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資訊 » 怎樣系統學習國學
擴展閱讀

怎樣系統學習國學

發布時間: 2023-02-24 17:34:07

㈠ 怎樣學好國學

講起來你會不信,其實很簡單。把《康熙字典》拿出來,不管是電子字典或者紙本的字典都可以。就從任何一個字開始下手,把字典中的每一個字的訓、釋、解說或例句的意思,全部按照它的釋義里的字,一個一個字弄清楚。所謂弄清楚,不是按照你自己的理解,而是按照它們分別有的釋、訓或解釋。這些分別的釋、訓、解釋自然都放在別的字的各別釋、訓或解釋上面。因為這樣,你就可以從一個字一下子就旁及其他字的釋義。自然,一個字里會有多種釋、訓或解釋。可千萬不要把它們看成是不同的意思,它們絕對是相同的意思。既是絕對相同,它們會以不同的字元的方式出現,也就一定有它們的道理。這些道理也就是學國學可以真正切入的地方了。在學習這些文字的義理時,不要去相信現今誰的解釋,或者哪一個名家的說法。要緊記一個教訓︰現今還沒有幾個人把古書或文字弄清楚的,要相信哪一個名家的說法,也就永遠學不好國學。那麼你一定會問,孔子的說法行嗎?你也一定要緊記這句話︰孔子的學問還很淺,他的那部《倫語》,有很多句子說法是自相矛盾的。所以一定要自己親自去把中國文字的義理先一個一個弄清楚。有了這個基礎,再回來看一些古書,你就會發現,那些古書里有另一番天地。而這種天地也絕對不是現今說的那些東西。這種學習國學的方法,仍然是按照古法練制的。怎麼說呢?古人讀書是從小學開始的,小學沒過,什麼學問都別談了。而小學,就是從文字蒙求開始。看起來很笨,但這里有它的道理。中國的任何一個文字,都是一本哲學書。可以從任何一個字,論及天下事。也可以從許許多多天下事,濃縮回一個字的道理上來。這就是中文。不要看許多古書里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道理,其實說回來不過是一個字而已。因而先把每一個字學好,這是竅門。而中文的每一個字的義理都是相通的,可以說中文的每一個字都是相同的,惟不過它們被擺設的位置不同而已。如果你能把這種道理弄通,國學也就差不多了。不要看很多人搖頭擺腦,吟詩誦詞,像似滿腹經文,飽讀詩書似的。「一」這個文字,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搞死。也就是說,這些人不過是裝模作樣罷。這就是一堆冬哄先生的模樣。要學這樣的人,國學也不用學了。很多學校的校訓,雅好用古文的典故當訓詞。但全校卻沒人說得清楚,問題同樣是出在這里。要中國文字不通,說什麼都不通了。例如︰清華或者蘇州大學的校訓,就是笑柄之一。它們是被人擺在全校來嘲弄那些所謂的讀書人的,而不是用來教訓學子的。要系統學好國學,沒什麼捷徑。從中國的任何一個文字開始,只有這個道理。

㈡ 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最好有個先後順序的框架圖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梁啟超

兩月前清華周刊記者以此題相屬,蹉跎久未報命。頃獨居翠微山中,行篋無一書,而記者督責甚急,乃竭三日之力,專憑憶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並書名篇名亦憶錯誤者,他日更當補正也。

中華民國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啟超作於碧摩岩翠山房

甲、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

《論語》 《孟子》
《論語》為二千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
《論語》、《孟子》之文,並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注釋之書,朱熹《四書集注》,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孟子》正義最善。戴氏服膺顏習齋之學,最重實踐,所注似近孔門真際,其訓詁亦多較朱注為優,其書簡潔易讀。焦氏服膺戴東原之學,其孟子正義在清儒諸經新疏中為最佳本,但文頗繁,宜備置案頭,遇不解時,或有所感時,則取供參考。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乃戴氏一家哲學,並非專為注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精闢,學者終需一讀,最好是於讀《孟子》時並讀之,既知戴學綱領,亦可以助讀《孟子》之興味。
焦循《論語通釋》,乃摹仿《孟子字義疏證》而作,將全部《論語》拆散,標准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用其法以治他書。
右兩書篇頁皆甚少,易讀。
陳灃《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疏,最為精切,其書不過二三十頁,宜一讀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於修養亦有益。

《易經》
此書為孔子以前之哲學書,孔子為之註解,雖奧衍難究,然總須一讀。吾希望學者將《系辭傳》、《文言傳》熟讀成誦,其卦象傳六十四條,則用別紙鈔出,隨時省覽。
後世說《易》者言人人殊,為修養有益起見,則程頤之《程氏易傳》差可讀。
說《易》最近真者,吾獨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樓易學》三書(《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皆稱精詣,學者如欲深通此經,可取讀之,否則可以不必。

《禮記》

此書戰國及西漢之「儒家言」叢編,內中有極精純者,亦有極破碎者,吾希望學者將《中庸》、《大學》、《禮運》、《樂記》四篇熟讀成誦,《曲禮》、《王制》、《檀弓》、《禮器》、《學記》、《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傅》、《祭義》、《祭法》、《鄉飲酒義》諸篇 ,多游覽數次,且摘錄其精要語。
若欲看註解,可看《十三經註疏》內鄭注孔疏。《孝經》之性質與《禮記》同,可當《禮記》之一篇讀。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書,希望學者將此區區五千言熟讀成誦。
注釋書未有極當意者,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

㈢ 如何學習國學

《豆樂國學小劇場動畫片全集》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pwd=1234
提取碼:1234

豆樂國學小劇場是由眾樂童樂(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企鵝影業(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60集國學動畫,目標受眾為3-10歲兒童的動畫。故事圍繞豆樂與家人和朋友的日常生活,展現了以適應當代的國學思想為導向的家庭觀念、友情觀念和學習觀念。內容結合了國學、音樂、舞蹈、戲劇等不同元素,試圖讓小朋友觀眾在看動畫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思考及行為習慣,培養寶寶們對優秀傳統文化及不同藝術種類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


㈣ 如何系統的學習國學

先看《大學》,入門是首要問題。
之後看《易經》、《論語》、《孫子兵法》、《道德經》、《黃帝內經》,這樣就內外雙修了。
咱也不是打算當國學大師,最重要的是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多交朋友,有孚改命為大任。
這里有一個結構圖,供兄弟參考。
http://okcz.photo.hexun.com/4425471_d.html
還有一個小說,供兄弟樂樂。
http://okcz.blog.hexun.com/3756550_d.html
祝你事業有成!

㈤ 請問要想系統地學習國學,從哪裡入手比較好一點

不要嫌丟人,先從蒙學開始吧。這個時代能把文言讀順溜的都少啊。沿著古代書生的路來學習,輔以當代國學名家的著作有利於理解。等讀那些經典明白了,就可以讀朱熹和王陽明了,還有明季諸位思想家的著作。如果只讀先秦諸子,出去顯擺足夠了,但是那是被閹割的國學(是主體,但是不完全)國學也是要有發展的。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