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該怎麼教育的圖片
5—10歲的孩子如何教育:著名心理醫生李子勛認為,5—10歲是孩子形成一個行為習慣的時候,是形成一個內部規則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沒有道理可講,還不知道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不好,更關注爸爸媽媽的表情和態度。所以,這段時間內爸爸媽媽很容易影響孩子。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家長在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他(她)想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注意事項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讓孩子獨立思考,自由選擇,把孩子視為家庭的平等成員。
二:對孩子的意見要認真耐心的傾聽,爭取與孩子做朋友,家長不可只是自己說了算,完全不聽孩子的建議。
三:爭取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和願望,尊重孩子的選擇,對孩子的正當要求要同意。
四: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擺實事、講道理的方法。不要輕易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發指令,要盡量引導孩子去思考。
五:與孩子成為朋友,並不是自己沒有原則,對孩子溺愛。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的自由,但並非對孩子的放任。
六:多與孩子溝通主動和孩子交流想法。這樣做的目的是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心靈的距離。
❷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鏈接: https://pan..com/s/1F13UnvuJVQ2kX1sYhwylvQ
❸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
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針對孩子性格的優點和缺點,分別制定教育培養的計劃。
7
溫馨提示: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能太寵溺自己的孩子。
❹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而家長不可能天天圍著孩子,孩子會長大,要獨立,要學會自己學習,自己生活,在此之前孩子們必須學會自我保護。因此,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光靠交通、公安、學校等部門的力量是不行的,作為家長,必須盡早教給孩子一些安全常識,讓他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護自救的本領。只有這樣,他們長大後才能適應各種環境,敢於與違法犯罪行為斗爭,才能在絕境和險境中解救自我,才能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達到保護自己,並為社會作貢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切身體會: 一、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一些方法。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採用啟發和誘導的方法和孩子談話。應遵循以下原則:一要待孩子身心發育達適當程度,方可進行。二要對孩子的嘗試和失敗有耐心,成功時要及時給以鼓勵。三要在訓練中避免強迫,要引導孩子高高興興接受訓練,寓教於樂。 在教育和訓練中,還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尤其全家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須一致,否則會造成兒童心理紊亂。成人對兒童應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孩子缺乏信心和頑固任性,對培養習慣不利。大班的孩子,常表現一定的抵抗性,喜歡說「不」,對此應採取策略,凡事必須正面誘導,向孩子提出明確要求,並指出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那樣做。兒童喜學榜樣,模仿性極強,故在遵守用電、玩水、交通規則等生活習慣上,同其他行為一樣,成人應做出良好榜樣,並鼓勵兒童之間相互學習,養成良好習慣,改正缺點。 在此基礎上,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類安全活動鞏固安全知識,比如:前兩個月學校開展了防火自救知識講座,我們聽孩子說後,在家也搞了個模擬火災現場逃生活動,我、孩子的媽媽和孩子扮作火災現場人員,採用各種手段逃生,孩子自己知道爬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嘴巴選擇安全出口撤離火災現場……活動過程中,孩子不僅鞏固了安全知識,而且在充滿樂趣的游戲中增進了家庭親情,「火」場孩子時不時對我們的提醒,讓我們作為家長的更系統知道了正確的應對火災現場的實用知識。 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有關安全知識DVD、圖片、故事等來教育孩子注意安全,為了激發孩子學習這方面知識的興趣,我們往往帶孩子去現場感受,比如:在教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帶孩子到街上去認識斑馬線、人行道,車行道,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是怎麼回事,回到家讓孩子扮小交警,指揮我們這些「行人」過馬路,孩子通過看、聽、想、做不知不覺中就把安全知識牢牢地記在心中了。 有時幼兒園會要求孩子畫畫,我們適當引導孩子畫些宣傳安全的畫,孩子開始畫時不知如何創作,不停地問,於是,我們為她找了許多相關的圖畫書,讓她自己翻,看不懂的地方問我們,結果她最後畫出的那幅宣傳畫是我們都沒想到的在路上一串大腳印,一串小腳印,大腳印在車行道上,小腳印在人行道上……這幅畫真實的描繪出許多成人淡漠交通安全知識,而小孩子卻認真遵守交通秩序的社會現象。畫面簡單,含義卻是那麼深。 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進入廚房的,火柴和打火機一類易燃引火物決不能讓孩子去玩弄。教育孩子玩鞭炮和焰火時要特別小心,孩子要在家長的陪同下玩這些東西。讓孩子懂得玩火的危害性。2. 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在湖、河邊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帶,決不要亂跑亂蹦,以免失足誤入水中。3. 不要玩電。囑咐孩子不能去觸摸和玩耍正在運轉的電風扇等電器產品,不能摸電插座。4. 不要讓孩子隨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銳器物當作玩具。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刀、剪等用具。5. 避免運動受傷。孩子在運動或游戲時,教育他們注意規則,按順序進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險性游戲。6. 不要亂吃食物,不要買「三無」食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臟的食物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品不要吃。幼兒進食一般要有人在邊上監護。7. 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東西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9. 教育孩子,使它們懂得登高的危險。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10. 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裡或含在嘴裡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扎傷孩子。 1 1. 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1 2. 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1 3. 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隨便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終生平安與幸福。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打基礎的時期,抓往這一關鍵時期家長對孩子進行自護自救的教育,規范孩子的安全行為,培養其自我保護的必備素質,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❺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方法
1、家長給父母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不管是同學、鄰居、教師還是英雄模範人物,都應該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言行。
2、給予一定的環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一定感染和熏陶。家庭作為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其中成員間的關系,生活方式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用好批評和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以及做錯的事情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事件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是否需要用到懲罰,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孩子的思想行為,使孩子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
(5)家長怎樣教育孩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授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事物。
人在其中,慢慢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到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
❻ 萌娃開學把老師照片親個遍,家長知道後怎麼教育孩子
事情是這樣的:在開學的時候,湖北恩施有一個小萌娃背著書包來到教室,卻沒有看到老師,或許他是太想老師了,就來到老師的照片牆面前,將上面的所有老師挨個親了一遍。這一幕正好被一個老師拍了下來,放到了網上,直把網友們逗樂了,大家都說,看來這個小萌娃是真的想老師了。
當然,教師的品德和素質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教師應該時刻記住自己為人師表,不僅要給孩子傳道受業解惑,更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並引導孩子走上正途,這樣才是真正的好教師。
❼ 聰明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生怕他在外面受到一點點委屈。
可是這些年,幼兒園傳出老師毆打孩子和女學生被性騷擾的事卻層出不窮。可以說現在,幼兒園和學校的設施環境都是非常好的,學校基本都有攝像頭來規避這些事情讓家長放心。

家長,當你的孩子被欺負了,請記住你是他的依靠,是最堅固的堡壘。你站在他身後,他才有勇氣去反抗所有不公正的待遇。「不進一寸,也不失一毫。」
你要懂得游刃有餘最好的方式是:父母不僅要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也要給孩子最溫暖的愛!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