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冬天蜜蜂怎樣養
冬季,外界花源越來越少,蜜蜂採集越冬食料越來越難。此時人工補充越冬飼料必不可少,主要是補充糖水及少量粉料,其中糖水的補充必須科學,否則難以如願。
首先,要把握投喂時機,要在嚴寒到來之前投喂完畢。過早容易誤導蜜蜂大量出勤,徒勞空飛;過晚氣溫偏低,蜂已結團,容易造成不採不吃,或采後加工難度增加,蜂子體能消耗過大的後果,打亂蜂子的正常生活秩序。若連續多天投喂,也可適當打破慣例,即每天在少數群內不定時地穿插提前進行,避免蜂子因條件反射每天傍晚興奮外飛。
其次,要提高投喂質量。一是糖水濃度要適當提高,以1∶0.8左右為佳。二是適當添加其他養分,如奶粉、維生素和食用鹽等,並攪拌均勻。三是投喂量要適當。要根據蜂種的不同和群勢強弱差別「量蜂而投」,即意蜂多投,中蜂少投,強群多投,弱群少投,存蜜多的少投,存蜜少的多投。四是初次投喂時,糖水的溫度可略高於當時氣溫,以便招引蜂子吸食。
再次,要防螞蟻成群偷食。螞蟻喜歡甜食,尤其黑黃兩色的小蟻最為厲害,若無防備,不僅偷食糖水,嚴重時可大量暫棲於蜂箱蓋內外,最後迫使弱群蜜蜂舉家遷逃。對付的辦法:一是注意尋找蟻窩,徹底毀巢。二是將蜂箱架的四條腿,安放在盛有清水的盆或桶內,形成螞蟻無可逾越的水域,並使箱體獨立於空間。三是及時查箱,發現後當場消滅,但千萬不可用滅蟻滅蚊類葯劑噴殺,因該葯對蜂子威脅很大。此外,蟑螂等昆蟲也喜歡潛入蜂箱內偷食糖水、蜂蜜,一旦發現,應盡力將其消滅。開箱時間不能太長,尤其不要將投喂和查箱混在一起,以免時間過長引發盜蜂。
⑵ 養蜂人怎樣為蜜蜂過冬
蜂群越冬時會結團越冬並靠吃蜜產熱來維持蜂團的溫度,大多數都是因缺少食物而餓死或缺少食物而冷死,因此蜂群安全越冬的關鍵是要有充足的食物,對此養蜂人一定要在蜂群越冬之前便為其補足整個越冬期所需的飼料。
蜜蜂的群勢越強大對環境的適應性越強,尤其在越冬期群勢更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關鍵,一方面強群的保溫效率要遠遠大於弱群,另一方面強群中可供消耗的越冬蜂也更多,因此在進入越冬期之前一定要盡量將蜂群養成強群。
蜂群結團越冬時一定要確保環境的安靜,環境過於嘈雜時極有可能導致蜂群散團,而散團的蜂群在越冬期是極為危險的,因此蜂群在越冬期要避免受到驚擾,切勿將蜂群放在環境過於嘈雜的地方越冬。
(2)冬天將到怎樣管理意蜂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春繁期,將每兩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給每群蜂喂糖水或兌水蜂蜜250~300ml,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
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產卵。這樣可防止早春低溫多寒潮的襲擊,使產卵圈不受凍,蜂子健康發育,同時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長壽命。
將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1隔板,另一側放1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
⑶ 野生蜜蜂冬天怎麼辦
在中國有冰雪天氣的地區,意蜂冬天野生過不下去,需要人養。
中蜂可以。中蜂冬天也可以尋找蜜源。
意蜂產蜜量大,中蜂相對少。所以現在都養意蜂。但這種外來物種對中國本地蜂競爭很大,但它冬天不採蜜,對中國本地冬天開花需要蟲媒授粉的植物沒有幫助,嚴格的來說,對以上所說的哪些本地植物是一種威脅。
具體你可以網路下野生蜜蜂(中蜂)。
望採納,謝謝!
⑷ 如何防止蜜蜂在冬天大量死亡
請問你養的是意蜂還是中蜂?義大利蜜蜂是一種很怕冷的蜂種.通常在冬天你要將蜂王囚禁 起來等到春來 在放出來 進行早春繁殖.不用擔心只要給 它 充足的蜜源 過冬不成問題 如果是中蜂.那也不用特意用什麼去保溫.只要有 足夠的 蜜就可以了. 通常 蜂 為什麼會在冬天 死的 在正常 無病的情況下 就是你把它保溫 太 暖了. 因為你把它弄的 太暖了 裡面的溫度和外界的溫度是不一樣的.裡面太熱了它就會飛出來.一出到外面 那麼冷就全凍死在外面了.所以 你不用 保溫.給它足夠的 蜜.蜜蜂在冬眠的情況下是不 吃蜂蜜的.只有 溫度高了它蘇醒了才會進食.總結一句話.只要你有 足夠的蜜在蜂 箱里. 再把你 蜂箱里的溫度 控制到8-15度左右就可以了.
⑸ 在甘肅意蜂怎樣越冬
養蜂與氣象
氣象條件與養蜂的生產關系。包括養蜂生產過程中氣象條件對蜜源植物的生長、開花泌蜜、吐粉和蜜蜂授粉,對蜜蜂個體的生長發育、蜜蜂個體和群體的活動以及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了解這一關系,對掌握蜜源植物開花、泌蜜規律進行預測預報工作,以分行適宜於蜜蜂生產和採集的環境條件,避開不利的氣象條件,以飼養健康強壯的蜂群,獲得優質高產的蜂產品,具有指導意義。
一、蜜蜂與氣象
蜜蜂是社會性昆蟲,個體和群體對氣象條件要求不一。蜜蜂的群體通過消耗食料用不同的方式調節巢內的溫度和濕度。養蜂者根據蜜蜂對氣象條件的要求及外界氣象條件的要求及外界氣象條件的變化,創造適合於蜜蜂生活的條件,減少蜜蜂能量消耗,促進蜂群的發展。
1 溫度
蜜蜂是變溫動物,體溫接近於氣溫,個體不能保持熱量,而群體具有調節蜂巢內溫度的能力。蜂巢內有蜂兒和無蜂兒時,對溫度的要求不一樣。蜂兒發育的適宜溫度是34-35℃。溫度低於32℃,發育期延長1-3天。溫度高於36℃,就會縮短發育1-2期天。無蜂兒巢內適宜溫度為14-32℃,蜂群在20-25℃時,消耗食料最省。當升高或降低溫度時,消耗食料都會相應增加。蜜蜂個體安全臨界溫度,意蜂是13℃,中蜂為10℃。蜜蜂安全採集的溫度,中蜂為10-40℃,意蜂是14-38℃;適宜蜜蜂採集和為農作物授粉的溫度是20-30℃。當濕度下降到14℃以下時,意蜂的個體漸呈凍僵狀態,到6℃時凍僵。高於46℃時死亡。但群體蜜蜂適應性強。蜂群在-20℃情況下,還可在室外進行越冬。蜜蜂能感覺溫度升降在±0.25℃的變化。當氣溫下降到6℃以下時,群體蜜蜂就會結成球團,依靠團集運動升高溫度。越冬蜂團中心溫度為14-25℃,外圍溫度為6-10℃時消耗食料最省。因此蜂群越冬季節採用室內越冬時,室溫應保持在0-2℃;室外越冬應根據氣象條件變化採取相應措施。在夏季生產季節,應擴大巢門。蜂箱安放在樹蔭下,減少蜜蜂調節巢內溫度的消耗。
2 濕度
蜜蜂對濕度的適應性較強。蜂兒最適宜的相對濕度是75-85%。在流蜜期生產季節,蜂巢內相對濕度要求40-65%,便於蒸發花蜜是的多餘水分,提高蜂蜜的濃度。在非流蜜期,巢內適宜相對濕度為75-90%,越冬期則以75-80%最適宜。空氣過分乾燥,蜂蜜失水結晶,以致蜜蜂無法取食。
3 光
蜜蜂只能識別黃、綠、藍、紫四種光的顏色。養蜂者常利用蜜蜂這種特點在蜂箱上油漆各種顏色使之識別,以避免迷巢時互相拼殺。蜜蜂對紅光是色盲,夜間檢查蜂群時,可以用紅燈避免蜜蜂趨光。蜜蜂是日出性昆蟲,有趨光性,在採集季節,為了爭取較長的採集時間,可將蜂群巢門朝東南方向。為了安全轉運,最好選擇夜間轉運蜂群。
4 風
無風或微風的天氣適於蜜蜂飛行。當風速為4.2米/秒時蜜蜂停止自發飛行,當風速6.7米/秒時,蜜蜂飛行不可能持久。暴風雨來臨時蜜蜂飛行次數大為減少。在選擇蜂場地址時,要考慮風力、風向和風的頻率。在風大的地方,場地應選在蜜源花粉下風向的避風處,讓蜜蜂空腹逆風去,滿載順風歸。
⑹ 蜜蜂冬天怎麼養。自己養的。越詳細越好。
1、培育適齡越冬蜂。所謂適齡越冬蜂,是指沒有參加過採集活動和進行過排泄飛行的工蜂。蜂群中適齡越冬蜂多,則越冬安全,飼料消耗少,來春群勢發展快;反之,則越冬困難,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緩慢。
2、貯備越冬飼料。選留封蓋蜜脾是秋季管理的一個主要工作,因為越冬前臨時喂給蜜汁或糖漿會增加蜜蜂工作負擔,如蜜脾來不及封蓋,冬季容易變質,造成蜜蜂下痢。
3、治蟎防病。秋季蜂群子脾迅速減少,而蜂蟎的數量卻大量增加,為了保證蜂群安全越冬,治蟎應在培育越冬蜂前開始。治蟎時可將封蓋子脾調入別群,封蓋子脾出房後,進行同樣的熏治。
(6)冬天將到怎樣管理意蜂擴展閱讀:
蜂王的社會分工就是專職產卵,肩負著繁衍後代的社會重任。它的身體發展得很健壯,大腹便便,體重是工蜂的兩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條。在產卵期間,蜂王每天都要讓工蜂飼喂蜂王漿,以促進快速代謝保持旺盛的產卵能力。
雄蜂只是與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群內的雄性「公民」,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與蜂王交配。
工蜂社會分工最多,任務最重。可以說,除了蜂王與雄蜂各自的任務外,蜂群內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擔。工蜂是雌性器官發育不全者,但它的許多結構特化得更適應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腸中的嗦囊特化為蜜囊,以便貯存花蜜。
⑺ 意蜂冬天怎樣灌脾喂蜂試顓
意蜂過冬需在秋季喂足,冬天喂蜂影響蜜蜂冬眠,灌脾就是把巢脾拿出來,直接灌滿就是了。
⑻ 冬天怎麼給蜜蜂餵食
首先要把握投喂時機,要在嚴寒到來之前投喂完畢。過早容易誤導蜜蜂大量出勤,徒勞空飛;過晚氣溫偏低,蜂已結團,容易造成不採不吃,或采後加工難度增加;
蜂子體能消耗過大的後果,打亂蜂子的正常生活秩序。若連續多天投喂,也可適當打破慣例,即每天在少數群內不定時地穿插提前進行,避免蜂子因條件反射每天傍晚興奮外飛,要提高投喂質量,糖水濃度要適當提高,以1∶0.8左右為佳。
適當添加其他養分,如奶粉、維生素和食用鹽等,並攪拌均勻。投喂量要適當,要根據蜂種的不同和群勢強弱差別「量蜂而投」,即意蜂多投,中蜂少投,強群多投,弱群少投,存蜜多的少投,存蜜少的多投。
(8)冬天將到怎樣管理意蜂擴展閱讀:
養蜂
放養場所應遠離工廠、礦山、公路、居住區及嘈雜地段,附近應有無污染干凈水源、充足開花植物。中蜂與意蜂的最大不同是不要求有大宗的蜜源,只需要有連續不斷的開花植物即可。
確定好養殖場所以後,需要選擇合適的蜂箱,最好能夠採用中蜂養殖標准蜂箱,所有蜂箱應注意前低後高、門開下方,便於清理。
根據蜜源植物的開花季節轉換養殖場所,春季可選擇油菜花、茶花、玫瑰花等作為蜜源;夏季可選擇梔子、石榴、百合花等作為蜜源;秋季可選擇菊花、桂花、向日葵花等作為蜜源;冬季可選擇山茶、枇杷花等作為蜜源。
⑼ 河南省的意蜂冬天怎麼養冬天不關王行嗎
不行。因為要冬眠,在剛要冷的時候關。蜂王也叫「母蜂」、「蜂後」,是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發育而成。蜂王壽命3~5年。由於生殖率逐漸下降,在養蜂業中常被人工淘汰。通常每個蜂群只有1隻。體較工蜂長1/3,腹部較長,末端有螫針,腹下無蠟腺,翅僅覆蓋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壯,後足無花粉筐,有吸引蜜蜂的作用。在自然界中一個蜜蜂群體有幾千到幾萬只蜜蜂,由一隻蜂王、少量的雄蜂和眾多的工蜂組成。蜂王雖然被稱為「王」,但它實際上並不領導蜂群,它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繁衍後代,蜂群中大部分的蜜蜂都是它的後代。在春季繁殖高峰時,一隻蜂王每天會產卵約2000多個——總的重量甚至超過了它的體重。工蜂會時刻圍繞在蜂王的周圍,像「侍者」一樣照應它的需求,比如提供食物、清理垃圾等。
⑽ 養蜜蜂的技術
一、收蜂技術
收蜂是養蜂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在養蜂生產中經常需要用到,尤其是發展中蜂養殖時更為重要,事實上很多人飼養中蜂都是從收捕野生中蜂群開始的,而大多數野生中蜂群都築巢在樹洞、石洞等隱蔽的地方,這就需要養蜂人能將其收捕回來,同時在蜂群自然分蜂時也要求養蜂人能將分出去的蜂群收回來。
二、分蜂技術
分蜂是蜜蜂擴大種群數量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兩種,小規模中蜂養殖一般是讓蜂群自然分蜂,意蜂養殖和大規模中蜂養殖多採用人工分蜂,採用自然分蜂時養蜂人要知曉分蜂的大致時間也便及時收捕分蜂群,而人工分蜂則需要養蜂人具備一定的分蜂技術,否則極有可能導致分蜂失敗。
三、並群技術
並群是指將兩群或多群並成一群,在養蜂生產中很多情況都需要用到並群技術,比如當某群蜂過於弱小時通過並群可以將其合並到其他相對弱小的蜂群中從而可以得到一個較強的蜂群,又如在組建雙王群時也可以通過並群來實現,再如當某群蜂失王後又暫時沒有新蜂王或王台時也可以將其並入到有王群中。
四.介王技術
介王是指為無王群介紹一隻新王,蜂王是蜂群的主要繁殖者,對蜂群的發展至關重要,雖然在養蜂生產中蜂王常常受到養蜂人的重點保護,但仍難免會出現意外失王的情況,此時便需要用到介王技術為失王的蜂群重新介紹一隻新蜂王,同時養蜂場在引入其他蜂王時也需要用到介王技術將其介紹到蜂群中。
五.育王技術
育王指養蜂生產中人工培育新王,蜂王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蜂群的發展,因此有一定規模的養蜂場一般會定期更換蜂王,此時便需要通過人工育王技術來培育大量的蜂王,同時在養蜂生產中也可以通過人工育王來進行定向選擇,保留哪些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蜂種,淘汰哪些有著這樣那樣缺陷的蜂種。
六.防病技術
蜜蜂的疾病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少,但一旦發病處理起來則極為麻煩,稍不留神便可能導致全群覆滅甚至波及全場,很多養蜂新手對蜂病防治不注意導致蜜蜂整箱整箱的死亡,從而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蜜蜂在自然界的天敵也非常多,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胡蜂(馬蜂),幾只金環胡蜂便能夠毀滅一個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