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諾獎多少錢
擴展閱讀
豬肉怎樣切圖片視頻 2025-05-14 13:22:57
充電提示怎樣弄自動回復 2025-05-14 13:20:42
怎樣接龍文檔的小程序 2025-05-14 13:20:33

諾獎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6-03 19:40:05

㈠ 諾貝爾獎多少錢

50萬美圓,不在錢多少,主要是名譽

㈡ 諾貝爾到底有多少錢

遺產中的3100萬瑞典克朗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錢不會沒。

諾貝爾獎的獎金豐厚,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者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以鼓勵得獎人能夠繼續工作而不至於受到財政上的壓力。

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其中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20世紀60年代約為 7.5萬美元,80年代約為22萬美元,90年代達到100萬美元左右。2001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5萬美元)。 2005年每項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0萬美元)。

㈢ 諾貝爾獎有多少錢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由於心臟病突然發作而逝世時,他的財產累計達30億瑞典幣。他在遺囑中把全部財產作為一筆基金,這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財富,將其利息收入中除去32.5%用於資金積累和評選辦公費用外,其餘均分為五份,每年以其利息作為獎金,分給五個獎項。獎項分成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及支持和平事業共5個。瑞典皇家學院從1901年開始,每年在諾貝爾的忌日,即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諾貝爾獎金的數額每年因其利息收入的多少而有所不同,1901年的每份獎金為15.8萬克朗(當時約合4.2萬美元),1995年是720萬克朗(相當於100萬美元),2003年增加到1000萬克朗。因為用做獎金的是利息而不是本金,所以除非遇到不可抗力,不然永遠也用不完的!

諾貝爾獎得主能夠獲得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諾貝爾獎金質獎章重0.23公斤左右,由黃金製成,黃金純度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獎金數額視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由於通貨膨脹,諾貝爾獎的獎金數額總體保持上升趨勢,最初各獎項的獎金約為3萬多美元,20世紀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美元,近年來已超過100萬美元。貝爾在遺囑中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個獎項,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士。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首次頒獎。1968年是瑞典中央銀行建行300周年,瑞典中央銀行在這一年決定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獎項從1969年開始頒發。

㈣ 去年諾貝爾獎有多少錢換算成人民幣

在2012年6月11日的會議上,諾貝爾基金會各委員會主管將2012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獎金額設定為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3萬美元)……
約合697萬人民幣

㈤ 諾貝爾獎的本金是多少

最早的諾貝爾基金成立時有3100萬瑞典克朗。
1901年,諾貝爾設立了5個獎項(1968年才設立諾貝爾經濟獎,且一直由瑞典國家銀行發布獎金),按當時的工資水平,各項獎金的金額為15萬瑞典克朗,發放的獎金總數佔比僅為遺產的2.4%。而這樣的佔比雖然在百年中有不少的波動,但在近年來仍然保持了同一水準。以2014年為例,諾獎獎金為800萬克朗,而當年諾獎的總資產增值到了38.69億克朗,獎金佔比僅為1.2%。

諾貝爾獎的由來

首先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但他的改良——炸葯,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也成功設立許多工廠生產,累積巨大財富。

由於諾貝爾終生主張和平主義,也因此他對於自己改良的炸葯作為破壞及戰爭的用途始終感到痛心。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分別獎勵5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

1969年,瑞典出資增設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盡管與前述5種獎項「合稱諾貝爾獎」,但實際上不是諾貝爾遺囑中捐助的獎項

㈥ 關於一項諾貝爾獎值都多少錢

阿爾伯特·諾貝爾於1896年12月10日在義大利北部的聖雷莫市去世,身後留下了一份著名的遺囑,這才有了最初的五項諾貝爾獎。 事實上,諾貝爾的遺囑有好幾個版本。1889年11月11日,他給一位朋友寫信時首次提到了遺囑問題:「我的一位老侍者總在問,我死後他是否能得到什麼。但他哪裡知道,我還沒立什麼遺囑。我的確寫過一次,但又撕掉了。」 第二個版本的遺囑寫於1893年。 其中,他只寫明遺產的20%歸他的親戚、合夥人和男女傭人,一共22位;16%歸不同的機構,包括巴黎瑞典俱樂部、斯德哥爾摩學院、斯德哥爾摩醫院和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這些錢將組成一項基金,「將利息獎給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和最偉大發現的人,每三年一次」;餘下的64%將贈給斯德哥爾摩自然科學院,也作為一筆基金,將它的年利息獎給在自然科學領域、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有最重要或具有開創性發現的學者,不論男女,不論瑞典人和外國人,都有資格享受。這個版本里沒有提到文學獎。 1895年,他又對遺囑進行了修改,這就是1895年版本。遺囑說,將其投資於證券的資金組成一筆基金,每年將基金的利息以獎金的方式獎給在過去一年中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獎金分成五個數額相等的部分,其獲獎標准分別是:在物理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有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在文學領域創作出最傑出的理想主義傾向作品;為民族和解、消除或減少常備武裝、維護或促進和平進程做了最多或最好的努力。 1896年夏天,諾貝爾將這最後的遺囑版本交給了斯德哥爾摩私人銀行,並在巴黎瑞典俱樂部得到見證。在這最後版本中,諾貝爾給他親戚的財產數額從開始的270萬瑞典克朗減到了約100萬瑞典克朗。 1897年4月26日,負責評選和平獎的挪威議會首先通過了諾貝爾的遺囑。由於諾貝爾的遺產數額巨大,遺囑又牽涉到許多人,瑞典的有關機構花了幾年時間才分配清楚。與諾貝爾其他四項獎有關的機構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瑞典文學院和皇家科學院分別於1898年6月7日、9日和11日通過了遺囑。這樣,諾貝爾遺囑才算正式確立。 1900年6月29日,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正式確定。這一天,也正是諾貝爾基金會正式成立的日子。 基金會的理財歷程 筆者曾采訪諾貝爾基金會現任總經理邁克·索爾邁,對基金會的機構及其運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諾貝爾基金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如何讓錢生錢,這樣才能保證諾貝爾獎的金額。管錢是很累的,如何讓錢生錢而又不致造成損失,這讓基金會很傷腦筋。根據1901年瑞典國王批准通過的評獎規則,這筆基金應投資在「安全的證券」上,這也正是諾貝爾本人的初衷。對「安全的證券」,當時人們將其理解為「國債與貸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財產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擔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國債或貸款。那時有許多國債都以黃金來支付利息。股票市場則碰都不能碰,因為它風險太大,弄得不好會「血本無歸」。 基金會在前50年遇到了許多挫折。稅務問題是其中之一。 基金會成立的時候,人們還沒想過稅收問題,盡管諾貝爾遺囑監護人一直要求對該基金會的投資活動進行稅收豁免,但沒人理會。1914年以前,基金會交納的稅率為10%,還勉強能維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過了一項「臨時國防稅」,使基金會的交稅率成倍提高。1922年,當年的累征稅負超,已大於1923年的諾貝爾獎金了。所以,1923年的獎金創下了歷史最低值。 從此以後,關於是否該給基金會免稅,一直是瑞典議會的議題。這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持續了幾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結果:議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瑞典議會的這一決定,也感染了美國人,美國規定從1953年起,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享受免稅待遇。 基金會的投資開始從保守轉向積極。1953年,政府允許基金會可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是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20世紀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計,諾貝爾獎金數額的確增加了許多,但因瑞典克朗數次貶值,獎金的實際價值並未增多,諾貝爾基金的數額也是如此。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長迅速,基金會的資產不斷增值,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使得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兩年後,基金會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這家公司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後來,基金會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這正好趕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於是大大發了一筆。 2000年1月1日,基金會的投資規則有了新的改進,允許將資產投資所得用於頒獎,而不像過去那樣,用來發獎金的錢只能來自於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紅利。它也意味著基金會可將更高比例的資產用來投資股票,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和更高的獎金數額。 按照諾貝爾當初的意願,較為理想的諾貝爾獎金額,應能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他的研究。1901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為15萬瑞典克朗,即相當於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此後,獎金數額不斷縮水,到了20世紀30年代,諾貝爾獎金已只相當於1901年的三分之一。以後,諾貝爾基金數額雖逐年擴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數次貶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直至1991年才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按1901年價值計,約為3100萬克朗)。那年以後,諾貝爾獎金一直在100萬美元左右。現在,諾貝爾基金已增長到40億瑞典克朗。 由於諾貝爾基金會理財有方,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紛紛效仿。設於1985年的日本兩項大獎「日本獎」和「京都獎」,以獎金數額論,與諾貝爾獎屬一個檔次。他們就是根據諾獎的模式設立和操作的。為此,他們還為諾貝爾基金會捐了巨額的資金。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學技術基金在舉行首屆頒獎儀式後,為瑞典諾貝爾基金會設立一項特別獎,獎金為4500萬日元,以「認可諾貝爾基金會自1901年以來在促進科學與國際理解上所起的作用」。1985年11月10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會將首屆「京都獎」頒給了諾貝爾基金會,以「按照諾貝爾獎的精神推動科學、技術和藝術發展」。另外,瑞士的巴爾贊(BALZAN)基金會,也將其設立的首屆大獎,約100萬瑞士克朗獎給諾貝爾基金會,恭賀諾獎成功運作60年。

㈦ 諾貝爾獎金是多少人民幣!

從2012年起,諾獎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0.7615人民幣元;800萬瑞典克朗=609.2萬人民幣。

獎金數額視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由於基金會所得純收入每年有所不同,因此每年的每項獎金數額也就各不相同。諾貝爾逝世後,遺產執行人在各國奔波了4年進行清算,發現諾貝爾向基金會提供的財產有3300多萬瑞典克朗,當時合920萬美元,因此每年的獎金都可以算是一筆「巨款」。

例如,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每項獎金的數額約為15萬瑞典克朗,約合4.2萬美元。此後,由於在債券、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投資獲利,諾貝爾基金不斷增值積累,其獎金金額也在逐年增長。

80年代之後,每項獎金的數額增加到100多萬瑞典克朗。到了90年代,每項獎金數額又有較大增長。例如,1993年每項獎金為67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84萬美元。

又如,1996年的每項獎金已增加到74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112萬美元。

諾獎獎金總體保持上升趨勢。但由於受經濟危機影響,從2012年起,諾獎獎金由1000萬瑞典克朗縮水至800萬瑞典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