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孔雀剛出殼怎麼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㈡ 剛出殼的藍孔雀幼苗快死了怎麼辦
1.可能是母魚第一次生產有吞食幼魚的行為;2.由於溫度低母魚體內幼魚發育不完全(如新生幼魚腹下有卵黃);3.由於孔雀魚屬卵胎生繁殖,少數幼魚出生時被一層卵皮包裹,幼魚鑽不出來,卻氧而死;4.出生後溫度低.
但只要在母魚生產時在一旁看管即可,要及時將小魚撈出,以免被大魚吞食...
㈢ 剛生下的孔雀怎麼養
孔雀分三種 孔雀養殖
白孔雀是雜交變異種,綠孔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藍孔雀屬非保護動物,可以飼養食用。
生活習性
孔雀棲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開闊稀草原或灌叢的開闊地帶,多是一雄多雌活動,空氣新鮮的場地即可飼養。
場地
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沒有污染及其他動物養殖場,環境安靜,有較好的綠化,空氣新鮮的場地。
飼料
以玉米、小麥、糠麩、各種青草為主,再加上骨粉、魚粉及動物性蛋白和維生素、微量元素。
設備及孵化過程 孔雀養殖
孔雀的性成熟為22個月齡,產蛋期從每年3月初至9月份結束,年產蛋30枚~50枚,平均蛋重90克。種蛋孵化可用機器或用家雞代孵,入孵前種蛋進行消毒,可用高錳酸鉀浸泡。孵化時注意以下幾點:
孵化溫度為37℃~37.5℃,相對濕度為60%~75%,通風換氣良好,以免出現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現象。每2小時翻蛋一次,角度為仰俯不過90°。每天定時涼蛋一次,每次3分鍾~30分鍾。定時照蛋,9天進行第一次照蛋,21天時第二次照蛋。27天時開始出殼,28天出雛。
孔雀養殖的管理
溫度
開始為34℃,以後每天降溫0.5℃,直至脫溫。
濕度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之間。
通風
做到人進室內無悶氣刺激鼻和眼的感覺。
飼養
把好喂水料時間,以全價飼料為好,每天喂5次~6次,搞好清潔衛生。
總之,孔雀飼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家庭飼養及大型孔雀養殖都可以,是一條快速致富之道。
㈣ 藍孔雀的養殖
養管理孔雀基本知識
2006-7-13 10:38:00 來源: 網友評論(0)
A、藍孔雀育雛的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0~60日齡。孔雀屬早成鳥,出殼後便能啄食。可先自飲1/5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水溶液。0~3日齡育雛溫度為34℃,以後每天降低0.3℃,直至約20~30日齡時脫溫。保溫可用紅外線燈或電熱育雛器。 具體脫溫時間可視天氣和幼孔雀的狀態而定。育雛相對濕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飼養規模以40~50隻為宜,日齡增加時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採食,每天飼喂一些青綠嫩草、蔬菜或新鮮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潔飲水,每天打掃環境衛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驅蟲以及防獸、防鼠工作。20日齡後可逐步讓孔雀到室外活動。幼孔雀的生長發育從7日齡開始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和各種微量元素, 促其生長。
B、藍孔雀育成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為61日齡至成年前。飼料每天飼喂2次, 同時供給2次青綠飼料。作為商品孔雀,飼養至8月齡時,體重可達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歲以上)的飼養管理 產蛋期應注意環境安靜, 減少各種應激,以免影響孔雀產蛋和公孔雀交配。種群公母比例以1:3~1:4為宜。強烈陽光會影響孔雀活動,可在運動場內外種植植物遮蔭。產蛋期間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及昆蟲、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磷)、維生素,滿足種孔雀生產需要。秋季換羽期間可增喂火麻仁(約占飼糧的10%)等,有利換羽。在舍內角落處搭上窩巢,放上軟草,以利於產蛋。注意在下午5~7點及時撿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答案補充 圖如下
㈤ 藍孔雀鳥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
藍孔雀的繁殖和培育成本較低,經濟效益較好,發展藍孔雀養殖是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帶來財富的新興產業。
藍孔雀的飼養籠由內室和室外活動場地兩部分組成。內室坐北朝南,長、寬、高均為3米,室內需設約1米高的棲架。室外活動場地,長、寬、高分別為5米、4米、3.5米。飼養場舍應選擇在安靜、向陽、乾燥背風處;運動場宜大不宜小,場內應有樹木或設置棲架及遮蔭物。人工飼養時以1雄3—5雌一組為好,不宜組成多雄多雌的大群。因為兩只雄鳥在一起爭斗非常凶,不能正常配種,影響授精,給管理和繁殖帶來麻煩。
房舍地面應坐北朝南,地勢較高,有充足的光線,這樣冬天可保溫,夏天又比較涼爽。房舍地面的硬底,上鋪沙土,1.5—2米高處設棲架。如為觀賞藍孔雀而與其他維類一起混群飼養並在舍外過冬的,應注意籠舍的空間,棲息物要安得適當,讓其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否則藍孔雀的尾羽生長、「開屏」都會受到影響。
藍孔雀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最好給它們創造一個不低於10℃的外界環境條件,並且在保溫的前提下要注意通風。在北方寒冷地區,必須在室內過冬。藍孔雀對光照的要求較高。要使於藍孔雀早熟、多產蛋,適當增加光照時間、保持一定的環境溫度特別重要,經常進行禽舍及運動場的消毒,一般採用2%的燒鹼水或3%熱食鹼水加生石灰配製成消毒液,來噴灑牆壁、地面、棲架等。
藍孔雀的飼料由10%高梁、20%小麥、20%稻穀、40%玉米、10%動物性飼料(魚或肉),以及適量青綠飼料(青菜、青草、水果、麥苗等)、礦物質、維生素等組成。藍孔雀喜食昆蟲,經常加喂一些麵包蟲、蝗蟲、蚱蜢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每隻雌鳥每年最多可產卵40枚。在雌鳥產卵期間,應在飼養籠的地上鋪一層木屑或細沙泥,以免卵著地時破碎。孵化時,孵化箱溫度控制在37.5—38℃,濕度控制在50—65%。除用孵化箱孵化藍孔雀的卵外,還可用健康無病的母雞代孵。
㈥ 孔雀剛出殼怎麼辦,是一直放在孵化箱里嗎會不會悶死,需要喂吃的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㈦ 藍孔雀孵出來了怎麼站不起來
營養不良,多維加倍飲水。
㈧ 怎樣養孔雀啊
A、場地的准備:
孔雀場的選擇要求基本同於家雞,有條件的飼養場最好選擇在在樹多蔭大、地勢稍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環境要僻靜。種灌木,植牧草,使活動之地綠草成片,盡量模擬野生環境,以利孔雀的馴化及飼養。孔雀可成對或1雄2-3雌同籠飼養,也可大范圍內放養,但需要固定餵食地點。用鐵絲網或尼龍網圍成,有防雨、能棲息的欄舍,禽舍一般5×5×5M。運動場宜稍大,用鐵絲網或尼龍網(網孔1.5-2.0CM),有樹木遮蔭。禽舍應座北朝南,地勢高,向陽,冬季保溫,夏季涼爽。禽舍地面為硬底,上鋪細沙,2-2.5M高處安一棲杠。
B、設施的准備:
孔雀的設施與家雞相似,只是需要解決保溫、孵化設備。
C、技術的准備:
孔雀的養殖技術主要靠自己從報刊雜志進行自學,也可到本網電子刊物"孔雀技術文薈"等欄目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提高、豐富飼養養技術。
D、飼料的准備:
孔雀飼料基本與家雞象似,飼料調配主要是粒料、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的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蘇籽等混合喂給。動物性飼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飼料摻在一起喂給。青綠飼料切碎在動物性飼料中喂或單獨飼喂。
E、防疫的准備:
孔雀易患球蟲病和白痢病,必須保持圈舍衛生,及早預防,必要時應做雞新城疫苗預防接種。
F、引種的准備
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孔雀供種貨源,掌握選擇孔雀的基本知識, 因選購羽毛光滑整齊,精神活潑,腳有力,趾不彎,食慾好,反應靈敏,眼睛明亮的孔雀。
三、飼養管理孔雀基本知識
A、藍孔雀育雛的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0~60日齡。孔雀屬早成鳥,出殼後便能啄食。可先自飲1/5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水溶液。0~3日齡育雛溫度為34℃,以後每天降低0.3℃,直至約20~30日齡時脫溫。保溫可用紅外線燈或電熱育雛器。 具體脫溫時間可視天氣和幼孔雀的狀態而定。育雛相對濕度可控制在60%~70%。每群飼養規模以40~50隻為宜,日齡增加時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採食,每天飼喂一些青綠嫩草、蔬菜或新鮮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潔飲水,每天打掃環境衛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驅蟲以及防獸、防鼠工作。20日齡後可逐步讓孔雀到室外活動。幼孔雀的生長發育從7日齡開始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和各種微量元素, 促其生長。
B、藍孔雀育成的飼養管理
育成期為61日齡至成年前。飼料每天飼喂2次, 同時供給2次青綠飼料。作為商品孔雀,飼養至8月齡時,體重可達3~4公斤,即可上市。 4)成年期(2歲以上)的飼養管理 產蛋期應注意環境安靜, 減少各種應激,以免影響孔雀產蛋和公孔雀交配。種群公母比例以1:3~1:4為宜。強烈陽光會影響孔雀活動,可在運動場內外種植植物遮蔭。產蛋期間應增加動物性飼料及昆蟲、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磷)、維生素,滿足種孔雀生產需要。秋季換羽期間可增喂火麻仁(約占飼糧的10%)等,有利換羽。在舍內角落處搭上窩巢,放上軟草,以利於產蛋。注意在下午5~7點及時撿蛋。注意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㈨ 藍孔雀育雛期怎樣管理
育雛期為2個月。初生孔雀為黃褐色絨羽,頭頂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淺,飛羽為黑褐色。一般都採用人工育雛法,1~20日齡採用網養或籠養。每個網架長 250厘米,寬200厘米,底網高60厘米,室內外均設棲架,應提倡籠育,可利用雛雞用籠。___ (1)籠育雛溫度與濕度___ 1~10日齡34~38℃,11~20日齡28~26℃,21~30日齡26~24℃。以後羽毛增多,可以與室溫相同。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___ (2)飼料與飼喂次數___1~10日齡,日喂4次,飼料為熟雞蛋、粉料、青綠飼料、麵包蟲、補充飼料;___11~30日齡,日喂3次,飼料為熟雞蛋、肉末、粉料、青綠飼料、麵包蟲、補充飼料;___ 31~60日齡,日喂2~3次,飼料與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___(3)管理___ 每群飼養量以40~50隻為宜,隨日齡增加而降低飼養密度。採取自由採食和飲水。保持環境安靜,防止驚群。並建立信號條件反射以便於管理。定期消毒、驅蟲和防疫、滅鼠、防獸工作。及時隔撿病雛。
㈩ 藍孔雀怎麼養殖
孔雀的全身都是寶,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其肉的蛋白質含量為28%左右,脂肪1%,富含10多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是繼山雞、烏雞、珍珠雞後的又一特禽新品種。
孔雀分三種 孔雀養殖
白孔雀是雜交變異種,綠孔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藍孔雀屬非保護動物,可以飼養食用。
生活習性
孔雀棲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開闊稀草原或灌叢的開闊地帶,多是一雄多雌活動,空氣新鮮的場地即可飼養。
場地
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沒有污染及其他動物養殖場,環境安靜,有較好的綠化,空氣新鮮的場地。
飼料
以玉米、小麥、糠麩、各種青草為主,再加上骨粉、魚粉及動物性蛋白和維生素、微量元素。
設備及孵化過程 孔雀養殖
孔雀的性成熟為22個月齡,產蛋期從每年3月初至9月份結束,年產蛋30枚~50枚,平均蛋重90克。種蛋孵化可用機器或用家雞代孵,入孵前種蛋進行消毒,可用高錳酸鉀浸泡。孵化時注意以下幾點:
孵化溫度為37℃~37.5℃,相對濕度為60%~75%,通風換氣良好,以免出現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現象。每2小時翻蛋一次,角度為仰俯不過90°。每天定時涼蛋一次,每次3分鍾~30分鍾。定時照蛋,9天進行第一次照蛋,21天時第二次照蛋。27天時開始出殼,28天出雛。
孔雀養殖的管理
溫度
開始為34℃,以後每天降溫0.5℃,直至脫溫。
濕度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之間。
通風
做到人進室內無悶氣刺激鼻和眼的感覺。
飼養
把好喂水料時間,以全價飼料為好,每天喂5次~6次,搞好清潔衛生。
總之,孔雀飼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家庭飼養及大型孔雀養殖都可以,是一條快速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