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正常舌苔是什麼顏色的
正常人的舌苔本身的顏色是淡紅,潤澤。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咀嚼和吞咽動作,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
當患病時,進食少或只進軟食,使咀嚼和舌的動作減少,或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變厚。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1)正常的舌頭和舌根圖片是怎樣的擴展閱讀:
經常用力刮舌苔,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慾下降,進而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可想而知,刮舌苔是治標不治本的舉動。
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辦法清洗舌面。包括用專門的軟毛刷輕輕地刷舌面,如果買不到專用軟刷,用牙刷也可,但一定不能太用力。也可以用鹽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沖牙器來沖洗舌背。切記不能用硬板類、銳利的東西使勁刮舌苔。
Ⅱ 正常的舌苔是什麼樣
這是有濕熱的舌頭表現。
不過濕氣多過熱氣。
有齒痕舌頭胖這是水濕代謝不利的標志。中間有的時候黃的,中間有絨毛(刺),舌尖紅。這3個表現都是有火。
喉嚨疼,這是一夜津液不能滋潤喉嚨所致。有點點輕微的火氣,不過不嚴重。
正常的舌頭大小適中,不瘦長,也不肥大,舌苔薄白,苔面一層淡淡的津液。無齒痕,早上起來不會咽喉疼,吐唾液沒有白色。苔面無揩不掉的白點等。
以下圖示為正常舌苔中的一種。
Ⅲ 正常人的舌頭該是怎樣的。。
正常舌體是淡紅色,有內熱的話顏色會變深,出現紅色、絳紅色。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個健康的人,面對鏡子看自己的舌頭,應當是舌體柔潤,舌質淡紅,舌面上鋪有薄而均勻的顆粒、干濕適中的白苔,此謂「舌淡紅,苔薄白」。但是,患病後,舌質與舌苔就會發生變化。因此,經常觀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狀況,及時進行自我保健與調理。 如今到醫院找中年以上的中醫看病,許多醫生把望舌看得比診脈重要。在問了症狀之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讓我看看你的舌頭。」對此,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消化內科郭淑雲教授解釋說,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苔為胃氣之根」,舌體與肺、心、肝、脾、腎等內臟經絡相連。人體內臟若有病變,可以非常直觀地反映在舌頭上。有經驗的醫生看舌頭,就像看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輕重,體內的虛實寒熱。 中醫將舌體分為三部分:舌尖反應心、肺的變化,舌中與舌兩邊反映肝、脾的情況,舌根提示腎的病變。不過,郭淑雲教授說,中醫講的心肝腎功能與西醫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黃 舌質紅 多是有熱 郭淑雲教授說,舌苔發黃,舌質紅(即舌頭紅)的人出現口苦咽干,屬於有熱上火。 心經有熱舌苔發黃、舌質紅同時伴有心急煩躁、失眠多夢,多是心經有熱,病人此時可用些清心火的葯。如竹葉、蓮子心泡水,當茶每日頻飲。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蓮子心、棗仁煮粥喝;口舌生瘡可用野菊花60克,濃煎後,每日多次含服。郭淑雲說,有位老幹部口舌生瘡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療無效,就用這個小驗方,一個月即痊癒。 膀胱濕熱舌質偏紅,舌苔黃膩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凈感覺,或尿時感到小便發熱,有痛感,多是膀胱濕熱,即西醫講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麥、扁蓄等,水煎後當茶喝。 肝經有火舌邊紅,苔黃偏干,眼睛紅赤腫痛,或經常長麥粒腫,為肝經有火,可用酒炮製過的大黃泡水喝。郭淑雲認為,大黃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製後,可將大黃葯力引到頭目,泄上焦之火。 肺經有熱舌質稍紅,苔薄黃為肺經有熱,常見於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結者可用冬凌草、大黃稍加煎煮,每日當茶飲。咽干腫痛者可用胖大海、麥冬、菊花泡茶,症狀嚴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結加大黃。郭淑雲教授說,中醫有個理論叫「肺與大腸相表裡」,病毒性感冒初期,通過泄大腸宿便熱毒,以消除肺經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錯的療效。
滿意請採納
Ⅳ 正常人的舌頭是什麼顏色的(圖片)
健康的舌頭:呈現淡粉顏色,表面清爽干,不肥厚,口腔清潔沒有異味。如下圖所示: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