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艾灸怎樣做有效果
擴展閱讀
怎樣軟化呢子衣服 2025-09-08 10:42:02
手機怎樣看sim卡 2025-09-08 10:29:54

艾灸怎樣做有效果

發布時間: 2022-07-13 14:23:39

A. 在家自己艾灸能有效果嗎

艾灸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養生方式,不僅沒有副作用,而且價格不貴,至於說到哪裡做艾灸,其實在艾灸館可以做艾灸,在家也可以自己做艾灸的。不過相對來說,去艾灸館艾灸,價格要貴得多,而且時間安排比較麻煩,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裡艾灸,那麼我們自己如何在家裡艾灸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5.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項、要點,要想輕輕鬆鬆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個難題。

B. 什麼時候做艾灸最好

艾灸有很多作用,使用方法也是因人因時間季節而不同:
1、人體有寒證,虛證和一些亞健康症狀,比如:乏力,氣短,精神不振,食慾不好,怕冷,月經不調等可以做艾灸。
2、季節:艾灸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因為艾灸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的效果好,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如果經常出現怕冷和感冒,也可以經常艾灸。
3、每天:一天當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陽氣升發,到中午午時最旺,而後逐漸減退,因此,需要補益陽氣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時段進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補益陽氣進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陽不入陰而引起失眠。
4、部位:可以艾灸一些人體的保健穴:中脘,神闕,命門,腎俞,氣海,關元,足三里等。如果找不到具體的穴位,經常艾灸腰部和腹部比較好。

C. 如何正確艾灸

  • 自己在家艾灸的話,一定要做到關閉空調,避開風扇,千萬不要坐在當風口。這個時候選擇一種比較舒適的方式,比如說做好或者躺好,然後聽點輕音樂,讓自己平靜下來,再專心致志的找到要艾灸的穴位,然後開始艾灸。

  • 要明確艾灸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正確選擇穴位進行艾灸,還可以結合推拿、泡腳以及熱敷等這樣的方法來一起施治,這樣獲得的針灸效果會更理想。

  • 03

    選擇正確的艾灸方式。目前艾灸的方法有多種,比如說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針灸以及溫灸器灸等這五種常見的方式。大家要懂得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更合適的艾灸方法。

  • 04

    如果想要直接灸的話,要記得選購大小適宜的艾柱,這類艾柱可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就是有的如果將皮膚給燒傷的話,過後會留疤,就叫做瘢痕灸;如無燒傷化膿不留疤的話,叫做無瘢痕灸。

  • 05

    如果想要間接灸的話,需要藉助外物或者葯物等,將艾柱跟施灸穴位的皮膚進行隔開,然後才開始施灸。這類辦法可以是用生薑來隔開,或者用鹽,或者用蒜等來隔開,我們分別稱之為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

  • 06

    如果是要用到溫針灸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採用到針刺跟艾灸一起結合的辦法來實施了。我們可以用長約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然後點燃施灸。等到艾條燒完了,灰燼去除了,就可以取出針了。

  • 做完艾灸後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說施灸後要盡量保持飲食清淡,還不能過度操勞,建議一定要避免性生活,同時還要讓心情持續在開朗的狀態。

  • 08

    另外,開始艾灸後一般是無不良反應的,若發現有不良反應的話,比如說發熱、疲倦、口乾或者全身不適等,這些情況問題不算嚴重,通常情況下繼續施灸的話會讓症狀消失的。

D. 如何用艾灸祛除身上的濕氣

每年春季南方地區潮濕,隨之夏季到來。春夏交際,南方天氣潮濕悶熱,導致很多人體內濕氣嚴重。如何去除體內濕氣?其中艾灸可以祛除身上的濕氣。那麼,如何用艾灸祛除身上的濕氣?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開郁、祛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因此特別適合夏季養生,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松避免夏季常見疾病,度過睏乏的夏天。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不同體質的人適宜艾灸那些穴位呢?

這可能是很多喜歡艾灸朋友的關心的問題。要知道這個答案,就要先來了解下中醫的體質分類以及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體質:

中醫人體體質分類有陽虛質、陰虛質、瘀血質、痰濕質、氣郁質。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屬於什麼樣的體質,比如說陰虛或陽虛等,然後再根據自身體質進行艾灸治病,才能達到預期目的。以下介紹下身體各種體質:

1、陰虛質:

這類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紅或有顴紅,常有灼熱感,手足心熱,口咽乾燥,多喜飲冷,唇紅微干,冬寒易過,夏熱難受,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數。

陰虛艾灸:三陰交 太溪穴 然谷穴

夏天艾灸的禁忌

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二、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三、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四、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五、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經過說明,相信大家詳細了解了艾灸是如何祛除身上的濕氣以及注意事項。如果你體內濕氣嚴重且適合這種方法,不妨嘗試一下。

E. 艾灸怎麼做

首先,你要確定自己是用於保健治療,還是治病?

兩者的區別是,保健艾灸治療,可以隔天做,或一周做一兩次,若是以灸法治療相關疾病,就要堅持每天按時施灸了,因為治病和吃葯是一樣的,每天都要服用,不能輕易中斷,只是灸法治病是外治法而已。

但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堅持,若是保健艾灸治療,更需要長時間堅持,只有達到一定療程,身體才會日趨變化,機能才能日益強健,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就是細胞和新陳代謝也是需要周期的。

此外,面對市場上紛雜的艾灸方式方法,我們一定要盡量遵守古法,何謂古法?古人之所以敢說出;灸能起死回生,火有拔山之力的話來,並非妄言,也是經過長期的臨床施灸實踐總結而來,那麼為了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我們需要盡量按照古人的方法來進行艾灸!

關於艾灸的幾種方法,我的個人網站「郭林艾灸」有詳細的介紹,我就不長篇大論了,簡而言之,就是化膿灸,直接灸,當然這種方法,很多患者接受不了,不過不用怕,現代我們沿用清朝後期的灸法,如隔姜灸,溫灸盒溫灸,或者雷火灸懸灸,仍然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是需要施灸的時間長了而已。

再者,不要人雲亦雲,就拿現在最火的艾灸貼來說,其實用性,真的微不足道,不能與雷火懸灸之相比,以此治病,如同兒戲。

F. 怎樣艾灸會陰穴

常用艾灸會陰穴的方式是用艾灸條懸灸,有兩種體式可以艾灸會陰穴,一種體式是靠牆坐在地上,雙腿叉開,左腿彎曲、靠近左手側面的左腿側面全部放在地上挨地,右腿彎曲直立腳掌挨地、稍向右側移、叉開襠部,左手護住那裡並拉住讓那裡向左側挪(這樣襠部右側會有很大空隙),然後右手拿點燃好的艾灸條從右腿彎曲的空檔中穿出,依照熱感對准會陰穴艾灸,可以放一面鏡子觀察,同時要用意念力把艾灸在會陰穴產生的熱感轉移到中脈里或者督脈里,靠牆坐地艾灸會陰穴的時候,為了避免艾灸煙熏到那裡,要讓艾灸煙從腿根部漂出從而不熏到那裡,所以盡量關窗關門讓艾灸煙豎直向上漂、同時調節體式比如身體微傾斜檔口叉大點,這樣容易控制艾灸煙從腿根漂出不熏到那裡,也可以向上仰頭避免吸到艾灸煙。第二種體式是仰卧曲膝,墊高臀部,提前點燃好艾灸條,手拿艾灸條按照燃燒頭熱感對准會陰穴並依照熱感調整與會陰穴距離,和同一種體式要求一樣,用意念力把艾灸出來的熱感轉移到中脈或者督脈里,記住要溫灸決不能讓會陰穴燙傷起水泡!艾灸完不要立即起身,要保持姿勢,讓會陰穴皮膚溫度降至正常再起身,防止長水泡。

G. 三伏天艾灸怎麼灸

你好!
三伏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氣,在這個節氣使用艾灸對身體進行調理的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天艾灸的穴位可以選擇足三里和關元穴,對這兩個穴位進行艾灸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足三里的位置在小腿的前外側部,按壓的時候有明顯的酸脹感。
關元穴在腹部,對這個部位進行艾灸可以起到對內臟的調養,起到溫經通絡以及理氣和血的作用。
在進行艾灸的時候,還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
1、注意保暖。雖然三伏天特別熱,但是在艾灸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身體的保暖,避免受涼,但是要注意空氣的流通,不要直接的吹風。
2、不可隨意。雖然艾灸現在是很常用的一種方式,但是還是不能夠隨便進行的。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部位,比如說面部以及關節活動的部位,還有大血管的部位。
3、注意正確護理。在進行艾灸之後一定要注意正確的護理,注意局部的清潔和乾燥。如果在艾灸的過程中出現局部的燙傷,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H. 艾灸療法的原理 如何正確使用艾灸療法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艾炙肚臍有什麼好處。

艾灸的正確方法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隨身灸的使用方法圖解。

8.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9.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艾灸哪種方法效果最好。

10.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盲目施救。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I. 自己在家怎麼做艾灸,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燒的艾條做艾灸的,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

不過這種方式不適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燒傷,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議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綁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比較安全,也比較有效果。

(9)艾灸怎樣做有效果擴展閱讀: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

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范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葯物(葯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艾灸

J. 如何用艾灸養生

哪個app可以看比賽?

①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