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魚有多少種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網上掛號 2025-05-16 12:17:15
華為暢享20pro怎樣用u盤 2025-05-16 12:13:37

魚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 2022-05-27 05:04:02

A. 世界上有多少種魚類

36000多種,其中14000多種為淡水魚類。

73%的地球表面被海洋覆蓋,而魚類占據了海洋生物的大多數,有著豐富多彩的圖案和美麗的鰭。其中最漂亮的就是世界上十大最美魚,分別是青蛙魚,鐵餅魚,蓑鮋,鐮魚,錦鯉,胄刺尻魚,小丑魚,擬刺尾鯛,鸚哥魚,非洲麗魚。

鐵餅魚:一種淡水魚,可能是淡水魚類中最美麗的一種。也可能是最昂貴的淡水物種,價格從50美元到80美元不等。有許多顏色變化,比一些鹹水魚需要更多的照顧。

(1)魚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養魚注意事項:

1、選魚:除了品種顏色外,買魚看眼睛和身材比例,身上有無病變,鰭是否張開,了解擬購買的魚的習性,飼養方法等。

2、魚買回後連袋一起泡在缸里1小時,其間每十分鍾加一點缸里的水進袋,從袋中抽一點水倒掉,直到袋裡的水幾乎被缸里的水替代為止。最後把魚小心撈進缸里。

3、在隔離期間水溫保持30-32度,也就是比正常稍高一點。2-3天內別喂。如一周後魚吃食,正常,就不必下葯,否則說明此魚來前就有病,再對症治療也不遲。

B. 魚類到底有多少種類

據有關資料記載全世界現有魚類約為20500種,其中生活在溫暖海域的8000種;生活在冷海的1130種;海洋上層帶生活的220種;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淡水魚約8275種。
我國的《中國魚類檢索》一書記載,我國總共有魚類2831種,其中淡水魚800餘種。
我國淡水魚類分布
我國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較多國家之一,淡水面積約為三億畝,其中可供養魚的水面約7500畝,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或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於魚類生長,又有草、鰱、鱅、青、鯪、鯉、鯽、團頭魴等優良魚類的養殖技術,所以是當今世界淡水養殖業最為發達的國家,無論養殖的面積和總產量都居世界領先地位。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地理和自然環境各異,各地區魚類品種,格局特色,按照氣候的區域分類,魚類的分布情形是:
↑東南區:其中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台灣和海南島等地
↑江河平原區:其中包括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及遼河下游
↑北部區:東北等地
↑西北高原區: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內蒙、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努瀾區: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雲南西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
東南區:其中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台灣和海南島等地。這些地區主要生長喜暖性魚類,品種繁多,代表魚類有鯪魚、卷口魚、中華鮁魚、東坡魚、花鰍魚、臘光長鰍、沙鰍、扁頭平鰍、爬岩鰍、平鰭鰍、小吻魚、長鰭鰭鯰、鬍子鯰、鰻鱺、黃鱔、斗魚、攀鱸等。主要養殖魚類為青、草、鰱、鱅、鯪、團投魴、鬍子鯰、羅非魚等南方品種。
江河平原區:其中包括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及遼河下游。這里除了江河流域,有眾多的湖泊,是我國淡水魚類的主產區,天然水產魚類眾多而盛名,有青、草、鰱、鱅、鯉、鯽、鯰、鯿、、團頭魴、烏鱺、鰻鱺等。太湖的銀魚、長江的的鱘魚、鮒魚、鱭魚產量很
大。養殖的魚種有青、草、鰱、鱅、鯉、鯽、團頭魴、羅非魚以及一些鯉魚的雜交品種。
北部區:這里主產冷水魚類,天然水體盛產鱘魚屬、狗魚屬、哲羅鮭屬等魚類,如大馬哈魚、狗魚、香魚、雪魚、擬赤捎魚、八目鰻等是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魚類。人工養殖除青、草、鰱、鱅、鯉、鯽和團頭魴,還飼養紅鱒魚。
西北高原區: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內蒙、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這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天然水體盛產中華弓魚、黃爪魚、裸鯉等,其他還有條鰍、江鰍等魚類。主要養殖仍與各地相同。
努瀾區: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雲南西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都流經這里,使東南區和西北高原區的魚類,通過江流共存於此,如鯪魚,中華鮁魚、東坡魚、平鰭鰍、沙鰍、條鰍、須瞅、鱸魚、黃繕、烏鱧、中華弓魚等形成東南區、西北區魚類群系混合的特點。主要養殖仍是青、草、鰱、鱅、鯉、鯽、團頭魴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鯉魚雜交品種等。

C. 魚的種類有哪些

現存脊椎動物亞門中,魚綱種類最多,有24000種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個水域中。據統計,中國有魚類3862種。

根據魚類骨骼性質的異同,將魚類分為軟骨魚系和硬骨魚系兩大類。軟骨魚和硬骨魚從有化石記錄開始。

淡水魚有青魚、草魚、蓮魚、鱅魚、鯉魚、泥鰍、中華鱘、扁魚、鰣魚等。

海水魚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鯊魚、翻車魚等。

(3)魚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主要分為:熱帶魚、溫帶魚和冷帶魚等。

水類魚分為:淡水魚和鹹水魚。

D. 魚有幾種種類是哪幾種

魚主要分為三類,它們分別為為:熱帶魚、溫帶魚和冷帶魚等。水類魚分為:淡水魚和鹹水魚。

魚是大部分是冷血動物,極少數為溫血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 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

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泥盆紀早期。線狀鰭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已變成個體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4)魚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

中國計有二千五百種,其中可供葯用的有百種以上,常見的葯用動物有海馬、海龍、黃鱔、鯉魚、鯽魚、鱘魚(鰾為魚鰾膠)、大黃魚(耳石為魚腦石)肝油(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主要原料。

從各種魚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細胞色素C、卵磷脂、腦磷脂等,河豚的肝臟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來治療神經病、痙攣、腫瘤等病症。

E. 魚的種類有哪幾種

魚的種類有以下幾種:

1、鯉魚

鯉魚,又被稱為鯉拐子、鯉子、毛子,紅魚。鯉魚的體色為褐色,而且鱗大,上顎兩側各有兩根須。平時喜歡棲息在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水域中。鯉魚是雜食性魚類,葷素都吃,餌譜廣泛,經常拱泥覓食。鯉魚屬於無胃魚,所以新陳代謝非常快,所以它的攝食習慣為少吃勤食。

F. 魚有多少種類 名稱都是什麼

魚的種類:約三萬二千種。

名稱:海水魚、淡水魚。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國計有二千五百種,其中可供葯用的有百種以上,常見的葯用動物有海馬、海龍、黃鱔、鯉魚、鯽魚、鱘魚(鰾為魚鰾膠)、大黃魚(耳石為魚腦石)肝油(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主要原料。

從各種魚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細胞色素C、卵磷脂、腦磷脂等,河豚的肝臟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來治療神經病、痙攣、腫瘤等病症。大型魚類的膽汁可以提制「膽色素鈣鹽」,為人工製造牛黃的原料。魚類各綱之間的差異之大就如陸生脊椎動物各綱之間。

一般認為,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鰭大或形狀復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

魚類是人類的重要食物。過度捕撈、污染和環境變化都會破壞魚類資源,魚類捕食,有助於控制瘧疾等蚊傳疾病。魚是行為學、生理學、生態學及醫學的重要實驗動物。

(6)魚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魚是大部分是冷血動物,極少數為溫血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泥盆紀早期。線狀鰭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已變成個體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魚,相伴人類走過了五千多年歷程,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食品與觀賞寵物,但人們對什麼動物是「魚」,魚的定義應如何下,卻知者甚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魚所下的定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G. 我國魚類有多少種

內陸土著淡水魚類共804種,其中鯉形目魚類有632種,占總數的77.2%;其次是鯰形目魚類共84種,占總數的10.4%;鱸形目魚類56 種,占總數的6.9%;鮭形目魚類22種,占總數的2.7%;鱘形目7種。內陸水域常見和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有 50 多種。

沿海是海水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現記錄約有物種 1500 多種。黃海、渤海海區魚類約有 260 多種,主要是溫帶牲種類;東海海區約有 400 多種,主要是溫水性魚類;南海海區種類極其豐富,約有 1100 種,大部分屬於璦水性魚類。

現己查明有 80 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中華鱘、達氏鱘、白鱘、新疆大頭魚等;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中的魚類有大鯢、黃唇魚、松江鱸魚、克氏海馬、胭脂魚、大頭鯉、大理裂腹魚、花鰻、川峽哲羅魚、秦嶺細鱗鮭、文昌魚等。

(7)魚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常見淡水魚種生活習性

草魚的生活習性

屬於草食性魚類喜愛嫩草、玉米、草根、蘆葦、韭菜等素食,但有時也會吃薰腥等食物比如螞蚱、小蝦
等。草魚喜愛高溫環境,一般在氣溫25度至35度時覓食量最大,低於25度覓食量逐漸減少,
同時草魚喜愛高氧環境。

青魚的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草魚相似,但葷素皆喜歡,也就是說用草魚餌料也可以釣到黑皖,但是黑皖更喜歡吃螺螄,故而有螺螄青的稱號。

鰱魚的生活習性

喜高溫、高氧的環境,屬於濾食性的魚種。白鰱比鱅魚更為兇猛,中魚後有時更會跳出
水面進行洗腮,鰱魚與鱅魚兩種魚的習性與形狀相近故而統稱為鰱鱅。

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的底層魚種,鯉魚膽子普遍比其他的大型魚種偏大,故而短桿也經常能釣到鯉魚,鯉魚食量巨大,而且不怎麼挑食,覓食時還有拱泥巴的習慣,如果水面出現密集的小氣泡多半是有鯉魚,鯉魚喜腥味,鯉魚在10度至40度間都會覓食。

H. 魚類有多少種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拓展資料: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I.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魚類

已探明的約2000餘種,是脊椎動物亞門中最原始最低級的一群。魚肉富含動物蛋白質和磷質等,營養豐富,滋味鮮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對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魚體的其他部分可製成魚肝油、魚膠、魚粉等。有些魚類如金魚、熱帶魚等體態多姿、色彩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釣魚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此外,某些魚類如食蚊魚等對消滅瘧疾、黃熱病等傳染媒介,有益人類健康。分類魚類一般分無頜和有頜兩大類。無頜類脊椎呈圓柱狀,終身存在,無上下頜。起源於內胚層的鰓呈囊狀,故又名囊鰓類;腦發達,一般具10對腦神經;有成對的視覺器和聽覺器。內耳具1或2個半規管。有心臟,血液紅色;表皮由多層細胞組成。偶鰭發育不全,有的古生骨甲魚類具胸鰭。對無頜類的分類不一,一般將其分為:盲鰻綱、頭甲魚綱、七鰓鰻綱、鰭甲魚綱。有頜類具上下頜。多數具胸鰭和腹鰭;內骨骼發達,成體脊索退化,具脊椎,很少具骨質外骨骼。內耳具3個半規管。鰓由外胚層組織形成。由盾皮魚綱、軟骨魚綱、棘魚綱及硬骨魚綱組成。其中盾皮魚綱和棘魚綱只有化石種類。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棲息於低緯度海區,個別種類棲於淡水。現存種類分屬板鰓亞綱和全頭亞綱。板鰓亞綱約600餘種,中國約180種,以南海為多。全頭亞綱有3科6屬約30餘種,中國約2科3屬約5種。硬骨魚綱內骨骼已骨化,具骨縫,頭部常被膜骨,體被硬鱗或骨鱗。是現生魚類最繁茂的一大分支,可分為總鰭亞綱、肺魚亞綱和輻鰭亞綱等3亞綱。輻鰭亞綱是最多的一個類群。其中鱸形目種類最多,除鯉形目分布於淡水、鮭形目多為溯河性魚類外,其他各目主要分布在海洋。當今世界漁業生產中以鯡形目和鱈形目的產量最高,鱈類次之,兩者產量接近當年世界漁業總產量的一半。中國近海的硬骨魚類有2000多種,淡水硬骨魚類有700多種。魚體構造和生命活動魚類雖是最低等的脊椎動物,但已具有骨骼、肌肉及消化、循環、呼吸、排泄、生殖、神經感覺等相當完備的器官系統,能夠進行極其多樣化的生命活動。其形態構造除與系統發育有關外,更反映了對水環境的適應性。外部形態和運動魚類的體型對其生活環境的適應性主要表現在:在水體上層生活的魚一般呈紡錘形,在海底生活的魚呈扁平型,珊瑚礁魚類多為側扁型,營潛居生活的呈圓筒型。某些在海藻中生活的魚表現為擬態體型,金槍魚呈魚雷形體型,適宜快速游泳。魚類的運動主要靠按節排列於身體兩側的肌肉交替收縮,使體軀與尾鰭左右擺動而前進,其他鰭起平衡與轉向作用。某些魚的鰭經變態後還具有攻擊、自衛、攝食、生殖、發聲、爬行、滑翔、跳躍、攀緣、呼吸等功能。鰾能調節魚體比重,幫助浮沉。皮膚、鱗和體色魚的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兩部分。表皮由幾層活細胞組成,其間分布粘液細胞,以減少摩擦和保護機體。珠星是局部表皮細胞角質化的產物,與繁殖活動有關。少數魚類的毒腺和發光器是表皮的衍生物。魚鱗分盾鱗、硬鱗和骨鱗。軟骨魚的鱗片稱盾鱗。硬鱗與骨鱗通常由真皮產生而來。骨鱗覆瓦式排列便於行動和保護魚體。不少快速游泳與營潛居生活的魚,鱗片常退化或消失。魚類的體色常是背部深腹部淺,這是與環境相適應的保護色。但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魚類往往有艷麗的色彩和斑紋,一般分保護色和警戒色兩種。骨骼和肌肉魚類具有發達的中軸與附肢骨骼,對於保護中樞神經、感覺器官與內臟,支持體驅以及整個身體的活動有重要作用。中軸骨骼由頭骨(胸顱與咽顱)和脊柱組成。咽顱是圍繞消化道最前端的一組骨骼,用來支持口和鰓。脊柱由許多塊椎骨組成。魚類的平滑肌和心臟肌與高等動物無大差別,但橫紋肌分節現象明顯,分為體節肌和鰓節肌。軀幹部肌肉按節排列呈弓形。攝食和消化魚類的食性通常分為4種類型。濾食性,如鰱、鱅、沙丁魚等食浮游生物;草食性,以草魚為典型;肉食性,如鱤、狗魚、烏鱧、帶魚、青魚等;雜食性,如鯉魚。魚類的消化器官分為口、口咽腔、食道、骨、腸、直腸、肛門等幾部分。魚類食物的消化除與胃腸的收縮運動有關外,還受外界的水溫、溶氧量、攝食量、食物的理化性狀等因素有關。循環、呼吸和排泄魚類的心臟一般由靜脈竇、心耳、心室、動脈圓錐組成。血液由心臟經腹側主動脈進入鰓區,經氣體交換後的血液,離開鰓區分頭向全身各處組織供血。全身血液通過靜脈系統返回心臟。鰓是魚類特有的呼吸器官。鰓的呼吸面就是鰓小片,其面積很大。魚的排泄器官主要是中腎,由許多腎小管連接腎小體組成。液態代謝廢物經腎小囊過濾後由中腎管排出體外。繁殖和發育魚類一般為雌雄異體,生殖腺通常成對。軟骨魚類一般為體內受精,行卵胎生、胎生或卵生,多數硬骨魚為體外受精。所產之卵淡水魚為沉性或浮性,海水魚均為浮性。魚類的性成熟與種類、營養、水溫、光照等有很大關系,並由促性腺激素調節。受精卵經一定時間後孵化,仔魚脫膜而出。魚的一生分為胚胎期、仔魚期、未成熟期與成魚期。其中仔魚期死亡率最高。神經和感覺神經系統對魚類的生命活動很重要,它由腦、腦神經、脊髓與脊神經構成,腦和脊髓為中樞神經,腦神經與脊神經為外周神經。腦分化為端腦與間腦,小腦與延腦。端腦是嗅覺中樞;間腦又稱丘腦,與腦垂體相連。中腦是視覺中樞,小腦管理運動,延腦管理呼吸、循環等生理活動的多元中樞。脊神經又稱混合神經。魚的感覺器官構造具有適應水棲生活的特點。皮膚具有觸覺、溫覺、感知水流和測定方位的功能,側線主要作用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魚類內耳起聽覺和平衡魚體作用。魚眼與人眼構造差別不大,無上下眼瞼和淚腺,是視覺器官。嗅囊通常由許多嗅粘膜褶組成並產生嗅覺,對魚類覓食、生殖、夜間集群、警戒反應和洄遊等有重要作用。味蕾產生味覺,但一般不太靈敏。地理分布世界現存魚類的分布極廣,近4000米的高山水域與6000餘米的深海均有蹤跡,其中海水魚與淡水魚的種數之比為2∶1。影響魚類地理分布的因素很多,包括鹽度、溫度、水深、海流、含氧量、營養鹽、光照、底形底質、食物資源量與食物鏈結構,以及歷史上的海陸變遷等。海洋魚類約80%分布在淺海大陸架區,特別是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區。等溫線與海魚的分布關系極大。在寒帶與亞寒帶海區分布的主要經濟魚類有鯡、鱈、鮭、鰈和鯖等;在亞熱帶海區分布的主要是沙丁魚、?、鯵和鮐;在熱帶、亞熱帶海區則分布金槍魚等。中國近海區的海洋魚類區系可劃分為5個分區:①渤海、北黃海分區,以暖溫性魚類為主。②南黃海、東海近海分區,以暖水性魚類為主。③東海外海分區,處於黑潮主幹流經海區,主要為暖水性魚類。④南海大陸沿岸分區,以暖水性魚類為主。⑤南海外海分區,多為熱帶性珊瑚礁魚類,總數近千種。淡水魚類通常分原生和次生兩大類,前者如鯉形目等魚類,後者如麗魚科以及其他由海洋進入淡水生活的魚類,比較能耐半鹹水環境。中國的淡水魚類區系可分為5個分區:①北方山麓分區,分布冷水性魚類,如茴魚、狗魚、江鱈與杜父魚等。②華西高原分區,以冷水性、地向性魚類為主,如鯉科的條鰍、河鱸等。③寧蒙分區,以冷溫性、古老性魚類為主,如刺魚與雅羅魚。④江河平原分區,以暖水性、靜水性魚類為主,如胭脂魚科與鯉科的大部分種類。⑤華南分區,以南方暖水性、急流性魚類為主,如鯉科的䰾亞科與平鰭鰍科等。中國的內陸水域不僅有豐富的鯉科魚類,並且有青魚、草魚、鰱、鱅、團頭魴、鯪等優良養殖魚種。多數地區氣候溫和、水面眾多,雨量充足是發展淡水養魚的優越條件。

J. 魚有多少種科類

全世界的魚約有26000種,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中,淡水魚只有8600種。我國現有的魚類大約是3000種,其中淡水魚有1000種。這類動物都生活在水中,需要用鰓呼吸,同時用鰭游動,主要分為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魚的品種共有兩萬多種,其中硬骨魚綱占據了大部分,軟骨魚綱只有800種左右,更少的圓口綱,只有73種。魚類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比如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用魚鰓呼吸,身上有魚鰭幫助它們游動。硬骨魚一般都有魚鰾,好讓它們能在水中沉浮,大部分魚的體表有鱗。

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大型魚類的膽汁可以提制「膽色素鈣鹽」,為人工製造牛黃的原料。魚類各綱之間的差異之大就如陸生脊椎動物各綱之間。一般認為,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