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辦公 » 怎樣找電腦板的晶振電路
擴展閱讀

怎樣找電腦板的晶振電路

發布時間: 2022-06-09 09:16:47

Ⅰ 晶振輸出電路圖

三點式電容振盪電路。

Y1是晶體,相當於三點式裡面的電感,C1和C2就是電容,5404非門和R1實現一個NPN的三極體。5404必需要一個電阻,不然它處於飽和截止區,而不是放大區,R1相當於三極體的偏置作用,讓5404處於放大區域,那麼5404就是一個反相器,這個就實現了NPN三極體的作用,NPN三極體在共發射極接法時也是一個反相器。 一個正弦振盪電路要振盪的條件是,系統放大倍數大於1,這個容易實現,相位滿足360度,與晶振振盪頻率相同的很小的振盪就被放大了。接下來主要講解這個相位問題:5404因為是反相器,也就是說實現了180°移相,那麼就需要C1,C2和Y1實現180°移相就可以,恰好,當C1,C2,Y1形成諧振時,能夠實現180移相,這個大家可以解方程等,把Y1當作一個電感來做。

Ⅱ 電腦的晶振

晶振多在主板AGP或者PCI-E插槽,南橋的附近,像倒下的電容,粗細直徑在2毫米,長度在8毫米左右,上面還環繞著一根金屬絲.由於這里不能上傳圖片,所以很可惜不能給你看到了.
控制主板前端匯流排的頻率.

Ⅲ 電腦主板上哪個晶元周圍有晶振

您好!
你說你的主板上怎麼沒有晶振?因為近期出廠的主板技術升級了,電子元件集成化程度更高啦!廠家把很多外圍元件都封裝在IC裡面了,新主板與舊主板比較功能強多了,性能也大有提升,請你放心吧,你說的晶體振盪器也因技術提升,縮小體積而封閉在晶元中了。呵呵!(也可能體積外形變化你沒看到吧)

Ⅳ 請問什麼是晶振電路謝謝

晶振是晶體振盪器的簡稱,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並聯再串聯一個電容的二端網路,電工學上這個網路有兩個諧振點,以頻率的高低分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並聯諧振。由於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的接近,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並聯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並聯諧振電路。這個並聯諧振電路加到一個負反饋電路中就可以構成正弦波振盪電路,由於晶振等效為電感的頻率范圍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參數變化很大,這個振盪器的頻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並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
一般的晶振振盪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於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
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或12.5p
,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盪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晶體振盪器也分為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兩種類型。無源晶振與有源晶振(諧振)的英文名稱不同,無源晶振為crystal(晶體),而有源晶振則叫做oscillator(振盪器)。無源晶振需要藉助於時鍾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起來,所以「無源晶振」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有源晶振是一個完整的諧振振盪器。
諧振振盪器包括石英(或其晶體材料)晶體諧振器,陶瓷諧振器,LC諧振器等。
晶振與諧振振盪器有其共同的交集有源晶體諧振振盪器。
石英晶片所以能做振盪電路(諧振)是基於它的壓電效應,從物理學中知道,若在晶片的兩個極板間加一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極板間施加機械力,又會在相應的方向上產生電場,這種現象稱為壓電效應。如在極板間所加的是交變電壓,就會產生機械變形振動,同時機械變形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振動的振幅是比較小的,其振動頻率則是很穩定的。但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與晶片的固有頻率(決定於晶片的尺寸)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將急劇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壓電諧振,因此石英晶體又稱為石英晶體諧振器。
其特點是頻率穩定度很高。
石英晶體振盪器與石英晶體諧振器都是提供穩定電路頻率的一種電子器件。石英晶體振盪器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來起振,而石英晶體諧振器是利用石英晶體和內置IC來共同作用來工作的。振盪器直接應用於電路中,諧振器工作時一般需要提供3.3V電壓來維持工作。振盪器比諧振器多了一個重要技術參數為:諧振電阻(RR),諧振器沒有電阻要求。RR的大小直接影響電路的性能,也是各商家競爭的一個重要參數。

Ⅳ 電腦主板晶振電路在哪能把它改成表嗎

電腦主板晶振電路一般在南橋邊上。不能把主板改成表。
壞主板有2個處理建議:賣掉回收,或收藏(扔掉,浪費不考慮)。如果自己能分解利用的話,拆元件利用後再賣掉是價值最大化的處理辦法。

Ⅵ 晶振是什麼

晶振就是一些電子設備需要頻率高度穩定的交流信號,而LC振盪器穩定性較差,頻率容易漂移(即產生的交流信號頻率容易變化)。在振盪器中採用一個特殊的元件——石英晶體,可以產生高度穩定的信號。
晶振具有壓電效應,即在晶片兩極外加電壓後晶體會產生變形,反過來如外力使晶片變形,則兩極上金屬片又會產生電壓。如果給晶片加上適當的交變電壓,晶片就會產生諧振(諧振頻率與石英斜面傾角等有關系,且頻率一定)。晶振利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可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盪。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絕對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利用該特性,晶振可以提供較穩定的脈沖,廣泛應用於微晶元的時鍾電路里。晶片多為石英半導體材料,外殼用金屬封裝。
晶振常與主板、南橋、音效卡等電路連接使用。晶振可比喻為各板卡的「心跳」發生器,如果主卡的「心跳」出現問題,必定會使其他各電路出現故障。
應用
1. 晶振電路在彩色電視機電路中的應用
彩色電視機中的晶振電路一般用於系統控制電路和解碼電路中。
2. 晶振電路在電腦主板中的應用
晶振電路在電腦主板上也是比較常見的,主要有時鍾晶體振盪電路、實時晶體振盪電路、音效卡晶體和網卡晶體等
3. 晶振電路在電磁爐中的應用
在電磁爐電路中,晶體振盪器常用作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的時鍾信號源,時鍾信號是整機工作不可缺少的信號,如果沒有時鍾信號,那麼微處理器將無法啟動和工作。

Ⅶ 怎麼在multisim中模擬晶振工作電路

如圖所示。 1)在元件庫中找出對應的元件,並連接好電路。 2)然後將Vcc調出來,並修改電壓,放在繪圖區空白處即可。 3)點擊運行,即可在示波器上看到波形。怎麼在multisim中模擬晶振工作電路

Ⅷ 請問怎麼判斷電路板上的晶振是否起振如果不起振該如何解決

測量晶振腳上的電壓就可以知道了,起振以後的晶振兩腳對地電壓都在2v左右。如果不起振就更換它。

Ⅸ 在Altium designer原理圖中晶振怎麼找

在Altium designer原理圖中晶振在XTAL中可以找到。

工具/原料

軟體版本:Altium designer 9

操作系統:Windows 7 64 位 版本: 6.1

1、首先打開AD軟體,如圖

Ⅹ 單片機的外部晶振電路是怎麼回事,如何計算所選電容的

  1. 晶振是晶體振盪器的簡稱,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並聯再串聯一個電容的二端網路。電工學上這個網路有兩個諧振點,以頻率的高低分,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並聯諧振。由於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的接近,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並聯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並聯諧振電路。這個並聯諧振電路加到一個負反饋電路中就可以構成正弦波振盪電路,由於晶振等效為電感的頻率范圍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參數變化很大,這個振盪器的頻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2.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並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一般的晶振振盪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於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F或12.5pF,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F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盪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3. 如上圖:晶振是給單片機提供工作信號脈沖的 這個脈沖就是單片機的工作速度 比如 12M晶振 單片機工作速度就是每秒12M 當然 單片機的工作頻率是有范圍的不能太大 一般24M就不上去了 不然不穩定。
    晶振與單片機的腳XTAL0和腳XTAL1構成的振盪電路中會產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頻率的波) 這個波對電路的影響不大 但會降低電路的時鍾振盪器的穩定性 為了電路的穩定性起見ATMEL公司只是建議在晶振的兩引腳處接入兩個10pf-50pf的瓷片電容接地來削減偕波對電路的穩定性的影響 所以晶振所配的電容在10pf-50pf之間都可以的 沒有什麼計算公式。
    晶振電路中如何選擇電容C1,C2?
    (1)因為每一種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最好按製造廠商所提供的數值選擇外部元器件。
    (2)在許可范圍內,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雖有利於振盪器的穩定,但將會增加起振時間。
    (3)應使C2值大於C1值,這樣可使上電時,加快晶振起振。
    在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應用中,需要注意負載電容的選擇。不同廠家生產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特性和品質都存在較大差異,在選用,要了解該型號振盪器的關鍵指標,如等效電阻,廠家建議負載電容,頻率偏差等。在實際電路中,也可以通過示波器觀察振盪波形來判斷振盪器是否工作在最佳狀態。示波器在觀察振盪波形時,觀察OSCO管腳(Oscillator output),應選擇100MHz帶寬以上的示波器探頭,這種探頭的輸入阻抗高,容抗小,對振盪波形相對影響小。(由於探頭上一般存在10~20pF的電容,所以觀測時,適當減小在OSCO管腳的電容可以獲得更接近實際的振盪波形)。工作良好的振盪波形應該是一個漂亮的正弦波,峰峰值應該大於電源電壓的70%。若峰峰值小於70%,可適當減小OSCI及OSCO管腳上的外接負載電容。反之,若峰峰值接近電源電壓且振盪波形發生畸變,則可適當增加負載電容。
    用示波器檢測OSCI(Oscillator input)管腳,如何解決容易導致振盪器停振的問題?
    部分的探頭阻抗小不可以直接測試,可以用串電容的方法來進行測試。如常用的4MHz石英晶體諧振器,通常廠家建議的外接負載電容為10~30pF左右。若取中心值15pF,則C1,C2各取30pF可得到其串聯等效電容值15pF。同時考慮到還另外存在的電路板分布電容,晶元管腳電容,晶體自身寄生電容等都會影響總電容值,故實際配置C1,C2時,可各取20~15pF左右。並且C1,C2使用瓷片電容為佳。硬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