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剛出生小牛消化不良腹瀉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木易怎樣寫才好看 2025-05-16 20:44:21
怎樣用軟體給文件夾加密 2025-05-16 20:01:42

剛出生小牛消化不良腹瀉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5-25 11:16:28

Ⅰ 吃奶的小牛犢食慾不振拉肚子怎麼辦

消化不良
1、染病的可能性,如果小牛出現拉稀,嘔吐,拉稀帶血的情況。那趕緊帶去寵物醫院進行治療,因為小牛出現這種情況,得了傳染病的可能性大,這種傳染病會導致小牛食慾不振。
2、小牛對食物不感興趣,通常來說,小型小牛是不給喂草的,因為餵了之後它就會對牛糧不會產生太大的興趣。小牛可以喂點草,但是不能太頻繁,對小牛的身體和食慾都不是很好。
3、小牛沒有驅蟲,如果小牛沒有驅蟲,你會發現無論小牛吃多少,總是不會太肥,而且到了後期,你會發現,小牛非常挑食,有時候它對食物基本不會產生什麼興趣。所以這也是小牛食慾不振的原因之一吧,按照規定的方法給小牛驅蟲即可。

Ⅱ 小牛拉稀怎麼治療

因飼養場戶對牛過飼冰冷草料,或氣候突變、飼養失宜,或天氣炎熱,勞役過度,口溫過飲冷水,或草料霉敗不潔,或因寄生蟲病,中毒病均可引起發病。牛拉稀大致可分以下5種。
(1)黴菌性拉稀
牛飼喂發霉飼料極易引起黴菌性胃腸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慾減退,反芻減少甚至停止,持續拉稀,糞便惡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使用各種抗菌劑治療無效。
【治療】
每次可灌服0.9%食鹽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時供給新鮮青綠多汁飼料。重者需靜脈注射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0~3000毫升、維生素C 2~4克。
(2)中毒性拉稀
牛飼喂過酸的青貯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鬱,結膜呈淡紅色,食慾減退甚至廢絕,目光呆滯,步態蹣跚,後肢踢腹。嚴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顫抖,呈昏迷以至虛脫狀。初期排灰色稀糞,繼而轉為綠色泡沫狀水瀉,如不及時治療最後便血死亡。
【治療】
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500毫升,充分攪拌靜置沉澱5~10分鍾,取上層清液,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用2~3天。重症者需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0~400毫升。
(3)不潔性拉稀
牛由於採食污物、污水,極易引起細菌性胃腸炎。病牛精神沉鬱,體溫升高,食慾、反芻減少甚至廢絕,持續拉稀,初期排糞如噴射狀,後期排糞乏力,糞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
【治療】
可用大蒜60克,搗碎,加適量水灌服,每日3次;嚴重時肌內注射氟苯尼考,每千克體重每次10毫克,配合內服磺胺嘧啶,首次量每千克體重0.2克,維持量為0.1克,每日2次。
(4)草食性拉稀
牛採食過多的剛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導致胃腸功能失調而引起下瀉,糞便稀薄呈青綠色,病牛精神、食慾良好,體溫正常。
【防治】
輕者只需飼喂適量乾草或稻草,控制嫩草和青料的採食量,即可康復。重者可取生薑50~75克,搗碎炒熟,加白酒50~100毫升,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服2~3天可愈。
(5)過勞性拉稀
耕牛過冬後體質消瘦,開春後突然負重役,則筋骨和臟腑均易受傷。表現為整日卧地,疲憊乏力,食慾減少或廢絕,長期持續拉稀,糞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
【防治】
可取蘇木50~75克,水煎候溫,加入切碎的鮮鐵樹葉50~75克,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服3~5天可愈。

Ⅲ 牛犢拉稀拉水怎麼辦

腹瀉喘息伴有發熱,考慮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目前有可能存在脫水現象,建議多喂湯水補充維生素及電解質,可喂服思密達或是消旋卡多曲顆粒止瀉,建議獸醫院診治。給他喂水加點慶大黴素,治拉肚子的,它有炎症反應,注意不能量大,會引起葯物的副作用,你用之前好閱讀說明書啊。
犢牛腹瀉是犢牛在哺乳期的常見多發胃腸疾病,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時,會直接影響犢牛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犢牛腹瀉也叫犢牛消化不良症,是一種消化機能障礙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犢牛以春季和夏末秋初最為多發,是犢牛在哺乳期的常見多發的胃腸疾病,其中以3周齡以內的新生犢牛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時,將會造成牧場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影響犢牛的生長發育。

預防和治療牛腹瀉拉稀,就用東方健牛腸清,

1、主要症狀

發病初期,患病犢牛體溫升高,可達到39.8-40℃,隨著症狀的加重,體溫能夠升高達到40.1-40.5℃,脈搏增數,達到120次/min。初期排出黏稠糞便,呈綠色或者淡黃色,並散發腐敗的惡臭味,由於排糞時過度用力努責導致肛門明顯鬆弛,從而使糞便自由流出,造成後軀以及腿部被污染。
隨後發生持續性急劇水瀉,糞便中混雜小的凝乳碎塊,病情惡化後會排出混雜血絲或者淡黃色、深灰色的泡沫狀或者黏糊樣糞便。病牛精神沉鬱,腹痛,閉眼,口腔黏膜潮紅,非常疲勞,頭頸無法伸直,而是抵在地上,且往往俯卧在地上.拒絕站起,四肢軟弱無力,渴欲增強。機體發生嚴重脫水,口腔發干,眼窩下陷,四肢以及全身發涼,脈搏虛弱無力。

即使病牛自愈,恢復過程非常緩慢,且影響生長發育,往往會繼發其他疾病,如喘氣症、肺炎、關節炎等。

2、防治措施

輔助性治療措施。患病犢牛在治療腹瀉時,補液的過程中還要吮食適量的牛奶,用於滿足機體所需的能量,從而使其體溫維持正常,增強機體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一般來說,發生腹瀉的犢牛每天需要供給1500mL左右的牛奶,分成2-3次吮食。

加強飼養管理。母牛妊娠後期要飼喂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飼料,確保飼喂充足的乾草,並嚴格控制精料喂量,避免體況過肥或者產後發生酮病,從而防止後代犢牛發生中毒性腹瀉的可能。

犢牛舍要確保乾燥、清潔,且保持通風良好,並定期使用2%氫氧化鈉溶液對運動場、犢牛欄、犢牛床進行噴霧消毒。

治療方法:

飼料中添加東方牛腸清,混合均勻進行飼喂,母牛使用東方牛腸清,調節腸胃功能,助消化吸收,可提高飼料營養水平和消化吸收率80%以上,東方牛腸清含有有益菌,進入腸道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繁殖,提高免疫力,預防腸道疾病,減少疾病發生率,促進動物健康生長。從而讓犢牛吃到營養更豐富的母乳。犢牛使用可控制解決腹瀉,拉稀,有效控制牛流行性腹瀉,同時減少抗生素使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痢菌凈等腸道抗菌葯,減少葯物殘留對機體的損害。

Ⅳ 剛出生幾天的牛犢消化不良怎麼辦

1預防措施: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衛生條件,使用葯物維護心臟、血管機能,抑菌消炎,防止酸中毒,抑制胃腸的發酵和腐敗,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飼喂青乾草和胡蘿卜。治療方法:1、控制吃奶:首先將病羔置於清潔溫暖的犢牛舍中,加強護理,為減輕胃腸負擔和刺激,依病羔體質強弱或胃內容物的多少,進行飢餓療法,病羔禁止吃奶8-12小時。2、酸奶療法:為加速腸內有益微生物區系的恢復,可口服市售酸奶每公斤體重5-10毫升,每日一次,無酸奶時可口服乳酸菌素片1-2片,每日2次。3、口服助消化液:對吃奶減少,糞便稍稀的病羔,可用助消化液。胃蛋白酶20克,稀鹽酸10毫升,龍膽酊25毫升,馬錢子酊10毫升,復合維生素B50片,溫開水加至500毫升,口服量每次5-6毫升,每日口服2-3次。

Ⅳ 剛下的小牛拉稀怎麼辦

犢牛腹瀉是指腸蠕動亢進,腸內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難,致使腸內容物與多量水分被排出體外的一種犢牛疾病。其臨床特徵是拉稀便、軟便或水樣便,嘔吐,脫水,體重減輕和酸中毒,死亡較快。引起犢牛腹瀉的病因分為營養性(如由牛奶飼喂過量,牛奶突然改變成分,低質代乳品,奶溫過低等引起)和傳染性(如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腹瀉兩種。

治療本病,最好通過先查明原因,再行給葯——

一、用磺胺咪治療細菌引起的腹瀉,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1克口服,每天服3次,連服3天。

二、氟苯尼考,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01~0.02克肌肉注射,每天注射3次,連注3天。有病毒感染時,可以使用板藍根注射液,20毫升/頭。

三、當犢牛有食慾或能自吮時,可給予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加常水1000毫升),讓犢牛自由飲用。不能自吮時,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鹽水、5%葡萄糖、5%碳酸氫鈉各250毫升,氫化可的松100毫克,維生素C10毫升,混溶後,給犢牛一次靜脈注射。輕症每天補液一次,重危症每天補液兩次。危重病犢牛也可輸全血治療。一般可以選擇病犢牛的母牛血液,用2.5%枸櫞酸鈉50毫升與全血45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

四、口服5~10克次硝酸鉍或50~100克陶土或10~20克活性炭,也可進行灌腸排出腸內有毒物質。還可用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後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2~3天,療效良好。

五、也可以用中葯治療:白頭翁20克、板藍根20克、黃連15克、秦皮15克、地榆15克、烏梅15克、茯苓10克,煎服,一日一劑,連用3劑。

同時,還要注意保持牛舍清潔、乾燥,及時清除糞便和污物,並經常進行消毒,鋪墊乾燥褥草。加強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飼料配比適當,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勿使飢餓或過飽,確保母牛有良好的營養水平,使其產後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滿足新生犢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潔。有條件時,可於產前1個月給母牛接種大腸桿菌菌苗;犢牛出生後盡早吃上初乳。

Ⅵ 新生犢牛如何防治拉稀

新生牛犢拉稀怎麼辦
腹瀉在犢牛中發病率極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見病因,但良好的飼養管理可防止腹瀉。大多數致命的腹瀉病發生在出生後的頭兩個星期。隨著小牛的生長,小牛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劇提高,但3周齡~4周齡的小牛對傳染性疾病仍具有較高的易感性。
預防和治療牛腹瀉,就用東方牛腸清。
一、病因
初乳飼喂量過低、過遲,飼喂低質初乳,飼養環境中傳染性微生物高、畜舍衛生條件差、通風不良以及營養不良、應激、難產和長途運輸。大腸桿菌是引起新生犢牛腹瀉的主要病原菌。
二、類型
腹瀉常分為營養性(牛奶飼喂過量,飼喂低質的代乳品或突然改變牛奶組成)或傳染性兩種。然而,這一分類是人為的,因為營養不平衡可使牛更易患傳染性疾病。
三、症狀
犢牛的糞便含水量比正常小牛高出5倍~10倍,糞便有異味,顏色異樣(黃色、白色)或因腹瀉類型不同,糞便中還可含黏膜和血液。隨著疾病的發展,小牛可出現其他症狀。厭食(食慾差);糞便稀薄,呈水樣;出現脫水現象(眼睛塌陷,毛發粗糙,皮膚無彈性);有怕冷表現(低溫);起立遲緩並有困難;不能站立(癱瘓)。嚴重者:腹瀉,糞便由淺黃色粥樣變淡灰色水樣,混有凝血塊、血絲和氣泡,惡臭,病初排糞用力,後變為自由流出,污染後軀,最後高度衰弱,卧地不起,急性在24小時~96小時死亡,死亡率高達80%~100%。腸毒血型的表現是:病程短促,一般最急性2小時~6小時死亡。腸炎型的表現是:10日齡內的犢牛多發生腹瀉,先白色後變黃色帶血便,後軀和尾巴沾滿糞便,惡臭,消瘦虛弱3天~5天脫水死亡。
四、預防
1.對於剛出生的犢牛,可以盡早投服預防劑量的東方牛腸清,對於防止本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效果。
2.給懷孕期的母牛注射用當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株製成的菌苗。在給孕母牛接種後,能有效地控制犢牛腹瀉症的發生。
3.加強飼養管理。對妊娠後期母牛要供應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飼料,對新生犢牛應及時飼喂初乳。
4.加強妊娠母牛和犢牛的飼養管理,注意牛舍乾燥和清潔衛生;母牛臨產時用溫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圍污物,再用淡鹽水洗凈擦乾。
5.堅持對牛舍、牛欄、牛床、運動場和環境用5%福爾馬林徹底消毒。
6.防止犢牛受潮和寒風侵襲,亂飲臟水,以減少病原菌的入侵機會。
7.犢牛出生後應盡早哺足初乳,增強犢體抗病能力。
8.一旦發現病犢牛要加強護理,立即隔離治療。
五、治療:
飼料中添加東方牛腸清。
從犢牛腹瀉病症來看,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不論是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及其他營養性病腹瀉,關鍵因素在於飼養管理。分析病因,診斷治療,找出防治措施,做到科學飼養,規范化生產,減少了此病的發生。

Ⅶ 新生牛犢拉淡黃色的稀,什麼原因引起,怎麼治療

一、犢牛腹瀉拉稀的原因

那麼犢牛腹瀉的原因是什麼?新下牛犢拉稀怎麼治療?犢牛腹瀉的原因是什麼?

1、環境應激

犢牛在出生後身體結構和功能還未完全發育,尤其腸胃消化系統,這時對於環境適應力差,對於噪音、陌生氣味較為敏感,在這些情況下常常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導致腹瀉。在春秋季節氣溫變化大、環境差以及長途運輸會導致犢牛應激反應而腹瀉。

2、病菌、病毒感染

圈舍的環境錯綜復雜,病菌和病毒極易在此環境生長繁殖,而剛出生不久的犢牛抵抗力較弱,在加上氣候變化,極易感染病菌和病毒,引發食慾不振、精神失常、腹瀉的症狀,嚴重者會導致犢牛死亡。

3、餵食不當

犢牛在餵食過程中,如果餵食的飼料不新鮮,或者是變質和霉變的飼料,很容易導致犢牛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的狀況。特別是在斷奶時,餵食飼料這段時間,腸胃未能適應而導致腹瀉,患病後排出水樣化糞便,機體消瘦。

4、寄生蟲感染

球蟲感染主要出現在大規模的養殖場地,致使圈舍的病菌和微生物急劇增加,極易感染寄生蟲,比如常見的蛔蟲、線蟲等。具體變現為腹瀉、糞便帶血、食慾不振、脫水等症狀。

三、新下牛犢拉稀怎麼治療?

1、用磺胺咪治療細菌引起的腹瀉,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1克口服,每天服3次,連服3天。

2、氟苯尼考,按犢牛每公斤體重0.01~0.02克肌肉注射,每天注射3次,連注3天。有病毒感染時,可以使用板藍根注射液,20毫升/頭。

3、當犢牛有食慾或能自吮時,可給予口服補液鹽(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加常水1000毫升),讓犢牛自由飲用。不能自吮時,可用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鹽水、5%葡萄糖、5%碳酸氫鈉各250毫升,氫化可的松100毫克,維生素C10毫升,混溶後,給犢牛一次靜脈注射。輕症每天補液一次,重危症每天補液兩次。危重病犢牛也可輸全血治療。一般可以選擇病犢牛的母牛血液,用2.5%枸櫞酸鈉50毫升與全血450毫升混合後一次靜脈注射。

4、口服5~10克次硝酸鉍或50~100克陶土或10~20克活性炭,也可進行灌腸排出腸內有毒物質。還可用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後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2~3天,療效良好。

5、也可以用中葯治療:白頭翁20克、板藍根20克、黃連15克、秦皮15克、地榆15克、烏梅15克、茯苓10克,煎服,一日一劑,連用3劑。

同時,還要注意保持牛舍清潔、乾燥,及時清除糞便和污物,並經常進行消毒,鋪墊乾燥褥草。加強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飼料配比適當,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勿使飢餓或過飽,確保母牛有良好的營養水平,使其產後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滿足新生犢牛的生理需要。

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潔。有條件時,可於產前1個月給母牛接種大腸桿菌菌苗;犢牛出生後盡早吃上初乳目前養牛在全國尤其是貧困地區都在大力推廣。其市場效益穩定因素等原因引得大家都非常看好市場前景和發展養殖規模。 養牛的季節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養,也都有優勢和不足,但是只要注意對牛舍的通風和安全衛生工作做好,一般情況下牛是不會發病的,牛的體格要比人的強的多。現在一般正規廠家的家都是按正規檢疫和防疫的。

Ⅷ 農村圈養的小牛經常拉稀,到底是怎麼回事

初生牛犢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情況下養牛的人誤以為是細菌感染,大量注射或服用土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症狀可能會有效果。非細菌感染反而會變得更嚴重。下面請具體說明初生牛犢腹瀉的原因和常用的治療方法。

1.是小牛消化不良性腹瀉。目前飼養管理水平和飼料營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奶牛奶一般充足稠,小牛吃太多牛奶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養牛的人不能及時控制小牛的奶量,小牛可能會發生腹瀉。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禁奶24小時,在禁奶期間要提供充足的溫水,可以使用20片有效復甦促進消化。

Ⅸ 牛犢消化不良性腹瀉怎麼

初生牛犢腹瀉,犢牛消化不良性腹瀉,怎麼辦
犢牛是一個牧場發展的希望,飼養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牧場未來增加的經濟收入以及是否可以擴大養殖規模。在犢牛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秋冬季節相關疾病的防控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於此,本文通過闡述秋冬季節犢牛常見疾病,並提出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以期為養殖戶提供疾病防控參考。
預防和治療牛腹瀉,就用東方牛腸清。
大腸桿菌疾病
該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其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昏迷、虛弱等。犢牛感染該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犢牛攝入初乳不足,而引起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二是由於犢牛舍的防寒保暖能力相對較弱,致使圈舍冷、潮濕,從而引起大腸桿菌疾病。
腹瀉
腹瀉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尤其是在群養動物中,腹瀉的發病率超過80%,嚴重的影響犢牛生長發育。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由於病毒引起(腹瀉病毒、星型病毒等);第二,由於細菌感染而引起的腹瀉,埃希氏大腸桿菌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由於錯誤的飼養管理引起犢牛腹瀉,其中包括犢牛的生活環境因素、初乳飼喂量等。

預防要點分析
構建犢牛優質飼養環境
綜上所述,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減少秋冬季節犢牛疾病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相關統計數據來看,秋冬季節的牛舍溫度應該保持在15 ℃以上,濕度60%左右,天氣好時可以讓犢牛在太陽下進行適當活動。即使在漸冷的秋冬季節里蒼蠅和蚊子等疾病傳播媒介仍然存在,大大阻礙了犢牛的健康生長和疾病預防。因此,做好牛舍的衛生是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中的關鍵。
做好飼料供給工作
做好泌乳期母牛及犢牛的飼喂工作是奶牛飼料供給工作中需要做好的兩個方面。母牛的飼料供給工作保障其整體素質,盡量採食較多的干物質和精料,青乾草、青貯草應自由採食(青乾草5 kg左右,青貯15 kg左右,青草50 kg左右),適當增加飼喂次數,增加乳量,提高犢牛獲取的營養質量與身體抵抗力。犢牛飼喂過程中需重視衛生情況,犢牛體質較弱,需要使用安全合理的人工飼喂方法,以保證犢牛身體健康,減少患病幾率。提供母牛營養質量和犢牛身體素質是飼料供給工作的重點,以奶牛本身身體素質抵抗秋冬季節各類常見疾病。有效的飼料供給,保障奶牛整體生長速度,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加強犢牛疾病檢疫
加強犢牛疾病檢疫是預防秋冬季節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檢疫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養殖人員應該加強與各地區獸醫站之間的合作,作為普通的飼養員必須做好犢牛的日常狀況的記錄,為疾病監測做好基礎。同時,還可以在牛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病毒的葯物,對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

Ⅹ 牛犢拉綠稀怎麼辦

小牛在剛出生這個階段,由於身體各個器官發育的不完全,很容易出現拉稀的現象。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養殖中還是比較常見的,本文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引起小牛拉稀的原因,以及小牛拉稀該如何治療

1. 細菌性腹瀉

小牛犢在剛出生這段時間,抵抗比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細菌比如大腸桿菌的感染,就會出現拉稀、腹瀉這種情況。我們在治療時可以拌料或者灌服使用:安利太保,它裡面含有止血、止痢的訶子,以及白頭翁、楊樹花等中葯成分,對於小牛拉稀、拉血便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的就是做好圈舍的衛生工作,因為圈舍衛生條件差,這類細菌就很容造成傳播。

2. 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屬於傳播性比較強的腹瀉,主要發生在天氣比較冷的季節,發病時不管大牛還是小牛犢,都會出現普遍拉稀的現象。對於牛的病毒性腹瀉,我們在治療時,主要以抗病毒+止瀉同時進行。目前很多牛場在使用的方案是,飲水或者拌料使用:清溫太保,它的主要成分糖萜素有很強的抗病毒作用。在止瀉時,我們可以拌料或者灌服使用:安利太保,對於拉稀、腹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 消化不良性腹瀉

小牛犢的胃腸道都是發育不完善的,我們在喂料時,就很容出現小牛犢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腹瀉。如果出現了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腹瀉,那麼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給小牛犢做好健胃的工作。可以拌料給牛犢使用:安胃太保,它裡面的中葯成分焦三仙、龍膽、虎杖以及各種益生菌,可以起到開胃、促消化的作用,可以有效預防牛出現的前胃遲緩、瘤胃脹氣、瘤胃積食等腸胃問題。

以上就是小牛犢拉稀的常見原因,其實牛犢拉稀,我們是可以提前進行預防的,在牛犢開始吃料的時候,就定期的添加:安胃太保+安利太保,就能有效預防小牛拉稀的問題。希望本文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我們的養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