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什麼原因得痛風
擴展閱讀
鮮百合怎樣做好吃 2025-09-18 20:48:52

什麼原因得痛風

發布時間: 2022-10-16 09:52:11

❶ 痛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是否認為痛風只是會造成關節腫痛的遺傳病?是否又認為年輕人壓根不會得痛風?大錯特錯,為什麼會痛風呢?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痛風的原因

一、宗族遺傳:痛風具有遺傳性是無可爭議的,原發性痛風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臨床發現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痛風病人是遺傳導致,痛風病人的近親中約有5%~25%有高尿酸血症,尚有不到1%病人為酶缺陷所造成的。抵擋家眷中有痛風史的人,患痛風的可能性大於其他人。

二、年齡:年事是誘發痛風的重要發病身分,而且,痛風的病人絕大多數病人在40~55歲之間,均勻起病年歲約莫為45歲,這些年因為中國公民存亡水平的前進,特別是飲食規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痛風的發病年齡也在提前,40歲以前發病者已非罕見,必需引起重視。

三、生活飲食不規律:在生活中很多人毫無規律可言,過度勞累、通宵達旦、過餓過飽都會導致痛風病越來越嚴重。常見引起痛風的病發原因還有很多,如:天氣、環境、壓力等都可以成為誘發痛風病發的因素。生活中大家應積極注意,做好相關的防治工作進而來保證痛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保證大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四、發胖有關:飲食標題也是引起痛風的重要病因,有人發明痛風病人的均勻體重跨越標准體重17.8&#xFF05,而且人體表面積跟血清尿酸水平是成正比的,面積越大尿酸度就越高。病者在減輕體重以後,身體的血尿酸水平會有很大的下降。

五、壓力過大:工作的巨大壓力,過度的精神緊張,致使心身疲勞不堪,而又缺乏鍛煉,這樣就會使,各臟器的生理功能減退,影響代謝廢物的排泄,體液變為酸性,為罹患痛風埋下禍根,因此大家要勞逸結合,不可過度疲勞,避免在精神及生活上產生巨大壓力。

痛風的表現

1、無症狀期

血清尿酸鹽濃度隨年齡而升高,又有性別差異,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到症狀出現時間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2、急性關節炎發作期

是原發性痛風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好發於下肢關節,以拇趾及第一跖趾關節為多見,初發時為單關節炎症,反復發作則受累關節增多,痛風的發作表明血尿酸濃度長時期過飽和而導致大量尿酸鹽在組織中沉積。

3、間歇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可自然緩解,不留後遺症而完全恢復,而後出現無症狀階段,稱為急性發作間歇期,此後可再發,約60%患者1年內復發,間歇期也有長達10餘年者。

4、痛風石

慢性關節炎期 未經治療或治療不佳的患者,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軟骨,肌腱,滑囊液和軟組織中,痛風石為本期的常見表現,常發生於耳輪,前臂伸側,跖趾,手指,肘部等處,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增多,炎症反復發作進入慢性階段而不能完全消失,引起關節骨質侵蝕缺損及周圍組織纖維化,使關節發生僵硬畸形,活動受限,隨著炎症的反復發作,使病變越來越加重,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病者可無本期的表現。

痛風的飲食

第一,限制酒量的攝入。酒精的代謝會影響嘌呤的代謝,對痛風病人或者尿酸高的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喝啤酒或紅酒等均可誘發痛風發作。急性發作期應當嚴格禁酒。

第二,多喝水。痛風病人應當選用白開水、茶水、礦泉水、果汁為飲料。不建議濃茶水、咖啡、可可等飲料,可能誘發痛風發作。

第三,選用鹼性食材。含有較多鉀、鈣、鎂等元素的食物,如大部分蔬菜、水果、牛奶等。西瓜和冬瓜不僅是鹼性食物,還有利尿作用,非常適合痛風或尿酸高的病人。

第四,限制膳食嘌呤。那什麼食物屬於嘌呤含量多呢?

第一類食物,嘌呤含量最高。例如:肝、腦、腎、牛羊肚、鳳尾魚、沙丁魚、魚子、肉湯、火鍋湯等,痛風發作時應該禁用。

第二類食物,例如干豆類、大部分貝殼類水產、鯉魚、鱈魚、鱸魚、大比目魚、小蝦、淡菜、鰻魚、鱔魚、鵝、鴿、鴨、野雞、兔、豬肉等。所以上述食物,嘌呤含量也相對較高,對於痛風急性期的病人是嚴禁食用的,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

第三類食物,例如:青魚、鮭魚、白魚、龍蝦、雞、火腿、羊、牛、麵包、麥片、麥麩、萵筍、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等食物。這類食材嘌呤含量相對較第二類食物低一點,但痛風發作期病人仍應盡量避免,平日可適當選擇。

第四類食物嘌呤含量就相當低了,例如:奶類、蛋類、其他的一些谷類、蔬菜、水果、乾果類食物。這些食物朋友們可以盡情選擇。

痛風的飲食禁忌

1、 禁用海鮮、內臟。它們是典型高嘌呤食物,這一點盡人皆知,但不一定能做到忌口,因為它們太美味。

2、 禁飲各種酒。不僅僅啤酒,白酒、白蘭地、威士忌,葡萄酒和其他果酒亦最好不飲。酒精促進內源性尿酸生成。沒有證據表明喝紅酒對痛風有益,最多是少量無害而已。

3、 不吃甜食,不喝各種甜飲料,包括甜味的果汁。果糖促進內源性尿酸生成。蘇打水飲料雖然對尿酸排出有益,但不利於控制血壓。考慮到痛風患者高血壓和中風危險也升高,不建議大量喝,更不能依賴蘇打水而放棄飲食控制。

4、 不喝鮮美的肉湯、雞湯、魚湯、海鮮湯、火鍋湯。其中嘌呤含量高。

5、 多喝水,促進尿酸排出。喝白開水、淡茶水均可。有研究證明咖啡和茶並無促進痛風的作用,只要不加糖,適量飲用不妨。

6、 吃大量蔬菜,每天750克為好。蔬菜含大量鉀鈣鎂元素,有利於提高尿液pH值,促進尿酸排出。大部分綠葉蔬菜的草酸含量並不比茄子土豆高,即便菠菜、莧菜、木耳菜等少數高草酸蔬菜,只要用沸水焯過,去掉大部分草酸,對控制痛風和預防並發症仍然是有益的,無需擔心嘌呤問題。只要少油烹調,熟蔬菜也很好,不必全生吃。

7、 蛋奶為低嘌呤食物,可按正常量食用。顧忌膽固醇,每日一個雞蛋黃即可。如果蛋白質供應不足,蛋白可吃兩個。有研究證明牛奶對痛風發作期的患者有好處,脫脂奶無需限量;但酸奶須顧慮,因其中經微生物發酵嘌呤含量升高,且乳酸也可能幹擾尿酸排出,只可少量食用。

8、 魚肉限量,按膳食指南要求,每日不超過100克魚,或75克肉。過多動物蛋白質不利於降低尿液的pH值,且會增加尿鈣流失,對於痛風患者不利。

9、 豆製品如豆腐絲、豆腐乾等嘌呤含量低,可以少量食用,部分替代魚肉用來供應蛋白質。不能在魚肉蛋奶之外再加大量豆製品。如果腎功能已有損害,一日蛋白質總量都要控制,不僅限於控制豆製品。如果有食用豆製品之後身體不適的經歷,也需要禁用。

10、 水果和雜糧主食正常吃。小米等雜糧嘌呤含量低於大米,而鉀、鎂含量大大高於大米,對於痛風患者是有利的,無需餐餐白米飯。紅小豆、芸豆、豌豆等澱粉豆類嘌呤含量較白米白面高,但低於黃豆,且鉀含量非常高,少量(一小把)加入粥中無需禁止。

11、 注意飲食中限制鹽和烹調油,注意控制血壓和血脂,避免並發其他慢性病。雞精、味精也應限制,特別是雞精、蘑菇粉等含有核苷酸,宜少用。

痛風相關 文章 :

1. 痛風怎麼快速解決

2. 痛風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3. 痛風要怎麼治療 快速治療痛風的方法

4. 痛風是怎樣形成的

5. 腳痛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6. 什麼原因會引起痛風

❷ 痛風是怎麼引起的

引起痛風的主要原因是血尿酸升高。 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 痛風的主要原因如下: 1.代謝異常:①尿酸生成過多:約10%的痛風患者是因為核酸代謝增強所致,即各種原因引起嘌呤合成過多或降解太快,嘌呤代謝產物過多,導致血尿酸增加;②尿素排泄過少:90%的痛風患者是因尿酸排泄過少所致。人體體內的尿酸60至70%通過尿液排泄,而其他的通過糞便等排出。此類患者由於腎臟的尿酸排泄功能減退,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2.誘因:①葯物:利尿劑、阿司匹林、復方降壓片、吡嗪醯胺、環孢素等葯物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②其他疾病:腫瘤尤其血液系統腫瘤、銀屑病等疾病均可導致嘌呤代謝產物增加,進而誘發痛風。因此,在低齡起病、女性患者等非痛風高發人群中需要注意排查此類疾病。

❸ 痛風是怎麼引起的

概述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晶體誘發的炎症性疾病,長期嘌呤代謝活躍、嘌呤攝入過多或尿酸排泄障礙,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症。長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尿酸鹽晶體沉積,進而出現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和軟組織炎症、痛風石沉積、慢性關節炎和關節損壞。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鹽結石形成。痛風患者早期積極降尿酸治療,可延緩或阻止臟器損害。

疾病分類

原發性痛風

占絕大多數,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致病,多為尿酸排泄障礙引起,具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繼發性痛風

主要由於腎臟疾病、葯物、腫瘤化療或放療等導致,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鉛中毒以及使用呋塞米、乙胺丁醇等葯物引起的痛風。

特發性痛風

此類痛風原因不明,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以及尿酸鹽腎病和硝酸鹽尿路結石等情況。

病因

痛風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一般是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在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而導致痛風。

主要病因

高尿酸血症

臨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會發展為痛風。患者尿酸發生排泄障礙,或者生成尿酸過多,使體內尿酸增高,可導致痛風。

其他疾病

如Ⅰ型糖原貯積病等可導致尿酸代謝異常;血液病及惡性腫瘤化療或放療後,尿酸生成過多;慢性腎臟病,因腎小管分泌尿酸減少而使尿酸增高。

葯物因素

如味塞米、吡嗪醯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導致高尿酸血症從而導致繼發性痛風。

流行病學

  • 目前我國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患病率為1%~3%,但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飲食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 我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為48.28歲,其中男性47.95歲,女性53.14歲,逐步趨年輕化,男女比例為15:1,而且超過50%的痛風患者為超重或肥胖人群。

  • 好發人群

  • 有痛風家族史,如直系家屬有痛風的發作病史,痛風幾率比正常人幾率要高。

  • 60歲以上本身肥胖的男性或絕經以後的女性患者。

  • 本身有一些基礎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 長期嗜酒、長期喜歡吃大量肉食,並且飯局比較多,應酬比較多者。

❹ 痛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比較復雜的關節炎類型,我們大家都知道,一旦患有痛風的現象,那麼對人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通常痛風多在夜間發生,比較明顯的症狀有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那麼對於痛風患者,我們可適當的用一些冰敷進行緩解疼痛,嚴重者可及時的就醫治療,切忌不可耽誤病情,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那麼痛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一、原發性
首先引起痛風的因素有兩種,而分別是原發性的因素和繼發性的因素,而原發性因素大部分與遺傳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因為如果家中長輩曾患有過痛風的疾病,那麼隨著長輩的遺傳而出現痛風的現象。這種情況下導致的痛風,多半隻能預防和盡量控制病情,涉及到遺傳學方面的病因,很難進行徹底治癒。

❺ 痛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痛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精神緊張、疲勞和悲傷,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和尿酸代謝異常。痛風患者在生活中應控制飲食,盡量不吃含嘌呤的食物,也要用鹼化尿液的方法促進尿酸排泄。喝酒。喝酒是很多人生活中喜歡做的事情之一,但杜宇喝多了也不好,甚至因為酒精代謝,血乳酸濃度會升高,進而誘發痛風。因此,遠離酒精是幫助人們遠離痛風的最好方法。感冒。關節著涼對人體不好,也是痛風的常見病因,因為關節著涼時,血液中的尿酸會在關節內沉澱形成尿酸鹽結晶,誘發痛風。

有痛風的家庭,如果不調整飲食習慣,容易患痛風。因為體內沒有酶,蛋白質無法分解。最後結晶成小晶體,堆積在關節處,誘發疾病。痛風與肥胖有關,肥胖是痛風的病因之一。已經發現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准體重17。8%,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減肥後,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會降低。這說明長期過量攝入和超重與血清尿酸水平持續升高有關。痛風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患者痛風的發病率為12%-20%,約25%-50%的痛風患者與高血壓有關。約58%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血清尿酸升高。痛風與高脂血症有關: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數有高膽固醇血症。

❻ 痛風是怎麼引起的

痛風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屬代謝性風濕病范疇。痛風可並發腎臟病變,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常伴發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1]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發生的基礎。[2]

痛風患者常出現痛風石。在患者耳廓、關節周圍、肌腱、軟組織等周圍皮下可見。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四肢形成的痛風石,不僅嚴重影響肢體外形,甚至會導致關節畸形、功能障礙、神經壓迫、皮膚破潰、竇道經久不愈,須接受手術治療。[4]

痛風患者尿酸的監測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用葯的初期,尿酸的監測次數大概每兩周到一個月會定期檢測一次。尿酸水平穩定了之後,可為三個月到半年檢測一次。[5]

[6]運動防痛風 堅持4項原則:

1、不宜劇烈活動:例如打球、跳躍、跑步、爬山、長途步行、旅遊等。這些劇烈、最大、時間長的運動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肌酸等排泄減少,出現高尿酸症。

2、堅持合理運動方法:選擇一些簡單運動。如散步、勻速步行、打太極拳、跳健身操、練氣功、騎車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騎車及游泳最為宜。

3、飲隨低食物會顯著降低血尿酸濃度,起到預防痛風發作的作用。在痛風病人的飲食上,要避免如咸豬肉、鵝肉、牛羊肉、鳳尾魚、沙丁魚、魚卵、酵母等,積極戒酒。

4、痛風發作時應停止體育鍛煉,即使是輕微的關節炎發作,也宜暫時中止鍛煉,直到恢復後再考慮重新開始鍛煉。煉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畢竟劇烈的運動也是痛風的主要病因,過度勞累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7]

痛風的臨床表現(6張)

治療

編輯語音

痛風治療:預防尿酸的過量產生,飲隨低食物促進尿酸排泄,達到預防痛風的目的;痛風會因為尿酸在各個臟器的沉積,導致臟器微循環障礙,要積極防止心、腦血管及腎臟並發症。[11]

對於痛風主要有飲食療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多飲隨低食物將尿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限制飲酒。酒精在發酵過程中會消耗人體大量水分並產生大量嘌呤,人體內嘌令含量越多,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時酒精刺激肝臟也會產生尿酸,而這會增加痛風的發病率和痛風對人體的危害。[5]

目前痛風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治療痛風發作時疼痛和炎性反應。飲隨低食物降低血尿酸。[9]

對於肥胖的痛風患者,在關注血尿酸的同時,注意引導患者規律運動,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肝臟轉氨酶等指標,給予綜合治療,維持血尿酸達標,盡可能減少受累關節數。[3]

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葯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12]

秋水仙鹼早期用於痛風發作時,緩解症狀的速度快。急性痛風發作36 h內服用秋水仙鹼,而前驅期應用可阻止痛風發作。

腎功能不全時仍為一線葯物,但要減量,因腎功能不全會顯著減少其清除率、增加葯物毒性。多達20%的口服葯物是通過腎臟原樣排泄,而在嚴重腎功能衰竭患者中,秋水仙鹼的半衰期是正常腎功能患者的2~3倍。同時,秋水仙鹼不能通過透析清除,因此,其毒性在CKD患者中是加劇[9]。

痛風石的手術適應症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4]:

(1)痛風石導致肢體畸形並引起功能障礙而影響日常生活;

(2)壓迫皮膚,已經形成或即將出現皮膚破潰;

(3)竇道形成,粉筆樣物質滲出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4)關節活動障礙,神經受壓出現卡壓症狀。

痛風石直徑1.5 cm者爭取盡早手術。[4]

大部分痛風患者通過葯物即可控制病情發展,而少數患者經內科治療後,療效不佳甚至無效,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肌腱,逐漸形成痛風石[13]。

12%-15%的痛風患者罹患痛風石。最終表麵皮膚破潰,形成潰瘍或竇道。研究表明,痛風創面不癒合發生率高達23%,傷口換葯時間可達6~8周。平均癒合時間長達4個月,給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及肢體功能造成了巨大影響。

痛風患者若尿酸控制不理想,急性痛風會反復發作,不利於創面癒合。痛風創面由於血運差,細胞再生力弱,創面常常經久不愈。

本組患者入院時創基條件較差,且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明顯。術前創面每日換葯,根據葯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濕敷創面,同時應用紅光治療儀行物理治療,必要時聯合應用醫療成本較低的簡易負壓引流裝置,改善創基效果顯著。[13]

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是罹患痛風的先兆。痛風這種以關節疼痛發炎為典型症狀的疾病最常見於成年男性中。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增加每日的咖啡攝入量可明顯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小組選取了近4.6萬名40歲以上無痛風病史的男性,進行為期12年的跟蹤調查。統計分析發現,咖啡的人,血液中尿酸水平會明顯降低,與從不喝的人相比,每日飲用4杯至5杯的人痛風發病幾率可降低40%。[16]

家庭護理

編輯語音

患者痛風急性發作時,需注意休息,必要時可予夾板固定疼痛關節,冰敷止痛。[14]

日常生活管理

編輯語音

飲食

保持飲水量,避免攝入酒精、含糖飲料及高嘌呤食品如動物內臟和海鮮。

  • 限酒,特別是啤酒。

  •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常見高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豬肉、牛肉、羊肉、貝類、鳳尾魚、沙丁魚、金槍魚等。

  • 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 大量飲水,每日2000 ml以上。

  • 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體重及腰圍、增加體育運動至中等水平。

    具體來說,痛風患者應遵循下述原則:

  • 保持體重。

  • 規律飲食和作息。

  • 規律運動。

  • 禁煙。

  • 停用可導致尿酸升高的葯物。

  • 日常病情監測

    編輯語音

    定期復診,醫生會通過病史、血尿酸測定檢查監測患者疾病進展,必要時會通過影像學檢查輔助監測。

    合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痛風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監測自身日常血糖、血壓水平,及時監測病情,定期復診,向醫生尋求幫助。

    特殊注意事項

    編輯語音

    痛風發作期間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勞,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

    我國一項大數據統計顯示,劇烈運動是男性和女性痛風患者發作的第三位誘因。突然受涼是女性痛風發作的第二位誘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誘因。

    預防

    編輯語音

  • 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痛風的預防和治療。具體見日常生活管理部分

❼ 痛風是怎麼引起的

痛風主要是因為人們長期的飲食不合理,肥胖,或遺傳等等導致腎臟功能負荷過重導致的一種疾病,主要反映在尿酸高。

單純的尿酸高是沒有明顯症狀的,所以說容易忽視,很多人都不重視高尿酸血症,只有當出現關節的疼痛出現痛風的時候才治療。

❽ 痛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痛風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一般是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在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而導致痛風。

一、主要病因
1、高尿酸血症:臨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會發展為痛風。患者尿酸發生排泄障礙,或者生成尿酸過多,使體內尿酸增高,可導致痛風。
2、其他疾病:如Ⅰ型糖原貯積病等可導致尿酸代謝異常;血液病及惡性腫瘤化療或放療後,尿酸生成過多;慢性腎臟病,因腎小管分泌尿酸減少而使尿酸增高。
3、葯物因素:如味塞米、吡嗪醯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導致高尿酸血症從而導致繼發性痛風。
二、誘發因素
1、葯物因素:使用噻嗪類利尿劑、環孢素、吡嗪醯胺、乙胺丁醇、煙酸、華法林、小劑量阿司匹林等葯物,可以影響腎臟的尿酸排泄能力,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誘發痛風。
2、攝入高嘌呤食物:肉類、動物內臟及部分海鮮如貝類,屬於高嘌呤食物,大量攝入可被身體分解為尿酸,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
3、飲酒:過量的酒精攝入是痛風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較高,誘發痛風的風險最高。

❾ 痛風是怎麼引起的

你好,問題回答如下:痛風為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常累及腎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腎尿酸結石形成。痛風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痛風形成的原因:1.尿酸生成過多:攝入過多的高嘌呤食物、嘌呤代謝過程中酶的缺陷。2.尿酸排泄減少:遺傳因素、疾病導致腎功能異常造成尿酸排泄減少。繼發性痛風的原因:1.機體蛋白質分解亢進:如血液系統疾病、化療、放療等。2.尿酸排泄減少:各種腎臟病所致的腎功能不全,某些葯物(如噻嗪類、呋塞米、乙胺丁醇等)。總之引起痛風的原因,尿酸生成增多或者排泄減少都可以導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風重要的理化因素。痛風是高尿酸血症持續存在的結果,所以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就是引起痛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