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拍好清晨的牡丹
1、正確選擇攝影器材
不管是數碼時代還是傳統攝影,都離不開拍攝之後的再創作。而且後期處理是創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環。拍牡丹一般屬藝術類攝影,影友不過是自娛自樂、陶冶情趣,不像紀實、新聞攝影那樣原始數據不允許改動,所以可以盡情地按照自己的創意進行再創作。有些相機上沒有的功能,如多次曝光等,經後期處理可輕易實現。還可以多方位實施作者的創意,如仿國畫畫意、抽象攝影等。
⑵ 國畫小白如何畫寫意牡丹
(1)主體突出。畫牡丹,一般以花冠為主體,布局時應將花冠安排在畫面的主要部位,輔以綠葉扶持,在色彩上產生冷暖、明暗對比,就能產生畫面集中,花頭醒目的效果。
(2)賓主呼應。畫面只有主體花頭,顯得孤立單調,必須有體形較小的花苞或初放花頭相襯托。布局上要顧盼呼應,才能體現牡丹的勃勃生機。
(3)疏密虛實。畫面上花、葉稀疏而均勻,則感鬆散無中心。布局過密,滿紙花葉,不留空白,又顯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間,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通風」才能恰到好處。畫面的虛實處理同樣重要,筆墨形色處為實,畫面空白處為虛。近者墨色濃重處為實,遠者墨色清淡處為虛。這樣既可使畫面有空靈感,虛處又能留給觀賞者以無限的遐想。
(4)氣勢貫穿。牡丹和梅花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以表現花、葉為主。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氣勢的貫穿較容易。所以畫牡丹,不論畫面的大小和構圖的簡繁,都要理順花、葉、莖、乾的來籠去脈,注意整個畫面氣勢的貫穿。
⑶ 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內容
牡丹花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牡丹以洛陽、菏澤牡丹最富盛名。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牡丹花的照相技巧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正確的攝影器材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肯定是要用單反相機拍啦!一般拍攝花卉,影友都喜愛用微距鏡頭,拍牡丹也不例外。不過因為牡丹花朵碩大,生長環境多變,所以,其實用什麼鏡頭是沒有關系的,不同焦距的鏡頭有不同的用處。用微距、長焦拍出的牡丹景深小,有利於虛化背景或合理分布主體與陪體(如葉、莖、根等)。用中短焦,有助於拍攝花與環境的結合,甚至廣角也可以,拍出牡丹盛開的大場面。
沒有單反咋辦?不能為拍牡丹專門買個單反吧!既然您不是土豪,手機肯定有吧,手機肯定有拍照功能吧!只要能拍照,就有機會出美圖!
用啥拍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該解決怎麼拍的問題了。拍攝之前,一些必要的小配件,能有助於您出大片。穩定的腳架(最好有貼地的超低使用功能)、快門線、濾鏡、偏振鏡、反光板、背景板(布)等!
二、了解花的習性與天氣情況
4月中旬是洛陽牡丹盛開的季節。牡丹枝繁葉茂,一般莖高半米至2米,高者可達3米。牡丹為小灌木花卉,葉互生,花大、葉勻,拍的時候,要注意虛實、色彩搭配,要不然很容易拍成「標本」。牡丹為多年生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愛涼爽環境,怕高溫悶熱,了解這些特性有助於選擇有利的拍攝時機。如晴好的天氣里,早晨花朵精神抖擻、欣欣向榮,中午便無精打采,甚至垂頭喪氣,所以盡量選擇涼爽的時間段拍攝。
大多數攝影師選擇在日出後至上午八點前拍攝,一來有露水滋潤花朵,二來易尋找逆光造型機會,能更好表現出花朵的質感與美麗。也可利用中午和下午的頂光,以低角度表現枝幹來烘托牡丹,或利用閃光燈在夜幕降臨之前表現牡丹與夕陽的交相輝映,光線柔和,暖意融融,逆光拍出的花朵很誘人,當然,花期剛過也能拍出殘花敗朵的魅力來。
三、講究構圖變化與構思創意
在確定拍攝主題後,要努力挖掘新穎的表現形式,發現有利於表達牡丹氣質的花與苞,尋找合適的光比,處理好主體與背景的關系,著力表現和突出主體。構圖應簡潔,去除多餘雜亂的部分,使用近與遠、大與小、虛與實、藏與露等對比的方法,注意點、線、面的運用,選擇不同的角度,達到突出主題豐富畫面的目的`。
在布局上講究主題突出,賓主呼應,畫面完整,意境深遠。如花朵在陽光下,背景是陰影或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主體和背景光比大,能拍出低調並突出牡丹花朵,有較好視覺沖擊力。觀察中可有意識覓尋可以用擬人化手法表現的牡丹花造型,嘗試用不同構圖形式來「創新」表現花與苞,比如用框架式構圖,把近景的牡丹花葉虛像作為框架,更能突出半開的牡丹花苞的美。再如,用長焦鏡頭、大光圈配合選擇性調焦,柔化、虛化背景,讓影像和諧生動,利用光比營造新穎、抓眼球的高調或低調影像作品。
四、巧妙運用自然光
在室外自然光下,拍攝光線大體分為順光、逆光、側逆光、側光、頂光等,把握、應用好不同的光線,會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視覺效果,是創新拍攝的一個有效途徑。
光線有亮度強弱之分。強光下反差鮮明,這時用順光和逆光拍有著明顯不同的畫面變化。以用逆光或側逆光為上策。逆光拍攝時。產生的透射光像有色玻璃一樣富有透明感,易勾畫造型,使花色更鮮艷,富有立體感。
在傍晚日落或剛剛日出時的弱光下創作的最大特點是畫面柔和、反差小,所以在構圖時要特別注意主體和背景的搭配。曝光也要准確,那樣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影像層次,色彩也飽和濃郁。還有一個技法可以使用,即人為補光,如在室外薄雲天氣下,可以利用反光板提升畫面趣味中心照度,突出主體,提高或減弱反差,增強畫面藝術效果。
五、注意背景與呼應
拍洛陽牡丹除了拍好花朵,還要結合枝幹、苞、葉等,最好找到相輔相成、互為陪襯的畫面。純粹拍花朵太直白了,缺乏內涵,很難表達牡丹的氣質。拍牡丹可選擇相應的風景、色塊和線條美麗的建築物等做配角,不過要注意主輔的合理配置、融合,不能喧賓奪主。
牡丹開放時,正是蜜蜂、蝴蝶活動的好時節。蜜蜂不時在牡丹花朵周圍飛舞,是拍攝牡丹畫面的最好搭檔之一。
另外,可以用超低角度拍攝,以晴朗的天空為背景,獲得高調影像的牡丹作品,也可以用大面積暗光為背景營造低調牡丹作品。
六、適當的後期處理
不管是數碼時代還是傳統攝影,都離不開拍攝之後的再創作,後期處理是創作一幅好照片的重要一環,現在手機上有各種修圖軟體,以往在電腦上需要幾十步繁瑣操作才能實現的效果,在手機上,一鍵即可實現。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每當春風盪漾,滿城飄香之際,正是人們流連花海盡情攝影創作的天賜良機。今年的第35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各大牡丹觀賞公園內品種繁多,花色齊全,而且很多公園或是免票,或是能刷旅遊年票,或票價僅10元,這是攝影人進行牡丹攝影創作的最佳時機。還等什麼,趕緊拿起相機,帶上家人,奔赴洛陽花海,盡情拍攝創作牡丹作品吧。
另外,今年的牡丹攝影大賽正在進行中,學會了這么多牡丹攝影技巧,一定要出去多實踐,多拍啊,或許大獎就是您的呢?
拓展閱讀:
植物文 化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葯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詩畫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
唐代,牡丹詩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宋代有十幾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由於牡丹花花型優美,顏色絢麗、清雅,因此是當代畫家們經常表現的題材,如余致貞、吳玉陽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賦,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數見不鮮。
國花
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在中國林業網、中國花卉協會網站和「中國花卉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我國國花的意向。廣大公眾對國花高度關注,積極踴躍參與。2019年7月23日,中國花卉協會通報國花調查情況。通報稱,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
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幸福,確定國花,時機成熟。
經組織專家研究討論,中國應確定「一個國花」,確定國花的基本條件:一是起源於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品種資源豐富;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四是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了評選,中國花協專門於2019年2月成立了國花評審小組。6月29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中國花卉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花評審專家研討會,32名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確定中國國花進行研究討論。此次投票已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授權。投票一經發出,引起網友熱議,大量網民投票參與。據相關媒體報道,7月17日,中國花卉協會的工作人員董燕向記者表示,截至7月16日晚上11點,總共有6萬多的投票,投票者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選擇牡丹。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把意見收集起來供上級參考,國花最終由國家相關部門決定。
⑷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牡丹畫為很多人喜愛,國花牡丹花開富貴,每一個人都想沾一下牡丹的貴氣,除了養牡丹外,不少人都在家裡掛牡丹畫,以下分享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1
家裡客廳掛牡丹畫的風水忌諱
牡丹畫適合掛在什麼位置?俗語說「東掛牡丹西掛梅」,說的是牡丹適合掛在東面牆上,牡丹大道通西的話,對一個家庭的運勢並沒有什麼好處的。
總的來說牡丹很適合掛在客廳,牡丹五行屬木,掛在北面可以,北面屬水,水生木;東面可以,東面本就是屬木,南面屬火,木生火也很好,但是不能掛西面,西面屬金,金克木。因此客廳掛牡丹畫宜掛在南方、西南方、東北方的吉位上。
另外牡丹畫雍容華貴,不適合掛在廚房、衛生間等場所,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什麼人不適合掛牡丹畫
在風水的說法里,五行屬水的人群不適合掛牡丹畫,小人、陰險狡詐之人也不適合使用牡丹畫,會使牡丹畫的風水效果起到相反的作用,造成破財、運勢下降,家庭不和睦等現象,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老年人不適合掛牡丹畫,有一種說法是「陰茶花,陽牡丹」,牡丹喜陽,是陰性植物。老人年齡較大,「陽消陰長」是自然規律,這時候掛上牡丹畫,則是陰上加陰,從風水看很容易疾病找上門,這也是不建議老年人家裡掛牡丹畫的原因。
牡丹畫在五行中屬木,不適合屬水的人群掛在家裡,兩者會起沖突,可能會使牡丹畫起到相反的風水作用,造成破財、運勢下降,家庭不和睦等壞處。
對於牡丹畫的風水忌諱,我們還是本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想法。把名單掛在合適的位置,不過於強求命運,畢竟掛牡丹畫也是一種美好的期望。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2
國畫牡丹掛在哪裡好?
鄭曉京寫意三尺橫幅花鳥畫新品《牡丹蝴蝶》
首先,牡丹國畫適合擺放在什麼位置呢?吉祥如意的牡丹國畫,擺在家裡的任意場所都能收獲絕佳的裝飾效果,在風水上,牡丹國畫也是百無禁忌的吉祥花鳥畫題材,能為家中帶來好風水、好運氣!
客廳掛牡丹,大氣高檔有品位;卧室掛牡丹,溫馨浪漫氛圍好;玄關掛牡丹,招財納福迎財神;書房掛牡丹,韻味別致書香氣;走廊掛牡丹,打造絕美藝術畫廊!
誰的牡丹畫值得收藏?
其次要了解的是,在家中掛畫,不僅要追求美感吉祥的家居效果,同時也要盡可能的挑選值得收藏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是有升值潛力的`,掛在家中也更有品位、有面子!
鄭曉京老師作為一位詩人畫家,他筆下的牡丹花,墨韻十足、設色淡雅、意境清遠,與其他畫家的牡丹畫作品大不相同,不僅艷而不俗,還有一種獨特的文人詩意蘊含其中。因此,鄭曉京老師的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同時也是值得我們投資收藏的當代藝術佳作。
牡丹畫擺放的位置有講究嗎?
眾所周知,掛畫不可隨便亂掛,掛得不對效果會適得其反,吉祥的牡丹畫也不例外。在家中掛牡丹畫的時候,首先要選擇一面寬敞明亮的牆面,更能展示牡丹國畫之美,也能讓家中充滿正能量。方向上一般可以選擇朝北或朝南,因為牡丹屬木,北方為「水」地,水能使木茂盛繁榮,南方為「火」地,火能使木紅火興旺。知道了這一點,裝飾家居的時候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家中掛牡丹國畫有什麼寓意?
說了這么多,你是否真正了解家中掛牡丹的風水寓意呢?牡丹國畫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幸福美滿,屬於我國傳統上的吉祥風水畫,作為吉利之物,牡丹畫掛在家中能夠趨吉避凶,增旺家居風水。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牡丹很俗氣,那麼選擇鄭曉京的牡丹國畫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這充滿詩意、典雅大氣的牡丹作品,不僅深受人們喜愛,也是許多文人墨客心中的牡丹畫典範。
家中牡丹花畫的講究3
客廳掛牡丹:
裝飾效果圖:
裝飾收藏 鄭曉京四尺橫幅詩畫作品《牡丹紅燭》
客廳的裝飾在整個家居裝飾中尤為重要,作為家中的會客場所,客廳裝飾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美觀效果。這幅《牡丹紅燭》中不僅有畫,還有書法:「春花與我兩相知,燈下看花放幾枝。縱是春歸花落盡,我存春色一瓢詩。」這是同時身為古典詩人和花鳥畫家的鄭曉京,在這幅畫中所題寫的原創詩句。
這短短幾句詩總結了整幅畫的內容,也表達出了畫家心中所感所想。不僅填補了畫面的空白,讓畫面的意境更加豐富飽滿,也為此畫增添了濃厚的文人藝術氣息,這幅畫的觀賞價值和收藏投資潛力也隨之大大提升了。
牡丹是「花中富貴者,」寓意著吉祥富貴,客廳掛牡丹國畫,雍容大氣之感頓生。一幅牡丹國畫作品,不僅可以為家裡營造出奢華的氛圍,還顯得低調有品位。紅花墨葉、硯台毛筆、紅燭清風,這樣幾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在畫家的筆下被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並且書香氣十足。這樣一幅畫掛在客廳里,也可為你營造出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家居氛圍,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書房掛牡丹:
裝飾效果圖:
鄭曉京寫意牡丹花作品《牡丹王氣》
現如今,有文化有內涵的和懂得品味生活的人,都會在家裡開辟出一間屋子作為書房,在這個只屬於自己的空間里,我們可以思考許多問題,學習許多知識,提升自我。看一個人的書房,可以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審美品味的高低。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書房掛一幅書法,其實書房掛花鳥畫效果一點都不差。
首先,意境清新的花鳥畫中所描繪的都是大自然的美景,這樣的畫面總能讓人心靜平緩、放鬆愉悅,這正是我們學習時所需要的;其次,花鳥畫寓意豐富吉祥,掛在書房內不僅有助於風水,我們也可以藉助花卉的象徵寓意來勉勵自我。
這幅《牡丹王氣》簡潔大方,畫家只用黑墨畫出了枝葉,看似雜亂,實則亂中有序,墨韻十足。花瓣則是用深淺不一的粉墨過渡暈染,層次分明,獨具韻味,別致又優雅。並且鄭曉京老師選擇用仿古宣紙來作畫,更平添一絲古色古香之氣韻,與書房的書香氣息剛好相符。如此構圖別致、內容簡潔、高貴典雅的牡丹國畫,定能為家裡帶來好運氣、好風水。
以上兩幅牡丹國畫,均為鄭曉京老師作品,鄭曉京作為當代實力派古典詩人、花鳥畫家,他筆下的國畫作品,畫風清秀靜雅、詩意內蘊其中,是當代畫壇中為數不多的文人藝術風格的作品,也是當代畫家中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觀賞價值極高,而且裝飾性強、升值潛力大,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估量!
⑸ 國畫牡丹的畫法
國畫牡丹的畫法:
畫牡丹順序為花頭——葉子——枝莖——整大勢。
花頭
根據花瓣組織規律,碎整錯綜,千變萬化,用順、逆戳、點之筆表現花頭形象,色或墨以淡而濃,層層相加(不可次數太多),運筆要靈活,逆走、順走、斜走交錯進行以刻畫其反轉摺合。
以濃寫光照部分,以深表現陰影部分,若萬一畫平板了,可用皴、擦、戳、點等筆法補救。花頭忌圓,用色使有深淺之別使其平衡,枝幹斜出破其平板。
深色花(或濃墨)可高出葉叢,粉花(淡墨)可用深綠葉(重墨)托之。花頭多放在畫面主要位置,主體突出,其安排應按「立意」布置,出花要含蓄,不可太實,更不要喧賓奪主。
花瓣本身也要有虛有實、有濃有淡、有整有碎。兩花頭並立必有繁簡、大小、俯仰區別,萬萬不可雷同,或可用葉子破開。墨寫花頭要躲開葉子,墨色有別,注意白紙效果。
大紅花頭太孤立時可用較重或淡的花苞、芽子適當將其瀉一瀉,但要慎重,與花頭呼應。此手法類似樹石的苔點起醒、瀉、聯系、呼應作用。
花葉
牡丹葉自然結構為「三杈九頂」,但畫時不必個個逼真、如實。要分成組,著重總氣氛的追求,一枝一葉不可馬虎,不必拘泥於先畫枝或先畫葉,但必須心中有數。
寫意花葉無正反之分,通過濃淡及用筆復雜變化來表現其前後、反正、俯仰之姿,葉與葉之間須遙相呼應,有姿態,有情趣,畫後看前筆,有小中心和大中心,有些葉子可一帶而過,似苔似葉。有些可互相借用,不必交代分明。
牡丹好看須有葉子襯托,故葉子比花頭尤難。太整的葉子在畫面上表現時,一定要通過找變化使其豐富。
越是外緣的葉子,處理時越要慎重,主從明確,服從主體,葉子點完,再看總得氣勢,不理想處,可以借用或合並,注意整碎處理。
葉脈:勾畫葉脈要「活」,切忌刻板,勾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順筆、逆筆、回筆可穿插使用。必須從整體出發,不必面面俱到;
有肯定的,有含蓄的,疏密、長短互相聯系,葉子太「平」,可利用葉脈用筆的輕重、色的深淺不同區別,葉子「軟」了可勾硬,葉子「硬」了葉脈可勾軟。
枝幹
老乾粗澀、嫩枝光潤,畫時先哄主架後配小枝(要服從於老乾),畫老乾是可用濕筆,亦可用干筆和飛白,不妥處可用赭黑或淡墨及葉子補救,注意表現質感、體積和光感,或可用赭墨與墨直接畫夠。
畫干要以小扶大,從一筆出發,二三筆相扶,筆宜轉,氣宜貫,從整體出發,干比花葉更難處理。因它支撐總「勢」,使花有姿,有態。
枝與乾的濃淡,亦需從整體出發,一般自下往上畫,但不絕對,這樣有力,貫氣,反之平板、呆滯。通過乾的處理,氣一直送到花頭,求得姿態。
⑹ 國畫牡丹的配色技巧
國畫牡丹的配色技巧
畫牡丹最重要是要表達牡丹花的高貴而不俗和雍容大度的氣質,但往往都易犯「三病」。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國畫牡丹的配色技巧,歡迎閱讀。
國畫牡丹的配色技巧
一;用色不當,絢紅搭綠,尖跳刺目,臃腫軟疲,即為「甜俗」。
二;一味粉厚色濃,干澀塗抹,滯膩浮漲,色墨混濁,此謂「脂粉氣」。
三;凝結板刻、僵硬平勻、造型陳腐、缺乏生氣,俗稱「工藝氣」。
花鳥畫最基本構圖形式有三種;上插,下垂,橫倚。無論那種構圖都要追求一種大的動勢,就是「造險」。既生險絕,還要復歸平正,也就是均衡。動盪歸於穩定。還要注意「濃淡相宜」,「動靜相生」「疏密得當」,「知黑守白」,「藏露結合」,「以葉襯枝」,「巧妙襯托」「師法造化」。
枝莖,畫枝或色或墨要健勁有力,忌柔弱,宜中鋒用筆以顯圓厚。要穿插得體,有疏有密。畫木本老乾應該體現蒼老硬朗的神采,中側鋒並用。筆中含水量要小,顯現乾的特點。可以出現飛白,藉以與花葉滋潤的對比豐富。老乾也畫得結構松動,用筆變化略小。要有聚散,前後,穿插,疏密。乾的畫法;1,用赭墨直接畫出。用筆要頓挫,中鋒,側鋒並用。2,用濃破淡法;用赭墨和石綠畫出干,用焦墨用滾筆+側鋒+中鋒干濕生動破墨。後點苔。
構圖上要充分的認識「金邊銀角」的重要性。四個角和四個邊的中間不能作為花卉出枝的地方。假如畫面左邊搭邊,那麼右邊對應部位就應該空邊,上下邊處理方法相同。無論畫面大小,應該區分主賓,主賓分明,有爭有讓,才能夠和諧相處。牡丹葉要有疏密和虛實變化,不能夠像真葉那樣均勻對待。用筆果斷,寓中鋒於側鋒之中,既見厚重兼俊俏之形。落紙即見濃淡變化,但是變化服從整體,以免顯得破碎,也有層次感,可以以淡托濃,也可以以濃托淡。勾葉脈是最關鍵的,葉子的反側正背,都是靠勾出來的。筆要干,墨色要比葉子顏色濃重。濃墨用焦墨勾,灰葉以濃墨勾,淡葉以灰墨勾。也可以焦墨先勾深色葉子,然後勾淡葉,筆的顏色不斷變淺,最好可以掃的方法,表達脈的干濕濃淡。(叫一筆墨)。嫩葉草綠筆鋒醮曙紅或胭脂色,落筆成了泛紅的`漂亮色彩,使新葉充滿活力。勾脈可用胭脂色。
畫牡丹花不能有干澀的感覺,要充分發揮宣紙滲化效果。花朵濃淡主要靠水分調解,不能過多依賴白色,一旦白色濃厚,行筆必然澀涕,膩而不暢,造成板結乾燥效果。水分加大之後,行筆要快,趁濕完成,才能夠使花瓣色彩分明清晰,滋潤融洽。如果想追求豐富多變的花瓣形象,就必須在用色時中鋒、側鋒,逆鋒,拖筆等多種筆法並用,單一的點法,必然顯得花瓣雷同。畫紅牡丹花,一旦配以綠葉,對比太強烈了,就使人感到俗氣。為了使畫面穩定而脫俗,就應該用水墨畫葉子,壓住火爆局面,取得視覺上色彩平衡。這樣才能夠「艷而不俗」。
牡丹花調色法;紅花-----用朱紅、大紅、曙紅。以朱紅為主調大紅成基本色,筆尖醮曙紅點畫。也可以筆肚上足牡丹紅,筆尖醮胭脂畫出,色濃渾厚,要不,幹了就顯得單薄。
粉紅-----筆根白+筆肚牡丹紅+筆尖胭脂。
黃花-----黃加白,筆尖醮赭石與朱紅的調和色。花芯可用白色或胭脂畫。也可以筆根白粉,筆肚藤黃,筆尖綠畫出。收拾的時候筆尖用朱磦或胭脂。
橙色------筆根黃色,筆肚朱磦,筆尖胭脂。
藍花-----花青加白加少量曙紅做基本色,筆尖醮花青畫。也可以筆根白粉,筆肚肽青藍,筆尖胭脂畫出。
紫花-----白色加胭脂和花青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胭脂。大體完成後,用濃厚胭脂再次花心部位的深度,並且使花瓣更加豐富。也可以白粉加胭脂就是紫加一點肽青藍。
白花-----草綠色加少許赭石和微量水墨調成基本色。畫時醮純白色,筆尖醮基本色。完成後,可以用綠色提染暗部和花心,純白色強調亮部的花瓣。
墨花------行筆速度要快,用筆果斷,變成清新暢快感覺,不要重復修改。可水墨干後,用石青、石綠、硃砂這些不透明礦顏色點花芯。畫花瓣時用筆有大膽,不要留白。
黑牡丹------牡丹紅+胭脂+墨調出黑紫。
二喬------粉紅色干透後(不會竄色,破壞花形)畫另外的黑紫色。
綠色-------白色加草綠色加少許朱紅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草綠色從反瓣部位畫起。石青畫子房比較合適。
深紅色-----大紅加少許曙紅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胭脂,用筆乾脆利落,避免重復用筆,以免畫「糊'了。難點就是水分的掌握,水分多了,色彩沒有重量感,水分少了,又容易顯得干膩呆板。只有水分恰當才能夠厚重滋潤。
姿態;風(方向動態)晴(挺直)雨(下垂,礬水掃過)露(撒鹽)。
⑺ 牡丹葉子的畫法
牡丹葉子的畫法步驟如下:
1、蘸花青,加藤黃和少許墨調和,側鋒運筆畫出第一片葉子。
畫牡丹花布局注意事項:
1、主體突出。
畫牡丹,一般以花冠為主體,布局時應該花冠安排在畫面的主要部位,輔以綠葉扶持,在色彩上產生冷暖、明暗對比,就能產生畫面集中,花頭醒目的效果。
2、疏密虛實。
畫面上花、葉稀疏而均勻,則感鬆散無中心。布局過密,滿紙花葉,不留空白,又顯窒息逼人。所以只有疏密相見,做到「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才能恰到好處。畫面的虛實處理同樣重要,筆墨形色處為實,畫面空白處為虛。近者墨色濃重為實,遠著墨色清淡處為虛。這樣既可使畫面有空靈感,虛處又能留給觀賞者以無限的遐想。
3、賓主呼應。
畫面只有主體花頭,顯得孤立單調,必須有體型較小的花苞或初放的花頭相襯托。布局上要顧盼呼應,才能體現牡丹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