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雨量多少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去豆芽上的黑皮 2025-08-26 04:45:10

雨量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5 02:16:27

① 一天降水量多少毫米是大雨

一天降水量是25毫米-49.9毫米是大雨。
小雨是指24小時內降水量不超過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為5毫米~16.9毫米,中雨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為17毫米~37.9毫米,大雨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為38毫米~74.9毫米。24小時內雨量超過50毫米的稱為暴雨,超過100毫米的稱為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氣象預報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單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水深1毫米。

②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學標準是多少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學標准如下:

1、小雨:雨點清晰可見, 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窪地積水很慢;屋上雨聲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時內降水量小於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於10mm的降雨過程;

2、中雨: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濺;窪地積水較快;屋頂有沙沙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5~15mm 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3、大雨:雨降如傾盆,模糊成片;窪地積水極快;屋頂有嘩嘩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4、暴雨: 凡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50mm的降雨過程統稱為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過程;

5、大暴雨: 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0~250mm的降雨過程;

6、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於140 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大於250mm的降雨過程。

(2)雨量多少擴展閱讀:

降雨量等級防汛部門規定:降雨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單位面積上的水層深度,以毫米計算。根據國家防辦《防汛手冊》規定,凡24小時的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者定為暴雨。按12小時降雨強度和24小時降雨強度劃分大小降雨量等級。

降雨量等級水文部門規定:通常說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另外,人們也可以從降水情況來判定雨的等級:

1、下小雨時,一般雨點清晰可辯,沒有飄浮現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濺;地面泥水淺窪形成很慢;至少兩分鍾以上才會潤濕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2、降中雨中,雨水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濺;水窪泥潭形成很快;屋頂有沙沙聲;

3、下大雨時,雨如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處飛濺,水潭形成很快;屋頂雨水有喧鬧聲。

③ 一年降雨量多少算正常

我國一年降水量平均750mm,地區不同,降水量也是不一樣的。我國沿海地區,珠三角,江浙一帶,廣東廣西地區年降水量達到1000mm以上,而北方地區,黃土高原,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西北地區降水量不足300mm。
從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氣象部門統稱為「降水現象」。一定時間內,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無滲漏,不流失,也不蒸發,累積起來的水的深度,稱為降水量(以毫米為計算單位)。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把一個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來,就稱為這個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④ 降水量的劃分多少毫米到多少毫米算大雨,小雨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於10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降水量(precipitation )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以mm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

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把一個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來,就稱為這個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4)雨量多少擴展閱讀:

降水量因素:

(1) 位置: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乾旱少雨。

(2) 大氣:主要包括大氣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

①大氣環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三圈環流中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其中低壓帶控制地區降水較多,高壓相反;西風帶內西岸降水多於東岸,信風帶內東岸降水多於西岸。季風環流中,夏季風降水多於冬季風。

②鋒面:冷、暖鋒、准靜止鋒過境時都易產生降水。

③氣旋對應的是低壓,氣流上升多陰雨;反氣旋對應高壓,氣流下沉多晴天。

(3) 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會阻止水汽的進入,如新疆氣候乾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內陸以外,還由於周圍高大山脈對水汽的阻擋。

(4) 洋流: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亞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陸西岸的廣大地區,除副高控制外,還受信風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再如,英國和挪威的海港終年不凍就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⑤ 雨量達到多少是暴雨

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由於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准也有所不同。

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一些地勢低窪、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洩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地質災害。

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

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的暴雨。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台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

(5)雨量多少擴展閱讀:

24小時之內,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0毫米99.9毫米的為暴雨,100.0毫米至199.9毫米的為大暴雨,超過200.0毫米的為特大暴雨。產生暴雨要有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

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暴雨。暴雨常常是從積雨雲中落下的。積雨雲內上升氣流非常強烈,垂直速度可達20~30米/秒,最大可達60米/秒,比台風的風速還要大。

在強烈的上升氣流中,水滴不斷增大,雲內的水滴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急劇地降落到地面。

⑥ 降雨量多少毫米算暴雨

降雨量在24小時50毫米以上算暴雨。
我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雨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5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我國屬於季風氣候,是多暴雨的國家,除西北個別省區外,幾乎都有暴雨出現,從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氣且戰且退。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形成一場暴雨。
大陸上主要雨帶位置亦隨季節由南向北推移。華南(兩廣、閩、台)是我國暴雨出現最多的地區。4至9月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為長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帶移至黃河以北,9月以後冬季風減弱,雨帶隨之南撤。由於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從東南向西北內陸減少,山地多於平原。而且東南沿海島嶼與沿海地區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減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別山、南嶺、武夷山等東南面或東面的坡地,都是這些地區暴雨日的中心。

⑦ 多少毫米的雨量為小雨,中雨,大雨

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為小雨;日降雨量10-24.9毫米為中雨;降雨量25-49.9毫米為大雨。降雨量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通常說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測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6小時降水量;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24小時降水量;一個旬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
液態降水量稱為雨量,有時兩者也作為同義詞。單位時間的降水量稱為降水強度,常用mm/h或mm/min為單位。單位時間的雨量稱為雨強。把一個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來,就稱為這個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降水現象是指雲中液態水或固態水向地面降落的一種天氣現象,准確測量降水對於天氣預報、氣候分析以及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監測與預警有著重要的意義。

⑧ 正常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正常降水量一般為10-49.9毫米。
降水量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為50~99.9毫米。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測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6小時降水量;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24小時降水量。

⑨ 降雨量多少毫米是怎樣計算的謝謝

降水量測量是一般是用口徑20厘米的漏斗收集,用專門的雨量計測出降水的毫米數。如果測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則一般將其溶化成水再進行測量。

中國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稱之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雨量測量: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測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6小時降水量;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24小時降水量。

液態降水量稱為雨量,有時兩者也作為同義詞。單位時間的降水量稱為降水強度,常用mm/h或mm/min為單位。單位時間的雨量稱為雨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降雨量

⑩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學標準是多少

日雨量在10.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