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薯如何管理才能高產
以前有的人認為,種紅薯不需要施肥,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你可以想一下,土壤沒有肥,紅薯能有產量嗎,在薯塊膨大時期,正是需水的關鍵期,降雨量大的地方,要及時排出積水,避免澇害。
紅薯生長後期,追施鉀肥可以提高紅薯的質量和品質。在紅紅薯膨大前期地面出現裂縫時,灌施裂縫肥,促進塊根膨大,但是栽種時肥料施用過多紅薯無法生根,移栽時盡量栽植不要過深,過深不利於紅薯緩苗生根。
移栽後的紅薯苗生長半個月以後就會長出新的枝杈,這時就需要開始進行吊蔓了,在紅薯膨大後期,如果出現脫肥地塊,可採用葉面追肥,避免早衰,在生長過程中夏季每隔五天整枝一次,冬天每隔十天整枝一次。
紅薯盡量不翻蔓,不利於紅薯的膨大,損傷葉片,降低光合效率,影響塊根正常的養分積累,乾旱時可採用滴灌或噴灌的方法澆水,如果是漫灌,深度不宜超過壟高的1/3,後期要減少澆水量。
2. 紅薯怎麼樣管理結的紅薯好看漂亮
在很多人眼中,甘薯控旺就是運用多效唑、矮壯素、烯效唑等調節劑控制甘薯莖葉不再使其旺長,認為只要莖葉不再旺長就會使甘薯獲得高產。這種傳統通的控旺模式,一味追求甘薯控旺的表面效果,為了能控制旺長,隨意加大葯量,導致紅薯畸形和減產。
3. 家裡種了三畝地的紅薯,怎樣管理才能夠讓紅薯高產
甘薯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產量很大。因此,為了保證甘薯生長過程中養分供應充足,後期產量高、收成好,一般需要追肥2-3次,並注意中前期不同肥料類型的選擇;此外,還應通過澆水來調節和保持田間土壤的土壤濕度,尤其是在甘薯種植後的莖膨大期,應保持田間濕度穩定,避免乾燥或潮濕。實現甘薯高產多收並不困難,必須掌握好種植管理技巧甘薯的追肥管理甘薯生長前期需要充足的氮肥來保證地上莖葉的生長和植株的生長,而生長中後期需要充足的磷鉀肥供應來保證許多甘薯的生長、快速膨大和長大。一般情況下,甘薯生長期追肥。
紅薯一般都是種紅薯苗。最好等到氣溫上升到15度以上再種植,以免影響紅薯苗的成活。如果種植在小麥中,應在小麥收獲後盡快種植,因為紅薯在小麥茬中的生長期較短,會影響紅薯種植後的擴大。紅薯的種植密度可以根據種植地塊的肥力來確定。肥力充足的話,每畝可以種3000株紅薯苗,肥力一般的話每畝可以種3500株紅薯苗,山區種的話每畝要種4000株紅薯苗。種紅薯苗的時候,不宜過深,也不宜過千。從頂葉開始,最好埋在第三至第五節。種植紅薯苗後,及時澆水,以提供紅薯苗的成活率。檢查並填補空白。紅薯苗的成活率比較高,但也要避免種植的紅薯苗成活失敗,降低紅薯產量,所以要在種植紅薯苗後3-4天檢查有無滲漏,填補缺口。
4. 如何管理紅薯產量才能更高
高產最關鍵的追肥期,就是在莖塊膨大期,也叫裂嘴期,就是紅薯根部的土開始裂縫的時候。這個時期是施肥量最高的時候。一般農戶都是大量的施底肥,後期不施肥,這是不對的。這樣到後期紅薯再生長的時候,需要營養的時候沒了。紅薯在苗期千萬不能多施肥,一定要施低氮高磷中鉀的復合肥,一畝地30斤,再配點硼鋅肥。鋅是管紅薯膨大的,硼是刺激紅薯結薯的,這30斤就夠用了,如果施的過多,會導致紅薯竄秧子,就不結紅薯了。然後再紅薯膨大期,開始追肥。復合肥一畝地30斤,再配微肥,直接追施在兩壟中間。然後再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補充磷鉀肥,15天一遍,多打幾次。
紅薯高產
紅薯提蔓,以前農戶總是翻蔓,這樣會打破紅薯葉片的吸收養分的能力,會導致紅薯減產。所以提倡農戶要對紅薯提蔓。提蔓的目的是斷根,這樣葉片製造的營養,完全供到紅薯上去了,這樣一畝地增產個數千斤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紅薯秧子過長一定要用多效唑進行控長。有心的農戶會發現那個秧子長的長,紅薯就結的小而且少。
5. 種紅薯後期管理很重要,種紅薯後期怎麼管理
夏季高溫後,地下馬鈴薯塊迅速膨脹,但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同時,薯塊的膨脹會擠壓土壤,進而造成表面裂縫。為保證養分被根系有效吸收,可隨水分沿間隙施裂肥,既有助於延緩地上莖葉衰老,又滿足馬鈴薯膨大的養分需求。根據植物生長情況,每畝可施硫酸鉀5-7公斤+尿素3-4公斤+草木灰50公斤,加水100公斤後沿縫隙沖洗一次。
農民種植紅薯,並在生長後期種植,可以避免過早衰老,提高產量特別是進入薯塊膨大期後,每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葉面肥可噴施0.5%尿素溶液+5%草木灰浸出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等。,每畝75-100公斤。農民種植紅薯,並在生長後期種植,可以避免過早衰老,提高產量在生長旺盛、土壤肥力高的土地上噴施2%-5%的SSP浸出液,也能有效防止薯塊開裂。每畝噴施75-100公斤,噴施2-3次,噴施時間應在傍晚晴天。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應適當切斷一些莖蔓,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6. 如何管理紅薯才能使其高產呢
管理紅薯要及時補苗、合理追肥、控制徒長、生長後期噴施葉片肥,只有做好這些才能讓紅薯高產,才能讓長出的紅薯個頭大,質量好。另外種植紅薯時還要選擇那些高產的良種,這也是讓紅薯高產的根本所在。
及時噴施葉面肥能高產
在紅薯進入生長後期以後,它的根對肥料的吸收能力會減弱很多,這時要及時通過噴施葉面肥來喂紅薯補充營養。噴施葉面肥的時候可以噴灑尿素溶液,也可以噴灑磷酸鈣溶液,還可以噴灑一些紅薯膨大素,這些葯物可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噴灑後紅薯個頭能明顯增大,能滿足人們高產的需要。
上面這些是管理紅薯的科學方法,這些方法結合使用能讓紅薯高產,另外紅薯的耐旱性特別強,在管理期間不能過多澆水,不然會影響它的正常生長,也會影響它的產量。
7. 怎樣控制紅薯旺長紅薯得管理要點有那些紅署的栽培要點有那些
我記得 想讓農作物藤苗長慢些 就打 多效挫 想讓苗 長快點 就撒 尿素
紅薯通過扦插來種植的,開春把紅薯種 埋在地里,給足肥,讓它瘋狂抽苗長騰葉。等5.6月的時候割騰葉去扦插了,苗騰最好三節以上,地下兩節生根發芽長紅薯,地上一節 發芽抽騰長葉子。 記得栽種紅薯的地 扦插之前要整理成一隴一隴,便於秋天挖紅薯。扦插的時候最好下雨前或後,這樣不用澆水。如果沒下雨,那麼扦插的時候要澆一遍水。以後不是特別乾旱就不用澆水了。
8. 種植紅薯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管理
栽種紅薯非常簡單的,紅薯別名「懶人綠色植物」,也不用如何管理方法吧!家中栽種紅薯,全是粗放型管理方法,只需不遇到極端天氣平時都無論的,到收獲的情況下,立即獲得,自身吃或是賺錢,簡易方便。
最先是要開展紅薯的預苗。清明時節前後左右,將年以前儲存的高品質紅薯種從地土窯洞里取下,埋放進事前做好准備的苗期或苗田裡,隨後再蓋緊塑膠隔熱保溫塑料薄膜,以確保紅薯出芽出芽的溫度。當紅薯出芽出芽後,一般大白天解開塑料薄膜,每日下午澆灌一次,到黃昏又將其蓋好。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來回數次,直至薯苗至後30厘米,發生蔓延之勢,即完全揭下塑料薄膜,上肥讓其再次生長發育,長長的預留。
俗話說得好,七月長禾,八月長坨,九月十月挖坨坨。換句話說,紅薯在七月是長藤的情況下,到八月是長紅薯的情況下。但它在長藤的環節中,各節都是有根莖,為了更好地不許各節的根莖分散化薯藤所造成的結薯營養成分,因此在八月,當紅薯禾藤長到遮住地的情況下,務必得人工的將薯藤提到滾動一次,讓薯藤所造成的結薯營養成分所有都能集中化到根處,結長出越來越多的薯坨坨。
9. 紅薯怎麼進行肥水管理
紅薯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時期不同而異。氮肥以莖葉生長時期吸收較多,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少;磷肥在莖葉生長中期吸收較少,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多;而鉀肥的吸收從栽插到收獲都比氮、磷多,以塊根膨大時期更為顯著,因此,紅薯施肥應圍繞這一特點進行,N∶P∶K=5:6:20 。最好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紅薯有機種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肥料,以基肥施用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80%,基肥結合整地起壟施入。待移栽苗活棵後,結合補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作為提苗肥。第2次在紅薯結薯期,即春、秋植種後60d左右,冬植種後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鉀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製有機肥(或有機認證有機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礦物鉀鎂肥25kg。
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開壟兩邊,或用小鋤在壟腰部開小溝,然後把肥料與益生菌拌勻進行條施,施後應進行1次澆水,以促其盡快發揮其肥效。同時施肥後可結合人工除草進行培土。紅薯在定植時澆了定苗水後,在栽插後30~40d,開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時若遇乾旱,要及時澆水,可採取溝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過壟高1/2。整體來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濕潤為宜。若遇雨天應及時排澇,以防積水造成薯苗徒長,出現只長柴根不結薯的現象。
10. 想要紅薯高產,我們該怎麼管理
高溫多雨的天氣,給紅薯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容易出現紅薯秧子旺盛生長的情況。紅薯秧旺盛生長可不是好事,因為茂盛的葉片相互重疊,造成濃密郁積的情況,形成光照條件弱、通風透風不良的環境,導致紅薯的生殖生長受到抑制而產量降低。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民應當如何管理呢?
打尖,就是把紅薯蔓藤生長點,即尖部掐掉。如此一來,紅薯的葉子就不會繼續生長,抑制住了陡長,起到非常好的控旺效果。打葯,就是噴施矮壯素等葯劑,起到控旺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劑量的使用,不能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