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診斷電腦故障
如何診斷電腦故障
設備替換法
所謂設備替換,就是當你懷疑哪個設備有問題時,用同樣功能(最好是同一型號)的設備替換它,如果替換後問題消失了,那麼多半就是這個設備出現了問題。
最小系統法
如果你不能確定是哪個硬體出現了問題,可以使用最小系統法來判斷。最小系統法就是去掉系統中的其他硬體設備,只保留主板、內存、顯卡三個最基本的部件,然後開機觀察是否還有故障。如果有,則可排除其他硬體的問題,故障應來自於現有的三個硬體中。如果沒有,則將其他硬體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個硬體後出現故障,發現故障所在後,再針對這個硬體進行處理即可。
程序升級法
很多人對驅動程序重視不夠,認為隨便裝一個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在購買硬體時已經有了驅動程序,為什麼硬體廠商還要不停地發布新版本的驅動程序呢?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廠商自己的產品更加的完善。
由於現在的硬體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數硬體廠商的硬體研發先於軟體研發,因此與硬體配套的驅動程序在剛發布時可能會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過不斷更新驅動程序來彌補這些缺陷。因此,升級驅動程序也是解決硬體故障的一項有效方法。
軟體測試法
診斷硬體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體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沒有記錄硬體信息的習慣或不知該怎樣記錄。計算機出現故障後,可能會無法進入系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在DOS下測試硬體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它的大小隻有582KB,放在軟盤里可以隨身攜帶,藉助於它就可以隨時診斷硬體故障了。
更改資源法
很多計算機故障都是由硬體間的資源沖突引起的,對此我們可以採用更改資源的方法來解決。用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屬性”一項,點擊“設備管理器”,選擇“按類型查看設備”,如果在列表中發現有設備被黃色的驚嘆號標出,那麼很可能是硬體間有了資源沖突。更改資源的方法是,用滑鼠左鍵雙擊標有驚嘆號的硬體,選擇“資源”一項,去除“使用自動的設置”前的選勾,選擇“更改設置”,將沖突的資源更改即可。
環境檢查法
對於一些突如其來的硬體故障,如開機無顯示等。我們先不要進輪櫻行深入的`考慮,因為往往我們會忽略一些細節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看看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如有沒有接通電源?開關是否已打開?電源插座有沒有通電?是不是所有的接線都連接上了?或許問題的根源就在其中。
CMOS還原法
有些用戶往往會因為好奇而改動主板CMOS里的一些設置,型攔而這恰恰是導致故障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電腦故障因此而起,那麼我們可以通過還原CMOS的設置來解決問題。方法非常的簡單,開機後按下鍵盤上的“Delete”鍵進入主板的CMOS,選擇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載入預設設置),按“Y”鍵確認,保存退出CMOS即可。
注冊表恢復法
有些用戶喜歡通過修改注冊表來達到對系統的優化設置或進行個性化設置,也有的用戶在上網瀏覽時被惡意程序改動了注冊表,一些故障就是因為對注冊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的。這時我們可以重新啟動計算機,並切換到MS-DOS方式下,在C盤根目錄下輸入並執行“scanreg/restore”進入注冊表恢復界面,然後選擇一個電腦完好時的注冊表文件,進行“Restore(還原)”,即可實現對注冊表的恢復。
精簡啟動法
部分計算機故障是在我們安裝一些軟體後出現的,如果此時計算機還可以進入操作系統,那麼我們可以卜桐胡在開始菜單中,運行“msconfig”程序,關閉啟動菜單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後如果故障不再出現,那麼問題多半是由某個自啟動的軟體造成的。
logged跟蹤法
如果計算機已無法進入到Windows中或進入後不正常,那麼我們可以採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啟動計算機,這樣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夠記錄下故障出現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啟動的方法是,在系統啟動時按下鍵盤上的F8鍵,會出現啟動菜單,選擇以Logged方式啟動,故障出現後,用Windows啟動盤重新啟動計算機,然後將C盤根目錄下的Bootlog、txt文件復制到軟盤上,在其他計算機上打開該文件,你會發現上面記錄了Windows啟動的整個過程,從中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⑵ 檢測電腦故障的簡單方法
檢測電腦故障的簡單方法
1、清除塵埃
飄浮在空氣中的塵埃是計算機一大殺手,使用一段後就可能因主板等關鍵部件積塵太多而出現故障,即便是在專用機房中也會如此。所以,對於使用了較長時間的計算機,應首先進行清潔,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板、外設上的灰塵。如果灰塵已清掃掉,或無灰塵,故障仍然存在,就表明硬體存在別的問題。
另外,由於板卡上一些插卡或晶元採用插腳形式,震動、灰塵等原因常會造成引腳氧化,接觸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層,重新插接好後開機檢查故障是否排除。
隨便說一句,鍵盤使用余粗凳日久往往會出現漏電、按鍵卡死等故障,此故障應及時處理,否則在輸入文件時將會鍵入一些錯誤的字元。處理時應把鍵盤用一個托架托起來,按鍵向下,打開鍵盤的`後蓋,用酒精清洗線路板及按鍵的觸點,並把卡死的按鍵下面的彈片適當撬起,使之恢復原有的彈性。
注意:軟盤使用中,臟污或被劃傷的軟盤插入軟碟機時會劃傷讀寫頭,損壞軟碟機。清洗磁頭時一定要十分謹慎,長時間不用的軟碟機凳空,可能在磁頭上會有銹蝕,此時不可使用清洗盤,具體做法是打開機箱將清洗劑滴在磁頭上,浸泡半小時後,用脂棉小心地擦拭乾凈。如果盲目地使用清洗盤勢必導致軟碟機讀寫頭的損傷,使軟碟機報廢。
2、看、聽、聞、摸
“看”即觀察系統板卡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燒焦痕跡,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當然了,不用說豎旅您也知道還要查看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這將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燒焦變色的地方,印刷電路板上的走線(銅箔)是否斷裂等等。
“聽”即監聽電源風扇、軟/硬碟電機或尋道機構、顯示器變壓器等設備的工作聲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統發生短路故障時常常伴隨著異常聲響,監聽可以及時發現一些事故隱患和在事故發生前即時採取措施。
“聞”即辨聞主機、板卡中是否有燒焦的氣味,便於發現故障和確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壓管座的活動晶元,看晶元是否松動或接觸不良。另外,在系統運行時用手觸摸或靠近CPU、顯示器、硬碟等設備的外殼根據其溫度可以判斷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用手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發燙,則為該晶元損壞。
3、拔插檢測
前面說過,計算機產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匯流排故障、各種插卡故障均可導致系統運行不正常。採用拔插維修法是確定故障發生在主板或I/O設備的簡捷方法。該方法就是關機後,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故障原因就是該插件板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拔插檢測時,還能從另一個方面排除計算機故障:一些晶元、板卡與插槽接觸不良,將這些晶元、板卡拔出後在重新正確插入可以解決因安裝接觸不當引起的微機部件故障。
4、交換檢測
將同型號插件板,匯流排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號晶元相互交換,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也可判斷故障所在。此法多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判斷故障部位,無故障晶元之間進行交換,故障現象依舊,若交換後故障現象變化,則說明交換的晶元中有一塊是壞的,可進一步通過逐塊交換而確定部位。如果能找到相同型號的微機部件或外設,使用交換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質量問題。
5、比較檢測
運行兩台或多台相同或類型相差不大的計算機,根據正常計算機與故障微機在執行相同操作時的不同表現可以初步判斷故障產生的部位。
6、振動敲擊檢測
用手指輕輕敲擊機箱外殼,若故障排除了,說明故障是由接觸不良或虛焊造成的。然後,可進一步檢查故障點的位置並排除之,只是此類故障難以檢測到確切的部位。
7、升溫降溫檢測
人為升高微機運行環境的溫度,可以檢驗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溫情況,因而及早發現事故隱患。降低運行環境的溫度後,如果故障出現率大為減少,說明故障出在高溫或不能耐高溫的部件中,此舉可以幫助縮小故障診斷范圍。
事實上,升溫降溫法是採用的是故障促發原理,以製造故障出現的條件來促使故障頻繁出現以觀察和判斷故障所在的位置,只是具體實施時要注意控制好加熱方法,溫度也不可超過攝氏40度。
8、運行檢測程序
隨著各種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焊接工藝越來越復雜,僅靠一般的維修手段往往很難找出故障所在,而通過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及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檢測,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測試的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但應用的前提是CPU及匯流排基本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
選擇時診斷程序時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並能顯示出錯記錄。
⑶ 計算機故障檢測原則,並作簡單解釋說明
1、先假後真:電腦故障有真故障和假故障兩種。在發現電腦xp故障時首先要確定是否為假故障,仔細觀察電腦的環境,是否有其他電器的干擾,設備之間的連線是否正常,電源開關是否打開,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等,排除了假故障之後,方可進行真故障的診斷與修理。
2、先軟後硬:所謂先軟後硬診斷原則,是指在診斷的過程中,先判斷是否為軟體故障,先檢查是否為軟體問題,當軟體沒有任何問題時,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從硬體方面著手檢查。
同時還涉及硬體知識,檢查時既要進行動態的通電檢測,又要進行靜態的斷點檢測。作為計算機技術人員,關鍵是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前提下,對故障分析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確的判斷能力。
(3)怎樣查看電腦故障簡單易懂擴展閱讀:
在微型計算機中,通常有一些功能相同的插件或集成電路晶元。交換法就是利用這一特性,將這些相同世梁的插件板或是元器件相互交換位置,來觀察故障的變化情況以確定故障發生的位置。
檢測步驟:
1、區分是軟體故障還是硬體故障:當加電啟動時能進行自檢,能顯示自檢後的系統配置清況,則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故障的原因是軟體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
2、具體數老確定是操作系統還是應用軟體故障:若是系統軟體故障則可能需要重新搜畢運安裝操作系統,若是應用軟體故障則應該調整應用軟體安裝
3、硬體故障的檢查步驟:若是硬體故障則需要首先分清主機故障還是外部設備故障即從系統到設備,再由設備到部件;由系統到設備是指計算機系統發生故障後要確定主機、鍵盤、顯示器、列印機、硬碟和軟碟機等是哪一個設備出問題。同時要注意關聯部分的故障。
⑷ 怎麼檢測電腦的故障原因
電腦開不了機,不能進入自檢,CPU和顯卡的風扇都轉,可以用以下方法得知是什麼問題:
1、觀察法,看主機的電源燈是否正常,能正常顯示那渣含么可以排除電源問題,否則換電源(或查電源線路 插座 等)。
2、聽聲音,可以根據BIOS的開機自檢報警聲來判斷,如果沒有警報聲可以確定兩個原因(主板故障或顯卡故障或其它插卡故障),可用第三種方法試。
3、插拔法,把CPU、內存、顯卡等包括其它的插卡,拔下來(最好用刷子把灰塵掃掉,注意不要弄到水),用橡皮擦把內存或顯卡的散梁畢金手指擦一遍,再插回去或換個插口,擦內存的時候要兩邊同時下去快速的插好,不要一邊一邊慢慢推下去。
4、替換法,把其它電腦正常使用的上述設備逐一替換過去,注意不要同時替換所有的設備。
5、重裝系統,如果是軟體問題(沒有上述現象就應該是沖芹軟體或系統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安裝系統。
⑸ 怎麼檢查電腦硬體故障
電腦硬體故障常用檢查法
敲擊法
機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的情況,往往是由於插接不牢、焊點虛焊及接觸不良造成的。這時可用小橡皮錘輕輕敲擊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觀察出錯的機器是否恢復正常,正常的機器是否出錯,而“手壓”則是將可疑的部件用手壓牢,再重新開機,看故障是否消除。
測量法
測量法是分析與判斷故障的最常用的有力方法,按照所測量特徵參量不同,又可分為電阻測量法、電流測量法、波形測量法等,測量的常用工具是萬用表。
最小系統法
指電腦能運行的最小環境,即電腦運行時主機內的部件最少(指在主板上插入CPU、內存、顯卡,連上顯示器和鍵盤,甚至鍵盤也不接),如果在最小系統時電腦能啟動則故障應發生在沒有載入的部件上。
交換法
“交換法”是把相同的插卡(如PCI卡、內存條等)互相交換,觀察故障變化的情況,幫助判斷、尋找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如果在電腦內部沒有相同的`,那麼也可以找一台工作正常的電腦,將懷疑有問題的部件交換使用。如故障發生在這些部分,用此法就能十分准確、迅速地查找到問題。
插拔法
將板卡拔出或插入來尋找故障原因的方法。一塊一塊地拔出插件板,即每拔出一塊板卡,就開機檢查機器的狀態,一旦拔出板卡後故障消失,說明故障在該板卡上,此法亦適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替換法
用好的板卡或好的組件替換有故障疑點的板卡或組件的一種方法,其方法簡單易行、方便可靠,對大規模集成電路尤其適用。
程序診斷法
一般電腦系統都配有開機自檢程序、高級診斷程序、專用診斷程序。這類程序一般具有8個功能測試模塊,可對CPU、存儲器、顯示器、軟硬碟、鍵盤、列印機介面等進行檢測,通過顯示錯誤信息,提供錯誤代碼以及發出不同聲響,為用戶提供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利用這類程序可方便地檢測到故障位置。
排除病毒法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輕則影響機器速度,重則破壞文件或造成死機。為方便電腦的故障排除,必須准備無病毒的啟動盤、殺毒軟體和磁碟修復軟體等,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碟不能啟動等故障現象。
⑹ 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
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 篇1
一、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啟動無任何報警,電源、處理器故障
正常啟動電腦都應該是「滴」一聲然後屏幕亮起,自檢進入系統。如果開機加電無任何反應,也沒有報警聲,只能是兩個地方出現問題:電源和處理器。這種情況下處理器故障的幾率會更高一些,這是因為電源如果是徹底損壞,是無法加電的,也就是沒有任何反應。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處理器輔助供電沒有插上,很多小夥伴裝機都容易遺漏這個事情。
處理器故障的可能性也要區分,一種是處理器確實損壞了,那肯定無法開機;另一種就是主板BIOS設置有問題,所以不能啟動自檢,不過近幾年的主板在這部分改進不少,這種故障幾率幾乎很難見到了。
二、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啟動亂報警,內存或者顯卡故障
這類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比較容易,因為,不同於處理器,顯卡或者內存出現故障時電腦會有提示音,滴滴滴。當然響聲也有區別,這個因為主流的BIOS系統有好幾種,後面列舉了一些基本情況,方便大家自行判斷。需要注意,這個報警聲出自主板上的蜂鳴器,如果主板沒有自帶蜂鳴器,就必須通過插針連接機箱上的喇叭了,否則是聽不到報警聲的。至於區分BIOS的方法,可以看啟動自檢畫面左上角的圖標判斷。
報警聲含義:
AWARD BIOS顯卡故障響聲:一長二短。
AWARD BIOS內存故障響聲:一長一短或持續一聲長響。
POENIX BIOS顯卡故障響聲:三短四短二短。
POENIX BIOS內存故障響聲:一短三短一短、一短三短二短、一短三短三短、一短四短一短、一短四短二短、二短一短一短。
AMI BIOS顯卡故障響聲:八短。
AMI BIOS內存故障響聲:一短、三短、二短。
三、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啟動系統時死機,硬碟故障。
自檢完成後讀取盤啟動,這時候如果發生卡死現象,除了系統軟體故障外,最大的可能是硬碟故障。不過這種情況本身就比較少見。如果是遇到這種情況,最好製作一個PE系統由U盤啟動對磁碟進行檢測,以確定故障情況。
四、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運行時花屏,顯卡故障。
系統在正常運行的時候,如果出現花屏之類的顯示問題,99%的情況是顯卡的顯存出現問題了,這種情況只能維修,故障無法自行排除。另外,如果是屏幕突然缺色,比如偏紅、偏綠、偏藍這種情況,多半是顯示器連線出問題了,筆記本的話就是顯示屏排線出問題了(斷接或者沒插緊)。
五、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運行時畫面卡主,顯卡故障。
這種情況也是顯卡故障,不過換了角色,是顯卡核心出現問題了,長時間滿載運行的核心過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或者是核心本身不穩(缺陷之類)也會出現這個問題。這種情況於顯存故障一樣,都是自己無法修復的,需要送修。
六、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運行出錯藍屏重啟,內存故障。
系統運行藍屏重啟,如果排除軟體問題或者硬碟讀寫錯誤,那就只有一個情況了:內存故障。無論是否超頻,試試看能否降頻運行內存(BIOS內調整),如果故障依舊,說明內存顆粒有損壞的可能,需要更換。另外,如果是不同品牌、乃至不同容量的內存混搭,也容易出現這種錯誤。
最後,還有一個最麻煩的故障,主板故障。很多時候故障出現,但是處理器、內存之類的都可以確定沒問題,那隻能是主板出錯了。這個電腦故障診斷起來相對比較麻煩,盡管有些硬性故障通過不同BIOS品牌的報警規則聲音可以判斷,但是大部分情況是根本無從入手。當然,如果你擁有一個Debug卡就不用那麼麻煩了,根據Debug卡顯示數值,對應隨贈手冊,找到對應BIOS的代碼故障說明就一目瞭然了。
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 篇2
早晨有朋友來電話說電腦又不能用了,要我快去。這位朋友屬於成長型,經常把電腦搞得半死不活的,讓我收拾他弄的爛攤子。廢話不說,拿起軟體包直奔他家。開機響起一連串清脆而詭異的怪叫後出現了如下提示:
Award BootBlock BIOS V1.0
Copyright(c)2000,Award software,Inc
BIOS ROM checksum error
Detecting floppy drive A Media
lnse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
好在我的英文還行,勉強能讀懂,看起來是需要軟盤引導了,帶來的光碟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了。原先在其它電腦公司打工時,曾經碰到過一次這樣的情況:那次是客戶家裡突然斷電造成的,由於主板在保修期,我就二話不說讓拿去返修了。今天朋友的主板已過質保期,我也是不得不自己動手試試了。首先詢問他到底干什麼了。他說自己學著刷主板的BIOS了。刷完重啟就這樣了。噢,如果這樣的話,興許有救吧!馬上開工……
從上面的英文來看,需要插入系統盤,不過朋友裝的是Windows XP,根本沒有系統盤,只好從我的Windows 98系統里製作了一張啟動盤,嘗試著看看有什麼效果。軟碟機發出「吱吱」的響聲開始引導了!一陣驚喜之後,伴隨著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單詞「Error!」的出現,我又郁悶了。看來嘗試失敗。仔細想想,刷新BIOS引起的故障,BIOS程序很有可能已經遭到破壞。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一定要重新刷BIOS程序了。朋友的主板是技嘉的GA-8IE2004P,馬上從網上下載了這款主板最新的BIOS程序,解壓後,生成了三個文件:8ie 2004p.f5、FLASH879.exe和Autoexec.bat。前面兩個分別是BIOS程序和刷新BIOS的工具,這兩個倒是很自然的。最後那個可執行文件,從文件名看來是自運行的引導程序,有了這個程序,解決問題就更簡單了。將文件拷進軟盤,放入軟碟機按回車鍵,軟碟機又發出了吱吱嘎嘎的聲音,一陣亂響後,屏幕顯示需要重啟。很顯然,故障已經排除了。重啟電腦,果然出現了自檢的畫面,問題終於被我擺平啦!
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看到,朋友刷新BIOS出現了問題,這時電腦就要依靠BootBlock引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下載主板的BIOS程序拷進軟盤,讓電腦讀取軟盤信息修復BIOS。這里我要提醒一下各位朋友還有一種情況是:「CMOS checksum error」。而這種情況與我上面碰到的情況完全不同,盡管粗看起來沒什麼兩樣,只有CMOS和BIOS不同。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電力供應不足造成的,比如超頻失敗後CMOS放電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恢復CMOS原始設置;如果再次出現這個問題,那隻能更換主板上面的鋰電池了。如果更換了電池都無效,那就意味著CMOS晶元已經損壞,只能送修了。最後要提醒朋友們:刷新BIOS時,還要加上一萬個小心。
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 篇3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 無顯示,首先我們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數據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1.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 免跳線主板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 鋰電池 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 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常見故障二: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 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 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板驅動程序後出現死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雜牌主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板驅動程序裝完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dows 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序在Windows 98下不能被卸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找到最新的驅動重新安裝,問題一般都能夠解決,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裝系統。
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 use 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在生活中遇到電腦故障時,還需要多總結,善於發現其規律,一般的小故障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除了解決電腦的故障,平時的保養也是有效預防電腦故障的一種手段。在使用時多注意降溫,定時清潔主機灰塵,經常查殺病毒等。如果遇到復雜的情況無法自行解決時,還是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拿到售後進行處理。
⑺ 如何檢測電腦故障
一、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啟動無任何報警,電源、處理器故障
正常啟動電腦都應該是「滴」一聲然後屏幕亮起,自檢進入系統。如果開機加電無任何反應,也沒有報警聲,只能是兩個地方出現問題:電源和處理器。這種情況下處理器故障的幾率會更高一些,這是因為電源如果是徹底損壞,是無法加電的,也就是沒有任何反應。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處理器輔助供電沒有插上,很多小夥伴裝機都容易遺漏這個事情。
處理器故障的可能性也要區分,一種是處理器確實損壞了,那肯定無法開機;另一種就是主板BIOS設置有問題,所以不能啟動自檢,不過近幾年的主板在這部分改進不少,這種故障幾率幾乎很難見到了。
二、 常見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 啟動亂報警,內存或者顯卡故障
這類電腦故障診斷的方法比較容易,因為,不同於處理器,顯卡或者內存出現故障時電腦會有提示音,滴滴滴。當然響聲也有區別,這個因為主流的BIOS系統有好幾種,後面列舉了一些基本情況,方便大家自行判斷。需要注意,這個報警聲出自主板上的蜂鳴器,如果主板沒有自帶蜂鳴器,就必須通過插針連接機箱上的喇叭了,否則是聽不到報警聲的
⑻ 電腦無法開機,如何判斷是哪個硬體故障
故障現象一:打開電源,按下開機按鈕後,電腦無任何動靜。
分析:此時電源應向主板和各硬體供電,無任何動靜說明是供電部分出了問題。(包括主板電源部分)
檢查思路和方法:
1、是電電源問題,請檢查電源插座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正常。
2、機箱電源問題,請檢查是否有5伏待機電壓,主板與電源之間的連線是否松動,如果不會測量電壓可以找個電源調換一下試試。
3、主板問題,如果上述兩個都沒有問題,那麼主板故障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首先檢查主板和開機按鈕的連線有無松動,開關是否正常。可以將開關用電線短接一下試試。如不行,只有更換一塊主板試試了。(注意:應盡量找型號相同或同一晶元組的板子,因為別的主板可能不支持你的CPU和內存)
故障現象二:按下開機按鈕,風扇轉動,但顯示器無圖象,電腦無法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分析:風扇轉動說明電源已開始供電,顯示器無圖象,電腦無法進入正常工作狀態說明電腦未通過系統自檢,主板BIOS設定還沒輸出到顯示器,故障應出在主板,顯卡和內存上。返裂但有時劣質電源和顯示器損壞也會引起此故障。
檢查思路和方法:
1、如果有報警聲,說明自檢出了問題。報警聲是由主板上的BIOS設定的。BIOS有兩種,分別為AMI和AWARD。大多數主板都是採用AWARD的BIOS。
AWARD的BIOS設定為:
長聲不斷響:內存條未插緊。
一短:系統正常啟動。
兩短:CMOS設置錯誤,需重新敏薯設置。
一長一短:內存或主板錯誤。
一長兩短:顯示器或顯卡錯誤。
一長三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一長九短:主板BIOS的FLASH RAM或EPROM錯誤。
AMI的BIOS設定為:
一短:內存刷新故障。
兩短:內存ECC校驗錯誤。
三短:系統基本內存檢查失敗。
四短:系統時鍾出錯。
五短:CPU出現錯誤。
六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七短:系統實模式錯誤。
八短:顯示內存錯誤。
九短:BIOS晶元檢驗錯誤。
一長三短:內存錯誤。
一長八短:顯示器數據線或顯卡未插好。
2、如果沒有報警聲,可能是喇叭壞了,請按下列步驟進行。
A、檢查內存,將內存取出用橡皮將插腳擦乾凈,換個插槽插實試機。如果有兩根以上的內存共用的,請只用一根內存試機。
B、檢查顯卡,檢查顯卡是否插實,取出後用橡皮將插腳擦乾凈安裝到位後再試機。然後將顯卡與顯示器連線拔掉再試機,看是否進入下一步自檢。如有可能更換一個顯卡試試。
C、檢查主板,首先將主板取出放在一個絕緣的平面上(如書或玻璃),因為有時機箱變形會造成主板插槽與板卡接觸不良。檢查主板各插槽是否有異物,插齒有沒有氧化變色,如果你發現其中的一兩個插齒和其他的插齒顏色不一樣,那肯定是氧化或灰塵所致,請用小刀將插齒表面刮出本色,再插上板卡後試機。然後檢查主板和按鈕之間的連線是否正常,特別是熱啟動按鈕。最後,用放電法將BIOS重置試試。方法是將主板上的鈕扣電池取下來,等五分鍾後再裝上,或直接將電池反裝上兩秒鍾再重新裝好,然後試機看是否正常。如果有條件更換一塊主板試試。
D、檢查CPU,如果是CPU超頻引起的故障,那麼上面將BIOS重置應該會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超頻那麼檢查風扇是否正常,實在不行更換CPU試一下。
E、電源不好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有條件更換電源試試。
F、如果上邊講的方法無法解決問題,請將除CPU,主板,電源,內存,顯卡之外的硬體全部拔下,然後試機看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在排除電源和主板出現漏拿閉問題的可能性之後,用下面故障現象四的方法解決。如果試機不正常,那麼將這幾個元件分別更換試試。
故障現象三:開機後,顯示器無圖像,但機器讀硬碟,通過聲音判斷,機器已進入操作系統。
分析:這一現象說明主機正常,問題出在顯示器和顯卡上。
檢查思路和方法:檢查顯示器和顯卡的連線是否正常,接頭是否正常。如有條件,更換顯卡和顯示器試試。
故障現象四:開機後已顯示顯卡和主板信息,但自檢過程進行到某一硬體時停止。
分析:顯示主板和顯卡信息說明內部自檢已通過,主板,CPU,內存,顯卡,顯示器應該都已正常(但主板BIOS設置不當,內存質量差,電源不穩定也會造成這種現象)。問題出在其他硬體的可能性比較大。(一般來說,硬體壞了BIOS自檢只是找不到,但還可以進行下一步自檢,如果是因為硬體的原因停止自檢,說明故障比較嚴重,硬體線路可能出了問題)。
檢查思路和方法:
1、解決主板BIOS設置不當可以用放電法,或進入BIOS修改,或重置為出廠設置(查閱主板說明書就會找到步驟)。關於修改方面有一點要注意,BIOS設置中,鍵盤和滑鼠報警項如設置為出現故障就停止自檢,那麼鍵盤和滑鼠壞了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2、如果能看懂自檢過程,那麼一般來說,BIOS自檢到某個硬體時停止工作,那麼這個硬體出故障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將這個硬體的電源線和信號線拔下來,開機看是否能進入下一步自檢,如可以,那麼就是這個硬體的問題。
3、如果看不懂自檢過程,請將軟碟機,硬碟,光碟機的電源線和信號線全部拔下來,將音效卡,數據機,網卡等板卡全部拔下(顯卡內存除外)。將列印機,掃描儀等外置設備全部斷開,然後按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板卡,外置設備的順序重新安裝,安裝好一個硬體就開機試,當接至某一硬體出問題時,就可判定是它引起的故障。
故障現象五:通過自檢,但無法進入操作系統。
分析:這種現象說明是找不到引導文件,如果不是硬碟出了問題就是操作系統壞了。
檢查思路和方法:
1、檢查系統自檢時是否找到硬碟,如看不懂自檢可以用啟動盤重試,放入帶光牒啟動的光碟或啟動軟盤,將BIOS內設置改為由光碟機(軟碟機)引導。重新開機進入A盤後,打入「C:」回車
2、如能進入C盤,說明操作系統出問題。重新安裝操作系統;
3、如不能進入C盤,說明硬碟或者分區表損壞。用分區軟體判斷是否可以分區,如不可以分區說明硬碟壞了,反之是分區表損壞。重新分區可以解決故障。
故障現象六:進入操作系統後不久死機。
分析:進入操作系統後死機的原因很多,這里只探討硬體問題,從硬體方面考慮。問題應出在內存、電源、CPU、和各個硬體的散熱這幾個方面。
檢查思路和方法:
1、打開機箱,觀察顯卡,CPU電源的風扇是否都正常轉動,散熱片上是否灰塵較多,機箱內是否較臟(如果清理灰塵一定要停電進行)。用手摸硬碟是否較熱,正常狀態比手微熱。如果燙手,可以確定硬碟有問題。
2、如CPU超頻,請降頻使用。
3、電源,內存和主板質量不好引起的故障只能通過分別調換後試機來確定。
⑼ 幾招教你如何正確判別電腦硬體故障(2)
幾招教你如何正確判別電腦硬體故障
2.易混淆的軟體故障
必須明確地區分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特別是啟動故障也有可能是軟體故障造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由軟體故障造成的啟動異常。
1)CMOSSetup的錯誤
如果在CMOSSetup中的硬碟設置不正確的話,因為電腦無法識別硬碟,因此導致不能用硬碟中的操作系統(Windows)啟動。出現畫面但無法啟動時應該檢查CMOSSetup的內容。若要正確識別硬碟,可以使用CMOSSetup中的“IDEHDDAutoDetection”選項。
2)系統文件的錯誤
Windows啟動時需要Command.com,Io.sys,Msdos.sys,Drvspace.bin四個文件。如果這些文件遭破壞,即使識別了硬碟也不能啟動。這時可以使用“Sys.com”文件恢復這些文件。用啟動盤啟動後,鍵入“Sysc:”即可。
3)初始化文件的錯誤
Windows在啟動時要讀取“Autoexec.bat”,“Config.sys”,“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六個文件。但在讀取時若其中有錯誤的信息將發生啟動失敗。而這些文件是很難恢復的,因此要使用Windows重新設置等方法,但這不是硬體故障。
4)Windows的錯誤
Windows初始畫面出現後的故障大部分是軟體的故障。程序間的沖突或驅動程序的問題等等。這樣的問題可以用翻閱書籍等方法解決。
3.不是故障的硬體故障岩枯如
雖然不是故障,但時常發生用戶組裝不正確或插口松脫等現象。這時可以打開電腦檢查接線,插口等的錯誤。在新購硬碟,CD-ROM等EIDE設備時要注意將連接在中間的裝置設置為“SlaveE”,將連接在邊上的裝置設置為“Master”,如果設置得不正確,有可能無法啟動或使用相應裝置時發生錯誤。
4.硬體故障的檢測方法
下面來看一看硬體故障的基本測試方法。顯示器沒有任何圖像出現時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測試出故障的部件。
(1)首先准備一個工作台。
(2)將主板從機箱拔出,再把主板上的所有部件拔出,只留下CPU和RAM.然後把主板放到工作台上。
(3)將穩壓電源連接在主板上。
(4)將顯卡插入AGP插槽。當然如果是PCI顯卡則插入PCI插槽中。插入時要注意將顯卡鍍金的部分完全地插入插槽中。
(5)連接顯粗啟示器電源插口後將顯卡與顯示器連接起來。
(6)打開顯示器電源,再接通機箱電源開關。然後用金屬棒接觸主板的.電源開關。主板的電源開關是與機箱電源開關連接的部分,一般標記為“PWRSW”或“POWERSE”。
(7)如果畫面上出現BIOS的版本信息,畫面沒有異常的話,說明CPU,主板,RAM,顯卡,電源都正常。通常,經常易出現故障的部件是“顯卡”,“主板”,“硬碟”這個順序。
如果有主板診斷卡,可以敗搭根據顯示的字元來快速判斷是什麼部件出現故障,大致做法是:把診斷卡插入主板的PCI或IAS槽,開機。這時候診斷卡會跑代碼。如果診斷卡的代碼跑00或FF停止,說明CPU還沒有開始工作,一般是CPU或主板的問題;代碼從00FF跑到C1或D3(BIOS不同跑的代碼不一定相同)說明CPU是好的,問題出在內存部分沒有工作,一般是內存的金手指或插槽臟了,或者主板給內存提供的工作條件不足,也就是說可能是主板壞了;代碼從00FF跑到26,一般來說如果顯卡和主板沒有問題的話,顯示器就應該點亮了;如果代碼從00FF跑到41,主機不亮,有很大的可能是BIOS壞了,要重新刷寫或更換BIOS。診斷卡從00FF代碼經過CIC305071326(0B)4143等等代碼後再次跑回00或FF,說明主板的啟動過程完畢,開始按照CMOS的設置進行引導。
(8)然後連接硬碟和軟區進行檢測。接著連接CD-ROM檢測,然後是音效卡。Modem等一個一個的連接進行檢測。如果不出現畫面就說明後連接的那個部件有故障或是有兼容性問題。只須處理那個出故障的部件即可。
(9)機箱的問題
有時將主板安裝到機箱時發生問題,導致啟動失敗。因此如果在上面的部件檢查中沒有任何問題的話,可以將主板安裝到機箱上測試。如果在測試中沒有任何的錯誤,則說明是CMOSSetup錯誤,驅動程序等的軟體問題。
;⑽ 怎樣檢查電腦硬體是否已經損壞
電腦硬體故障的幾種簡單檢查方法:
一、首先確定你的電源已經打開、所有的連線全部連接到位。筆者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給電腦做完清潔後蓋上機箱,按開機鍵,沒有絲毫反應,於是驚惶失措的打開機箱後才發現原來是ATX電源插頭沒有插上。
二、把你的板卡全部檢查一遍,枯卜以防因接觸不良或板卡未完全插入插槽中而造成的系統無法啟動,這種現象多見於機箱清潔,搬動後。如果你的板卡金手指有氧化現象也可能造成接觸不良,遇到這種情況中需用橡皮插試金手指後再插入槽內即可。有時在出現問題後把你的設備換一個插槽再使用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跳線設置不正確,超頻過度也是引起故障的一個重要原因,過度的超頻可能會造成其它部件的損壞,出現這種情況只要把你的CPU降回原頻率即可,如果故障依舊的話可以繼續用下面的方法檢查。
四、替換法是電腦故障檢查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簡單的說也就是把你懷疑故障原因最大的部件換下來,插到其它的機器上開機測試。如果故障依舊,就說明故障原因就在你換下的那個部件上。你也可以把你的系統中只留下CPU、主板、顯卡、內存組成一個最小系統,然後開機,如果可以出現啟動畫面的話就可以認為音效卡、內存光碟機等發生故障,可替換後開機再試。如仍末見啟動畫面的話,就應把重點放在CPU、內存、主板、顯卡上面,可把這些部件再拿到好機器上試驗,一般用這種方法查過的機器可以找到問題的所在。
五、如果你的系統在開機時出現的為非致命錯誤時,有時電腦的帶電自檢程序會通過PC喇叭發出不同的警示音,以幫助你找到問題所在的部位,但這里要注意的是在很多時候故障很可能是由相關部件引起的,所以也要多注意一下相關部件的檢查。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警示音,下面就主流的AWARD BIOS、AME BIOS簡單介紹一下。
AWARD BIOS
1短 系統正常啟動
2短 為常規錯誤,可以進入CMOS更改不正確的設置即可
1長2短 RAM或主板出錯,可把檢查的重點放在內存或主板上
1長2短 顯示器或顯卡錯誤
1長3短 鍵盤控制錯誤、檢查主板
1長9短 主板上的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更換FLASH RMA
長聲不斷 內存條末插或損壞,可重插或禪敗散更換內存條
不停的響 電源、顯示器沒有和顯卡連接好,檢查一下各連接插頭
重復短響 電源故障
AMI BIOS
1短 內存刷新失敗,主板內存刷新電路故障,可以嘗試更換內存條
2短 奇偶校驗錯誤,第一個64K內存晶元出現奇偶校驗故障,可在CMOS設置中將內存的ECC校驗設為關閉
3短 基本64K內存失敗,內存晶元檢查失敗,可以嘗試更換內存條
4短 時鍾出錯,主板上的TIMERI定時器不工作
5短 CPU故障,檢查你的CPU
6短 A20門故障,鍵盤控制器包含A20門開關故障
7短 CPU例外中斷錯誤,主板上的CPU產生一個例外中斷,不能切換列保護模式
8短 顯示內存錯誤,顯卡上無顯示內存或顯示內存錯誤、更換顯卡或顯存
9短 ROM檢查失敗,ROM校驗和值與BIOS中記錄值不一樣
10短 CMOS寄存器讀、寫錯誤,CMOS RAM中的SHUTDOWM寄存器故障
11短 CACHE錯誤、外部CACAHE損壞,外部CACHE故障
1長3短 內存錯誤,內存損壞,更換即可
1長賀氏8短 顯示測試錯誤,顯示器數據線沒有插好或顯卡沒插好
六、如果你的電腦經常莫明其妙的重啟,或是無緣無故的無法啟動,而你所在地區的電壓又經常不穩的話,不妨為你的機器加一台UPS,也許可以收到一個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