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電廠燃運車間都是干什麼的,待遇工都怎麼樣
發電廠燃料運輸車間顧名思義就是運輸燃料的,當然不是人力運輸,是用輸送皮帶。還有一部分操作大型機械(吊車,行車,推煤機等)。工作環境較差,一般都是臨時工和勞務工,收入不及主業的一半。
⑵ 關於焦煤集團演馬電廠綜合利用煤矸石情況的調研報告
煤礦在生產和洗選加工原煤時,要排放大量煤矸石,這些固體廢棄物長期不能被有效利用,佔用了礦區及周邊城鎮大量土地,污染大氣環境。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有109 年的開采歷史,伴隨著煤炭開采量的不斷增加,煤炭開採的伴生物———煤矸石大量堆放,即佔地又揚塵,嚴重影響著焦作這座新興旅遊城市的生態環境。
煤矸石電廠是用煤矸石為燃料,將其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蒸汽熱能,利用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全面步入振興階段的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煤矸石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這一發展思路符合國務院國發[1996]36號文件的要求。位於焦煤集團演馬庄礦東側的焦作煤業(集團)演馬電廠,始建於1988 年10 月,現有裝機容量37 兆瓦,在職員工426人。用演馬庄礦、九里山礦、凱馬煤冶化公司等礦井產出的煤矸石從事發電生產,每年綜合利用煤矸石30 萬噸左右,發電量可達2 億多千瓦時,供電煤耗控制在300克/千瓦時以下,降低燃料成本費用千餘萬元,為建材企業提供灰10餘萬噸,渣15萬噸左右。建廠以來,已利用煤矸石100 余萬噸,發電10億多千瓦時,減少矸石佔用耕地60餘畝,改善了礦區環境,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焦作煤業集團循環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綜合利用矸石數量年年遞增
焦煤集團演馬電廠是經原國家煤炭工業部批准興建的煤矸石坑口電廠。一期工程裝機容量2×6兆瓦,分別於1992年6月和1994年6月投入生產。二期工程25兆瓦機組於2003年元月投入運行。所發電力主要供給焦煤集團東部礦區使用。鍋爐分別採用江蘇無錫鍋爐廠生產的UG—35/3.82—M12型循環硫化床鍋爐和北京鍋爐廠生產的 BG130/3.82—M型循環硫化床鍋爐,燃料以煤矸石為主。
多年來,該廠始終堅持走煤矸石綜合利用之路,依靠資源優勢,努力做好煤矸石發電利用及灰渣用於建材這篇大文章。強化煤矸配比,積極探索最佳運行方式,用矸量確保達到2/3以上。在企業內部狠抓節支降耗,加強成本核算,細化生產經營指標。從2004 年9 月份至今,持續開展生產指標勞動競賽,以比用矸量、標煤耗、發電量等指標為內容的值與值之間的競賽考核,進一步增強了廣大職工的競爭意識,發電量明顯提高,煤耗量明顯下降,用矸量大幅度上升。
該廠在積極組織集團公司內部矸石的同時,還主動出擊到市場上尋找合適矸源,為發電機組正常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原來佔用耕地並且污染環境的廢棄物———煤矸石,在演馬電廠得到了充分利用。2003 年用矸13 萬噸,用煤9萬噸;2004年用矸19.1萬噸,用煤7.9萬噸;2005年用矸19.2萬噸,用煤5.67 萬噸,2006 年用矸28.08 萬噸,用煤6.46 萬噸,發電量2.07億千瓦時。2007 年第一季度用矸6.8 萬噸,用煤1.5 萬噸,發電量0.51億千瓦時。煤矸石利用量逐年提高。
二、技術改造年年創新
為確保煤矸石綜合利用效果,幾年來,演馬電廠大力推行生產設備技術工藝改造和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改造燃料輸送系統。煤矸石綜合利用的核心就是多用、用好煤矸石。因此煤矸石的篩分、破碎系統是制約使用煤矸石多少的瓶頸。為了不斷提高用矸量,演馬電廠於2002 年投資140 萬元,擴改建原有燃料輸送系統,並多次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矸石篩分、破碎能力,使符合顆粒尺寸要求的煤矸石供應能力由原來的30噸/小時提高到80噸/小時,入爐煤的煤矸配比由原來的1∶2提高到1∶4以上,極大地提高了燃料保障能力,為煤矸石綜合利用夯實了基礎。採用集中控制系統。把演馬庄礦洗煤廠出來的煤矸石,經皮帶走廊運輸至廠內,由矸倉運輸至篩分破碎系統,再到煤矸配比混合的5部、6部皮帶,直至爐前倉,整個操作過程全部由集中控制系統統一完成。
(2)改造計量設備,提高煤矸配比技術。為了保證煤矸配比的科學化、合理化,演馬電廠投資30萬元進行了計量設備改造,把原來的機械皮帶秤改為先進准確的核子秤,煤矸石的使用過程得到全程式控制制,對每台爐的煤矸瞬時量、班用量、日用量、月用量進行精確的記錄和統計。安裝使用灰分在線監測儀設備,用於對燃料發熱量的瞬時監測,通過煤矸系統的變頻給煤機及時調節煤矸配比,確保入爐燃料發熱量均勻、穩定,進一步節能降耗。
(3)發電機組、儲矸設施改造。2004年投資120萬元大修了1號機組,2005年投入近300 萬元對3 號機組進行了大修,尤其是3 號鍋爐防磨內襯的技術改造,使3號鍋爐能穩定、連續、經濟運行,並獲得了省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投資20多萬元對3號爐給煤機進行改造,將原刮板給煤機改造為皮帶機式給煤機,投運後運行穩定並且節能,故障率降低,維修量大為減少,改造後給煤機的總運行維修費用每年可節約20多萬元左右。針對3號汽輪機經常出現的失磁、跳閘、無功不穩定現象,2007 年投入20餘萬元,採用中國電力科學院設計的勵磁調節裝置,徹底消除勵磁機存在的隱患。投資10萬元,為發電機組直流系統增加一組蓄電池,進一步提高直流系統穩定運行及備用能力。2004 年以來,投資600 多萬元對煤矸棚進行了改造,使煤矸石儲量增加一倍。
(4)對水系統進行改造。完成了化水兩台凈水器的改造。改造後演馬庄礦的來水凈化量明顯加大,地下水利用量明顯減少。改造3號凈水器;將反滲透濃水改至廠區中心花園的人工湖,使廢水得到有效利用;改造燃運除塵系統供水方式,水源由深井水改為凈化後的礦井排水,節約全廠總用水量。
演馬電廠3號機組的鍋爐為循環流化床鍋爐,經過多次技術改造,不斷加強職工技術培訓,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和操作水平,目前機組整體運行狀況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通過生產指標競賽、系統節能降耗等活動,鍋爐入爐燃料始終控制在2500千卡/千克以下。目前,操作人員對低熱值燃料運行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從2003 年下半年至今,經過不斷的探索,逐步加大摻矸量,降低煤耗,入爐燃料在1500 千卡/千克左右也可穩定運行,2000千卡/千克可滿負荷運行,煤矸石燃燒技術是我國同類型機組中的佼佼者。
三、拓展循環經濟鏈條
演馬電廠致力於提高灰渣活性,增加灰渣的綜合利用價值。該廠年產出廢渣15萬多噸,全部被焦煤集團千業水泥廠、焦作市強勝建材廠等廠家利用。產飛灰10萬多噸,全部被焦作市強勝建材廠、焦作韓王工業有限公司及待王水泥廠所用,做到了煤矸石、渣灰等廢棄物的充分回收利用。起到了「煤———電———建材」產業鏈中承上啟下、變廢為寶的作用,促進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
自1994年至今,演馬電廠連續7 次被省市等有關部門認定為綜合利用企業。《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審核方法》試行期間,演馬電廠作為河南省發改委確定的首批試點審核企業進行了審批,並且是惟一一家達標的審核企業。2004年底,經省發改委復查繼續被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證書編號為ZQRD—05—141。
2003~2005年,共完成發電量7.78 億千瓦時,供電量6.76 億千瓦時,創產值233400萬元。2006年完成發電量2.07 億千瓦時,供電量1.78 億千瓦時,銷售收入4668.45 萬元,煤耗量6.46 萬噸,矸耗量28.08 萬噸,發電煤耗242 克/千瓦時,供電煤耗 281 克/千瓦時,燃料費用成本降低了1163.91萬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焦煤集團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強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
演馬電廠注重強化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管理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管理的永恆主題。經常組織職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安全活動,每年都舉辦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答題及考試,合格率100%。堅持每年開展兩次「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每年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職工安全操作規程知識答題及安規測試,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
扎實推進安全文明生產達標工作,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現場辦公會,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2007 年元月在河南省煤炭行業組織的質量標准化達標驗收中,演馬電廠獲得省特級質量標准化企業。截至2007年3月底,該廠已實現安全文明生產5382天。
以人為本,關心員工,堅持把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落到實處,給職工群眾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及時解決職工群眾生活福利方面的問題。近年來為職工群眾辦了多件實事:一是為職工解決上下班班車問題。二是提高職工夜班費,並落實班中餐待遇。三是加強職工食堂管理,保障職工食堂飯菜供應。四是在運行職工中開展首席員工及技術能手評選活動,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
作為焦作煤業集團所屬的一家新興綜合利用型企業,演馬電廠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帶動了集團公司及所在地區的循環經濟發展。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陷入窘境,面臨一些問題,值得審慎探討:
(1)發展煤矸石電廠,以煤矸石綜合利用促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有利於煤炭企業採用清潔生產技術,推進煤炭企業節能生產,延伸煤炭產業鏈,走循環發展和多元發展的道路,促進煤炭企業的轉型。同時,發展煤矸石電廠對促進環境保護、緩和缺電矛盾、緩解礦區就業壓力、促進地方稅收增長都有積極的作用。綜合利用煤矸石發展循環經濟既利廢又節能,是煤炭開采地區一項十分有益的重大課題。演馬電廠的建設與發展,盡管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但是也面臨著小火電機組被關停的危機。因此,政府在制定關停小火電機組政策時,應該給煤矸石綜合利用型機組多一些相關的扶持政策,把煤矸石綜合利用機組與一般小火電機組區別對待,不應該將其納入小火電機組的關停之列,以保證其在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2)作為綜合利用型企業,演馬電廠把社會效益同企業經濟效益聯系在一起,加大環境保護投入。近幾年來,演馬電廠堅持採用含硫量在0.2%~0.3%以下的特低硫入爐燃料,同時利用循環硫化床鍋爐自身脫硫優勢,採用石灰石脫硫法進行爐內脫硫,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到了200 毫克/標准立方米以下。使用先進的電除塵設施有效降塵,按國家環保政策要求,投資140萬元在煙氣系統安裝煙氣在線監測設備,保證煙塵排放控制在標准要求之內。
承擔著循環經濟發展重要任務的演馬電廠,仍需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加大環保治理工作力度,確保綜合利用企業的發展既能產生企業效益又能產生社會效益,有利於保護自然環境。
⑶ 大唐集團耒陽電廠的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湖南經濟如雨後春筍一片生機。在洶涌而來的建設大潮中,因缺電全省三分之一的機器設備戛然而止,沸騰的廠房失去了應有的喧鬧。一聲聲缺電的急切呼喚,震撼著先行官的電力企業,也震撼著各級領導的心扉。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電政府」的口號,大唐集團耒陽電廠2 × 200 兆瓦機組建設的一期工程就這樣在各級領導及三湘父老的期盼中呼之欲出。
1984 年1月1日,進廠公路大橋第一根架管下河,拉開了耒陽電廠建設的序幕。伴著「三通一平」的飛揚塵土,伴著主廠房開挖的陣陣鞭炮,伴著210 米高煙囪雄偉壯觀的豪情,耒電人用勇敢和堅毅書寫著一部嶄新的歷史。
歷史不會忘記,耒水河不會忘記:大唐集團耒陽電廠建設者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難、團結拼搏、樂於奉獻的創業的精神。老局長王青文為了耒電一期早日立項,啃著干饅頭守候在國家計委的門前。籌建期間,員工住民房、點油燈,早出晚歸步行十來里路上班。特別是前方的征地、測量、施工管理人員,經常是啃餅干,渴涼水, 披星戴月加班加點。沒有獎金,每月僅 7 ~ 8 元的工地補貼,大家卻無怨無悔。辦公地點三年搬了 7 次。1985 年10 月,參加施工的單位達到 30 多家,施工人數高峰時達 5000 多人。為協調好工程建設中的各種矛盾,省建委、省電力工業局於成立工地協調小組,協調會堅持了五年,共開了 254 次。按照網路計劃,土建與安裝只有 100 天時間,機、爐、電、熱工的各種表盤設備、各式各樣的電纜都得安裝完畢,且多數又是立體交叉作業。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協調會搬到現場,採取早、中、晚三班錯開施工,上中下交叉作業。籌建處派出大批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現場監督,跟蹤檢查,確保了施工安全,提前15 天完成了任務。
歷史不會忘記,耒水河不會忘記:省建委、省電力局等先後 51 次到工地召開現場調度會,及時地解決了施工當中出現的各種困難與矛盾。 省電力局王青文、吳海春、吳永和、周紹文等領導先後 71 次深入工地調研;毛致用、熊清泉、劉正、陳邦柱,俞海潮等省委、省政府領導先後 24 次視察工地。1985 年初,正是水泵房與煙囪施工高峰時期,急需各種型號的鋼材,副省長陳邦柱指示有關部門打開所有倉庫,優先供應耒陽電廠,很快解決了工地急需的 1100 多噸「救命鋼材」。1987 年 3 月 7 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視察耒陽電廠工地時高興地說:「一定要把耒陽電廠建設好。耒陽電廠擴建條件不錯,完全可以建一個 220 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總理的關懷,極大地鼓舞了工地建設者們的積極性。
四年多的時間里,大唐集團耒陽電廠建設者們把一片荒涼的山丘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電廠。歷史從 1988 年 6 月 28 日,一號機組投產發電,結束了湖南沒有大機組的歷史,開創了湖南電力發展史上的新紀元。 1989 年 12 月 16 日,二號機組投產發電。 由於 20 萬機組的設計在湖南是頭一次,輸煤系統的設計選型與燃用的煤質特性極不相符,機組無法正常運行。特別一到雨季,就發不出電,被戲稱為「太陽電廠」。
耒陽電廠燃用的是當地的劣質無煙煤,著火難,穩燃難,燃燼難,曾被國內外能源專家認為不能在高溫高壓鍋爐燃用的煤種。
為了不停機,機組只能靠燒油維持低負荷運行, 1989 年發電僅 4 億千瓦時,燒油卻達 2 萬多噸。
1991 年 11 月,能源部長一位領導視察耒陽電廠後,留下了「遠看像新廠,近看像舊廠,細看像煤廠」的善意批評。
1989 年,省電力局派出了以周紹文為組長的「三整頓一加強」工作組,深入現場指導和幫助耒陽電廠破解難題,走出困境。
1990 年,能源部再次號召火電廠開展安全文明生產達標活動。
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整整跋涉了三年,1100 個日出日落。從職代會上吹響安全文明生產達部標號角的那一刻起,耒電人的腳步就沒有停止過,夜以繼日奮戰在達標一線。
要達標,文明生產是難點。耒電人從消除設備「八漏」入手,對所有設備進行了精心檢查,一台一台地檢修,一塊一塊地治理,一個漏點一個漏點地消除,設備泄漏率降到了 4 ‰ 以下。
1991 年盛夏,輸煤系統改造全線鋪開,3 號、 4 號、 5 號皮帶的改造任務,由耒陽電廠自己承擔。由檢修、燃運、服務公司組成的三支青年突擊隊日夜奮戰在工地,從事三班倒的運行職工下班後顧不上回家,紛紛趕來參戰;科室人員半天工作半天現場跟班勞動,經過 81 天的苦戰,一條嶄新的輸煤皮帶橫空出世,高奏起了歡快的樂章。從此,雨季堵煤的頑症得到扼止,機組出現了安全穩發的可喜局面。
1992 年,安全、電量、等效可用系數等跨入全國同類型機組先進行列。然而,由於煤耗太高,一票否決了達部標的資格。為此,職代會上提出了 1993 年為節能年。設立八大節能降耗獎,開展小指標競賽;利用大小修、對引風機等十多個節能項目進行了攻關改造,重點解決了真空嚴密性低這一影響機組經濟運行的頑症。
三年達標路,發電量從 17 億到 28 億,設備利用達 6760 小時,創華中網局同類型機組最高紀錄。供電煤耗降低 71 克 / 千瓦時,燃油年耗由 2 萬多噸降至 8 千多噸。
1994 年 6 月 28 日,電力部在大連召開達標創一流大會,命名耒陽電廠為《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實現了湖南火電企業達部標零的突破。 1994 年,電力部做出了《關於創建一流火力發電廠工作的決定》。 1995 年初,華中電管局確定耒陽電廠為華中九個創一流試點單位之一; 1995 年 3 月的職代會上,提出了「鞏固達標成果,爭創一流電廠」的目標,正式向全廠職工吹響了朝一流企業邁進的號角。
一流意味著領先,意味著超越。耒陽電廠實現安全文明生產達部標已是奇跡,創一流可能嗎?整個華中電力系統還沒有一個一流火電廠啊!當時不少人提出質疑。
然而,大唐集團耒陽電廠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始終保持領先的信念,不斷超越自我,才能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
1995 年 8 月,廠黨委、廠行政做出了《關於創建社會主義一流火電廠的決定》,提出了「一流的職工隊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企業環境、一流的經濟效益」的創建目標。
1996 年春節,在喜慶的炮竹聲中吹響了零米層磨煤機區整治的號角。鍋爐檢修的員工三十晚上還戰斗在現場。經過 48 個日日夜夜的奮戰,磨煤機區面貌煥然一新。「磨煤機精神」翻開了耒電一流史上新的一頁。
廠部成立了專門的無泄漏建設領導小組,將所有生產設備的 146844 個動靜密封點進行了清理編號,將控制泄漏率指標按月分解,月月跟蹤考核。
以時任廠長助理謝仁貴為首的挑刺小分隊,成了大唐集團耒陽電廠創一流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每天從最東頭的水泵房到最西頭的油泵房、從 60 米高的爐頂到負 3 米的電纜溝,對照標准找差距,一絲不苟抓整改,五年間,每人磨穿了10 多雙鞋底,寫下了 11000 多個整改項目共 40 萬字的整改記錄,發出了5000 多張整改通知單。耒電人正是以這種鍥而不舍的敬業精神,把創一流的標准一步步提高。
為跨越一流障礙,一個個攻關小組相繼成立。共產黨員、高級工程師廖斌日夜穿梭在輸煤線上,將每一台設備的性能、缺陷、運行狀況詳細記錄在案,足足四大本五十多萬字,幾年間共設計組織施工技改項目達 80 多個,創直接經濟效益 100 多萬元。
為解決「排煙溫度高,灰飛可燃物高,供電煤耗高,熱工自動投入率低」等幾大頑症,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接連採取了 19 項攻關措施,連續奮戰 100 個日日夜夜,排煙溫度由原來的 165 ℃ 下降到 150 ℃ 以下;飛灰可燃物由原來的 21% 下降到了 15% ;熱工自動投入率由原來的 60% 上升到 95% ;供電煤耗由上年的 422 克 / 千瓦時下降到 410 克 / 千瓦時,影響創一流的幾大頑症得到攻破。
1998 年 11 月 24 日 ,國家電力公司下發 627 號文,命名耒陽電廠為「一流火電廠」。實現了華中電力系統創一流零的突破。從此,在華中四省大地豎起了一座全國一流火電廠的醒目豐碑。
1999 年 1 月,隆重召開創一流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了 17 位創一流功臣、279 名創一流先進個人。並提出了「鞏固一流成果,建設百萬大廠」的奮斗目標。
2003 年 1 月劃歸大唐集團公司後,耒陽發電廠主動融入集團化管理,面對抗冰保電,電煤緊缺、燃料成本劇增、電價順價不到位,電費回收困難等嚴峻的外部環境,耒電決策者們帶領員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緊緊抓住市場、電量、電價、電費、電煤等關鍵問題,全面加強預算管理,強化計劃的剛性,強力推進由生產型向經營型,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2005 年,制訂了耒陽發電廠三年創集團公司一流企業的規劃及管理辦法,將 26 個指標逐級分解、量化,明確了責任部門、責任人和目標值,做到了日分析、周考核、月總結,不斷縮短與一流指標的差距。2005 年、2006 年,連續兩年發電量突破60 億千瓦時,機組利用小時居湖南統調機組之首。 2007 年,供電煤耗352.41 克 / 千瓦時,同比降低 9.77 克 / 千瓦時,提前65 天完成發電任務。在集團公司 51 家火電成員單位中,創一流指標綜合排名第四,實行了大唐在湘企業創一流零的突破。
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在創一流的道路上用智慧和汗水、用勇敢和堅毅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在創一流的道路上,耒電人不僅創造了一流的物質文明,還創造了一流的精神文明,培育了一流的員工隊伍。2002 ~ 2003 年,耒陽發電廠先後榮獲「國家電力公司雙文明單位標兵」、「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5 年 10 月又獲得了首批 「 全國文明單位 」 的殊榮。2004 ~ 2007 年,連續四年評為集團公司文明單位。 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於她所追求的目標。
永不滿足、永遠進取的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在穩定一期的同時,把目標聚焦到了擴建二期兩台 300 兆瓦機組的工程上,聚焦到了創建一流百萬大廠的夢想上。
1992 年,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就開始了二期擴建的籌備工作。可是,從 1996 年批復立項到 2001 年 12 月 31 日動工,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報批等待期,走過了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在二期立項的過程中,始終面臨著三重挑戰:一是競爭對手發展速度加快,競爭壓力加大;二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項目批准十分困難,當時上報國家發改委的項目達 38 個,而最終獲得批準的只有 2 個;三是世行貸款項目,程序、規則更為復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任何一項工作的減速或失誤都將面臨另一種風險,即有可能被排除在市場之外而失去二期擴建的機會。
如何在嚴峻的挑戰和市場變數中實施二期擴建的目標,耒電決策者們形成共識: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二期擴建的目標不能放棄,創建一流百萬大廠的夢想不能放棄。耒電人也更努力,更勤奮,出手更快,執行力更強,贏得了二期擴建的主動權。
耒陽電廠2 × 300 兆瓦機組擴建工程是湖南省第一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的大型火電建設項目,工程投資大、參建單位多,現場管理復雜。耒電人按照集團公司提出的「即投產,即穩定,即形成生產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精品工程目標,創新管理理念,增強現代管理意識,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與國際基建管理模式接軌。
「問題意識」是二期建設中始終倡導的一種思想理念。 面對基建過程中太多太多的問題,工程建設人員始終按照精品工程的標准想問題、分析問題、查找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全是工程建設管理中第一位的也是最為頭痛的問題,工程開工伊始,就明確提出了「五不、一控、一實現」的安全管理目標。安監人員每天深入施工現場,一顆釘子、一個煙頭都不放過。還制定了業主、監理、施工三方定期進行自查自檢和聯合巡檢的制度,保證了「零違章、零事故」安全目標的實現。從 2001 年 12 月 31 日 至 2004 年6 月9 日 ,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二期工程一氣呵成,在建的 1011 天里未發生任何人身傷亡、重大設備損壞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創造了無事故工程、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的既定目標。
「超前意識」是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二期擴建工程中凸現的又一種思想理念。 這種超前意識不僅體現在基建的過程當中,更體現在為二期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上。早在 1996 年,二期擴建工程剛剛獲得國家計委批復立項後,即開始了對工程管理人員和生產准備人員的培訓。將學員分批送到湖南大學等院校和相關電廠,進行模擬機模擬和相關技能的強化培訓。經過兩年的刻苦培訓,71 名二期工程管理人員和生產准備人員通過了相關的專業理論技能知識及英語考試,職工的理論功底、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顯著提高,為順利接管二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精品意識」是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二期工程建設中的又一顯著特點。 從開工的第一天開始,就打出了精品工程的旗號,制定了《創精品工程實施細則》及考核辦法,層層簽訂了質量責任狀,制訂了質量連帶責任獎勵條例。為確保精品工程和投產機組達標,新機組廠用電受電後,運行、檢修人員就提前進入了工地現場,實行「三班倒」,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熟悉設備,對新設備進行地毯式地搜索,共查找並消除設備缺陷 212 處。同時,與建設單位密切配合,實現了平穩的「無縫移交」,為機組零缺陷進入 168 試運創造了條件。
2003 年12 月15 日 ,3 號機組提前 15 天投產發電,給 2004 年湖南人民的春節帶去了溫暖與祝福。 2004 年 6 月 10 日 ,4 號機提前 51 天投產發電,趕在夏季用電高峰到來之前送上了一場及時雨。
2004 年6 月10 日,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湖南第一個利用世行貸款的火電項目——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二期工程劃上圓滿的句號;這一天,湖南首座百萬級火電廠宣告誕生,耒電人十年來朝思暮想的百萬大廠夢終於變成了現實,耒電人把無比的自信與萬丈豪情寫進了湖南電力的豐碑,寫進了盛世大唐的基業。 打造高效和諧的領導團隊,以班子的和諧帶動和諧耒電的建設。二十年來,耒陽發電廠大唐集團耒陽電廠先後換了七任廠長、四任黨委書記,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始終沒有變,打造「責任班子、程序班子、陽光班子、和諧班子」的方向沒有變,把「國家利益、企業利益、職工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基本准則沒有變。從 1997 年開始,實行了全員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進一步增強了全廠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安全責任感,安全生產一直在全國同類型機組中處於領先地位,2007 年,4 台機組實現了「零非停」。
二十年來,大唐集團耒陽電廠人一直致力於廠區環境建設,是系統內最早步入環境保護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的火電企業。連續十幾年開展大規模的義務植樹活動,全廠綠化面積達可綠面積的 99% 以上。按照綠化、美化、花化、亮化、凈化的原則,建起了江濱公園、 30 多個花壇景點和東西區四個小花園。 2005 年以來,先後興建了充滿現代文明氣息的文化廣場、和諧廣場、同心廣場。 2007 年 10 月,又興建了「雅園」, 100 多會員們在這里種上自己心儀的花草樹木,在美化生活、美化家園的同時,也美化著自己的心靈。 與此同時,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對 1 號、 2 號機組電除塵器進行了改造,除塵效率由 98.5% 提高到 99.46% 。新購一套廢水處理設施,對 200MW 機組生產區污水進行處理回收,減少年廢水排放量 120 萬噸;機組煙氣脫硫改造工程於 2007 年 4 月啟動,整體投資 2.2 億元人民幣, 2007 年 10 月 31 日 正式開工, 4 台機組的煙氣脫硫裝置將於 2009 年 1 月和 12 月投入運行。
大唐集團耒陽電廠決策者們穩步推進安居工程。從 1985 ~ 2005 年,先後修建住房 1341 套,其中 160 多平方米以上的集資房 360 套,半邊戶也能分到較為滿意的房子,耒電人在這里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如今,大唐集團耒陽電廠正舉全廠之力描繪新的發展藍圖,擴建 2 × 600 兆瓦機組的三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這是大唐集團耒陽電廠的一個美好的憧憬,將成為大唐集團耒陽電廠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⑷ 火力發電廠煤場管理先進個人材料怎麼寫,有沒有範文
同志於1978年11月出生於XX新余,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98年7月畢業後到XX豐長油脂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從事企業並購,恢復生產和總經理辦公室工作。1999年11月到XX豐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從一名普通的巡檢員成長為一名機、爐、電全能值班員,並且很快提拔為機組長,負責發電機組運行的全面工作,是豐電公司的技術能手和生產骨幹。同志同時還擔任發電部團支部書記,他熱愛團青工作,關心青年,服務青年,使團青工作與發電運行工作緊密結合,讓鮮紅的團旗在發電運行生產一線高高飄揚。
一、潛心鑽研技術,立足崗位奉獻青春
發電廠是一個技術和人才密集的地方。到豐電公司工作後,同志就來到發電廠的核心部門發電部集控室,他刻苦學習,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從基層一線做起,很快就成長為全面掌握汽機、鍋爐、電氣專業的全能值班員。在工作中,同志十分善於開動腦筋,為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和節能降耗出謀劃策,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是豐電公司的安全標兵和節能模範。他多次發現設備安全隱患和果斷處理異常事故,避免了設備損壞和異常事故的擴大,為豐電公司發電機組的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參與研究實施的鍋爐等離子點火技術在豐電公司成功應用,在全國300mw機組首次實現了無油點火,每年可節約燃油60噸,其成功經驗得到國家有關部委和國家電力公司的認可,全國各大發電廠紛紛到豐電公司取經,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同志在生產一線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編寫了大量的工作規程、生產案例和學習資料,指導發電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工作,同時也供新學員學習,具有很高的價值。管理出效益,在他的帶領下,豐電公司發電部開發了「機組經濟運行指標競賽」管理程序和競賽辦法,極大的提高了各班組工作的積極性,降低了發電煤耗,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二、竭誠服務青年,熱血譜寫青春贊歌
豐電公司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是XX電網的骨幹電廠,同時也是年輕人較多的電廠。同志一直十分熱愛團青工作,自入廠以來就積極參與公司的各項團青活動,又擅長組織各種活動,在年輕人中有著廣泛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起擔任發電部團支部書記,青年文明號創建負責人,青年突擊隊隊長。發電部是豐電公司最大的一個部門,年輕人多,思想活躍。同志將團青工作與發電運行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廣大團員青年的聰明才智,開展了大量的文明創建和勞動競賽工作,為公司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省級青年文明號集體「燃運程式控制室」的負責人,他組織號手們每月清理煤場的「三塊」(石塊、木塊、鐵塊)達5噸多,有效的防止了鍋爐制粉系統設備的損壞和鍋爐熄火現象的發生,為公司每月減少經濟損失達10萬多元。他還在發電部主頁上開辟了團員之家,組織各班組進行「機組安全運行無超溫」和機組經濟指標競賽等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效的控制了鍋爐爆管停機現象的發生,得到公司領導和兄弟電廠的贊賞。他還在發電部團支部成立鍋爐、汽機、電氣三個專業技術小組,負責攻克技術難題和培訓新學員,讓團員青年成為技術能手,成為導師帶徒的典範。由於工作突出,成績顯著,發電部團支部被評為省國資委先進團支部,發電部集控室青年文明號也被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
⑸ 正式工在電廠燃運部是干什麼工作的
摘要 親~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⑹ 發電廠燃運車間都是干什麼的,待遇工都怎麼樣
摘要 您好,發電廠燃料運輸車間就是運輸燃料的,不是人力運輸是用輸送傳送皮帶運輸還有用大型機械,比如吊車,行車推煤機等器械工作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差一些,一般僱用的都是勞務工和臨時工。
⑺ 請問學長能不能幫忙找一篇畢業論文:火電廠輸煤控制系統設計!馬上就要交啦,急死啦,555555......
火電廠輸煤系統的任務是卸煤、堆煤、上煤和配煤,以達到按時保質、保量為機組(原煤
倉)提供燃煤的目的。整個輸煤系統是火電廠十分重要的支持系統。它是保證機組穩發滿發的
重要條件。
輸煤系統是火電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運行是保證電廠實現安全、高效不可缺少的環節。輸煤系統的工藝流程隨鍋爐容量、燃料品種、運輸方式的不同而差別較大,並且使用設備多,分布范圍廣。作為一種具有本安性且遠距離傳輸能力強的分布式智能匯流排網路,lonworks匯流排能將監測點做到徹底的分散(在一個網路內可帶32000多個節點),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以滿足輸煤系統監控的要求。火電廠輸煤系統一般都採用順序控制和報警方式,為相對獨立的控制單元系統,系統配備了各種性能可靠的測量變送器。通過運用Lonworks現場匯流排技術將各種測量變送器的輸出信號接入對應的智能節點組成多個檢測單元,然後掛接在Lonworks匯流排上,再通過Lonworks匯流排與已有的DCS系統集成,實現了對輸煤系統更加有效便捷的監控。
在輸煤系統中,常用的測量變送器一般有以下幾種: (1)開關量皮帶速度變送器(2)皮帶跑偏開關(3)煤流開關(4)皮帶張力開關(5)煤量信號(6)金屬探測器(7)皮帶劃破探測(8)落煤管堵煤開關(9)煤倉煤位開關。
每一種測量變送器和其相對應節點共同組成智能監測單元,對需要監測的工況參數進行實時的監控。監測單元通過收發器接入Lonworks匯流排網路進行通信,可根據監測到的參數進行控制和發出報警信號,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3、 Lonworks匯流排智能節點的一般設計
智能節點是匯流排網路中分布在現場級的基本單元,其設計開發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neuron晶元的設計,即節點中不再包含其它處理器,所有工作均由neuron晶元完成。另一種是基於主機的節點設計,即neuron晶元只完成通信的工作,用戶應用程序由其它處理器完成。前者適合設計相對簡單的場合,後者適應於設計相對復雜的場合。一般情況下,多採用基於晶元的設計。由於智能節點不外乎輸入/輸出模擬量和輸入/輸出開關量四種形式,節點的設計也大同小異,對此本文只給出了節點設計的一般方法。
基於晶元的智能節點的硬體結構包括控制電路、通信電路和其它附加電路組成,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智能節點基本結構圖
Fig 2 Basic Structure Of Node Based On The Neuron Chip
控制電路
①神經元晶元:採用Toshiba公司生產的3150晶元,主要用於提供對節點的控制,實施與Lon網的通信,支持對現場信息的輸入輸出等應用服務。
②片外存儲器:採用Atmel公司生產的AT29C256(Flash存儲器)。AT29C256共有32KB的地址空間,其中低16KB空間用來存放神經元晶元的固件(包括LonTalk協議等)。高16KB空間作為節點應用程序的存儲區。採用ISSI公司生產的IS61C256作為神經元晶元的外部RAM。
③I/O介面:是neuron晶元上可編程的11個I/O引腳,可直接與外部介面電路連接,其功能和應用由編程方式決定。
通信電路
通信電路的核心收發器是智能節點與Lon網之間的介面。目前,Echelon公司和其他開發商均提供了用於多種通信介質的收發器模塊。通常採用Echelon公司生產的適用於雙絞線傳輸介質的FTT-10A收發器模塊。
附加電路
附加電路主要包括晶振電路、復位電路和Service電路等。
①晶振電路:為3150神經元晶元提供工作時鍾。
②復位電路:用於在智能節點上電時產生復位操作。另外,節點還將一個低壓中斷設備與3150的Reset引腳相連,構成對神經元晶元的低壓保護設計,提高節點的可靠性穩定性。
③Service電路:專為下載應用程序設計。Service指示燈對診斷神經元晶元固件狀態有指示作用
節點的軟體設計採用Neuron C編程語言設計。Neuron C是為neuron晶元設計的編程語言,可直接支持neuron晶元的固化,並定義了34種I/O對象類型。節點開發的軟體設計分為以下幾步:
(1)定義I/O對象:定義何種I/O對象與硬體設計有關。在定義I/O對象時,還可設置I/O對象的工作參數及對I/O對象進行初始化。
(2)定義定時器對象:在一個應用程序中最多可以定義15個定時器對象(包括秒定時器和毫秒定時器),主要用於周期性執行某種操作情況,或引進必要的延時情況。
(3)定義網路變數和顯示報警:既可以採用網路變數又可以採用顯示報警形式傳輸信息,一般情況採用網路變數形式。
(4)定義任務:任務是neuron C實現事件驅動的途徑,是對事件的反應,即當某事件發生時,應用程序應執行何種操作。
(5)定義用戶自定義的其它函數 :可以在neuron C程序中編寫自定義的函數,以完成一些經常性功能,也將一些常用的函數放到頭文件中,以供程序調用。
4、基於Lonworks匯流排的火電廠輸煤系統與DCS的網路集成
現場匯流排技術與傳統的系統DCS系統實現網路集成並協同工作的情況目前在火電廠中尚為數不多。進一步推動火電廠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逐步推行現場匯流排技術與DCS系統的集成是火電廠工業控制及自動化水平發展的趨勢。就目前來講,現場匯流排技術與DCS集成方式有多種,且組態靈活。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們知道不少大型火電廠都已裝有DCS系統並穩定運行,而現場匯流排很少或首次引入系統,因此可採用將現場匯流排層與DCS系統I/O層連接的集成,該方案結構簡便易行,其原理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現場匯流排層通過一個介面卡掛在DCS的I/O層上,將現場匯流排系統中的數據信息映射成與DCS的I/O匯流排上的數據信息,使得在DCS控制器所看到的從現場匯流排開來的信息如同來自一個傳統的DCS設備卡一樣。這樣便實現了在I/O匯流排上的現場匯流排技術集成。火電廠輸煤系統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利用已有生產資源的基礎上,採用該方案都是可行的,同時也體現了把火電廠某些相對獨立控制系統通過現場匯流排技術納入DCS系統的合理性。由此可見,現階段現場匯流排與系統的並存不僅會給生產用戶帶來大量收益,而且使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以實現更合理的監測與控制。
參考文獻:
大跨度輸煤棧橋結構設計探討
http://www.CQVIP.COM/QK/94220X/200503/15996978.html
火電廠輸煤控制系統的開發
http://www.CQVIP.COM/QK/98133A/200405/10787054.html
發電廠輸煤計量集控的理論與實踐
http://www.CQVIP.COM/QK/96246X/200401/9169998.html
參考資料: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796_459995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