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監測血糖的方法
一、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既往2~3個月平均血糖的指標,已作為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的金標准,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在糖尿病治療初期至少每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血糖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測一次。對大多數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控制目標為<7%。對於糖尿病病程很長、有嚴攔答重低血糖史、預期壽命較短、有顯著的並發症,或有嚴重合並症等情況的患者可適當放寬控制目標。檢測無需空腹,不受短期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變化的影響。
二、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可以反映檢測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評價患者短期糖代謝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對短期住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案調整後療效的評價,該指標可能比糖化血紅蛋白更有參考價值。
三、動態血糖監測
動態血糖監測需要使用通過特殊儀器來實施持續、動態地血糖檢測,一般每3~5分鍾自動記錄血糖數據,可連續記錄72小時,繪制出血糖變化曲線,更直觀地了解血糖的動態變化。在評估血糖波動和發現低血糖方面,該方法具有獨特優勢。
首選推薦使用該方法的人群:
1型糖尿病;
需胰島素強化治療(每日3次以上皮下注射胰島素或胰島素泵治療)的2型晌櫻糖尿病患者;
血糖波動大的糖尿病患者。
四、毛細血管血糖監測
包括患者的自我血糖監測以及在醫院內進行的床邊快速血糖檢測,是血糖監測的基本形式。它能夠反映實時的血糖水平,能夠了解如飲食、運動、情緒以及葯物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發現低血糖。
監測時間點:
一般一天中有8個時間點可以選擇,即三餐的餐前餐後、睡前及夜間監測。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h沒有進食所測的血糖,早餐前測的多為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監測一般選在餐後兩個小時。
監測頻率:
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葯物治療方案的不同來決定監測頻率。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的患者應每天監測4~8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後2小時、睡前及夜間血糖),直到血糖控制穩定。當病情穩定,飲食、活動規律、血糖達標後可每周監測1~2天,每天3~5次。
使用血糖儀注意事項:
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血糖儀,新買的血糖儀、啟用新的試紙及更換電池後需要對一起進行校正宴衡叢;
血糖測試用品存放在乾燥清潔處,試紙應在保質期內使用,更換血糖紙時要注意對准型號;
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步驟使用:采血時切勿擠壓采血部位獲得血樣,否則會干擾檢測結果。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果有助於評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程度,有助於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也可以反映降糖治療的療效並作為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周做好自我的血糖監測,每季度做好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必要時行動態血糖監測,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Ⅱ 什麼是電腦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也就是對於血糖值的定期檢查,實施血糖監測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對生活規律,活動,畢飢運動,飲食以及合理用葯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可以幫賣攔助患者隨時發現問中數胡題,及時到醫院就醫。
Ⅲ 電腦血糖監測是什麼軟體
是安測健康軟體。
根據查詢安測健康官網,安測健康電腦版軟體集健康檢測,健康查詢,智能交互等功能於一體的手機軟體,所以電腦清野血糖監測是安測健康軟體軟體。
軟體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台灣稱作軟體,是攜謹一系列答隱喊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
Ⅳ 血糖儀是什麼原理呢你有哪些了解
引言:血糖儀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每個老年人的家中都應該配備一個血糖儀檢測血糖。因為隨著老年人年紀越來越大,身上的基礎病也會伴隨而來,所以可以定時的做血糖檢查,及時能夠預防。那麼血糖儀是什麼原理呢?對於這些有哪些了解呢?小編帶大家一塊看一下吧。
三、測量血糖的時間及注意事項
不管血糖儀是什麼原理,它都是一項進行測量血糖的儀器,對於測量血糖的時候一定要空腹進行檢查,必須達到空腹8個小時才能測出最准確的值。在飯後進行測量時,要保證時間間隔在兩個小時,時間一定要准確,不然的話會影響測量結果的准確性。
Ⅳ 電腦血糖監測一般是怎麼做的
①一天監測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睡覺前的血糖); ②一天監測4次血糖(兩種選擇:三餐前加晚睡前,早餐前加三餐後2小時血糖); ③一天監測2次血糖(多種選擇:早晚餐前,早餐前、後2小時,午餐前、後2小時,晚餐前、後2小時); ④隨機監測血糖(不定時,不定次數)。選用原則及注意事項: ①一天監測7次血糖,無論是口服降糖葯、還是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在未能了解自己全天血糖變化時,一般需要連續1/3天或間隔1/2天監測血糖,以便為制定和調整降糖葯提供依據。 ②當血糖未達標時,一天監測4次血糖,在調整治療時最常用。對血糖總體控制差者,先選擇每天測定三餐前加晚睡前血糖,把基礎血糖控制好後再調整葯量降低餐後血糖,故後期可選用每天早餐前加三餐後2小時血糖。對於以餐後血糖升高為特點的患者也以選擇測定早餐前加三餐後2小時血糖為主。對血糖控制不達標的患者,每周也需測定2/4天每日4次血糖,根據血糖變化特點選擇不同測定模式,直到血糖控制達標。 ③一天監測2次血糖,適用於血糖控制達標且較穩定的糖尿病患者 。可根據平時生活變化情況交替選擇不同時點測定血糖,一般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測定頻率(每周至少6次,幾乎每日1次)要高於用口服降糖葯(每周至少3次,幾乎每2天1次)的患者。以前只測空腹血糖及午餐後2小時血糖(或早餐後2小時血糖),現在認為是不全面的,應當糾正。 ④隨機監昌蠢測血糖,適用於任何糖尿病患者在發生特殊情況、或有異常症狀時。 ⑤醫院門診只能測早餐前、後2小時及/或午餐後2小時血糖,其他血糖的測試是滿足不了的,需病人在家自己測試,故每個糖尿病患者必須自備一台血糖儀 ,並且隨身攜帶,也就是說外出時必須攜帶血糖儀 ,以便及時了解血糖的變化,便於及時調整治療,保持血糖的穩定控制。及時監測血糖,也可隨時捕捉特殊情況下的血糖變化,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如果血糖儀未隨身帶,當出現特殊情況等回家後耐皮陪再測,是捕捉不到當時血糖變化的真實情況的。 ⑥購買血糖儀不要圖便宜,要買好不買壞。因不同廠家生產的血糖儀與自己的試紙相配套,各廠家的血糖儀和試紙互不通用,故要買保證試紙供應的血糖儀。如果從國外購買血糖儀,先要了解國內本地區是否有配套的試紙,如果沒有配套的試紙,血糖儀就毫無用處。 血糖值是以靜脈血清(血細胞凝集後的液體部分)的血糖為標准,血糖儀是用全血測試血糖(包括血細胞),實際測試值應低於血清測試值,有些血糖儀將測試值修正到血清測試值,有些血糖儀未修正,值低於血清測握核試值,需要增加適當的比例,使用血糖儀時要注意這個問題,最好選用將測試值已修正好的血糖儀。溫馨提示將每天的血壓、體重,如何吃主食(總量及各餐的分配),如何用降糖葯,定期測的血糖及生活中的特殊情況,按日期都登記到監測記錄本上。看病時一定要攜帶此監測記錄給醫生看。
Ⅵ 最近聽好多人說起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它是個什麼原理啊
1監測原理CGMS探頭有三層結構: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和鉑電極。其中,美敦力探頭的鉑電極是目前國內唯一的3電極探頭,能最大程度降低雜質對電流信號的干擾。使用時,將答歲CGMS 探頭植入患者皮下,一般選擇腹部。探頭通過與患者皮下清備睜細胞間液中的葡萄糖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電信號。2. 血糖存儲
監測期間,需要每天向CGMS系統輸入最少2個指血值用於校正,一般建議每天輸4次指血。CGMS記錄器每10秒鍾從探頭接收一次電信號,將5分鍾的值平均後存貯起來。這樣,記錄器每天存貯約288個血糖值,還可存貯用戶輸入的進餐、運動等事件。每台記錄器最多可連續存貯兩周的數據(探頭一般每3天更換一次)。3. 數據下載和血糖圖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記錄病人三天血糖及活動情況(如進餐、運動、工作和入睡),這些數據通過下載器下載到電腦中,經過預裝進電腦中的專門軟體,便可自動生成完整的滾液血糖圖和統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