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壽光是怎樣管理西紅柿
擴展閱讀
後脖子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2025-07-15 16:28:00
文檔怎樣一個豎一個橫 2025-07-15 16:23:38
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 2025-07-15 16:21:02

壽光是怎樣管理西紅柿

發布時間: 2025-07-15 12:11:20

『壹』 西紅柿苗期初花期死亡,根部褐色.蛻皮.乾枯。什麼原因各位幫忙,急急急

當地秋茬西紅柿多剛剛進入開花期。發現菜農在前期管理上有不少好的經驗,如小水勤澆促西紅柿壯苗、換膜時注意預防病毒病等等,這些都值得借鑒。但也發現,當地也存在諸如葯劑灌根防病毒病、緩苗後大量包施微肥、不劃鋤預防病毒
病等種植管理上的。晚上,記者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數十位菜農,現場講解、探討了當地西紅柿生產中的經驗和不足之處,提出了改進建議。
使用防治病毒病的葯劑灌根來預防是很有效的,他每年都這樣做。但記者卻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
首先,分析一下病毒的侵染源和傳播途徑。侵染西紅柿的病毒有20多種,主要有煙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煙草卷葉病毒等,最近幾年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生嚴重。研究發現,病毒多是活體寄生的,多在植物體上越冬,多年生雜草、蔬菜、樹木等是病毒病的初侵染源,只有煙草花葉病毒等少數種類可以在土壤中傳播。我們都知道,蚜蟲、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這些害蟲在地上部為害,根系並不是病毒病侵染的主要部位,所以使用葯劑進行灌根就犯了頭痛醫腳的錯誤了。
其次,防治病毒病的很多葯劑內吸性差,不能通過根系吸收和傳導。如菜農常用的病毒A等,這些葯劑主要是通過在葉面形成保護層,預防病毒病傳播,通過根系是起不到保護作用的。用葯劑灌根使用的葯劑要明顯多於葉面噴施,這無疑也是一種浪費。
預防病毒病,首先應注重抗病毒品種的應用,但並不是說用了抗病毒品種就萬事大吉了,多數抗病毒品種對單一或某幾類病毒的抗性較強,對於其他病毒的抗病能力就較差,仍要注意預防病毒。
西紅柿在兩個時期最容易受到病毒侵染,一是初花期,二是盛果期,很多菜農反映在點到四穗往上的時候,又是病毒病發生的又一高峰期。這些時間正是營養競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植株抗性有所下降。找到病毒病的發生規律,防治起來就要有計劃。一是加強蟲害防治,切斷病毒病傳播途徑;二是根據發病高峰期,及時用葯,提高植株抗性。做好了這幾點,也就可以很好地預防病毒。
2.緩苗後大量包施微肥
菜農倫師傅告訴記者:「我們在使用基肥時,都是先將有機肥使用到土壤當中,而復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則一起包施到種植行內。我這個實種面積接近一畝地的大棚,准備在西紅柿緩苗後使用5袋微肥(每袋15千克),共計75千克。」
實種面積不足一畝地的大棚,將微肥當做大量元素肥料來使用。微肥,顧名思義,是用量微少的肥料,包括鐵、錳、硼、鋅、銅、鉬、氯等。其中,蔬菜對鐵肥的需求量較大,但一般來說,硫酸亞鐵每畝使用量也不會超過5千克,硫酸鋅畝用量1-2千克,硼砂0.5-1公斤,其它幾種微量元素肥料使用量更少,像鉬肥每畝地只有幾克至幾十克。總的來看,每畝地使用微肥的量一般不會高於10千克。也就是說,使用微肥的量嚴重超標,可能導致大棚蔬菜受害。對於微肥,菜農應該如何使用才合適呢?
據了解,菜農多通過基施硫酸亞鐵補充鐵肥,然而硫酸亞鐵容易被空氣氧化,從容易被蔬菜吸收利用的亞鐵離子轉化為不易被蔬菜吸收利用的鐵離子,導致補肥後效果不好,尤其是在鹼性土壤中。因此,菜農最好將硫酸亞鐵等微量元素肥料與有機肥同時使用,利用有機肥分解產生的活性物質,來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如果蔬菜生長過程中再出現缺素症狀,菜農可通過葉面噴施補充,像螯合態鐵可以按照2000倍進行噴施,噴勻噴細。
因為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較少,菜農在作為基肥使用時可以將其與適
量的細沙拌勻後撒施,以防使用不均。
3.勤劃鋤會加重病毒病發生
說到劃鋤,菜農朋友們都不陌生。秋茬西紅柿一般要劃鋤3次,對於土壤黏重、澆水多的棚室劃鋤的次數還要多。通過劃鋤,不僅可以打破地表的板結層,增加土壤透氣性,還能切斷毛細管,減少蒸發,蓄水保墒。
但記者在壽光市稻田鎮大倫村采訪時,菜農倫九生告訴記者:「種植秋茬西紅柿可不能勤劃鋤,否則病毒病發生會更嚴重。」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和倫師傅持相同觀點的菜農不在少數。
「勤劃鋤能促進生根、引根下扎,利於培育壯棵,是蔬菜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怎麼會使病毒病發生嚴重呢?」不解地問。「我們認為,劃鋤後傷根嚴重,會導致主枝長勢變弱,抗逆性降低,在高溫乾旱的天氣下,就會加重病毒病的發生。」倫師傅笑著告訴記者。
然而上面已經說過,西紅柿TY病毒病等並不能通過土壤傳播,即使菜農在劃鋤時導致根系受傷,也不會導致病毒病的傳播。劃鋤時西紅柿少量的根系受傷,並不會導致植株的抗逆性降低,因為突然透氣性好了,根系活性增強,吸收水分和營養的能力也會提升,並不會出現主枝長勢弱、抗性低的情況,反而有利於培育壯棵,提高對病毒病的抗性。
因此,記者建議菜農要及時劃鋤,且劃鋤操作一定要得當。第一次劃鋤在澆過緩苗水後,地表起晾即開始劃鋤,這時因幼苗較小,可用鋤頭或二齒鉤淺劃一遍。第二次劃鋤在蹲苗期進行,這次劃鋤要深,一般在5-6厘米為宜,其目的是提高土壤透氣性,保證地表5-6厘米下土壤的濕度,引根深扎。而第三次劃鋤一般在蹲苗15天左右進行,由於此時根系長滿畦面,劃鋤不可過深。
誤區
1.小水勤澆,保證水分
供應促壯棵
在菜農倫師傅的棚內記者了解到,倫師傅是8月12日種植的西紅柿。當前西紅柿有6-7葉,株高在20厘米左右,莖稈健壯。當問及培育壯棵的關鍵時,倫師傅告訴記者,為培育壯棵,秋季一定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秋茬蔬菜在8月份大面積定植,由於此時光照較強,棚內氣溫、地溫都較高,很不利於植株生長。而澆水,有利於降低地溫,能使根系處在較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有利於植株長出新根,擴大根群。
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植株蒸騰作用旺盛,有利於降低植株葉片等部位的溫度,提高濕度,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蒸騰作用是水分吸收與運輸的主要動力,當蒸騰作用旺盛時,也有利於溶解在水中的礦物營養的運輸,促進植株生長。
所以,在西紅柿剛定植時,菜農應注意小水勤澆,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有利於壯棵的形成。
2.換膜時要注意預防
病毒病
很多菜農在種植西紅柿時,
都注意使用遮陽網、防蟲網等預防西紅柿病毒病的發生,但是菜農倫崗才等卻反映說,在為大棚更換棚膜時,若不注意,會增加病毒病發生幾率。因為換膜前後棚內環境變化大,棚膜撤掉時一些傳毒害蟲也容易趁機飛入大棚中,從而導致棚內西紅柿植株發生病毒病。所以提醒菜農在換膜時要做好病毒病的預防工作。
在換膜之前,噴施寧南黴素、病毒唑或病毒A等以及含鋅的葉面肥,提高植株抗性,有利於減少病毒病的傳播,將病毒病抑制在隱性狀態。換膜之後,立即噴灑吡蟲啉、啶蟲脒等殺蟲劑,預防傳毒害蟲傳播病毒病。在更換棚膜時,即使有煙粉虱等傳毒害蟲飛入大棚中,也能及時將其殺死,避免它在棚內繁殖,使得病毒病發生越來越嚴重。
如果現在菜農的棚膜較好,透光良好,建議菜農不要急於更換棚膜,而是等秋收過後,棚外傳毒害蟲大量減少時再更換棚膜。在秋收之後,棚內出現高溫乾旱的幾率降低,即使有少量傳毒害蟲進入,植株被病毒病菌侵染,病毒病也不容易從隱性狀態轉化為顯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