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筆記本的外殼材質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既是保護機體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響其散熱效果、「體重」、美觀度的重要因。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PC-GF-##(聚碳酸酯PC) 和ABS工程塑料。
鋁鎂合金: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鋁鎂合金質堅量輕、密度低、散熱性較好、抗壓性較強,能充分滿足3C產品高度集成化、輕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電磁屏蔽和散熱的要求。其硬度是傳統塑料機殼的數倍,但重量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於中高檔超薄型或尺寸較小的筆記本的外殼。而且,銀白色的鎂鋁合金外殼可使產品更豪華、美觀,而且易於上色,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變成個性化的粉藍色和粉紅色,為筆記本電腦增色不少,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纖維所無法比擬的。因而鋁鎂合金成了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首選外殼材料,目前大部分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均採用了鋁鎂合金外殼技術。缺點:鎂鋁合金並不是很堅固耐磨,成本較高,比較昂貴,而且成型比ABS困難(需要用沖壓或者壓鑄工藝),所以筆記本電腦一般只把鋁鎂合金使用在頂蓋上,很少有機型用鋁鎂合金來製造整個機殼。
鈦合金:鈦合金材質的可以說是鋁鎂合金的加強版,鈦合金與鎂合金除了摻入金屬本身的不同外,最大的分別之處,就是還滲入碳纖維材料,無論散熱,強度還是表面質感都優於鋁鎂合金材質,而且加工性能更好,外形比鋁鎂合金更加的復雜多變。其關鍵性的突破是強韌性更強、而且變得更薄。就強韌性看,鈦合金是鎂合金的三至四倍。強韌性越高,能承受的壓力越大,也越能夠支持大尺寸的顯示器。因此,鈦合金機種即使配備15英寸的顯示器,也不用在面板四周預留太寬的框架。至於薄度,鈦合金厚度只有0.5mm,是鎂合金的一半,厚度減半可以讓筆記本電腦體積更嬌小。鈦合金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通過焊接等復雜的加工程序,才能做出結構復雜的筆記本電腦外殼,這些生產過程衍生出可觀成本,因此十分昂貴。目前,鈦合金及其它鈦復合材料依然是IBM專用的材料,這也是IBM筆記本電腦比較貴的原因之一。
碳纖維:碳纖維材質是很有趣的一種材質,它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優於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纖維是一種導電材質,可以起到類似金屬的屏蔽作用(ABS外殼需要另外鍍一層金屬膜來屏蔽)。因此,早在1998年4月IBM公司就率先推出採用碳纖維外殼的筆記本電腦,也是IBM公司一直大力促銷的主角。據IBM公司的資料顯示,碳纖維強韌性是鋁鎂合金的兩倍,而且散熱效果最好。若使用時間相同,碳纖維機種的外殼摸起來最不燙手。碳纖維的缺點是成本較高,成型沒有ABS外殼容易,因此碳纖維機殼的形狀一般都比較簡單缺乏變化,著色也比較難。此外,碳纖維機殼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因此IBM在其碳纖維機殼上覆蓋了一層絕緣塗層。
PC-GF-##(聚碳酸酯PC):PC-GF-##也是筆記本電腦外殼採用的材料的一種,它的原料是石油,經聚酯切片工廠加工後就成了聚酯切片顆粒物,再經塑料廠加工就成了成品,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料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它的最大缺點是比較脆,一跌就破,我們常見的光碟就是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運用這種材料比較顯著的就是FUJITSU了,在很多型號中都是用這種材料,而且是全外殼都採用這種材料。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上,PC-GF-##材料感覺都像是金屬。如果筆記本電腦內沒有標識的話,單從外表面看不仔細去觀察,可能會以為是合金物。
ABS工程塑料: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良的加工流動性。所以應用在薄壁及復雜形狀製品,能保持其優異的性能,以及保持塑料與一種酯組成的材料的成型性。ABS工程塑料最在的缺點就是質量重、導熱性能欠佳。一般來說,ABS工程塑料由於成本低,被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廠商採用,目前多數的塑料外殼筆記本電腦都是採用ABS工程塑料做原料的。
Ⅱ 汽車膜陶瓷膜與金屬膜的區別
金屬膜分為單層金屬和多層金屬膜。多層金屬膜雖在隔熱性能上優於單層金屬膜,但由於金屬層比普通金屬膜更厚,屏蔽信號的問題尤為嚴重,甚至已經影響到手機信號了。
陶瓷膜則是通過太陽光譜選擇性過濾的功能,來達到隔熱的目的,隔熱性能遠超金屬,反光更低,穩定性極佳,去掉金屬特性後,不會屏蔽信號。終生不氧化,所以從綜合性能來講,陶瓷膜與光學膜的完美度超過金屬膜很多。
金屬膜優點是技術成熟,高清晰、高隔熱、不含染色。缺點是金屬易氧化,保質期稍短、屏蔽GPS信號,內反光較高、施工難度大,易出現金屬絲、金屬離子容易對人體產生第二次輻射。
陶瓷膜優點是隔熱性能好,質量穩定、低反光,高透光、終身保用、不屏蔽GPS信號。缺點是品種少,沒有很多種類可選。
(2)在電腦上怎樣識別金屬膜擴展閱讀:
汽車貼膜簡介:
1.汽車貼膜(Auto film)就是在車輛前後擋風玻璃、側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貼上一層薄膜狀物體,而這層薄膜狀物體也叫做太陽膜或者叫做隔熱膜。
2.它作用主要是阻擋紫外線、阻隔部分熱量以及防止玻璃飛濺導致的傷人、防眩光等情況發生,同時根據太陽膜的單向透視性能,達到保護個人隱私的目的。此外,它也可以減少車內物品以及人員因紫外線照射造成的損傷,通過物理反光,降低車內溫度,減少汽車空調的使用,從而降低油耗,節省一部分開支。
3.汽車隔熱膜從大類上分,有三種:染色膜,金屬膜,磁控濺射膜 [1] 。為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把汽車膜的種類分的更細些:分為6種。
4.染色膜。是指最低檔的汽車膜,這種膜特點是薄,不隔熱,易褪色。一般在小店較多,非常便宜,貼全車只要一兩百元。「牙腰掉色」是其最顯著的特色。這種膜一般產於我國台灣。
5.塗布印刷膜。是韓國特有的一種工藝。一般較厚。這種膜隔熱較好,但透視性稍差。
6.普通金屬膜。是指在無色的原膜層上噴濺金屬製造而成,一般所用金屬為鋁、鐵等。這種膜一般產於中國,印度和日本、美國等。市場上最普通的是這種金屬膜。膜組成(一般是將金屬加熱蒸發鍍在膜基材料上面)但這種膜透視性一般,隔熱也一般,而價格卻不低。
7.一般美容店經常用這種膜冒充頂級膜。很多知名的品牌,其實也不過就是這種普通金屬膜,由於進入市場較早,所以消費者也誤以為這種膜是高檔膜。
8.陶瓷膜。是以納米氮化鈦為基礎,磁控濺射技術與金屬氮化技術的結合而生產出來,經久耐用,不易腐蝕,不幹擾電磁信號。產地不限制,美國、日本,中國都具有這個生產能力。琥珀光學納米陶瓷隔熱膜就是最新的陶瓷膜(2001年2月成功申請多層納米陶瓷隔熱膜全球專利:6,188,512)
9.貴重金屬膜。名如其義,這種膜也是在無色原膜層上噴濺金屬,但不同的是噴濺的都是鉻、鈦、鉑等貴重金屬。另外,這種膜的噴濺方式為「磁控濺射」。這是一種復雜的工藝。這種膜特點是顏色自然,透光好隔熱好。
10.磁控濺射膜。 多層聚酯膜技術。這是高端膜的另一個技術趨勢,通過多層擠出技術,將240層的聚酯膜疊加在一起,製成僅有0.05mm厚的隔熱膜,具有可見光透過率高,隔熱好,壽命長,無電磁信號干擾等特點。
Ⅲ 怎樣識別玻璃LOW-E膜和陽光控制膜
肉眼很難識別。
可在玻璃的一側放置紅外燈——浴霸燈,點亮,在另一側感受熱量傳遞:
LOW-E玻璃不覺熱,陽光控制膜玻璃後面很熱!
Ⅳ 如何辨別筆記本電腦外殼是碳纖維
一、ABS工程塑料
這是一種最普通的筆記本材料,它通常用於低價筆記本中。尤其是那些X999(X<6)的筆記本,幾乎百分之百採用了這種材料。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成),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合成塑料,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穩定性,又具有ABS樹脂的易加工性。現在這種材料已經廣泛的應用於軍事、汽車工業等領域。在筆記本中,這種材料有的用在整個外殼,有的只是用在屏的頂蓋,也有的只是在內存或硬碟的蓋板用到。
二、增強改性PC材料
增強改性PC材料,又稱聚碳酸酯PC,原料是石油,經聚酯切片工廠加工後就成了聚酯切片顆粒物,再經塑料廠加工就成了成品。有PC-GF10/20/30等許多種規格,不同的規格都有不同的特性。雖然它比ABS工程塑料少了一些ABS的特性,但是它有其自身的優點,共同的特性是具有較好的強度、高的耐熱性和好的尺寸穩定性。其力學性能更高,加之很耐熱、同時散熱性也不錯,外觀觸感也像金屬。
它的化學特性穩定於水、礦物和有機酸,部分溶於芳香族碳水化合物,在強鹼作用下分解。玻纖和碳纖增強PC的吸水率很低,可極大地提高對環境的抗腐蝕性。高流動性PC可用於製作低於1mm的薄壁製件。PC改性材料的抗蠕變性和載荷下抗變形能力明顯提高。其散熱性能也比較好,熱量分散很均勻。
識別方法:
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都類似金屬,但敲擊聲就與真正的金屬有一定的差距了,比較的沉悶。況且,由於它無法實現像金屬那樣的傳熱效果,依然不能出現未開機的冰涼感覺。還有,假的就是假的,看多了也就能區別開了。盡量露出它的內表面吧:把電池拿出來,如果光碟機可以抽出的,把光碟機抽出來,那在機子的這些組件的邊緣處就可以看到外殼的內表面的真實面目。
三、鎂鋁合金材料
其實說鋁合金材料更恰當些。現在以金屬材料為主的機型所謂鎂合金材料裡面,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依據添加金屬的不同而稱為鎂鋁合金或鈦鋁合金。鎂鋁合金既有金屬的強度。而且重量又輕也易於散熱,抗壓性較強,能滿足3C產品高度集成化、輕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電磁屏蔽和散熱的要求。
識別方法:
敲擊時能發出典型的清脆的金屬聲,與上面談到的區別塑料的方法恰恰相反。還有,色彩斑斕的、輕薄的筆記本通常是鎂鋁筆記本。當然,現在筆記本噴漆技術很高,僅從顏色去區分不太可靠,不要看到銀白色就是鎂合金,或者說是PC,也不要看到黑色就以為不是鎂鋁合金。
四、鈦合金材料
鈦合金因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耐熱性高等特點而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由於鈦合金的耐熱性、強度、塑性、韌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較好,從而成為工業中的王牌合金,尤其是在化工領域,應用非常普遍。鈦合金種類很多,目前在發展航空發動機用的耐熱鈦合金和機體用的高強高韌鈦合金是熱點,這也就是上面所講的號稱採用了「飛機材料」的由來。
其實,雖然都是鈦合金,但組成成分、成本是不完全一樣的。它們都只是鈦合金的分支之一,其他比較常見的還有耐蝕、高強、醫用和阻燃鈦合金。現在,這類過去往往被用在航空、軍事等領域的特殊材料,正逐漸被人們應用到電腦領域,用這類鈦合金製造筆記本外殼,讓人有堅如磐石的感覺。
識別方法:
當然簡單,到目前為止仍只是IBM頂級筆記本電腦的御用材料;在其它的本子還從沒有見到過,至少是現在,以後會不會用就不知道了。先進的材料、獨特的外形、細膩的非常柔軟的摩沙手觸感讓人要仿製也難。敲擊聲較脆、色澤單一黑,尤其是液晶屏屏幕邊上的窄邊,其他材料幾乎無法達到那樣的薄。當然,還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IBM所有機型或是一台本子中外殼全是用這種材料,也會有用到鎂合金與PC/ABS材料的。
五、納米碳纖維材料
納米(nm)是長度單位,原稱「毫微米」,就是十億分之一米。在達到納米尺度的情況下,由於物質中電子的放性(量子力學學性質)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將受到尺度大小的影響非常大,物質將呈現與眾不同的特性,甚至是發生神奇的改變:如果能得到納米尺度的結構,就可能控制材料的基本性質如熔點、磁性、電容甚至顏色,而同時還不需要改變物質的化學成份。
比如,用超微粒子燒成的陶瓷硬度可以更高;同樣通過納米技術製造出來的碳纖維組織,強度比以前的碳纖維增加十倍以上,還將大大減小磨損,增長使用壽命。碳纖維材質是很有趣的一種材質,它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又優於普通的ABS塑料。
IBM很早就採用了碳纖維製造筆記本,正如全球售出200萬台的IBM600系列。據該公司的報告顯示:碳纖維強韌性是鋁鎂合金的兩倍,而且散熱效果最好,因此碳纖維機種的外殼摸起來最不燙手。碳纖維是一種導電材質,可以起到類似金屬的屏蔽作用(ABS外殼則需要另外鍍一層金屬膜來作屏蔽)。採用這種材料的筆記本還有一個好處,如果它的表面被油性較重圓珠筆、油性水筆等留下的污跡,也能輕松抹掉(上面介紹的鈦合金材料也是如此)。
碳纖維材料完全可望取代傳統塑料外殼的材料,不過,其缺點是現階段價格並不便宜,別的不說,一隻碳纖維材料的網球拍,價格往往動輒千元。另外,由於成型並沒有ABS外殼容易,加之著色也比較難,因此碳纖維機殼的形狀一般都比較簡單缺乏變化,外觀上也不夠時尚。此外,碳纖維機殼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因此IBM在其碳纖維機殼上覆蓋了一層絕緣塗層。前段時間,許多用戶報告華碩的一款採用了碳纖維材料的機型有「觸電」的感覺,其原因應該與此脫不了干係。
Ⅳ 碳膜、氧化膜、金屬膜、繞線電阻區別在哪
製造工藝不一樣。
薄膜型電阻器
薄膜型電阻器按其結構,主要有碳膜電阻器、金屬膜電阻器和金屬氧化膜電阻器三種
碳膜電阻器結構:
將氣態碳氫化合物在高溫和真空中分解,碳沉積在瓷棒或者瓷管上,形成一層結晶碳膜。改變碳膜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變更碳膜的長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特點:成本較低,阻值范圍寬,有良好的穩定性,溫度系數不大且是負值,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阻器。
金屬薄膜電阻結構:
通常用真空鍍膜或陰極濺射工藝,將作為電阻材料的某種金屬或合金(例如鎳鉻合金、氧化錫或氮化鉭)淀積在絕緣基體上,使絕緣基體表面形成一層導電金屬膜。用激光刻槽和改變金屬膜厚度可以控制阻值。這種電阻和碳膜電阻相比,體積小、雜訊低、穩定性好,但成本較高。金屬薄膜電阻器的高頻特性好,電流雜訊和非線性較小,阻值范圍寬,溫度系數小(溫度系數范圍為10~100ppm/°C),性能穩定,適合用於要求高初始精度、低溫度系數和低雜訊的精密應用場合,是使用最廣泛的一類電阻器。典型應用包括電橋電路、RC振盪器和有源濾波器。各種金屬氧化膜電阻器在高頻工作情況下,阻值均會下降。
金屬氧化膜電阻器結構:
材料:利用金屬氯化物(氯化銻,氯化鋅,氯化錫)高溫下在絕緣基體水解形成金屬氧化物電阻膜。特點:由於其本身即是氧化物,所以高溫下穩定,耐熱沖擊,負載能力強。但其在直流下容易發生電解使氧化物還原,性能不太穩定。
線繞電阻器
用康銅或者鎳鉻合金電阻絲,在陶瓷骨架上繞製成。它的特點是工作穩定,耐熱性能好,誤差范圍小,適用於大功率的場合,額定功率一般在1瓦以上。線繞電阻器具有可靠性高、穩定性好、無非線性,以及電流雜訊、溫度和電壓系數小的優點。值得注意的是,線繞電阻器具有感性和容性效應,通常不適用於50kHz以上的頻率。由於集膚效應所致線繞電阻器的阻值通常會隨頻率的增高而增高。精密型固定線繞電阻器阻值精確,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功率型線繞電阻器可以經受比穩態工作電壓高得多的脈沖電壓,但在使用中應作相應的降額。為保證電路長期工作的可靠性,設計應允許線繞電阻器有一定的阻值容差:精密型線繞電阻器為 ±0.4%;功率型線繞電阻器為 ±1.5%。
Ⅵ 碳膜電阻的與金屬膜的區別
一、碳膜電阻器
1、材料:碳膜電阻器在瓷管上鍍上一層碳而成,將結晶碳沉積在陶瓷棒骨架上製成。
2、性能:碳膜電阻器成本低、性能穩定、阻值范圍寬、溫度系數和電壓系數低,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阻器。
碳膜電阻和金屬膜電阻的區別
二、金屬膜電阻器
1、材料:金屬膜電阻器在瓷管上鍍上一層金屬而成,用真空蒸發的方法將合金材料蒸鍍於陶瓷棒骨架表面。
2、性能:金屬膜電阻比碳膜電阻的精度高,穩定性好,雜訊,溫度系數小。在儀器儀表及通訊設備中大量採用。
碳膜電阻和金屬膜電阻從外觀上看的區別:
金屬膜有五個色環(1%),而碳膜的色環數為四個(5%)。金屬膜的為藍色,碳膜的為土黃色或是其他的顏色。(微型電阻過去的國標是按顏色區別,金屬膜電阻用紅色,碳膜電阻用綠色。)但由於工藝的提高和假金膜的出現,這兩種方法並不是很好,很多時候區分不開這兩種電阻。
碳膜電阻和金屬膜電阻的區別
比較好的方法是下面兩種:
1.用刀片刮開保護漆,露出的膜的顏色為黑色為碳膜電阻;膜的顏色為亮白的則為金屬膜電阻。
2.由於金屬膜電阻的溫度系數比碳膜電阻小得多,所以可以用萬用表測電阻的阻值,然後用燒熱的電鉻鐵靠近電阻,如果阻值變化很大,則為碳膜電阻,反之則為金屬膜電阻。
加熱區分:用萬用表測電阻的組織,然後用燒熱的電烙鐵靠近電阻,如果阻值變化很大,則為碳膜電阻,變化較小的為金屬膜電阻。
碳膜電阻和金屬膜電阻型號區別
型號上,碳膜電阻是RT,金屬膜電阻是RJ。如果不標型號而標出了功率,那麼同體積的電阻,金屬膜電阻0.5W的,約與碳膜電阻1/8的相仿。
碳膜電阻器是採用高溫真空鍍膜技術將碳緊密附在瓷棒表面形成碳膜,然後加適當接頭切割,並在其表面塗上環氧樹脂密封保護而成的。金屬膜電阻器就是以特種金屬或合金作電阻材料,用真空蒸發或濺射的方法,在陶瓷或玻璃基本上形成電阻膜層的電阻器。
Ⅶ 如何鑒別電腦防輻射貼膜的真假
首先看是否有檢測報告,目前國內的類似產品原材料都是國外進口的,國內分片包裝出售,美國強生的貼膜據說很好。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市面上很少有真正防輻射的貼膜。
防輻射貼膜的防輻射原理一般是金屬屏蔽,或者吸波材料,貼膜的金屬含量和透明度是生產工藝的難點,還有眩光和彩虹紋的處理,都是高技術。價格高是自然的。
一般17寸用的貼膜,售價在100元以上,現在的顯示器價格都很便宜,很少有人去花100多元貼一張防輻射貼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