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水培姜發芽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電腦怎樣和電視投影 2025-05-11 07:29:19
怎樣找圖片中的動漫 2025-05-11 07:23:29

水培姜發芽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13 16:58:06

1. 生薑苗期,怎麼進行管理

插姜草北方地區在種姜播種之後插姜草,利用穀草、或玉米秸、或高粱秸、或帶樹葉的樹枝等物,在姜畦南側(東西向溝)或西側(南北向溝),插上一行穀草或玉米秸,每3~4根為一束,按10~15厘米的距離,交互斜插在土中,編成稍向北斜或東斜的花籬,其高70~80厘米。

同時,第一次拌合追肥,第二次和第三次拌合水分。水分豐富的生薑要濕潤,但不耐旱。一般宜先沖洗鬆土後澆水,必須增加澆水次數,但不允許採用漫灌,9月是紅色生長的最佳時間,對水的需求明顯過多。

我們建議首先,用生物多菌靈噴灌或滴灌一次,以促進生薑泥的最佳生長。經過多次比較,孫經理購買了微生物制劑,激活了根細菌和根爆炸,它既能滿足人們對陽光的需求,又能改善土壤環境,預防土傳疾病,保持水分和肥料。

2. 養殖水培生薑的過程需要注意哪些

1.選種:
選擇一塊生薑,形狀當然越漂亮越好,另外,相對大一點,因為在前期,生薑苗的生長,主要是依靠生薑塊本身裡面的營養,所以,如果太小,可能會營養不良哦。
2.浸水:
將生薑沖洗一下,甩掉表面多餘的水。
這個過程有兩個作用,第一,洗干凈點,水培也更漂亮;第二讓生薑表面遇水,幫助育苗。
3.容器:
選擇一個容器,淺碗、玻璃杯子都可以,建議雅緻些,因為生薑苗的造型是很古樸的哦。
由於生薑的根系並不算很發達,所以,不需要很深的容器,也不一定非要用定植籃。
4.育苗:
容器盛淺淺的水,把生薑放在裡面,水的高度么,其實是越淺越好,5mm就夠了,不要浸泡的太深,否則黴菌可比苗苗長得快多了。
這個過程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要每天換水,並且嚴密注意是不是發霉了、長毛了。多半是會長小白毛的,不要著急,用餐巾紙輕輕擦掉就好了,但是一定要擦掉,否則,小白毛繁殖起來可是快得很,到時候,就變成一塊爛生薑了。
5.生長:
生薑不需要曬太陽,但是一定要足夠的光照,最好是放在明亮的窗前,但不會有陽光直射的地方。光線不足,馬上會有黃葉,所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3. 生薑發芽怎麼辦

姜科姜屬中的栽培種,學名Zingiber offcinale (Willd.)Rosc.。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均姜。以根莖入葯。分布於亞熱地區。中國主產四川和貴州兩省,浙江、山東、湖北、廣東、陝西等省也產。

株高50-80cm。根莖肥厚,橫生並分枝,表面淡黃色,有芒香和辛辣味。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穗狀花序,花冠管黃綠色。形成葯姜和菜姜兩大品種。花姜產區稱為黃絲或黃口姜,是乾薑的來源,特點是澱粉多,纖維素少,斷面色較黃,水分少,氣味辛,外形拳卷疊迭,分枝多而節間密。
一、植物學特徵

生薑根系不發達,入土淺,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圍內。莖為肉質根狀莖,腋芽不斷分生可發生一、二、三……次,次生根莖,叢生密集成塊狀,一般苗數愈多,姜塊愈大,產量愈高。地上莖是葉鞘抱合成的假莖,高70—100厘米,直立不分枝。葉披針形.具葉鞘,綠色,葉互生,排列兩行。姜在熱帶能開花,花黃綠色或紅色,很少結果,以根莖繁殖。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姜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一25℃,莖葉生長適溫25—28℃,15℃以下停上生長。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會終年氣溫基本在15℃以上,最低熱河谷區域,對生薑的生長非常適宜,產量也相對較高。

姜喜弱光,不耐強光,在強光下,葉片容易枯萎,農諺有「生薑曬了劍(新葉)等於要了命」。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

姜喜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壤土為好,喜微酸性的土壤。對水分要求嚴格,既不耐早也不耐竊,受早則莖葉枯萎,生長不良,高溫高濕,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對三要素的要求,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類型及品種

根莖節多而密,姜塊數多,雙層或多層排列,代表品種有廣東密輪細肉姜,我省的玉溪黃姜,西疇細姜。此外,還根據姜的外皮色分為白姜、紫薑、綠姜(又名水姜)、黃姜等。長勢中等,分枝多,龍慶黃姜則屬密苗型黃姜。

四、栽培技術

(一)栽培制度及季節:生薑可以凈種,也可間套種,龍慶黃姜一般在清明前後,蠶桑樹地里播種。

間套種可利用高桿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間間作,起到遮陰作用。

(二)選地,整地及施肥:姜忌連作,愚好與水稻、蔥蒜類及瓜、豆類作物輪作,並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強光,應選適當陰蔽的地方栽種。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農肥不少於3000千克,並施人硫酸鉀20千克或復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滿足姜對營養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選種,播種: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厘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溝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12厘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厘米,塘深7—8厘米。

溝、塘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厘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間管理:姜排好後如土壤濕潤不需澆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乾燥應澆一次水,但不宜過多,出苗後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相適時澆灌,高溫期應提倡早澆,晚澆,雨季要注意排澇。

姜在生長期中要進行多次中耕鬆土及迫肥培土工作,當苗高15厘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追肥以人糞尿為主,培土3厘米。隨著分櫱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沒苗尖為度,總汁培土3—4次,使原來的種植溝變成埂。培土可以抑制過多的分櫱,使姜塊肥大。

姜怕強光,可在行間套種包穀或上架豆類,也可搭蔭棚或插樹枝、蒿桿遮陰。

(五)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葯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五、採收留種

生薑一季栽培,全年消費,從7—8月即可陸續採收,早采產量低,但產值高,在生產實踐中,菜農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分次採收。

(一)收種姜,又叫「偷娘姜」,即當植株有5—6片葉時,採收老薑(即娘姜),方法用小鋤或鏟撬開土壤,輕輕拿下種姜,取出老薑後,馬上覆土井及時追肥。種姜不蝕本,所以農諺有「姜夠本」之說。

(二)收嫩姜(子姜),立秋後可以採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適於鮮食及加工,採收愈早,產量愈低,主要由市場價值規律決定。

(三)收老薑:霜降前後,莖葉枯黃,即可採收,此時採收產量高,辣味重,耐貯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種。南部無霜地區可割去地上莖葉,上蓋稻草等覆蓋物,可根據需要隨時採收或留種,但土壤濕度不宜太大。

留種用的姜,應設采種田,生長期內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選晴天採收,選擇根莖粗壯.充實,無病蟲及損傷姜塊,單獨貯存,在貯藏期經常檢查,揀出病、壞姜

4. 生薑發芽怎麼辦

發芽的姜是可以吃的。把發芽的姜切開,可以發現裡面的肉質干空、纖維變粗,說明姜的營養成分已經開始減少,營養價值降低,但其主要成分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此時食用不會出現中毒或其它不良反應。而實際上,市面上大多數的姜都有芽,只是不明顯而已。

食物發芽一般需要潮濕溫暖的環境。因此,如果不希望食物發芽,每次購買時,不要買太多,並將其儲藏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不要給它提供發芽的條件。

(4)水培姜發芽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生薑的妙用:

1、生薑加熱治療凍瘡:生薑30克放入微波爐中,2分鍾後取出,趁熱用刀切成薄片塗擦患處,每日2次,連用2周,對早期凍瘡和未破潰的凍瘡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生薑治療頭痛及牙痛:將生薑汁與麻油等量混合,再加入少許蜂蜜,擦拭頭痛的部位。牙痛時,將磨碎的生薑和麵粉混合成黏狀物後,貼在牙痛側的面頰部。

3、生薑外敷神厥治療暈船、暈車:取新鮮生薑1片,貼於神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同時將傷濕止痛膏貼於內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5. 生薑泡在水裡已發芽,該如何繼續照顧

種下去。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6. 生薑盆栽怎麼用水種植

生薑,不適合水培。因為生薑收獲後,有休眠習性。一般經過休眠期的根莖(姜塊)在16~18℃以上,才能發芽。由於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
生薑,適合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均對姜塊的生長不利,都容易引起姜塊腐爛。故不適合盆栽,也不適合水培。

7. 姜發芽了能用水栽培嗎

姜發芽了能用水栽培,但水不能太多,必須放置在土壤里進行栽培,不能放在水裡。一般於驚蟄後至4月中旬催芽後,選用無損傷的芽姜塊種植。
姜是一種常用烹飪輔料,分為生薑、乾薑、炮姜三種。中醫理論認為,姜可以煎湯、榨汁,或作調味品,其中葯性表現為: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等,常常用於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症的治療。不過,中醫專家指出,吃薑養生要講究根據不同病症、個人體質特點等,不可一概而論。

8. 生薑發芽了,怎麼水培

姜科的植物是可以水培的。
水培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
1選擇器具。根據您欲進行花卉水培植物材料的品種,形態,規格,花色得具體情況,選擇能夠與該花木品種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的代用瓶,盆,缸,等器具,按照前面提到的水培器具選擇的原則,購買或加工自製,使之使用得體,觀之高雅,切不可對所用的器具隨手拿來,隨意亂用,以免影響水培花卉的形象和室內裝飾的美觀,做到器具花卉與居室環境取得統一與和諧,以達到較理想的觀賞效果。
2脫土洗根。這里闡述的室內花卉水培技術,主要是指土壤栽培改為水培的技術,因此必須做好脫土洗根工作。大家知道,土壤栽培是有機營養,而改為水培以後,則徹底改變為無機營養栽培,其土壤中和附著在根系的有機物都要嚴格的清洗干凈,以免影響水培花卉的正常生長和病蟲害的侵染。
3其洗根的方法是:把選好的花卉植株,從土壤中挖出或從花盆中輕輕倒出,先用右手輕提枝莖,左手輕托根系,換出右手輕輕抖動,慢慢拍打,使根部土壤脫落露出全部根系。然後清水中浸泡15-20分鍾,在用手輕輕柔洗根部,經過2-3次的換水清洗,直至根部完全無土,洗根的水清亮透明不含泥沙時方為洗凈。但要十分注意,有些花卉根系堅硬,盤扭錯節,而許多泥土在縫隙之中,必要時可用竹簽或木棍,螺絲刀挖出。必須做到一點泥土不剩,這是水培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切不可疏忽大意。
水培基地技術專家溫馨提醒:洗凈泥土後,可根據花卉根系生長情況,適當剪除老根,病根和老葉黃葉。因為水培花卉根部同樣是觀賞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整理根系時亦要考慮其形態的美,對其根葉修剪後,再在清水中清洗一遍,以沖去剪時留下的根毛殘渣,以免帶入水培器具而造成污染。水培花卉的日常養護是相當簡單的,比土培花卉植物更加省心省力,但是由於許多人還是新接觸水培花卉這種有趣的種植方式,對水培植物的養護難免有點心中沒底,覺得比較神秘,現在我們就來談一談水培植物的養護管理方法。

特別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泡在水裡面,根系需要有5~10厘米裸露在空氣中。如果根系全部泡在水裡,根系吸收不了氧氣,會因缺氧死亡;裸露在空氣裡面的根系可以補充一下氧氣。 其次,要勤換水,保持水分中的溶解養分。 再次,就是水培的營養液成分,配比要適當,濃度不能過高!

以下是網路內花葉姜的簡介
花葉姜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花苞片白色,邊緣黃色,頂端及基部粉紅色,花冠白色,花期6-8月,喜高溫多濕環境,不耐寒,怕霜雪,喜陽光,又耐半蔭。適宜生長於肥沃、疏鬆而排水良好的沙壤中。生長適溫為15-30℃,越冬溫度為5℃左右。冬季需溫暖避風,喜明亮的光照,但也耐半陰,忌全天強光直射。常用作園林灌木種植,能快速形成良好效果,冬季施工時需做好保溫工作。

9. 生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

生薑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25℃,莖葉生長適溫25~28℃,15℃以下停上生長,因此生薑的種植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熱河谷地區以3月上、中旬為宜,經過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適當提早。

生薑播種時間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厘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生薑的種植條件
1、溫度:姜原產於我國熱帶及東印度,性喜溫暖,根莖(姜塊)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在16~18℃以上才能發芽,在20~27℃時姜塊發育迅速,月均溫為24~29℃最適宜根莖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長,達40℃時發芽仍無妨礙。但低於10℃以下,姜塊容易腐爛。
2、光照: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土壤營養:姜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窪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1、前期准備前期一般是選種養土。在選中這一塊有個細節就是大家在符合姜塊肥厚、外表完整、分節明確的降快時要優先選著苗多的。很多人認為姜塊芽少、分割的種塊大、易養活,其實這樣的姜苗活力遠遠不如芽多的。養土這一塊很多人都是把草清理干凈,然後堆放一些肥料就以為可以了。
其實大家最好把拔出來的草曬干後再埋回土裡,因為這些草本身腐爛提供的肥力是最適合這塊土的。然後將土修成條狀排列,施放的肥料在土下5厘米左右,砂性偏強的突然為最佳。

2、種植養護生薑是一種喜溫暖、拒強光的農作物,土壤一定要肥沃。在種植時天氣過冷可以蓋上一些稻草,一般姜塊入土3-4厘米深,不要碰觸到肥料。每畝的種植量在300斤左右,間距在15-20厘米左右。全程需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濕潤性,其次出芽後注意觀察,一般成長不如正常的則需要追肥。正常的情況下在姜苗生長之10厘米左右開始追肥。

3、田間管理日常要注意控溫,當直射的陽光過於強烈時最好給田地加上遮擋物。一般生產過程中需要追肥4-6次,按當地土壤肥沃程度來把握。其次就是要注重鬆土,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松一次,鬆土距離入土4厘米左右。對於雜草這方面大家不用太擔心,只需要將一些較大的草清理掉,尤其是那種匍匐生長的雜草,其它小草由於根系較淺不會威脅到生薑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