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重慶城市住房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鮮百合怎樣做好吃 2025-09-18 20:48:52

重慶城市住房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15 11:20:36

『壹』 重慶的房屋為什麼便宜

有以下幾種原因:

外來人口少;

2.氣候一般,夏天很熱,春秋冬又多霧;

3.地理位置比較閉塞;

4.收入偏低;

5.樓盤大多品質不高;

6.城市規劃散亂;

7.人文綠化一般。

『貳』 28個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12%,哪些城市房子的空置率比較高

28個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12%,南昌、廊坊城市房子的空置率比較高。

這件事情其實也就是在告訴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大城市,很多大城市現在都是人滿為患的一種狀態。很多中小城市的人都買了新房,而選擇控制要去大城市進行租房打拚,這也證明大城市的光鮮亮麗也是非常的吸引人的。在這樣的城市,有這些控制的房子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叄』 住房難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城市房價炒的太高。

『肆』 解決大城市「住房短缺」!年末經濟會議定調,明年樓市將「重塑」

在大家關注的房地產市場方面,提到了三個部分。

1,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

2,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 探索 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

3,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是每年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一般在每年年尾11月到12月舉行,一般開會時間不超過四天。

這個會有兩大作用:第一,判斷當下的經濟形勢。第二,是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

限於篇幅,我們重點分析關於房地產市場的新提法: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的問題。

大城市「人多房少」,已經成為常態。

根據申萬宏源的研究,從改善性住房需求來看,我國目前城市人均住宅面積32.9平米,居住條件接近英國、法國,優於日本、韓國的20平米/人。

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住房很寬裕,完全夠住。

但是,一二線城市的住房緊缺仍未緩解,北京人均住房面積31.5平米,深圳28平米,上海24平米,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一線城市的人均住宅面積小於全國平均水平,存在改善性需求但受制於有限的供給。

經濟學家李迅雷有一篇報告,提到一組數字: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連續三年維持在17億平米附近,如果對應到住宅銷量,每年銷售出去的房地產面積,大概能夠容納4000多萬人居住,而且這一水平維持了3年。

也就是說,3年時間,賣出去的房子就足夠1.2億人居住了。

從2017-2019年,進城人口還不到2000萬人,而這2000萬人,大部分都湧入到了一二線城市。

近幾年隨著杭州、西安、南京、寧波、廣州等地加大力度「搶人」,「零門檻落戶」的大城市越來越多,熱點城市單年湧入人口高達幾十萬,而大城市核心區的供地終究是有限,房子不夠住是必然的。

這些多出來的房子,其實都蓋到了小城市,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新城區和開發區。

數據顯示,近年來,一線城市施工面積佔全國的比例不到6%,二線城市佔比在28-29%左右,三線及以下城市佔比在65%-66%。

小城市的房子供應很充沛,人口卻往一二線跑,這就是藍白一直跟大家說的「供需錯配」。

在「住宅土地供給有限+人口持續流入」的局面下,如何緩和住房矛盾?

答案是:租賃房。

發展租賃房市場,已經不是第一次拿出來說了,最近兩年,住建部已經公布了好幾批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基本實現了一二線全覆蓋,但效果卻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租賃房供應太少,選擇太少,公租房體量畢竟有限。

二是因為沒有做到真正的「租售同權」,落戶容易了,上學依然是老大難的問題。

三是租房市場仍以個人房源為主導,房客處於弱勢地位,沒有長期穩定居住的預期。

本次會議就重點提及了這幾個方面。

比如,長租房,公共服務同等權利。

注意,這句話是放到會議有關房地產內容的第一句來說的,可以說直擊樓市「痛點」。

最近幾年,戶籍政策越來越放鬆,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低至中專以下,落戶很容易。

但是,各個城市不斷出台限購政策,大部分人去街道落個集體戶,在城市裡工作、交社保和個稅,符合落戶年限,最終又利用這些條件去買商品房。

有房有戶,和無房有戶,在小孩上學時的差異有多大,各位都心知肚明。

還有,今年3-4月份復工復產後,很多返城的租戶,因為不是業主,保安攔著不讓進,房東不想讓租戶住了就毀約,只有站在寒風里感受過無家可歸的人,才明白一紙房本有多重要。

這就需要把「租售同權」落到實處,現在學位越來越緊張,地方上也很為難,所以會議說的是「逐步」,一方面財政向教育領域的持續投入,另一方面,要出台配套措施,千方百計保護租客權益,使全 社會 扭轉對租房者弱勢地位的認知。

藍白跟大家講過,房地產市場的趨勢就一句話:居者有其屋,但居者不一定有產權。

以前大家買房,看重的是「產權」,哪怕買來了房子不住,也不出租,但產權一定要屬於自己,潛意識中就含有未來「獲利變現」的動機和念頭。

但房住不炒的理念,重點在於一個「住」字。

大家都有住的地方,也許是保障房,也許是公租房,也許是老舊小區的「舊改房」,也許是長租公寓,產權不一定是自己的,可租戶和有房族享有平等的教育和醫療等權利。

沒錯,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住房大概有146萬套,其中組屋有100多萬套,佔比高達70%,私人住宅只有20%多,一般新組屋價格僅為私人住宅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

富人有錢,想買豪宅和商品房,沒問題,不限價,但要承擔高額的房產稅。

對絕大部分中低收入者來說,住在政府提供的低價租賃房中,交通便利,設施齊全,還能拿補貼,有錢人可以住游泳池、健身房的豪宅,但佔全 社會 絕大部分的低收入群體一樣可以活得有尊嚴。

一邊是有錢人隨便買的商品房體系,不限購,但是有房產稅、空置稅的束縛,長期持有就意味著虧錢。

另一邊是價位低廉的保障房、租賃房,雖然物業、配套、小區環境不算頂級,但學區、醫院、社保該有的一個都不會少。

本次會議,給我們描摹的,就是這樣的遠景。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土地供應向租賃用地傾斜」。

上次在解讀十四五房地產規劃的文章里,藍白跟大家聊過,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存在「二元」結構,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收儲後可以拿來招拍掛,而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為了保護耕地紅線,不能市場化。

對地方來說,一邊把商服和住宅用地高價出讓,巨額收入用於補充財政。另一邊以低價出讓基礎設施用地和工礦倉儲用地,以謀求GDP的增長。

本身城市的土地就這么多,在保護耕地紅線的前提下,大部分都用來出讓工商用地和住宅用地,拿什麼蓋租賃房?

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尤其是住房短缺的一線大城市,租賃用地的供應會越來越多,市區、城郊、遠郊都會有覆蓋,我們拭目以待。

除了城市土地收儲再出讓的途徑外,集體土地入市,也是壯大租賃房市場的核心舉措。

關於土地市場的變化,藍白已經在文章里跟大家解讀過多次。

2019年8月份,集體土地入市獲通過,掃清了法律障礙。

2020年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增加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並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

也就是說,從今年1月1日開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農用地入市開始全國推行。

注意,這些入市的集體土地,本身性質不會改變,也不會用於建造商業和住宅,只供應租賃房和保障房,這樣一來,既不會沖擊原有的商品房體系,又能增加租賃房的體量。

低廉的租金,穩定的長租預期,提高租客 社會 地位,加大租賃房供應,多管齊下,才能解決大城市「住房短缺」的問題,進而「重塑」樓市。

把房地產看做一艘大船,過去20年,已經偏離了曾經預設的航道,我們看到了人人加杠桿買房的瘋狂,更見證了大城市蟻族漂泊的無奈,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伍』 南昌住房空置率領跑全國,還有哪些城市的房子空置率比較高

南昌住房空置率領跑全國,除了南昌之外,還有一些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比較高,像是廊坊,佛山,重慶,武漢等等,在全國的住房空置率排名中,都是比較靠前的,而且住房空置率達到了15%以上。但是也有一部分空置率比較低的城市,像是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空置率是比較低的。從住房空置率的數據,也能夠充分的看出人口的一個流動方向,普遍人們都希望去往大城市發展。

  • 三、住房空置率是由多個方面的原因影響的。

提到住房的空置率,我們就不得不關心影響因素。首先是因為房價的問題,這些城市發展比較迅速,隨之而來的就是高房價,但是人們的收入並沒有跟上,所以收入支撐不了高房價,從而導致房屋空置。此外,還有一些老齡化的問題也會導致房屋的空置率提高。

『陸』 有城市空置房12年都賣不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現在很多人都會發現城市當中有很多的空置房多年以後都沒有賣完,這是因為現在房價在不斷地漲價,所以導致大家的壓力非常的大。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去購買房子,所以很多房子在經過了很多年的時間以後還是沒有賣出去。

現在房子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是比較在意的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房價非常的高在購買房子以後可能就會讓自己變得非常的貧窮。所以大家也不會想要去購買房子,就導致很多城市當中的房子根本賣不出去。

『柒』 90天零成交,中介曝重慶20個最難賣二手房小區,到底為什麼這么難賣

最近重慶的幾個小區被中介稱為最難賣的小區,90天零成交的消息引發了人們熱議。二手房是很多人在買房時的主要選擇之一,二手房在價格和配套設施方面相對於一手房更具有優勢,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再加上二手房地段好,可以直接入住,所以說很多人將二手房作為自己買房的首選。

重慶這個二手房小區難賣的原因,首先是性價比不高。這幾個二手房小區的房子都是比較老舊的房子,但是價格卻不低,與其他的小區相比起來性價比不高,說沒有人願意買這里的房子;其次,小區規劃不合理。這個小區的規劃是十幾年前的規劃了,小區內的綠化不好,而且停車位等也是嚴重的短缺,沒有一個好的規劃也導致現在這個小區的二手房不是很好賣;最後,商業和住戶比較混雜。這個小區內並不是單純的住戶,還有很多的公司在樓上租房辦公,這樣商住混雜的環境,也讓人們對這個小區的居住環境表示擔憂。

三、商住混雜。

由於這和小區的很多房子都被很多公司租來做辦公室用,導致了小區的房子商住兩用的現象非常明顯,這種狀況也讓來看房的人為小區的居住環境二擔憂。所以他們對這個小區的房子有顧慮。

『捌』 大學生住房問題如何解決

怎麼解決住房問題?

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個家庭的殷切期盼。近年來,很多地方出現了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現象,高房價成為時刻牽動人們神經、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問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正以堅決的態度,出重拳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大力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努力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讓人們住有所居、安居樂業。 (二)怎樣控制房價上漲,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

需要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一方面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住房供應體系。

一、「重葯」降「虛火」堅定不移控房價

房地產市場是城鎮住房供應的主渠道,加強市場調控、使房價保持在合理價位,是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的迫切需要。目前,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新增需求強勁,城鎮居民的改善性需求不斷加大,投機投資性需求仍在伺機而動,再加上房地產市場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穩控房價還面臨較大壓力,調控效果還有待鞏固和加強。因此,必須施「重葯」降「虛火」,堅定不移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把調控進行到底。目前最關鍵的,就是堅決貫徹落實好「新國八條」精神,努力鞏固和擴大前一時期調控的成果,努力實現市場供求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和價格基本合理的目標。

1、貨幣「閘門」要收緊。由於前兩年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市場流動性充足,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推動了房價高漲。2011年我國的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調整為「穩健」,截至7月上旬,央行已連續6次上調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3次加息。應繼續靈活利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改善房價穩定的貨幣條件。

2、投機投資要「退燒」。隨著人們財富的增加,投資需求日益旺盛,但投資渠道偏少,在房價持續走高的預期推動下,很多人加入「炒房大軍」,成為房價上漲的重要「推手」。穩房價就必須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繼續強化差別化信貸政策,嚴格執行二套住房首付比例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1.1倍的要求,提高二套房貸款門檻。調整稅收政策,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統一按其銷售收入全額徵收營業稅,增加交易成本。還應從嚴執行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要繼續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壓縮投機投資空間,合理引導住房需求。

3、有效供給要增加。供需矛盾突出是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對不合理需求做「減法」的同時,還應在供給上做「加法」。應努力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保證住房建設進度。完善土地出讓方式,推廣「限房價、競地價」方式,改變單純的「價高者得」,防止地價助推房價。

4、市場監管要強化。一些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散布虛假信息、捂盤惜售、哄抬房價,坑害購房者。應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完善房地產市場統計、分析和監測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信息,穩定市場預期。

二、保障更給力安居夢圓「暖心巢」 「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十二五」時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標志性工程。今後5年,我國將新建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3600萬套,覆蓋面將提高到20%左右。按照一家三口計算,意味著將解決1億多人的住房問題。2011年將開工建設1000萬套,比2010年增加72%,截至6月底,全國保障性住房新開工超過500萬套,超過全年目標任務的50%。眼下,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堅決打好住房保障這場「硬仗」。

1、保土地供應。「萬丈高樓平地起」,建房首先要有地。近年來,各地在保障房土地供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廣東首創保障房用地單獨儲備制度;北京通過劃撥和商品房配建等方式,2010年供應保障房用地超過住宅用地供應量的一半。必須堅持民生優先,切實落實保障房建設土地供應政策,對保障房用地應實行劃撥等多種方式,在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中進行單列,做到應保盡保,把寶貴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2、保資金到位。大手筆的保障房建設,離不開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完成2011年保障房建設任務,需要1.3萬億—1.4萬億元投資。中央財政將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2010年增長34.7%。地方政府也應加大支持力度,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確保將住房公積金增值凈收益和不低於10%的土地出讓凈收益用於保障房建設。同時,探索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銀行貸款、社會資金參與等方式,確保資金落實到位。

3、保分配公平。這是安居工程的「生命線」。如果該保障的「落了空」,不該保障的「搭便車」,就會事與願違,甚至造成新的不公和社會矛盾。必須從准入標准、審核程序、動態管理、退出執行等方面制定一整套制度,實行保障房源、分配過程、分配結果三公開,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全過程監督,避免暗箱操作。做好人口、住戶、房屋、收入、就業等方面的基礎工作,掌握基本情況,嚴防不符合條件的家庭混進來,讓符合條件的家庭真正受益。

三、政策重落實地方政府須盡責

中央明確提出,穩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實行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各地應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以穩控房價、加大住房保障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1、認識到位。工作到位,首先是思想認識到位。應充分認識到,高房價不僅加重了當地群眾的住房負擔,影響當地民生的改善,而且不利於地方經濟結構調整,不利於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甚至會影響當地社會和諧穩定。應清醒地看到,對穩控房價、加快住房保障,百姓翹首以待,全社會高度關注,絲毫不能放鬆、不能懈怠。應真正把解決住房問題作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大事來看,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來抓,牢固樹立抓不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房建設就是失職的思想,切實高度重視、負起責任。

2、明確任務。對於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中央都提出了十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特別是提出了許多硬指標、硬任務。比如,「新國八條」要求各地第一季度公布年度房價控制目標,要求2011年商品住房用地供應不得少於前兩年年均實際供應量;以簽訂目標責任書的形式,明確了各地保障房建設的規模和進度;等等。各地要按照中央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和措施,明確保障房建設的計劃和進度,並公之於眾,接受社會監督。

3、狠抓落實。解決住房問題,不能「雷聲大、雨點小」,更不能「紙上談兵」。要把確定的任務目標層層分解,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抓到底,毫不放鬆。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嚴格執行「新國八條」的規定,從嚴把握和執行房價控制目標,從嚴執行信貸、稅收、住房限購政策,盡早使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兌現對社會的承諾。對住房保障,應按照中央確定的任務,確保2011年11月底以前全年任務全部開工,主體結構完工的要佔到1/3以上,讓困難群眾早得實惠。針對資金問題和一些地方出現的建築質量問題,要切實加大投入力度,拓寬籌資渠道;在設計、建材、施工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建築質量不打折扣。

4、嚴格問責。責任是壓力,也是動力。考核問責是確保完成任務的重要抓手。必須強化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巡查、考評、約談和問責制度。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對地方負責人進行約談,直至追究責任。省級人民政府也應建立健全對轄區內城市落實住房保障和穩定房價工作的約談問責機制。

四、觀念需轉變數力而行謀安居

就家庭和個人來講,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放大住房預期。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不應過早把自己「拴」在房子上,「先租後買、先小後大」未嘗不是好選擇。

理性消費,不僅需要居民轉變觀念,更需要國家創造良好環境。應通過加強市場調控,使房價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市場預期,避免造成群眾心理恐慌。加大公租房供應量、擴大覆蓋面,為剛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價格較低、可以長期租住的房子。還應規范、發展租賃市場,讓人們有更多穩定、價格合理的房子可租。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台了《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和《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將加強對出租房、中介機構和中介人員的管理。此外,還應加強輿論引導,防止虛假信息誤導群眾。

中國住房問題之我見

伴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改革,社會主義的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然而伴隨

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和挑戰,其中住房問題便是其中之一。城市住房困難,

房價不斷上漲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解決住房問題仍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

一、中國住房問題形成的原因

1、中國城市住房短缺

中國城市住房短缺問題主要是由於國家投入的不足、低租金政策和住房建築標準的提升造

成的,而這些政策和制度安排是「生產第一,生活條件在後」的發展戰略和「住房是社會主義

國家中一種不尋求經濟回報的社會福利供給」的執政理念的直接產物。同時現今的現狀還有就

是城市土地供應的不足,土地不能放開供給,這就直接導致了住房的短缺。

2、城市住房不平等

中國政府的早期成就之一就是使不同類型的城市居民在住房分配中達到較大的平等。但是

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種新的住房不平等模式逐漸產生了。其中城市住房不

平等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在有限的住房投資情況下,大多數資金又都是投到國有企業

管理下的住房,這種依據中國城市中的三種住房所有權類型而形成的住房投資分配的不平等是

3、房價居高不下

①供求關系的影響

在房地產市場上,供求關系仍然是影響房價的關鍵性因素。從供給的角度來說,土地資源

的稀缺性決定了國家供應房屋建設用地逐年減少,這與我國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呈負相關。

即城市迅速發展所帶來的住房需求往往超過土地的有效供給。這供給量不足客觀上導致了房價

的高漲。從需求的角度來說,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需求,而這種潛在需求可在

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有效需求。這種潛在需求僅僅是一種住房需要,只有當消費者在各種可能

價格下願意並且能夠購買該商品時才是一種有效的需求。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民的收人

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也不斷地加強。因此,這種主觀慾望與客

觀條件的結合,必然導致住房需求的膨脹,進而出現「賣方市場」,這樣,房價的上漲也就順

理成章了。

②國家宏觀政策的缺陷

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包括:嚴格控制土地供應、取消住房貸款優惠利率、房地產稅改

革、國八條、禁止期房轉讓、房貸利率上調、國六條等。這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在對我國形成

統一、有序的房地產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些政策在房地產牛市面前,多少有點顯

得蒼白無力。「招、拍、掛」土地出讓政策影響土地出讓價格上漲,另外「國八條」中把「穩

定房價」提高到了政治高度,對於「穩定房價」而言,筆者認為,政府在對待房價的態度上不

夠堅決,尤其是對有些地方政府而言,有意推高房價的現象時有發生,因為推高房價的間接後

果是推高地價,增加政府的財政收人。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政府的力度還不足,特別是對中

低收人階層的扶持還不夠。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房價的上漲。

二、中國住房問題的解決措施

1、解決住房短缺的措施

破解這一難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挖掘土地的潛力。筆者以為這個潛力是存在的,這就是長期

被人忽視的農村宅基地問題。農村宅基地是我國鄉村政府批給農民的住宅用地,這本來是農民

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國目前農村的宅基地卻存在分散、佔地過大的缺陷。一方面是城

市土地嚴重短缺,另一方面是農村宅基地存在絕大的浪費,筆者以為可以採取市場手段進行土

地置換,具體地說就是減少一塊農村宅基地,增加一塊城市土地用地,這樣就可以在不減少土

地的情況下實現城市用地敞開供給。

土地置換方式的操作路有三:第一,由購房者自主成立住房合作社,到農村購宅基地,由

民政部門監管,在給予農民高額補償並使宅基地達到復耕條件後,每取消一塊農村宅基地相應

地增加同等面積的城市住房用地;得到土地後,合作社採取招標方式委託房產建築商(不是開發

商)建造,房屋建成後根據協議在合作社成員中分配;第二,由開發商出面,按照建設新農村的

思路,用為農民建造集中居住的農業新村的方式換取差額的土地「指標」,然後在政府監督下

用這個指標換取城市建設用地,開發樓盤;第三,由地方政府直接出面,組成專業公司,按照

規劃,利用銀行貸款首先建設農業新村,獲得用地指標,然後將該指標用掛牌出讓方式賣給開

發商,所得款項一部分用來歸還銀行貸款。

2、解決住房不平等的措施

破解這一難題最好的方法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在政策上為住房平等創造良好的條件,

根本上應當加快發展經濟,加強社會保障體系,政府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房的供

給,對低收入家庭進一步實施廉租住房制度。解決社會低收入人群居住問題是政府的責任.不

應該也不可能要求市場來完成。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依靠自身的力量,藉助自身

的資源,解決社會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廉租住房制度可以說是政府的一項福利政策,是

政府資助和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條件的政策.不能站在市場角度去衡量,而是應當根據國家的財力、社會的力量和中低收入者的數量.依照統一標准去實施。廉租房應該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和補貼手段兩者結合。因為廉租房用以租用.沒有產權,應該對廉租房免去士地成本。

3、控制房價的措施

控制房價應該從房地產整個產業鏈來控制,房地產價格的成本包括土地價格,建安費用、

管理費用、銷售推廣費用、財務費用等。近幾年來。土地價格至少翻一番,個別地區翻了兩番.

而房價僅漲了60%。可見,房價漲幅還遠遠趕不上地價。因此控制房價的關鍵在於控制土地價

格的上漲。要抑制房子價格,政府需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首先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增加土地供

應量,土地資源的合理、有效地供給能從源頭上控制房地產開發速度和數量。因此,要加快建

立一個規范有序的土地市場。嚴格控制土地供應總量,依法打擊炒買、炒賣土地、哄抬土地價

格的不良行為,以保障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其次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應該把「降低

房價上升到政治高度,而不是「穩定房價」。此外還要完善廉租房制度,首先應該把廉租房補

貼支出納入政府財政預算,提供穩定的租金來源,其次,廉租房的承租人收入水平提升到一定

程度後,政府應當收回該廉租房,轉租給其他符合條件的家庭。

『玖』 住房緊缺的原因

相對緊缺吧?個個都想往城市裡跑。
90年代國內大多數住宅6層及以下。我們12億人。。沒聽說不夠住。
2012年。多數住宅都在18層,有的30甚至40層。我們人口13億。。住房方面人均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好幾倍,人口只多了不到10%住房居然不夠了。你說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