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角的種植管理方法
1栽培季節
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種。夏秋季栽培於5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採收。
2地膜覆蓋
(1)品種選擇:豆角栽培廣泛的品種是之豇28-2,可以用於春季地膜覆蓋栽培。
(2)播種期:豆角播種的適宜下限溫度14℃,應當在斷霜前後溫度穩定通過4℃時播種。豆角播種方式可以和菜豆(芸豆)種植方式一樣,採用高壟低穴播種後覆蓋地膜方式播種。行距65厘米,穴距18~25厘米,每畝播4000~5000穴,每穴播2~4粒種子,播種量2~3公斤。
(3)田間管理:主要注意抹掉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第一花序以上的花芽葉芽同時著生混合芽中的葉芽;中上部的側枝見花芽後打頂。同時注意主蔓爬到架頂以後及時將主蔓頂打去,刺激側蔓生長,側蔓見花芽以後依舊打頂。
(4)採收:豆角在莢果長夠長度以後及時採收。延遲採收籽粒膨大,降低了商品品質,同時也影響以後的莢果生長。採收時注意不要傷害其它的花序、花芽和蔓葉。[2]
3種植移栽
移栽定植,移栽前大田應澆水、深翻、結合翻地施入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合理密植,邊栽邊澆定根水,並及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
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下旬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應用打洞器打洞移栽,採用營養土育苗時用定植刀打穴定植,定植後澆好定根水,並填實細土和封嚴定植孔。一般每畦1.8m寬(連溝)種2行,行距80~100cm,穴距22~25cm,每667平方米栽3000穴。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種植豆角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豆角生長期間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追肥、搭架整枝、病蟲害防治和適時採收四個方面。豇豆在苗的生長期對肥水要求不多,如果前期肥水過多,莖葉生長旺盛,開花結莢的節點會升高,開花的數量也會減少,而且中下部很容易形成空蔓。因此,前面要通過控制施肥澆水來抑制莖葉生長。在豇豆開始開花結莢後,需要增加肥水,促進生長,多開花,多結莢。豇豆在大量採收時,需要更多的肥水,如果此時缺肥水,很容易落花落莢。這時需要連續追肥,每採收一茬豇豆追肥一次,促進連續開花,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每次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復合型水溶肥澆施最好。
人們常吃的豆角,它的名字也叫虹豆。在播種之前要深翻土地,施足氮磷鉀肥,按季節適時播種。每穴用種2一3粒,以免缺苗,株距0.9市尺,行距1.8市尺,每畝用種3.5一4.5斤,每畝4000一5000株,因各地氣候不同,春秋兩季3月上旬到7月下旬均可播種。加強水肥管理,出苗後注意防治病蟲害,如:蚜蟲,豆莢蟲,菜青蟲和螟蟲等,管理得當,豐產豐收,效益十分可觀,你一定取得好的收成!
3. 豆角的田間管理很重要,豆角種植田間管理該怎麼做
種植豆子變得越來越普遍。豆子長得好,一定要科學管理。根據邊肖的種植經驗,總結出一些田間管理的要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實地考察和補苗:當第一對單真葉展開時,就是出苗期。在此之前,應進行實地檢查,並盡早進行補種,以確保幼苗飽滿。也可以自己補苗。育苗方法如下:將50%全分解有機肥和50%肥料菜園土放入8×8塑料秧杯內,每杯播種3-4粒芸豆種子,覆土3厘米,播種後充分滴干。10天後,幼苗可在白天20-25℃和晚上12-15℃再植15-20天。種苗:第二對到第三對葉子完全展開時,稱為苗期。此時地溫低,影響根系生長發育。
株距30 cm左右。種植後澆水,然後鋤地,用塑料薄膜覆蓋。肥水田間管理,從移栽到開花。以控水中耕為主,盡量少澆水。開花前,每畝施硫酸銨15公斤。結莢期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15~20公斤硫酸銨。有條件的話,開花後晴天每天早上施二氧化碳氣肥,施完2小時適當通風。豆類生長後期,植株老化,根部老化。為了延長結莢時間,可以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肥。豆子把卷須拉長後,要及時豎起來引卷須。也要及時射芽、擦芽,盡量避免遮擋葉間光線。當株高為2~2.5米時,應及時採摘紅心,促進結莢。注意每次收獲後較低的老葉。
4. 豆角出苗後如何管理出苗後會遇見哪些常見的問題
豆角有矮生型、半蔓性型和蔓性型三類,生產上常用蔓生型,生長期長,長勢強,產量高。露地種植以春、秋兩季為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凡是可以凈地的早熟作物或閑白地均可種月播種,4月下旬至11月收獲。不同的豇豆品種的抗寒、耐熱性及對光周期要求也不同,栽培時要按栽培季節,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
每畝施有機肥1000-2000公斤北方地區的菜園子,什麼時候種植秋豆角適宜呢?豆角是一種喜歡溫暖環境的爬藤植物,種植太早,很容易由於高溫影響,產生植株徒長,種植過晚,也會由於豆角的盛果期,到深秋之後豆角根系發達,耐旱,但要求有適量的水分,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不宜有過多的水分,以免降低發芽率和使幼苗徒長,或招致漚根死苗。開花結莢期要求有適當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雨是一優質蔬菜,也是人們最愛吃的蔬菜,適應全國各地種植。豆角喜肥水,耐熱耐濕,生長勢一般,不耐重茬,主蔓結莢為主,不易過密,講究兩密一稀,大壠60㎝,小壠40㎝,株距30。
5. 豆角在生長期該如何管理
對於豆角的生長期過程中農戶應當做好適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選好土地,施入底肥,適當澆水,使用抗病種子。注意打理豆角的枝蔓:種植豆角的農戶應進行合理對豆角整枝,不打理容易導致豆角枝條雜亂、相互遮陰,側枝的花芽分化減少、開花坐莢率低,中後期產量較低。
豆角在生長期該如何管理?豆角管理:澆水
夏季雨水多的季節,豆角澆水應結合實際天氣情況來進行。豆角苗期~開花期,對於水分需求不高,這階段澆水視土壤墒情來定,墒情好不澆,墒情稍干以澆濕土壤表面為宜,主要目的是蹲苗促根,使苗期、團棵期的根系能扎深點土,到開花結莢期能吸收到土壤深層的養分。
豆角採收期管理:
7月中旬~8月下旬是夏季豆角的採收期,這時期的天氣溫度非常高,豆角豆莢生長得非常快,菜農一定要及時採收,採收遲了豆莢也老化了。建議每天採收一遍,採收到豆角包裝後及時供應給市場,時間放久了,不新鮮不說,賣相還很難看。
6. 豆角種植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
1、品種。選用青皮豆或美國無架豇豆。
2、播種育苗。施足底肥,清整廂面,每窩播3~4粒,噴施除草劑後覆膜。注意及時破膜放苗、間苗、定苗,青皮豆每窩留2~3株,無架豇豆每窩留1~2株。
3、田間管理。肥水管理要掌握前期少、抽蔓前控、結莢期促的原則,抽蔓後開始追肥,結莢期每10~15天追肥1次,每次每667米2點施尿素5千克左右,採收盛期交替使用0。3%磷酸二氫鉀和0。5%尿素液葉面噴霧,結莢後期可適當摘除老、黃、病葉,結合澆水補施尿素,延長採收期。同時注意抹側芽,打群尖,防病蟲,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學農葯,及時採收。
7. 豆角怎樣管理
豆角在生長期枝條的整理方法
步驟一、從豆角基部到距離地面50厘米的側芽應及時抹除。因為豆角較長,植株底部長出的豆角會接觸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蟲咬食,影響豆角生長。同時,下部的側芽還會與主枝爭奪營養,影響主枝的長勢。
當豆角下部側芽長到2-3厘米時就應及時進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風透光性,促進主枝的粗壯,提早開花結莢。
步驟二、在豆角坐莢過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將豆角主枝上產生的側枝進行摘心。當主蔓中上部的葉腋中同時萌發花芽與葉芽時,應及時將葉芽抽生的側枝進行疏除;當豆角葉腋只萌發葉芽而沒有萌發花芽時,可等側枝長到2片葉時進行摘心,這樣也可促進側枝上形成一穗花序,從而增加花芽數量,提高坐莢率。
步驟三、對豆角主枝進行摘心。當主枝長到鋼絲之上時就要及時摘心,這樣有利於控制植株的生長,增加側枝的數量,促進側枝花芽分化,提高坐莢數量。
8. 在種植豆角時,什麼樣的管理方法能讓豆角更優質
在豆莢生長的特點和對環境的要求上,豆莢一般最適合在25~28度左右的溫度環境下生長,在這種適宜的生長溫度環境下生長得最好。另外,豆莢時間在25~28度、17~18度左右的溫度環境下開花的豆莢速度最高。豆莢的種植時間要與豆莢種植的季節相結合。因為豆莢可以全年種植。但是不同季節種植的豆莢要選擇適合不同季節氣候條件的品種。而且,根據季節的不同,要根據氣候條件確定最佳種植時間。例如,種植最好選擇春豆莢品種,種植要選擇秋豆品種等。
大水大化肥和高溫會導致植物的旺盛生長。而且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有限,能提供的氮元素也很少,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豆莢如何進行高產管理?只有注意三個方面,才能做很多莢,產量高所以我們施肥的時候氮的使用量也不能多,不能少,要掌握好肥料的食譜。一般使用氮含量低的磷高鉀型肥料,同時,鉬和鎢一起使用,必須給予平衡的肥料,才能使植物長得結實,開花結實,結莢。最後,大豆管理也要注意幾個方面。例如,給苗期澆水太多,植物就能長得好,一般要適當蹲在苗期。如果豆莢植物已經有明顯的王漿,可以噴灑控制王劑,將營養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同時提高植物的堅固性,延長收貨時間。
9. 豆角如何高產管理管理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豆角在露天環境下一年可以播種3次,分別是3月中下旬的春播,5月上旬晚春播和8月上旬進行的秋播,不同地區種植時間可適當調整。這三個時期的溫度一般在20到30度之間,適合豆角生長。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應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為雙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過大,會引起豆角植株徒長難坐莢。
在秧苗生長初期不要太急於求成,否則會適得其反,什麼時候施肥合適呢?建議給豆角苗牽藤搭架以後再進行。後期管理多施肥多洗水。每次釆摘豆角後追施一次尿素或者鉀肥,多澆水可以提高豆角的產量。當幼苗長大時加入竹架,並把正常的幼苗拉在竹架上。第五,防治病蟲害。如果你想讓豆子美味可口,就用畜禽糞便代替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