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茶葉種植技術
一、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
地塊選擇是茶樹栽培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方面的內容來考察選定種植的地塊。在茶樹種植的土壤選擇方面,傾向於腐殖質含量較高、土層肥厚的微酸沙質土壤,這一類土壤一般具有比較良好的透氣、排水優勢。
平穩是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對於地勢的最基本要求,建議茶農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進行茶樹的種植。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土地肥力的保持,通過使用草葉的覆蓋可以穩定土壤對於水分的保持促進茶園土地的活性,還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發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樹種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的內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則是追肥的應用。茶農應當選擇秋天時節在茶樹之間挖掘土溝,進行肥料的施加,推薦史丹利純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為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採用生物肥料與史丹利的純硫基混合施加以豐富土地的營養成分。追肥的工作則是集中在茶樹發芽的早春時節,首選尿素為主,有機肥為輔。土壤的填蓋一定要注意攪拌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了避免土溝的下沉,應當是鋪蓋的填土高到地平線以上。
三、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害防治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乾旱的預防以及害蟲的防治。由於昭平縣具有夏季高溫少雨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在茶園的開辟上加強對抗旱能力的注意。為了預防乾旱,理想的茶園應當選擇在土層厚實的近水源地。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參鹼、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綠葉蟬可選用藜蘆鹼、茚蟲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癭蟎可選用礦物油、炔蟎特,防治芽葉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農葯使用的頻率與課題應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對於茶樹天敵應當盡量採用利用而非殺滅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農葯的積極應用與推廣。
四、茶葉修枝與摘采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通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復,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采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論上,茶葉摘採的一般部位出於中開面以及小開面的中間,無論是在春秋季節還是在冬夏季節都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實際生產的茶樹栽培管理當中,一般在春季將茶葉的摘采稍作提前,這樣的茶葉採集方法有利於延長茶葉生長周期,處理好茶葉生長與採摘、質量與數量之間的矛盾。
拓展資料:
一、茶葉: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葯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茶葉
㈡ 茶葉生長需要什麼樣的氣候條件
茶葉(有機茶)產地環境要求如下:
1.1 基本要求(周邊環境)
有機茶不僅是一種安全衛生的茶葉,而且也是自然品質良好的茶葉,因此它要求周邊自然環境好,不僅沒有污染源,而且要求植被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明顯,使茶樹處於天然植被的包圍之下,在青山綠水懷抱之中,空中多雲霧,慢射光多,使茶樹與周邊的生物能和諧、平衡、協調相處。
為了達到和滿足有機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機茶園和有機茶生產基地應選擇在遠離城市、遠離工廠、遠離居民點、遠離公路主幹線(距交通主幹線≥1000m)的山區和半山區植被茂密的地方。
1.2 空氣
有機茶園上空和周邊的空氣要清晰、新鮮、含氧量高,沒有異味,總的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物氣體含量應符合GB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1.3土壤
有機茶園土壤潛在肥力要高,土層深厚,質地砂壤,通氣良好,有機質豐富,營養元素平衡,不積水等。如烏砂土、高山香灰土、油泥沙土、黃泥沙土等最適有機茶。土壤沒有受到污染。茶地的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l5618—1995中規定的I類土壤環境質量,主要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為:鎘Cd≤0.20,汞Hg≤0.15,砷As≤15,銅Cu≤50,鉛Pb≤35,鉻Cr≤90。
1.4 灌溉水
茶樹是喜溫潤作物,需水量很高,年耗水量達1300mm左右,其中生長季節占年總耗水量的70%以下,但山區和半山區有機茶園無灌溉條件,只依天然降水維持茶樹生長,因此,對茶樹產質有一定影響,尤其是乾旱時期和耗水多的季節更是如此,隨著今後有機茶效益的提高和設施農業技術的發展,採用不同形式的灌溉是有機茶生產發展的方向。
有機茶灌溉對水的質量也有嚴格的要求,水質要清潔衛生,沒有污染,且符合GB5084—1992中規定的旱作農田灌溉水質要求。
高產優質茶園指標:
土壤酸度:PH4.5-6.5
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2%
全氮含量:大於1.5克/千克
鹼解氮:大於120毫克/千克
有效磷:10毫克/千克
速效鉀:100毫克/千克
有效鎂:大於40毫克/千克
有效鋅:大於1.5毫克/千克
有效硼:大於0.5毫克/千克
有效鉬:大於0.1毫克/千克
交換性鋁:3-4CMOL/千克。
交換性鈣:小於4CMOL/千克
㈢ 什麼氣候適合茶葉生長,哪些地方適合種茶葉
一、氣候條件
1、氣溫
當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茶芽開始萌動逐漸伸展。生長季節,月平均氣溫應在18度以上為宜,最適氣溫20—27度。生長適宜的年有效積溫在4000度以上。如果當平均氣溫高於35度持續數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狀。
2、光照
光照對於茶樹的影響,主要是光的強度和性質,茶樹有耐蔭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從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分析,光波較短的藍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所以茶樹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好是有依據的。
3、雨量和濕度
茶樹適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長季節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對濕度一般以80—90%為佳。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80%為宜。這樣的雨量和濕度最適宜茶樹生長。
二、區位條件:
1、多種植在丘陵,排水性好。
2、喜溫喜濕。
3、多種植在酸性土壤
氣候如春,陽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壤及空氣濕度較高,以紅壤、黃壤、沙壤、棕色森林為宜,海拔在1500m雲霧繚繞處。
(3)茶葉生產怎樣調節氣候圖片擴展閱讀:
東南季風溫暖濕潤,有利於茶樹的生長。西北內陸風乾燥寒冷,不利於茶樹的生長。逐漸的微風可以調節茶樹的水分平衡,增強葉片的蒸騰作用,有利於光合作用;風過火和暴雨不僅會使茶樹受到機械損傷,而且還會損害水的平衡;在風的襲擊中,茶葉襯里易受凍害。
霜凍不利於茶樹的生長。霜凍導致細胞內的水分凍結,水的正常代謝被破壞,葉子死亡,特別是冬季霜凍對茶樹非常有害。冬天的雪和乾燥的風,茶樹枝和樹葉都很脆弱。
適合種植茶的土壤首先是酸性的。茶樹是一種相對耐酸的作物。微酸性(pH 4.0-6.5)的土壤適合中性或鹼性土壤的生長,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我省廣大的山地丘陵地區多為酸性紅壤,黃壤和紫色土壤,適宜茶樹生長。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常見於杜鵑花,鐵莽,冷杉,山茶,馬尾松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葉
㈣ 茶蘊含著中華文化,江蘇綠茶享譽海內外.圖1表示茶樹生長的適宜條件,圖2是江蘇省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圖
茶樹生長環境要求地表有一定的坡度,便於排水,又要求空氣濕度較大,而山地迎風坡,空氣受地形抬升,多雲霧,光照遮陰條件適合茶樹生長.
故選:AD.
㈤ 普洱茶茶葉的種植氣候要求
作為普洱茶茶葉最主要的原產地,雲南是茶葉最為陳舊的故土。雲南省屬青藏高原的南延部份,全省海壓低度相差很大。雲南地勢大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洋由東南向西北歪斜,逐層升高,均勻每公里降落六米,故雲南的農田簡直全屬梯田。雲南大河渠流有六百多條,主要的有一百八十多條,雲南有「平面氣侯」的特性, 素有「一山分四時,十里沒有同天」的之說。一省兼有熱、溫、寒三帶氣象,成了通國氣象縮影。雲南氣侯固然多樣, 但大部份地域氣象柔和, 夏無酷暑, 冬無嚴寒。雲南大部份地域雨量充分,年下雨量約一千至兩千毫米。旱季乾季清楚,旱季多正在五至陽春,秋冬季兩季少有雪水為乾季。
雲南氣象大體與地勢絕對於應。東南部的深谷高山區為台地平面氣象區,從高程多少百米下降最多少千米的高坡上真堪稱是「十里沒有同天」,出名的滇金絲猴就出沒於此。而北歸隊線以東的西雙版納、普洱南部等地則歸於寒帶季雨林氣象,即多日低溫如夏,旱季次要集合正在夏秋。西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氣象為亞寒帶季習尚候,四時清楚,夏熱冬冷,雨熱同季。全省其餘大全體地區歸於低緯高原氣象,「四時如春」是那裡的實正在寫照。反應雲南的晚風來自孟加拉灣,所謂孟灣晚風。這是一股帶著少量水汽的氣旋。這也是為什麼雲南普洱茶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
㈥ 茶蘊含著中華文化,江蘇綠茶享譽海內外。下左圖表示茶樹生長的適宜條件,下右圖是江蘇省年平均氣溫和年降
小題1:BC 小題2:AD ㈦ 茶葉對氣候有什麼要求 你是說種植茶葉嗎? 茶葉喜溫喜濕。 茶樹種植的自然條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類型等。地形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溫差小、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山地紅壤或山地黃壤、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㈧ 生產茶葉的有利自然條件
網路一下,你要的資料都有~~~~~~ ㈨ 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是什麼(詳細點哦) 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類型等。地形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溫差小、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山地紅壤或山地黃壤、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種植茶葉的注意事項 第一,茶葉的施肥。茶葉施肥一年3次,即春芽肥,夏茶肥,秋茶肥。茶葉肥料以氮肥為宜,春芽肥是最關鍵的肥料,通常在立春至發芽前均可。 第二,茶葉的除草。茶葉除草在茶鄉通常為了綠色環保,實行人工除草,每3個月除草一次,每年除草3次。除草結合中耕鬆土,有利於茶葉的生長。有些種植戶,由於缺少人力,除草使用除草劑,通常是使用草甘膦滅生性除草劑,分夏秋兩次定向莖葉處理。 第三,茶葉的修剪。茶葉修剪具體看採茶檔次而定,若是機械採摘大葉綠茶,就可以全年免修剪,因為每次採收就是一次修剪。 ㈩ 茶葉對氣候條件有何要求
茶樹對土壤要求適應較廣,只要土層深度在60cm以上;又呈酸性反應,土壤酸度在4.0—6.5之間;且不漬水的,一般都可以種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