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百日草,你知多少
小菊去隔壁村的山野上,看到了一小片的百日草,還以為是野生的,才知道是有人種植的,沒想到山村當中還有如此愛花之人,可敬。這百日草又名百日菊,也叫做“太陽花”,代表著友情長長久久,花期比較短,只有短短的夏季開花,那麼這種被稱為“太陽花”的花卉植物,該如何養護呢?
如果不是直接買回來養護,而是用種子播種的,建議在春天進行播種易活,將種子直接撒在盆土種,並覆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壤就好。期間土壤保持微濕,很快就可以生根發芽。
百日草對肥料要求不高,即使不去施肥也能夠生長開花,但想要爆花不停,花期延長,建議大家還是補充一些養分為好。每隔半個月左右追肥一次,這樣養分補充足了,才能花開更旺盛,植株長得健壯。
大家逛花市時,路上遇見百日草可別放過哦,你值得擁有!想要入手百日草的花友,我建議在春秋兩季,這時候的氣候適宜,適合服盆。
『貳』 百日草栽培時應該怎樣養護管理
(1)肥水管理
百日草屬耐乾旱性草本,在夏季多雨水或土壤排水不良情況下生長不良。植株細長,節間伸長,花朵變小。可通過控制供水來調節植株高度。
百日草幼苗期每半月施肥一次,花蕾形成前再增施兩次磷、鉀肥,氮肥不宜過多,以免植株徒長。
(2)光照管理
百日草屬陽性花卉,栽培場所應光照充足,光照不足則容易導致徒長,開花少且花色不艷。
(3)植株管理
百日草定植成活後,留下兩對真葉摘心,以促腋芽生長,使植株粗壯矮化。如在摘心後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用0.5%比久噴灑,矮化效果顯著。花後不留種時需及時摘除殘花,減少養分消耗,促使葉腋間萌發新側枝而多抽花蕾。
(4)病蟲害防治
百日草常見病害有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常見害蟲有蚜蟲,可用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
『叄』 百日草對生長環境有哪些要求
1、百日草的生長環境
別看百日草樣子很嬌俏,看起來十分柔美,但是這種植物的適應性相當不錯,可以在乾旱之地負隅反抗而頑強生存,也可以在貧瘠的土壤之中盡力汲取到充足的水分與養分。如果能夠在百日草的生長中給予它充足的光照,那就最好不過了~
『肆』 怎樣栽培百日草
1、怎麼栽培百日草
百日草若不進行摘心處理,植株側枝太少,花朵也少,適當的摘心可以促進植株矮化、花朵增加。當幼苗長至4片葉時,定植並摘心,促長下部分枝以形成較好株形。定植一周後開始摘心,留4對真葉,並視植株生長及分枝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再次摘心。開花期間繼續旋入磷酸二氫鉀等磷鉀肥,促使花頭不斷長出。花凋謝後要及時剪除枯花頭,以減少養分流失。
『伍』 百日草播種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百日草的種植技術
澆灌
因為光源要求度提高,因而水分非常容易揮發,需常常維持適度環境濕度,夏季可每日澆灌。
上肥
移栽時盆體施入2-3克復合肥料,移栽完用800倍液敵克松灌根消毒殺菌。在移栽1周內要維持盆景土潮濕,以推動表面根莖生長,待根莖生長至盆體就可逐漸施肥,每星期上肥2-3次(大晴天施肥水,濃度值操縱在200mg/kg之內,下雨天施粒肥2-3克/盆),還可填補施1次鈣肥。
植株定型
百日草若不開展摘心解決,植株枝條太少,花瓣也少,適度地摘心能夠推動植株矮化、花瓣提升。當小苗至後4片葉時,移栽並摘心,催長下邊發枝以產生不錯株形。
移栽一周後逐漸摘心,留4對出葉,並視植株生長及發枝狀況決策是不是開展再度摘心。開花期內再次旋緊磷酸二氫鉀等磷鉀肥,促進花樣持續長出。花凋落後要立即剪去枯花頭,以降低營養物質外流。
『陸』 百日草的植物特點
1、百日草的形態特點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粗壯,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0厘米。葉對生無柄,葉基部抱莖。葉形為卵圓形至長橢圓形,葉全緣,上被短鋼毛。
2、百日菊花型
頭狀花序徑5-6.5厘米,單生枝端,無中空肥厚的花序梗。總苞寬鍾狀;總苞片多層,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外層長約5毫米,內層長約10毫米,邊緣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紅色,流蘇狀三角形。舌狀花深紅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圓形,先端2-3齒裂或全緣,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長柔毛。管狀花黃色或橙色,長7-8毫米,先端裂片卵狀披針形,上面被黃褐色密茸毛。
『柒』 百日草的習性是什麼
基本信息 名 稱: 百日草 學 名:Zinnia eIegans 別 名: 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對葉菊 、秋羅、步登高 科: 菊科 屬: 百日草屬(Zinnia L.) 類 別: 為一年生草本花卉 百日草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花。 產地分布 原產南美墨西哥高原。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阿聯酋國花。 形態特徵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粗壯,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Ocm。 葉對生無柄,葉基部抱莖。葉形為卵圓形至長橢圓形,葉全緣,上被短鋼毛。頭狀花序單生枝端, 梗甚長。花徑4~1Ocm,大型花徑12~15cm。舌狀花多輪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綠、黃、粉、 紅、橙等色,管狀花集中在花盤中央黃橙色,邊緣分裂,瘦果廣卵形至瓶形,筒狀花給出瘦果橢 圓形、扁小,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種子干粒重5·9g,壽命3年。 品種類型很多,一般分為:大花高莖類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莖類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較多、小花叢生類型株高僅4Ocm分枝多。按花型常為大花重瓣型,紐 扣 型、鴕羽型、大麗花型、斑紋型、低矮型。 百日草花大色艷,開花旱,花期長,株型美觀,是常見的花壇、花境材料。高桿品種適合做切花生產。 生長習性 喜溫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強健、耐乾旱、耐瘩薄、忌連作。根深莖硬不易倒伏。宜在 肥沃深土層土壤中生長。生長期適溫15~30°C,適合北方栽培。矮型種在炎熱地區,宜植輕蔭 處,同屬約有20種,如小百日草、細葉百日草等。 瘦果、種子千粒重2.8-11克。適宜播種於花壇、花鏡,矮生種可盆栽。百日草也是優良的切花材料。 百日草花瓣顏色多樣,花期長,花型變化多端,基本上都是重瓣種。 百日草原產墨西哥,性強健,耐乾旱、喜陽光,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忌酷暑。在夏季陰雨、排水不良的情況下生長不良。 春播於3-4月進行,4-5片葉時移植,株距10厘米。6月初定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7月至霜降開花。百日草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但因氣溫過高,且多陣雨,應注意防護遮蔭。 百日草秧苗在生長後期非常容易徒長,為防止徒長,一是適當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加大株行距;三是摘心,促進腋芽生長。一般在株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留下2-4對真葉摘心。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常在摘心後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不徒長的苗露地栽培,如果為了限制高度也要摘心。定植前5-7天放大風煉苗以適應露地環境條件。 百日草可採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因它是相對的短日照植物,日照長於14小時,開花推遲,播種到開花需70天,且舌狀花多;日照短於12小時,則開花提前,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但以管狀花較多。另外,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 繁殖方法 以種子繁殖為主,發芽適溫20~25C,7~10天萌發,播後約70天左右 開花。真葉2~3片移苗,4一5片摘心,經2~3次移植後可定植。華北地區多於4月中、下旬播 種於露地,大約一周發芽,2~3片真葉時移植或間苗,田間栽植株行距因品種高矮而定在15一 4Ocm范圍,盆栽時須待摘心後,移植到盆中,可倒盆一次,矮莖種盆栽要反復摘心,促生側枝, 形成豐滿叢株,"五一"節用花可於2月上旬播種於室內,盆播3月下旬分苗入盆,4月下旬脫 盆栽植。追肥以磷鉀肥為主。留種要在外輪花瓣開始乾枯,中輪花瓣開始失色時進行,剪下花 頭,曬干去雜、貯存。 百日草花期長,後期植株會長勢衰退,莖葉雜亂,花變小。所以秋季花壇用花應在夏季重新 播種,並摘心1~2次。扦插繁殖可在6月中旬後進行,剪側枝扦插,遮蔭防雨。 播種繁殖 春季3-4月份進行。每克種子120-130粒,發芽適溫 21-25℃,播後,7-10天發芽,發芽率為60%。播種至開花因品種不同,從45-75天。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一般在 6-7月份進行。利用百日菊側枝剪取長10厘米,插入沙床,插後15-20天生根,25天後可盆栽。由於扦插苗生長不整齊,操作麻煩,實際應用不普遍。 栽培技術 菊科,百日草屬,一年生草本,性強健,喜溫暖,不耐寒,喜光照,較耐乾旱。發芽適溫為22-25℃,播種時應稍加覆土,並置於避光處,待長出真葉後要立即移植。百日草生長極快,容易徒長,所以要及時摘心,促發腋芽生長,使其花株粗壯,座花率高。 百日草為1-2年生草本植物,其葉片對生、無柄,由舌狀花和筒狀花組成。由於百日草為相對短日照植物,因此可採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當日照長於14小時時,開花將會推遲,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70天,此時的舌狀花會明顯增多;而當日照短於12小時時,則可提前開花,從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此時的花則以管狀花較多。另外,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 在播種過程中,百日草要求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土壤環境。通常發芽溫度為21-22 度,發芽時需要覆土,2-5天即可發芽。在生長過程中,日溫應保持在18度,夜溫應達到21度。從播種到開花,所需時間一般為9-10 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百日草忌連作,應適時輪作。 由於百日草在生長後期容易徒長,為此,種植者通常採取以下幾個措施加以控制:一是適當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加大株行距;三是及時摘心,促進腋芽生長。具體操作方法一般是在株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留下2至4對真葉後摘心。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常在摘心後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對於沒有徒長的苗可露地栽培,如果為了限制其生長高度也要進行摘心處理。 百日草生長勢強,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能耐半陰。生長適溫為20~25℃,不耐酷暑,當氣溫高於35℃時,長勢明顯減弱,且開花稀少,花朵也較小。為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光照14小時/日)下,株高增加,舌狀花較多;在短日照(光照9小時/日)下,舌狀花變小而管狀花增多。適應性強,不擇土壤,但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沃土中生長最佳。在夏季多雨或土壤排水不良的情況下,植株細長、花朵變小、忌連作。 百日草以種子繁殖為主,也能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宜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發芽適溫為15-20℃。它的種子具嫌光性,播種後應覆土、澆水、保濕,約1周後發芽出苗。發芽率一般在60%左右。在小滿至夏至期間,結合摘心、修剪,選擇健壯枝條,剪取10~15厘米長的一段嫩枝作插穗,去掉下部葉片,留上部的兩枚葉片,插入細河沙中,經常噴水,適當遮陰,約2周後即可生根。 定植成活後,在養苗期施肥不必太勤,一般每月施一次液肥。接近開花期可多施追肥,每隔5~7天施一次液肥,直至花盛開。當苗高達10厘米時,留2對葉片,攔頭摘心,促其萌發側枝。當側枝長到2~3對葉片時,留2對葉片,第二次摘心。這樣做,能使株形蓬大、開花繁多。春播後經過70天即可開花。百日菊為枝頂開花,當花殘敗時,要及時從花莖基部留下2對葉片剪去殘花,以在切口的葉腋處誘生新的枝梢。修剪後要勤澆水,並且追肥2~3次,可以將開花日期延長到霜降之前。雨季前成熟的第一批種子品質較好,應及時採收留種。 播種苗4-6片葉時定植於10-12厘米盆。百日菊側根少,移栽時注意少傷側根。苗高1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多分側枝。生產上為了矮化植株,在摘心後 2周,用0.5%比久噴灑,效果顯著。也可應用生長調節物質來調控花期,幼苗期用0.25%-0.4%比久溶液噴灑,可提前開花,花朵緊密;如用0.4%-0.8%比久或矮壯素,噴2-4次,將推遲開花。幼苗期每半月施肥1次,花蕾形成前增施2次磷鉀肥。或用"卉友"20-20- 20通用肥。花後不留種需及時摘除殘花,促使葉腋間萌發新側枝,再開花。苗種植株必須隔離,防止品種間雜交,影響種子質量。 觀賞應用 高型種可用於切花。因花期長,可按高矮分別用於花壇、花境、花帶。也常 用於盆栽。葉片花序可以入葯,有消炎和琺濕熱的作用。 花卉寓意 百日草 想念遠方朋友,天長地久 百日草花期很長,從六月到九月,花朵陸續開放,長期保持鮮艷的色彩,象徵友誼天長地久,更有趣的是百日草第一朵花開在頂端,然後側枝頂端開花比第一朵開的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 百日草花的顏色非常豐富,作盆栽欣賞,觀其花朵,一朵更比一朵高,會激發人們的上進心。 花語 ZINNIA (MAGENTA) - Lasting Affection 百日草(洋紅色) - 持續的愛 ZINNIA (MIXED) - Thinking (or in Memory) Of An Absent Friend 百日草(混色) - 想到(或紀念)一個不在的友人 ZINNIA (SCARLET) - Constancy 百日草(腓紅色) - 恆久不變 ZINNIA (WHITE) - Goodness 百日草(白色) - 善良 ZINNIA (YELLOW) - Daily Remembrance 百日草(黃色) - 每日的問候 花卉疾病 百日草白星病 症狀:葉上發病。初生暗褐色的小斑點,後成周邊暗褐色而中心灰白色、直徑2~4毫米的病斑。多在下部葉上發病,嚴重時葉卷枯。病斑表面有暗綠色霉狀物。 病原物 Cercospora zinniae Ellis et Martin 為百日菊尾孢菌,屬真菌半知菌亞門。 傳染途徑 以菌絲塊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溫室栽培的病株上越冬,成為初侵染來源。病斑上的病菌也可通過風、雨、園藝操作來傳播。 百日草發病條件 高溫高濕條件有利於病害發生。該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85%以上。但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病。此外,缺肥、缺水,或大水漫灌,生長不良等都容易發病。 百日草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 施足肥料,培育壯苗,防雨遮蔭,定植後適時澆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強棚室通風,降低濕度。及時清除病殘體。 2、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然後立即噴葯防治,可用1:0.5:200倍的波爾多液加0.1%硫磺粉,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代森銨800~1000倍。 百日草黑斑病 百日草黑斑病又稱褐斑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被侵染植株的葉子變褐乾枯,花瓣皺縮,影響觀賞。 症狀:葉、莖、花均可遭受此病危害。葉片上最初出現黑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為現規則形狀的大斑,直徑為2毫米~10毫米,紅褐色。隨著斑點的擴大和增多,整個葉片變褐乾枯。莖上發病從葉柄基部開始,縱向發展,成為黑褐色長條狀斑。花器受害症狀與葉片相似,不久花瓣皺縮乾枯。幼苗期,莖的基部受害時,形成深褐色中心下陷的潰瘍斑,病斑逐漸包圍莖部,使小苗呈立枯病症狀 病原:為真菌百日草鏈格孢 A lternaria zinniae Pa-pe。 侵染途徑:此病菌在病葉、病莖等殘體上越冬。帶病的也可能成為初次侵染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在百日草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侵染。特別是在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發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選擇排良好的地段種植。栽植密度要適當。避免連作。種子播前要進行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侵種10分鍾)。秋後,病葉、病莖等集中銷毀,消滅來年的侵染源。從無病的健康母株上留種。 2、用50%代森鋅或代森錳鋅5000倍液或80%新萬生右濕粉劑600倍液噴霧。噴葯時,要特別注意葉背表面噴勻。 百日草花葉病(CMV) 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常常引起植株矮小、退化,觀賞性下降。 症狀:發病初期葉上片呈輕微的斑駁狀,以後成為深淺綠斑駁症。新葉上症狀更為明顯。 病原:引起百日草花葉病的病毒主要是黃瓜花葉病毒CMV。 傳染途徑:此病毒病可以由多種蚜蟲傳播,黃瓜花葉病毒的寄主范圍很廣,而且百日草生長季節又是蚜蟲活動期,蚜蟲與病害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 防治方法:滅蚜防病對百日草花葉病有一定的控製作用。另外,也要注意田間的衛生管理,根除病株,清除CMV的其它寄主,以減少侵染源。
『捌』 怎麼養百日草
百日草又叫百日菊、步步高,為菊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50~90厘米,花期6~10月。
喜陽光充足,也耐半陰,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要生長良好則要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植。
用種子繁殖,一般3月下旬在溫室播種,10℃以上約5天發芽。因為百日草側根少,移栽時緩苗較慢,所以忌大苗移栽,一般是2~3片真葉時就要移栽。為使植株矮壯,可在株高10厘米時摘心,保留2對真葉,播後2個月左右開花。采種要選取生長健壯、花色花型好的植株,在花瓣乾枯後連莖一起採收,掛於室內通風處,完成後熟作用後收籽。
百日草生長健壯,但在後期長勢較差。對此可及時剪除殘花,加強肥水管理和養護;也可夏播,進行1~2次摘心,供秋季用花。如果是供切花用的百日草,則不能摘心,以主莖頂端的花較好。
百日草適應性強,花期較長,園林上多用於花壇、花境,也可作切花。
『玖』 百日草如何貯運
1、分級:
所採收的花材應該在具品種典型特徵、無破損污染、視覺效果良好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切花的長度為45厘米左右;二級切花的長度為40厘米左右;三級切花的長度為35厘米左右。相同等級的切花長度之差,不宜超過標準的±1、5厘米。
2、包裝:
將相同等級、品種的百日草帶梗花序10支1束捆綁固定,分別碼入標有品名、具透氣孔的襯膜瓦棱紙箱中。
3、保鮮管理:
可以把切花置於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2~5℃的環境中進行貯藏。當儲運時,百日草僅可短期干藏。在開箱後需馬上將其插入水中,亦可使用市售保鮮液延長瓶插壽命。按照上述方法處理,百日草的帶梗花序通常能夠存放5~7天而不致影響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