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用一句話形容戲曲之美
句子可以是: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2、戲曲的魅力,還在於它的視覺效果。
3、戲曲糅合了雕塑、繪畫、工藝、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這是由於它所要表現的內容情節的需要,也帶給人們它獨有的美的享受。
4、戲曲是寫意的,因為它需要在小小的舞台上再現不同的場景,展現或恢弘、或清幽的意境。這像極了中國的水墨畫,在一方宣紙上,用寥寥的幾筆勾勒出山水,刻畫出鳥獸;用濃的、淡的、淺的、深的墨色去表現大千世界裡的種種色彩。
5、在戲曲的舞台上,視覺始終是最直接的感官,帶給人們最強烈沖擊。而戲曲在這一點上做的不遺餘力。
戲曲的四大行當
戲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生」指的是劇中扮演男子的演員;「旦」指的是女性角色;「凈」指的是性格剛烈或粗暴的男性;「丑」一般指的是滑稽角色。
1、生行又包括了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和娃娃生,除了紅生和武生之外,其它的生行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2、旦行又包括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花衫,其中花衫是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於一爐的全才演員。
3、凈行一般俗稱花臉,又叫花面,包括了銅錘花臉(正凈)、架子花臉(副凈)、武凈、二花臉。
4、醜行又被稱為小花臉、三花臉,包括了文丑和武丑。
京劇角色的分行十分細致,按傳統分為「生、旦、凈、丑」和「生、旦、凈、末、丑」兩種分行,但是由於現在不少劇種的「末」行逐漸歸為「生」行,所以一般把「生、旦、凈、丑」作為行當的四種基本類型。
⑵ 是寫「多姿多彩」還是寫「多姿多采」,還是兩種寫法都可以
應該寫「多姿多彩」。
⑶ 怎樣傳達視覺效果
紅色Red
紅色是熱烈、沖動、強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機能和血液循環加快。由於紅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種媒體中也被廣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較佳的明視效果之外,更被用來傳達有活力,積極,熱誠,溫暖,前進等涵義的企業形象與精神,另外紅色也常用來作為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等標示用色,人們在一些場合或物品上,看到紅色標示時,常不必仔細看內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險之意,在工業安全用色中,紅色即是警告,危險,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大紅色一般用來醒目,如紅旗、萬綠叢中一點紅;淺紅色一般較為溫柔、幼嫩,如:新房的布置、孩童的衣飾等;深紅色一般可以作襯托,有比較深沉熱烈的感覺。
紅色與淺黃色最為匹配,大紅色與綠色、橙色、藍色(尤其是深一點的藍色)相斥,與奶黃色、灰色為中性搭配。
橙色 Orange
橙色是歡快活潑的光輝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色,它使人聯想到金色的秋天,豐碩的果實,是一種富足、快樂而幸福的顏色。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會變成一種穩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較多的黑色,就成為一種燒焦的色;橙色中加入較多的白色會帶來一種甜膩的感覺。
橙色明視度高,在工業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車頭,登山服裝,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為喜慶的顏色,同時也可作富貴色,如皇宮里的許多裝飾。橙色可作餐廳的布置色,據說在餐廳里多用橙色可以增加食慾。
橙色與淺綠色和淺藍色相配,可以構成最響亮、最歡樂的色彩。橙色與淡黃色相配有一種很舒服的過渡感。橙色一般不能與紫色或深藍色相配,這將給人一種不幹凈、晦澀的感覺。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時會使人有負面低俗的意象,這種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服飾的運用上,所以在運用橙色時,要注意選擇搭配的色彩和表現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潑具有口感的特性發揮出來。
黃色 Yellow
黃色的燦爛、輝煌,有著太陽般的光輝,象徵著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黃色有著金色的光芒,有象徵著財富和權利,它是驕傲的色彩。在工業用色上,黃色常用來警告危險或提醒注意,如交通標志上的黃燈,工程用的大型機器,學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黃色。黃色在黑色和紫色的襯托下可以達到力量的無限擴大,淡淡的粉紅色也可以像少女一樣將黃色這驕傲的王子征服。黃色與綠色相配,顯得很有朝氣,有活力;黃色與藍色相配,顯得美麗、清新;淡黃色與深黃色相配顯得最為高雅。
淡黃色幾乎能與所有的顏色相配,但如果要醒目,不能放在其它的淺色上,尤其是白色,因為它將是你什麼也看不見。深黃色一般不能與深紅色及深紫色相配,也不適合與黑色相配,因為它會使人感到晦澀和垃圾箱的感覺。
綠色 Green
在商業設計中,綠色所傳達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長的意象,符合了服務業,衛生保健業的訴求,在工廠中為了避免*作時眼睛疲勞,許多工作的機械也是採用綠色,一般的醫療機構場所,也常採用綠色來作空間色彩規劃即標示醫療用品。
鮮艷的綠色是一種非常美麗、優雅的顏色,它生機勃勃,象徵著生命。綠色寬容、大度,幾乎能容納所有的顏色。綠色的用途極為廣闊,無論是童年、青年、中年、還是老年,使用綠色決不失其活潑、大方。在各種繪畫、裝飾中都離不開綠色,綠色還可以作為一種休閑的顏色。
綠色中滲入黃色為黃綠色,它單純、年輕;綠色中滲入藍色為藍綠色,它清秀、豁達。含灰的綠色,仍是一種寧靜、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霧中的田野。深綠色和淺綠色相配有一種和諧、安寧的感覺;綠色與白色相配,顯得很年輕;淺綠色與黑色相配,顯得美麗、大方。綠色與淺紅色相配,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但深綠色一般不與深紅色及紫紅色相配,那樣會有雜亂、不潔之感。
藍色 Blue
藍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這遼闊的景色都呈蔚藍色。藍色是永恆的象徵,它是最冷的色彩。純凈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美麗、文靜、 理智、安祥與潔凈。
由於藍色沉穩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確的意象,在商業設計中,強調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業形象,大多選用藍色當標准色,企業色,如電腦,汽車,影印機,攝影器材等等,另外藍色也代表憂郁,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個意象也運用在文學作品或感性訴求的商業設計中。
藍色的用途很廣,藍色可以安定情緒,天藍色可用作醫院、衛生設備的裝飾,或者夏日的衣飾、窗簾等。在一般的繪畫及各類飾品也決離不開藍色。
不同的藍色與白色相配,表現出明朗、清爽與潔凈;藍色與黃色相配,對比度大,較為明快;大塊的藍色一般不與綠色相配,它們只能互相滲入,變成藍綠色、湖藍色或青色,這也是令人陶醉的顏色;淺綠色與黑色相配,顯得莊重、老成、有修養。深藍色不能與深紅色、紫紅色、深棕色與黑色相配,因為這樣既無對比度,也無明快度,只有一種贓兮兮、亂糟糟的感覺。
紫色 purple
由於具有強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業設計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當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關的商品或企業形象之外,其他類的設計不常採用為主色。
紫色是波長最短的可見光波。紫色是非知覺的色,它美麗而又神秘,給人深刻的印象,它既富有威脅性,又富有鼓舞性。紫色是象徵虔誠的色相,當光明與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誠之色時,優美可愛的暈色就會使人心醉!
用紫色表現孤獨與獻身,用紫紅色表現神聖的愛與精神的統轄領域,這就是紫色帶來的表現價值。
紫色處於冷暖之間游離不定的狀態,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質,構成了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極感。與黃色不同,紫色不能容納許多色彩,但它可以容納許多淡化的層次,一個暗的純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會成為一種十分優美、柔和的色彩。隨著白色的不斷加入,產生出許多層次的淡紫色,而每一層次的淡紫色,都顯得那樣柔美、動人。
褐色 brown
褐色通常用來表現原始材料的質感,如麻,木材,竹片,軟木等,或用來傳達某些飲品原料的色澤即味感,如咖啡,茶,麥類等,或強調格調古典優雅的企業或商品形象。
白色 white
白色具有高級,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純白色會帶給別人寒冷,嚴峻的感覺,所以在使用白色時,都會摻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蘋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飾用色上,白色是永遠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顏色作搭配。
黑色 Black
黑色具有高貴,穩重,科技的意象,許多科技產品的用色,如電視,跑車,攝影機,音響,儀器的色彩,大多採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嚴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場合的空間設計,生活用品和服飾設計大多利用黑色來塑造高貴的形象,也是一種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適合和許多色彩作搭配。
灰色 Gray
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屬於中間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遠流行的主要顏色,在許多的高科技產品,尤其是和金屬材料有關的,幾乎都採用灰色來傳達高級,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時,大多利用不同的層次變化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才不會過單一,沉悶,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覺。
黑色與白色是對色彩的最後抽象,代表色彩世界的陰極和陽極。太極圖案就是以黑、白兩色的循環形式來表現宇宙永恆的運動的。黑色意味著空無,像太陽的毀滅,像永恆的沉默,沒有未來,失去希望。而白色的沉默是有無窮的可能。黑白兩色是極端對立的色,它們又總是以對方的存在顯示自身的力量。它們似乎是整個色彩世界的主宰。
在色彩體系中灰色恐怕是最被動的色彩了,它是徹底的中性色,依靠鄰近的色彩獲得生命。灰色意味著一切色彩對比的消失,是視覺最安穩的休息點。然而,人眼不能長久地、無限地注視著灰色,因為無休止的休息意味著死亡。
黑、白、灰在色彩配色中佔有相當主要的地位,它們活躍在各種配色中,最大限度地改變對方的明度、亮度與色相,產生出多層次、多品種的優美色彩,因此它們是決不可忽視的無彩色。
⑷ 形容視覺的詞語有哪些
賞心悅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
釋義: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處:《宋史·范鎮傳》:「凡可以賞心悅目;不宜有加於舊。」
造句:從遊船上縱目四望,西子湖春風送暖,碧波盪漾,長堤綴綠,群山圍翠,真是~。
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
釋義:指形象丑惡,使人看不下去。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酒保陪笑道:『此數餚也;以先生視之;固不堪入目矣。』」
造句: 這些~的書籍,早就應該取締了。
觸目驚心[ chù mù jīng xīn ]
釋義: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裡感到震驚。
出處:《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傳》:「緬尋遺烈;觸目崩心。」
造句:影片中一個個~的鏡頭充分揭露了敵人的法西斯暴行。
怒目而視[ nù mù ér shì ]
釋義: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林沖、楊志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
造句:他們倆都是小心眼之人,剛才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大吵起來,竟達到~的程度。
側目而視[ cè mù ér shì ]
釋義: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
造句:他看到群眾對他都~,也就一聲不響了。
⑸ 簡約美式混搭北歐,會產生怎樣的視覺效果
簡約美式混搭北歐,會產生怎樣的視覺效果?
美式風格是美國這幾百年來生活方式延傳至今等一種風格形式。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非常崇尚自由的國家,沒有太多過分的修飾,這種隨意、自在不羈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約束,休閑中透露著浪漫。所以美式風格家居除去了許多羈絆,大氣而自在的隨意。所以簡約美式風格是簡單而溫馨有情調,也略帶一點復古。
北歐風給人的感覺是社會與自然和諧,營造特定的氛圍,簡單和奢華,而簡約美式可以帶給我們浪漫和從容,所以我認為他們兩種風格混搭,可以給我們提高生活的品位也帶來家的溫暖。
⑹ 記錄奧迪Q3驚艷視角,時尚和漂亮都不夠形容這種視覺感受
My Faher gave a new,我的新車,分享一下提車的喜悅。 雖然我可以提走一個邁巴赫, 但是我卻被30多的這款奧迪動感轎跑吸引到了??
感覺很有沖擊!類似驚艷、時尚和漂亮都不夠形容這種視覺感受。年輕風格也貼合了自己年齡,符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年輕就要任性????為什麼要含蓄隱忍呢,就要讓別人第一眼就驚艷、就是要出彩和絢爛體現出生命的精彩。 提車美照找同學專業技術拍攝的,盡情欣賞一下。
車身外觀的設計除了時尚感十足,也融入了未來科技感,前臉六邊形的像蜂窩狀的進氣格柵配合大燈造型,讓整個車前臉具備了攻擊性,特意給車燈拍了特寫,神采奕奕!
關於討論熱點的掀背式設計在我看來就是整車線條的收放,讓蓄滿力量和張揚的感官以收斂的視覺效果體現,車位的設計給整個車豐富了層次感,個人覺得後備箱蓋和尾翼以及尾燈還有線條感搭配,不多不少、不浮誇也不低俗。
可能作為女性,對視覺感官真的很重視,對於這個車的造型方面,非常喜歡,他還極具豪華車型的調性,想要彰顯個性想要擁有高回頭率的人,可以去感受一下。相信的確如此。
超大後備箱空間也給人驚喜,女孩子的東西歸納起來總是很多,出行攜帶東西方便些,我喜歡它像開合的大嘴,魔術般存放東西,下次給大家分享我的載貨能力~????♀????♀?
空間實用性很高喲,雖然我對後排沒什麼要求???♀?但是目測可以放下一輛自行車?
這些照片都是我自己提車到家後拍的了,拍攝技術稍差但不影響在區內做為顏值擔當的車輛,哈哈?? 更多用車感受下,希望下回可以大家一起討論吧??特殊時期,大家可以靜下心來,探討學習,我希望我能夠以後用專業的汽車知識給大家講解,從配置性能甚至製造等等?????♀?
⑺ 怎麼去形容一個APP的界面優點
1.穩定:不閃退,bug少,能滿足用戶需求
2.高效:顯示圖片收發信息,對網路的優化等等。
3.邏輯是否清晰:功能層級是否簡單。是否簡單易用。
4.UI精緻程度:字體協調
5.人性化: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情景和使用方式。對app的每一個細節進行相應的優化
6.進化速度:更新速度。所有東西都在發展與進化。
7.平台支持及兼容性:能分享,多個平台
⑻ 怎樣利用視覺效果 拍出不一樣的光影調性
想要拍出好照片,需要關注許多細節,可能是在取景的時候要找到好構圖 ,控制曝光要多花一點心思,來決定照片的調性。當然也可以從光線與影子來下手,光影的變化,包含色彩明度、飽和度,或是明暗對比對於被攝主體所展現出來的空間、層次及立體感。下面會帶大家來了如何控制照片的影調,針對不同的光線 ,所造成的對比或是藉由陰影的輔助,來讓照片的呈現更為豐富。到底該怎麼做呢?請看~ 影調的含義 影調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影像明暗過渡的變化情況,由此可將照片分為粗曠影調和細膩影調;二是指景物色調的深淺,由此可將照片分為高調(高光)、中間調和低調(低光)。對影調的掌握表現在對景物影調對比的掌握。影調需視被攝體的光影狀況而定,拍攝者可藉由曝光、濾鏡等元素改變影調效果。 利用逆光拍攝的剪影,從去色處理的畫面中可以看出,畫面由大面積黑和淺色調灰組成,明暗對比強烈,畫面顯得簡潔有力。影調是畫面生命力的來源 影調的變化表現了色彩明度和飽和度的變化,明暗對比可展現出空間感、質感、立體感、層次感,可展現出畫面或柔美或蒼勁的感覺。豐富的影調變化和影調對比賦予畫面生機,反之一幅缺乏影調對比的畫面會顯得平淡、乏力、乏味、蒼白,視覺張力較弱。所以在拍攝時應注意透過光、構圖准確地運用影調。 下圖拍攝者利用側逆光使畫面形成豐富的影調,色彩近濃遠淡的變化展現出原野一望無際的感覺。陰影使畫面穩重均衡 暗色調能達到穩定畫面重心、平衡畫面的作用,是畫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畫面中沒有一點暗色調,會使畫面顯得輕飄、乏力。陰影色調較暗、飽和度較高,亮度接近黑色,出現在畫面中可均衡畫面。當使用順光拍攝時,拍攝者可透過取景納入陰影,以豐富畫面影調,使畫面更顯穩重。 拍攝者將順光產生的陰影納入畫面,色彩厚重的大地在視覺效果上使高大的樹木更加穩定,畫面顯得更加均衡。高光增強被攝體的立體感 高光是指畫面中影調最亮的部分,與低光一樣,高光也是畫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高光是畫面的骨架,透過點狀和線狀的高光可表現物體的形態、塑造立體感。藉由高光與低光的對比,可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需要注意的是,高光不是曝光過度的部分,高光中同樣會出現少量的細節。 鞋子反光較多,透過調整光源角度使高光線條貼合了鞋子的輪廓,增強了鞋子的立體感。影子表現質感 藉助明暗對比可表現出被攝體表面凹凸的質感。畫面中的影子可塑造凹陷的部位,高亮的畫面則可展現凸起的部位,藉由亮暗相間的組合可突顯被攝體的質感。根據這一原理,拍攝者就需讓被攝體表面出現明暗變化,即產生影子。在光位中除順光以外的光位都會使畫面產生影子,都適用於突顯質感。 拍攝者使用照射角度較低的側光表現沙地表面的質感,沙地表面凹陷的部位形成黑色的線條,亮暗組合增強了沙地的質感。明暗相間製造空間感 明暗對比不僅可突顯被攝體表面的質感,還可製造空間感,使畫面更通透。當背景亮度差異較小時,畫面會顯得壅塞,無論是在暗色背景中保留亮色還是在亮色背景中保留暗色,都可為畫面保留一個「出口」,使畫面更具空間感。所以在安排背景時,拍攝者應選擇明暗相間的背景,藉助明暗對比來打破畫面的沉悶。 下圖形成了亮 —暗— 亮三個層次,將遠處的高反光區域納入畫面可打破室內空間狹小的感覺。粗曠影調增強畫面的力量感 粗曠影調明暗過度急遽、跳躍,黑、白、灰的層次少,其影調變化如上圖所示。粗曠影調反差較大,畫面給人生硬、跳躍、激烈等感覺,適合表現男性和雄偉的山巒。表現粗曠影調時宜使用硬光和側光,以使畫面明暗分明。從色階分布圖可以看出,的反差較大,灰調的層次較少,畫面影調變化急遽,屬於粗曠影調。生硬畫面效果展現出僧人堅毅的樣貌。光突顯明暗對比 硬光產生的影子顏色深、邊緣清晰,受光部位反光也較多。硬光可使畫面明暗對比強烈、反差較大。拍攝者可使用硬光配合容易產生影子的光照角度(如側光、側逆光),使畫面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此方法適用於表現雄偉的山川,在使用此方法表現人物時,應避免影子遮擋人物的主要部位。逆光使畫面明暗層次更豐富 側逆光照射下畫面陰影較多,影調包含從白到黑的豐富變化,畫面空間感強,被攝體質感突出。拍攝者可藉助側逆光表現波光粼粼的湖泊、凹凸不平的原野,也可用側逆光突顯花卉、靜物的質感,使畫面影調豐富、細膩。在拍攝花卉、靜物等物體時,拍攝者可對其正面補光,以增強畫面細節。 拍攝者藉助照射角度較高的側逆光拍攝礁石,豐富的明暗變化給人生動的感覺。細膩影調豐富畫面層次 細膩影調明暗變化較大,畫面中黑、白、灰的層次非常豐富,其影調變化如左上圖所示。細膩影調給人柔和、舒暢、恬靜等感覺,適用於表現人像、湖泊等拍攝對象。拍攝細膩影調畫面時應使用柔光,這樣畫面中灰的層次會非常豐富。 在陰天拍攝,側光使得人物身體輪廓線條更加突出,畫面明暗層次豐富、影調細膩,表現出人物恬靜的特點。
⑼ 哪吒重生視效如何,你會去電影院觀看它嗎
《新神榜:哪吒重生》已經開播有幾天了,通過預告片大家都能夠看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國產動漫。視覺效果給觀眾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力。小編在這里有8個字形容一下,那就是“震撼創意,視覺盛宴”。所以說小編必定會去電影院觀看,僅僅一個預告片,就給了觀眾非常大的驚喜,也難怪這部動漫剛上映就如此火爆!
現代版的哪吒還是一如既往的帥氣,愛了愛了。綜上所述,這部《新神榜:哪吒重生》,小編一定會去影院觀看,相信此刻也有不少小夥伴跟我一樣的心情。
⑽ 視覺系究竟是什麼呢怎樣的形容呢
現場演出相當的華麗,相信看過視覺系演唱會的,肯定有此感覺。
何為視覺系呢?從現場演出來看,日本視覺音樂是指在視覺上能夠給予強烈地沖擊的東西。在這里當然不僅僅對音樂而言,而視覺效果則不單純是化妝就可以,它要求無論是音樂的內容、歌詞的含義都要從自身的化妝效果中表現出來。一支視覺系樂隊的現場演出,舞台裝置和照明效果也與普通樂隊不同。 很多人會認為視覺系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日本新興出來的一個音樂派別,其實與視覺系類似的音樂早在六七年代就有之,像華麗搖滾。從理論基礎上說,可以稱華麗搖滾為視覺系的前身,因為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濃艷妖嬈的化妝、超出常人認識的衣著打扮、自顧自憐、挑逗至上的表演、與藝術派別相關的主張。
英文名為Visual Rock。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歐美。視覺系搖滾是在時代進步,人們不再局限於聽覺上的滿足而追求視覺沖擊的基礎上產生的。科技發展,電視機、錄像機、影碟機的普及也促進了視覺沖擊的到來。視覺系是用服飾和化妝來表現音樂,樂隊經常染不同的發色,穿不同尋常的服飾。在這些樂隊中往往還有一兩位成員穿女性化的服飾。從音樂角度看,VISUAL ROCK是歐美ANDROGYNOUS(陰陽搖滾),GLITTER ROCK(華麗搖滾),THEEATER(誇張搖滾)的繼承和發揚。如像X-JAPAN深受誇張搖滾的KISS與樂隊的影響,而SHAZNA的IZAM化妝也是由於崇拜ANDROGYNOUS的BAY GEORYE。 歐美的代表人物有「喬治男孩」等。
視覺系(日語:ヴィジュアル系)是從日系搖滾發展出來的一種樂團類型。視覺系這個名稱實際上和任何音樂類型無關,是用來指稱那些擁有誇張服裝與化妝的樂團。在日本,視覺系的樂迷幾乎都是由青少女所組成。在其他國家裡視覺系樂迷的數量相對而言較少,而男女比例則大致相同。
日本是視覺系搖滾最肥沃的生存土壤。日本視覺系是受歐美「奇男搖滾」(GlamRock)和新浪潮的影響於20世紀80年代末創立的。他們可以說是把歐美視覺系的精髓都學來了,妝化得不但更大膽、嫵媚,其音樂品質也決非是拾人牙慧的水平,無論是配器、編曲,創作精神及商業運作,日本人都技高一籌。
視覺系樂團的成員通常有引人注目的化妝,誇張的發型以及精心製作的服裝。雖然絕大部分的視覺系樂團都是男性,但是他們的服裝與化妝時常會被視為是女性化的。服裝元素對樂迷的吸引力非常大,有為數眾多的少女會cosplay他們最喜歡的樂團,尤其是在日本的演唱會或者是在美國動畫展上。
由於視覺系是著重在視覺風格之上,因此它是一種樂團類型而非一種音樂類型。大部分的視覺系樂團都是走日系搖滾(如月之海(LUNA SEA)(Dir en grey),流行音樂或者輕搖滾(如GLAY、彩虹〈L'Arc-en-Ciel〉、神威樂斗〈Gackt〉)路線。不過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樂團是走重金屬,工業搖滾,Synth Pop,龐克等音樂路線。從大范圍來看,大部分的視覺系樂團走的都是某種「搖滾樂」的路線。
西方觀察家有時候會將視覺系樂團和哥德樂團混淆,因為兩者的裝扮偶爾會很相似。然而大部分的日本哥德樂迷並不將視覺系視為哥德的一部分,而且視覺系和哥德之間很少有文化重疊性,除了有受哥德文化影響的哥德蘿莉以外。
視覺系風潮的興起大多說是起於X JAPAN。然而在X成名的時候,運用視覺震撼來吸引群眾在當時逐漸成為潮流;從這個角度來看,X與其說是視覺系風潮的引領者,不如說是他們呈現了當時日本主流的流行文化。1990年代的樂團如Die in Cries,月之海,ZI:KILL,Shazna和Baiser加上先前的樂團BUCK-TICK和X-JAPAN一同促成了視覺系的爆發。
視覺系音樂不僅僅是搖滾樂,種類其實是十分多樣的。比如:流行搖滾、重金屬、哥特搖滾、古典/巴洛克式音樂等都存在著視覺系的影子。視覺系樂隊在歐美不在主流范疇之內,在日本雖然較為繁榮昌盛,但是有很多視覺系樂隊在吸引了大唱片公司的注意後,就逐漸脫離了視覺系的行列,演變成了主流樂隊,視覺系便成為了他們嘩眾取寵的工具。正宗的視覺系音樂應該是服飾與音樂類型緊密結合、相映成輝,誇張的造型不應該只是服務於音樂,而應是渾然一體。在現在HIP-HOP,R&B佔主流的樂壇,視覺上的享受只是招牌,發掘其音樂本質中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背景
視覺系在日本樂壇無所不在,幾乎沒有幾個男歌手不以大膽、雌雄同體的視覺系裝扮出現。
究其原因,首先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崇妖」心理和「藝妓」的存在,源遠流長的能樂藝術給了日本視覺系搖滾華麗妖媚的靈感,在接受度上有其歷史根源;其二,日本的年輕人追求新鮮刺激,尤其是年輕女性,她們追捧爭奇斗艷的商品,多貴的東西都敢買,兜里就剩十塊錢也敢花。妖媚的視覺系藝人對她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模仿視覺系藝人能使她們成為原宿,澀谷最炫、最酷的焦點;再次,日本人的壓力是居世界首位的,年輕一代的壓力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方面,搖滾樂正是他們逃避,發泄的理想工具。
視覺系在日本發展初期,分為「妖魔派」與「唯美派」兩類,目前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的取向則趨於多元。
·誕生發展
現在,日本出現的搖滾樂隊特別是視覺系搖滾樂隊,很受歡迎。他們以誇張的化妝造型表及狂野激烈的舞台表演,來表達他們對音樂的看法。演唱會是那些視覺搖滾樂隊詮釋他們的音樂世界的最佳場合。
70年代末,在歐美出現了以DAVIDBOWIE為代表的「華麗搖滾」。華麗搖滾將視覺的要素引入了搖滾中,以華麗的裝扮和現場演奏為特徵。80年代初,在日本的千葉出現了一個叫X-JAPAN的樂隊。他們繼承了歐美80年代重金屬的風格,同時更借鑒歐美搖滾的重妝並伴隨著日本的民族性將其演化發揚成一種獨特的造型美學——從此「視覺系」誕生。之後視覺系在日本逐漸發展壯大,而且曲風也越來越多元化,視覺系那種獨特的美學和標新立異的視覺效果成了日本音樂界一大亮色,給日本搖滾界以極大的沖擊贏得了無數歌迷的青睞。
LunaSea,MaliceMizer,DirEnGrey……不斷涌現的視覺系樂隊不但在音樂性方面達到高水準,他們更將自己的個性融合到造型和裝扮中,表現出超出音樂范疇的深層理念。這使得視覺系在日本音樂界占據了一個不可動搖的位置。同樣在80年代初,歐美也將「華麗搖滾」中的視覺裝扮導向了另一個方面,以荒誕怪異甚至恐怖惡心的造型出現。相繼發展出了以KISS,ALICECOOPER,MARILYNMANSON,SLIPKNOT等為代表的視覺搖滾,後來也有將之稱為休克搖滾。
目前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的音樂取向為:X-JAPAN和LUNA SEA是重金屬的代表,GLAY的曲風較為POP,而L'ARC~EN~CIEL則是英倫和迷幻並重。他們可以說是把歐美大哥們的精髓學來了,妝畫的不但更大膽,絢麗,嫵媚,妖冶,其音樂品質也決非是拾人牙慧的水平。與國內的一些ROCK相比,無論是配器,編曲,創作精神及商業運作,日本都技高一籌。
·特徵
視覺系搖滾一般來說地下indies時期,樂隊的裝扮比較大膽,音樂更注重理念;而進入主流後,他們的服裝和音樂一般會趨向大眾化。
視覺系搖滾並不象「R&B」、「Punk」這樣的音樂名詞一樣特指一種音樂形式,其音樂形式多樣。因此按一支樂隊的主要音樂形式來分類如下:
波糖音樂:Shazna
流行搖滾:L''Arc en Ciel,Glay
工業搖滾:Zlich,MACHINE
重金屬搖滾:X/X Japan, sex MACHINEGUNS
特搖滾:Madeth Gray''ll, Dir en grey,
古典/巴洛克式搖滾:Malice Mizer, LAREINE
也有和風的樂隊,例如:Raphael
同時,一支樂隊也會兼容好幾種音樂形式,甚至搖滾與古典並存(典型如X Japan)。
很多樂隊的特徵並不僅表現在音樂上,而是涵蓋了裝扮、行為、歌詞、演奏方式等種種;於是日本本地以××系來區分他們:如地下室系,暗黑系(Dark Visual系),柔和系(Soft Visual系)。以地下室系為例,這類的視覺系搖滾樂隊化裝較濃,多黑白;歌曲有童謠風味,歌詞主要表現感懷、離世、孤獨;音樂技巧則因樂隊而異。也有按照地域來分類的,例如大阪派、仙台派、名古屋派、九州派;但意外的,雖然東京成立的樂隊很多,但極少有全為東京本地出身樂隊。
·X-JAPAN
X-JAPAN視覺系的鼻祖,造型和音樂深受KISS的影響。早在1978年,TOSHI和YOSHIKI這一對好朋友已經組成了樂隊NOISE,在學校的文化祭和LIVE HOUSE演出,在82年夏,當HEAVY METAL和HARD ROCK剛剛流入日本時,他們成立了日本的第一隻HM/HD樂隊,那就是X-JAPAN的前身——X 。
成立
早在1978年,TOSHI和YOSHIKI這一對好朋友已經組成了樂隊NOISE,在學校的文化祭和LIVE HOUSE演出,開始了他們曲折而富有神話色彩的音樂之旅。 在82年夏,當HEAVY METAL和HARD ROCK剛剛流入日本時,他們成立了日本的第一隻HM/HD樂隊,那就是X JAPAN的前身——X 。實際上X樂隊全名是「Psychedelic Violence Crime of Visual Shock",據說起這個名字是Toshi的主意,Yoshiki起初並不是非常喜歡。TOSHI 擔任主唱(Vocal),YOSHIKI擔任鼓手(Drums).
中學畢業後,Yoshiki和Toshi離開了家鄉到了東京,開始為他們的音樂理想而努力。 發展剛成立時的X,隊員極不穩定,先後來了又去的有YOJI(Guitar),TOMO(Guitar),TOKUO(Bass).但只有TOSHI和YOSHIKI苦苦支撐著. 直到85年2月份,他們終於發表了第一張自己製作的單曲(SINGLE) "I'LL KILL YOU"(DADA Records)(indie),預期的1000張全部賣完,給予了X極大的鼓舞。 X又在86年4月發表了第二張SINGLE "ORGRAMS"(Extasy Records)(indie).
87年2月TAIJI(BASS),PATA(GUITAR)和HIDE(GUITAR)加入,使得長期處於隊員更迭狀態的X終於確立Toshi, Taiji, Pata, hide & Yoshiki的固定陣容 .
85年2月份,他們終於發表了第一張自己製作的單曲(SINGLE) "I'LL KILL YOU"(DADA Records)(indie)。 87年2月TAIJI(BASS),PATA(GUITAR)和HIDE(GUITAR)加入,使得長期處於隊員更迭狀態的X終於確立Toshi,Taiji, Pata, hide & Yoshiki的固定陣容。1988年4月14日X的首張唱片「Vanishing Vision」發售,在Indie唱片銷售榜上居於前位。
1992年1月5、6、7日成為第一支連續三天在Tokyo Dome公演的樂隊。1月31日,正當X如日沖天的時候,BASS手TAIJI離隊,加入LOUDNESS,理由是音樂理念不同而退出。8月25日X轉投華納唱片公司,新的貝斯手Heath加入。同時,因為美國已有一支同名樂隊,正式改名為X-Japan。於是,X-JAPAN的成員穩定下來為:主唱(Vocal)TOSHI,鋼琴兼鼓手(Drums & Piano)YOSHIKI,吉他手(Guitar)PATA,吉他手(Guitar)HIDE,貝司手(Bass)HEATH。
正當X-JAPAN達到了頂峰時,97年4月22日,主唱TOSHI以音樂取向不同的理由提出退出,9月22日正式離開了X-JAPAN,17年歷史的X(X-JAPAN)就解散了。
98年5月2日8:52AM,原名松本秀人的HIDE在家中意外去世,終年32歲。X-JAPAN傳說中的2000年重組計劃的最後希望也因此破滅.他的死至今為止都是一個謎,由於追隨hide而自殺的事件在數日內不斷發生,在5月7日在本願寺舉行的葬禮中,雲集了從全國起來的5萬名樂迷,送葬的隊伍超過兩公里長、有197人在這個當年最炎熱的日子裡貧血昏倒被送往醫院,東京消防廳表示「除了發生意外事故之外,第一次有這么多人昏倒」,非常驚訝hide龐大的影響力。
·低谷
早在97年X Japan解散之時,就有日本視覺系搖滾格局不穩的跡象:Luna sea成員暫時單飛,彩虹隊員涉嫌覺醒劑案件暫時停止活動等等。但隨著Luna sea、彩虹再揭高潮,Glay一紅到底,新興力量層出不窮,視覺系搖滾的盛世繼續到了世紀末。然而,進入在21世紀,隨著R&B的熱潮席捲全球,新老樂隊紛紛解散,視覺系搖滾風光不在。
視覺系搖滾的靈魂X-Japan1997年9月22日解散後,隊中有日本第一吉他之稱Hide於1998年5月2日在家中離奇死亡。此後視覺系搖滾陣營里風波不斷,彩虹樂隊公開宣布拒絕被稱為視覺系,2000年年底月之海Luna sea終幕,至此三大視覺系樂隊已不復存在。連餘下的視覺系搖滾主力Glay在北京時都聲稱「中性化穿著的確接近視覺系,但這種裝扮並不是為了接近某一群體」,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其他樂隊也同樣境況不佳:1999年Malice Mizer的主唱Gackt退團,鼓手Kami突發腦溢血病逝,雖曾再次組團,2001年終於正式各自單飛;與X Japan同時期出道的黑夢歷經兩人樂隊時期,終於宣布無限期休息。新興樂隊也多有不測:才登上武道館的Raphael隊中,華月服鎮靜劑過多死亡;D-shade解散,Lareine成員相繼退出,被傳媒看好的Due』le qrartz也於2002年宣告解散。至此視覺系搖滾的主力樂隊已殘缺不齊,雖有Dir-en-grey等仍在積極活動,但整個視覺系明顯不復當年之勇。
進入21世紀後,視覺系樂隊的銷量明顯下降,2001年連Glay的《One Love》銷量都遠未過百萬;到了2003年視覺系專輯經營愈加慘淡,最高不過30萬張(最高為Glay的精選集,分別為24、25萬張),大多專輯銷一進入全年前30。長此以往,估計視覺系搖滾市場會繼續萎縮,樂隊公司都會面臨困境。現在隨著樂隊的紛紛解散,官方歌迷會也陸續停止,專業電視節目停播,不少雜志停刊。這不可不謂視覺系的悲哀。
世界上各種音樂形式有興有落,視覺系搖滾走向低谷有其自身不足的緣故,也是受全球音樂風氣的影響,更有商業經濟的作用,原因復雜,以下幾條僅是個人意見。
◆1)全球樂風不利搖滾發展
放眼世界,全美國都在Rap,全亞洲都在R&B;中國樂壇兩大主力周傑倫、陶喆也皆為R&B的唱將;日本國內也是如此,R&B盛行。年輕人追逐時尚,也紛紛改換門庭,遠離搖滾。這是日本視覺系搖滾步入低谷的最簡單的原因:音樂潮流所迫。
◆2)日本音樂經濟不景氣
從整個日本音樂界來看正面臨著極不景氣,唱片的生產額從99年開始逐年下降,已減少了1000億以上(日元,2002年數據),年輕人不僅聽音樂的時間少了,花費也少了。網路音樂下載的普及更使全球范圍的音樂業受到大打擊。
近年來,新人出道劇減,2001年為128組,而1991年多達510組。搖滾樂隊的出道更是困難,在Indies時代有1萬張以上的成績才有可能吸引到主流唱片公司的注意。這導致了視覺系搖滾新生力量的難產。
同時不能發售專輯的創造型樂手也增多,唱片公司為了自身安危,優先發行好賣的專輯。搖滾樂隊在時間和費用上需要比一般歌手大,在他們身上獲得收益的時間是偶像歌手的幾倍。現今當紅或曾經輝煌的視覺系搖滾樂隊,他們無一經歷了數年磨難的地下階段,甚至為了出專輯而挨餓;就算出道後也沒有馬上就熱賣的例子,只有反例:Glay歷時3年;彩虹花費至少2年;Luna Sea則自始至終徘徊於商業利益與音樂理念之間,沒有太突出的成績。因此一方面唱片公司不願輕易為搖滾樂隊發片;另一方面一些視覺系搖滾樂隊步入主流後便放棄自己的音樂理念。這導致了很多優秀的搖滾樂隊只得反過去尋求Indies公司的幫助,這一定程度上影響視覺系搖滾樂專輯的產量和質量。
◆3)部分視覺系脫離音樂本質
視覺系登上主流檯面之後,部分樂隊曲風似乎也不免逐漸朝主流靠攏,造型上舍棄了初期的視覺震撼,而以吸引歌迷作為主要目的。久而久之,讓媒體與大眾產生了錯誤印象,認為打扮中性、化妝驚人的就是視覺系,忽略了裝扮是形、音樂才是搖滾樂團的神。後進樂團的表現,也令人感到他們的創意逐漸凋零,無論是在音樂上或造型上,都不斷的在其身上看到因循前人的影子,建立起自我且無可取代之風格不多。在商業化的過度包裝下,原本應以創造音樂為首要任務的樂團,漸漸淪為與偶像團體相似的商品,甚至出現有包裝出台的視覺系樂隊∧ucifer。於是,視覺系這個原本專屬搖滾樂的分類名詞開始動搖,也轉變成「以外表取勝」的涵義,並且讓視覺系「以視覺表現與音樂結合」的特點漸漸模糊。一些的樂迷,也無視音樂的表現,以貌取人,如同迷戀青春偶像一般迷戀著搖滾樂手,造成視覺系涵意的歪曲。
視覺系搖滾樂並不是一個以音樂風格所建立出來的流派,所以它也不會在音樂風格上獲得傳承。『以視覺表現與音樂結合』是視覺系搖滾樂團最重要的關鍵,希望新興的樂隊能在視覺音樂兩方面下苦功,成為神形兼備的樂隊。
日本在短短二十年間就形成了視覺系搖滾文化,固然這其中有商業炒作的因素,但視覺系本身的魅力起了更重要的作用。雖然今天潮流背視覺系搖滾而去,但後者在日本有著深厚的地下樂隊的基礎,非一朝一夕可沒落。倘若有一兩支出色的樂隊從中脫穎而出並領導整個樂壇,視覺系搖滾便能再創輝煌。
就像最後您將聽到的HIDE的這首歌一樣,或許,世上沒有絕對的結束,結束只是預示著,另一輪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