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為公司企業文化
華為成立於1988年。經過10年的艱苦創業,華為建立了良好的組織體系和技術網路,市場覆蓋全國,並延伸到香港、歐洲、中亞。公司現有員工3000餘人,其中研究開發人員1200餘人。在發展過程中,華為一直堅持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公司」為主導的企業文化,發展民族通信產業,連續3年獲得深圳市高科技企業綜合排序第一,1995年獲得中國電子百強第26名。1996年產值達26億元,1997年已超過50億元,到1999年已達到120億元左右。
目前,華為在大容量數字交換機、商業網、智能網、用戶接入網、SDH光傳輸、無線接入、圖像多媒體通訊、寬頻通訊、高頻開關電源、監控工程、集成電路等通信領域的相關技術上,形成一系列突破,研製了眾多拳頭產品。1996年交換機產量達到250萬線,1997年達400萬線(含出口)。華為的無線通訊、智能網設備和SDH光傳輸系統正在大批量裝備我國的通信網。華為不僅在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而且形成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因為華為人深知,文化資源生生不息,在企業物質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只有靠文化資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戰勝困難,獲得發展。
一、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業化
華為人認為,企業文化離不開民族文化與政治文化,中國的政治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華為把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分解為可操作的標准,來約束和發展企業高中層管理者,以高中層管理者的行為帶動全體員工的進步。華為管理層在號召員工向雷鋒、焦裕祿學習的同時,又奉行決不讓「雷鋒」吃虧的原則,堅持以物質文明鞏固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來形成千百個「雷鋒」成長且源遠流長的政策。華為把實現先輩的繁榮夢想,民族的振興希望,時代的革新精神,作為華為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鑄造華為人的品格。堅持宏偉抱負的牽引原則、實事求是的科學原則和艱苦奮斗的工作原則,使政治文化、經濟文化、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
二、雙重利益驅動
華為人堅持為祖國昌盛、為民族振興、為家庭幸福而努力奮斗的雙重利益驅動原則。這是因為,沒有為國家的個人奉獻精神,就會變成自私自利的小人。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決定了必須堅持集體奮斗不自私的人,才能結成一個團結的集體。同樣,沒有促成自己體面生活的物質慾望,沒有以勞動來實現慾望的理想,就會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進而滋生懶惰。因此,華為提倡慾望驅動,正派手段,使群體形成蓬勃向上、勵精圖治的風尚。
三、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團結協作、集體奮斗是華為企業文化之魂。成功是集體努力的結果,失敗是集體的責任,不將成績歸於個人,也不把失敗視為個人的責任,一切都由集體來共擔,「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異外,華為人的高層領導不設專車,吃飯、看病一樣排隊,付同樣的費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資形式體現了。華為無人享受特權,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體奮斗,任何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集體的利益,將個人努力融入集體奮斗之中。自強不息,榮辱與共,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拚死相救的團結協作精神,在華為得到了充分體現。
四、「華為基本法」
從1996年初開始,公司開展了「華為基本法」的起草活動。「華為基本法」總結、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經驗,確定華為二次創業的觀念、戰略、方針和基本政策,構築公司未來發展的宏偉架構。華為人依照國際標准建設公司管理系統,不遺餘力地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強化內部管理,致力於制度創新,優化公司形象,極力拓展市場,建立具有華為特色的企業文化。
附錄《華為公司基本法》摘要
核心價值觀
追求
第一條 我們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並依靠點點滴滴、持之以恆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
員工
第二條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我們公司最大的財富。新生知識、新生人格、新生個性,堅持團隊協作的集體奮斗和決不遷就有功但落後的員工,是我們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技術
第三條 廣泛吸收世界電子信息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虛心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獨立自主和創造性地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系列,用我們卓越的技術和產品自立於世界通信列強之林。
精神
第四條 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我們決不讓雷鋒們、焦裕祿們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利益
第五條 我們主張在顧客、員工和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並力圖使顧客滿意、員工滿意和合作者滿意。
社會責任
第六條 我們以產業報國,以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為所在社區做出貢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基本目標
顧客
第七條 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周到的服務滿足顧客的最高需求。並以此贏得行業內普遍的贊譽和顧客長期的信賴,確立起穩固的競爭優勢。
人力資本
第八條 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各具專長的自律的員工,是公司的人力資本。不斷提高員工的精神境界和相互之間的協作技巧,以及不斷提高員工獨特且精湛的技能、專長與經驗,是公司財務資本和其他資源增值的基礎。
核心技術
第九條 我們的目標是在開放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地發展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通信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通過吸收世界各國的現代文明,吸收前人、同行和競爭對手的一切優點,依靠有組織的創新,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專長,持續且有步驟地開發出具有競爭優勢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利潤
第十條 我們將按照我們的事業可持續成長的要求,設立每個時期的足夠高的利潤率和利潤目標,而不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公司的成長
成長領域
第十一條 只有當我們看準了時機和有了新的構想,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對顧客做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新的相關領域。
公司進入新的成長領域,應當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核心技術水平,有利於增強已有的市場地位,有利於共享和吸引更多的資源。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就能使我們避免大的風險。
成長的牽引
第十二條 機會、技術、產品和人才是公司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四種力量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加大這四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進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並使之落實在公司的高層組織形態上,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成長速度
第十三條 我們追求在一定利潤率水平上的成長的最大化。我們必須達到和保持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企業的實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實現公司各種經營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電子信息產業中,要麼成為領先者,要麼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成長管理
第十四條 我們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因此,高層領導必須警惕長期高速增長有可能給公司組織造成的緊張、脆弱和隱藏的缺點,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促進公司迅速成為一個大規模企業的同時,必須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靈活和更為有效。始終保持造勢與務實的協調發展。
我們必須為快速成長做好財務上的規劃,防止公司在成長過程中陷入財務困境而使成長遭受挫折,財務戰略對成長的重要性不亞於技術戰略、產品戰略和市場戰略。
我們必須在人才、技術、組織和分配製度等方面,及時地做好規劃、開發、儲備和改革,使公司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貳』 華為企業文化的公司理念
華為企業文化的公司理念是「狼性文化」可以用這樣的幾個詞語來概括:學習,創新,獲益,團結。
用狼性文化來說,學習和創新代表敏銳的嗅覺,獲益代表進攻精神,而團結就代表群體奮斗精神。
華為總裁任正非創建了生生不息的華為文化,以企業文化為先導來經營企業,是任正非的基本理念,通過他的一些講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華為文化的內涵。
任正非認為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他說:「人類所佔有的物質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石油、煤炭、森林、鐵礦會開採光,而唯有知識會越來越多。
(2)華為怎樣描述企業文化模式擴展閱讀:
華為歷史:
1987年,創立於廣東深圳,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1989年,自主開發PBX。
1990年,開始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並進行商用。
1992年,開始研發並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
1995年,銷售額達15億人民幣,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成立知識產權部、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6年,推出綜合業務接入網和光網路SDH設備。與香港和記黃埔簽訂合同,為其提供固定網路解決方案。成立上海研發中心,並於2004年通過了CMM5級認證。
1996年,華為與長江實業旗下的和記電訊合作,提供以窄帶交換機為核心的「商業網」產品。華為的C&C08機打入香港市話網,開通了許多國內未開的業務。使華為大型交換機進軍國際電信市場邁出了第一步。
華為抓住中俄達成的戰略協作夥伴這一國際關系變化中隱藏的商機,加快與俄羅斯的合作。1996年,華為開始進入大獨聯體市場。歷時三年間,華為在莫斯科與西伯利亞首府諾沃西比爾斯克之間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光纖電纜。
『叄』 什麼是華為企業文化
華為企業文化包括了華為的核心理念、企業價值觀、核心價值觀、願景使命、質量方針等方面。具體內容為:
核心理念
一、聚焦:新標識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體現出華為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的核心理念;
二、創新:新標識靈動活潑,更加具有時代感,表明華為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心態,持續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共同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三、穩健:新標識飽滿大方,表達了華為將更穩健地發展,更加國際化、職業化;
四、和諧:新標識在保持整體對稱的同時,加入了光影元素,顯得更為和諧,表明華為將堅持開放合作,構建和諧商業環境,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
企業價值觀
在以前的媒體宣傳中,外界總認為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總裁任正非的眾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澤東思想」、「狼性文化」、「軍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業管理文化,集中體現在「華為基本法」中。實際上,在全球化運營的發展時期,華為真正的企業文化在於其核心價值觀,華為2012年總結「以客
核心價值觀
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文化。而其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有許多長期相傳的支流文化,挺有趣,也容易記憶,所以容易相傳。具體如下所述:
一、成就客戶: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二、艱苦奮斗:華為沒有任何稀缺的資源可依賴,唯有艱苦奮斗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賴。堅持奮斗者為本,使奮斗者獲得合理的回報。
三、自我批判: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四、開放進取: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
五、至誠守信:誠信是華為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華為堅持以誠信贏得客戶。
六、團隊合作: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51]
願景使命
一、願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二、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三、戰略:以客戶為中心。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持續管理變革,實現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端到端的優質交付;
與友商共同發展,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共享價值鏈的利益。
質量方針
時刻銘記質量是華為生存的基石,是客戶選擇華為的理由;
我們把客戶要求與期望准確傳遞到華為整個價值鏈,共同構建質量;
我們尊重規則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對;我們發揮全球員工潛能,持續改進;
我們與客戶一起平衡機會與風險,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華為承諾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持續不斷讓客戶體驗到我們致力於為每個客戶創造價值。
『肆』 華為公司企業文化
華為公司企業文化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其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華為公司企業文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華為公司企業文化
華為的企業文化概括:團結、奉獻、學習、創新、獲益、公平。 企業家在這個企業沒有太大作用的時候,就是這個企業最有生命的時候。
文化是一種人人感覺得到、人人說不清的東西。企業文化有幾個特徵:
一、建立企業文化的目的是商業性的,而非為文化而文化;
二、企業文化的形成是自上而下的,帶有強制性,故被稱為「思想權力」;
三、它是隨著企業情況的變化與時俱進的;
四、領導者的性格、感情、思想、能力、品德等個人因素,通過權力對文化的內涵施加影響;
五、傳播者的理解程度,對企業文化的方向具有誘導作用;
六、接受者——員工對企業文化具有反作用力,或者推進完善,或者加速顛覆。
華為企業文化的主要特色:
一、狼性文化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任正非對危機特別警覺,在管理理念中也略帶「血腥」,他認為做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因為狼有讓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正是這些兇悍的企業文化,使華為成為連跨國巨頭都寢食難安的一匹「土狼」。
二、墊子文化
據說在華為創業初期,華為的每個員工的桌子底下都放有一張墊子,就像部隊的行軍床。除了供午休之外,更多是為員工晚上加班加點工作時睡覺用。這種做法後來被華為人稱作「墊子文化」。
三、不穿紅舞鞋
在《華為公司基本法》開篇,核心價值觀第二條就做了如此描述:「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
業。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激活狀態。」在任正非眼裡,紅舞鞋雖然很誘人,就像電訊產品之外的利潤,但是企業穿上它就脫不了,只能在它的帶動下不停地舞蹈,直至死亡。因此任正非以此告誡下屬要經受其他領域豐厚利潤的誘惑,不要穿紅舞鞋,要專注於公司的現有領域。
華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61位。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12月18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
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億營收排名第一;12月15日,華為獲得了首批「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的殊榮」。
2021年8月2日,《財富》公布世界500強榜(企業名單),華為排在第44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
2020年11月17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