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肉肉火雞怎樣管理啊
擴展閱讀
mc1710怎樣快速刷emc 2025-05-11 09:33:49
個人年檢在網上怎樣驗證 2025-05-11 09:29:53

肉肉火雞怎樣管理啊

發布時間: 2022-04-19 23:21:02

❶ 小火雞的飼養

火雞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對它就要百般呵護在吃上我們要給它飼喂雛雞專用飼料由於育雛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偏高如果一次餵食較多的飼料未吃完的飼料容易發霉產生霉變雞吃了容易鬧病所以在餵食雛火雞時要本著「少喂多添」和「飼料新鮮」的原則一天多次投喂適量的飼料。 雛火雞在育雛室的飲水管理也是火雞養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雛火雞的飲用水必須是20攝氏度左右、清潔衛生的飲水如果水質不好也會引發雛火雞生病。飼養員應該4到6小時更換一次飲水以保證雛火雞的飲用水質量。
火雞日常以食草為主所以在飼料選擇上我們主要選擇青綠飼料與精飼料。 種植牧草是整個火雞飼養工作的重點。火雞喜食的青綠飼料十分廣泛野草、蔬菜、樹葉、水花生、山芋藤、花生秧等都是飼喂火雞的好飼料。精飼料我們主要選擇玉米、豆粕、麥麩等。特別注意的是在實際飼喂中要准備雛雞專用飼料。
在60年代,一般推薦用酸牛乳、煮熟的蛋、秀米、酸凝乳和去皮玉米飼喂10日齡前的雛火雞。隨著養禽業的集約化和採用干飼料,提出了不同年齡火雞的混合飼料配方。出殼後最初幾天雛火雞的配合飼料含有27~28腸則祖蛋白質。配合詞料中高水平的蛋白質是由大劑量的酵母和魚粉提供的,然而這些飼料對於雛火鴻則難琳被消化。
雛火雞在出殼後第一周內所消耗的飼半書卜物質和排出的糞便數量上人致相等。這是由於雛火雞消化道酶系統功能弱,酶系統在重建,還有殘剩卵黃營養物質可利用所致。
根據測試結呆,雛火雞的活重心三生命的最初幾天內實際上沒有變化。同時,卵黃的重量減少,水分、蛋白質和脂肪消耗高。級然消化器官的機能發育旺盛,但從配合的飼禾川l吸收的蛋白質很有限。在此期間,雛火雞的胃腸道能夠吸收發酵的營養物質。因此,配合飼料必須含有容易消化的發酵好的成分。應該研製幼雛早期日糧(起點舊糧),要求能促使雛火雞的存活率和生產力有所提高。
一般認為,在雛火雞出殼後最初幾天內喂色淡的飼料較好。我們根據這一錢少腳及飼料的可消化性程度,在配製「起卓」日根時選擇4種成分-一玉米、小麥、大豆粕和脫脂奶粉。

❷ 養火雞注意什麼

火雞飼養需注意場地應選擇地勢高,向陽,平坦,通風,四周環境乾燥的地方最佳,或在其他禽舍上風口建火雞舍。
飼養火雞的具體注意事項:
(一)育雛期飼養(0-8周齡)
1)溫度:育雛室內溫度第一周維持在34度,以後每周約降一度,降到18-21度為止。如果偏高,雛雞飲水多,拉稀糞,張口,喘息,如果偏低,雛雞擠靠熱源起垛,常發生尖叫聲。以散布均勻為適宜溫度。
2)濕度:一般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5%,如果偏低 ,雛雞體內剩餘的卵黃吸收不良,飲水過多易發生下痢,毛生長慢,無光澤,腳趾干癟。如果偏高,雛雞毛污穢,凌亂,食慾差,墊料濕,易患疾病。
3)通風:一般為了保溫而忽視通風,或者周圍塑料布使空氣中氧氣不足,而氧化碳高,長期缺乏新鮮空氣,造成雛雞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內換氣不良時,雛雞表現為精神不安,行動不活潑,羽毛污穢凌亂,食慾不振,發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陽光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進雛雞的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生命力。出殼頭三天視力弱,為了保證採食和飲水,一般採用晝夜24小時光照,也可採用23小時連續光照,一小時黑暗的辦法。每日23-24小時,每15平方米雞舍第一周齡內用40瓦燈泡一個,第二周齡換為25瓦燈泡一個。光照應遵循如下原則:是採用弱光避免強光,以防發生惡癖,二是光照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小母雞性成熟過早,提前產蛋,三是補光照不能時長時短,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飼養密度關繫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經濟。如果密度大雞群擁擠採食不夠,因而雛雞生長慢,群體發育不夠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養1-6周,每平方米20隻左右。火雞喜食洋蔥,韭菜,蒜等青綠飼料,應將切碎,並拌在混合飼料中,既可促進食慾,滿足火雞食草習性,還能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一周之後正常喂點黃沙。另外每天要定時供水,滿足火雞飲水。
(二)育成期飼養(9-28)周齡
根據火雞生長發育和高產的特點要求,育成期又可分為火雞促進生長階段(9-18)周齡和限制生長階段(19-28)周齡,這兩個周齡成活率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應轉入地面,塑墊平養。
1)飼養:育成期的火雞,活潑好動,生長較快,應大幅度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4隻,有運動場的雞舍,可適當加大飼養密度。每天喂3-4次,按飼料量1-2%加喂沙礫,以幫助胃消化食物,同時每天放到舍外活動一次,時間1-2小時。放牧讓火雞自由採食青草,蟲類以加強活動,節約飼料,限制生長期階段,每天要人為地驅感4-5次,加大運動量。 2)飼料:促進生長階段,要適當提高營養比例。以防止爭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長階段,要適當減少營養比例。
3)光照:促進生長階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時,早晚補充光照度為15-20勒克司。進入限制生長階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雞每天要光照12小時,火雞對光照刺激較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時,因此,公母雞分開飼養較好。
4)初選:在16-28周齡時要對育成火雞進行初選,把那些生長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附和本品種特點的火雞挑選出來作為公種火雞繼續飼養,其餘作為商品肉用火雞飼養,對公火雞最好進行閹割育肥後再上市。
(三)產蛋期間飼養(28-57)周齡
後備種火雞飼養到28周齡,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從28-30周齡開始產蛋,到54-57周齡產蛋結束,此期間均為產蛋期。
1)准備:火雞進入產蛋期前要對產蛋徹底清理消毒,安裝好水槽,食槽,砂盤,棲架,產蛋箱,防抱窩與補光設施。
2)產蛋箱製作:一般寬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著以利透光,通風,撿蛋,防抱窩。每4-5隻火雞作一個產蛋箱。

❸ 火雞它本身是很有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火雞在養殖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火雞在中國可能不常見,但在基督教國家,火雞是聖誕節等一系列重要節日的專用食品。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交流的頻繁,火雞的飲食文化逐漸傳入中國。你知道火雞的日常管理和飼養模式有哪些嗎?提高火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邊肖將帶你了解火雞。

火雞的常見病與家雞基本相同,飼養時需要做好防疫工作。首先,要做好養殖設備的定期消毒防疫工作。當然,除了定期消毒防疫,還需要嚴格控制養雞的環境。需要及時發現病原體傳播來源,改善周圍環境質量,增強火雞。這樣可以更好的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如果發現火雞有此病,應及時採取措施,避免疫情在火雞擴散,造成大面積疾病。

❹ 養火雞 的知識

火雞的外貌特徵
火雞外貌獨特,體軀高大、雄壯,背長而闊,胸部和腿部肌肉尤為發達,頭、頸裸露,鼻孔上部長有肉錐,頭的下部長有皮瘤。公火雞平靜時肉錐變長,皮瘤為淺藍色,激動時則肉錐變小,皮瘤變成赤紅色。不同的品種,其羽色也各異。公火雞有距,胸前有須毛束,尾羽發達,興奮時則展成扇形。母火雞頭較小,頸細長,皮瘤不發達且不易變色,脛部無距,體重僅為公火雞的2/3。

*肉用火雞的基本管理

A、全進全出制:即一幢或多幢火雞舍都在同一天進雛同一天出售。 使火雞舍空閑7~14天,將全部設備作徹底的消毒處理,使每批火雞都有一個清潔的開端。

B、合理配製飼糧:飼養肉用火雞的主要目的是縮短飼養期,獲得增重快、 耗料少、成活率和產品合格率高的效果。因此,要求飼糧中的營養水平要較高。目前我國未制定出火雞飼養標准,主要採用美國NRC標准, 同時也可參考國內一些火雞場的飼糧配方。

C、肉用火雞的環境管理:①保持適宜的溫度、密度和通風量:雛火雞1周齡育雛溫度為35~37℃,以後每周下降2~3℃,一直降到與常溫(20℃左右)相同。注意火雞舍的通風換氣,保持舍內室氣新鮮。飼養密度要根據火雞日齡、飼養季節和通風條件而定。②控制光照和分群:雛火雞1~7日齡一般每天23小時光照,1 小時黑暗,光照強度60勒克斯。8天至上市每天光照8~14小時,光照強度20勒克斯。公雛比母雛生長快,而公雛對飼糧中蛋白質要求高,有條件地區應實行公母、強弱分群飼養,可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飼料轉化率。③搞好防疫衛生,提高產品合格率:注意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適時接種疫苗,做好病火雞的隔離工作,著重防治火雞黑頭病(盲腸肝炎)、白痢病、球蟲病、黴菌病和營養性疾病的發生。捉火雞運輸應注意輕捉輕放,防止擠堆、挫傷、骨折少壓死。④肉用火雞的胸部囊腫:這是火雞常見的疾病。雖然不影響生長發育,但影響屠體的商品等級,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其原因主要是火雞體重大,當火雞俯卧地面時,胸部承受60%以上軀體的重量,與地面潮濕墊料接觸時間較長而引起。

*飼養管理雛期、育成火雞的基本知識

A、飼養管理育雛期火雞

(1)飲水:雛火雞接來育雛室後,應立即給予清潔衛生的飲水。1~3日齡, 可將青黴素、鏈黴素加入冷開水中,劑量為青黴素2000單位/只.日,每日飲2次,這對預防雛火雞的葡萄球菌病和白痢病效果都很好。飲水器或水槽數量要充足,分布均勻,高度適中,便於雛火雞應用。

(2)開食:據各地的實踐經驗,第1次餵食的適宜時間為出殼後的12~24小時。開食的飼料應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於啄食,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玉米屑、小米、碎米,以1~2天後改喂配合飼糧。雛火雞喜食洋蔥、蒜苗、萵苣、韭菜等辛辣食物,可將其切細後取少量拌入飼料內,訓練雛火雞啄食,這類飼料中含有雛火雞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鈦。

(3)通風:雛火雞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呼吸快,因此室內空氣必須新鮮。 室內的糞便、墊料因潮濕腐爛,常會散發出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對雛火雞生長發育極為不利。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7%~8%時,會引起雛火雞窒息。雛火雞對氨較敏感,室內含氨濃度不應高於2×10-5,否則會降低抗病能力,發生呼吸道疾病。硫化氫毒性較大,濃度不應超過1×10-5。

B、飼養育成期火雞

育成期大致指9~30周齡(開產前)這段時期, 其飼養管理將決定火雞性成熟後的體質、產蛋狀況和種用價值。

1、育成期火雞的營養特點:根據育成期火雞的發育特點, 飼糧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要相應減少,尤其是飼糧中粗蛋白質水平應隨火雞的體重增加而減少,但火雞的採食量隨日齡增加而遞增。因此,日糧中應降低代謝能水平,以防體內大量沉積脂肪而過肥。

2、限制飼養:採取隔日飼喂的方法效果較好。即把2天的飼料量合並成1 天飼喂。由於飼料量多,每隻火雞都有採食的機會,使火雞群生長發育較均勻,體重差異小,但停料日不能斷水。在生產實踐中,測定火雞群發育均勻度,是以火雞群中80%個體體重達到全群平均體重±10%為標准。

3、添加微量元素:火雞育成期,常見有火雞踝關節腫大,腳爪生長異常、 癱腳、拐腳、肌腱滑脫、羽毛蓬亂、無光澤等症狀。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飼料品種單一,特別是缺乏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或者是飼糧配合不當,營養成分含量不平衡;或者是飼料管理不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等。另外有些病毒、細菌也直接侵害關節部位,要注意區別對待。

❺ 怎樣養好火雞

火雞無論平養,籠養,網養,成群放牧飼養均可,其飼養場地應選擇地勢高,向陽,平坦,通風,四周環境乾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風口建火雞舍。
種火雞整個生產發育大致分三個階段:
育雛期飼養
1)溫度:育雛室內溫度第一周維持在34度,以後每周約降一度,降到18~21度為止。如果偏高,雛雞飲水多,拉稀糞,張口,喘息,如果偏低,雛雞擠靠熱源起垛,常發生尖叫聲。以散布均勻為適宜溫度。
2)濕度:一般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5%,如果偏低 ,雛雞體內剩餘的卵黃吸收不良,飲水過多易發生下痢,毛生長慢,無光澤,腳趾干癟。如果偏高,火雞雛雞毛污穢,凌亂,食慾差,墊料濕,易患疾病。
3)通風:一般為了保溫而忽視通風,或者周圍塑料布使空氣中氧氣不足,而氧化碳高,長期缺乏新鮮空氣,造成雛雞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內換氣不良時,雛雞表現為精神不安,行動不活潑,羽毛污穢凌亂,食慾不振,發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陽光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進雛雞的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生命力。出殼頭三天視力弱,為了保證採食和飲水,一般採用晝夜24小時光照,也可採用23小時連續光照,一小時黑暗的辦法。每日23~24小時,每15平方米雞舍第一周齡內用40瓦燈泡一個,第二周齡換為25瓦燈泡一個。
光照應遵循如下原則:是採用弱光避免強光,以防發生惡癖,二是光照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小母雞性成熟過早,提前產蛋,三是補光照不能時長時短,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飼養密度關繫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經濟。如果密度大雞群擁擠採食不夠,因而雛雞生長慢,群體發育不夠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養1~6周,每平方米20隻左右。火雞喜食洋蔥,韭菜,蒜等青綠飼料,應將切碎,並拌在混合飼料中,既可促進食慾,滿足火雞食草習性,還能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一周之後正常喂點黃沙。另外每天要定時供水,滿足火雞飲水。
育成期飼養
根據火雞生長發育和高產的特點要求,育成期又可分為火雞促進生長階段(9~18)周齡和限制生長階段(19~28)周齡,這兩個周齡成活率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應轉入地面,塑墊平養。
1)飼養:育成期的火雞,活潑好動,生長較快,應大幅度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4隻,有運動場的雞舍,可適當加大飼養密度。每天喂3~4次,按飼料量1~2%加喂沙礫,以幫助胃消化食物,同時每天放到舍外活動一次,時間1~2小時。放牧讓火雞自由採食青草,蟲類以加強活動,節約飼料,限制生長期階段,每天要人為地驅感4~5次,加大運動量。
2)飼料:促進生長階段,要適當提高營養比例。以防止爭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長階段,要適當減少營養比例。
3)光照:促進生長階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時,早晚補充光照度為15~20勒克司。進入限制生長階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雞每天要光照12小時,火雞對光照刺激較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時,因此,公母雞分開飼養較好。
4)初選:在16~28周齡時要對育成火雞進行初選,把那些生長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附和本品種特點的火雞挑選出來作為公種火雞繼續飼養,其餘作為商品肉用火雞飼養,對公火雞最好進行閹割育肥後再上市。
產蛋期間飼養
後備種火雞飼養到28周齡,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從28~30周齡開始產蛋,到54~57周齡產蛋結束,此期間均為產蛋期。
1)准備:火雞進入產蛋期前要對產蛋徹底清理消毒,安裝好水槽,食槽,砂盤,棲架,產蛋箱,防抱窩與補光設施。
2)產蛋箱製作:一般寬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著以利透光,通風,撿蛋,防抱窩。每4~5隻火雞作一個產蛋箱。

❻ 火雞苗怎麼養

育雛期飼養:育雛期要注意對溫濕度的把控,投喂飼料時飼料用量不宜過多。育成期飼養:圈養要注意及時清理水槽,給水槽消毒。散養要准備好充足的飼料及飲水,保證火雞的生長。冬季不宜散養,需做好保溫工作。日常管理:及時清理雞舍,定期對雞舍進行防疫消毒,保持雞舍內乾燥,減少細菌滋生,增強火雞的抗病力。

❼ 怎麼養火雞

【飼養管理】
火雞無論平養,籠養,網養,成群放牧飼養均可,其飼養場地應選擇地勢高,向陽,平坦,通風,四周環境乾燥的地方最佳,或其他禽舍上風口建火雞舍。
種火雞整個生產發育大致分三個階段:
【育雛期飼養】
1)溫度:育雛室內溫度第一周維持在34度,以後每周約降一度,降到18~21度為止。如果偏高,雛雞飲水多,拉稀糞,張口,喘息,如果偏低,雛雞擠靠熱源起垛,常發生尖叫聲。以散布均勻為適宜溫度。
2)濕度:一般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5%~65%,如果偏低 ,雛雞體內剩餘的卵黃吸收不良,飲水過多易發生下痢,毛生長慢,無光澤,腳趾干癟。如果偏高,火雞雛雞毛污穢,凌亂,食慾差,墊料濕,易患疾病。
3)通風:一般為了保溫而忽視通風,或者周圍塑料布使空氣中氧氣不足,而氧化碳高,長期缺乏新鮮空氣,造成雛雞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內換氣不良時,雛雞表現為精神不安,行動不活潑,羽毛污穢凌亂,食慾不振,發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4)光照:陽光對雛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進雛雞的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正常發育,提高生命力。出殼頭三天視力弱,為了保證採食和飲水,一般採用晝夜24小時光照,也可採用23小時連續光照,一小時黑暗的辦法。每日23~24小時,每15平方米雞舍第一周齡內用40瓦燈泡一個,第二周齡換為25瓦燈泡一個。
光照應遵循如下原則:是採用弱光避免強光,以防發生惡癖,二是光照只能減少不能增加,小母雞性成熟過早,提前產蛋,三是補光照不能時長時短,造成刺激紊亂,失去光照作用。
5)密度:飼養密度關繫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經濟。如果密度大雞群擁擠採食不夠,因而雛雞生長慢,群體發育不夠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養1~6周,每平方米20隻左右。火雞喜食洋蔥,韭菜,蒜等青綠飼料,應將切碎,並拌在混合飼料中,既可促進食慾,滿足火雞食草習性,還能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一周之後正常喂點黃沙。另外每天要定時供水,滿足火雞飲水。
【育成期飼養】
根據火雞生長發育和高產的特點要求,育成期又可分為火雞促進生長階段(9~18)周齡和限制生長階段(19~28)周齡,這兩個周齡成活率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應轉入地面,塑墊平養。
1)飼養:育成期的火雞,活潑好動,生長較快,應大幅度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4隻,有運動場的雞舍,可適當加大飼養密度。每天喂3~4次,按飼料量1~2%加喂沙礫,以幫助胃消化食物,同時每天放到舍外活動一次,時間1~2小時。放牧讓火雞自由採食青草,蟲類以加強活動,節約飼料,限制生長期階段,每天要人為地驅感4~5次,加大運動量。
2)飼料:促進生長階段,要適當提高營養比例。以防止爭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長階段,要適當減少營養比例。
3)光照:促進生長階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時,早晚補充光照度為15~20勒克司。進入限制生長階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雞每天要光照12小時,火雞對光照刺激較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時,因此,公母雞分開飼養較好。
4)初選:在16~28周齡時要對育成火雞進行初選,把那些生長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附和本品種特點的火雞挑選出來作為公種火雞繼續飼養,其餘作為商品肉用火雞飼養,對公火雞最好進行閹割育肥後再上市。
【產蛋期間飼養】
後備種火雞飼養到28周齡,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從28~30周齡開始產蛋,到54~57周齡產蛋結束,此期間均為產蛋期。
1)准備:火雞進入產蛋期前要對產蛋徹底清理消毒,安裝好水槽,食槽,砂盤,棲架,產蛋箱,防抱窩與補光設施。
2)產蛋箱製作:一般寬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著以利透光,通風,撿蛋,防抱窩。每4~5隻火雞作一個產蛋箱。

❽ 火雞怎麼養殖,養殖季節是

火雞在雛雞時期死亡率很高,早期的防疫和管理尤為重要.
春夏秋開始接雛雞比較好,最好避開冬天.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❾ 誰能告訴我火雞的管理方法

火雞的飼養管理技術如下: 火雞又叫吐綬雞、七面雞,原產於北美和西歐,有青銅火雞和歐洲白火雞(以荷蘭白火雞和法國白火雞比較著名)等數種。火雞頭部有發達的皮瘤,其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胸寬而突出,背長而闊,胸部和腳部肌肉特別發達。它的體型大,生長快,產肉多,肉質肥嫩味美。公母雞體重差異較大,青銅火雞成年公雞體重為15-25公斤,母雞僅7-10公斤,較小的品種只有4-5公斤。火雞生產潛力較大,其瘦肉多,屠宰率可達80-87%,比肉用仔雞高5%以上。特別是胴體胸肌肉率達到全身肉率的32-35%(而肉用仔雞僅為20-23%),比肉用仔雞高得多。火雞較耐粗飼,既可舍飼,又可放牧飼養,耗料不多,成本較低。還具有抗病力強、容易飼養等優點。目前,我國飼養的火雞以青銅火雞分布最廣,以沿海地區及城鎮郊區較多,內地和偏僻鄉村的群眾也逐漸引種飼養。成年母火雞肉冠不發達也不伸縮,頸下方無肉阜,身軀比公雞小,叫聲"咯咯",清晰動聽,性情溫雅,甚為可愛。 火雞初生重47.9克,30日齡重192.9克,至90日齡時日增重10.3克,從90日齡至210日齡性成熟時,公火雞日增重31.5克,母火雞日增重17.6克。由此可見,火雞在90至210日齡為生長旺盛期,尤以公火雞生長更為迅速。90日齡公母體重分別為1,047克和896.2克,到成禽時公母體重相差一倍左右。因此,在農村和城鎮飼養公火雞較多。據調查,閹公火雞肥育體重一般可達12.5公斤左右,最高者達15.5公斤。 母火雞一般7月齡開始產蛋,有的6月齡即可開產,開產體重3-3.5公斤。母火雞不是連續產蛋,一般每年產15-20個以後,就要抱窩,過了這個時期以後,又再產蛋。一般年產蛋60-80個,高產蛋者可達150個左右。 經測定646個蛋,青銅色火雞平均蛋重70.50克,白火雞平均蛋重62.37克,蛋殼有白色和灰白色二種,並有稀密不同的麻褐點。紅色火雞平均蛋重71.22克,蛋殼粉紅色,也有麻褐點。 公火雞5-6月齡後就會踩跨母火雞,但以8月齡後配種較好,種用公火雞可使用2-3年,公火雞對母火雞的選擇性不大,母火雞在一個產蛋期中,一般只要交配一次,過後所產的15-20個蛋85-90%可受精。種用母火雞一般利用2年。公母比例1:10為宜。 一、火雞的繁殖 應當注意種火雞的個體選擇。要選擇健康無病、體型高大、雄性較強的公火雞和性情溫順、產蛋性能好(蛋大、數量多)的母雞留作種用。種用母火雞利用年限以兩年為宜,公火雞則可利用3-4年。還要注意種火雞的更新、擔純復壯,及時淘汰劣種,選留良種。 母火雞7個月左右即達到性成熟,開始產蛋。公火雞稍遲一、二個月才達到性成熟。每年產蛋4-6個周期,每個周期產蛋14-20枚,最多28枚。火雞多為自然交配,也可以進行人工授精。在母火雞產蛋前要及時讓其交配,在產蛋期間每產2-3枚蛋便讓其交配一次,這樣可保證蛋全部授精。在母火雞產蛋期間,應將公火雞隔開單獨飼養,以免其對母火雞騷擾過度,影響母火雞產蛋。同時,在配種前應將公火雞尖利的腳爪修剪平滑,避免踏踩傷母火雞,影響母火雞產蛋和抱窩。 (1)孵化器孵化 種蛋放入孵化器後,用福爾馬林溶液密閉熏蒸消毒半小時,按孵化器每立方米容積用福爾馬林20毫升,加8克高錳酸鉀即可。消毒時孵化器溫度為30度,相對濕度為65%。消毒結束後立即驅除煙霧,然後正式升溫孵化。孵化溫度第1-25天為37度,相對濕度為56%。孵化器溫度達到要求後,氣孔全部打開。孵化第一天至第十六天,每隔2小時用人工轉蛋一次,第17-25天可自動轉蛋或人工轉蛋,每小時一次。孵化至第8、20、25天進行驗蛋,檢查胚胎發育情況,除去無精蛋和死胚蛋。第25天可把蛋移入事先消毒好的出雛機。第26-28天出雛機溫度為36.5度,相對濕度為77.6%。為了提高出雛機的濕度,可在機內掛濕布。出雛時,每隔2小時向蛋面噴灑40-60度溫水,有利於雛火雞的破殼和增強其活力,提高孵化率。 (2)自然孵化(母火雞抱蛋孵化) 用只竹籮筐造窩給母火雞抱蛋孵化。籮筐內墊上禾草(五寸至一尺厚),然後放入種蛋。母火雞每窩可抱種蛋12-16隻。母火雞抱窩時喜歡光線暗淡、隱蔽、僻靜的地方。應將公火雞隔離飼養,以防止騷擾抱蛋母雞。每抱窩一二天,應讓母火雞離窩沙浴、採食和飲水。母火雞抱蛋期間,應少喂含水份多的飼料,可加喂些穀物飼料,適當提高飼料日糧的標准。一般在入孵後第8、15、25天各照蛋驗蛋一次,以除去無精、死胚蛋。一般28-30天即可出雛。 二、飼養管理

求採納

❿ 火雞養殖技術

火雞的養殖技術如下:

1、個體選擇

作種用雄火雞應選擇具有健壯無病、體型高大、雄性較強、活潑、羽毛發亮、腿粗而直;種用雌火雞選擇健康無病、性情溫順、背平尾直、胸寬體大、羽毛和肉髯顫色鮮艷的。

種雞用一段時期要更換,提純復壯,及時淘汰劣種,選留良種。種用母火雞利用年限為2年,雄火雞則可利用3—4年。

2、配種與產蛋

雌火雞從34周齡開始進入第一個產蛋周期,產蛋期在每年的3—9月,每產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每年產蛋4—6個周期,每個周期產蛋14—20枚,最多28枚。

火雞多為自然交配,應防近親交配,種火雞在自然交配時,由於雌雄在體重上差別大,常使雌火雞受到損傷,因而導致雌火雞的繁殖率低,降低經濟效益。

因此,可採用人工授精方法來解決這一矛盾,同時種公雞的飼養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1:4—5提高到1:30,而且可使飼養費用大幅度降低。

火雞自然交配要在雌火雞產蛋前及時讓其交配,在產蛋期間,應將雄火雞隔開單獨飼養,以免其對雌火雞騷擾過度,影響雌火雞產蛋。同時,在配種前要將雄火雞尖利的腳爪修剪平滑,以免踏傷雌火雞,影響雌火雞產蛋和抱窩。

3、種蛋孵化

自然孵化:雌火雞的抱窩性極強,農戶少量繁殖火雞種蛋可由雌火雞或本地抱蛋母雞進行自然孵化,方法是用竹籮筐造窩給雌火雞抱蛋孵化。籮筐內墊上禾草,約20—30厘米厚,然後放入種蛋。雌火雞抱種蛋一般放14—18枚。

雌火雞抱蛋時喜在光線暗淡、隱蔽、僻靜的地方,抱窩期間需將雄火雞隔離飼養,以防騷擾抱蛋母雞。每抱窩2天應讓它離窩沙搭,採食和飲水。

人工孵化:在大規模飼養繁殖火雞時用應採用人工孵化法。火雞種蛋進行人工孵化要對種蛋進行選擇,然後將種蛋放入孵化器內,孵化溫度第1天至第25天為37℃,相對濕度為56%,孵化器達到要求後,氣孔全部打開。

孵化第1天至第16天,每隔2小時用人工轉蛋1次,第17天至第25天可以自動轉蛋或人工轉蛋,每小時1次,孵化至第8、20、25天各進行驗蛋1次,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除去無精蛋和死胚蛋。孵化到第25天時,把孵蛋移入事先消毒好的出雛機。

第26天至28天出雛機溫度為36.5℃,相對濕溫度為77.6%。為了提高出雛機的濕度,可在機內掛濕布。出雛時,每隔2小時向蛋面噴灑40—60℃溫水,有利於雛火雞的破殼和增強其活力,提高孵化率。

(10)肉肉火雞怎樣管理啊擴展閱讀

火雞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和文化內涵:

1、火雞肉鮮嫩爽口,野味極濃,瘦肉率高,蛋白質含量豐富,膽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達30.5%,而且富含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蛋氨酸和賴氨酸都高於其它肉禽,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也含量豐富,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

2、火雞象徵著感恩和團結。傳說養火雞可消除火災,俗稱「火雞」。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

感恩節吃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由於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聖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聖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徵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