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胡蘿卜的起源是怎樣的
瑞士De candolle(《栽培植物的起源》,1886)認為胡蘿卜原產亞洲西部。「在瑞士湖邊居民遺跡中發現化石狀態的胡蘿卜根,因而認為栽培胡蘿卜的起源很古老……」,估計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譚其猛,1978)。
蘇聯Н.И.Вавилов(《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1926)把世界上主要栽培植物分成8個起源中心,他認為亞洲品種的胡蘿卜發源地在中亞細亞,這個地區包括印度西北部,整個阿富汗,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共和國,以及天山西部。另外在阿納托利亞也有特別豐富的栽培類型。蘇聯Жуковский(杜比寧主編,《植物育種的遺傳學原理》,1974)在其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胡蘿卜有3個起源地,而在每個起源地的胡蘿卜染色體數、根的顏色各有不同。即:
①中亞細亞起源地:主要在阿富汗,這里是二年生塊根胡蘿卜的初生基因中心,其染色體數2n=2x=22。含有花青素的胡蘿卜為最早的原始類型,它向東方和西方傳播,進入前亞地區。在流傳過程中,由於顏色突變,產生了黃色胡蘿卜,漸漸成為飼料。由黃色胡蘿卜顏色突變,又產生了白色胡蘿卜,白色胡蘿卜除用作飼料外尚作食用。因此,在中亞細亞起源地是紫色的、黃色的和白色的二年生胡蘿卜的初生基因中心。
②前亞細亞起源地:主要包括土庫曼、伊朗、外高加索、小亞細亞和阿拉伯地區。這里是紫色胡蘿卜的次生基因中心,其染色體數2n=2x=18。很少遇到黃色胡蘿卜。
③地中海起源地:這是紫色胡蘿卜和野生亞種ssp.maximus自然雜交產生的含有胡蘿卜素的胡蘿卜起源地,被看做是原始雜種的初生基因中心,屬於歐洲含有胡蘿卜素的原始類型,其染色體2n=2x=18。
1975年荷蘭Zeven和蘇聯Жуковский在《栽培作物及其變異中心詞典》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表述:「胡蘿卜包括許多野生的和栽培的,出現在歐洲、北非、西南亞和中亞,最古老的栽培種形成中心在阿富汗,它們的特徵是含有花青素,塊根呈紫色……」。
美國Mark J.Bassett(1986)在《蔬菜作物育種》(Breeding Vegetable Crops)一書中也闡述:「包括胡蘿卜的Daucus屬有許多野生形態,這些野生的Daucus屬植物大都生長在地中海地區和西南亞,少數在非洲、大洋洲和北非洲。人們普遍認為阿富汗是Daucus屬胡蘿卜的主要遺傳變異中心。」
日本星川清親(《栽培植物的起源與傳播》,1981)認為,胡蘿卜的初生起源中心在阿富汗的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地區,約在10世紀傳到近東地區,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一帶,從而形成了次生起源中心。
英國Simmonds(1976)在《作物進化》(Evolution of Crop Plants)一書中提到:「西方含胡蘿卜素的胡蘿卜起源於東方含花青素的胡蘿卜,而東方含花青素的胡蘿卜可能是由阿富汗含花青素的D.carota種的亞種ssp.carota演變發展而來的,人們選擇肉質多、皮光滑、根的分叉少,顏色可能是紫紅色或紫羅蘭色,從淺到深不等……」,書中又提到:「據Mackevic(1929)的研究,阿富汗是含花青素胡蘿卜的繁衍中心。」
從上述各國學者的研究可見,最原始的胡蘿卜是含有花青素的紫色胡蘿卜,源於D.carota中的亞種ssp.carota,起源中心在阿富汗;而歐洲含有胡蘿卜素的胡蘿卜類型是由紫色胡蘿卜和地中海地區的ssp.maximus自然雜交而產生的。目前人們食用的紫色胡蘿卜、含有葉黃素及雜色素的黃色胡蘿卜、含番茄紅素的紅胡蘿卜及含有胡蘿卜素的橘色胡蘿卜,均屬二年生作物,肉質根發達,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祖先均來自含有花青素的ssp.carota(《中國作物遺傳資源》,1994)。
② 胡蘿卜 生長過程
1、播種:將種子撒播在細碎的培養土上,蓋土厚度為0.5~1厘米左右,用細孔噴壺澆透水,保溫保濕,15天左右出苗。
2、間苗及定苗:出苗後及時分次間苗,幼苗5~6片真葉時定苗,苗距10~12厘米。
3、水肥管理:肉質根膨大前,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肉質根膨大時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澆水要均勻。胡蘿卜生長前期需肥不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中後期追施復合肥2~3次,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
4、採收:心葉呈黃綠色,外葉稍枯黃,根頭部稍露出土,可採收。
5、營養及食用:胡蘿卜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多種維生素。直根供食用,可生食、炒食和煮食,還可做蜜餞,制飲料等。
(2)胡蘿卜剛生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吃胡蘿卜的功效
1、益肝明目
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
2、利膈寬腸
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
③ 不同的植物果實長在不同的位置,那胡蘿卜生長什麼地方
胡蘿卜生長在地下,胡蘿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粗壯,長圓錐形,呈橙紅色或黃色。莖直立,高60 ~ 90 cm,多分枝。
胡蘿卜的種子在20 ~ 25℃溫度條件下易發芽,所需時間約為5天;莖葉最適宜在23 ~ 25℃條件下生長,幼苗可耐27℃以上的高溫;直根膨大期的適宜溫度是13 ~ 18℃。
胡蘿卜對光照有較高的要求,特別在肉質根肥大期間,一定要保證其充足的光照,否則就會降低產量、影響質量。種植期間要保證土壤濕潤,特別是發芽期更是不能缺水,植株形成期若土壤過干,會造成肉質根細小。
(3)胡蘿卜剛生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胡蘿卜的貯藏
窖藏和通風庫儲藏,窖藏和通風庫儲藏胡蘿卜是北方各地常用的方法,儲藏量大,管理方便。胡蘿卜在窖內或庫內散堆或堆垛,堆高0.8 ~ 1.0 m。堆不能過高,否則因為堆內溫度高而導致腐爛。
為了增進通風散熱效果,可每隔1.5 ~ 2.0 m設一通風塔。儲藏中一般不倒動,立春後視情況檢查倒垛,除去病腐胡蘿卜。在窖或庫內用濕沙與胡蘿卜層積堆放比散堆效果好,這是因為前者比後者保濕性好,
④ 東北雌性紅蘿卜是什麼樣子
東北雌性紅蘿卜
⑤ 紅蘿卜的外貌是什麼樣子的
紅蘿卜根肉質,球形、根皮紅色、根肉白色。
如圖所示:
3、主要功效
功效一:防癌、抗癌
功效二:抗痛風
功效三:降血壓
功效四:助消化
功效五:止咳、化痰、平喘
功效六: 排毒美容
功效七:抗病毒
功效八:減肥
功效九:補血
⑥ 胡蘿卜是什麼樣的圖
胡蘿卜根粗壯,長圓錐形,呈橙紅色或黃色。莖直立,高60 ~ 90 cm,多分枝。葉具長柄,2 ~ 3回羽狀復葉,裂片線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銳,有小尖頭;
葉柄基部擴大,形成葉鞘。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10 ~ 55 cm,有糙硬毛;總苞片多數,呈葉狀、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傘輻多數,結果期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曲;小總苞片5 ~ 7片,不分裂或2 ~ 3裂;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花柄不等長。果實圓明形,棱上有白色刺手。花期4月。
(6)胡蘿卜剛生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胡蘿卜是全球性十大蔬菜作物之一,適應性強,易栽培,種植十分普遍。胡蘿卜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分布最多。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統計,2005年全世界胡蘿卜的栽培總面積為109.92萬公頃,其中亞洲為61.29萬公頃,歐洲為28.49萬公頃,北美洲為7.0萬公頃,南美洲為4.6萬公頃,非洲為7.64萬公頃,大洋洲為0.9萬公頃。2004年中國胡蘿卜栽培面積達到45.3萬公頃,約佔全世界栽培面積的42.0%,已成為世界第一胡蘿卜生產國。
⑦ 胡蘿卜到底是什麼顏色的白色紅色圖片上的胡蘿卜是紅色的,那白色的那種叫什麼
白色的蘿卜叫白蘿卜。
胡蘿卜的顏色是紅紅的,帶點橙色,這是因為胡蘿卜含有紅色的胡蘿卜素。這是一種常見的有機色素,花朵、水果,以至有些動物的乳汁和脂肪中也有這種有機色素。
由於胡蘿卜中含量最高,因此人們叫胡蘿卜素,在人體的肚臟中可以分別製成兩個維生素甲,這種維生素是促進發育的重要因素。此外胡蘿卜還含有10%的糖和澱粉。因此用戶應該多吃些胡蘿卜,這樣對身體會有好處。
(7)胡蘿卜剛生是怎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宜生食。胡蘿卜中所含的β-胡蘿卜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生食僅能吸收10%,所以胡蘿卜最好用油炒或與肉同燉,才更有利於其營養素的溶解吸收和利用。
2、最好不要和白蘿卜一起食用。白蘿卜所含的多種酶、芥子油、干擾素誘生劑等成分不耐熱,在70℃的高溫下便被破壞,故白蘿卜宜生食。而胡蘿卜生吃時,90%以上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
3、不宜去皮食用。胡蘿卜的營養成分在表皮為多,吃胡蘿卜時不必削皮,只要洗凈表皮即可。
4、不宜切碎後水洗或久浸泡於水中。以防營養素丟失。
⑧ 胡蘿卜的生長環境
胡蘿卜喜歡冷涼氣候,適宜生長溫度是15-25度之間,喜歡強光的光照和相對乾燥的空氣條件,土壤要求干濕交替,水分充沛,並疏鬆、通透、肥沃。
需要較大的溫差和充足全面的養分有利於肉質根的建設形式,同時保證較高的胡蘿卜素茄紅素的含量,胡蘿卜比較耐旱,尤其是苗期,30-50%的土壤含水量能正常生長。
當土壤溫度穩定在8度以上(5月10-15日)就能播種,在15度以上就開始萌芽,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白天23-25度,晚上12-15度。溫差大決定胡蘿卜品質優勝,糖度增加。 當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的時候,胡蘿卜就能憑借強大的吸收能力進行吸水膨脹,為發芽做准備,但是在實際播種保證土壤含水量在60-70%(捏之成團,掂之即散)是比較合適的。這就需要對播種田提前蓄墒澆水或播種後補水,否則不能正常整齊的出苗。播種後補水要注意水量大小,建議保證10厘米土層含水量即可,太多水量將降低土壤溫度,隔絕土壤空氣,反而影響出苗。
從出苗到定苗階段胡蘿卜的生長中心在根部,所以地上部分生長緩慢,也是水分需要最少的階段,此時期適當的乾旱和控水有利於放線下扎,形成理想的長根型。當胡蘿卜小手指粗時並開始轉色的時候是水分肥料要求最多的時候,要補給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追肥),前期乾旱或水供給不足,後期應適當補水,不易過急補水,否則易造成胡蘿卜開裂,採收前15-20天胡蘿卜吸收能力減退,可減少水分供應,創造好溫度條件,促進產量形式。採用小水澆法土壤濕潤即可。 胡蘿卜需要肥料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鈣、硅)、微量元素(硼、鋅、鉬、鎂、錳、鐵)。
氮肥是形成機體的主要組織,包括葉片、莖桿、肉質根等形成的主要元素;磷是向下長根的動力以及花葯花器分化的元素;鉀是養分運輸載體和纖維組織的構成成份,同時與氮肥的吸收利用相互作用,互相控制。鈣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硅是控制細胞排列順序,主要表現在表面的光滑度上。硼是控制細胞分裂節湊同時促進鈣的吸收,防止出現岔根和開裂的重要元素。鋅是蘿卜體內抗病毒酶的主要成分,作用是提高對病毒的抵抗能力;鉬是整體抵抗力和吸收能力的源泉,多年栽培必須進行補充,否則重茬障礙嚴重發生;鎂、錳、鐵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不能及時補充將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難以形成豐收的產量。
⑨ 胡蘿卜生長期是多少天
胡蘿卜的生長期大約是80到140天。具體要看品種、種植方法和其他因素。
胡蘿卜的營養生長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葉生長盛期和肉質根膨大期四個階段。
1、發芽期。
從播種至出芽時間為7~10天,胡蘿卜種子萌發緩慢,萌發率低,萌發不整齊。所以胡蘿卜的萌發過程一般對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保持土壤細碎、疏鬆、透氣、營造良好的溫濕條件是保證苗齊、苗全的必要條件。如果條件適宜,胡蘿卜發芽率可達70%,條件惡劣時只有20%左右。
2、幼苗期。
幼苗期約20天左右,這段時間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不強,地上生長緩慢,確是地下生長放線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的放線長度決定了胡蘿卜一生的長度,適宜生長溫度23~25℃。
3、葉生長盛期。
此階段葉面積不斷擴大,肉質根開始慢慢生長,大約25天左右。這一時期,主要是地上部分長葉,肥水供給不能太多,要注意增加葉面肥的營養狀況,防止葉片過早過早枯黃,還不能過度施肥。
4、肉質根生長盛期。
此時期需要50-60天,約占整個生育期的2/5左右,葉片持續生長,下層老葉不斷死亡,光合產物貯存於地下肉質根。這段時間要加強肥水管理,增加鉀肥,創造良好的溫濕環境,促進地下根系的生長和生長。
胡蘿卜成熟時間
胡蘿卜一般情況下於2月春播,在5-7月份成熟;7月秋播,於11-12月份成熟。不同地區播種時間不同,成熟時間也有所差異。
1、如廣東、福建地區在8-10月份播種,於冬季成熟。
2、長江中下游地區於8月上旬播種,11月底成熟。
3、華北地區在7月上、中旬播種,於11月份成熟。
⑩ 胡蘿卜的生長過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播種
1.播種期 胡蘿卜、肉質根的生長,適於冷涼的氣候,幼苗的耐旱耐熱力比蘿卜強,而且生長期也長,為奪取高產優質,播種期宜提早些,以使其有充足的生長期,農諺「七大、八小、九丁丁』,即說明播種期的遲早與產量相關。 胡蘿卜種子發芽率一般只有70%左右,隔年的陳種發芽率降低到65%以下,在露地播種常因缺苗而影響產量。因此,選用質量高的新種子,搓去刺毛,創造良好的發芽條件,是保證全苗,獲得豐產的重要措施。如果先行浸種、催芽與低溫處理再播種,可提早出苗5—6天而獲得較高產量。方法是:用胡蘿卜種子量的90%-95%的水浸種,浸種時將種子分兩次加水,第一次加水一半,使種子均勻地濕潤,經過3~5小時再加入餘下的一半水,溫度保證在15~25℃,將種子與水拌勻後,在24小時內每隔1小時翻種子1次,24-48小時內每隔3~5小時翻動種子1次,以後每隔12小時在早晨或晚上翻動種子1次,這樣共經4-5天,再把已膨脹或已開始萌芽的種子,堆放在干凈的淺盆或其他容器內,上蓋濕布,在0℃的溫度下處理10-15天,而後取出,播種在濕潤的土壤中,或在播種前4天,把搓去刺毛的種子用40℃水泡2小時,瀝去水後置於20-25℃條件下催芽,當大部分種子發芽即可播種。 2.播種技術 胡蘿卜的根系入土深,適於肥沃疏鬆的沙壤土,並且在前茬作物收後,深耕33cm左右,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的底肥和稀薄的糞肥2500kg,過磷酸鈣15-25kg,草木灰100kg。如果僅用化肥,可每畝用硫酸銨20kg,過磷酸鈣30-35kg,鉀鹽25-30kg,施肥後耕翻、耙細、整平。平畦撒播時可在作好的畦面上直接播種,播後覆士不可過深,一般3-4cm.覆土要做到輕,淺、勻、遮,覆上後進行鎮壓(腳踩),澆木,並在上面覆蓋遮蔭物,保持土壤濕度及降低土溫,也可以防止暴雨使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田間管理
1.間苗除草 播種後幼苗出土,此時氣溫較高,降雨也多,雜草生長較快,要結合間苗進行除草,使用除草劑較為理想,如用25%除草醚,每畝用量0.75-1kg,先用少量水將葯溶入,加水稀釋到120-200倍,播後立即噴地表,先出土的雜草被殺死,也可用除草劑一號或撲草凈等。 間苗一般要進行3次,在苗高3cm左右,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3cm左右;苗高10cm,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距6cm左右;具有5-6片真葉進行第三次間苗(定苗),苗距12-15cm。要保證每畝有苗30000-35000株左右。留苗形狀以正方形為好,使胡蘿卜的四面側根都能平衡發展。 結合間莆除草,條播的還要中耕鬆土。 2.澆水和追肥 由於胡蘿卜種子發芽出土比較困難,播後如果天氣乾旱或土壤乾燥,必須適當澆水,並保持土壤經常濕潤,土壤濕度維持在60%-80%左右。葉生長盛期的後期,要適當控水蹲苗,以防止地上部徒長,肉質根生長盛期要注意澆水。 胡蘿卜以基肥為主,在生長過程中,還需適當追肥兩到三次。第一次在出苗後20-25天,生有3-4片真葉後進行,每畝施硫酸銨2.5 -3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1.5-2kg;第二次在第一次後20-25天,於定苗後進行,每畝可施硫酸銨7.2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3-3.5kg。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胡蘿卜性溫 味甘,性平。 成分 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礦物質、揮發油等。 功用 健脾消食、補肝明目、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用於小兒營養不良、麻疹、夜盲症、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飽悶氣脹等。 [麻疹] 胡蘿卜250克,荸薺250克,芫荽100克,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日分3次服完。 [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高血壓、夜盲症] 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共煮粥,調味。 [百日咳] 胡蘿卜500克,擠汁,加適量冰糖蒸開溫服,每日2次。 [小兒營養不良] 胡蘿卜1個,每日飯後吃,連服數日。 宜忌 脾胃虛寒者,不可生食。 【胡蘿卜湯可以止瀉】500克胡蘿卜,對切開,去掉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把渣過濾。加水1000克加糖燒開即可。
編輯本段胡蘿卜能預防肚瀉
胡蘿卜營養價值豐富,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參」。 早在2000年備戰悉尼奧運會時,就已經開始研究用胡蘿卜素預防運動員腹瀉的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洪興華教授說,胡蘿卜的提取物能夠有效地預防腸道功能紊亂,對預防腹瀉和腹痛有確切作用。 洪教授通過研究發現,胡蘿卜中的有效成分胡蘿卜素、核酸物質、雙歧因子等,可以有效保護腸黏膜,並能增殖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實驗表明,連續7天服用研究所研製的胡蘿卜素制劑,可以使受試人群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增殖100多倍,有效降低運動性腹瀉的比例。 其實並不只是運動員可以使用胡蘿卜素來預防腹瀉,洪教授指出,嚴重燒傷、創傷、缺血性休克、大手術、腫瘤化療放療和長時間超負荷運動等情況下,都易導致腸黏膜遭到破壞,腸道內菌群失去控制和腸道免疫功能低下,最終導致腹瀉等許多症狀的發生,嚴重時多器官衰竭。 因此,洪教授建議,每人每天應均衡攝入10毫克的天然胡蘿卜素。胡蘿卜是攝取胡蘿卜素的主要來源。人們要提高食用胡蘿卜有益健康的認識,吃比不吃強、熟吃比生吃強、搗碎吃比囫圇吃強。由於胡蘿卜素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所以,只有經過油炒才能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生食胡蘿卜時,人體只能吸收其中微量的胡蘿卜素,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因此人們食用時要用足量的食油炒食;而將胡蘿卜切成塊,與豬肉或牛、羊肉用壓力鍋燉15~20分鍾食用,既減輕了肉的腥味又提高了肉湯的營養,這種肉湯特別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編輯本段春蘿卜栽培要點
播種期
8月下旬至翌年3月均可播種,其中地膜覆蓋11月播種。大棚栽培12月至翌年1月播種。播種過早易抽薹,播種太遲易發生病蟲害。
整地施底肥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地塊。每畝施廄肥2000千克、三元復合肥35千克,另加1千克硼肥作為基 春蘿卜栽培要點
肥。
播種
一般採用點播,每穴播種1-2粒,行距35厘米,株距20厘米,播後覆蓋地膜。每畝用種量90克。
田間管理
播種後10天左右,子葉平展時破膜露苗、間苗和補苗,封嚴地膜破口。如出現乾旱,應及時灌跑馬水,水不能上畦面。追肥要及時,大部分蘿卜露肩時追施第一次肥,每畝用復合肥25千克對水灌根,第二次施肥在半個月後進行,用量同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