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活小知識,讓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小孩的發燒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怎樣加水洗衣服 2025-07-20 14:44:54

小孩的發燒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13 02:06:36

A. 孩子發燒有什麼原因

孩子發燒有兩種常見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的發燒、非感染性的發燒,具體如下:
第一、感染性的發燒,感染性的發燒也是比較常見的,它可以是由於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等的感染,還有一些特別的感染引起全身多臟器的疾病所導致的發燒,比如肺炎、結核、膿毒血症、各種慢性腎盂腎炎、急慢性扁桃體炎、艾滋病、全身反應綜合征等等都會引起發燒。
第二、非感染性,常見以下幾個類型:
1、風濕性疾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川崎病、血清病、葯物熱;
2、腫瘤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或各種惡性腫瘤;
3、組織破壞和壞死,大面積的燒傷、大手術術後,還有出血吸收的時候;
4、產熱過多、散熱過少,常見於甲狀腺功能的亢進、癲癇的持續狀態、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亢進,產生過少的見於廣泛性的皮炎,大量的失水、失血、脫水,都可以導致發燒;
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常見於顱腦的損傷、腫瘤,蛛網膜下腔的出血可以導致。
最常見的還是以上五種,根據孩子的年齡、伴隨的症狀、發熱的時間,都有助於鑒別診斷。

B. 孩子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孩子發燒的原因大家了解過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我分享的 孩子發燒的原因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孩子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39℃以上高燒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5名)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該疾病容易並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39℃以上高燒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後的寶寶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並發症,家長不必擔心。

危險指數:★★(第8名)

4.打預防針

因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危險指數:★(第9名)

5.敗血症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有敗血症的患者會有1/3幾率合並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

危險指數:★★★★★★★★(第2名)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迴流所致。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外觀不易察覺。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葯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可能的合並症是腎功能受損和腎化膿。

危險指數:★★★★(第6名)

7.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是該病好發年齡。最典型也最危險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盡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葯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並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能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排第一。

危險指數:★★★★★★★★★★(第1名)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危險指數:無(第10名)

9.腸胃炎合並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症狀有嘔吐、拉肚子、尿頻、食慾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並脫水)。此病一定要就醫住院,需給予注射添加電解質的點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別隔離。狀況輕微的3天可以痊癒,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險指數:★★★★★★(第4名)

10.川崎病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症狀頗多,例如持續多日高燒39℃~40℃以上、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嘴唇乾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一定要住院治療,醫師會先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冠狀動脈有無擴大),然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癒。痊癒後,四肢和肛門口周圍會有脫皮的現象產生。

危險指數:★★★★★★★(第3名)

C. 小兒發燒的幾種病因

每到秋季,溫差一大,下雨過後總是有一批孩子出現發燒而請假的情況。遇到當孩子發燒時,父母不要自亂陣腳,弄清楚以下幾點原因,放寬心淡定處理。

首先判斷發燒的原因:

1,受寒發燒的,想辦法幫助出汗,可以選擇泡腳和三豆烏梅飲。

2,積食發燒,想辦法幫助排出大便。這類發燒是最常見的,因為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沒吃飽,又給孩子一頓吃,結果孩子脾胃負擔太重,沒辦法消化吸收,導致積食發熱。

3,溫病發燒,多見於幼兒急疹,一般可以不處理,皮疹出來後燒就會退。

4,變蒸發燒,這是小兒生長的表現,不用過度緊張。觀察仔細的父母會發現,有的小朋友發燒後反而長高了,這就是小兒變蒸的特點。

很多家長遇到高燒的時候,總是擔心高熱驚厥,驚厥與發燒溫度沒有必然關系,只要手腳不涼,精神狀態好,就可以先觀察,不要肓目用退燒葯。

發燒是不會燒出腦膜炎,肺炎的。反而是錯誤的退燒處理,很容易發展成肺炎,支氣管炎。

寶寶發燒期間,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盡量素食,忌生冷。暫停或減少所有水果,不要吃太飽,宜少食多餐。

孩子在發燒期間他的脾胃功能是特別弱的,如果吃太多的肉,和高營養的食物,反而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導致很不容易好。

還是那句老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寶媽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科學的護理方法,通過平時葯食同源調理和喂養從源頭上提高孩子抵抗力,每個孩子都可以戰勝疾病的。

平時我會給孩子經常艾灸大椎,中脘來提高孩子的脾胃和抵抗力。如果咳嗽我也不會直接用葯,而是通過艾灸強肺氣,讓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自愈力和抵抗力來修復。

D. 寶寶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到了冬季,很多媽媽都會多一份擔憂和緊張,因為這是寶寶發燒比較頻發的季節。想要更好地預防寶寶發燒,首先要了解引起發燒的常見原因。生活中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三個類型:

一、外在環境的原因: 體溫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會出現發燒的症狀,例如如天氣炎熱的時候穿衣服太多、水喝得太少、房間內的空氣不流通等等,都有可能讓孩子出現發燒的症狀。

二、內科疾病的原因: 孩子患上一些內科病如感冒、氣管發炎、喉嚨發炎等等疾病的時候,也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三、其他原因: 例如一些防疫針的注射,例如霍亂、破傷風、百口咳、麻疹、白喉等,也可能出現發燒反應。

那麼,寶寶發燒時,媽媽們應該怎麼正確應對呢?

1、保持房間內空氣的'流通: 房間內的溫度可以維持在25到27度之間,用風扇旋轉著吹,有助於空氣的流通。如果寶寶四肢冰涼,有發冷的症狀,則需要保暖,要蓋上毯子。

2、適當脫掉一些衣物: 如果寶寶發燒的時候手腳是溫熱的,並且出汗,說明需要散熱,可以適當脫掉一些衣物。

3、用溫水擦洗: 用37攝氏度的溫水幫寶寶擦洗身體,可以擴張皮膚血管,將體內的熱氣散出,還可以通過水汽的蒸發,散發一些熱度。

4、多給寶寶喝水: 多喝水可以幫助發汗,降低體溫,還能補充水分,預防發燒導致的脫水。

6、使用退燒葯: 如果寶寶的肛溫或者耳溫已經超過了38.5℃,可以適度地使用一些退燒的葯物幫助退燒。

總之,寶寶發燒一定要找准原因,對症治療,同時也要多多注意提前預防,給寶寶一個好的活動環境,幫助她們從小就維持一個好的體質,讓發燒和各種各樣的疾病都遠離。

E. 小兒發熱是什麼原因

1、大多數發熱是由於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細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熱,如瘧疾、黑熱病等,但比較少見;非感染性發熱有中署、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後等;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象魚鱗廣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當然有時不易區別,但把情況弄清後,可提供醫生參考。
2、觀察一下發熱類型: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准確測量腋下體溫、並作好記錄。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39度以上叫高燒,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症狀等。
3、不要濫用抗生素:多數家庭都常備抗生素,孩子一發熱,馬上就給用上各種抗生素。這是不合適的,其一是抗生素多數對病毒無作用,反而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二是發熱本身是人體抗病能力消滅致病因素的正常反應,你用葯物殺滅了細菌病毒,就會影響吞噬細胞的增殖和抗體的產生,影響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所以不要過早應用抗生素。
4、慎用解熱退燒葯:低燒或中度發燒一般不用退燒葯,因為過早退熱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葯物退熱常會引起大汗、虛脫等不良反應。高燒時也要慎重用葯,控制在能達到降溫的最小劑量就可以了,不要連續服用,半歲以內的幼兒更要謹慎。
5、提倡物理降溫:物理降溫要比葯物化學降溫安全得多。可用涼毛巾敷前額,或在頭頸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頭、胸、四肢、手掌。沒有酒精,可用於54°的白酒代替,同樣能達到散熱降溫的作用。

F.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為什麼呢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為什麼呢?

1.寶寶中發燒的發生可能是寶寶體內的感染性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發燒飲食不潔引起的積食,普通感冒一般在感冒後會發熱。寶寶有發燒的症狀,意味著需要進行血常規檢查,然後根據檢查結果確定病因,再決定如何用葯。寶寶發燒是身體一直在抵抗病毒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盲目尋求退燒,想著用這種方式治療發燒的症狀,這對寶寶的健康沒有好處。家長應遵醫囑,在醫生的幫助下,找出發燒的真正原因,然後對症治療。

寶寶發熱症狀出現後,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確定病因後再治療,切記在家盲目服葯,以免耽誤孩子最佳治療時機。如果只是發燒,沒有其他並發症。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選擇物理降溫。除了物理降溫,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退燒葯。

G. 寶寶發燒都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呢為什麼

發燒是一種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症狀,而孩子也是最容易出現發燒症狀的群體。如孩子突然變得懶洋洋的,總是想睡覺,食慾不好,額頭發燙,就是發燒的症狀表現。一般來說,會導致孩子發燒的原因非常多。家長們應該及時幫孩子找出發燒的原因,然後採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治療,以免出現並發症。那麼,孩子突然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同樣也是兒童、嬰幼兒最容易發生的一種問題,當孩子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時,不僅會出現發熱症狀,同時還會出現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引起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原因,主要有身體抵抗力低、不注意飲食、沒有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不注意衛生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會引起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並發症。因此,在孩子發病初期要注意做好護理措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感染葯物治療。

4、下呼吸道感染

孩子出現支氣管炎或者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可出現反復發燒症狀,並且會伴隨著咳嗽、咳痰、精神萎靡等症狀。

H. 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幾種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寶媽們都會特別的好奇,寶寶們剛來到這個世界,寶媽們肯定對自己的寶寶呵護有加,飲食和作息都特別注意,但寶寶們還是會發燒,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了解下寶寶們發燒的原因,還有需要注意的事項吧!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發炎等上呼吸道的感染。這時,孩子除了發熱以外,一般還會伴有相應部位的其他症狀,例如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痛、輕度咳嗽;同時還可以出現渾身乏力、食慾下降等,部分嬰幼兒由於突發高熱而引起驚厥。

2、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此時孩子除發熱外,往往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3、細菌、病毒感染:因疾病所引發的小兒發燒現象,多半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醫師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腸胃炎、腦膜炎等疾病,多會伴隨發燒症狀。

4、癌症、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腫瘤或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釋放出一些細胞激素,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原先設定,因此也會有不明的發燒症狀出現。

5、對新生兒來說,當出現症狀不明的高燒時,驗尿檢查是必要手續。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除了發燒,還會有尿頻、尿急、小便痛與小便失禁等現象。相對於較大孩子能表達除了發燒以外的不適感受;小小孩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病情誤判,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

幼兒的發燒篩檢,除了會透過驗尿程序來檢測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般大型醫療院所,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處理流程,醫生會依病況進行血液、糞便,甚至抽取少量脊髓液做檢驗,以排除其它感染的可能性。

6、專家指出,由於新生兒腦部下視丘功能發展還不完整;加上寶寶身體體積小,相對體表面積大;且汗腺不發達,散熱機制較差,一般幼兒的.體溫,多會比大人稍高個0.3~0.5℃。

7、環境因素:凡室內通風不良,或是爸比媽咪幫小寶寶穿太多衣服,蓋太厚棉被等,都易讓小寶貝因為身體體溫無法外散,造成「假性發燒」現象。另外,寶寶剛吃完熱食或牛奶,也會因血液循環快而有體溫過高現象;而寶寶剛洗完澡後,因水會吸熱,此時體溫會稍微偏低。

發燒吃什麼食物

媽媽針對小孩發熱類型不同,選擇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小孩感冒發燒吃什麼食物?一般發熱急性期或高熱期主要吃流質的食物,而恢復期、退熱期吃半流質食物。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流質食物有:

(1)牛奶。牛奶可供給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質,適量加些米湯可供給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米湯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於病兒腸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湯。綠豆屬良性,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4)鮮果汁。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於吸收。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半流質食物有藕粉、代乳粉、稀飯、蛋、爛面等。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急性期一般食用流質食物,在恢復期或退燒期食用半流質食物。

患兒發燒期內不要突然增加他過去沒有吃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若發燒患兒食慾不好,就不要勉強他吃東西,以免吃了以後胃部不舒服吐出來,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I.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孩子發燒

孩子小的時候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所以難免會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父母在孩子發燒的時候肯定會非常的著急,害怕孩子高燒不退。導致孩子發燒的原因其實是有很多的,比如耳鼻喉發炎,空氣寒冷,或者是細菌感染導致的。家長能看到孩子發燒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的去護理,孩子平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

二、如何預防孩子發燒

想要預防孩子發燒,平時家長就要根據氣溫來給孩子增減衣物,不要穿太少,也不要穿的太多,避免孩子著涼。平時要多給孩子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但是又不能吃得太油膩,否則很容易導致寶寶腹瀉。可以飽飽吃一些營養的食物,也能夠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之後,就能夠有效地預防病毒清洗。還可以讓寶寶平時做一些體育鍛煉,多去和同伴打球,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