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肉兔幼兔的管理方法 小兔怎樣養殖 斷奶兔管理
剛出生的小兔子單獨分開放,不可以跟兔媽媽在一起,一天喂三頓。早上拿去給兔媽媽餵奶,看見小兔子肚子鼓鼓的就是飽了。
飼養方式
常識
斷奶至九十日齡稱幼兔。幼兔生理特點:由於剛剛斷奶,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對幼兔影響很大。但幼兔生長快,對飼料要求高,抗病力差。實踐證明,兔群的發展,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兔階段的飼養管理水平。在管理方式上可大籠合養,(規格:120×60×50(厘米))或散養。吃食飼料應考慮到易消化,少吃多餐,每天5~6次。較典型的飼料是,麩皮加豆粉拌飯加生長素,需要的可加全脂奶粉或葡萄糖等適量的高能量精料。幼兔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吃食較多,要避免傷食和胃腸炎。喂量要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不要突然減或改變飼料。冬春季節的要增喂含飼料量5%的淡魚粉或蠶蛹等動物性飼料。同樣,增加運動,多見陽光,促進新陳代謝。有利骨骼生長發育,避免因缺乏鈣、磷而引起發育不良和癱瘓。並且要訓練兔從小飲水習慣,促進體內營養吸收,有利於生長發育。2~3月的幼兔有一次不明顯的換毛過程,這時不易留長毛,如還留有長毛的均應全身剪毛,避免毛球的發生。並可減少長毛吸收蛋白質的機會。為防止球蟲病的感染,要配製小兔葯物飼料,種用幼兔要在斷奶時編好耳號,填檔。不使在合養和散養中混亂,可根據生長發育好壞作一次鑒定。
公兔對兔群的影響大於母兔,對種公兔管養好壞,直接影響繁殖,以及仔兔的成活率和質量。因此,加強種公兔的管理,尤為重要。管理種公兔的目的應是品種純,發育良好,體型結實,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優質不宜過肥或過瘦。
3月齡以後的公兔要分開養,以兔異性相配,同性爭咬,要做到一兔一籠。籠位以寬70×深60×高50(厘米)為宜。要考慮到帶長毛時的活動,籠位光線要稍暗,但要乾燥。
成年公兔隔一天配種一次為宜,個別繁殖任務重時,一天可配2~3次,但只能突擊一、二天。初配的成年公兔(7~8月齡),因精子形成還不完善,有的只有精液無精子。有的精子活動尚很差。因此,有條件的可用顯微鏡對精液品質作一次檢查。初配的公兔,要注意其適應性與生長狀況,掌握合理的配種,一般是一星期2~3次,1個月後可按成年公兔交配方法進行。人工授精工作者,要詳細記錄公兔的精液,精子的質和量。做到檢查受配母兔的受胎率。交配期間的公兔,不論什麼季節都不應留長毛。夏天,調溫季節應勤剪,剪光。
毛可促使血液循環,增進食慾。要養成喂水的習慣,沒有水兔體新陳代謝不良,體內糖分與澱粉分解障礙,配種的公兔更需飲水。交配公兔應滿足青、精飼料,而且要供給直接粗纖維飼料,維生素E含量高的飼料也很重要,維生素E稱做「生育粉」。如缺乏維生素E,公兔精子形成停滯,母兔的受胎率和生育力降低。公兔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配種年限和效果。一般公兔使用2~3年,而後精子活力下降,受胎率降低,仔兔成活率下降。
長毛兔引種時應選擇育成兔、健康兔、良種兔和高產兔,切忌選購老齡兔、病兔、雜交兔和低產兔。運程短以3~4月齡的青年兔為好。運程長則以8~10月齡的成年兔為好。切忌引進1~2月齡剛斷奶的小兔。
特別需要注意:
兔子的居住環境要衛生、乾燥、通風的,如果環境潮濕、不衛生,容易滋生細菌,造成兔子得皮膚病;
建議幼兔到家先去醫院便檢是否有球蟲而不是亂喂球蟲葯,球蟲病發於急性,盡管很多幼兔死於球蟲,但被球蟲葯毒死的兔子不在少數
如果幼兔居住的籠子是狗籠,應在籠子裡面加一塊木板給它墊腳,不墊腳久了會得腳皮炎,腳皮炎是很難治好的;
如果兔子吃蔬菜導致拉稀,要及時給它服用4片乳酶生,要是家裡沒有乳酶生,還可以餵乳酸菌片、益生菌;
兔子的牙齒是無限張長的,要給它准備磨牙棒,有些兔子喜歡咬電線之類的,要注意;
兔子用品要定時清洗消毒;
籠養的兔子每天要保持1小時以上的活動時間;
怕兔子亂拉,可以教它上廁所,它的尿液糞便要每天清理,如不清理,堆積久了會產生氮氣;
幼兔不要給它洗澡,兔子是很愛干凈的,它每天都會自己舔毛,不建議給它洗澡,但在不得以要洗澡的情況下,要選在天氣好,有太陽的時候洗,還要應該避免水進入它的耳朵,要是不注意,它就會得中耳炎,還不能給它用人用的像沐浴露、肥皂之類的東西,洗澡後要馬上把它弄乾,不然會感冒;
兔子是沒有飽感的,要控制它的食量,免得撐死;
兔子不能吃太多的澱粉,澱粉對兔子很不好;
抓兔子時千萬不能抓兔子的耳朵,耳朵是兔子的重要器官,兔子沒有汗腺,必須用耳朵散熱,兔子的耳朵不是長來讓人抓的,如果把兔耳抓傷造成神經受傷,將造成兔子的耳朵直不起來、無法轉動,正確的抓兔子方法應該是:用一隻手拖住兔兔的背,用另一隻手抬著兔兔的屁股,讓兔兔的腿和肚子都朝前。
2. 斷奶兔子怎麼養比較好
由於斷奶兔子剛剛脫離母乳,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時的胃腸消化機能還很弱,如果吃了過硬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會肚脹而死。特別是體重1公斤左右的兔子,還正處於提牙階段,牙根發癢,也不知飢飽,食量不能自控,很容易造成頸細肚子大,嚴重者可肚脹而死。這也是斷奶兔子死亡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為此,在兔子飼養管理上,既要注意衛生,又要注意喂給新鮮、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精、青飼料。精料最好是熟食,每天喂精料2次、青飼料3次,採取少喂勤添,切忌吃得過飽。
3. 剛斷奶的兔子怎麼養喂養
買兔糧,掰碎點喂他吃,如果不吃的話,喂點牛奶,但要少喂。。。兔子喝多了對腎不好。。。小兔子不要喂青菜。。。要給他喝點白開水。。。要經常觀察他有沒有異常。。。有異常及時送寵物醫院
4. 兔場母兔喂養幼兔方法
幼兔由吃奶過渡到吃料,飲食逐漸改變乃至適應,難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幼兔生長快,加之第一次換毛,比較貪吃,日增重20~50克,容易患消化不良等疾病。初期吃料,因各種生理機能不健全,對疾病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球蟲,會造成大批死亡。
養好幼兔的辦法是:
一、合理分群。剛斷奶的幼兔,要根據體型大小、強弱、品種、親緣關系合理分群,對體型小、瘦弱的兔要精心照料。每籠4隻,或分10~15隻小群飼養。
二、精心飼喂。斷奶初期,多有1~2天情緒不安,食慾不振,要勤喂少給,飼料量要逐漸增加,待適應後,使飼料品種多樣化。飼料要新鮮,要營養豐富易消化。適當加炭末、乳酸菌素、復方敵菌凈等;精、粗料要合理搭配,精料配方為:豆餅20%、玉米面15%、大麥20%、麩皮20%、魚粉5%、食鹽1%、骨粉1%、葉粉10%、草粉8%。日糧中粗纖維含量在15%左右,粗蛋白質達14%。每隻日喂精料40~60克,青飼料300~400克。隨日糧增長,逐漸增加青飼料的喂量。
三、溫度要適宜。斷奶初期的適宜溫度,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關鍵。幼兔斷奶後兩周內,舍溫在15~25℃;兩周後,保持10℃以上。溫度恆定,溫差越小越好。
四、抓好疫病防治。經常保持幼兔籠舍清潔乾燥、通風、空氣新鮮,籠舍定期用5%來蘇消毒;用具要定期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要按期接種疫苗,如巴氏桿菌病、黏液瘤病等。定期投喂抗生素,控制腸炎、拉稀等疾病的發生,確保幼兔健壯生長。
5. 兔子怎麼養
養兔因兔飼料來源廣、繁殖迅速、生長發育快,成本小見效快,被認為是脫貧致富的首選項目,但在小規模養兔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如由於缺乏養兔的科學知識,飼養管理不善,致使兔群生長緩慢、發育不良、疾病蔓延、死亡嚴重等,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了個人看法。
一、兔子的飼養音理
1、仔兔的飼養
仔兔是從出生到斷奶時的小兔,仔兔要盡早吃到初乳,若母兔產仔多可向產仔少的母兔寄養。方法為:在寄仔身上擦寄母的奶或尿,或提前與寄母的仔兔混放2-3小時後再進行哺乳。
2、仔兔的管理
每天要檢查仔兔的吃奶情況,做好仔兔的防寒保暖工作,頂防鼠害和獸害,保持籠舍的清潔乾燥,除哺乳外母仔要分籠飼養。
二、幼兔的飼養管理
1、幼兔的飼養
幼兔是從斷奶到3月齡的小兔。幼兔因消化機能比較差應飼喂給易消化的飼料,並適當補飼些礦物質、維生素,要堅持少給多加,特別是斷奶後2-3周的幼兔,每天應喂3-6次,一般青綠飼料日喂3次、精料日喂2次,在兔的料里加入益富源動物食用菌液,提高免疫力。
2、幼兔的管理
對幼兔要正確掌握斷奶方法,要隨體況。品種、用途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35天以上,斷奶時要營養、管理、飼料、環境不變,而逐步過渡,盡量保持在原籠飼養,要適時按大小。品種不同分群飼養,每群為15-25隻左右,要有計劃地搞好防疫接種工作,在兔的料里加入益富源動物食用菌液,提高免疫力。
三、青年兔的飼養管理
1、青年兔的飼養
青年兔是3月齡到初配種的兔。青年兔的飼料要以青粗飼料為主,要特別注意礦物質的補充。
2、青年兔的管理對青年兔要公、母分籠飼養。苦留種用,有條件的話最好一籠一兔飼養,要掌握好配種時間。
四、成年種免的飼養管理
1、種公兔的飼養管理對種公兔要求體質健康結實、四肢粗壯、性慾旺盛、精液品質良好。
2、種公兔的飼養對成年種公兔要合理飼養,特別要注意蛋白質、維生素A和礦物質的補允供給,營養水平應有長期性、不能突變,配種時飼料要以優質牧草為主,精料應增加30%,在配種旺期,每日最少應補充5克澱粉、3個雞蛋。
3、種公兔的管理對種公兔要科學管理,單籠飼養,合理應用,成年公兔每天可配種2次,連配2-3天休息一天,青年公兔每天配種1次,連配2天後休息一天,並讓其經常運動。
五、種母兔的飼養管理
1、空懷期的飼養管理空懷期的飼養:空懷期應加強飼養,要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少量精料,使其保持適當肥度,不宜過肥或過瘦。空懷期的管理:要保持良好生活環境,要將空懷母兔放到光線較好、籠內外衛生清潔的兔籠飼養,有條件也應放到籠外加強運動,要做到發倩及時配種。
六、懷孕期的飼養管理
懷孕期的飼養,要供給足夠的營養保證胎兒發育正常,特別在懷孕15天以後,要注意增加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飼料供給,應適當增加精料,日糧中可添加骨粉、蛋殼粉l.5-2克,食鹽l-2克。懷孕期的管理:要注意防止懷孕母兔流產,在摸胎時動作要輕,不可用手去抓和捏胚胎,對懷孕母兔應一兔一籠,防止擠壓和意外驚擾。不要喂變質的飼料,要做到冬溫暖,夏涼爽,防止鼠害和獸害。
七、哺乳母兔的飼養管理
哺乳母兔的飼養:為了保證哺乳母兔泌鞏的需要,必須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飼料,分娩後l-2天內多喂些鮮嫩青綠多汁飼料,少喂精料,3天後增加精料喂量,每大應補飼骨粉或蛋殼粉等礦物質飼料3-4克講保證經常飲水。哺乳母兔的管理:要搞好兔舍兔籠衛生,產後要人工輔助拉毛.以便刺激乳腺泌乳,並要預防乳房炎發生。
八、育肥兔的飼養音理
1、育肥兔的飼養
育肥兔要飼喂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飼料,如干米、豆餅、馬鈴薯、甜菜渣等,馬鈴薯經煮熟後喂給效果更好。肥育兔在最後l-2星期內完全喂精料,但必須逐漸過渡,要經常檢查,若發現食慾下降時,仍應適當喂給青飼料,使胃腸活動正常,飼料中還應補加食鹽和木炭粉,使其消化正常,增進食慾,可在飼料里加入益富源微生物促長劑,增肥促長。
2、育肥兔的管理
成兔在肥育全朗,都要限制運動,並安置在溫暖、光線暗淡和安靜的地方,並注意環境衛牛可在飼料里加入益富源微生物促長劑,增肥促長。
6. 斷奶幼兔該如何養
斷奶幼兔是指從斷奶到90日齡的小兔。斷奶後的小兔死亡率較高,從而嚴重影響養兔農戶的經濟效益。如何養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農戶在日常養兔生產管理中,必須切實抓好以下幾個技術飼養管理環節。 一、注意適當活動,以增強幼兔體質。幼兔正處於長身體時期,非常愛活動,也特別喜陽光,因此,要使幼兔每天都有一定的運動時間。春、秋兩季,採取早晨放籠,晚間歸籠;冬季採取中午放籠,晚飼前歸籠;進入夏季,採取黎明時放籠,日出歸籠。其活動場所,既要有陽光照入,以免因潮濕引起癬症,又能蔽蔭,防止中暑。一般運動場的大小,以每平方米放幼兔2隻為宜。幼兔的大小要基本一致,如果個體大小差異懸殊,就要分開活動,以免發生斗毆,造成傷亡。 二、做到正確飲水,促進代謝。在養兔生產實踐中,有個別養兔戶誤認為家兔不需要飲水,甚至說家兔飲水就要拉稀。實際上,家兔對水是非常敏感的,如果飲水不足,使其體內水分減少到8%-10%,就會出現食慾減退,消化機能受阻等現象,這些都會影響幼兔的正常發育,而且由於黏膜乾燥,還會降低幼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當體內水分損失20%以上時,就能造成死亡。這種因缺水造成的死亡,在夏天尤為多見。至於幼兔喝水引起拉稀,則是由於飲水方法不當所致,有的人長期不讓幼兔飲水,偶爾一次又給水很多,使之暴飲,從而引起消化機能紊亂,造成拉稀。正確的飲水方法是:要使幼兔隨時都能有水喝,一般每千克體重每晝夜要給清潔飲水0.2-0.4千克。如果喂給的飼料是含水量較大的青綠飼料,則可適當減少飲水量。 三、堅持合理供鹽,提高幼兔食慾。鹽是家兔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物質,特別是斷奶幼兔,每晝夜需鹽0.3-1.5克,如果日糧中缺鹽,家兔的食慾會出現明顯下降,其抗病力也隨之減弱,造成幼兔發育遲緩,易得病死亡。因此,要對斷奶小兔經常適宜喂鹽,在幼兔的配合飼料中添加食鹽應當控制在0.4%-0.6%為佳。 四、實行科學喂養。由於斷奶幼兔剛剛脫離母乳,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時幼兔的胃腸消化機能還很弱,如果吃了過硬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會肚脹而死。特別是體重1千克左右的幼兔還正處於提牙階段,牙根發癢,也不知飢飽,食量不能自控,很容易造成頸細肚子大,嚴重者可肚脹而死,這也是斷奶幼兔死亡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為此,在飼養管理上,既要注意衛生,又要注意喂給新鮮、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精、青飼料,精料最好是熟食,每天喂精料2次、青飼料3次,採取少喂勤添,切忌吃得過飽。 五、注意做好疫病預防,確保幼兔健康。對斷奶後的幼兔,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尤其是巴氏桿菌病和球蟲病。、
7. 如何喂養剛斷奶的兔子,有經驗的進
仔兔,是指從出生到斷奶這段時間的小兔。它可分為睡眠期(即從出生到第12天左右)和開眼期(即從開眼到斷奶)兩個階段。其特點:仔兔生後裸體無毛,閉眼封耳,皮薄肉嫩,組織器官發育不完全,體溫調節機能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弱,而生長發育很快,如初生重50克,1月齡可達500克。因此,要加強仔兔飼養與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盡早吃好初乳初乳是指母兔產後3日內的乳汁。初乳水分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富含磷脂、酶、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較多的鎂鹽,具有輕瀉作用,有助於仔兔排泄胎糞。初乳中還有高濃度的母源抗體,能增強仔兔免疫力。初生仔兔要在5—6小時內吃飽初乳,如檢查發現仔兔還沒有吃到初乳的,則應人工輔助讓其吃上初乳。送你有草種,葯物,過渡期飼料,技術資料,售後服務,你好我們不光賣兔子,關鍵長期提供優質的售後技術服務。真心真意幫助你,希望你採納。
8. 幼兔如何飼養
從斷奶到90日齡的小兔為幼兔。幼兔階段生長發育迅速,消化機能和神經調節機能尚不健全,抗病能力差,再加上斷奶和第一次年齡換毛的應激刺激,給幼兔的飼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飼養方面 斷奶幼兔的飼料應營養全面,易消化,適口性好。低蛋白、高纖維的飼料對幼兔極為不利。粗纖維是幼兔飼料的一個限制因子,日糧中粗纖維的含量不能低於12%,但高於14%對生長和飼料的消化吸收也是無益的。蛋白質含量不應低於17%,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要分別達到0.8%和0.6%以上;對於飼喂顆粒飼料的兔場,逐步過渡到自由採食;對於草料配合的家庭兔場,多汁料、青綠料喂量不宜過多。由於此階段幼兔食慾旺盛,在飼喂制度上要有節制,少喂多餐。
幼兔日糧中可適當添加葯物添加劑、復合酶制劑、微生態制劑等,可起到預防疾病及促進生長的作用。據資料介紹,日糧中添加3%葯物添加劑,日增重提高31.8%;添加200毫克/千克黃腐酸、0.5%復合酶制劑,日增重提高12%~17.5%;添加以纖維素酶和酸性蛋白酶為主要組成的復合酶制劑,日增重可提高16.88%~20.53%。
(2)管理方面 斷奶是幼兔生理的重要轉折,管理不善極容易引起疾病甚至死亡。幼兔的死亡大部分發生在斷奶3周內,特別是第1~2周,其主要原因是斷奶不當。正確的斷奶方法應當是:根據仔兔的體質健康狀況,如果全窩仔兔發育均勻,體質健壯,可一次性斷奶,即在同一天內將母仔分開;若全窩仔兔發育不均勻,應該採用分期斷奶法,即先斷體質健壯的仔兔,讓體質弱的仔兔多哺乳幾天,視情況酌情斷奶。分期斷奶適合家庭小規模兔場。無論採用哪一種斷奶方式,都應堅持「斷奶不離窩」的原則,使仔兔在原來的籠內生活,做到飼料、環境、管理三不變,盡量減少應激並發症。
由於小兔斷奶,生活環境發生巨變,同時生長快,抗病力差,要求其所處的環境應乾燥、衛生、安靜,和斷奶前盡量保持一致。
斷奶幼兔多以群養,籠養時每籠一窩(控制在8隻以內);柵養時每平方米10~12隻為一群;冬季兔舍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夏季應防暑降溫。
幼兔階段是多種傳染病集中暴發的階段。除了注射兔瘟、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魏氏梭菌疫苗外,特別注意預防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和流行。對於多數室內籠養的兔場,做好傳染性鼻炎的防治工作。
9. 斷奶小兔的給怎麼飼養
從斷奶到3月齡的小兔稱幼兔。其特點是食慾旺盛,貪吃,但對環境適應能力差,易得病。尤其是幼兔消化道在發生炎症時,其腸壁具有通透性,消化道內的有害物質很容易被吸收,因而極易造成幼兔中毒,死亡。
要想提高幼兔的成活率,應採取以下措施:
1.適時斷奶。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當仔兔28~42日齡,體重達750克以上即可斷奶。斷奶過早,會影響幼兔的生長發育。但斷奶過晚,也不利於母兔復膘,影響母兔下一個繁殖周期。所以根據仔兔品種、生長情況,母兔體況等決定適宜的斷奶時間。一般說來肉兔品種的仔兔可在28-35日齡斷奶,毛兔、獺兔品種的仔兔可在35~42日齡斷奶。
2.加強營養。斷奶後的幼兔要多喂營養全面,易於消化的顆粒料,少喂水分過多的青飼料及粗硬飼料。日糧中的蛋白質應達到16%~18%,飼喂原則是少吃多餐,每天喂料4-5次。
3.防治球蟲病。斷奶前後至3月齡是球蟲病的暴發階段。對幼兔威脅最大。球蟲病的死亡率高達80%以上。因此必須在飼料中加入抗球蟲、防腸炎、促生長的葯物。如地克珠利、敵菌凈、喹乙醇等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