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舌苔厚怎麼按摩
舌苔厚是脾虛的表現,應該按摩脾經,平時多敲一下大腿內側
2. 舌苔特別的厚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以消除
這是胃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狀,所以平時要清淡飲食,不要過於油膩或者消化困難的食物,最好增加一些運動促進消化,順時針的按摩腹部,改善和促進胃腸的蠕動。
3. 舌苔厚怎麼調理
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見圖3-1)。根據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臟腑病變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看,需與其他症狀和體征綜合加以考慮。
1.舌質:是指舌的本體,主要觀察其色,形,態三方面。
正常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見於健康人,也可見於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較正常淺淡,主虛證、寒證,多見於血虛,為陽氣衰弱、氣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為虛寒;胖嫩而邊有齒痕為氣虛、陽虛。
②紅舌:舌色較正常深,呈鮮紅色,主熱證,多為里熱實證。舌尖紅是心火上炎;舌邊紅為肝膽有熱;紅而干為熱傷津液或陰虛火旺。
③絳舌:舌色深紅,為熱盛,多為邪熱深入營分、血分或陰虛火旺。
紅、絳舌顏色越深,表明熱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點或斑點,多為內有瘀血蓄積。
⑤青紫舌:全舌舌質呈現青紫,或為熱極,或為寒證。舌質絳紫色深而乾燥為熱極,溫熱病者為病邪傳入營分、血分;舌質淡黃紫或青紫而滑潤者為陰寒證。
(2)舌形:觀察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多屬實證、熱證:「嫩」指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嫩,多屬虛證或虛寒證。
②胖瘦:「胖」指舌體胖大、腫脹,多與水濕停留有關。舌質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者,多屬脾虛或腎陽虛、水濕停留;舌質紅而腫脹,多屬濕熱內蘊或熱毒亢盛。「瘦」指舌體瘦小而薄,多屬虛證。舌質淡而舌形瘦者,多為氣血不足;舌質紅絳而舌形瘦者,多屬陰虛內熱。
③芒刺:舌乳頭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屬熱邪亢盛。熱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臨床上芒刺多見於舌尖與舌邊,舌尖芒刺多屬肝膽熱盛。
④裂紋:舌體上有多種縱行或橫行的裂溝或皺紋,多由於粘膜萎縮而形成。裂紋舌可見於少數正常人。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者多屬熱盛;舌質淡而有裂紋者多屬氣陰不足。
(3)舌態:觀察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
①震顫:舌體不自主地顫抖,多屬氣血兩虛或肝風內動。
②歪斜:舌體偏歪於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③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④強硬:舌體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轉動,多屬高熱傷津,邪熱熾盛,或為中風的徵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氣所現。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吳坤安說:「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現代醫家認為舌苔的形成,主要為絲狀乳頭之分化。絲狀乳頭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樹,在角化樹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為薄白一層,白苔嫩而不厚,干濕適中,不滑不燥。觀察舌苔內容為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
(1)苔色:有白苔、黃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它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轉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屬肺,主表證、寒證,但臨床上也有里證、熱證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潤為風寒;薄白而燥為風熱;寒濕之里證可見白而厚膩之苔。
②黃苔 有淡黃、嫩黃、深黃、焦黃等不同。一般說,黃苔的顏色越深,則熱邪越重。淡黃為微熱;嫩黃熱較重;深黃熱更重;焦黃則為熱結;黃而干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
③灰黑苔 多主熱證,亦有寒濕或虛寒證。舌苔灰黑而干,為熱盛傷津;舌苔灰黑而濕潤,多屬陽虛寒盛。灰黑苔多見於疾病比較嚴重的階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無苔。
薄苔多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多示病邪較盛,並已傳里;或有胃腸積滯;或有痰濕。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說明胃氣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是胃氣大虛,缺乏生發之機。舌面上有不規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
(3)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正常舌苔不幹不濕,無苔乾燥為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舌苔濕潤表明津液未傷,而苔面水份過多伸舌欲下滴,稱為滑苔,則示體內有濕停留。
膩苔:苔質緻密、細膩如一層混濁光滑的粘液覆蓋於舌面,不易擦去,多屬痰濕內盛。
腐苔:苔質疏鬆如豆腐渣,堆於舌面,易於擦去,多為實熱蒸化胃中食濁,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
1.正常舌
舌象:舌質淡紅,胖瘦適中,舌苔薄白而干潤適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義: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3.蒼老舌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蒼老、白苔滿布、微黃、粗糙如砂石。
意義:濕阻脈絡、津不上承、或暴熱傷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質淡白、白苔滿布,中部厚如積粉。
意義:陽虛熱浮,可見於陽虛而外感濕熱。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義: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6.淡紅鏡面舌
舌象: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
意義: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7.瘀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偏暗,邊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
意義:瘀血阻絡,氣血壅滯。
8.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脫,呈地圖狀。
意義: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9.紅舌花剝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舌苔白膩花剝,剝脫處光瑩無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義:濕熱傷陰,濕濁未化,已傷陰液。
10.紅腫脹舌
舌象:舌質紅,舌體腫脹、胖大、不能縮入口內,舌尖與中部黃苔,舌邊與根部白苔。
意義:濕熱熏蒸,血熱上壅。
11.淡紅紫斑舌
舌象:舌質淡紅,舌尖舌邊多處青紫成片,舌苔白膩不均勻,中間苔少。
意義:氣滯血瘀或久病氣血不續。
12.淡紅舌白厚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白厚膩。
意義:氣虛血瘀,痰飲停聚。
13.淡紅舌厚腐膩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體略胖,白厚腐膩苔滿布舌面如積粉,表面微有淡黃色。
意義:濕熱阻滯三焦
14.淡紅舌黃糙苔
舌象: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
意義: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15.紅舌黑膩苔
舌象:舌質紅,苔厚膩,邊白黃中間黑色。
意義:虛陽上浮,濕熱內蘊。
16.紅舌無苔
舌象: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餘光瑩無苔。
意義:胃腎氣陰兩傷。
17.齒痕舌
舌象: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松。
意義: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18.裂紋舌
舌象:舌質略細,多數縱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義:素有陰虛,真陰不足,虛火上炎。
19.裂紋舌
舌象: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
意義: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20.紅舌白腐苔
舌象:舌質紅,舌苔白厚,顆粒粗松,如豆腐渣堆於舌面。
意義:痰食內聚,濕熱蒸騰。
21.紅舌黃腐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舌體蒼老,舌苔由白轉灰黃,厚腐堆起,上有橫直裂紋。
意義:濕熱穢濁蘊結於里。
22.暗紅舌焦黃苔
舌象: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粑,厚而有裂。
意義: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23.紅舌黃白苔
舌象:舌質紅,有紅點,苔黃白色,厚積滿布,如米粉狀。
意義:邪熱濕毒蘊結於里。
24.暗紅舌黃燥苔
舌象: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
意義:實熱燥結於胃腸。
25.紅絳舌黃黑苔
舌象:舌質絳紅、蒼老、尖有紅點,苔薄白轉灰黃,根部灰黑垢膩。
意義:風痰上擾,痰熱腑實。
26.紅絳舌黑糙苔
舌象:舌質紅絳,有紅點,黑色糙裂苔滿布,厚積成塊。
意義:熱毒內實,痰熱腑實。
27.紅色點刺舌
舌象:舌質紅,有紅色點刺狀突起,舌苔白膩,表面微黃。
意義:營分郁熱。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義:寒濕凝滯,氣血壅滯。
29.絳紫舌光剝苔
舌象:舌質絳紫而暗,舌面光剝無苔。
意義:熱及營血,傷陰阻絡。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邊尖滿布白滑苔,中根部黃苔,厚膩粘滑。
意義:腎陽不足;濕濁化熱。
31.紅絳瘦舌
舌象: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余處光剝無苔。
意義: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
32.紅胖瘀斑舌
舌象;舌質紅絳有瘀斑,舌體腫脹,舌面有破損,苔白滑兼有醬色。
意義:濕毒內盛。
4. 舌苔厚,白色,該怎麼去除
舌苔厚白的治理辦法
如果發現舌苔厚白,就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少吃油炸之類的食品。生活作息規律,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體育鍛煉。特別需注意口腔衛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飯後認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時,用牙刷或潔凈的毛巾輕柔地刷除舌苔。
5. 舌苔厚白怎麼按摩調理
舌苔厚白症狀,說明體內濕氣大,建議用薏仁+小紅豆進行進行食療,如果是按摩的話建議艾灸足三里、氣海、關元穴位。
6. 舌苔發白口臭怎麼穴位按摩
舌中部發黃嗎?
發白一般是有寒症
但又口臭,口臭對應的是胃熱
看上去有點矛盾,再仔細描述一下
還有什麼症狀
足三里是個好穴,三陰交是個好穴,兩個都是養生保健大穴。還可以按中脘。
7. 舌苔很厚是怎麼回事、有辦法根治么、
屬於中焦濕熱,脾胃的問題。注意戒煙酒,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有益,可以找中醫吃些葯調理會改變的。 脾為後天之本,胃氣下降,脾氣上升,脾胃調和,胃腸功能才正常。要注意飲食調理,一般會保護好腸胃的,不要貪食,少吃冷飲及辛辣,注意飲食衛生。 除了葯物飲食調理外,試試這兩招! 第一招按摩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穴效果很好! 足三里 ―――肚腹三里求。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旁開一橫指。膝眼是什麼?就是膝蓋的眼睛嘛!在膝蓋骨下凹陷處。本穴是胃經的合穴,四總穴之一,其作用非常巨大,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不過,關於本穴的所有功效,我們用兩句俗語就可以把它給概括了: 一是 「肚腹三里留」, 就是說我們整個腹部的病一般都可以通過針刺足三里來治療。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針刺它可以調節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保健的作用。如果真有病的話,按摩不太管用,最好艾灸,若是急病重證,那就要針刺了。 足三里確實相當於一個寶藏。胃痛一揉這個足三里,馬上緩解。 醉酒 一按足三里馬上就能吐出來,最好吃上幾粒 藿香正氣丸 以保護胃氣。 二是「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雞肉能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可用於治療陽痿、遺精少精、食慾不振、面色萎黃或產後體虛頭暈、少乳閉經、月經量少等(但現在人工飼養的雞就差得遠了)。足三里具有和雞肉類似的作用,是人體的保健要穴,同樣可以用於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等。現代對食道癌患者做實驗觀察,結果發現針刺足三里穴,可見食道蠕動增強,管腔增寬,痙攣解除;針刺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其胃電圖的表示為雙向調整作用;針刺足三里還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這些報道充分說明了足三里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若要身安康,三里常不幹。」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濕潤。古人常用「化膿灸」,就是每天用 艾條灸 足三里穴一次約15分鍾或直至出小水泡止灸,並保潔持局部皮膚,待水泡自行吸收。應用「化膿灸」時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作為修佛研道的素食者,不妨每天都在足三里處進補一個「老母雞」。 還有一招,腹部按摩法。 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 方法是單手手心貼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和逆時針各按摩相同的圈數,直至手掌心感到熱,累了可以換另外一隻。做的同時並配合 深長的呼吸 ,一定要靜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這樣的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加快消化和提高腸道的吸收功能,並同時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還可以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 堅持吧,你會受益一生! 用過的都受益了!!!
8. 小兒舌苔白厚怎麼推拿 是由什麼引起的
如果舌頭中部舌苔白、厚,看不到舌質顏色,則表示脾胃不和,一般是由積食造成的。如果積食時間長了,舌苔就可能變成黃而厚。積食引起的症狀,多半孩子會不愛吃飯,大便也不正常,吃多拉少。此時可以補脾經、捏脊、摩腹、掐四縫穴、揉板門、運內八卦、揉中脘穴、分推腹陰陽、按揉足三里。(手法太多,初學初實踐者可以先取捏脊、掐四縫穴。)四縫穴,學名四橫紋,在手掌麵食指到小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處。用拇指甲依次在關節橫紋上明顯的青筋處掐下,從食指到小指依次掐過,反復掐十次。
9. 推背按摩手法有哪些
推背按摩手法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單手按法、雙手按法。 臨床上,在兩肋下或腹部,通常應用單手按法或雙手按法。
背部或肌肉豐厚的地方,還可使用單手加壓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輕輕用力壓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壓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 摩,就是撫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體的適當部位,給以柔軟的撫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於上肢和肩端的單手摩法,和常用於胸部的雙手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動叫推法。臨床常用的,有單手或雙手兩種推摩方法。因為推與摩不能分開,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兩臂兩腿肌肉豐厚處,多用推摩。我們看的姿勢,是用拇指與食指夾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單手推摩法。
4、拿法: 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 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單手拿法,把肌肉抓起來放下,放下再抓起,兩次每秒,連拿二十次,稍為休息,再連拿二十次,則胸中通暢,氣息自漸調和了。
5、揉法: 醫生用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的旋轉活動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單手揉和雙手揉。象太陽穴等面積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對於背部面積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
不有單手加壓揉法,比如揉小腿處,左手按在患者腿肚處,右手則加壓在左手背上,進行單手加壓揉法。 肌肉豐厚的小腿肚上,則可使用下面的雙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積,調和血行的作用,對於局部痛點,使用揉法十分合適。
(9)舌苔厚怎樣推拿按摩圖片擴展閱讀:
按摩原理:
當胃腸不舒服時,足三里是常使用的一個穴位,但是要區分實證和虛證,實證時,也就是患者舌苔發黃,舌苔較厚、口臭、便秘等,此時按摩右側足三里時,要從左側開始,順時針按摩。
按摩腹部能治療便秘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因為順時針按摩是順著結腸位置的走向,通過按摩刺激增加結腸蠕動,產生便意。
反之,如果患者是舌苔淡、舌苔較薄,容易腹瀉。那麼就要採取逆時針按摩。逆時針按摩是為了補,阻止腹瀉。但是到底是虛證還是實證,很多患者先分清自己體質後實施按摩。
注意事項:
不要在過分飢餓或飽餐的情況下進行。同時,按摩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分鍾左右。
10. 小孩舌頭舌苔厚黃怎麼推拿去除
1.按摩足三里、中脘和丹田穴。
按揉這三個穴位可以補大腸,健脾胃,消食導滯。
每天晚上可以在睡覺前,一邊給寶寶講故事,一邊用大拇指推按足三里10-15分鍾。一般2到3周就會起到明顯效果。長期堅持的話,還有其他積極的保健效果。
2.按揉湧泉穴
厭食和腎功能也有關,湧泉穴是全身的腎水之源,按揉湧泉穴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每天晚上用拇指給寶寶推按湧泉穴100下。
湧泉穴:抬起腳,腳趾趾屈,足底最凹陷處,即為湧泉穴。
3、推脾土
脾土位於小兒手拇指端骨掌面。醫者用拇指螺紋面在小兒兩手脾土部位輕柔地向指尖輕推各100次。
4、推胃經
胃經位於小兒拇指第一指骨掌面。醫者用拇指螺紋面來回推小兒雙手胃經各200次。
5、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小兒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2同身寸兩筋之間。醫者用指尖按揉小兒雙手內關穴各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