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太倉麻將管理怎樣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去豆芽上的黑皮 2025-08-26 04:45:10

太倉麻將管理怎樣

發布時間: 2022-06-25 04:39:36

1. 太倉麻將的游戲特色

太倉麻將是具有太倉特色的游戲,簡單易學,但手牌多變,幾乎不可能摸到一模一樣的牌,比較考驗玩家的計算能力。由於太倉麻將有著濃重的地方特色,目前網路上提供太倉麻將的平台的有棋聚堂太倉麻將,「太倉同城游」,

2. 麻將0基礎,怎麼入門,求詳細

1、洗牌:把牌全反扣過來,使牌面朝下。玩家雙手搓動牌,使牌均勻而無序地運動,稱為「洗牌」。

2、碼牌:洗均勻之後,每人碼36張牌,兩張牌上下摞在一起為一墩,各自為18墩,並碼成牌牆擺在自己門前,四人牌牆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3、開牌:國標麻將中,莊家擲骰,兩顆骰子的總和所得的點數就是開牌的基數。以莊家為第一位,按逆時針方向順序點數,數到點數的位置為開牌的牌牆。

從右向左依次數到與點數相同的那一墩,由莊家開始抓下兩墩牌,下一家再按順時針方向順序抓牌,直到每個人抓3次共12張牌,再由莊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層兩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張。莊家共有14張牌,其他人各有13張牌。

4、理牌、審牌、補花: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莊家補花,即是從牌牆的尾端取一張牌。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補花,若補回來的是花牌,則待該輪完結後再補。

5、行牌:行牌即是打牌進行過程。由莊家打出第一張牌開始,此過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開杠(明杠、暗杠)、補直至和牌或荒牌。

(2)太倉麻將管理怎樣擴展閱讀:

麻將相關延伸:中國麻將的起源: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

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葯槍。還有的說,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著水滸里的108位好漢,東南西北則代表這些好漢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中發白是說這些人有的是中產階級,有的是高官貴族,有的則是白丁出身。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

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3. 太倉麻將怎麼算低花和杠頭

1)底:5花
2)硬花:指中發白,梅蘭竹菊,春夏秋冬,4百搭,4大白板,每個1花
3)明杠:1花(筒萬條)
4)暗杠:2花(筒萬條4個一樣的在手上選擇的杠)
5)小門清:5花(不吃不碰不明杠)
6)大門清:10花(沒有風碰,杠,暗刻,沒有硬花)
7)對對胡:5花(以對子的方式構成胡牌,能碰出杠出胡牌,也能不吃不碰胡出,手上以暗刻方式)
)混一色:5花(一色牌加字牌胡出)
9)七對子:10花(手上胡出,必須有7個對子)
10)清一色:10花(一色牌)
11)杠開(摸花杠,胡牌叫花開,明暗杠,胡牌叫杠開):5花(摸花和明暗杠,從杠頭上摸上的牌胡牌)
12)包餃子:一人支付3倍費用(放給玩家杠,此杠牌玩家杠開),算杠開
13)搶杠:一人支付3倍費用(有玩家碰了一對,然後摸牌杠此牌,這時有玩家可以胡這個牌),可以多人搶杠,每家都付3倍費用,小牌遵循3花以上(包括3花,搶杠當自摸),才能搶杠。
14)字碰:1花(東南西北碰)
15)暗刻:2花(東南西北3個牌在手上)
16)字明杠:3花(東南西北杠)
17)字暗杠:4花(東南西北在手上選擇杠)
18)大吊車:5花(玩家碰杠後,手上只剩1張牌時胡牌)
19)天胡:50花(庄起手14張牌,在沒打任何牌之前胡牌)
20)地胡:50花(閑起手13張牌,摸第一張牌的時候胡牌)
21)海底撈月:5花(玩家摸最後一張牌胡牌)

4. 蘇州麻將和太倉麻將一樣嗎

幾乎一樣,就是多了6張牌,那6張牌不要也行的

5. 太倉麻將的介紹

太倉麻將是太倉地區非常盛行的一種4人麻將游戲。游戲開始時,由一名玩家起庄。莊家的意義在於他一開始可以拿十四張牌,其它玩者只能取十三張牌。太倉麻將演算法論花,具體一個花算多少銀子可以隨意定。

6. 太倉麻將的和牌方式

太倉麻將中各種和牌方式是累加的。和牌方式有下面幾種:
小胡:
1. 二花自摸三花沖:如果不是門清,成小胡必須要三個以上的花(如紅中、白板、發財等);底牌加1花,加上已有的花,成牌後如有杠,累計計算;。
大胡:
1. 如果是門清,門清為不吃,不碰,則無論花有多少,都可以成牌,門清花翻一倍,如果1個花也沒有,門清,那麼自摸成為「無花果」,比如付100兩銀子,出沖「無花果」算自摸的一半,(太倉自摸『無花果』算是最大牌,出沖『無花果』算付最大的一半);
2. 混一色:只有東南西北風和條餅萬其中的一種,成牌後花翻2倍3. 清一色(2番):只有條餅萬其中的一種,成牌後花翻4倍;
4. 對對胡:除了頭子是一對以外,另外的四鋪都是三個頭,(型如:11 111 111 111111)成牌後花翻2倍;
5. 杠開:當抓到花或是杠牌後,應該在拿牌的另一側補上一張牌,如果補上一張牌後,正好成牌,就叫做杠後開花;杠後開花翻1倍。
6. 大吊車:其他牌已經碰下或者杠下,獨聽最後手中的一張牌,花翻1倍。
7.搶杠當自摸,如果有人已經碰了3張牌,然後又摸到1張一樣的牌,去杠,如果這個時候正好有人胡這張牌,那麼這人可以當成「自摸」的方式胡牌,銀子由杠的人一人付三份,由杠的人做莊。
算分方式
太倉麻將成牌後,給付多少錢由花的多少來決定,花是累計的;例如:有人門清清一色,5個花,自摸後,應該算花:(5花+1(底花))×4×2=48花;如果按5銀子/花算,那麼每人應該給付48*5=240銀子;如果是誰出沖,則由他一人給付240銀子;

7. 麻將何時起源為何是144個而且一定是四人一桌

版本太多了,請慢慢看吧

麻將的起源有多種的傳說,據說在公元前 500 年由孔子發明,孔子雲游四方,傳播他的學說,三元牌紅中,青發,白板分別代表三個美德:仁愛,真誠和孝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忠、孝、義」。
據歷史考證麻將應該起源於明代,古稱「葉子戲」,並於 1895 年傳入西方,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流行的游戲之一,麻將在廣東地區,香港、台灣和日本又稱之為麻雀,有著 14 張或 17 張不同的規則及打法.

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游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是「血緣」關系。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
古博戲始於何時,准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
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6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製品,相當於今天打麻將牌時
所用的骰子。
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1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於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瓊的大小,藉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

據說足球起源於中國古代的蹴鞠,此外還有許多東西都起源於中國,比如火葯、再比如指南針等等。洋人將起源於中國的火葯和指南針的技術發揚光大,最後製造出堅船利炮、反過來還欺負中國,使中國的近代史充滿屈辱。至於同樣起源於中國的、現在被某些人稱為「地球的頭顱」的足球,中國人在這個體育項目上也被洋人欺負著。類似的「老師被學生欺負」的現象,實在不能說是「偶然」。似乎「每一種古時候從中國傳到洋人那裡的東西,現在都比中國強」--無疑,這種說法因為過於絕對,顯然也不正確。比如說麻將,從整體上看目前仍然是中國人玩得好。
「麻將起源於中國」這種說法是沒有異議的。但是,起源於中國的麻將究竟傳到多遠的地方?除去眾所周知的日本、南北韓等東南亞國家,一般人恐怕也說不出什麼其他的地方。但是「其他的地方」確實存在,而且距離中國之遠甚至超出想像。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一位中國記者在索馬里采訪時,發現當地一種游戲和中國的麻將非常相似。這位記者同志即興支了幾招兒,令玩者大吃一驚。其實沒有什麼奇怪的,索馬里人玩的這種「牌」,很可能就是「未完成式」的中國麻將。
那麼麻將究竟是誰發明的呢?廣為流傳的「鄭和說」其實有很大的漏洞,因為據記載明朝初期的時候中國便已經產生了麻將的雛形。不過,「鄭和說」當中也包含著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告訴我們∶一、麻將很可能是在鄭和的手中完成「最後的改革」、形成今天這樣的形態的;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的船隊將麻將這種游戲傳播到沿途經過的部分國家,比如上文中的索馬里。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鄭和只是麻將的改革者和居功至偉的傳播者,而麻將的發明者應當另有其人。
關於麻將的起源,下面的說法比較中肯,只是沒有提到具體的「發明人」,非常遺憾。這個說法稱「麻將起源於江蘇太倉」,當時太倉是皇家糧倉。糧倉容易招來麻雀,有看倉的兵丁開始用火槍打麻雀。參加的兵丁越來越多,打麻雀漸漸地成為他們的一個「樂子」。作為「麻將的起源」,「太倉說」比「鄭和說」更為可信的地方有∶一、可以充分說明為什麼「麻將又名麻雀」;二、「鄭和說」當中的「東西南北中」是代表方向的,其中的「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會打麻將的人都知道,「中」是屬於「中發白」系列的,不宜單獨將「中」和「東西南北」硬性劃歸一個種類。按照「太倉說」,「中」的意思是打中前來覓食的麻雀,「白」就是沒打著白費力,「發」就是打中麻雀後領賞發財。對比之下,方知「太倉說」更為可信。
麻將在中國普及程度之高,使其確實無愧於「國粹」的稱號。聽說中國政府對麻將的管理也放寬了政策,親友之間有點輸贏的「搓麻」已經不被視為賭博行為。「放寬政策」的做法好,其實政策沒放寬以前,逢年過節的大家還不是照搓不誤?而且,只要適當節制、不是通宵達旦地搓,打麻將對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在國內時就腦外傷的問題咨詢過一位老先生。老先生說,適當地打打麻將吧,多活動活動手對腦子有好處。老先生也經常談談「麻將的起源」,他更傾向於「鄭和說」,因為老先生自己就姓「鄭」。

由來一

麻將是中國的國粹,中國人總是愛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來稱呼,近來更有醫學研究發現,老年人多打麻將可以預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諱言,麻將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藝,但是你知道麻將的由來嗎?
麻將本名應是「抹將」,抹的是水滸傳的108個好漢。相傳元末明初有個名叫萬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欲將水滸傳的故事讓達官貴人也知水滸故事,進而愛民護民遂發明麻將,將水滸英雄融入這個游戲中。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一餅喻為「黑旋風」李逵。
之所以分為萬、餅、條三類,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四張牌,剛好108張。108條又是從四面八方匯聚梁山,所以加上東、西、南、北、中午個方為各掭四張牌計20張。這些好漢有富貴貧窮各階層,所以再加上「發」、「白」隱喻富有及窮白,加上八張牌,整副牌共計136張。
後來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共計144張。另有一種民間趣話,打麻將用四方桌既是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張牌,因為一季有十三個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贏了時的那一張,代表一年最後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這也是另一種趣話。
由來二

麻將起源於護糧倉,麻將牌起源江蘇太倉,這是蘇州雜文作家"谷新之"研究得出的結論。
太倉在古時是皇家糧倉,倉內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運」。糧倉既設,雀患便生。守倉兵丁以捕雀取樂,倉官變鼓勵為獎勵,發給竹製籌牌記數酬勞。這籌牌上刻有字,可用來作游戲的工具;這牌子又是賞錢,有證券價值,於是便可以用來作輸贏。這種游戲流傳下來,演變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將。其玩法,術語等都與捕捉麻雀有關。
譬如筒、索、萬。筒的圖案是火槍的象形符號(截面圖)。幾筒表示幾具火槍。索即束,是細束捆串起來的鳥雀,所以一索圖案的是鳥,二索上像竹節,表示鳥雀的腳,官吏驗收時以鳥足計數,兵丁將鳥雀集合成「束」。萬,即賞錢。
另外,東、西、南、北為風向,土槍無力,發射時要考慮風?。中,即打中,故塗紅色。白,即白板,打空槍之謂。發,即得賞發財。「碰」,
即「砰」,槍聲。成牌之「胡」,實為「鶻」;屬鷹的一種,有高強的捕鳥本領,有了鶻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勝皆曰「鶻」。除此,麻將中的「吃」,「杠」等術語幾乎都要與捕捉麻雀聯系起來。
那麼,麻雀牌又怎麼叫作「麻將牌」呢?原來太倉方言的「鳥雀」就叫作「麻將」,「打鳥」或者「打麻雀」統稱「打麻將」,故麻雀牌也叫「麻將牌」。
由來三

我國最早有關麻將的計載,是宋朝楊大年著的「麻將經」。其中的內容和現今的麻將差不多。麻將發展到了清朝,沒有「一鳥」(一索),並且七個字是「公」、「侯」、「將」、「相」、「文」、「武」、「百」,清廷懷疑這七字和反清復明有關,於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間,秀才陳實門坐他哥的船四處游歷,船上的船員無聊聚賭,陳實門日日觀之,於是起了改進賭具的念頭,船行時風向時常改變,於是他把公侯將相改成東南西北風,當時船在各處交易的貨幣制度是,十筒相當於一索,十索相當於一萬。其中「筒」即是中間有洞的銅幣,索就是把一堆銅幣串起。於是他將這些用在麻將上,但一索和二索極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養的鳥,靈機一動將一索改成「鳥」。麻將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這三字要改成什麼呢?陳實門為此傷透了腦筋。有一次船員在下棋時用炮將軍對方,說道「吾炮百發百中也」。陳實門聽了就將文武百取百發百中之中發百改為中發白替之,這就是我們今日的麻將了。

8. 太倉麻將的游戲規則

牌數:太倉麻將共有152張牌,其中有東南西北4個風,有28張為花牌,分別是4張發財,4張紅中,4張白板(帶框),4張白板(不帶框),4張百搭,春夏秋冬,梅蘭竹菊。
打法:莊家先擲骰子,先選出「百搭」,「百搭」就是可以任意替代任何牌的,「百搭」是不固定的,比如骰子擲7點,那麼開牌在對家第8幢處莊家抓第一4張牌,「百搭」則為對家的下家第7幢處翻出來,如果翻到1萬,則2萬為「百搭」,翻到9萬,則1萬為百搭,以此類推;翻到東風,則南風為百搭,翻到北風,則東風為百搭;其他排序為紅中-發財-白板(帶框),翻到春夏秋冬,則梅蘭竹菊為「百搭」,翻到「百搭」(牌上寫的為百搭),則白板(不帶框)為「百搭」,翻到白板(不帶框)則百搭為「百搭」
發牌:共151張(除去翻出的一張牌)
打法:可碰,可杠,可吃(只可吃上家的)。
詐胡:詐胡者向其他3家付相同費用(系統中將禁止詐胡產生)
莊家:如果莊家胡牌,則莊家的位置不會改變,形成連庄,如果不是莊家胡牌,則胡牌的人成為莊家。
花:有28張,分別是4張發財,4張紅中,4張白板(帶框),春夏秋冬,梅蘭竹菊,4張百搭,4張白板(不帶框)。
杠:
1. 明杠:分為『先對下來,再杠'和『一次杠'兩種;算1個花
2. 暗杠:自己抓到四張相同的牌杠下來,稱為暗杠;算2個花;
3. 風杠:胡牌後手上有3張相同的風算1個花;風明杠算2個花;風暗杠算3個花;

9. 為什麼這幾天打麻將總是輸是什麼原因

打麻將輸的原因第一個是運氣不好,第二個是技巧不行。

麻將,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及閩南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

麻雀牌起源說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最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

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10. 同城游太倉麻將好玩嗎 同城游太倉麻將玩法簡介

期待已久的手游同城游太倉麻將即將登陸九游,這款手機游戲吸引了大批玩家的關注,有很多粉絲都在問九游小編同城游太倉麻將好玩嗎?同城游太倉麻將值不值得玩?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分析下,看看這款游戲的玩法特點和游戲劇情介紹。
1、同城游太倉麻將簡要評析:
《同城游太倉麻將》是蘇州地區非常盛行的一種4人麻將游戲,游戲有著傳統的玩法,對於大家休閑娛樂打發時間是必備的一款游戲,這款游戲有著濃濃的家鄉味,地道的太倉規則。喜歡同城游太倉麻將的玩家快來看看吧。
2、同城游太倉麻將圖片欣賞:
通過上面的游戲介紹和圖片,可能大家對同城游太倉麻將有大致的了解了,不過這么游戲要怎麼樣才能搶先體驗到呢?不用擔心,目前九遊客戶端已經開通了測試提醒了,通過在九游APP中搜索“同城游太倉麻將”,點擊右邊的【訂閱】或者是【開測提醒】,訂閱游戲就不會錯過最先的下載機會了咯!
下載九游APP訂閱同城游太倉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