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選擇合適的電腦音箱
選音箱,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個人選音箱就是這么來的,你也可以參考一下
1,看看自已主要的用途,你是一般只是閑的時候聽聽歌,看看片,還是音樂發燒友?玩游戲的可以靠邊站
2,覺得什麼樣的音箱適合自已,適合自已的放置空間和環境搭配
3,審美什麼的是個人的事,主要看外觀能不能接收
4,音質什麼的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低音應該少不了吧,那麼要求不高,還是2.1音箱吧
5,口袋裡裝了多少鈔票呢,可以投入多少到這個音箱上去呢,音質神馬的還是先靠邊,沒錢也不行啊
6,選個什麼牌子好呢,腦袋沒被門板夾過的,就要選口碑好的知名品牌啊,雜牌的效果也能糊弄一批人的,保佑你不是其中之一,試音碟神馬的可以直接不用聽了,讓你試音還不給你最好音質聽嗎?山寨音箱也給你忽悠住,你能聽出個鬼啊,:) 一般真聽不出,所以這招沒什麼用
7,對於在哪兒買,要好好想一想,多方面參考一下,天貓,京東,蘇寧還是XXX,實體店裡也不錯,就是黑心的鬼太多,總想謀害本宮錢包里的票票........ 要比價格比服務,七天無理由包退換,又帶運費險的最好。你可以好好聽....聽.....聽..... 還可以換著聽
8,要是你只是小白,要求又不高,然後只要能發聲的音箱,那麼20-30元的音箱有很多,隨便挑,不要浪費我的寶貴時間!!
9,到底要不要帶藍牙功能的呢?要不要呢??要不要呢???.................
10,這是全網最優質的音箱選購心得,你說是不是??? 是不是嘛?敢說不是嗎?!
最後,你要是對音箱一竅不通的話,可以去電腦網上或京東,天貓上看看別人的推薦或使用心得,當然科普一下是必要的,必竟多了解些沒壞處,啥都不懂,就好像對**彈**樂器,也沒用啊。。。。你說是不是? 注: 萬一你看到有錯別字請自動忽略
Ⅱ 如何挑選電腦音箱
一般來說是不看牌子,就用耳朵聽,高中低音平滑,高音清脆,干凈、中音飽滿,低音厚實,不拖拉。
然後從品牌中挑選。外觀自己喜歡就可以。我就是這樣買音響的。
如果很注重。那麼就仔細看完。
.阻抗與靈敏度
阻抗:英文名Impedance,它與我們日常所說的電阻有所不同。在直流電中,我們把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而在交流電中,除了電阻會阻礙電流以外,電容及電感也會阻礙電流的流動,這種作用就稱之為電抗。所以,將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稱之為阻抗(-_+,其實就是電阻和電抗的合體么~~),其單位為Ω。
音箱常見的額定阻抗有4Ω、6Ω、8Ω、16Ω等。由於目前音箱使用晶體管或集成電路功率放大器驅動的佔主導地位,而這類放大器一般都不用輸出變壓器。所以,連接喇叭的阻抗大都也就在4-16Ω的范圍內。而在使用中,我們應按功放要求選擇喇叭的阻抗。
靈敏度:英文名為Sensitivity,它是指每輸入1毫瓦的功率時,音箱所能發出的聲壓級(聲壓的單位是分貝,聲壓越大音量越大),其單位是dB。另外,它還意味著在同等音量下靈敏度高的音箱,能表現更多聲音細節。
由於這兩項參數之間有很多關聯,通常情況下我們將阻抗和靈敏度結合在一起,來判定音箱是否容易被推動。不過好在,目前的多媒體音箱大多都是有源的,一般是不用考慮能否被推動的問題的。
2.分頻器
這個好理解,我們平時所說的X分頻就和它是一個理兒。通常說來,三分頻音箱的性能應比二分頻音箱好。這是因為,三分頻增加了一個中頻揚聲器單元,可使中音更加醇厚。
另外,這樣還可以使三個揚聲器各自分擔的功率減少,從而讓整個音箱可以承擔更大的功率和輸出更大的音量。當然,三分頻音箱由於增加了一個中音單元與一個分頻器,其價格比同檔次的二分頻音箱貴。
3.揚聲器口徑
揚聲器口徑,即指其直徑。低音揚聲器的口徑一般為20-38cm,另外也有60cm或72cm等超大口徑;中高音揚聲器口徑一般為2-6cm,也有大於9cm。
雖然說,低音揚聲器口徑越大低音越渾厚越好,但也是有一定極限的。因為口徑越大,其紙盆在振動時越容易產生變形,從而產生分割振動,引起失真。所以,在注意它大小的時候,還得看下它的設計等其它方面。
4.重量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指音箱的凈重。一般來說,音箱越重質量越好。這是因為,越重的音箱說明其選用的箱體板材越厚實或者其內部的磁鋼越大,而這些都會對提升音質有很大的幫助。
5.頻響范圍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響區間為20Hz-20KHz,目前市面上的音箱幾乎都能達到。但偶爾會看見一些產品的最小頻響小於20Hz,或者是最大頻響大於20KHz。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些無所謂了,反正也聽不見的,因此沒必要宣揚這個。而實際上,頻響區間比這個大的耳機其音質效果會更好。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一直音箱的頻響范圍只能達到20Hz-20KHz,那麼它的兩端實際上是其聲音的極限,因此很容易失真。而范圍超出20Hz-20KHz的話,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就在其正常表現范圍之內,聲音會有所保證。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盡量購買時頻響范圍更大的產品。
另外,現在有些廠商雖然標出了音箱的頻響范圍,但沒有標出其有效范圍。例如:一對音箱標明頻率響應范圍20Hz-20kHz,而另一對音箱標明為30Hz-17kHz±3dB。兩者相比後者似乎沒有前者的頻率響應寬,但事實上,後一對音箱的頻率響應曲線標明了只在±3dB范圍內變化,因此後者比前者好。
參數只能說是測試出來的音箱的一些基本的素質,大家更多關注的則是音箱的實際表現——音質。而常見的音質評價的術語有:音域、音色、音染、失真、瞬態響應、解析力、層次感、低音下潛及彈性等。現在,我們逐一來看一下。
6.音域
音域,指樂器或者人生所能達到的最高音與最低音之間的范圍。可見,它與頻響范圍是有很大的關聯的。不知道大家如何,反正小編在通常情況下,將音箱能夠正常發音的范圍當作其音域。這樣做的原因是,保證大家能夠聽見最真實的那部分聲音,對於兩端失真的地方該捨去就捨去。不過,實際中音域不並不像頻響范圍那樣用准確的數字來表達,而是靠聽感來描述,這就要考驗大家的耳朵了。
7.音色
音色,簡單說來可以解釋為聲音的「顏色」。它與顏色有些類似,也有冷暖之分,只不過,這個「顏色」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耳朵聽到並感受到的。一般說來呢,說音色比較暖和表示聲音越柔軟,聽著很舒服;而音色越冷則表示聲音太硬或者是太尖銳,聽著背心發涼。除了這些之外,有的時候音色也可以用美、高貴來形容。總之,音色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美感,可意會不可言傳。
8.音染與失真
之所以將音染與失真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倆表現出來的聲音都不是真實的。我們現來說下失真,很明顯它的意思就是失去聲音原始的味道,而且這種失去程度比較深。例如,變音、走音都是失真的一種情況。而音染是指在原來的聲音上加上了一些本來沒有的特性,就好比繪畫一樣,多塗染幾筆雖然還是那個顏色但是有深淺之分了。所以,只要在一定范圍內的音染,還是對聲音音質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的。而要超過了這個范圍,那麼就屬於失真了。
9.瞬態響應及解析力
另外,我們常常還可以見到解析力一詞,它是指音箱對音樂的細微變化的表現能力。小編認為,瞬態響應應該算是解析力的一個方面,但它更多的是指那種大開大闔的聲音的變化。而解析力則還包括連續、悠揚的聲音在聲音變化上的表現。因此,小編個人覺得將兩者結合起來比較合適。
10.層次感
如果說一款音箱的聲音層次感好,是說它可以將各種樂器的聲音清晰的分離出來。如果說各種的聲音混雜在一起,聽得都差不多,那麼就說明它的層次感差。尤其是對愛看戰爭題材影片的朋友來說更是如此,想像下在火爆的戰斗場面中只能聽到爆炸而聽不到子彈聲將會是多麼別扭!
11.低音下潛及彈性
由於,多數人比較喜愛低音的,因此有關低音的描述更多了,而最常見的就是低音下潛及彈性。所謂低音下潛,指的是音箱所能回放的最低頻率。如果我們簡單理解的話,可以認為重低音的豐潤程度及延伸感、空間感。就好比潛水一樣,一直在往下潛但又沒有觸底的感覺,這樣的話說明低音下潛比較好。
至於說到彈性,它是比較抽象的,是一種純屬感覺的東西。一般說來,這個可以由鼓點比較清楚表現出來。如果,鼓點有力度不幹澀,但又讓人感覺很飽滿,這種低音會讓人聽著很舒服,可以說其彈性比較好。
不管是參數還是術語,它們反應的是一個音箱的基本性能,所以大家必須要去了解它們。尤其是在我們無法親自試聽的時候,更要憑它們來主觀判斷一款箱子的好與壞。這就好比去酒店吃飯,當不知道某道菜什麼味兒的時候,你肯定會注意它的食材以及好看與否。
選購上,建議您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盲目地聽店主的推薦和介紹,買這種東西絕對不可以心急。最好之前樓主多去一些音響論壇先去具體了解些音響知識。個人建議樓主去高級別的鑽石賣家購買,與賣家多聊聊,還可以通過聊天軟體向曾經購買者那裡了解些實際使用狀況,這樣總比被單方面地聽店主忽悠強。
Ⅲ 電腦配置音箱怎麼選擇
你好!如果只求能發個聲音,那麼就選擇廉價的USB音箱,如果追求音質,那麼就選擇有源音箱,這個價格從幾十元到一兩千的都有,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對音質要求來選擇。
Ⅳ 怎樣挑選電腦的音響設備
這有個燒友的文章,可以參考下,個人認為是篇強做
挑選購買發燒音響經驗談
李大為
購買音響不僅要眼觀、耳聽,更重要的是明辨,從挑選品牌、型號,不斷地奔波於搭配、比較、試聽,痛苦地在預算和理想之間作出妥協,還要通過各種雜志、互聯網翻查各種資料,拿到更多的評論,到最後還要選擇好的經銷商,畢竟市道不好,JS(奸商)使用的手段層出不窮,輕者買到高價貨,重則買到假貨。本人近期也在物色適合自己的器材,積累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
因為音響買回去是給自己聽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特定音樂種類,或是古典;或是搖滾;或是民謠;或者歌劇;或者爵士等等,我相信沒有人會同時喜歡上所有種類的音樂,就算是興趣特別廣泛的人,也是會對某幾種類別的音樂情有獨鍾。而對於器材,往往只能擅長表現一定范圍的音樂種類,例如歐洲方面以英國為代表的音箱,以其醇厚、甜美的特性尤其擅長表現器材,則在動態和力量方面取勝,適合播放一些動態大的音樂,例如電影音樂、搖滾或者大場面的配樂,因而HI-FI界有「英國聲」、「美國聲」的說法,代表兩種最常見不同風格的流派。
二、挑選好的音響經銷商
我認為挑選好的經銷商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因為我們最後都要通過經銷商才能把所有器材買到手。先定一個好的經銷商,不但保證自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同時好的經銷商還會對挑選、比較到最終的購買整個過程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選擇到好的經銷商,將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買到滿意、貨真價實的器材。
a.從店面看
現在經銷商一般分成兩大類,一種是主要做「街客」的,就是不懂什麼HI-FI,僅看產品外觀的價格,銷售人員說幾句好聽的話就飄飄然掏錢的那種。這種店面一般都是裝修得富麗堂皇,擺上幾大組器材整天猛播《劉德華演唱會》之類的。如果你真的想買HI-FI就趕快逃吧,那裡是賣傢具的!另外一種就是主要做HI-FI發燒友的生意,這樣的店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一般會有兩種:一種主要做零售的,這些店一般裝修都很樸素,裝修設計著重考慮的是聲學原理。一般會設專門的聽音區,隔音效果比較好,大門一關就可以將外面櫃台的聲音隔開了。這種試音室能比較好地聽出器材的「全貌」,因此這是最基本必備的條件。
b.從店員的推銷方式來看
店員的素質可以真實反映一家店的水平。可以說,現在很多常見的音響連鎖經營店,廣告做得很足,但其店員都銷都是沒有什麼HI-FI知識的,這個就不說了,即使不少銷售知名HI-FI品牌的代理店,其店員的素質依然不敢恭維。如果你看中哪款器材,提出試聽的時候,他們會問你什麼時候買,如果真的想要就可以進行試聽(奇怪,我沒有試聽怎麼能決定買呢?這點邏輯都不懂?)這樣的店純粹就是騙子。或者即使給我試聽了,隨隨便便接上就讓你聽,怎麼能聽出效果呢?說白了,這些店員就是沒有HI-FI素養。好的經銷店的店員,是非常理解和了解發燒友的購買過程和心理,知道會玩HI-FI的人沒有多次的試聽比較是不會隨便下決定的,所以他會表現得很耐心,一般要哪台器材就接哪台器材讓你聽,想聽什麼碟就放什麼碟,而且盡量會按排一個最好的環境讓你聽到器材最精彩的演繹(器材播放得不好我會買嗎?)。在你試聽的時候,除非你跟他說話,否則他不會打擾你,不會即時推銷器材如何好如何好,但會給你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在廣州,目前我覺得做得非常不錯的有好幾家,我有時候為了聽一款器材反復去打擾他們,他們都很耐心地招待我。象廣州的丫琴音響,坐落在大沙頭一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c.從經銷商負責人的談論內容看
一般經銷商老闆都懂一些HI-FI知識,但懂多少就會因人而異了。店好的一般是懂行的老闆,他本身就是發燒友,而且很客觀評論各種器材的情況,所以交談中可以得到許多音響和音樂的知識;相反一些不是太在行的老闆只會說,這台機效果好啊,音色漂亮,層次分明等等一大推「行貨話」。還有一種是處於中間層次的老闆,這部分的老闆本身具有比較好看音響知識和搭配經驗,但是商業味道比較濃,往往對自己代理的器材稱贊有加,但對不是自己代表的器材廉價很低或者迴避評價。這部分老闆就要小心應付,要分辨其議論的真實性。我曾經了解到有一個電台音響節目的主持人,本身就是開店的,所以他在給聽眾做推薦的時候,推薦的幾種都是他自己店裡代理的產品,這算是比較有商業頭腦的老闆,但最終對顧客卻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d 看有否網站和自己的論壇
經銷商一般很少有網站,做得好的也不多,可能不少經銷商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網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個平台,讓顧客和銷售商有一個溝通的平台,敢開網站敢開論壇的,說明非常重視顧客的反饋意見,也重視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這種經銷商是值得依賴的。象天津愛HIFI音響平價屋音響店,老闆叫趙立明兄,不僅僅是做生意,還專門開網站普及音響知識,他的論壇相當的火,而且對待每一個來看音響的朋友都非常熱情,據說為人和人品相當有口碑\發燒友對其的評價很高。還有北京的老關,自己做膽機出了名,但價格一點也不漲,用料反倒越來越好,現在開了網站和公司,影響越來越大。
三、不要迷信所謂的「名牌」
名牌往往是質量和實力的促進證。在音響界,各種名牌有許多,在不熟悉每個名牌下面產品系列的特性時,往往把名牌等同於「靚聲」,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誤區。現在音響市場還很不規范,許多音響廠商往往就是只炒作品牌,不做品質,往往做出一大堆牌子響亮的「音響家私」,例如會開設很多專賣店和概念店。另外,一些國內廠家原來在HI-FI的路線,開始把目標客戶轉向非發燒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銷售門面的裝修和過分追求器材的外觀,器材的內部質素並不見有太大的飛躍。而某些外國很有名氣的品牌,也開始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其素質相對原廠貨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相反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牌子(可能在HI-FI界已經比較有名氣,但業界以外的人知識不多),由於其注重提高素質大大多於注重品牌的炒作,反而可以製作出「靚聲」的產品,進口的器材更加是這樣,一些少人知道的牌子往往才是好東西,所以品牌要考慮,很多朋友都喜歡買老的音箱和2手進口音箱,我在天津愛HIFI音響平價屋看見很多喜歡買2手音箱的人,這樣的人似乎比較了解其中的原由,看來近幾年出產的音響的確不如以前的了。
四、不要相信外表
好的器材外表不一定好看,通常很簡練,對音質提升沒有用的功能能省就省,但製作工藝一定會好。「好看」永遠不等於「靚聲」。
五、不要比價格
對於音響器材,價格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基素質,10000元的器材當然會比1000元的器材好很多,但是賣5000元的器材就不一定比賣4500元的器材要好,檔次越接近的器材更加是這樣。因為每個廠商的設計水平不一樣,所用元件不一樣,零件進貨渠道不一樣,成本控制水平不一樣,銷售渠道費用不一樣,廣告投入不一樣等因素,造成水平接近的產品往往市場價格相差很大,因此不要迷信價格,一定要去聽和比較。而同一品牌下的情況相對好一點,定位高的器材用料方面一般都會比定價低的要好,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不排除廠家故意提高價格以提升某一款器材的檔次,用料可能都是差不多的貨色。尤其要特別注意一點,購買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個比較常見的價格心理誤區,具體是當你看中一款器材,比如8000元的一對音箱,而且你覺得自己有經濟能力進行這筆投資的時候,往往你的購買思維就被目前這件器材鎖定了,當你去聽另外一對賣6000元的音箱時,往往由於自己的購買思維被銷定以及價格心理的影響,很多時候會認為6000元的音箱各方面都不及8000元的箱子。由於你買得起8000元的箱子,錢沒有花盡總覺得不舒服,自然最後就會選擇8000元的音箱。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購買定性思維,我剛才已經提到,價格貴的不一定真的比價格低的好,或者可能是各有長短,因此買的時候,盡量不要帶著「價格」這個有色眼鏡去感受器材。
Ⅳ 台式電腦音響怎樣選擇,需要普通的還是5.1音響。
推薦:
1.漫步者2.1電腦用足夠了且音質確實不錯,由於有低音炮低音很有震撼力,另外在兩個輔助小喇叭的作用下,發出清澈的中高音。更適合電腦桌面小功放,音質優雅、動聽。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價錢高了質量自然就好一點。你可以到網上看看,選擇自己喜歡的漫步者音響。
2.如果你有動手的能力,自己也可以組裝一個功放,也是很不錯的,花錢也少,另外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可以用TDA2030集成功放塊、板子(成品板子、散件都可以)做一個功放機,推動5吋、6吋低音喇叭也不是很難,周圍元件也不多,只要按照線路焊接無誤,成功率很高,音質也很不錯,低音也豐富。用MP3、CD、微機、手機的耳機插孔做音源,功率也不小。很多成品音響也是用這個功放塊,很受廣大愛好者的青睞。
Ⅵ 台式電腦音箱選擇哪個
我的台式電腦用的是索愛L15台式音響,這款台式音箱它內置藍牙5.0可以進行無損傳輸,而且在進行連接播放的時候一點都不卡頓,雙喇叭+獨立低音振膜,讓你體驗勁爆的低音震撼!機身在搭配360度的立體環繞上,讓音量和音浪再上升一個級。
外面搭配的是一個絢麗氛圍燈特別的炫酷,當你在聽勁爆音樂的時候,再搭上炫彩的燈光,讓你的聽覺和視覺融為一體,效果拉滿能夠讓你聆聽到四面八方的環繞音效,家裡PARTY 蹦迪可以覆蓋一樓到三樓的那種,真的是超級棒。
Ⅶ 怎樣挑選音響
首先,常見的電腦音箱主要分為敞開式,封閉式,倒相式三類。第一種敞開式音箱已經淘汰,市面上已很少見到;而第二種封閉式音箱市面上還能常見,如一些低音炮和一些做為環繞聲用的小音箱等等;對於第三種倒相式音箱則是市場上電腦音箱的主流了,十有七八的電腦音箱就是採用的這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