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獨鋼筆行楷字怎樣寫好看
擴展閱讀

獨鋼筆行楷字怎樣寫好看

發布時間: 2022-04-15 09:39:36

A. 如何寫好鋼筆字,行書體

怎樣寫橫
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在漢字中橫是用的最多的筆畫。故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但橫的種類很多有平橫、凹橫、左尖橫、右尖橫等,在這樣繁多的筆畫中從何入手,先寫那個後寫那個,以筆者之見不要管它那麼多,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個道理。橫有兩種基本寫法,一是次筆(圖一),二是主筆(圖二),在這兩種寫法中起筆、行筆是一樣的,只是長短不同,收筆不同。在收筆處,前一個是駐筆,就是在結尾處停一下筆,停的目的就是為下一個筆畫做准備,同時也就產生了節奏。毛筆在此還有個作用是墨沒有走到,通過駐筆使墨走到。在收筆處,後一個是頓筆,在此前有一個提筆,這個提筆就是為頓筆做准備的,提是往上頓是往下,一上一下、一提一按完成了頓筆。毛筆寫大字提按還明顯些,寫小楷和鋼筆字時,提筆只是靠感覺而已。下邊就具體地談談橫的寫法。
橫的起筆:從左上角往右下角頓筆,這就是前邊說的「落筆如空中墜石」。頓筆少駐。(也就是少停一下)注意:在這我強調的是,頓筆不能行筆。也就是說筆從左上往右下自然落下,型如桃點。
橫的行筆:在頓筆的基礎上筆往右平穩的運動。注意:不能提筆,不能寫斜。如能達到平如桌子面者更好。
橫的收筆:橫的收筆有兩種一是沒有頓筆,二是有頓筆。注意:頓筆也是往右下頓筆。然後回鋒,與下個筆畫連接。
橫的種類:一是主筆橫,在一個字中只有一個,特點長而少。如同首領不能有二。二是次筆橫,多而短,如同士兵多而精。
橫的手法:毛筆和鋼筆都是靠手腕進行運動,從上往下(頓筆)--再從左往右(行筆)--往上運動(提筆)--從上往下(頓筆)--從下往裡(回鋒)這是主筆的收筆,次筆的收筆是駐筆。
橫的練習:在練習時可以單獨練習,也可用字練習,可選用 一、二、三進行練習。
橫的節奏:由慢到快再到慢的過程。注意:這里的快是穩中求快,切忌隨意的快。
怎樣寫豎
豎和橫方向是不同的,一平一直,一寬一窄。豎就像柱子,一根頂樑柱,可見豎的作用有多大。故豎必須寫的結實、有力,否則不能挑起大梁。橫豎是平與直,均屬於「靜」的范疇。所以要求寫「穩」,不要求寫「動」。豎的種類很多,它和人一樣有高低和胖瘦之分,也就產生了長豎和短豎。有靈巧和魁梧之別,也就形成了細豎與粗豎。在書寫中應靈活掌握,以不變應萬變。比如上尖豎起筆就要輕,順鋒落筆,注意在此就不要頓筆,否則就寫不成上尖豎了。下尖豎就與此相反,它在收筆處不能頓筆,不然就寫不成下尖豎了。此外還有腰細豎、腰粗豎等等。但豎的基本寫法從形態上分只有兩種,一種是垂露豎,它的用途比較廣。(圖一)另一種是懸針豎。它的用途就比較窄,只用在中間,如「中」字等。(圖二)從此可以看出豎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長短、粗細、輕重之變化。下邊就談談豎是怎麼寫的。
豎的起筆:豎的起筆有兩種,一是頓筆法、二是順鋒落筆法。不同的筆畫有不同的用途,你在今後的臨帖中就能發現,這兩種起筆方法。
第一種先說頓筆法。筆鋒從左上角往又下角頓筆,稍駐,然後方向轉變,向下行筆。形態:筆畫頭部不能有尖的出現。
第二種順鋒落筆法。就是筆畫從左上角向右下角順鋒落筆,稍駐,然後向下行筆。注意:不能頓筆。形態:筆畫頭部呈尖狀與頓筆法相反。豎的行筆:在起筆的基礎上,筆向下運動,筆毫向兩邊鋪開。要求要穩,不能有鋸齒狀。豎的收筆:豎的收筆根據不同的需要,也有不同的寫法。一是垂露豎,二是懸針豎或下尖豎。具體的寫法是:
第一種先說垂露豎:在行筆的基礎上向右下頓筆,然後向左上提筆回鋒。筆畫下邊狀如露水珠,故稱之垂露豎。
第二種是懸針豎或下尖豎:先說懸針豎,在行筆的基礎上逐步向上做收筆動作,形成一個尖型,形似剛針故稱之「懸針」豎。注意:不能有虛尖。此筆畫多用在一個字或一個部首的中間,如:中、半、十、羊、峰、樣、針等字。下尖豎的寫法是在行筆的基礎上向左下角收筆。下尖豎的特點是豎較短,只用在左邊較短的豎。
豎的練習:可以單獨的練習,也可結合字的練習。如:結合橫的練習可選用 「王」、「圭」、「十」等字。(圖三) 寫豎速度:起筆慢、行筆快、收筆慢。
怎樣寫撇
前邊我們已經講過橫和豎,即平和直,現在我們講講撇,講講斜。撇是斜的。斜是美的,斜是動的、斜是一切生命的體現。這使我想起「風吹哪個楊柳,唰、啦、啦、啦......」這使我看到「在那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有一 個彎彎的小船......」在這美麗、迷人的景色中,給人們帶來的無限遐想。是啊!美是斜的,美是動的,美是有生命的。書法也是一樣,它美就美在那個撇,它從左上往右下運動而形成的極富動感的線條,那不就是楊柳、那不就是小船嗎?多麼富有詩意啊!古人對撇有另一種評價,形象地稱之為「犀角」,可想而知撇之銳利。在藝術上,斜與平是動與靜的對比,是活撥與端莊之變化,故浪漫是撇的一大特徵,所以在書寫時要把握這一特徵。須注意的是,不要得意忘形,要既美麗、瀟灑而又不失其風度,這是最美的追求。
一.撇的種類:從大小上分,有長撇、短撇之差;從角度上分,有平撇、斜撇之別;從筆畫上分,有橫撇、豎撇之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形態產生不同的美 。這就是今天講的撇。
二.撇的寫法: 1.撇的起筆。從左上往右下頓筆,稍駐,然後向下或向左下行筆。注意:撇的不同,行筆的方向也不同。 2.撇的行筆。在頓筆的基礎上,往下或往左行筆,在行筆的過程中,注意筆的往上運動。 3.撇的收筆。撇的收筆是和行筆連在一 起的,只是在尾部筆往上運動漫漫出鋒。它和懸針豎的收筆是一樣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圖一、二)
三.撇的練習:
1.筆畫的練習:長撇、短撇,平撇、斜撇,橫撇、豎撇的練習。
2.字的練習:生、升、在、左、斤字的練習。(圖三)
怎樣寫捺
捺與撇是一對對稱關系,從橫豎撇捺可以看出中國東方文化的哲學思想。平衡對稱之美,表現了中國書法的宇宙觀,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智慧。通過書法去表現大千世界,去認識自然、表現自然、,從而達到陶冶性靈,提高修養之目的,達到古人所為的天、地、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如:顏真卿用字去表現宏大的宇宙觀,柳公權用字去表現以我為中心的放射觀,漢代隸書則表現出中國古樸的哲學觀,處處表現出深奧的易理和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捺和撇又是一對孿生姊妹,如同雄鷹的兩只翅膀,在藍天上翱翔,展示著各種優美的姿勢,令人嚮往。而宋代黃山谷先生看到是另一種景色,他看到船夫盪槳時的優美姿態,從而激發出靈感,寫出豪放的黃體字,以河南葉縣(現平頂山市)的《幽蘭賦》著稱於世。
由以上說明,撇和捺是很重要的。古人對捺的要求則是「一波三折」,從中可以看出,捺是最不好寫的,難度較大,但也不是那麼難,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書寫方法,是容易學會的。
一.捺的種類:從長短上分,有長捺、短捺;從角度上分,有平捺、斜捺。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捺——反捺。
二.捺的寫法:
1、捺的起筆。捺的起筆有兩種:一種是順鋒法,另一種是藏鋒法。順鋒法, 就是筆鋒從左上往右下自然落下,形成左上尖下粗的竹荀狀,多用於短捺、反捺。藏鋒法,就是筆鋒從右下向左上(藏鋒)再往右下,形成左上頭部圓韻,多用在長捺、平捺。
2、捺的行筆。捺的行筆在方向上有三種:一是斜捺的行筆,二是平捺的行筆,另一個是反捺的行筆。斜捺的行筆是在起筆的基礎上往右下行筆,大多呈45角。特點:在行筆的過程中,筆畫微帶凹型。平捺的行筆是在起筆的基礎上從左往右行筆,表現出「一波三折」的形態。反捺的行筆和斜捺的行筆相反,特點:在行筆的過程中,筆畫微帶凸型。這三種行筆在用筆上都是由左上往右下行筆,上細下粗或左細右粗。
3捺的收筆。捺的收筆是在行筆的基礎上頓筆、然後往上提筆、出鋒。
三.捺的練習:
1.筆畫的練習:長捺、短捺,平捺、斜捺,反捺的練習。
2.字的練習:全、木、未、女字的練習。

B. 怎樣用鋼筆寫出好看的行書

先「對臨」。無論你是用毛筆,還是用鋼筆,都可以臨寫的。對臨,先臨其形似,再臨出神韻,這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題主同志:沒嚇著你吧?學習書法,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時間短了是學不好的,明白?我所說的三至五年,是在每天堅持臨寫的前提下,如果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臨,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臨出形似和神韻的。

C. 怎麼用鋼筆行楷字帖練字 並寫出一手漂亮的行楷

練好字 一套字帖就夠了 我現在在用weibo大牛『練練字貼』推薦的凹槽字帖 可以反復使用 堅持一個多月了

D. 寫字藝術怎麼寫出漂亮的行書,必須掌握那些技巧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對於學習、工作、學業、交友是十分有用處,另外練習寫字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修身養性,延年益壽,展示個人才華、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寫好,都有想學硬筆書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學者又覺得茫然,不知從何入手,筆者學習硬筆書法多年,今不嫌淺薄,談談怎樣學習硬筆書法。

具體方法如下: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
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
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 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上,鋼筆亦如此。
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E. 怎樣寫好鋼筆字啊

怎樣寫好鋼筆字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 ~ Y6 @! g5 ^) {. q0 y.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6 @, a$ U$ l) W. J- C2 q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 c3 R" ]( s5 Z' k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m0 d: K, h! a# B. ~3 U/ C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8 |* q+ H: g/ W6 U4 q3 F- w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7 t2 \: s, j$ A5 H/ y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6 E/ N5 w. J- c& A# M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8 P) A+ L& e& s2 q( s) [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8 P5 a4 Z3 a- m7 B, ]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G: ~2 k4 t! g; f5 T- `& ]8 c; D% J/ z3 o

) m& l2 }' i+ c- ~# L, f3 g1 p4 C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 _4 L& v- s# Z- h3 m {) x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1 q' ]1 {) o9 T5 t8 D7 ]/ B" p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6 k5 q1 n/ c3 Q6 j! B1 e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 S1 F! Y4 y& u6 L: q* ]0 X(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 k/ m* o6 A `/ A% Y( K" X; p(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 j2 v+ ?0 c) P(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Z; S4 {. {9 V& }3 X" K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 i# Y w$ u- E" Q!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V4 x/ [- l8 S! q; k$ s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H; ^) g% q& S% N0 a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0 j: T& A+ @! g! Z) a x9 }3 q9 {. _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 v$ S) i! A# R! x5 ]6 m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2 R6 E2 t8 T4 [# `& l* \- H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 V6 t, c: w( Q. g& @# C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s% E8 U* s N& ]6 D! d0 s
% n' j; T/ @% N6 t" {; N7 P6 P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8 r- K+ _$ H' [4 h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3 K: I9 W. v% c% S3 W6 v$ o4 [; w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8 q; c3 N. x& P3 l$ B& T/ M. }& Q) T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S6 ~3 k3 o! B# G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G4 _9 P6 m% [0 P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4 A! D" Z: L. ~! }( P: {$ O
' N. I+ l! ^4 K3 V: D& W: w; f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 m/ a% {0 ^# c% H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O$ G$ g+ [) s! c1 a/ ?5 h$ U<br>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br>/ L( E, E }4 _#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3 s/ s# x9 d" ]. v5 G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e1 r; A8 \0 j6 o4 Q0 t
. a L. A1 |! H4 r9 [, P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 {. [ t) _; l" K9 U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 s9 n2 D: u d: M6 }! Y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A0 X% G7 E1 ]+ R" x( r/ h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0 `, y* ] `; ]' P$ X" L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 p1 A4 d. z/ b E6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O! I* m6 _2 K+ J, L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7 z( `$ x# }, Z: v" _' P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3 O. j! M5 c. c, h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4 i4 W& w. X2 k+ |8 Y8 A
答:不是。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6 @. ]$ m6 c$ n o# d/ R9 A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 `0 P2 j6 ]* h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4 l1 r p! Q& Q" p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 h% O1 j) @# C0 t0 G6 K* w7 L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3 M* I2 X$ [0 \9 N- B5 ]) }*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 `! `4 j. K6 \5 ?
* b- }. `( [' o) Y/ ^( s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 Y, l: o, x9 _9 J2 S W0 ]+ f3 b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7 I6 k* D8 d+ q$ i7 H+ c1 T9 S2 I' c% x" F* z' T# j6 R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T" `: b0 J2 z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E- ~" X8 | X# J, ]0 Y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1 R& R- R* A: t/ L* E9 X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y7 k* M( O' x2 i0 v8 d8 Z

& }1 _- V9 Z4 y% v8 g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2 [1 v/ h$ ]" C- j. ~- H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7 |. \9 Y8 X( t- T; E$ K- z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 O/ u7 A- c) c/ L; N" t% t V% J# O( |/ W: S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8 q" s D) z, M& k7 O- ]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 C- {; u. \* e/ o, B# q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 o3 _: \2 ]) |" y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e9 \) b1 _4 d9 ^- @0 L% n7 x' d
. W% y& J8 L- A
答:關系很大。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 z' u* X7 f, x" ]: i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 A9 I' Q5 V) t9 X s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_7 K8 V Q* ^+ S q- n3 V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4 Y2 X- K8 N0 a. ^' d! L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2 E2 [3 b. E: }4 g) r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e7 H* d: W1 w% \9 l# Q! Q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Y9 ]7 X9 s8 s D! p(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W# p7 @) I3 [% I- c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V! H6 Q& t0 m n* m9 m(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 `$ B5 x( \' e- e) K7 I; B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 l9 {, \. Z u6 e/ ^6 a' ]0 S; l4 B* h! k5 p$ L. o/ ?+ B* C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6 k# S0 z: r0 `
1 B' @2 m& a9 R# r1 r$ p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O7 n0 Z; }. Z1 S' f5 _1 N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 [ S, K4 a. _% Y3 ]7 X0 [5 h5 v, ~& z" z# H1 C& j; x" X3 g) j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 X( D$ m. f1 E3 B3 U" _! V/ ~! S/ _% Z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 ]. b6 O P+ w$ T
, w3 L1 t/ D" O- R! w9 D# @' |+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 j$ E, {' {: i5 K4 U' z% ^- L3 V" I |* H: B% p( Q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3 E, {4 B) `)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g! a( \0 O3 o<br>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M! Z1 v1 T- X2 X<br><br>" p+ C: J3 b* A$ a* Z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br>: W, A- H9 d& u" k! Z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br>; B7 N, N! E, F* h8 u4 f3 j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6 g6 y* B% V C* H* H! \<br>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br>8 w# H9 L- Q& N x3 N)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0 d$ D% f; T" X9 z<br>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g+ w. e f. O! f6 F<br>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J6 C0 J2 J) n* t9 o<br>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0 l) v- a# c! v7 p! g n<br>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O8 k4 p5 U, L<br>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1 m" ~* Q, S8 A8 g# T$ Q8 i<br>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br>8 A3 Z+ o& z# W. y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5 v* A9 o+ h' D' Y/ ]<br>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E4 i* u e' R ~<br>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是原副省長,遼寧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朱川同志提倡的,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5 D* i5 a/ k) [6 k<br>「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b" Z8 I( T! o" T! ~& V<br>「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br>8 V# y% Q- Q+ \* j$ H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W! l+ @* m/ c5 X- R: z0 E$ ]1 L<br>「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br>$ l- }$ O" {* _2 B8 V6 L' N: l w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e; R4 J& ?& y$ u: W! x( H! ?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q7 U1 ]1 V z3 j" U, \6 Q0 l+ U: x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 _; G; V* k1 l+ N4 t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 Z9 M, |. D& f, @# b" y5 U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9 l) }3 C( ?. C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朱川語)上,鋼筆亦如此。
" s* I- b% x8 J9 ^# t0 P* {$ A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選自《怎樣寫好鋼筆字》
- L# _4 _4 i: s+ j

F. 怎樣練好鋼筆行楷

你好,呵呵,你的基礎肯定不錯吧,跟我的一些同學一樣,盡管毛筆字寫得不錯,可鋼筆字卻不怎麼樣,尤其是行楷。
我個人覺得得把正楷寫好了,再在這個基礎上練行楷,我練得是顧仲安的,個人很喜歡,只要抓住各個部首的寫法,主要特徵,結構,你有基礎的話,進步起來很快的。
練字不光是要練,還要動腦筋哦。

G. 如何把鋼筆字寫好

我想樓主你練的是硬體鋼筆字,那讓我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供你參考:

1 尋找自己喜歡的風格來練以達到更美的效果
雖說橫、堅、撇、捺、折的寫法都是一樣的規格要求,但具體寫出來卻各個大師風格各異,如果選擇了自己其實不適合或後來才發現自己不喜歡這種風格的多數都是練來練去練不出個東西。

2 每天練的時間適當就好,但有空時多看點寫這風格的達者們的視頻。
增強我們對這種風格的感受認知

3 一定時間後已練上手了,要提練出自己的特點。
每一個人的字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味的照抄他人最終寫漂亮了也什麼都不是。

4 不鼓勵一味的描字貼
通過描字達到兩點即可,一把字的距離結構感以及字感練出來即可,二自己的基礎還不厚實之前時間長點不接觸「榜樣字」會出現「字走樣」現像,此時再來描字貼,從新回到組織的懷抱。「正規感」到手後再「離家出走」寫出自己的字路,如此幾個回合下來,正規字在你腦裏手裡都是有印去不掉後你自己的風格越發強勁時,你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之路了

H. 怎樣寫好行書鋼筆字

本人以為,寫好鋼筆字其實並不難,只要有耐心加上細心領會即可。
現代人寫字都用硬筆,即水筆、鋼筆、美工筆等等,寫的字要整齊規范而有效率,這讓人看著一目瞭然,滿足工作和學習的需求、不影響別人的閱讀,這是一個層次「好」。寫的字有稜有角,獨具美感,有毛筆字寫出的韻味兒,這就是更高水準,具有藝術水平的「好」。
1、對於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用硬筆書寫都有一定時間了,所以達到第一水平的好,寫出流利整齊讓人一目瞭然的字,應該沒有問題。
2、但是也有人因為粗心與馬虎的習慣養成太久,很難寫出規范的字,這就需要從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制定計劃,抽時間加上持之以恆的練習,必定能達到好的效果。
3、對於少數希望在寫字上能比常人優秀的朋友來說,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字帖,花時間用心 臨摹,必定能達到所期結果。
(1)選貼:選擇與自己字形結構相似的字帖,練習起來能省一定時間。自己字形長而瘦的話,我推薦選鄒慕白的字帖,寬而低的話推薦摹寫平龐中華的字帖,寬而潦草,掌握不了結構的話 推薦用臨摹黃繼成的字帖。初學者應先練好楷書。
(2)制定計劃: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看看自己能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制定一個計劃,並耐心、用心地付諸行動(比如一天抽30分鍾練字)
(3)練習:初學者每天最好摹寫一張,臨寫一張,摹寫就是在字帖的白紙上描,臨寫就是字帖放旁邊,自己照著字帖上的字練習。臨摹時候要悉心揣摩字帖的結構等等,初學者掌握結構後,方可在用筆上下功夫。
(4)實戰:在工作學習時在遇到動筆寫字的情況下,應該刻意市使自己能寫出和字帖相似的結構,得有點字帖上的味兒。
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用心練習的話,一個月應該就能寫出規范,有點兒美感的字。另外有時間的話毛筆字和鋼筆字結合練習,也能增加效果。(推薦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人楷書帖)

以上是我個人練習鋼筆字的心得,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I. 怎麼練習硬筆行楷

中國書法講究的是修心,心境在才能有所成就。 所以一定要刻苦練習。行楷的練習與剛開始的楷書基礎幾乎無關,所以現在想練還不晚,只要你能專心練相信只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見到成效。我跟你是一樣的,現在的書法還受同學的誇獎,可以練練「司馬彥」的書法字帖,挺好用的。

J. 鋼筆楷書入門 怎樣學習書法 怎麼才能寫好字

鏈接:https://pan..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提取碼:icvc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