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玉米枯黃
噴灑高效葉面肥如稀土聖水+芸薹素內酯+生根素,連噴2-3遍,隔5-7天。
❷ 玉米底部葉子發黃枯萎怎麼辦
你好,玉米底部葉片發黃干葉,不少玉米種植戶認為玉米缺氮,不一定是缺氮,玉米葉片發黃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玉米病害造成玉米苗發黃,主要是青枯病導致下部葉片發黃。
2、玉米缺水造成玉米苗發黃,玉米後期乾旱,導致作物缺水,營養供應不上,從而下部葉片發黃
3、玉米缺氮造成玉米苗發黃,玉米後期下部葉片先老公變黃,逐步向上部發展,嚴重時下部葉片死亡。但其葉片變黃是從葉尖 變化,呈倒「V」字開明逐步變黃。
4、玉米缺鉀造成玉米苗發黃,葉片在變黃的過程中,從葉尖開始,然後葉的邊緣發黃乾枯,嚴重時整個葉片死亡。
5、玉米淹水造成玉米苗發黃,玉米在長時間淹水,一般超過24小時,下部葉片會迅速枯死。
需要追補氮肥,但如果缺磷肥,氮肥也不補不上,因此這種情況下需要給玉米施加市面上常用磷肥、氮肥或碧卡水溶肥料。
❸ 玉米葉尖發黃乾枯
造成玉米黃葉的情況不外乎有下面四種原因:
一:玉米種子的問題,種子本身有問題的話,生長出來的玉米苗出現葉片發黃是必然的,玉米種不飽滿、或者是陳種、或者是其他原因質量不好的種子都是造成玉米黃葉的直接原因。
這種情況的預防主要是在購買種子時不要購買雜牌子種子,要購買適合當地種植過、而且還不錯的種子,一旦在種植以後發現有黃葉情況要及時追肥和追加噴施葉面肥,保障玉米生長所需的充足養分。
二:種子播種過深,一旦過深玉米生長所消耗的養分就會變大,會出現不出苗、出苗後是弱苗;隨後隨著玉米的生長,葉片就會慢慢發黃。
這種情況的預防首先也是提前預防,在播種時深度最好在3-5CM之間,假如發現播種過深後,如果缺苗要及時補苗;出現弱苗要噴施葉面肥進行緩解。
❹ 請問老師:玉米桿枯黃是怎麼回事玉米桿頂星發黃一點一點有白色
玉米褐斑病。
種植後,玉米可施用土大廚功效肥,補充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❺ 怎麼分辨玉米是否成熟
(1)果穗苞葉變黃而鬆散。
(2)籽粒脫水變硬乳線消失。
(3)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現黑帽層。
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標志有兩個:
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層形成,二是籽粒乳線消失。
(5)怎樣拍枯黃玉米照片擴展閱讀
玉米晚收的好處:
1、適時的晚收能夠讓玉米籽粒充分灌漿,更多的積累干物質,對玉米的產量有著不錯的提高。
2、玉米籽粒飽滿、顏色光亮、硬度較強,外觀上的品質有著明顯的增加。
3、除了外觀品質增加之外,由於玉米灌漿飽滿,成熟充分,所以籽粒的澱粉含量也會進一步的提高,加工品質也會增加。
4、玉米得到了充分的照射,籽粒內部水分蒸發加多,含水量相較於正常收獲的籽粒進一步減少,可以降低一些乾燥的成本,給種植戶省一筆錢。
5、從蠟熟期至完全成熟每延長一天,畝產增加6至8公斤,晚收10天,畝產增加60至80公斤。
❻ 玉米怎麼看熟沒熟
玉米的成熟需經歷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三個階段。因玉米與其他作物不同,籽粒著生在果穗上,成熟後不易脫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後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獲期;若進行莖稈青貯時,可適當提早到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獲。
正確掌握玉米的收獲期,是確保玉米優質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若乳熟期就過早收獲,這時植株中的大量營養物質正向籽粒中輸送積累,籽粒中尚含有45%~70%的水分,此時收獲的玉米晾曬會費工費時,曬干後千粒重大大降低。據試驗,乳熟期收獲一般可減產2到3成,而且品質明顯下降。完熟期後若不收獲,這時玉米莖稈的支撐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後果穗接觸地面引起霉變,而且也易遭受鳥蟲危害,使產量和質量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玉米是否進入完全成熟期,可從其外觀特徵上看: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乾枯,果穗包葉成黃白色、而鬆散,籽粒變硬、並呈現出本品種固有的色澤。
一看乳線位置
玉米籽粒灌漿充實的順序是:果穗中部快於下部,下部又快於上部。從一個籽粒看:從籽粒頂部開始向基部充實。在灌漿充實的過程中,從籽粒胚的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頂部向基部的顏色由深變線,其中有一條明顯的界線,稱為乳線。
據觀察和測定:當乳線處於距頂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時,千粒重為299克,為成熟時粒重的90.9%;當乳線處於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千粒重為323克,相當於成熟時的98.9%;當乳線處於基部並消失時,千粒重為329克,達最大值。
二看綠葉片數
據考察得知:當果穗苞葉枯黃,植株中上部仍有7-8片綠葉時收獲,千粒重為318克,相當於成熟時粒重的92.9%;當果穗苞葉枯黃,植株還有5片左右綠葉時收獲,千粒重為333克,為成熟時粒重的98.8%;當果穗苞葉枯黃並松動,植株只有1-2片綠葉的時收獲,千粒重最高,為345克。
三看灌漿時間
從玉米分期收獲結果得知:授粉後50天,千粒重最大值時為344克;授粉後45天,千粒重為3369克,相當於成熟時的98.8%;授粉後40天,千粒重為313克,相當於成熟時的90.9%;授粉50天以後,因呼吸作用消耗,粒重開始下降,在授粉55天以後,千粒重為336克,下降1.8%。
玉米最佳收獲期,從「三看」中得知:在玉米授粉後45-50天,籽粒乳線開始消失,果穗苞葉枯黃並松動,植株綠葉不超過5片時,這時收獲玉米最適宜,是玉米最佳的收獲期,產量高,品質好,效益大。
❼ 玉米葉尖乾枯發黃
你好,玉米葉片發黃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玉米蟲害造成玉米苗發黃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有棉鈴蟲、金針蟲、蚜蟲、粘蟲、薊馬、瑞典桿蠅、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葉鞘首先發黃乾枯。
2、玉米缺水造成玉米苗發黃
玉米後期乾旱,導致作物缺水,營養供應不上,從而下部葉片發黃;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後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3、玉米缺氮造成玉米苗發黃
玉米後期下部葉片先老葉變黃,逐步向上部發展,嚴重時下部葉片死亡。但其葉片變黃是從葉尖 變化,呈倒「V」字開明逐步變黃。
4、玉米缺鉀造成玉米苗發黃
葉片在變黃的過程中,從葉尖開始,然後葉的邊緣發黃乾枯,嚴重時整個葉片死亡。
5、玉米淹水造成玉米苗發黃
玉米在長時間淹水,一般超過24小時,下部葉片會迅速枯死。
6、除草劑危害
除草劑使用不當少數農民隨意加大除草劑用量;盲目與其它農葯混用;用葯濃度過高;噴霧器互用;假冒偽劣除草劑對後作的影響,都會造成玉米黃苗。
7、缺素症
玉米為鋅敏感作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黃。一般鋅肥以基施為好;若生長期發現缺鋅,可於苗期每畝用1-2kg硫酸鋅拌細土10-15kg,條施或穴施;
8、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長期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苗枯病的發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葉期開始發病,病苗葉片發黃乾枯,邊緣焦枯,葉片由下向上逐漸發黃乾枯;根毛較少,根系變褐發育不良,造成黃苗弱苗。注意在發病初期用惡霉靈+碧卡葉面肥噴施玉米基部。
9、播種太深
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厘米;播種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種肥,可促苗期生長,如播種時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發黃。
10、間苗、定苗不及時
玉米出苗後,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畝留苗數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種所要求的密度定苗。
❽ 玉米幼苗葉片枯黃的原因
玉米葉子發黃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播種太深、間苗、定苗不及時、澆水不足。
1、播種太深。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厘米。
2、間苗、定苗不及時。玉米出苗後,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
3、澆水不足。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後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玉米種植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1)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後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