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面試技巧簡歷注意事項
參加華為面試的之前,你的第一關就是簡歷,簡歷一旦被卡死,你根本就沒有面試的機會的。所以如何做好簡歷從百萬競爭中脫穎而出,是你必須重視的問題。
要提高簡歷的質量,讓華為面試官對你簡歷眼前一亮的,以下幾點就必須要做到。
1、內容真實,有依據
在網上篩選簡歷的時候,一份造假的簡歷或許能被華為面試官篩選出來,但是到面試的時候一旦看出你的造假行為,哪怕只是一個小的細節,也難免會導致你的面試失敗,給華為的面試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簡歷內容真實是一個最基礎的方面,即使你要誇大自己的能力,也要給自己一點依據和基礎,說的時候才能表現得像真的一樣。
2.目標明確
簡歷上應該將你希望的目標城市,目標部門和目標崗位寫清楚,並且針對你的目標崗位,分析出你的優勢和劣勢。不要說自己什麼崗位都無所謂,那種目標不明確的面試者,華為面試人員基本上會將其淘汰的。
3.不必太多東西,但內容要精
簡歷不必太長,基本上不要超過兩頁了,一般都是一頁紙寫完的,太多太長了只會讓HR人員看得煩,除非你真的可寫的東西特別多。通常簡歷上不要把你所有的東西都弄上去,優先的是你的專業技能和與工作相關的經歷。其他的東西不太相關的話就不必了。如果是網申的話就注意添加一些重要的關鍵詞,把一些突出的東西寫出來,讓對方能找到你。
4.應屆畢業生注意加上一些東西
如果是應屆畢業生,最好能加上自己專業成績,不過前提是成績較好的情況。另外專業的實習經歷,跟老師做過的項目什麼的都最好加上,這些都是評定你在大學期間的專業水平的因素。華為面試人員會比較看著你的這些東西。至於獎勵上面的話,不必都寫出來,還是要跟專業和職位相關的才行。
5.無經驗就突出能力
如果你是沒有什麼經驗的人,那就只能突出你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學習過的科目。即使是不相乾的經驗,你也可以稍稍從中總結一些你學到東西寫出來。
總的來說,應對華為面試,簡歷上也得下下功夫,不能把以前的簡歷生搬硬套過來,針對性地准備才能讓你簡歷吸引到面試官。
2. 怎樣進入深圳華為公司
每個星期六日在板田總部(崗頭)的科研樓都可以進去參加面試,在門口崗哨那用身份證換一個臨時出入證進去,在二樓的中央食堂里考試,建議你的學歷大專以下的就不要進去了,每批錄取不到0.1%100,我說的是科研及華為正式員工的招聘。別的部門象生產,機加,維修等,一般是公司到相應的學校直接招的,也有公司現場招的,不知道你碰不碰得到,去深圳龍華的三和人才和龍華汽車站三樓的龍觀人才也有現場招聘的,以華為的合作公司慧通公司居多,不過慧通的待遇不比華為差,只要你的學歷高。
進華為還是很容易的,看你的實力吧。
3. 華為投簡歷意向部門怎麼選
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或者信息技術工程部都不錯。
點進去的介紹頁面是華為的一大類崗位,在介紹的文字中有不同部門一樣的崗位,你必須要選兩個部門才能投遞,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或者信息技術工程部都是很好的。
4. 請問怎樣才能進入華為公司
直接去面試吧,華為肯定經常招人的,這樣的公司都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會長期儲備人才的,前提是你得有能力,是人才,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行,應聘也沒戲。
5. 怎麼能進入華為公司
華為校招每年的規模應該是同行(其實包括不同行)首屈一指的。從清北到普通985應屆生去向No.1都是華為。由於人數眾多,所以每次校招都是平台召集各BG組建招聘小組,按片區劃分,然後奔赴各高校海選。與我司日常工作同樣,招聘小組有很強的紀律要求和明確的工作流程,如不得向候選者承諾職位、單向吸引等等。招聘是個苦活。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態。
1)關於著裝。先說結論:研發崗位應屆生不要穿西裝。這一點似乎與很多主流看法相反。作為研發崗位的面試官,公司有嚴格的西裝領帶的要求。HR早上會在會場查驗,有次有個兄弟匆忙趕來沒帶領帶,不得不打車去商場買來才讓入場。但對我們的日常工作來說,一年也穿不了幾次西服。為啥?因為不舒服!看著就難受!所以,我們看到學生稚嫩的著裝,很多情況下是學生第一次正裝,會感覺有些不協調不自信。怎麼舒服就怎麼穿(當然別搞奇裝異服)。搞研發的穿西裝那是什麼人?可能就日本企業會有吧。
2)關於回答的態度。這里要強調的,一定要自信。對我司感興趣的多半是家境普通,想在大城市靠自己紮根的孩子。往往存在不自信的問題。不自信會讓我覺得這事你真的干過么?究竟有多少是你自己乾的?曾經碰到個北航一個小伙,很優秀,就是說話不自覺低頭,眼睛不敢正視。有些問題我也就不敢問的太細,怕他太敏感。所以就跟他聊了些項目以外的事,讓他漸入佳境。我自己也是小縣城出來的普通人,很理解不自信的問題。但不排除會有其他面試官會誤解。而且表達能力是在我司生存的必須技能。其實換個角度想,因為你的自信表達,可能你就能在一堆不自信的競爭者中更容易脫穎而出了。
3)關於面試者要問的問題。一定要問。我基本認為,你不問,說明你不感興趣或者不會主動思考。任何一項,都足以否定掉一個候選人。但不要問網路能查到的問題,比如華為公司什麼時候成立的,企業文化是什麼這種(真有問的)。問的問題好,會大大加分,甚至扭轉局面。
6. 想進華為公司去怎麼應聘啊
華為招聘有社招、校招兩種方式,你關注華為官網,應該會有相應招聘信息,我是校招進的。
7. 華為招聘有什麼要求
華為校園招聘一般集中在985/211院校,當然並不是說其他學校不考慮。
也有一些非重點院校去重點院校參加校招被錄取的,但是英語四級證書是門檻,如果沒有四級證書就不用去了,這個門檻幾乎不會變動。華為適合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大家積極向上,抱著願意學習和踏實工作的想法,應該沒有問題的。
另外社會招聘華為公司的原則一句話是本五碩三,本科畢業需要5年工作經驗,碩士需要3年工作經驗才考慮錄取,當然特別優秀的也有例外。除了上面的硬性條件,還有就是個人性格、能力、技能要跟申請的崗位相匹配,這個不用多說吧。
(7)怎樣應聘華為生產部門擴展閱讀
華為的面試流程
第一輪面試(群面):
保持自信,保持專注,保持聆聽,保持思考,在合適的時候表達觀點。技術服務的群面更看重融入團隊的能力,會給每個人表達的機會。
和我同行的哥們一直沒說話,最後面試官會說『小伙你一直沒說話,你對這個命題有啥要表達嗎』,他把自己的觀點闡述了一遍,也通過了。
第二輪面試(技術面試):
開場白:開場白簡潔明了,並分條說出自己總結出的個人特質。
回答技術問題時:懂的就說;不懂的就先說不懂,然後把相關且自己懂的部分說出來;切忌不懂亂說和啥也不說。
回答綜合問題時:先思考再回答。盡量做到條理清晰,邏輯縝密,並從中盡量表現出你的個人特質。
提問時:讓面試官有話可說。
第三輪面試(綜合面試):
技術面試有一半是綜合面試,,唯一要注意的是,面試官可能正眼都不給你一個,但你仍要保持微笑,保持自信。
8. 華為面試流程到底是怎麼樣的
華為面試流程基本是:
1、抽取問題,你回答。
2、主考提問,你回答。
3、自由概述,人對華為的認識等
1、由於你是新員工,沒有公配手機時,當你在現場遇到緊急事故時,你會()向公司求助
a、打用戶機房內的電話
b、借用戶手機
c、拔110
d、拔200或300
e、立即打車回辦事處
(答案:d,答ce者立即辭退,按照公司規定,不能隨便使用用戶的電話,以提高公司形象)
2、工程師a某周日晚正在家裡看電視,突然手機響了,電信局運維員工突然
打電話過來,小a接起電話,用戶聲音很急迫,說:「不好了,癱了,你快來處理」。請問這里「癱了」最有可能是什麼意思()
a、設備漏電將維護人員電癱了
b、設備支架不夠結實,被壓癱了
c、設備壞了,將維護人員嚇癱了
d、設備壞了,大面積業務中斷了
(答案:d,答錯者,按不合格處理)
9. 怎樣才能進入華為工作
華為公司招聘較多的是通信專業、計算機專業、電子信息等,當然沒有聽說哪個專業是華為不招的,所以不要擔心專業不對口或者沒自信,只要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成長,那華為就非常期待你的加入。
只說應屆生,社招情況比較復雜。
應屆生基本要求是985,211,最好研究生,本科生看年份,有些年份容易進,有些年份則機會很少。
通信專業是最符合華為要求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可以,如果是文科生,可以考慮小語種、財務、供應鏈管理等相關專業,華為在這幾個方面需求人數很多。
學校、學歷和專業滿足要求之後,只要不是在專業排名倒數,技術基本可以過關。華為大部分基礎崗位對技術要求沒有想像中那麼高。當然,如果能提前參加華為編程競賽獲得好成績,機會會更大。
英語4級是最低要求,沒過就不要想了,6級高分數是加分項,日常工作會經常用到英語。
最重要的一點是抗壓能力,參加華為的校招的人大部分都是群面被刷掉的,優秀的情緒控制能力和抗壓能力是在華為生存的必要條件。從小嬌生慣養,很少受過委屈的別去華為。
10. 進華為的條件是什麼
這就是華為,你認為怎麼樣?
[簡介]
總部在深圳,人員共約3萬,2003年銷售額327億,2004年銷售額462億,利潤在10%左右。
[筆試面試]
筆試基本上都是一些技術上的基本功,可能最後一題會考你的邏輯推理能力,諸如FuErMoSi偵探判斷幾個人中誰說謊的問題,如果學過離散數學會對你有點幫助。
筆試通過的話就是項目經理面視,問一些工作經歷和打算(可能還會有部門經理talkwithu)。最後是人事部的頭問一個技術無關的問題,如:生平何事自認為最成功最有自豪感。
[待遇]
現在進華為待遇並不高,大概與市場價持平或略低,應屆本科生3500左右,應屆碩士4000左右,社招的本科3800到4500,社招的碩士4000到
5000。轉正後會有一次調薪機會,50人里可能有1人,漲幅不超過500RMB,如果你不是巨牛,就甭指望了。每半年或一年部門會有調薪的指標,20人里可能會有1個,漲幅大概幾百,不超過1000,如果你不是很牛,不要幻想一兩年內工資會有變動,三五年工資沒動過的員工遍地都是。當然,1999年以前來的老員工早已不在乎工資了,他們的股票才是大頭,一年下來分紅10萬到幾十萬的都有,工資只不過是平時的零花錢。2001年後進來的就都沒有股票了,而且待遇也低,感覺華為在向國企模式發展。員工工資下調的原因據說是華為已經放下了大公司的架子,不想再打腫臉充胖子,不再重視員工的待遇優越感,而是按照市場來進行定價和人員流動,體現的是公司壓縮成本提高效益的思想,倒霉的當然也就只能自認倒霉了,這也進一步促進了大量的人員變動。2003年到現在華為新招了4000人左右。現在仍然存在人員缺口。2000年到2002年進華為的基層員工目前工資在5500到8000不等,2003年到現在進華為的基層員工。
目前工資在3500到5500不等。無住房公基金,每月800到1000(在深圳總部為1000)的補貼發到工卡里,可以在公司的食堂和超市消費,若要換成現金,要交20%的稅。年終獎有3萬、2萬、1萬不等,具體視所在產品的利潤大小而定。工作滿整年的才能拿到全部,年終獎要到來年的3季度末才發放。來年辭職的不會影響上一年年終獎的總金額。這一點基本可以放心,華為是大公司,很多事情都是制度化的,不象一些小公司。從華為出去後工資漲50%到100%是問題不大的,我的一些華為朋友中就有三個先後跳槽去了外企,有一個漲100%,另兩個漲了50%,奇怪的是,他們外語都不怎樣(也就4級水平,口語基本為zero),進外企後好象都是做的技術支持相關的工作。
[工作環境]
總的來說,工作環境比較舒服,每人至少2台電腦,通常都是3台,一台辦公室用,另兩台實驗室用。彈性工作制,早晨上班時間最晚總部為10點,其它研究所為9點半,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半小時吃飯,1小時午睡,傳說中的華為床墊就是在這時候派上用場的。華為的信息安全抓得很嚴,不能上網,機器都是封了的,不可能把任何資料拷貝出去。晚上8點半後可以領一份價值7元的夜宵。早晨和下午的班車自己花錢,晚上9點的班車免費。
[加班]
確實比較多,尤其是項目進度很緊的時候(進度不緊的項目在華為幾乎不存在),一般說來周末會要求統一加班一天,另外,華為規定每月必須最後一個周六照常上班,這樣算來一月可能只有3或4天的休息時間。春節加班的概率很大,一般大年28放假初六七就開始加班。平時工作是否累是否晚上必須加班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你的能力很強,2、3周可以把一個月的活幹完,那麼沒有人會強制你晚上加班的(除非最關鍵的一個月里產品可能會統一要求)。當然,這樣的人是少數,大概幾十個裡面有一個,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晚上或周末加班才能完成任務。總之,牛人長久呆在華為的少,不牛的自然會喊累喊忙的,華為就象一個養牛場,小牛小貓小狗之類的可以在這里長成大牛,大牛自然不甘於陪著2、3萬小牛們長廝守這個牛圈。這或許就是華為大量人事流動的原因。很多自認為不一般牛的牛們呆了三兩年走了,新的小牛們又進來,周而復始,始而復周,此即乃傳說中的華為!
首先澆盆冷水:2000年之後進HW的人,徹底拋棄發財的想法。沒有股票和期權,在HW呆和在國企呆一個樣,就是干工資和年中一點獎金。真正發財的人是98年及以前進來的(工號在15000以內),每年股票分紅在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對於他們來說,每個月1-2萬的工資只是零花錢而已。社會上說「HW人有錢「,指的就是他們。對於3、4萬號的人來說,每個月那麼點錢還不夠他們打麻將一晚上的輸贏。本文主要就是針對這兩年進HW的人和准備進HW的人而言的。
1、研發,用服和市場,哪個收入高?
肯定的講,同時進公司的人,市場的收入肯定比研發高,用服介於上述二者之間。在研發呆,工作穩定,買房、買車什麼的機會多,但是收入肯定比不上市場的。研發幾乎沒有出差補助,也沒有報銷許可權,再加上在深圳呆,消費水平高,因此一個月的消費最低都在3、4K左右。研發和市場的獎金差不多。
在市場和用服呆,只要不在深圳總部,每個月工資基本不動,年終獎也可以基本不動,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什麼的靠補助足夠了。打車可以報銷,手機話費每個月5
-8百差不多夠用。辦事處市場人員也可以報銷請「客戶「吃飯發票。而且在國內辦事處呆,一般的話消費都比深圳低的多,很容易就找到「大款「的感覺。因此辦事處的人打死都不願意回總部(除非是老婆在深圳生小孩等特殊情況)。總之:在深圳總部呆肯定沒有在辦事處呆收入高。
2、哪個辦事處好?
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好城市的辦事處,補助肯定低(30元/天),烏魯木齊,蘭州等比較偏遠的地方,補助肯定高(70元/天),跨省出差補助更高(100
元/天);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好城市的辦事處,老員工養老的多,勾心鬥角厲害,外部市場競爭惡劣,新員工除了拚命幹活,升職加薪機會極少。而且很容易就成為權利斗爭的犧牲品,項目失敗的替罪羊。烏魯木齊,蘭州等比較偏遠的地方,公司政策較為寬松,客戶好打交道,新員工有一定的升值加薪的機會。所以公司派你去北京上海,你也別高興太早,那是因為那邊缺少苦力(原來的苦力都跑了),拿你去頂樁的。經常出差的同事最怕去北京廣州上海,更何況是去常駐,呵呵。公司派你去烏魯木齊什麼的,你也別一臉苦相。那地方我去過,辦事處氣氛很好,可以大聲說話開玩笑吃冰棒侃大山。天高皇帝遠,只要和主管關系搞好了,沒人管你。其他辦事處介於上述兩種極端之間,各位自己掂量。
3、國內國外哪個好?
一句話:要錢的別要命,要命的別要錢。像在北美,西歐呆,每天40美金的補助(扣20%的稅,只有32美金),剛夠吃飯用。在歐洲一碗面就是8-12歐元,還未見得吃的飽。弟兄們都是下班後去菜場買菜回家做。在伊拉克、阿富汗每天200美金(扣稅後是160美金),足夠用,而且可以剩下很多,只要你能保證身體健康,四肢俱全的回來。伊拉克辦事處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區,辦事處內有幾把AK47,上千發子彈,出門帶手槍。各位如果有興趣,去呆些日子也不失為一種經歷。在北美和伊拉克,簽同樣大小的單,後者的獎金額是前者的5倍。(公司在推行一個什麼「艱苦系數「,美國是1,伊拉克是5,獎金額就是基本獎金×艱苦系數)其他地方在這二者之間。
綜述
雖然市場用服收入高,但是從研發轉到市場的人,沒有一個不後悔的。在市場,面臨著極大的犧牲。工作辛苦,壓力大,生老病死一切由天。市場部的員工看似西裝革履,滿面春風,每天就是陪陪客戶吃喝玩樂,實則面臨極大壓力,生活沒有規律,生活檔次很低。夫妻或者男女朋友關系比較容易緊張(你在外面天天晚上陪客戶,幾天不「匯報工作「很正常,但是「家裡「那位時間一長肯定不相信你了)很多從研發轉市場的兄弟,晚上幹活干到12點後,回到賓館再和LP吵架,幾乎人人如此,一個不那!總之,你想過常人的生活,收入就肯定低點,在研發好好獃著吧。如果你想短期內撈一筆就走,或者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伊拉克葉門蘇丹都等著大家。
慧通的經營范圍:除了華為內部的研發以外,慧通公司幾乎把華為的整個相關產業給把持了,包括飯堂,公關,禮儀,人力軟體外包等等。相當於任樹錄左手簽字,右手就直接和任正飛拿錢,舉個例子:北京華為研究所門口的牌子,如果按照市面的廣告公司來做的話,超不過2萬元,可是這個牌子包給慧通做了,呵呵,花了20萬。
1.先搞外包,弄了好多外包公司在華為的周圍做開發測試,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和培訓成本,降低自己裁員的風險(要裁也是裁外包,和華為無關,鴕鳥政策),不會影響華為在業內的形象,不會有媒體報道華為大裁員
2.然後收網,任正飛(華為的老大)的弟弟搞個慧通,也是做外包,華為現在基本上終止自己招收員工,終止和慧通以外其他公司的外包合同,將所有的用人指標全部用在慧通上,而且通過華為員工頻頻挖其他外包公司的員工到慧通(注意不是華為),年底前終結和其他公司的外包合同,將這些公司的員工大批以可能失業為誘餌,降低薪水驅趕到慧通這張網里,這是華為的算盤之一(和《大宅門》裡面在葯市買葯的情形差不多,先大提價,然後猛殺價,血本無歸啊)
3.華為算盤之二是在大量將這些有工作經驗被降價吸收的員工充入慧通,在一或兩年慧通自己能挑起研發後將華為自己本身的員工降價趕往慧通或逼其辭職,完成最後的瘦身運動。
4.慧通和華為員工的區別除了公司的名字不同和待遇不同外,在培訓和工作上沒有任何的不同,為什麼要成立一個慧通多次一舉呢?很簡單,看看《華為的冬天》就明白了,華為是身體,慧通是衣服,華為「進化」了,不需要通過吃東西(華為員工)來長脂肪度過冬天,只需要穿上保暖的衣服(慧通的員工)就可以了,天熱的時候可以把衣服(慧通的員工)掉就可以了,不要去消耗自己的脂肪,所以華為可以毫無顧忌的亂換衣服亂穿衣,像個風騷的老婦一樣,可能一天要換八套衣服。這就是華為的算盤,各位醒醒吧,員工不再是華為最寶貴的資產了,你們不過是為華為核心利益層擋風雨的衣服而已,衣服破了可以不要可以換掉,但是對各位的命運來說,難道各位僅僅就是一件他人的破衣服嗎?
慧通的真相:
1.成立的起源:慧通公司的老闆是任樹錄(任正飛的弟弟),初中文化。由於任正飛多次在正式場合聲明不會在華為內部安排自己的親戚,因此成立慧通公司成了任正飛家族侵吞華為財產的最好借口。各位看官看到這里有點迷惑了?整個華為不是任正飛的嗎?這是他自己家裡的事情。其實,華為之所以能夠起來是依靠國家的大力支援,國家為華為注入了幾千億的資金來扶持華為的發展。因此為了肥水能留入自己家的腰包,慧通公司就順理成章地成立了。
2.慧通的經營范圍:除了華為內部的研發以外,慧通公司幾乎把華為的整個相關產業給把持了,包括飯堂,公關,禮儀,人力軟體外包等等。相當於任樹錄左手簽字,右手就直接和任正飛拿錢,舉個例子:北京華為研究所門口的牌子,如果按照市面的廣告公司來做的話,超不過2萬元,可是這個牌子包給慧通做了,呵呵,花了20萬。
3.慧通的軟體外包員工:現在任正飛已經把所有的軟體外包公司趕跑了,只留下了慧通公司,這樣做破壞了軟體外包的競爭機制,而且使慧通員工陷入了迷茫的狀態。目前在北京的慧通公司員工都沒有正式簽定勞動合同,而且他們也見不到任何慧通公司的管理人員,只是華為幹部處的人在和他們聯系。他們徹底地成為了華為做下腳料的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