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校園綠化的文章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現在校園綠化如火如荼,學校建設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學習環境正日益改善。嚴格按省示範性高中標准建設的學校正闊步向園林式學校目標邁進。但是,在此過程中,校園里出現了一些極不和諧的現象。如少數同學蓄意破壞公用設施、個別同學任意摧殘樹木踐踏草皮等等。這些不良行為與日益優化的校園氛圍極不協調,也是對當代中學生文明修養的肆意損害!
良好的道德修養、優雅的文明舉止、和諧的環保意識是現代社會人類的必備素質,破壞生活環境更無異於自殘。X中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理應以高度的責任感來愛護優美的環境、以無私的愛心來為我們的校園更加美好盡一份力,以實際行動來維系高尚的社會文明,及時譴責並制止一切破壞校園環境的不和諧行為,做一名文明的現代中學生。
「除了關愛,什麼也別留下;除了回憶,什麼也別帶走。」讓我們共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強化環保意識,呵護一草一木,促進校園和諧發展,讓文明與與優美永駐我們的校園!
我們堅信:有你的關愛,我們的校園更加美好!
B. 贊美校園綠化的詩!!!
小時候,校園掛在高高的藍天上.
看見她,聽到她,
就好像擁抱著滿天的星星.
都是我的嚮往.
入學了,校園擠進了我重重的書包里.
也愛她,也恨她,
就好像追隨著一條長長的小溪
讓我歡樂也讓我迷茫.
畢業了,校園長在了一棵茂盛的大樹上.
回味她,品嘗她,
就好像告別著一位初戀的人兒.
竟也令我黯然神傷.
如今啊,校園終於貼進了我美妙的生活畫卷中.
無論離她近,也無論離她遠,
都彷彿高揚著成熟愛情的風帆.
向著那火紅的太陽,
在飛翔...
C. 搜集校園綠化金點子
搜集校園綠化金點子
1、抓好衛生工作,凈化校園環境,落實並強化衛生掃除、檢查制度,衛生區每日定時清掃並隨時保潔,做到室內外地面整潔,無痰跡、廢紙、煙蒂、果皮等雜物;牆壁、牆角、天花板沒有蜘蛛網,學校門窗、桌椅、樓梯及其它建築設施無積塵、積泥、痰漬、垃圾,校內垃圾日產日清,垃圾箱外表清潔,無垃圾暴露,無衛生死角。
2、校園綠化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設置具備育人功能的景點,做到點面結合,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
3、不放過邊邊角角,對校門口、樓後等待綠化的地方進行了整翻、移栽。為提高綠化率,對已有草坪進行雜草清理和整理補苗,清除影響校園環境綠化的枯枝敗葉。
4、在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工作的同時,養護好花木,為了進一步管理好學校已有的這些樹木,學校安排定期澆水施肥,認真做好校園花草樹木的修剪整理工作。
5、學校領導和教師嚴格內宿生管理,日常要求學生宿舍內被子折疊、擺放統一,口盅、牙刷、水桶、洗臉巾等用具整齊擺放。宿舍管理制度、職責規范上牆,加強衛生監管,宿舍內空氣流通無異味,床架牢固安全。
D. 「贊美綠化」的句子有哪些
(1)綠化城市可以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
(2) 最近我校開展了綠化校園的活動。
(3) 校園經過綠化,如同花園一樣美麗。
(4) 植樹的時候人人爭先恐後,都想為綠化祖國多貢獻一份力量。
(5) 小區里綠化工人正在修剪柳樹的樹枝。
(6) 條條綠色走廊伸向四面八方串串綠化項鏈貫穿大街小巷。
(7) 城市綠化必須因地制宜,突出環境保護與人文景觀和諧統一的發展觀念。
(8)綠化大地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
(9) 在綠化校園的活動中,我們同其他班的同學比賽誰植的樹多。
(10)綠化城市,育苗先行,臨渴掘井只能舍近求遠。
(11) 青年們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參加綠化祖國的義務勞動。
(12) 愛護綠化,就是保護自己。
(13) 今天是3.12日,你植樹了嗎?植樹造林是綠化祖國的百年大計。有青山,水才會秀麗。種樹植樹,才會有綠色家園。祝你植樹節心想事成!
(14) 樹木既能綠化環境,又能製造出新鮮空氣,既能平衡生態環境,又能保護地球。
(15) 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E. 求兩篇贊美綠化工作的文章
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植樹節於1872年首創於美國,為了提倡植樹造林,世界很多國家紛紛仿效,目前,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有了植樹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文明古國,植樹造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有春天植樹的風俗,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經》里有「誇父追日」的故事,說誇父臨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為森林,造福於人類,反映我們祖先植樹造林的美好願望。《禮記》也說:「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說春天植樹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為。在4000年前的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虞舜時代,就設立了執掌山林的官員「虞官」。夏禹時代,就出現了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周書·大聚篇》說:「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殷商時期,甲骨文上已記載人們在房前屋後栽花植樹的情景;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國家就成立了「林衡」、「山虞」管理機構,負責掌管種植、護林等事務,為動員群眾植樹,甚至作出「不種者,無槨」(不種樹的人死後不給棺材)的規定。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大力提倡在城鎮街巷和大道兩旁種綠化樹,這是我國古代城市綠化的先聲,賈山《至言》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樹於青松」,便是證明。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澤之禁,給百姓分田植樹,而且對種樹作了具體規定:「男夫一人給田二十畝,課蒔余,種桑五十株,棗五株,榆三株,限三年種畢」,可見當時已經給農民規定植樹指標。據《開河記》記載,隋煬帝雖然是個窮奢極欲的皇帝,但他親自種柳,賜柳為楊,下令在開挖大運河的同時,要在河旁植柳,並給予獎勵:「柳一株,賞一嫌」(即絹一匹),後來出現了千里運河岸綠柳成陰的景觀。
唐代曾下令所有的驛站之間全種上行道樹,城鄉植樹之風也是年盛一年,正如孟浩然詩雲:「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到了宋代,宋太祖為鼓勵植樹,下令凡是墾荒植桑棗者,不繳田租,對於規勸百姓植樹成績卓著的官吏,晉升一級,因而植樹的范圍更廣泛,當時從福建古田縣直至海南,除種上蒼翠松檜之外,還雜種荔枝,遠遠望去恰似一片連綿不絕的茂林。《元史·食貨志》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詔書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衣食以農桑為本」。並頒布了《農桑之制》,規定每丁每歲種桑棗20株,如土性不宜,可改種榆、柳,均以種活長成為數;他還要求各級官吏督促實施,如失職或申報不實,須按法律論罪。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著名的游記中稱贊元代的植樹。明清時代,植樹造林規模更大,明太祖布衣出身稱帝後,以農桑為國之本業,令天下廣植桑、棗、柿、栗、桃,僅京都金陵(今南京)的鍾山,就種了50餘萬棵。
我國正式規定的植樹節是在近代,1915年,當時政府頒令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928年4月,民國政府把孫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黨和政府極為重視植樹造林,將綠化中華列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毛澤東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新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1979年2月經全國五屆人大會通過,又正式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一方面是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另一方面,3月12日是在驚蟄之後,春分之前,氣溫明顯回升,樹木根系開始活動旺盛,這階段植樹容易成活,農諺雲:「伏天栽樹株株死,驚春栽樹棵棵生」,所以,這時候植樹,就在全國而言,最為適宜。
植樹趣聞
在我國古代,就有植樹造林、綠化山河的優良傳統,留下了許許多多開展植樹的遺聞趣事,值得人們記取和效行。
慶功栽楊
遠在西周時期,「常勝大將軍」沙浚其,每打完一次勝仗,都要命令全軍將士在沙場上「人種一樹,以慶武功」。從此,這種慶功栽種楊樹伴隨著這位用兵如神的將軍,遍種崇山峻嶺。
治病種杏
三國東吳名醫董壽,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為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輕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1個重病人,種5株杏樹。天長日久,他的房前屋後竟由10萬余株杏樹,人稱「董林杏仙」。後來,每當杏子成熟,董壽把它換成糧食,賑濟窮人,這就是歷代傳為美談的「杏林佳話」從此,「杏林」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生兒植樹
據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載,生兒育女,要給每個嬰兒栽20株樹。等到結婚年齡,樹就可做車軲轆,按一棵樹可做三副軲轆,一副值3疋絹計算,20棵樹共值180疋絹,夠結婚費用。為嬰兒植樹,是當時盛行的風俗。時至今日,貴州的侗族等少數民族還有為出生子女種「女兒杉」的習慣。
思鄉植樹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特地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植於拉薩大昭寺周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思念。因此,這些樹被稱為「唐柳」或「公主柳」,現已成為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寓志植樹
江西吉安縣固江鄉的「侯城書院」,生長著2株枝繁葉茂的的柏樹,距今已經700百多年,這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代在此讀書時所栽。當時共種5株,其中有一株是尾梢入土,蔸根朝上倒栽,學友們不解其意,文天祥說:「吾異日大用,必盡忠報國,此柏當年也。」後來,所種柏樹成活後,倒栽的那棵枝葉倒垂,別有異趣,歷代名人紛紛慕名瞻仰它的風姿,清代詩人胡友梅還寫過《侯城書院古柏》詩來贊美它。
刺史種柳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不但大力提倡植樹造林,他自己還「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他還發動民眾綠化柳江沿岸,並詼諧地寫道:「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朱元璋種柿
朱元璋少時家貧,經常挨餓。一次,已兩天沒吃飯的朱元璋看一棵柿樹結滿了成熟的柿子,急忙采來充飢。他當了皇帝後,不忘柿樹之「恩」,下令百姓每戶種2株柿樹。
左公植柳
左宗棠在任陝甘總督時,東起潼關,西到新疆,頒令沿途種植樹木,而且布告周知:「有毀樹者,即軍法從事。」他在新疆戍邊時,又令士兵自玉門關至迪化(今烏市)、阿克蘇,沿途植柳,長達數千里,曾寫有「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詩句。如今平涼、六盤山和阿克蘇等地,還有一些當年種植的幾人合抱的「左公柳」。
中山植樹
孫中山從小就愛植樹,17歲留美回國時,從檀香山帶回一棵酸豆樹親手栽在庭院內。他強調中國必須「急興農學,講求樹藝」,並倡導「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
寫詩護樹
愛國名將馮玉祥愛樹如命,曾在軍中立下護樹軍令狀:「馬啃一樹,杖責二十,補栽十棵。」他駐兵北京,率領官兵廣植樹木,被譽為「植樹將軍」。他駐兵徐州時,帶兵種植大量樹木,並寫一首護林詩喻示軍民:「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植樹的好處
首先,植樹造林為人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種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還有滋補身體的冬青樹上的女貞子,鮮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銀杏等珍貴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築,開採煤炭,交通運輸,製造車輛、船舶、尺機,修建橋梁、碼頭,造紙等都需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結構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開采1000噸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農業生產中,我們使用的大量農具也離不開木材。
木材加工產品更受到人們的喜愛。鋸末水解可得葡萄糖、灑精等物質。50公斤鋸末可提取糖槳37公斤或結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葯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鋸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飼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乾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樺樹皮可提煉樺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來配製木材防腐劑,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質。用1立方米木材,能製成150多公斤的人造絲或人造毛,相當於7.5畝棉田的年產量或20隻~30隻羊的年產毛量。還有用於房屋建築、傢具等用的膠合板、纖維板大都是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剩餘的「廢物」製成的。至於車輛上的輪胎,大家肯定知道是從橡膠樹上「脫胎」而來的。
其次,植樹造林可為人類提供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吸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統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由於森林具有遮蔭避風、樹木呼吸和蒸騰作用,因此有成片樹林的地方冬暖夏涼,可以避暑療養。樹木能粘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此外,樹木在呼吸過程中,產生大量特殊空氣,能治療一些疾病,對人體有良好作用,比如,樺樹、楊樹、檜樹等能分泌出植物雜菌素,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境。
再次,植樹造林能夠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國許多地方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黃河流域,由於土質鬆散,每到雨季,雨水沖刷,大量泥沙流入黃河,致使河水變渾,河床增高,給防洪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多植樹,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為樹木有龐大的根系,這些根系像一隻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樹根吸收畜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樹造林。因為「沙漠向人類進攻的主要武器是風和沙」(竺可楨語),大量植樹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護林,減少風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風沙的作用。
F. 如何誇獎一個學校優秀
寫作思路及要點:圍繞學校的優點描寫。
1、在母校的教育下,我們擁有的許多。我擁有了知心朋友,擁有了老師給我的那一份愛,擁有了許多難忘和美好的回憶……但我就要和母校訣別了,怎能不讓人感到心酸?想一想,與我共同生活了五、六年的同學、老師、校園里我所熟悉的一草一木,就會要從我的生活中失去了。
2、啊,我的母校,清晨,每當朝陽升起時,我就要投入你的懷抱。一眼瞥見,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挺拔的白楊樹,綠意濃濃;金黃的勵志的大字,閃閃生輝;寬闊的操場上,那熟悉的籃球場、單雙杠、鞍馬、體操台。這里,留下了我們矯健的身影;這里,留下了我們串串的腳印;這里,浸潤著我們滴滴的汗水……
3、時光如梭,歲月如流,小學的生活眨眼就過去了。我心中充滿了留戀之情。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熟悉;母校的一磚一瓦是那樣親切。在母校里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那麼清晰,有歡笑,有淚水。
4、母校,謝謝您給予我知識的天堂。我曾在這里擁有知識。寬闊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每到那清脆的上課鈴一響,每間教室都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我們不光學到的是知識,還有老師對我們是寄託。母校,您給我留下的,我永不會忘。有一句話說的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您對我的恩,我一定會用好的成績報答您的。
5、有一種銘記在心的記憶,是懷念!有一種心靈深處的悸動,是感恩!有一種跨越時空的祝福,是歌頌!懷念母校,我們因為有母校而驕傲;感恩母校,願母校因我們而自豪;歌頌母校,衷心的祝福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G. 校園綠化養護有什麼措施嗎
抓好衛生工作,凈化校園環境,落實並強化衛生掃除、檢查制度,衛生區每日定時清掃並隨時保潔,做到室內外地面整潔,無痰跡、廢紙、煙蒂、果皮等雜物;牆壁、牆角、天花板沒有蜘蛛網,學校門窗、桌椅、樓梯及其它建築設施無積塵、積泥、痰漬、垃圾,校內垃圾日產日清,垃圾箱外表清潔,無垃圾暴露,無衛生死角。
校園綠化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設置具備育人功能的景點,做到點面結合,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
不放過邊邊角角,對校門口、樓後等待綠化的地方進行了整翻、移栽。為提高綠化率,對已有草坪進行雜草清理和整理補苗,清除影響校園環境綠化的枯枝敗葉。
在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工作的同時,養護好花木,為了進一步管理好學校已有的這些樹木,學校安排定期澆水施肥,認真做好校園花草樹木的修剪整理工作。
學校領導和教師嚴格內宿生管理,日常要求學生宿舍內被子折疊、擺放統一,口盅、牙刷、水桶、洗臉巾等用具整齊擺放。宿舍管理制度、職責規范上牆,加強衛生監管,宿舍內空氣流通無異味,床架牢固安全。
H. 如何保護環境,共建綠色校園
1、 立即行動起來,都來關心、支持和愛護綠化,積極參與校園綠化建設和管理。
2、愛護花草樹木設施, 對破壞綠化設施的行為要敢於制止並舉報。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煙頭,不隨地吐痰。
4、不使用污染環境的產品,特別是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樹立和倡導綠色文明意識,積極參加校園愛綠護綠行動。
6、勤儉節約,珍惜校園內的各種資源。
7、上課將通訊工具調節成無聲狀態,共同營造綠色文明課堂。
8、師生和諧,同學友好,語言文明,行為規范。
I. 綠化校園的小標語
1、腳下留情,草如茵。
2、守護一片綠,增添一份美。
3、芳草茵茵,足下留情。
4、春來小草醒,請您繞道行。
5、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靈之美的映射。
6、你欣賞花的美麗,花欣賞你的高貴。
7、付給花朵一個花期,花朵給你份贊美。
8、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美麗留在心靈。
9、增強衛生意識,建設文明校園。
10、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J. 描寫校園綠化帶的一段作文(70字)
我們學校很大很漂亮環境很好,校園的建築也很優美,校園裡面一共由二棟教學樓、一共宿舍樓、一棟食堂,還有綜合樓組成;這些樓房都是經過著名設計師設計的,很有現代風味和特色,很時尚適用.學校裡面的景觀也很漂亮,有很多很大的樹,我最喜歡的是我們教學樓下的那顆桂花樹了,俗話說桂花十里飄香,現在正是桂花開放的季節,每當坐在教室裡面很疲倦的時候,做一個深呼吸,頓時芳香撲鼻,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