在養豬生產中,豬在斷奶後或架子豬育肥時出現光吃不長膘的現象,讓養殖戶很是不解,一樣吃怎麼不一樣長呢?現將其發生原因和解決方法介紹如下。

發生原因 (1)先天性因素,如近親繁殖、初配母豬配種過早等,導致仔豬先天性發育不良;(2)仔豬在哺乳期由於母豬母乳不足、突然斷奶或斷奶後仔豬分群不合理,導致分群後個別仔豬吃不到食,逐漸消瘦繼而形成僵豬;(3)患慢性病,如貧血、仔豬白痢、體內外寄生蟲病,導致仔豬營養吸收不良、生長緩慢;(4)外科病,如去勢手術操作不當,導致仔豬發生腸粘連等,繼而形成機械性的消瘦;(5)飼料配比不合理,如蛋白質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都可引起豬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有的會互相咬尾等,在豬圈裡天天追逐打鬧,需將被打的豬隔離飼養。

治療方法 (1)根據病因分別治療,如體內外寄生蟲寄生引起的營養不良,可選用0.5克獸用敵百蟲片,每5公斤體重使用1片;或用伊維菌素皮下注射驅蟲,用量按說明使用。體外寄生蟲如虱、蚤可選用滅蚤靈體表塗抹。(2)日糧多樣化,適當增加飼料中餅類、麩皮等精飼料,多喂青綠多汁的飼料,以及適時在飼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等,防止豬群微量元素缺乏影響生長。(3)喂魚粉等蛋白質飼料,每天每頭豬投喂魚粉50~100克,可保證豬群高蛋白質飼料的供應,促進生長。(4)洗胃健胃,一般在豬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情況下使用,可選用洗胃精、健胃散,先洗後健,按說明飼喂,也可選用人工鹽按劑量投喂,具有緩瀉、洗腸、健胃的效果,可促進豬恢復食慾。

㈡ 豬的採食活動一切正常就是不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一、導致不長的原因

疾病方面(慢性消耗性疾病)

豬消耗性疾病是指豬的一些疾病,通常是一些傳染性疾病,患病過程中,豬體為了與病原微生物及其所引起的豬體病理損害進行斗爭,消耗了大量的營養和能量,導致患豬只吃不長,甚至越長越瘦、如:氣喘病、圓環病毒、寄生蟲等都可以導致豬豬光吃不長。

㈢ 農村家裡養的肥豬 拉黃稀 不吃食 是什麼病 求大神告訴我一下 謝謝了

一. 豬的病毒性腹瀉傳染病
(一)豬傳染性胃腸炎:
是由冠狀病毒引起,不限於仔豬,各種豬均易感染發病,只是仔豬死亡率高。多見於冬季。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症狀:仔豬突然發病,嘔吐,繼而出現急劇水樣腹瀉,有時呈噴射狀,排瀉物初期呈灰白色,後呈黃色、綠色或黃褐色,末期黏稠。體溫升高到40.2℃~42.0℃,精神呆滯,喜卧,食慾不振或廢絕,口渴貪飲。終因水泄頻繁,機體嚴重失水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該病發病快、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數日即可波及全群。
預防仔豬腹瀉病的發生,是減少仔豬死亡、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關鍵,預防措施如下:
(1)養好母豬: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產出體重大、健康的仔豬,母豬產後有良好的泌乳性能。哺乳母豬飼料穩定, 不吃發霉變質和有毒的飼料。保證乳汁的質量。
(2)保證豬舍清潔衛生: 產房最好採取全進全出,前批母豬仔豬轉走後,地面、欄 桿、網床、空間要進行徹底的清洗、嚴格消毒,產房的地面和網床上下不能有糞便存留,隨時清掃。消滅引起仔豬腹瀉的病菌病毒, 特別是被污染的產房消毒 更應嚴格。妊娠母豬進產房時對體表要進行噴淋刷洗消毒,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乳房和外陰部,減少母體對仔豬的污染。
(3)保持良好的環境: 產房應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控制有害氣體的含量,使仔豬生活的舒服,體質健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可防止或減少仔豬的腹瀉等疾病的發生。
(4)可用豬傳染性胃腸炎弱毒疫苗或滅活菌在母豬產前兩個月或半個月分別免疫一次可保護仔豬。
治療:首先隔離患豬,食槽1天嚴格清洗消毒1~2次。治療上用喹諾酮類或抗生素葯物一般無療效,甚至用葯多會加重腹瀉。
⑴0.1%高錳酸鉀溶液適量,自由飲服。每頭仔豬(10千克體重)用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20萬IU×1支(或復方硫酸丁胺卡那黴素4毫升)混合肌肉注射,30%安乃近注射液5毫升肌肉注射。2次/天,連用2天。並口服「中寶止瀉散」。或口服「混感清」 ,或用下方中葯治療:每天白頭翁120g、秦皮100g、半夏50g、黃連50g、黃柏100g、板藍根150g、積殼70g、烏梅80g、訶子80g、甘草30g(10頭仔豬1日用量),水煎2次,合並濾液(約600毫升),30日齡以內仔豬每頭灌服10毫升~20毫升,30日齡以上者灌服20毫升~30毫升,每天1次~2次,連服2~3天。效果也可以。
⑵對不吃食的槽內按比例配好口服補液鹽和電解多維,或葡葡糖粉,自由飲水。同時採用下面一種療法
①在可用穿心連針劑,本品既對大腸桿菌有效,對病毒也有療效,每隻仔豬注射2~4毫升,2次/日。同時口服"瀉立停",每隻仔豬口服1~2毫升,1日兩次,具有扶正固體、理氣止痛、溫中利濕、澀腸止瀉功能。仔豬服葯時要平放四肢朝上,保定好頭部灌服。
②穿心連針劑,本品既對大腸桿菌有效,對病毒也有療效,每隻仔豬注射2~4毫升,2次/日。同時用孜然10克、小茴香6克、胡椒5克、花椒4克、丁香2克、陳皮3克、生薑4克,加水1千克,燒開煎成約200毫升葯水,每隻仔豬口服10~15毫升,1日兩次,有驅寒濕、止瀉功效,另口服1片茨碳酸鉍或1片葯用炭片,每日兩次。肌肉注射Vc2毫升、VB1、1毫升,VB12、ATP1毫升,混合1次肌注,體溫高、抽風的仔豬可加地塞米松2~3毫升。
只要患病仔豬不到病危後期,此治療方法一般均能收到滿意療效
(3)最好用抗血清喂病仔豬,每次10ml,連用3天即可控制病情。
架子豬、肥豬和成年豬症狀較輕,較少死亡。
(二)豬流行瀉腹瀉(由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主要由消化道感染。症狀和豬傳染性胃腸炎難以區別,也無特效葯物,可採取對症療法,如靜脈或腹腔注射5%~10%萄萄糖鹽水和5%碳酸氫鈉溶液,以防脫水和酸中毒;或給病豬口服補鹽液。
(三) 豬輪狀病毒病:
感染途徑:病毒主要存在於病豬和帶毒豬的消化道內,隨便排出而污染料、水和墊草,經消化道感染。
症狀:食慾不振,以後產生嚴重腹瀉,可以是水瀉、半固體狀和發酵狀,或者在類似乳清的液體上漂浮著絮狀物。排泄物的外觀程度取決於所吃食物,吃奶的為黃色腹瀉,吃固體食物的為黑色或灰色腹瀉。
預防與治療:隔離、消毒圈舍用具、清除糞便及其污染的墊草。
無特效葯物。口服葡萄糖鹽液,效果良好。配方為:氯化鈉3.5%、碳酸氫鈉2.5g
氯化鉀1.5g、葡萄糖20g、常水1000ml混合溶液,每公斤體重口服30~40ml,一日2次。同時進行對症療法:①內服收斂劑;②使用消炎葯物以防繼發感染;③靜注5%葡萄糖鹽水和5%碳酸氫鈉溶液,以防脫水和酸中毒。
二.乳仔豬紅痢的防治
(一) 綜述
又稱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或梭菌性腸炎。是仔豬的一種高度致死性腸毒血症。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豬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3日齡內仔豬。特徵為仔豬排血樣糞便(血痢),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易感動物范圍很廣泛:豬、馬、牛、雞、兔、鹿等,其中反芻動物,尤其是綿羊更為易感,人也有易感性,豬多發生於1~3日齡,1周齡以上很少發病。
無季節性,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感染。
一旦發病,病原就會長期存在,本菌的芽孢長期、廣泛地存在於人畜的腸道、污染的外界環境、下水道等處。
(二) 臨症
發病急劇,仔豬出生後1天內就可發病,排淺紅和紅褐色糞便。
病豬迅速脫水、消瘦、衰竭,有的病豬嘔吐、尖叫,出現不由自主的運動。
絕大多數在幾天內死亡,若病程在7天以上,則呈現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病豬生長停滯,逐漸消瘦、衰竭或死亡。
(三) 病理
腹腔內有許多纓紅色滲出積液。
空腸呈暗紅色,腸腔內充滿含血的液體,內容物呈紅褐色並混有小氣泡。
腸壁粘膜下層、肌肉層及腸系膜含有氣泡。
病程稍長的腸壁形成壞死性黃色假膜,一般不易剝離,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出血。
(四) 預防與治療
預防:1.在發病豬群,對懷孕母豬於產前1個月和半個月各肌肉注射仔豬紅痢滅活菌苗1次,每次5~10ml,可使仔豬通過吃初乳獲得保護;
2.對初生三天內的乳豬,按每kg體重8萬單位投喂青黴素,每天2次。
3.內服「仔豬保命油」( 成分為中鏈甘油脂和免疫球蛋白,能有效補充幼豬能量和提高免疫力。用量:初生仔豬12小時內,灌喂2-4毫升,24-48小時重復喂一次4毫升,對弱小個體可每天喂一次,每次4毫升,最多服用一星期)
4.仔豬出生後注射豬紅痢血清,3ml/kg體重;
治療:1.口服青黴素,每次每kg體重10萬單位,每天2次,連用3天。並結合VC治療。
5. 混感清
三仔豬黃痢(早發性大腸桿菌病)
(一)綜述
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當大腸桿菌進入仔豬腸道後,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腸粘膜上,藉此定居增殖,產生大量腸毒素,使仔豬脫水拉稀。特徵為劇烈腹瀉,排出黃色或黃白色稀糞並迅速脫水。
大腸桿菌抗原復雜,有O、H、K三種抗原;血清型多,有幾千種;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
大腸桿菌的致病性取決於它在小腸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產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纖毛決定細菌定植的能力,一旦發生細菌定植,就會因毒素的產生而導致腹瀉,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發病日齡早,多發生在1~3日齡仔豬,發病急、症狀明顯、死亡率高。
無季節性,但寒冷時發病率較高,產房潮濕,衛生條件不好時發病率更高,一個豬場一旦發病很難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帶菌母豬為主要傳染病。
(二)臨症
糞便稀薄如水,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凝乳小片和小氣泡,並帶有腥臭味。病豬口渴,吃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病理
腸粘膜充血、水腫,甚至脫落。腸壁變薄,鬆弛,充氣,尤以十二指腸最為重要,腸內容物呈黃色,有時混有血液。心、肝、腎有變性,重者有出血點或凝固性壞死。
(四)預防
1.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管理;加強新生仔豬的護理。
2.葯物預防:初生後12小時內口服敏感抗菌素。
①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l0ml。仔豬生後在 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0.5m1,以後每天兩次連續3天。如有發病豬繼續投葯,葯量加倍。]
②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每支10X2m1,8萬IU。仔豬生後第一次吃初乳前口服1萬IU,以後每天兩次連服3天, 如有豬發病繼續投葯。
3.微生物制劑預防:如促菌生、調菌生、乳康生、康大寶等通過調節仔豬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從而抑制大腸桿菌。
4.利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方法是對妊娠母豬在產前30天和15天接種,疫苗選擇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大腸桿菌K88、K99和987P三價滅活菌苗或大腸桿菌K88,K99雙價基因工程天滅活苗,以通過母乳使仔豬獲得保護。
(五) 治療
應採取抗菌消炎、止瀉、助消化和補液等綜合措施,但發病後治療效果較差。
抗菌消炎葯:1.安普黴素(又名:阿普拉黴素)。每天按15mg/kg體重劑量連續口服7天,能有效地控制由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仔豬腹瀉,效果優於對照葯物硫酸新黴素。飲水濃度:0.025%~0.05%;也可用肌注「硫酸安普黴素」又稱牲命健粉針。該葯效果較好。
2..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1-2ml,連用2~3天;
3.恩諾沙星:肌註:5~10毫克/ 千克體重 ;飲水:0.005%~0.01%,拌料: 0.015%~0.02%;
4.氟甲碸黴素:又名氟苯尼考。肌注 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30毫克,每日2次,連用3天~5天。內服 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30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5天。
混飼 保健預防量:2%氟苯尼考預混料,每kg飼料添加1克~2克,連用7天。治療量加倍。每kg料中2~4g。
5.瀉痢停:又叫復方阿米卡星可溶性粉。主要成分為阿米卡星、異帕米星、次硝酸泌(止瀉)、東莨菪鹼等。每kg料中拌1克,可一天一次集中用葯,連用3~5天;
6. 混感清
其它如:
1.克痢王:中葯。每kg料中加0.75克。
2.硫酸慶大黴素每次5~10mg/kg體重口服,每日2次,連用2~3天;如用.慶大黴素:每次4~8mg/kg體重口服,每日1次,連用2~3天。
3.硫酸鏈黴素:肌註:每kg體重10mg,一天2次;
4.阿莫西林:內服一次量每kg體重 10mg;
5.環丙沙星:飲水:0.01%~0.02%,拌料: 0.02%~0.04%,肌註:10~15 毫克/千克體重;
止瀉:鞣酸蛋白,內服,每次2~5克。或葯用碳, 內服,每次10~25克。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蘇打(2~5g/次)、胃蛋白酶等。
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多維。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四.仔豬白痢(遲發性大腸桿菌病)
(一) 綜述
又名遲發性大腸桿菌,是仔豬在哺乳期內常見的腹瀉病。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
特徵為病仔豬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糞,發病率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豬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
病因復雜,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認為豬腸道菌群失調,大腸桿菌過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現已證實,豬輪轉病毒是仔豬白痢的病原之一。
本病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以10~20日齡發病最多。7日齡以內,30日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誘發和加劇仔豬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因母豬飼養管理不當、豬舍衛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濃稀變化太大,無季節性,或者天氣突然變冷,濕度加大,陰雨或保暖不良,都會誘發白痢病的發生。此病如果條件較好,醫治及時會很快痊癒,死亡率較低,條件不好可造成仔豬脫水瘦弱死亡。
(二) 臨症
仔豬突然拉稀,同窩相繼發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黃白色,腥臭、糊狀或漿狀糞便。
仔豬精神不振,畏寒,脫水,吃奶減少或不吃,有時見有吐奶。
一般病豬的病情較輕,及時治療能痊癒,但多因反復發作而形成僵豬,嚴重時,患豬糞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三) 病理
病死仔豬脫水,消瘦、皮膚蒼白。
胃粘膜充血、水腫,腸內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氣泡。
腸壁變薄半透明,暢粘膜充血、出血易剝脫,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有繼發性肺炎病變。
(四) 防治
應採取抗菌、止瀉、助消化和補液等綜合措施,效果最佳。
抗菌:1.安普黴素(又名:阿普拉黴素)每天按15mg/kg體重劑量連續口服7天,能有效地控制由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仔豬腹瀉,效果優於對照葯物硫酸新黴素。肌注「硫酸安普黴素又稱牲命健粉針。該葯效果較好。
2.硫酸鏈黴素:肌注,每kg體重10mg,一天2次;
3.環丙沙星:飲水:0.01%~0.02%,拌料: 0.02%~0.04%,肌註:10~15 毫克/千克體重;
4.恩諾沙星:飲水:0.005%~0.01%;拌料: 0.015%~0.02%;肌註:5~10毫克/ 千克體重 ;
5.氟甲碸黴素:又名氟苯尼考。肌注 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30毫克,每日2次,連用3天~5天。內服 一次量每千克體重20毫克~30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5天。
混飼 保健預防量:2%氟苯尼考預混料,每kg飼料添加1克~2克,連用7天。治療量加倍。每kg料中2~4g。
6.阿莫西林:內服一次量每kg體重 10mg;
7.瀉痢停:又叫復方阿米卡星可溶性粉。主要成分為阿米卡星、異帕米星、次硝酸泌(止瀉)、東莨菪鹼等。每kg料中拌1克,可一天一次集中用葯,連用3~5天;
8.克痢王:中葯。每kg料中加0.75克。
9.痢菌凈:按每公斤體重每次10~15mg口服, 每日2次,連用2~3天;
10.硫酸慶大黴素每次5~10mg/kg體重口服,每日2次,連用2~3天;
11. 痢康、調痢生(8501)、促菌生;
另外:如白龍散、大蒜甘草液、金銀花大蒜液、黃連素均可選用。
附:①止瀉:鞣酸蛋白。小豬2~3g;大豬5克。或活性炭。
②助消化吸收:多酶片、食母生(30~60g/次)、小蘇打(2~5g/次)、或胃蛋白酶與乳酶生各10g等。
③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多維。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4.預防:菌苗預防效差。
五.豬胃腸炎
病因:飼養管理不當如遭雨淋受寒、墊草潮濕、喂飲適時、過飽過飢、久渴暴飲、飲水污染;日糧的組成、稠度、溫度以及飼喂順序和方法突然改變;長途運輸後立即飼喂;飼料品質不良:飼料冰凍、霉變、有毒、難消化等;伴發或寄發於其它疾病:如豬丹毒、胃腸道寄生蟲等病。
症狀:疾病初期多呈現急性胃腸卡他的症狀,如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或廢絕,渴欲或增或廢絕,眼結膜先潮紅後黃染,舌苔重,口乾臭,體溫升高400C以上,四肢鼻端等末稍發涼。病初嘔吐(嘔吐物帶有血液和膽計)、腹瀉(稀糞中有血液、粘液和粘膜組織有時有膿液,惡臭)。隨著病程發展迅速地出現典型胃腸炎症狀:
胃腸機能障礙:每天10~20次排糞,糞便稀軟、粥狀、糊狀以至水樣,放惡臭或腥臭味,混雜數量不等的血液、粘液和粘膜壞死組織,腸音在初期增強,後期減弱或消失。肛門鬆弛,排糞失禁,有的不斷努責而無糞便排出,呈里急後重狀態。
治療原則:抑菌消炎、緩瀉與止瀉、清理胃腸、強心補液解毒。
1.痢特靈:每日每kg體重0.05~0.01g,分2~3次口服;或黃連素每日每kg體重0.05~0.01g,分2~3次口服;或磺胺眯5~10g,小蘇打2~3g,混合一次內服,一日2次;或酞醯磺胺噻唑1~3g,一日2次;或靜注12.5%氯黴素液5ml或氨苄青黴素0.5~1g,加於5%葡萄糖液250~500ml中,每日1~2次,同時應用0.1%高錳酸鉀液300~500ml內服或灌腸,效果也頗好。或肌注或後海穴注魚腥草注射液5~10ml。
據報導:選健康屠宰豬的新鮮苦膽,在滅菌條件下取膽計放入消毒後的玻瓶內,然後按1:1比例加入橙皮酊,每kg體重肌注1ml,一日1次,連用3天,治豬胃腸炎有較好療效。
中草葯治療:白頭翁根35g、黃柏70g加水煎服。或紫皮大蒜1頭搗碎後加白酒500ml內服;
如為豬的出血性胃腸炎:槐花6g、地榆6g、黃芩5g、霍香9g、青蒿10g、赤芩6g、車前9g煎服。
2.緩瀉與止瀉:必需切實掌控好用葯時間。緩瀉僅適用於病豬排糞遲滯而尚未脫水時;或者排惡臭粥樣稀糞而胃腸內仍有大量異常內容物積滯時,初期可用硫酸鈉、人工鹽、魚石脂適量混合內服;後期則以灌服液體石蠟(50~100ml加溫水)或植物油為好。
止瀉:適用於腸內積糞已基本排盡,糞的臭味不大而仍下痢不止時。可用鞣酸蛋白、次硝酸鉍各5~6g,日服2次;或矽碳銀片、鞣酸蛋白、碳酸氫鈉適量加水灌服。
3.強心補液解毒:靜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300~500ml,或生理鹽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5%碳酸氫鈉溶液三者按2:1:1比例進行混合性輸液,可同時糾正酸中毒;在補液基礎上可適當選用西地蘭、洋地黃毒甙、毒毛旋花子甙K等速效強心劑。
胃腸炎緩解後,可健胃。幼畜用多酶片或胃蛋白酶與乳酶生各10g,安納咖粉2g,混合後分三次內服。大豬用健胃散20g、人工鹽20g,一目分3次內服,可增加療效,防止復發。

㈣ 豬為什麼突然不吃

《豬不吃食原因分析》
豬少食和不食是獸醫臨床中最常見的症狀。多因飼養管理不善,時飢時飽,過食和喂給霉敗飼料等引起,同時一些發熱性疾病、胃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傷及脾胃者均可引起。
1豬患病:當豬患某種疾病體溫升高、精神狀態不佳時可導致其不食,如消化系統疾病,特別是患慢性胃炎時常表現其採食下降或不食。
2 無其他症狀
近期常見的一種現象是,豬只採食量下降甚至不食,豬只狀況良好,體溫正常,無異常變化。有的豬煩躁不安、不卧少睡、相互咬斗,有時有豬只咬死現象。其原因可能是(1)玉米問題:豬只在長期採食發霉的玉米後,形成黴菌慢性中毒,導致採食下降或不食。(2)天氣炎熱:舍內溫度過高會引不安、互相咬逗導致採食量下降或不食。
3防制
(1)對於患病的豬要及時治療,如體溫升高的可先注射一些退燒葯進行對症治療然後再找其發燒的原因進行治療。
(2)檢查玉米是否發霉、變質,及時更換質量不佳的飼料。
(3)喂服健胃葯:可在飼料中加入健胃散。對嚴重不食的可灌服。
(4)加強飼養管理,減少飼養密度、合理光照、注意通風降溫、改善衛生狀況、做好消毒工作。

豬厭食調理:
一、增加一點辣的。豬食慾不振時,喂點胡椒粉、辣椒等很有效。由於胡椒粉、辣椒含有辛味和香氣,並有刺激性,豬食後能使胃腸分泌物增多,從而加速胃腸蠕動,提高消化能力。尤其是泌乳母豬在料中添加少許胡椒粉等,不僅可以增加母豬的採食量,還可以降低仔豬的發病率,促使仔豬提前斷奶。
二、多喂一點甜的。在豬的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糖精,育肥豬愛吃,吃後膘肥體壯;哺乳母豬更愛吃,吃後食量增加,防止掉膘、瘦弱等現象,還可增加泌乳量;仔豬對甜味更喜歡,不僅能成活率高,而且斷奶早,體重顯著增加。一般每千克飼料添加150~200毫克。有條件的在晚春、夏末、早秋加些白糖,早春、晚秋和冬天加些紅糖,每千克飼料添加1~3克,效果比糖精好。
三、再來一點鹹的。在豬日糧中添加適量的鹽(每天不超過6克),能促進豬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增加飲水量,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四、別忘添點酸的。每千克飼料添加食醋10毫升(加水稀釋亦可),攪拌均勻,不但豬愛吃,助消化,因醋含有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對豬生長發育很有益處,但添加量不宜過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㈤ 育肥豬服驅蟲葯、再服碳酸氫鈉片、再服健胃散。之後此豬就不肯吃食了、再好的食也就吃兩口,再不多吃。是

如何讓仔豬長的快

下面我將我在市場上與客戶溝通的簡述如下:有不妥請指教

仔豬:分為初生斷奶、斷奶吃保育料。(有些將保育豬納入其中)

初生斷奶:自由採食,盡量保持飼料新鮮,每次給料幾十克就夠了,一天四五次

斷奶吃保育料:斷奶後頭三天可以採取一天5次給料,按一頭豬一天150-200克分成五等分

之後便可以自由採食,但也要分成三次給料,以保持飼料新鮮,減少浪費,觀察採食量

生長豬:指10kg25kg,這個時候自由採食,保育豬預防拉稀為重點,注意保溫和欄舍潔凈與乾燥。適當保健,特別是環境劇烈變化之時,包括轉欄、注射疫苗、氣溫變化、疫情爆發時。咨詢獸醫給葯方案。

到達25kg以後可以自由採食, 如果是按餐給料則每天飼喂量按體重的4.5-5%得基本維持量給料,分成三等份。

育肥豬:25kg出欄

前期飼喂按照生長豬方式,超過90kg以後可以限飼,每天兩餐或者三餐,建議三餐。

飼喂時間的劃分:

仔豬早上7點半、10點、下午1點、四點半、晚上8點,也可以根據豬場的作息時間調整,但仔豬晚上那餐必須填料。每次加料以半小時後料槽還有部分剩餘為准,喂個兩三天你就心裡有數了。

生長豬:自由採食,也要每天分成三次加料,原因同仔豬。

育肥豬:小豬階段自由採食,中大豬可以限飼也可以自由採食。

稱重的話,應該是根據豬場需要進行數據跟蹤,有些豬場根據豬的體重計算工資,例如斷奶後轉入保育舍時的數據,保育轉入育肥舍的體重。

豬場還要關注產仔數、斷奶成活率、保育舍的成活率、年均出欄頭數、產子到出欄的飼養天數等等

以上如有不妥的地方請見諒。

㈥ 外購小豬進行育肥,這些小豬該進行怎樣的管理

外購仔豬都需要經過長途運輸,而且飼養母豬的養殖戶為了最大限度利用母豬都會選擇早日斷奶的方式,這樣仔豬采購回來之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比較高。仔豬采購回來後養殖戶應該怎麼加葯才能有效控制仔豬的死亡率呢?

四、葯物防控

外購仔豬易發生腹瀉和呼吸道疾病,根據發病情況及早治療。

  • 1、腹瀉。腹瀉預防可使用微生態制劑+健胃散,若是出現腹瀉症狀治療養殖戶可使用白頭翁散或者苦參止痢顆粒搭配恩諾沙星。
  • 2、呼吸道。呼吸道疾病就是常見的副豬嗜血桿菌和鏈球菌等,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替米考星進行預防。若發生了鏈球菌可以使用泰樂菌素+磺胺二甲+銀黃可溶性粉;若發生的是副豬可以使用氟苯尼考+強力黴素+銀黃可溶性粉;若發生的是傳胸可使用銀黃可溶性粉+替米考星。

㈦ 健胃散可以每天給豬吃嗎

不能,過量會引起反作用

㈧ 母豬拉稀可以喂健胃散嗎

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健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沈陽方)。具有健胃整腸,止瀉利濕之功效。主治腹痛瀉泄,嘔吐反胃,消化不良,食慾減退,久瀉便溏,慢性疳疾。
名稱
健胃散
出處
《全國中葯成葯處方集》(沈陽方)
功用
健胃整腸,止瀉利濕
快速
導航
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
組成
人參、油朴、清夏、硃砂、白術、甘草、藿香、石榴皮、紫蔻各三錢,茯苓、砂仁、麥芽各四錢,蒼術六錢,草果、血琥珀,川芎各二錢。
用法用量
上為極細末。小兒六個月內服半分,周歲內一分,二歲二分,三歲三分,大一年加量一分。
功用
健胃整腸,止瀉利濕。
主治
腹痛瀉泄,嘔吐反胃,消化不良,食慾減退,久瀉便溏,慢性疳疾。
使用注意
禁忌肉類、油膩、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