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上這幾個小技巧,就能把魚缸中的小魚拍出大片的效果
我們可以借鑒晉朝著名的畫家顧愷之「吃甘蔗」漸入佳境的方式,先憑感覺拍攝一張照片,然後不斷修正拍攝手法,讓照片愈發出色,最終漸入佳境,達到想要的效果。
閃燈的作用讓魚鰭和魚尾呈現半透明的效果
深色和相對單一的背景顏色非常利於主體的突出第三步:修正曝光拍的第一張照片之所以主體過曝,是因為背景魚缸整體較暗,自動曝光會傾向做「提高曝光量」的動作,所以帶來了主體過曝、飽和度降低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自動選擇的較高ISO也降低了畫質表現,增加了惱人的噪點。我們此時需要固定曝光拍攝,將拍攝模式定為M擋手動曝光,光圈值也要設置得比較小,以獲得更大的景深。而快門速度可選擇1/160秒,ISO為100。
預判構圖,抓拍下魚兒游動的瞬間第四步:逐層布光我們的世界雖然是三維空間,但最後照片是以二維平面來呈現的。我們可以通過逐層布光分別解決主體和背景的曝光問題,最終被相機的感測器壓縮為一個平面,從「三次元」變為「二次元」。針對魚缸的魚兒,我們主要對魚兒主體進行布光,而不是背景。這樣背景就會完全欠曝接近純黑,而魚兒則可曝光正常,加上閃光相比自然光也會讓細節更加銳利、色彩更加飽和。
利用大光圈拍攝淺景深效果的特寫畫面第五步:加入閃燈也許,你與一張專業的魚兒特寫照,差的就是兩只帶有燈座的小型閃光燈。拍攝時,將熱靴閃光燈與魚缸形成一定角度,避免正面拍攝形成反光光暈,並調到手動閃光+光敏引閃模式。這里有一個小技巧,一旦使用閃光燈拍攝運動物體時,快門速度的高低並不能決定魚兒能否被清晰地定格,而是要靠極短的閃光同步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讓閃光燈保持很短的閃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