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幅水粉調色表怎樣調色詳細說明!
顏色的品種變化無盡、絢麗多彩,但各種顏色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每一種
顏色都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別的特
征,決定於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
紅、黃、綠、藍、紫等特徵。明度,也稱為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
征值;通過比較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這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
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徵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
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用這三者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色。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
原色按不同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從圖4-1中可知顏色的拼色
關系。例如紅+黃=橙;藍+黃=綠;橙色和綠色稱為復色。圖4-2顯示了色彩拼色的顏
色圈,三原色拼成的復色,其在顏色圈中與其對應的另一個色為補色。例如,黃與藍
拼成綠色,對應的紅色是綠色的補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
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
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調色、成色與補色的關系,見表4-10。
表4-10 調色、成色與其補色關系
調色 成色 補色
紅與黃
藍與黃
黃與紅
紫與綠
綠與橙
橙與紫 紫
綠
橙
橄欖
檸檬
赤褐 黃
紅
藍
橙
紫、紅
綠
在國外塗料和塗裝工業中顏色劃分為金屬閃光色和本色兩大類。前者的漆膜在日
光照耀下能具有鮮艷的閃光感,一般在塗料中添加鋁粉、銅粉或珠光顏料而成,故稱
金屬閃光色,廣泛用於汽車、電器等行業。除金屬閃光色以外的顏色,稱為本色。
2、顏色的功能
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創造舒適的作業、工作和生活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色彩調
節可使環境變得更加明亮;減輕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強工作的樂趣,提高勞動效
率;創造一個特定的環境,體現某種風格和情調;減少事故和災害,提高工作質量;
增強對物質的愛護心理等。
體現在室內建築方面,當塗裝暖色調的塗料,如紅、橙、黃系列,使人聯想到太
陽、火焰而產生熱烈、溫暖的感覺。塗料冷色調的塗料,如綠、藍、紫顏色系列,使
人產生涼爽的感覺,彷彿處於綠色的環境之中。當降低色彩的鮮艷度,避免產生補色
殘像、避免色彩多而雜的配色,使照明光的顏色接近自然光時可防止眼睛和全身的疲
勞。色彩與安全也具有密切的聯系,許多顏色已成為世界通用的一種語言。紅色,是
強烈的刺激色,又叫興奮色,多用於提示危險的標志。黃色,是醒目色,在交通管理
中,用作警示的作用。藍色,是冷色,具有平靜、涼爽的特點,在工業中用作管理設
備上的標志。綠色,是背景色,對人的心理不起刺激作用,不易產生視覺疲勞,給人
以安全感,在工業中多用作安全色。其他顏色,也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白色,具有
減色作用,減少強烈的色彩時,加入適量的白色來解決。
二、顏色的測定和評判
對漆膜顏色的測定和評判,國家標准GB/T 3181-1995規定了漆膜顏色標准,
GB/T 6749-97規定了漆膜顏色的表示方法,GB/T 9761-88規定了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
視比色方法,GSB/T G 51001-94提供了漆膜顏色的標准樣卡。
1、顏色標准
為顏色的三個屬性——色調、明度和飽和度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
色。1905年,美國畫家A.H.孟塞爾發明了一種類型球體的模型,把表徵顏色的三個參
數全部表現出來,在立體模型中的每一部位各代表一個特定的顏色,目前國際上已廣
泛採用孟塞爾顏色系統,作為分類和標定表面色彩的方法,其表示方法為HV/C,H代
表色調(Hue),V代表明度(value),C代表飽和度(Chroma)。其他用數字表示的
顏色方法是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研究出來的,其中較為著名的兩種方法為YXY色
空間法和L*a*b*色空間法。前者是於1931年根據CIE規定的三刺激值XYZ發明出來的,
後者於1976年發明,以給出更為均勻的相對視差的色差。這三個顏色系統具有一定的
換算關系。
目前,塗料工業中對漆膜顏色的規定還是以孟塞爾坐標系統為准,GB/T 3181-
1995顏色標准包括了目前經常生產和使用的主要色漆產品的顏色,由83個顏色組成,
漆膜顏色標准卡(色卡)實物見GSB G5100-94。顏色標準的全稱以編號加名稱表示,
編號由一個或兩個大寫英文字母和兩位阿拉伯數字組成。英文字母用來表示色調(見
表4-11),阿拉伯數字用來區分同一色調的不同顏色。顏色標準的名稱採用習慣名
稱,例如大紅、深黃、中綠、淡灰等。以表4-12列出了常用塗料的各顏色標準的編
號、名稱和相應於GB/T 6749-97的顏色標號和GSB G51001的順序編號。
漆膜顏色的有彩色按其主色調分為十類,加無顏色共十一類,如表4-11,有彩色
漆膜表示:HV/C;無顏色表示:NV。
表4-11 色調的分類與符號
顏色 紅 黃紅 黃 綠黃 綠 藍綠
藍 藍紫 紫 紅紫 無彩色
符號 R YR Y GY G BG
B PB P RP N
孟塞爾系統三屬性表示符號的意義:
色調符號為H,表示物體是紅、黃、綠、藍、紫或中間色的顏色三屬性之一,色
調的排列如圖4-3,用數字及字母表示。
明度符號為V,表示一個物體反射光線多少的顏色三屬性之一,理性的黑色為0,
白色為10,0~10之間明度的知覺差用等度進行分割。
飽和度,彩度的符號為C,表示顏色偏離具有相同明度的灰色之程度。彩度可分
為0~20,一般彩度低於0.5即為無彩色。
表4-12 常用塗料顏色的名稱、孟塞爾標號及對應國家標準的顏色編號
顏色 相應的孟塞爾顏色標號HV/C(色調 明度/彩度) 相應於GB/T 3181的顏
色編號 相應於GSB G51001的顏色排列順序號
黑色
白色
棕色
海灰
深灰
蛋青
鐵紅
象牙
珍珠
玫瑰紅
橘紅
紫紅
天(酞)藍
淡(酞)藍
中綠
中綠灰
深綠
淡灰
豆蔻綠
銀灰
大紅
中(酞)藍
淡黃
淡綠
中黃
橘黃
顏色色調環
在用肉眼評判漆膜色彩時,許多外在條件、都影響我們查看顏色。有時觀察者的
心情不一樣,都會對顏色有不同的評判。因此,在測定時必須規定實驗試板的製作、
光源等條件。
(1)光源的差別 在陽光、日光燈、鎢絲燈等光源下,每一種照明都使同一個
被測物體看起來不一樣。因此,國家標准GB 9761-88在對色漆的目視比色評判時,做
出了詳細的規定。
對於比色工作,可採用自然光或人造日光。自然光,就是部分有雲的北方光線,
光照從日出3小時以後到日落3小時以前的北空光,光照應均勻,其照度不小於
2000lx。人造日光光照,採用具有CIE標准照明體D65光譜能量分布近似的我工光源照
明的比色箱,其比色位置的照度應在1000~4000lx,比色箱的基體規格應符合GB/T
9761的規定。對於深色漆的比色,照度要大些。
(2)觀察者的差別 第個人眼睛的靈敏度總是稍有差別的,甚至認為色覺正常
的人,對紅或藍仍可能有所偏倚;隨著年齡的增大,視力也會改變。由於這些因素,
同一種顏色在不同的人看來是不一樣的。因此,盡量選用儀器比色評價。當進行目視
比較時,對觀察者的要求是:觀察者必須由沒有色視覺缺陷的人來擔當,如果觀察者
佩帶眼鏡,鏡片必須在整個可見光譜內有均勻的光譜透過率;為了避免眼睛疲勞,在
對有強烈色彩板比色後,不要立即對淺色樣板和補色樣板進行比色;在對明亮的高彩
度色進行比色時,如不能迅速做出判定,觀察者應對近旁中性灰色看上幾分鍾再進行
比色;如果觀察者進行連續比色,則應經常間隔地休息幾分鍾,以保證目視比色的質
量,在休息期間不看彩色物體。
(3)尺寸的差別 有人在檢查了牆紙的小塊樣片以後選擇了他認為很好的一
種,但當牆紙貼到牆上之後,卻又覺得太亮了。覆蓋在大面積上的顏色比覆蓋在小面
積上的看起來更明亮和更鮮艷,這就是所謂的面積效應。挑選大面積的物體卻根據小
面積的色樣會產生錯誤。在進行目視比色時,試板和參照標准板都應當是平整的,尺
寸不應小於120mm×50mm。試板應按照GB 9271規定進行前處理,按GB1727規定或商定
的方法塗漆。試板應充分乾燥且漆膜厚度應與標准板一致。
(4)背景的差別 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體看起來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顯
得灰暗,這稱之為對比效應。對於要准確地判斷顏色來說,這是不利的。在進行目視
比色時,觀察者的判斷也易受周圍彩色物體的影響。因此,觀察者所穿著的衣服應為
中性色。在視場中,除試板外,不允許有其他彩色物體存在。使用光源時,不應有彩
色物體(如紅牆、綠樹等)的反射光。
(5)方向的差別 當我們從兩個稍稍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時,被測物上的
某點看起來會有明暗之差,這是塗料有方向特性的緣故。某種帶色的材料,特別是金
屬塗料有強烈的方向特性。國家規定,進行目視比色時,眼睛至樣板的距離為
500mm,在自然光下進行觀察時,必須保證從一個方向觀察試板,例如接近直角方向
觀察。在比色箱中進行觀察,使照光以零度角入射,人眼以45度角觀察。
3、顏色的測定
顏色的測定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儀器進行比色,另一種是目視比色法。目前,國
內對塗料色彩的檢測大多還用目測法,規定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包括嚴格按照上述
的規則製作試板、選擇光源、背景、角度和觀察者等),進行平行比較。具體操作如
下。將試板與參照標准板並排放置,使相應的邊互相接觸或重疊。眼睛至樣板的距離
約為500mm,為改善比色精度,試板位置應時時互換。色光差異的評級分為:近、
似、稍、較等4級。色差相差多少,認為是合格的,需要使用者與生產廠家或調色者
自行制訂,一般對於高檔汽車、傢具的顏色要求極為嚴格;在大面積塗裝時,要求所
施工范圍內採用同一品種,無肉眼色差分別的塗料,尤其在修補過程中,顏色的略微
差異,就會影響整體效果,不能產生「打補丁」的錯誤。
這種目測方法,如果對色差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是簡單易行的,也不需要多少理論
基礎和特殊設施。但若要求精確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觀測條件和具有一定色度學知識的
觀測者檢測,觀測者豐富的經驗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在正常情況下,僅憑肉
眼觀察雖然相當敏銳,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國際上對顏色的評價一般利用色彩色
差計。一台較准精確的色差計可以立刻使顏色的量化簡便易行,得到以各種色空間表
示的測量結果,按照國際標准用數字來表達顏色。由於色差計總是利用同一光源和照
明方法來測量,測定條件總是一樣的,無論在晝間或夜間,室內還是室外,也不摻雜
觀察者的個人因素,測定的數值總是量化和精確的。色彩色差計擅長揭示細微的顏色
變化,用數值來表示色差,便於調色和保存資料。國內外常用的色差計是MINOLTA
(美能達)公司生產的CR系列色彩色差計,CM系列光譜光度計;BYK Gaedner(畢克-
加索納)公司的CG系列分光色差儀和X-Rite(愛色麗)公司的SP系列色差儀。
三、顏色的調節及塗料調色技巧
各類單色塗料(又稱原色漆)的品種雖然相當多,但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
要,這就要求油漆工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已有的原色漆調配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色彩,
以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要。
配色是一項比較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因為顏色的種類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種顏料
的性能,也需要對色彩差異的准確判斷。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配色是利用測色和配色
儀器和計算機程序,通過光電分光色差儀或光譜光度計,分析來樣色板的顏色及成
分,以數字的形式記錄測量顏色,將其輸入調色、配色軟體程序,計算出各種顏色的
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種顏色來達到數值指標,再進行配色,既准確又快速。在汽車修
補行業,電腦測色、調色系統已開始廣泛應用。
另一種人工配製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存在幾種
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樣調配實驗,然後進行配製,但也必須按
照色彩學的基本原理進行。調色過程中有如下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
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
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
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
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
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
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
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
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
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
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
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
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
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
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
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
色、天藍色,應採用白色做底漆等。
表4-13列出了常用顏料的品種,雖然同為一種顏色的顏料,但顏色的色調、明度
和飽和度上都有極大的差別,使用者需注意選擇。以表4-13列出了復色漆的常用配色
表,具體顏色的配製,還需按上述技巧多次實驗。
表4-13 常用顏料的品種
顏色 顏料品名
紅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紅、鎘紅、鉬紅等;
有機顏料:甲苯胺紅、立索爾紅、對位紅、大紅等
黃色顏料 無機顏料:鉛鉻黃、鋅鉻黃、鎘黃、銻黃、鐵黃等;
有機顏料:耐曬黃、聯苯胺黃、漢沙黃等
藍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藍、群青等;
有機顏料:酞菁藍、孔雀藍、陰丹士林藍等
白色顏料 無機顏料:鈦白、氧化鋅、鋅鋇白(立德粉)、銻白等
黑色顏料 無機顏料:炭黑、松煙、石墨等;
有機顏料:苯胺黑等
綠色顏料 無機顏料:鉻綠、鋅綠、鐵綠等;
有機顏料:酞菁綠等
紫色顏料 無機顏料:群青紫、鈷紫、錳紫等;
有機顏料:甲基紫、苄基紫等
金屬顏料 鋁粉(銀粉)、銅粉(金粉)
表4-14 常用復色漆配色
原色
配比/%
色相 紅 黃 藍 白 黑
棗紅 70.75 24.57 4.68
淺肉紅 0.55 3.28 96.17
粉紅 5 95
玫瑰紅 47.5 6.0 46.25 0.25
肉色 17 3 80
淺棕 20 69.8 10.2
棕色 50 37.5 12.5
鐵紅 72.4 16.4 11.2
紫紅 95 5
栗色 72 11 14 3
橘黃 7.5 92 0.5
赭黃 40 60
淡赭 4.2 14.7 80.8 0.3
淡紫 1.94 0.96 97.1
淺天藍 5 95
天藍 9 91
國防綠 8.4 60.1 8.5 13 10
解放綠 27 22.9 41.6 9.2 23.6
果綠 14.59 1.18 84.23
草綠 75 15 10
淡豆綠 7.9 2.1 90
湖綠 6.06 3.04 90.9
淡湖綠 22.17 10.62 67.21
淺駝 3.67 20.81 70 5.52
藍灰 12.84 73.35 13.81
淺灰 0.94 94.1 4.96
中灰 1.35 89.62 9.03
淡灰 2.78 2.29 91.34 3.59
銀灰 3.25 1.30 90.73 4.72
奶油色 1 4 95
象牙色 0.5 95.5
米色 0.18 1.1 98.45 0.27
B. 問幾個關於水粉畫的問題,第一,太陽發出的陽光該怎麼畫第二,人的皮膚色該用什麼色調成,請高手指...
我是個美術生,下面是我個人的習慣和見解,僅供您參考。太陽光是說風景的話,一般用照在物體上的色調體現咯,一般早上受光暖背光冷,下午相反。晴天受光暖背光冷,陰天相反。畫光線一樣,陽光就是很高亮的黃咯,背景藍天什麼的就冷一點,能體現他更亮。靜物的話,陽光就是照在物體上的高光就是暖調的,色相偏黃。襯布也是。如果是表達光的話,可以用漸變啊,最里層的顏色最亮(白),邊上就漸漸虛掉。。建議多去看印象大師的顏色。那叫一個贊啊。膚色一般有肉色買的,不過還是要加寫其他顏色,比如黃,顯得更自然些。學術不精,如果不滿意就當玩笑啦
C. 在愛的回歸線,又期待會相見~ 天會晴、心會暖、陽光在手指間…………
啊哈,愛的回歸線,愛情公寓3里的,小學經常和同學唱
歌詞:
陳韻若:
愛 像鏡子里自己的臉
當 越靠近越看不完全
本以為是苦是甜
心甘情願 無悔無怨
當風景看一遍
陳每文:
心 在離別前盪起鞦韆
淚 只能轉身後說抱歉
初見走到了再見
回到原點 曙光重現
愛凝結了時間
陳韻若:
在愛的回歸線
又期待會相見
天會晴 心會暖
陽光在手指間
陳每文:
童話劇情上演
在某天再一次遇見
我們的臉一如從前沒變
陳韻若:
心 在離別前盪起鞦韆
淚 只能轉身後說抱歉
初見走到了再見
回到原點 曙光重現
愛凝結了時間
合唱:
在愛的回歸線
又期待會相見
天會晴 心會暖
陽光在手指間
童話劇情上演
在某天再一次遇見
我們的臉一如從前沒變
陳韻若:
有時放開一點
對愛也是種成全
心是你的就不會走遠
陳每文:
每一段愛情都危險
每一對戀人都勇敢
合唱:
下一個瞬間 是下一個永遠
陳每文:
在愛的回歸線
有期待終會又相見
陳韻若:
天會晴 心會暖
合唱:
陽光在手指間
那落單的誓言
有牽掛就不會飛遠
這一瞬間抵過滄海桑田
D. 色彩怎樣調色
色彩怎麼調色你問的這個問題很大,無論什麼顏色混合在一起都能調出不同的顏色,
你要是想了解它的原理,可以去看看色譜和色相圖,分析各個顏色之間調色的基本原理,基本的東西了解了,在以後的調色上色的過程中,在根據環境的不同,針對暖、冷色調的處理來調色、上色。
在給你些理論你看看對你有幫助嗎
顏色的品種變化無盡、絢麗多彩,但各種顏色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每一種
顏色都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別的特
征,決定於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
紅、黃、綠、藍、紫等特徵。明度,也稱為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
征值;通過比較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這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
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徵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
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用這三者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色。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
原色按不同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從圖4-1中可知顏色的拼色
關系。例如紅+黃=橙;藍+黃=綠;橙色和綠色稱為復色。圖4-2顯示了色彩拼色的顏
色圈,三原色拼成的復色,其在顏色圈中與其對應的另一個色為補色。例如,黃與藍
拼成綠色,對應的紅色是綠色的補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
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
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調色、成色與補色的關系,見表4-10。
表4-10 調色、成色與其補色關系
調色 成色 補色
紅與黃
藍與黃
黃與紅
紫與綠
綠與橙
橙與紫 紫
綠
橙
橄欖
檸檬
赤褐 黃
紅
藍
橙
紫、紅
綠
在國外塗料和塗裝工業中顏色劃分為金屬閃光色和本色兩大類。前者的漆膜在日
光照耀下能具有鮮艷的閃光感,一般在塗料中添加鋁粉、銅粉或珠光顏料而成,故稱
金屬閃光色,廣泛用於汽車、電器等行業。除金屬閃光色以外的顏色,稱為本色。
2、顏色的功能
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創造舒適的作業、工作和生活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色彩調
節可使環境變得更加明亮;減輕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強工作的樂趣,提高勞動效
率;創造一個特定的環境,體現某種風格和情調;減少事故和災害,提高工作質量;
增強對物質的愛護心理等。
體現在室內建築方面,當塗裝暖色調的塗料,如紅、橙、黃系列,使人聯想到太
陽、火焰而產生熱烈、溫暖的感覺。塗料冷色調的塗料,如綠、藍、紫顏色系列,使
人產生涼爽的感覺,彷彿處於綠色的環境之中。當降低色彩的鮮艷度,避免產生補色
殘像、避免色彩多而雜的配色,使照明光的顏色接近自然光時可防止眼睛和全身的疲
勞。色彩與安全也具有密切的聯系,許多顏色已成為世界通用的一種語言。紅色,是
強烈的刺激色,又叫興奮色,多用於提示危險的標志。黃色,是醒目色,在交通管理
中,用作警示的作用。藍色,是冷色,具有平靜、涼爽的特點,在工業中用作管理設
備上的標志。綠色,是背景色,對人的心理不起刺激作用,不易產生視覺疲勞,給人
以安全感,在工業中多用作安全色。其他顏色,也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白色,具有
減色作用,減少強烈的色彩時,加入適量的白色來解決。
二、顏色的測定和評判
對漆膜顏色的測定和評判,國家標准GB/T 3181-1995規定了漆膜顏色標准,
GB/T 6749-97規定了漆膜顏色的表示方法,GB/T 9761-88規定了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
視比色方法,GSB/T G 51001-94提供了漆膜顏色的標准樣卡。
1、顏色標准
為顏色的三個屬性——色調、明度和飽和度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
色。1905年,美國畫家A.H.孟塞爾發明了一種類型球體的模型,把表徵顏色的三個參
數全部表現出來,在立體模型中的每一部位各代表一個特定的顏色,目前國際上已廣
泛採用孟塞爾顏色系統,作為分類和標定表面色彩的方法,其表示方法為HV/C,H代
表色調(Hue),V代表明度(value),C代表飽和度(Chroma)。其他用數字表示的
顏色方法是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研究出來的,其中較為著名的兩種方法為YXY色
空間法和L*a*b*色空間法。前者是於1931年根據CIE規定的三刺激值XYZ發明出來的,
後者於1976年發明,以給出更為均勻的相對視差的色差。這三個顏色系統具有一定的
換算關系。
目前,塗料工業中對漆膜顏色的規定還是以孟塞爾坐標系統為准,GB/T 3181-
1995顏色標准包括了目前經常生產和使用的主要色漆產品的顏色,由83個顏色組成,
漆膜顏色標准卡(色卡)實物見GSB G5100-94。顏色標準的全稱以編號加名稱表示,
編號由一個或兩個大寫英文字母和兩位阿拉伯數字組成。英文字母用來表示色調(見
表4-11),阿拉伯數字用來區分同一色調的不同顏色。顏色標準的名稱採用習慣名
稱,例如大紅、深黃、中綠、淡灰等。以表4-12列出了常用塗料的各顏色標準的編
號、名稱和相應於GB/T 6749-97的顏色標號和GSB G51001的順序編號。
漆膜顏色的有彩色按其主色調分為十類,加無顏色共十一類,如表4-11,有彩色
漆膜表示:HV/C;無顏色表示:NV。
表4-11 色調的分類與符號
顏色 紅 黃紅 黃 綠黃 綠 藍綠
藍 藍紫 紫 紅紫 無彩色
符號 R YR Y GY G BG
B PB P RP N
孟塞爾系統三屬性表示符號的意義:
色調符號為H,表示物體是紅、黃、綠、藍、紫或中間色的顏色三屬性之一,色
調的排列如圖4-3,用數字及字母表示。
明度符號為V,表示一個物體反射光線多少的顏色三屬性之一,理性的黑色為0,
白色為10,0~10之間明度的知覺差用等度進行分割。
飽和度,彩度的符號為C,表示顏色偏離具有相同明度的灰色之程度。彩度可分
為0~20,一般彩度低於0.5即為無彩色。
表4-12 常用塗料顏色的名稱、孟塞爾標號及對應國家標準的顏色編號
顏色 相應的孟塞爾顏色標號HV/C(色調 明度/彩度) 相應於GB/T 3181的顏
色編號 相應於GSB G51001的顏色排列順序號
黑色
白色
棕色
海灰
深灰
蛋青
鐵紅
象牙
珍珠
玫瑰紅
橘紅
紫紅
天(酞)藍
淡(酞)藍
中綠
中綠灰
深綠
淡灰
豆蔻綠
銀灰
大紅
中(酞)藍
淡黃
淡綠
中黃
橘黃
顏色色調環
在用肉眼評判漆膜色彩時,許多外在條件、都影響我們查看顏色。有時觀察者的
心情不一樣,都會對顏色有不同的評判。因此,在測定時必須規定實驗試板的製作、
光源等條件。
(1)光源的差別 在陽光、日光燈、鎢絲燈等光源下,每一種照明都使同一個
被測物體看起來不一樣。因此,國家標准GB 9761-88在對色漆的目視比色評判時,做
出了詳細的規定。
對於比色工作,可採用自然光或人造日光。自然光,就是部分有雲的北方光線,
光照從日出3小時以後到日落3小時以前的北空光,光照應均勻,其照度不小於
2000lx。人造日光光照,採用具有CIE標准照明體D65光譜能量分布近似的我工光源照
明的比色箱,其比色位置的照度應在1000~4000lx,比色箱的基體規格應符合GB/T
9761的規定。對於深色漆的比色,照度要大些。
(2)觀察者的差別 第個人眼睛的靈敏度總是稍有差別的,甚至認為色覺正常
的人,對紅或藍仍可能有所偏倚;隨著年齡的增大,視力也會改變。由於這些因素,
同一種顏色在不同的人看來是不一樣的。因此,盡量選用儀器比色評價。當進行目視
比較時,對觀察者的要求是:觀察者必須由沒有色視覺缺陷的人來擔當,如果觀察者
佩帶眼鏡,鏡片必須在整個可見光譜內有均勻的光譜透過率;為了避免眼睛疲勞,在
對有強烈色彩板比色後,不要立即對淺色樣板和補色樣板進行比色;在對明亮的高彩
度色進行比色時,如不能迅速做出判定,觀察者應對近旁中性灰色看上幾分鍾再進行
比色;如果觀察者進行連續比色,則應經常間隔地休息幾分鍾,以保證目視比色的質
量,在休息期間不看彩色物體。
(3)尺寸的差別 有人在檢查了牆紙的小塊樣片以後選擇了他認為很好的一
種,但當牆紙貼到牆上之後,卻又覺得太亮了。覆蓋在大面積上的顏色比覆蓋在小面
積上的看起來更明亮和更鮮艷,這就是所謂的面積效應。挑選大面積的物體卻根據小
面積的色樣會產生錯誤。在進行目視比色時,試板和參照標准板都應當是平整的,尺
寸不應小於120mm×50mm。試板應按照GB 9271規定進行前處理,按GB1727規定或商定
的方法塗漆。試板應充分乾燥且漆膜厚度應與標准板一致。
(4)背景的差別 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體看起來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顯
得灰暗,這稱之為對比效應。對於要准確地判斷顏色來說,這是不利的。在進行目視
比色時,觀察者的判斷也易受周圍彩色物體的影響。因此,觀察者所穿著的衣服應為
中性色。在視場中,除試板外,不允許有其他彩色物體存在。使用光源時,不應有彩
色物體(如紅牆、綠樹等)的反射光。
(5)方向的差別 當我們從兩個稍稍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時,被測物上的
某點看起來會有明暗之差,這是塗料有方向特性的緣故。某種帶色的材料,特別是金
屬塗料有強烈的方向特性。國家規定,進行目視比色時,眼睛至樣板的距離為
500mm,在自然光下進行觀察時,必須保證從一個方向觀察試板,例如接近直角方向
觀察。在比色箱中進行觀察,使照光以零度角入射,人眼以45度角觀察。
3、顏色的測定
顏色的測定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儀器進行比色,另一種是目視比色法。目前,國
內對塗料色彩的檢測大多還用目測法,規定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包括嚴格按照上述
的規則製作試板、選擇光源、背景、角度和觀察者等),進行平行比較。具體操作如
下。將試板與參照標准板並排放置,使相應的邊互相接觸或重疊。眼睛至樣板的距離
約為500mm,為改善比色精度,試板位置應時時互換。色光差異的評級分為:近、
似、稍、較等4級。色差相差多少,認為是合格的,需要使用者與生產廠家或調色者
自行制訂,一般對於高檔汽車、傢具的顏色要求極為嚴格;在大面積塗裝時,要求所
施工范圍內採用同一品種,無肉眼色差分別的塗料,尤其在修補過程中,顏色的略微
差異,就會影響整體效果,不能產生「打補丁」的錯誤。
這種目測方法,如果對色差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是簡單易行的,也不需要多少理論
基礎和特殊設施。但若要求精確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觀測條件和具有一定色度學知識的
觀測者檢測,觀測者豐富的經驗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在正常情況下,僅憑肉
眼觀察雖然相當敏銳,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國際上對顏色的評價一般利用色彩色
差計。一台較准精確的色差計可以立刻使顏色的量化簡便易行,得到以各種色空間表
示的測量結果,按照國際標准用數字來表達顏色。由於色差計總是利用同一光源和照
明方法來測量,測定條件總是一樣的,無論在晝間或夜間,室內還是室外,也不摻雜
觀察者的個人因素,測定的數值總是量化和精確的。色彩色差計擅長揭示細微的顏色
變化,用數值來表示色差,便於調色和保存資料。國內外常用的色差計是MINOLTA
(美能達)公司生產的CR系列色彩色差計,CM系列光譜光度計;BYK Gaedner(畢克-
加索納)公司的CG系列分光色差儀和X-Rite(愛色麗)公司的SP系列色差儀。
三、顏色的調節及塗料調色技巧
各類單色塗料(又稱原色漆)的品種雖然相當多,但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
要,這就要求油漆工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已有的原色漆調配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色彩,
以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要。
配色是一項比較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因為顏色的種類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種顏料
的性能,也需要對色彩差異的准確判斷。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配色是利用測色和配色
儀器和計算機程序,通過光電分光色差儀或光譜光度計,分析來樣色板的顏色及成
分,以數字的形式記錄測量顏色,將其輸入調色、配色軟體程序,計算出各種顏色的
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種顏色來達到數值指標,再進行配色,既准確又快速。在汽車修
補行業,電腦測色、調色系統已開始廣泛應用。
另一種人工配製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存在幾種
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樣調配實驗,然後進行配製,但也必須按
照色彩學的基本原理進行。調色過程中有如下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
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
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
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
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
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
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
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
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
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
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
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
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
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
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
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
色、天藍色,應採用白色做底漆等。
表4-13列出了常用顏料的品種,雖然同為一種顏色的顏料,但顏色的色調、明度
和飽和度上都有極大的差別,使用者需注意選擇。以表4-13列出了復色漆的常用配色
表,具體顏色的配製,還需按上述技巧多次實驗。
表4-13 常用顏料的品種
顏色 顏料品名
紅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紅、鎘紅、鉬紅等;
有機顏料:甲苯胺紅、立索爾紅、對位紅、大紅等
黃色顏料 無機顏料:鉛鉻黃、鋅鉻黃、鎘黃、銻黃、鐵黃等;
有機顏料:耐曬黃、聯苯胺黃、漢沙黃等
藍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藍、群青等;
有機顏料:酞菁藍、孔雀藍、陰丹士林藍等
白色顏料 無機顏料:鈦白、氧化鋅、鋅鋇白(立德粉)、銻白等
黑色顏料 無機顏料:炭黑、松煙、石墨等;
有機顏料:苯胺黑等
綠色顏料 無機顏料:鉻綠、鋅綠、鐵綠等;
有機顏料:酞菁綠等
紫色顏料 無機顏料:群青紫、鈷紫、錳紫等;
有機顏料:甲基紫、苄基紫等
金屬顏料 鋁粉(銀粉)、銅粉(金粉)
表4-14 常用復色漆配色
原色
配比/%
色相 紅 黃 藍 白 黑
棗紅 70.75 24.57 4.68
淺肉紅 0.55 3.28 96.17
粉紅 5 95
玫瑰紅 47.5 6.0 46.25 0.25
肉色 17 3 80
淺棕 20 69.8 10.2
棕色 50 37.5 12.5
鐵紅 72.4 16.4 11.2
紫紅 95 5
栗色 72 11 14 3
橘黃 7.5 92 0.5
赭黃 40 60
淡赭 4.2 14.7 80.8 0.3
淡紫 1.94 0.96 97.1
淺天藍 5 95
天藍 9 91
國防綠 8.4 60.1 8.5 13 10
解放綠 27 22.9 41.6 9.2 23.6
果綠 14.59 1.18 84.23
草綠 75 15 10
淡豆綠 7.9 2.1 90
湖綠 6.06 3.04 90.9
淡湖綠 22.17 10.62 67.21
淺駝 3.67 20.81 70 5.52
藍灰 12.84 73.35 13.81
淺灰 0.94 94.1 4.96
中灰 1.35 89.62 9.03
淡灰 2.78 2.29 91.34 3.59
銀灰 3.25 1.30 90.73 4.72
奶油色 1 4 95
象牙色 0.5 95.5
米色 0.18 1.1 98.45 0.27
E. 兒童照,怎麼調色才好看
兒童照片進行後期處理很常見,照片的調色也很常見,不過調色的技巧很多人卻不知道。如何對兒童照片進行調色。這就關繫到兒童攝影後期處理方法的問題了。
照片名稱:調出照片柔和的藍黃色-簡單方法
1、打開原圖素材,按Ctrl + J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點通道面板,選擇藍色通道,圖像 > 應用圖像,圖層為背景,混合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50%,反相打鉤,
2、回到圖層面板,創建曲線調整圖層,藍通道:44,182,紅通道:89,108
3、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黑色,圖層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60%,選擇橢圓選框工具選區中間部分,按Ctrl + Alt + D羽化,數值為70,然後按兩下Delete鍵刪除,再打上文字,完成最終效果。
照片名稱:兒童攝影後期處理中,PS中照片轉手繪效果
1.可以先打開原文件,根據自己的感覺通過色彩調整將片子調整,然後磨皮,磨皮值不要太大,(Neat image插件)
2.新建圖層,顏色為FEE7D6,(根據片子人物的膚色來設置),圖層模式為疊加25%,用畫筆20%在臉部和脖子處皮膚輕塗,
3.五官的細化工作,摳出嘴部,進行羽化復制(Ctrl+J),用塗抹工具對唇部進行塗抹,使唇部皮膚變得柔和細膩(強度不要太大)
4.新建圖層,給唇部和臉部上色,顏色為FDC1D6,圖層模式為顏色,用畫筆在唇部和臉側進行塗抹,
5. 兒童攝影後期處理,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25%畫出唇部的高光部分,用加深工具,范圍是中間,曝光度20%,加強唇部對比,
6.新建圖層,顏色為8E1A25,畫筆像素為3,畫出內側內線,然後像素為2畫出唇部外側線條,(高光部分線條建蒙板減淡些)
7.對鼻子進行圈選羽化,復制,用塗抹工具對鼻子周圍進行柔和細化,接著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20%,加強下鼻子的高光部分,然後用顏色422B2D,筆刷為2像素畫出鼻子的輪廓線(線條如果淡了用加深工具來彌補下)
8.對眼睛眉毛圈選羽化復制,用塗抹工具對眼睛眉毛周圍皮膚進行柔和細化,接著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15%,加強下眼眶的高光部分,用加深工具范圍是中間,加深眼睛周邊的線條。
F. 怎麼給視頻調色比較好看
這個要根據具體的視頻畫面,不過現在比較流行的就是那些阿寶色,寶麗來什麼的,樓主可以試試。建議下載一個愛剪輯,有很多內置的調色方案,很方便:
一、添加需要調色的視頻
在愛剪輯主界面頂部點擊「視頻」選項卡,在該面板底部「已添加片段」中,點擊「雙擊此處添加視頻」區域,在彈出文件選擇框導入視頻即可。同時,愛剪輯還支持將視頻直接拖曳到「已添加片段」區域列表中
二、通過「畫面風格」功能給視頻調色
結合「超級剪刀手」功能,將視頻剪輯完畢後,在頂部點擊「畫面風格」選項卡,在左側欄切換到「美化」。在「美化」面板,我們可以看到「磨皮」、「美白」、「膚色」、「人像調色」、「畫面色調」、「膠片色調」、「復古色調」等各種一鍵應用的調色和美顏功能,並通過各種調色方案的「程度」功能,實現更細節、更多重方案的調色。
三、結合使用「畫面」、「濾鏡」、「動景」功能
除了調色,「畫面風格」功能還支持裁剪視頻畫面、旋轉視頻、翻轉視頻、為視頻施加各種模糊特效、炫光特效、雨中水波特效、漣漪特效、震動視覺效果(即鏡頭晃動)、電視牆特效、玻璃特效,以及水墨暈染、烈火燎原、花瓣飛舞、雲霧彌漫、水波粼粼等各種頂級動景特效。在「畫面風格」面板中,點擊相應的左側欄,雙擊需要應用的效果項,在彈出的「選取風格時間段」對話框,設置持續時間即可。
G. 請問這照片上的 陽光和白色亮的地方是怎麼PS的!
舊照片修復2007-08-19 00:37方法:
舊照翻新應根據照片本身的破爛程度選擇換背景、修復、遮掩等手法。
有些照片如果爛的范圍過大,不好直接修補的可以採取手繪,如過手繪功底不行或是嫌它麻煩可以採取移植的辦法,把圖中相近的部分拿來用,也可以找其他圖里的相近的,如過沒有還可以現拍。修起來麻煩如果顧客同意,可以採取用前景遮掩爛的地方(如用花邊,不規則圖形、景色);
換背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換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加一些前景修飾,主要是注意色調統一、融合
天師修舊照的一般習慣(步驟):
1。首先將原圖復制一個或幾個圖層(用圖層屬性時就復制1、2個圖層,然後合並),只對復制層*作
2。在對復制層初步處理後(調曲線、色階or用圖層屬性將灰暗的圖調亮)
3。再把初步整理的圖復制一個圖層(用作摳人象),下面的用做背景and對照,
4。點掉下面兩層的眼睛,對最上一層摳圖(一般用刪除法:就是用不同的方法選取人像以外的部分逐步刪除,比如曲線的地方就用鋼筆[ctrl+滑鼠點路徑轉化為選區];一般的就用直線套索,邊緣界線分明的用磁性套索,如果是純色背景的用魔術棒或選取色彩范圍[之前可以復制一層調色階,也可反相用做輔助,之後刪除該層],還有很多方法[諸如通道等等——天師是不常用的])
5。用圖章and修復工具(我很少用)、手指(用做處理大大的網紋,改變形狀大小,拉頭發)對照片破爛、骯臟處進行修復打磨。(對於特別爛的地方,可以復制對稱或相近的地方移植過來[——用套索工具選取,羽化「alt+s,f」,拷貝為圖層「ctrl+j」,自由變換「ctrl+t」,放到大概位置後可以改變該層的透明度{主要是用來復制眼睛、嘴巴等精確位置的地方}:一般50%,然後精確調整位置,再對該層調色等處理—有必要的話才調整,讓他和周圍相近,最後向下合並「ctrl+e」,圖章處理],用圖章精心處理五官,把畫筆大小調大點圖章透明度設小點[30%左右],按照面部肌肉走向連續塗抹[注意不是點是拖])——————對於有網紋的可以結合高斯模糊
6。對於衣服,可以不必那麼精細(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也可以仔細點),天師一般把衣服一個圖層,方便以後上色、調整。
7。單獨對身體上灰暗、偏色。。。。等地方再調整,特別是五官(有時用到手繪)。
8。對邊緣柔化,用手指拉頭發
9。上色(需要上色的話):一般ctrl+b,這樣調色自然生動,如果畫面太臟就著色「ctrl+u」,然後進行全方位色彩的調整。
10。做好人像後合並可見圖層,點上背景圖層眼睛(剛才的也要處理下),或更換背景。進行人像背景融合處理(將背景做新做舊模糊等處理色彩統一光照一直)。
11。新建圖層,白色填充。濾鏡(添加雜色,多少看你的圖象解析度定),去色圖層模式設為正片疊底。
12。合並圖層,高斯模糊0.5左右,USM銳化。
13。如過要加前景的話,就加邊框,或圖片前景——可以實驗多種圖層模式,讓他融入照片裡面。
--------------------------------------------------------------------------------
請問天師老師如何去網紋 作者:唧唧歪歪++
天師:
方法:
1。摳出人像。
2。選取套索工具 羽化值設為5—8,按面部肌肉一塊塊的選(以明暗交界為界線),然後高斯模糊(後邊的ctrl+f),保留眼睛,鼻子嘴巴——這些用圖章\手指
3。在臉部邊緣地方,為了不因為高度模糊而出現透明,可以將選區先ctrl+j建立圖層,再選取(ctrl+滑鼠點該圖層)。同樣ctrl+f,後向下合並。
4。調整圖章大小、力度30左右,大面積塗抹,使其光滑
轉: malawenwen的經驗
方法有四:
一。使用濾鏡--雜色--去斑。此濾鏡不會彈出任何對話框。如果這一招不靈,請後退到執行濾鏡之前那一步,看方法二。
二。使用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在模糊半徑里輸入1,用方向鍵調整數值,目的在於用最小的高斯模糊去掉網紋,如果這一招也不靈,請退回到執行濾鏡前的一步,看方法三。
三。使用濾鏡--雜色--中間值,在半徑里輸入1,同樣用方向鍵控制,在對圖像影響最小的情況下去網紋。如果這一招也不靈,退回使用濾鏡前的一步,看方法四。
四。降低圖像解析度,*作時點取重定圖像像素值復選框。多試幾次以在對圖像損失啊小的情況下去掉網紋。
++++++++++++++++++++++++++
上面的方法天師也常用,只是對均勻的小網紋且畫面干凈的照片起作用。
對於大的爛的臟的網紋 上面的方法就只是初步預處理了,要處理好,還得靠圖章手指,修復工具這類工具。
在處理過程中反復的調色,局部反復的曲線,色階等處理,就像畫畫一樣,看著、跟著老師一起畫,就是畫不出老師的效果。道理一樣,處理人像不同於其他平面設計,按照步驟好像都能做到那麼回事,人像處理要按照面部肌肉走向修圖,分清明暗部位,圖章要用的非常熟練。
移動圖形用左手拇指按住空格鍵,右手拖圖。在大面積的地方,按住alt鍵不放,用圖章連續塗抹(按肌肉走向),選取工具最好用快捷鍵提高速度,因為人像處理是海量工作,盡量在短的時間多點滑鼠。
對於太爛的地方,不好用圖章處理,就採取把好的地方建立圖層[選取好的皮膚(與爛的地方相近,在色彩,色深方面)],像皮膚移植移到爛的地方,再合並圖層(對稱的應該先水平翻轉——ctrl+t,右鍵,水平翻轉;不對稱的要自由變換一下,大概吻合),再用圖章處理,使其融合,用圖章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改變圖章的大小,透明度——建議用ps 5.0處理人像皮膚(也可用ps7.0的修復工具先預處理),因為ps5.0的畫筆大小放到屏幕右邊點起來非常方便,界面簡潔。
磨光的皮膚用柔化工具塗抹,還可把圖章工具透明度設為20% ——30%塗抹(畫筆大一點,因為輕,不會影響整體輪廓),在處理大的凹凸點相紙的照片是,除了用去斑的方法(高斯模糊等),還可用手指塗抹工具處理(畫筆大小、力度調整)——讓滑鼠左右上下移動,范圍小一點。
注意各工具結合著靈活使用。
--------------------------------------------------------------------------------
天師 發表於 2004-02-25 04:31
臉色處理方面的技巧臉部調色注意整個照片的新舊程度,畫質的粗糙程度和像素的飽和度,老照片上色不可能做到象剛照的一樣,色彩不能過艷也不能太灰,和環境色協調, 上色時五官的色彩和面部的色彩反差不能太大,做好過度(羽化、模糊),有很多人上的嘴部色彩,就象剪貼在臉上的。上色的方法主要為蒙板和圖層兩種方法。在具體的調色過程中我絕得在畫面好的情況下用ctrl+b調色好過ctrl+u著色(著的色彩較死板)。要做到面部色彩豐富,可以加色層(後選取一定區域,大的羽畫,添充色——屬性疊加或正片疊底,調整透明度小點),也可以直接選取調曲線通道。對於色彩很臟的就可以調到色彩大體統一再上色,不能的就直接ctrl+b著色。
希望能幫你
H. 誰能給我一個陽光從手指間透過的圖片
是不是這種感覺?剛好我也在找,好難找到更喜歡的了
I. 陽光在手指間是哪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叫《愛的回歸線》歌詞如下:
愛 像鏡子里自己的臉當 越靠近越看不完全本以為是苦是甜心甘情願無悔無怨當風景看一遍心 在離別前盪起鞦韆淚 只能轉身後說抱歉初見走到了再見回到原點曙光重現愛凝結了時間在愛的回歸線又期待會相見天會晴 心會暖陽光在手指間童話劇情上演在某天再一次遇見我們能夠一如從前 未變心 在離別前盪起鞦韆淚 只能轉身後說抱歉初見走到了再見回到原點曙光重現愛凝結了時間在愛的回歸線又期待會相見天會晴 心會暖陽光在手指間童話劇情上演有牽掛就不會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