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種植大蔥什麼時候施肥效果好大蔥在什麼時期就要施肥呢
在種植大蔥的過程中,最好盡量減少化肥的使用。特別是乙醚屬於化肥類,是一種強大的化肥,一旦調配不當,濃度太高,容易給根部燙傷。如果不掌握葉面肥噴灑、高溫天氣、溫度噴灑,很容易燃燒枯葉。長期使用尿素根施,化學成分隨著水滲透到波浪體內,化學成分殘留,產生大蔥的苦味,直接影響大蔥的質量,最終結果被市場淘汰。
種植大蔥時對土壤環境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要種優質大蔥,其土壤要肥沃,要保持釋放肥力的能力。第二,土壤不能太乾燥或太濕,土壤濕度最好不要在20% ~ 35%到40%以上。第三,只有土壤滲透性好,才能保證根須的正常生長,保持長期穩定的肥料吸收能力。
㈡ 種植秋大蔥進入盛期後如何管理
- 辣椒是一種根系深度較淺,主根不發達,側根較發達,莖基無不定根的經濟作物,當種植的辣椒屬於抗倒伏能力弱,或者遇到風雨沖刷吹拂,或者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或者平壟種植,都可能致使辣椒在不適的環境下倒伏;民間里預防辣椒倒伏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優選抗倒伏品種,合理密植,高壟培植,苗期培土,合理水肥提升抗性,疏葉拿頂打叉,預防病蟲害,搭架吊繩,及時採摘等措施,對辣椒的倒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的效果;種植戶需根據各地辣椒種植實際長勢和種植環境,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採取適宜的預防倒伏措施。
椒,讓其根系長出新根恢復到以前的長勢是非常困難的;辣椒倒伏傷害根系,也就是傷害了根系正常吸收養份的能力,辣椒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直接導致辣椒生殖營養不良,會出現辣椒綹葉,葉片失綠,黃葉,落葉現象,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致使辣椒出現萎蔫枯萎的症狀;另外,倒伏的辣椒容易落花落果,果實停止生長,果實微小,品質差,產量下降以及容易滋生和感染病蟲害的現象。
㈢ 大蔥的種植技術及管理怎麼弄
大蔥的種植技術及管理:
1、育苗時間:
6月底至7月初育苗,9月定植,第二年 3~4月上市。
2、育苗地選擇:
由於兩個茬次的育苗時間幾乎在雨季,所以應選擇土地平坦、地勢稍高、旱能澆、澇能排的地塊。
8、適時定植:
夏播大蔥於9月上中旬,秋播大蔥於翌年3~4月定植。行距80厘米,株距1.5~2厘米,開溝定植(排蔥)。定植前先將蔥苗嚴格分級,然後進行葯劑處理,以消滅根蛆(種蠅幼蟲),保證全苗。溝內蔥苗排好後要適量施用壓根肥。壓根肥以腐熟的廄肥較好。
9、病蟲防治:
大蔥病蟲害有霜霉病、黑霉病、紫斑病、潛葉蠅、根蛆等。每畝地用「新高脂膜」乳劑300克,兌水230~250千克,均勻噴霧,間隔7~10天,共噴2~3次,有效預防大蔥的霜霉病。黑霉病,用0.1%硫酸銅或1%的石灰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50公斤噴灑。紫斑病,用80%代森鋅0.5%水溶液噴灑或用50%甲托0.1%水溶液或硫酸銅,生石灰和水,按1:1:200倍比例配製波爾多液噴灑,畝用量50公斤。根蛆蟲害,每畝用甲胺磷粉5公斤或2.5%敵百蟲粉3.5公斤~4.5公斤或用2.5公斤辛硫磷顆粒劑施於土內。
㈣ 種植大蔥需要哪些管理技術
1、選擇適合品種
春種秋收要求品種生長速度快、耐熱耐雨水、產量高。春種冬收要求品種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溫能力強、產量高。夏秋種春收要求大蔥品種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可延遲採收。冬種春夏收對品種的要求是耐低溫、耐抽薹、抗病性強、可延遲採收。
加工或出口基地用種對葉片長度、干物質含量 、蔥白硬度 、商品率要求較高,尤其是對干物質含量和整齊度要求嚴格。特殊地塊的品種選擇雨水大、重茬地塊,要選擇耐雨水、耐重茬的品種。
2、培育壯苗
大蔥種子發芽最適溫度 18℃左右, 一般播後6~8 天可出苗。 60%出苗後及時揭去地膜, 揭膜過晚,幼苗細弱。
待幼苗伸腰後可澆 1 次水,使子葉伸展,紮根穩苗,以後根據地墒情況,再澆 1~2 次水。水分不能過多,以免幼苗徒長。 整個苗期追肥 1~2次,以速效復合肥為主,促使秧苗健壯生長。
3、播種
大蔥種子細小,種皮堅厚,子葉出土,幼苗生長較緩慢,苗期長。為縮短佔地時間,便於管理均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地不可重茬。前作收獲後,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寬(連溝)1.4米的高畦。
苗床應精細整理,播前床面滲透水,用新籽撒播,每畝大田用種量為75—100克。播種後覆土2厘米,然後覆蓋稻草或薄膜,以增溫保濕,加快出苗。
4、施肥
大蔥喜氮、鉀肥,每 1 000 kg 大蔥產品需從土壤中吸收氮 3 kg、磷 0.55 kg、鉀 3.33 kg,一般每 667 m²需高氮、高鉀復合肥 100 kg。
施肥時期要以茬口來定,一般要求底肥施復合肥 40 kg 左右。 以後結合封土澆水,每次施 20 kg 左右。 高溫、多雨季節大蔥生長緩慢,不宜過多追肥。
5、病蟲害防治
反季栽培的大蔥蟲害主要有潛葉蠅、蔥薊馬、甜菜夜蛾等。防治方法:在若蟲發生高峰期,噴灑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每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在成蟲發生初盛期和幼蟲潛葉為害盛期,用1.8 %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㈤ 大規模種植大蔥的時候,在立秋後該怎樣施肥
大蔥生長前期,根系少且紮根淺,每次追肥、封土後要少澆、勤澆,後期可加大澆水量,但澆後不宜存水。大蔥在這時長的應該有50~60公分高了,顯然,開溝施肥已不具備條件了。在這時施肥就要結合澆水「沖施」為最好,化肥以三元復合肥為最佳,也可以自已購買尿素,磷酸二銨、鉀肥。
隨著多年種植大蔥,目前大蔥的品種也是非常的多,大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所以任意的種子就可以在任意的地方就可以生長,但是關繫到大蔥的產量和質量的問題。
㈥ 大蔥的種植技術及管理
大蔥的種植技術及管理如下:
1、選種選地
選擇高產、抗病性強、適合本地的優良品種。選擇土地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乾地高,排水方便,因此,這些地塊生產的大蔥是辣的,味道濃郁,產量高。
2、播種育苗
將地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寬(連溝)1.4米的高畦。苗床應精細整理,播前床面滲透水,用新籽撒播,每畝大田用種量為75—100克。播種後覆土2厘米,然後覆蓋稻草或薄膜,以增溫保濕,加快出苗。
3、深耕土壤
大蔥根系不夠發達,且培土後根系較深,所以創造良好的通氣條件是保證大蔥健壯生長的關鍵。深耕土壤,保證所栽區域的土壤為活土。 因此,種植大蔥的地塊一定要深耕 30 cm 以上,並保證土壤疏鬆。
4、合理施肥
大蔥喜氮、鉀肥,每 1 000 kg 大蔥產品需從土壤中吸收氮 3 kg、磷 0.55 kg、鉀 3.33 kg,一般每 667 m²需高氮、高鉀復合肥 100 kg。一般要求底肥施復合肥 40 kg 左右。 以後結合封土澆水,每次施 20 kg 左右。
5、合理密植
進口大蔥栽培多採取寬行密植法。 露地栽培一般行距 90~100 cm,溝深 15~20 cm,株距 2.5~3.0 cm,每 667 m² 定植 2.5 萬~2.7 萬株。 定植前,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雜株,按苗株大小分成大、中、小 3 級分別栽植。 定植時在溝底使用「管到底」農葯,防蟲防病。
6、機械培土
培土能夠軟化蔥白、改善品質、促進生長。 整個生育期一般培土 3~5 次,工作量很大,因此應用機器培土。 機器培土效率高、標准化程度高,特別適於大規模種植。
7、病蟲害防治
反季栽培的大蔥蟲害主要有潛葉蠅、蔥薊馬、甜菜夜蛾等。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病毒病等。早期發現病株及時拔出,並及時防治,加強肥水管理。
(6)秋天種植的大蔥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大蔥種植時間及選種:
1、春種秋收
3~4 月育苗,5~6 月定植,10~12 月收獲。 此茬大蔥要求品種生長速度快、耐熱耐雨水、產量高,可選普威明星三號、四號、明慧及新冠軍等。 一般來說,此茬不選擇小葉片品種。
2、春種冬收
3~5 月育苗,6~7 月定植,12 月至翌年 1 月收獲, 此茬大蔥要求品種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溫能力強、產量高,所以宇都大蔥、明星二號、名門、長豐大蔥、豐羽一本等是此茬口最理想的品種。
3、夏秋種春收
5~9 月育苗,9~11 月定植,翌年 5~7 月收獲。 此茬要求大蔥品種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可延遲採收,所以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就是最好的品種。
4、冬種春夏收
一般 9~10 月育苗,11~12 月定植,翌年 5~7 月收獲,此茬對品種的要求是耐低溫、耐抽薹、抗病性強、可延遲採收,所以 9 月育苗用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10 月育苗用明星二號、名門、豐羽一本。
5、加工或出口基地用種
此茬一般 4~5 月育苗,6 月定植,11 月到翌年 1 月收獲。 國外對葉片長度、干物質含量 、蔥 白 硬 度 、商 品 率 要 求 較高,尤其是對干物質含量和整齊度要求嚴格。 此茬品種以明星二號、名門、名將晚抽、豐羽一本等為佳。
㈦ 大蔥多採取育苗移栽,大蔥育苗該怎樣管理呢
大蔥苗應種植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層較厚的地方。滅茬地應從3年內未種植過大蔥、蔥、韭菜的地塊中選擇。培育大蔥苗,應施腐熟土和雜肥作基肥,每畝施2500公斤,淺至20厘米左右,整平犁溝。根據水源條件確定地塊的長度和寬度。脊高10厘米,底寬25厘米,要踩著劈直。大蔥的幼苗主要在秋季播種,幼苗越冬,春季早期生長。多年實踐證明,最佳播期為旬16℃~17℃,當地一般在夏熱至白露之間。播種後生育期約90天,最適積溫約620℃。播種後3天左右,用鐵耙將畦面平整,注意不要深溝,不留劃痕,使其頂部干濕,頂部疏鬆牢固,保溫保濕,有利於出苗。大蔥一般播種6~8天就會出苗,子葉拉直後澆水。
㈧ 大蔥現在應如何管理
在北方,到了秋天就會買一些大蔥,然後扒掉外面的干葉子,放在陰涼處干幾天,之後放在外面冷凍,這樣是可以放一個冬天的,等到要用的時候,就拿到屋子裡,放一會,等蔥解凍了,就可以用了,和新蔥的效果差不多的!
㈨ 種植大蔥不想打葯又想不生蟲如何管理
你提出這個問題大面積種植不易操作。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現在瓜果、蔬菜、農作物。大多數用農葯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由於成本大效果不理想已經慢慢的被淘汰了。要是家庭院里小規模種植一點蔬菜,我給你一點建議可以試用一下。
種植面積小,可以每天早上人工捕捉,也可以用粘蟲板,像我種植的食用菌,棚裡面用的就是防蟲網、誘殺滅蟲燈、紫外線燈、黃色粘蟲板。
㈩ 種植大蔥管理很關鍵,種植大蔥如何管理
在最後一次下霜前四周左右,就可以把種子或球莖種植下去了,如果是種子,播種深度為1.3厘米,列與列間距約30厘米,如果是球莖,將根部種下,彼此間距為5厘米,深度為2.5厘米,大蔥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蔥白和嫩葉。大蔥種之前要先育苗,育苗地要選擇土壤疏鬆,有機質豐富,地勢平坦灌溉方便的沙土壤,育苗前要把地深翻並曬白土壤,這么做可以殺死一些病菌蟲卵。
選擇要種植的蔥的種類。蔥或青蔥是一些綠色的幼苗,在蔥頭形成前出現。它們是極度不成熟的蔥。找找心形的青蔥種子,比如火蔥,或者簡單地選擇你喜歡的白色、紅色或黃色蔥來種植長大後深培土,土培的越深,蔥白就越長,蔥也越直。還有一點就是蔥發芽長大後,必須移植。這樣的蔥長的壯又不易召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