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區域網怎麼分配IP的
這個根據實際情況,看子網掩碼的位數或者子網掩碼是多少。一個IP地址分為四段,以點分符號隔開。
就這里這個問題,如果掩碼是255.255.255.0,那麼最後一個段只要不相同即可,范圍是1-254
如果掩碼是255.255.0.0,那麼最後兩個段的數字不同即可,第三個段的范圍為0-255,最後一個范圍為1-254
如果掩碼是255.255.254.0,那麼後面兩個段可以不同,第三個段范圍是10-11,最後一個是1-254.
如果掩碼是255.255.255.240,那麼最後一個段不同,,范圍是129-142
所以需要根據子網掩碼來區分。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參考資料:360網路-區域網
Ⅱ IP地址是如何分配的
在Internet上有千百萬台主機,為了區分這些主機,人們給每台主機都分配了一個專門的地址,稱為IP地址。通過IP地址就可以訪問到每一台主機。如果一台電腦分配了一個IP的話,以後其他的電腦就不會再分配這個IP了,因為IP地址資源非常短缺,通過電話撥號上網或普通寬頻上網用戶一般不具備固定IP地址,而是由ISP動態分配暫時的一個IP地址。普通人一般不需要去了解動態IP地址,這些都是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的。
Ⅲ IP地址是怎麼分配的
這個問題非常大,我假設你是在問區域網中的設置。
在一般的區域網中,如果沒有啟用DHCP的話,我們是需要手動配置IP的。但在配置IP前需要了解一些信息,比如網關的地址。假設網關為192.168.1.1那我們可以配置的IP地址就在
192.168.1.2~192.168.1.254之間,只要不和其他設備沖突即可。
子網掩碼一般設置為:255.255.255.0
DNS伺服器一般可以設置為當地運營商提供的DNS,也可以在網上自己搜DNS伺服器進行設置。如果都不知道,可以臨時設置成網關地址,在本例中也就是192.168.1.1。
至於,他們各自的意思。IP就是設備的唯一地址,子網掩碼是來確定我的IP所在的網路,DNS就是域名解析伺服器,用來將我們使用的域名轉換為IP。
Ⅳ 電腦IP地址是如何分配的
不一樣的,但在一個網段。例如你的路由器是192.168.1.1
你後面連的電腦的IP依次是192.168.1.2---192.168.1.254,數據在網路層就是根據IP地址發送數據的,都一樣的話不知道發給誰了。
這就好比你住的地方和鄰居所在的小區都是某某路多少多少號,但你是3號樓,他是4號樓,她是5號樓,但你們前面的總地址都是某某路多少多少號。
Ⅳ 一個路由器下面接了多個交換機,連接的電腦IP是怎麼分配的
交換機的配置 是比較復雜的,其本地配置方式是通過計算機與交換機的「console」埠直接連接的方式進行通信的,因涉及的物理連接、配置命令、硬體品牌各有不同,這里就不說明了。有路由器的,可以採用關閉路由器的「dhcp服務」,啟用靜態地址分配,為每一個ip地址設定平均帶寬,並在客戶端的「本地連接--狀態--屬性--tcp/ip協議」下啟用「使用下面的ip地址、使用下面的dns伺服器地址」,設定的參數要和路由器分配的ip地址一致。要注意的是,筆記本電腦有無線、有線兩塊網卡,分配ip地址時,先配置有線再配置無線,是同一台設備的,可以順序排列,如:192.168.1.80(有線網卡ip)和
192.168.1.81(無線網卡)。兩台設備的ip地址,前後各留一個空餘ip做間隔。在路由器的「ip帶寬控制」選項下,根據總帶寬平均分配各設備的佔有帶寬。
、
Ⅵ 如何手動分配IP地址
分配IP地址的方法如下:
1. 啟動電腦後,打開電腦桌面的「計算機」。
Ⅶ IP 地址是怎樣歸定的,以及怎樣分配
Internet IP地址由Inter NIC(Internet網路信息中心)統一負責全球地址的規劃、管理;同時由Inter NIC、APNIC、RIPE三大網路信息中心具體負責美國及其它地區的IP地址分配。通常每個國家需成立一個組織,統一向有關國際組織申請IP地址,然後再分配給客戶
目前網際網路使用的地址都是IPv4地址,32比特,通常用4個點分十進制數表示,如:202.112.14.1。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用於標識所屬網路的網路地址;另一部分是用於標識給定網路上的某個特定的主機的主機地址。為了給不同規模的網路提供必要的靈活性,IP的設計者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地址類別,地址類別的劃分就針對於不同大小規模的網路。
A類網:網路號為1個位元組,定義最高比特為0,餘下7比特為網路號,主機號則有24比特編址。用於超大型的網路,每個網路有16777216(224)台主機(邊緣號碼如全「0」或全「1」的主機有特殊含義,這里沒有考慮)。全世界總共有128(27)個A類網路,早已被瓜分完了。
B類網:網路號為2位元組,定義最高比特為10,餘下14比特為網路號,主機號則可有16比特編址。B類網是中型規模的網路,總共有16384(214)個網路,每個網路有65536(216)台主機(也忽略邊緣號碼)。
C類網:網路號為3位元組,定義最高三比特為110,餘下21比特為網路號,主機號僅有8比特編址。C類地址適用的就是較小規模的網路了,總共有2097152(221)個網路號碼,每個網路有256(28)台主機(忽略邊緣號碼)。
D類網:不分網路號和主機號,定義最高四比特為1110,表示一個多播地址,即多目的地傳輸,可用來識別一組主機。
如何識別一個IP地址的屬性?只須從點分法的最左一個十進制數就可以判斷其歸屬。例如,1~126屬A類地址,128~191屬B類地址,192~223屬C類地址,224~239屬D類地址。除了以上四類地址外,還有E類地址,但暫未使用。
對於網際網路IP地址中有特定的專用地址不作分配:
(1)主機地址全為「0」。不論哪一類網路,主機地址全為「0」表示指向本網,常用在路由表中。
(2)主機地址全為「1」。主機地址全為「1」表示廣播地址,向特定的所在網上的所有主機發送數據報。
(3)四位元組32比特全為「1」。若IP地址4位元組32比特全為「1」,表示僅在本網內進行廣播發送。
(4)網路號127。TCP/IP協議規定網路號127不可用於任何網路。其中有一個特別地址:127.0.0.1稱之為回送地址(Loopback),它將信息通過自身的介面發送後返回,可用來測試埠狀態。
IANA為所謂的「專用網際網路」保留了下列三塊IP地址空間:
10.0.0.0到10.255.255.255(一個單獨A類網路號碼)
172.16.0.0到172.31.255.255(16個相鄰的B類網路號)
192.168.0.0到192.168.255.255(256個相鄰的C類網路號)
企業可以不經IANA或網際網路登記處的允許就從上述范圍內選擇自己的地址。取得專用IP地址的主機能和組織內部任何其他主機連接,但是如果不經過一個代理網關就不能和組織外的主機連接。這是因為離開公司的IP數據包將有一個源IP地址,它在公司外會被混淆,於是外部主機難以回答。因為多個建立專用網路的公司可以使用相同的IP地址,於是就可以少分配一些全球惟一的IP地址。
Ⅷ 網吧機的IP地址是怎樣分配的
網吧的IP地址,是指每台電腦的IP地址,還是指出外網的IP地址
每台電腦的IP地址,一般會指定IP,便於管理。這個IP是內網地址,外網是不能直接訪問到這個IP的。一般都是多台電腦共享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外網IP地址,來訪問互聯網。原因嘛,大家都知道,咱國家的公用IP地址資源相對比較少,無法滿足每台電腦都有一個固定的公網IP。所以,大多採用共享的方式上網,通過NAT將內網地址與外網地址進行轉換。
對於外網IP,可以是指定的靜態IP地址,也可以是動態分配的IP地址。取決於用戶的選擇。如果選擇靜態的,那自然是租網一個固定的公網IP地址。
對於一般的用戶,這個沒有必要,所以一般的用戶採用的ADSL基本上都是動態分配的IP地址,這是通過DHCP自動獲取的,是變化的,並不一直都是這個IP,每次重新連接都會不一樣。
而網吧,比較大的網吧,或者企業,可能會採用租用靜態IP地址。
所以在網吧里,你看到的每台電腦的IP,其實是內網的IP地址。
Ⅸ IP地址怎麼分配呢
IP地址
Internet 上的每台主機(Host)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協議就是使用這個地址在主機之間傳遞信息,這是Internet 能夠運行的基礎。IP地址的長度為32位,分為4段,每段8位,用十進制數字表示,每段數字范圍為1~254,段與段之間用句點隔開。例如159.226.1.1。IP地址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網路地址,另一部分為主機地址。IP地址分為A、B、C、D、E5類。常用的是B和C兩類。ip地址就像是我們的家庭住址一樣,如果你要寫信給一個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這樣郵遞員才能把信送到,計算機發送信息是就好比是郵遞員,它必須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於把信送錯人家。只不過我們的地址使用文字來表示的,計算機的地址用十進制數字表示。
眾所周知,在電話通訊中,電話用戶是靠電話號碼來識別的。同樣,在網路中為了區別不同的計算機,也需要給計算機指定一個號碼,這個號碼就是「IP地址」。
什麼是IP地址
所謂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Internet上的主機分配的一個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協議規定,IP地址用二進制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bit,比特換算成位元組,就是4個位元組。例如一個採用二進制形式的IP地址是「」,這么長的地址,人們處理起來也太費勁了。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IP地址經常被寫成十進制的形式,中間使用符號「.」分開不同的位元組。於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為「10.0.0.1」。IP地址的這種表示法叫做「點分十進製表示法」,這顯然比1和0容易記憶得多。
有人會以為,一台計算機只能有一個IP地址,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可以指定一台計算機具有多個IP地址,因此在訪問互聯網時,不要以為一個IP地址就是一台計算機;另外,通過特定的技術,也可以使多台伺服器共用一個IP地址,這些伺服器在用戶看起來就像一台主機似的。
如何分配IP地址
TCP/IP協議需要針對不同的網路進行不同的設置,且每個節點一般需要一個「IP地址」、一個「子網掩碼」、一個「默認網關」。不過,可以通過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給客戶端自動分配一個IP地址,避免了出錯,也簡化了TCP/IP協議的設置。
那麼,區域網怎麼分配IP地址呢?互聯網上的IP地址統一由一個叫「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聯網網路號分配機構)的組織來管理。
IP是什麼?
——IP是當前熱門的技術。與此相關聯的一批新名詞,如IP網路、IP交換、IP電話、IP傳真等等,也相繼出現。那麼,IP是什麼呢?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
——IP是怎樣實現網路互連的?各個廠家生產的網路系統和設備,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數據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IP數據報」格式,這種轉換是網際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那麼,「數據報」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數據報也是分組交換的一種形式,就是把所傳送的數據分段打成「包」,再傳送出去。但是,與傳統的「連接型」分組交換不同,它屬於「無連接型」,是把打成的每個「包」(分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報文」傳送出去,所以叫做「數據報」。這樣,在開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連接好一條電路,各個數據報不一定都通過同一條路徑傳輸,所以叫做「無連接型」。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堅固性和安全性。
——每個數據報都有報頭和報文這兩個部分,報頭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內容,使每個數據報不經過同樣的路徑都能准確地到達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組合還原成原來發送的數據。這就要IP具有分組打包和集合組裝的功能。
——在實際傳送過程中,數據報還要能根據所經過網路規定的分組大小來改變數據報的長度,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可達65535個位元組。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現在電信網正在與IP網走向融合,以IP為基礎的新技術是熱門的技術,如用IP網路傳送話音的技術(即VoIP)就很熱門,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術的研究重點。
Ⅹ 如何一台電腦分配一個固定IP
方法和詳細的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右鍵單擊桌面任務欄的網路圖標,選擇「打開網路和Internet設置」,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