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滴落在地上是什麼形狀的
雨滴在雨雲里的時候是圓球狀的,到滴下來的時候,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變成一頭尖,另一頭近似圓形的水滴狀.
Ⅱ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學標準是多少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學標准如下:
1、小雨:雨點清晰可見, 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窪地積水很慢;屋上雨聲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時內降水量小於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於10mm的降雨過程;
2、中雨: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濺;窪地積水較快;屋頂有沙沙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5~15mm 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3、大雨:雨降如傾盆,模糊成片;窪地積水極快;屋頂有嘩嘩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4、暴雨: 凡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50mm的降雨過程統稱為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過程;
5、大暴雨: 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0~250mm的降雨過程;
6、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於140 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大於250mm的降雨過程。
(2)雨滴落在水泥地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降雨量等級防汛部門規定:降雨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單位面積上的水層深度,以毫米計算。根據國家防辦《防汛手冊》規定,凡24小時的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者定為暴雨。按12小時降雨強度和24小時降雨強度劃分大小降雨量等級。
降雨量等級水文部門規定:通常說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另外,人們也可以從降水情況來判定雨的等級:
1、下小雨時,一般雨點清晰可辯,沒有飄浮現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濺;地面泥水淺窪形成很慢;至少兩分鍾以上才會潤濕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2、降中雨中,雨水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濺;水窪泥潭形成很快;屋頂有沙沙聲;
3、下大雨時,雨如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處飛濺,水潭形成很快;屋頂雨水有喧鬧聲。
Ⅲ 雨滴到底是什麼形狀
雨滴在空中形成並開始降落時是球狀的,在不受力的情況下,雨滴直到降落到地面之前都會保持原來的形狀。
當受到外力時,雨滴的迎風面會變得扁平、後端保持球形,呈現出上圓下扁的形狀。外界作用對雨滴有兩種力。
一是流體靜壓,它會使液態物質底部緊縮,並且由於頂部的重壓,液態物質底部會變平。
二是雨滴降落時還受到另一種力的影響——空氣動力壓,即物體通過空氣時,空氣作用於物體的力,該阻力使雨滴底部變成凹進去的形狀。
(3)雨滴落在水泥地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留心觀察的人會發現,落到地上的雨點大大小小體積不同。這個問題困惑了科學家很久,以前他們都認為這是雨水在雲中形成時的各種復雜反應造成的,通過高速攝影發現,其實答案很簡單。
雨是雲里的水蒸氣附著在灰塵等各種小顆粒中慢慢聚集形成的,因為在雲層中這些小水珠互相離的很近,所以它們很容易碰到一起越長越大,雲中的各種氣流也會促進這個過程。
但是,當這個圓形的水珠下落後,情況就變了,首先它會變成一個煎蛋一樣的扁盤子,然後越來越薄,越來越寬,慢慢由於空氣的作用變形成倒著的塑料袋一樣的東東,終於最後「塑料袋」破碎了,變成許多小顆粒,這些大大小小的水滴才是落到地面上的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雨滴
Ⅳ 雨敲在什麼地方會發出什麼聲音
石頭上,傘上都是有聲音的,你是認真聆聽就會發現。
這些小水滴是怎樣使自己的體積增長到100多萬倍的呢?它主要依靠兩個手段,其一是凝結和凝華增大。其二是依靠雲滴的碰並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如果雲體內的水氣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麼,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但有時雲內的水氣含量有限。
產生機理:
雨的成因多種多樣,它的表現形態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細雨,有連綿不斷的陰雨,還有傾盆而下的陣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
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Ⅳ 雨絲會落到什麼地方發出什麼聲音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寫一段話
雨點可真調皮,有的落在樹葉上,聲音滴滴,聽起來如輕巧的門鈴回聲,有的敲在答玻璃上,聲音劈劈啪啪,聽起來如可愛的孩子在放鞭炮。
滴滴答答[dī dī dā dā]
1、重復的滴滴聲。
2、一連串輕快的聲音或拍打。
(5)雨滴落在水泥地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1、正確理解單詞的意思。
正確的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做一個好句子的前提下,所以我們應該採取靈活和多樣化的方法來理解這個詞的意思的特點,我們的知識水平和這個詞的語言環境,使一個合乎邏輯的句子。
二、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中包含單詞的句子
句子的話,一般新文本,所以前一個句子,讓學生反復讀課文與單詞句子,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有什麼區別和相似的單詞的意思,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這個詞。
Ⅵ 雨是什麼樣子的,寫幾句話贊美一下雨吧
如下:
1、一會兒,粗大的雨點兒落下來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響。雨越下越大。我透過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間像掛著無比寬大的珠簾,迷濛蒙的一片。
2、雨滴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3、任由絲絲細雨披拂肩頭,所有緊綳的神經一下子松馳了,將自己想像成一空氣,灑脫的,自由的,快樂的,並飄揚著,有好一刻,我認為自己的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在千餘的煙雨中。
4、雨點連在一起像一張大網,掛在我的眼前。
5、如絲的小雨從空中降落,雨點是那樣小,雨簾是那樣密,給群山披上蟬翼般的白紗。雨絲很細,很綿,像春天時空飄浮的柳絮。像霧似的雨,像雨似的霧,絲絲縷縷纏綿不斷。
Ⅶ 雨滴打到地面上破碎形成的小水滴能濺起多高
這個要根據雨滴大小和落在什麼物體上,一般大雨暴雨的雨滴大,濺落在濕的堅硬的地面上(如水泥地)就比較高,要是降落在松軟的沙地就不會濺起。至於高度我見過大約有5厘米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