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開發系統
系統開發流程分為: 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系統測試——系統交付——用戶驗收——維護
需求分析:相關系統分析員向用戶初步了解需求
概要設計:需要對軟體系統的設計進行考慮,包括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塊劃分、功能分配、介面設計、運行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軟體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詳細設計:在概要設計的基礎上,開發者需要進行軟體系統的詳細設計
編碼:開發者根據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和模塊實現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開始具體的編寫程序工作,分別實現各模塊的功能,從而實現對目標系統的功能、性能、介面、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② 分銷系統開發要如何進行
分銷系統是在微信上進行二次開發的平台,用來幫助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和進行推廣,同時吸引線上的粉絲到實體店中去進行消費,並且可以方便的讓有加入意願的人們隨時隨地的加入,那麼針對我們分銷商,分銷系統開發要如何進行呢。
1. 開發前
我們應該要充分的了解企業文化,和它所銷售的商品,以及它所屬的品牌,還有整個企業的運營方式是如何的,我們再決定要不要加入,同時加入前還應該要為自己的店鋪先制定合理的分銷計劃,對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的劃分,制定相適合的價錢表,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市場動向,避免砍價的現象大量出現,另外我們還能時不時的針對市場銷量,舉行一些促銷活動,刺激利潤的增長。
2. 開發中
當我們加入這個系統後,我們應該要對自己店鋪負責,可以採取市場調查的方式來了解當地市場的消費情況,特別是和我們參與競爭的商品的銷售情況,同時還有當地的市場情況。然後我們才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選取不同的客戶進行拜訪和洽談合作。
3. 開發後
我們進行開發後,一定要注重對分銷商進行經營上的指導,結合那個分銷商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銷售經驗,讓分銷商可以快速的代入到正常的銷售軌道中,同時還要加強對分銷商的培訓,對他們普及該具有的產品知識和了解各種市場知識,最後還要幫助分銷商拓展銷售渠道,以增加銷售量,我們還要盡可能的建立顧客檔案,以方便鞏固客源,進行二次銷售。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做好一切的准備工作,收集好足夠的資料,才能更好的進行分銷系統開發,得到應有的效果,和收獲到更大的利潤。
文章原地址:https://www.vslai.com.cn/bo/499.html
③ 可視化系統開發平台如何開發
可視化系統開發平台日益為人們所熟悉,以天翎MyApps開發平台為例,其包括了可視化表單引擎、可視化視圖引擎、可視化流程引擎、可視化報表引擎、可視化門戶引擎、可視化組織用戶引擎和可視化介面引擎等功能組件,先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吧:
可視化報表引擎
那這類可視化系統開發平台怎麼使用呢?從上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和傳統的底層編碼開發模式相比,可視化開發平台最主要的特點是提供了功能強大的非過程化問題定義手段,用戶只需告知系統做什麼,即通過可視化托拉拽為主的方式對開發平台界面上的圖形化(方框、箭頭、線段)元素進行配置,這對軟體開發效率和開發質量提升作用明顯!當然,說一千次不如親自動手試一次,找個可視化系統開發平台練練手就能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啦!
④ 中小企業要怎麼搭建自己的大數據系統平台
中小企業自己開發大數據系統是有難度的,不過可以使用現場的大數據現場成平台,我們公司就是有的,同時也可以提供大數據系統軟體開發。
搭建大數據系統平台一般的流程為:
(1)操作系統的選擇。
操作系統一般使用開源版的RedHat、Centos或者Debian作為底層的構建平台,要根據大數據平台所要搭建的數據分析工具可以支持的系統,正確的選擇操作系統的版本。
(2)搭建Hadoop集群。
(3)選擇數據接入和預處理工具面對各種來源的數據。
(4)數據存儲。
(5)選擇數據挖掘工具。
(6)數據的可視化以及輸出。
⑤ 怎樣開發OA辦公系統
自己開發辦公自動系統,無論你是懂編程還是不懂編程,都建議你採用快速開發平台進行開發,這類開發工具不用編程,配置業務參數搭建系統,速度快,成本低。有些開發平台(如天縱智能開發平台)本身就帶有OA辦公系統標准模塊,你可以直接在上面進行個性化修改成自己的辦公系統,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一次開發,同時生成WEB網頁+移動端APP+微信端+釘釘端,多種方式均可以操作。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需求分析
我召集他們所有業務相關部門開了幾次會議,將各部門的功能需求進行了整理和統一,寫成的功能需求說明書,文中詳細列出了軟體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及要達到的目標。他們要求軟體要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直接給他們帶來更多訂單,幫助他們尋找客戶並留住,同時在經營中節省人力成本及防止不必要的浪費,最終實現公司利潤的增長。我認為,如果一個軟體不能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價值,僅僅只是用來裝點公司門面,提高一點工作效率,那還不如不要。這也是他們為什麼看不上有些成品軟體,而要選擇定製開發的原因。每個公司情況均不一樣,成品軟體商往往無法知道每個客戶的痛處,所以做出來的產品無法真正適合客戶。只有自己針對性的開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客戶才知道他們公司最需要什麼,他們的客戶應如何獲得和留住,業務流程應如何設計等等。有針對性開發一些實用功能,才是最適合的軟體。
通過這個項目,我認識到編寫軟體需求說明書的過程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以後的開發過程是不是會走彎路,是否因為開發了不必要的功能浪費時間和金錢,是不是存在程序功能模塊上的沖突。我在需求說明編寫上花了較大精力,有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感覺。最後在所有人員一致通過這個需求說明書後才決定走下一步。
第二步:開發方案書
開發方案書是將功能需求說明書轉化為可開發的具體行動方案,我根據開發平台的開發規則進行編寫的,將軟體需求說明書中的功能模塊進行組合優化,分析出各個模塊的數據結構及數據關系、運算邏輯,理清各模塊之間的業務流程,最後根據各業務部門人員的實際情況規劃各模塊的界面樣式。
我的開發方案書也寫得很詳細,不過相比功能需求說明書,感覺容易些,畢竟大方向已有了。開發方案書中我將數據結構中的表及欄位全部規劃好,並命名好,包括其數據類型、長度等,做成表格,並將各欄位數據來源及編輯方式等均做好說明。前面忘記說明了,我雖然對編程不懂,但由於以前有過管理軟體操作方面經驗,對資料庫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也只是懂一些皮毛,不過用我們快速開發平台開發,這點資料庫方面的知識夠用了,以後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更復雜的一些SQL語句再網上搜索一下吧。
開發方案書對後期的系統開發非常重要,下面的開發過程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在快速開發平台進行配置的過程。
第三步:開發及測試
有開發方案書,接下來的開發就非常容易了,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配置到開發平台上的過程,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為什麼找這樣一個開發平台開發這個系統的原因。
用配置型開發平台開發軟體相當簡單快速,一般的模塊三步就可以搞定了,第一步設置模塊信息,第二步設置表單屬性,第三步設置表中每個欄位。也許我這樣說你還是不太相信,那好吧。上圖!
我公司快速開發平台分開發後台和應用前台。顧名思義,開發後台是供開發者使用的,應用前台是開發好的系統進行使用的地方。好了,進入開發後台吧,如下圖:
通過這三步的配置,一個功能模塊基本完成了。是不是非常簡單快速!整體開發過程是不是全部是通過配置來完成的。當然上面提到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配置,對於復雜功能要求的模塊,可能還要進行更詳細的配置。
配置型開發平台由於省去代碼編寫,開發速度大大提高,由於界面是由開發平台中間件根據配置的業務參數自動生成,不用每個界面均去編寫一套代碼,因此出錯率大大降低,軟體的性能和穩定性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第四步:編寫操作手冊
系統開發好後,有一個收尾工作是不能省的,那就是編寫操作手冊。好在我平時沒事就喜歡寫點博客,對寫作沒有畏懼心。操作手冊是供使用者學習和操作時用的,在操作手冊中我將系統操作過程及其注意事項詳細列出,事後我才知道,操作手冊也是這個系統正式能使用起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我寫的操作手冊有聲有色,條理清晰,操作這個系統的同事很快就能理解並上手了。
我得出的經驗是:操作手冊越早編寫越好,最好是在開發的同時就進行編寫,開發過程中一些重點內容要立即記錄下來,提醒以後的使用者,時間一長了,就算是開發者本人也可能都忘記了,最後導致使用者走彎路。
第五步:上線試運行
折騰了半個多月,一個共有50多個模塊的內部管理系統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請客戶的幾個部門領導一起演示操作走了一遍,大家十分滿意,總算沒辜負老他們板的期望。他們老闆一高興,批准買一台伺服器專門運行這個系統。我花了一天時間,部署到伺服器上,開始上線試運行。
第六步:正式運行
經過了半個月的試運行,調整了其中出現一些小問題,就開始召集所有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幾天的操作培訓,開始正式在公司內全面運行。
⑥ 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在線業務平台系統
要快的話就不能走常規路線了,自己找技術團隊的話開發速度慢,前期摸索階段投入也高。要快速搭建可通過快速開發平台,三分鍾搭建一套完善的在線業務平台系統。針對開發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可以承載企業/個人品牌展示、多媒體內容展現、支付交易、即時通訊等多樣功能。 作為一款通用型開發工具,一站式滿足內容承載、用戶管理、信息管理、系統管理、數據許可權五大核心需求,並且擁有眾多垂直管理類的功能,如「工作流引擎」、「數據報表」、「流程監控」、「工作委託」等,可高效的形成品牌閉環,快速完成用戶沉澱,實現體系內變現。
⑦ 如何開發一套辦公信息系統
首先,你這個系統要做成什麼樣的,你要去找用戶調研需求,同時撰寫需求文檔。如何編寫需求文檔這塊內容你可以上網找一下,這個主要是產品經理要做的事。
然後,需求明確之後,根據系統定位,數據數量級之類的,要開始分析你要用什麼樣的架構。比如用Spring+mybatis+mysql啊,或者spring+struts+hibernate+mysql,或者資料庫用非關系型資料庫就行,那麼mongodb什麼的就行,需要緩存?那麼memcached,或者redis等等,這個需要有架構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這個就需要了解很多技術方面的內容了。如果你的系統比較簡單,並發量不大,那隨便搞個簡單的架構就行。
之後,進行數據表的設計,功能設計,模塊設計,業務邏輯設計,用戶界面的設計等,一般這些需要多人配合的,一個人的話很難都搞定,需要配合資料庫的知識,人機交互方面的知識,還有設計模式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拆分功能的經驗。
這之後,再把設計好的東西給用戶做確認,讓他們確定你設計出來的東西就是他們想要的,如果有問題要修改設計再重新跟用戶確認
確定之後才是開發,包括UI開發和服務端開發。開發過程中如果能進行版本控制和維護單元測試和開發文檔就再好不過了,單元測試不止能驗證你開發代碼的正確性,還在你修改bug以及重構代碼的時候有比較重要的作用。這塊就是考驗開發能力了,要對開發語言熟悉,然後需要有比較嚴密的思維。
如果有QA人員,在開發完每個模塊後,對於模塊進行測試,每開發完一個模塊都要經過QA測試,然後修復發現的Bug。
同樣,每個模塊開發完之後,如果可能的話,找用戶做下演示,再確認一下模塊是否符合用戶需求。如此反復,直到所有模塊都演示完成。
至此,整個系統就基本開發完成了,只是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現在市面上出現了非常多的低代碼開發平台,跟上面所講的傳統開發完成不一樣,後台都是可視化,拖拉的方式即可形成相應的軟體,具體可以去做這方面巨頭的公司天翎的官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