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活小知識,讓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基礎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衣服腳大怎樣改 2025-07-12 02:15:29
風干雞燉白菜怎樣做好吃 2025-07-12 02:09:20
怎樣更換電腦cpu 2025-07-12 01:59:49

基礎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12-25 11:31:27

1. 女性基礎體溫偏低是怎麼回事

基礎體溫較低是基礎代謝的問題,與個人體質有關,有個體差異。
只要平時沒有不適的情況,月經正常的話,問題不大,平時注意營養均衡,適當多運動。

2. 基礎體溫低的原因

基礎體溫低的原因

基礎體溫低的原因,基礎體溫其實指的是人體的體溫調節系統,對於女性來說,在排卵期間還會出現基礎體溫低的情況,當然引起基礎體溫低還有很多種原因,下面一起來了解更多的基礎體溫低的原因。

基礎體溫低的原因1

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婦女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

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濾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濾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

1、若無懷孕,當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黃體素,體溫就會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

2、如果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體溫也將持續低溫。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了解自己的基礎體溫是很有用的。

基礎體溫測定的'正確方法

1、置備一支體溫表,掌握讀表方法,務求精確。

2、每晚臨睡前將體溫表水銀柱甩至35度以下,放在醒來後伸手可及的地方。

3、每天清晨醒後,立即將體溫表放在舌下5分鍾後拿出來讀數,並記錄在特製的表格上。

4、測量體溫前嚴禁起床,大小便、進食、說話等。

5、應記錄有無影響基礎體溫的諸多因素,如:感冒、失眠、飲酒、服葯等。

基礎體溫是女性朋友掌握自己生理狀況了解自己生理周期的有效參考數據。測基礎體溫,用普通溫度計就可以了,主要還是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基礎體溫低的原因2

一般情況在女性的排卵期的那天的排卵日會出現基礎體溫偏低的情況,因為在出現排卵日時體內的激素或出現分泌大量的情況。還有的會因為環境的變化或者氣溫的變化因為又加上在排卵期的原因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虛弱造成身體的溫度偏低的情況。但是在排卵期過後就會慢慢的體溫會回升,能夠慢慢恢復到原來的身體的正常溫度。這也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所改變的,有些時候這種情況也會是懷孕的前兆,所以在平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基礎體溫最低的那一天是排卵日。排卵前由於腎上腺分娩少量孕激素,所以基礎體溫會呈低溫狀態,大概在36.2℃左右。排卵時由於卵泡發生破裂,體內的雌激素急劇下降,導致體溫降低。而排卵後體內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會大量分泌,體溫也會回升。不過也不全是如此,環境溫度也會對體溫計的使用造成影響,導致基礎體溫容易有誤差,而且各人體質不一,有些人可能在排卵後48小時體溫才會升高,這樣一來排卵日就是極低溫的後一天了。

若是基礎體溫一直是持續低溫,沒有高溫期或沒有形成高低溫雙相變化,那麼很可能是沒有排卵的徵兆。因為基礎體溫曲線的形成就是受到排卵後卵巢形成的黃體所分泌的孕酮的影響,排卵前體溫低,排卵後體溫高,如果沒有高低兩相變化,那麼只有兩個原因:要麼就是你懷孕了,要麼就是沒有排卵。一般來說,如果一直長期處於高溫,很有可能是懷孕了,反之如果一直都是低溫,則可能是沒有排卵。所以如果發現基礎體溫一直很低,無波動,就需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了,看看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對症下葯。

3. 男性腸胃不好,基礎體溫偏低是什麼原因

基礎體溫低,一般有兩個常見原因:
一是生理性的,這種人的基礎體溫常在36攝氏度左右,並沒有出現任何疾病;體溫一旦上升到37度,就已經發燒;一般認為基礎體溫低的人壽命較長。
二是由於消瘦,體內能量較差引起的。體溫是機體能量代謝產生的,如果消瘦.營養不良或重大的消耗性疾病等,體內基礎的能量代謝低,體溫就低。
希望你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4. 基礎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基礎體溫測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響。比如起床的早晚,你早上輕輕移動就有可能改變基礎體溫。建議檢測排卵的話,就去醫院做B超比較准確。

5.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散熱作用大於產熱的時侯就會出現體溫低的情況,體溫在36°C以下屬於體溫過低,不過有一些人體溫稍低是生理原因導致的,那麼一起來看看體溫低是什麼意思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1

體溫過低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減少和散熱增加導致體溫低於正常范圍。

體溫過低相當與體溫低於35度時稱體溫不升,臨床上對體溫過低程度劃分為:以口腔的溫度為例輕度是32度到35度,中度是30度到32度,中度是30度,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致死溫度是23到25度。

體溫低於36攝氏度提示您有體溫過低的情況,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減少或散熱增加導致體溫低於正常范圍稱體溫過低。當體溫低於35℃時稱體溫不升。體溫過低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盡快就醫。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皮膚蒼白冰冷、口唇耳垂呈紫色、輕度的顫抖、心跳呼吸減慢、血壓降低、尿量減少、意識障礙,晚期可出現昏迷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以後應積極的送去醫院進行搶救和治療。

1、體溫過低如果是感染性因素而導致的,此時體溫是低於35.5℃的,而且會伴隨寒戰、冷戰、周身濕冷、皮膚濕冷、皮膚蒼白、血壓測不清、脈搏細速、尿少等因素。感染性休克、膿毒血症休克、失血性休克而引起的體溫過低,此時必須需要立即到醫院的急診科行搶救治療。

2、體溫過低如果是身體基礎代謝率過低而引發的,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行對症治療即可。

3、另外如體溫過低是因為寒冷因素而引發的,此時只需要對症保暖治療即可。

正常成人的腋下體溫為36-37℃,若體溫<36℃可能存在體溫低的情況,造成體溫低的常見原因具體如下:

1、環境因素:若患者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活動或生活,可以出現體溫下降的情況,而處於潮濕、陰冷的環境下也可以引起體溫的下降;

2、體質因素:低體溫可以見於老年人、幼兒及其他體質較弱的人群,此類人群的基礎體溫可能偏低。另外,長期在戶外活動的運動員或戶外愛好者的基礎體溫也可能偏低;

3、疾病因素:若存在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疾病,病人的代謝水平下降也會導致基礎體溫偏低。

所以對於體溫較低的情況應進行具體分析,若病人一般情況良好且不存在不適症狀,則可以暫時觀察。但若存在相應的表現,需進一步查找原因並進行處理。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2

體溫過低常見於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所處的環境溫度比較低,穿的衣服比較薄,起不到保暖的作用,這時可以出現過低的體溫,需要保暖以及多喝熱水。

第二、如果體內缺乏能量,處於一種飢餓的狀態,也可以出現體溫過低,這時也需要補充能量、多飲水。

第三、如果發熱患者應用比較強的退熱葯物,比如應用糖皮質激素或者應用消炎痛栓來降溫,可以使體溫過低,一般可以達到35℃。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保暖,而且也要注意多飲水,尤其多喝熱水。

第四、屬於一種病理的狀態,如果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可以出現體溫過低。由於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代謝緩慢,患者會出現怕冷、皮膚乾燥,經常會有毛發的脫落,出現這種情況患者需要到醫院就診,注意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

體溫過低如何保健?

1、注意著裝保暖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既能防風,又能防水,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2、寒從腳下起: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膠與塑料鞋,腳在出汗以後,易發生凍傷。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循環,也易發生凍傷。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可作踏步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經常活動按摩: 要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對易於發生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避免接觸導熱快的物品。如金屬與赤手或雪與臀部的接觸,可使熱量加速喪失,引起局部凍傷。

體溫過低加重時,身體就難以再次自我加熱,因此須從體外加熱。如進行體外快速加熱會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體內,進一步加重病情。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窩,後頸,腕部,襠部,這些部位血流接近體表,可以攜帶熱量進人體內。

4、及時補充能量 :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要維持體溫,就必然代謝增加,體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取量才能滿足人體需要。因而高熱量的蛋白質、脂肪類的食物應該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產熱,寒冷時絕對不要飲酒,飲酒雖然暫時可以造成身體發熱的感覺,但實際上酒精使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的散熱,導致體力衰弱。所有絕對不要飲酒來禦寒。

體溫低是什麼意思3

1、寒冷季節(30%)

因長期暴露於任何溫度,人體散熱大於產熱時,可引起體溫過低,體溫過低最常見於寒冷季節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謝性或活動性產熱(發抖)不能維持核心體溫時,也可發生於夏天或溫暖季節。

2、嚴重外傷(30%)

嚴重外傷後也可發生體溫過低,固定不動,穿濕衣服,寒風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發生體溫過低的危險性。

3、女性的激素分泌失調(30%)

女性體溫過低是由於女性的激素分泌失調,從而引起血管收縮擴張異常,血液循環機能下降,當血液循環不能正常得進行體溫調節的時候,人體就開始發冷。

體溫偏低對身體的影響

1、容易產生輕度疾病

具有調節體溫機能的腦下視丘,同時也是控制自律神經及激素的中樞。因此,低體溫會影響自律神經功能以及激素平衡,進而引起肩膀僵硬、頭痛、暈眩、手腳冰冷等症狀。另外,體溫偏低與月經不調、經前癥候群等婦科病也有關聯。

2、內臟功能低下

體溫降低,包括消化酵素在內的有助於內臟活動的各種酵素機能都相應降低。體溫每下降1℃,酵素的活力便會降低50%,因此人容易感到疲倦,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如便秘、胃脹氣、尿量減少等,都會頻頻出現。

3、免疫力降低

侵入人體的細菌及病毒要由體內的白血球來對抗,但每當體溫降低1℃,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會減少37%,因此體溫較低的人,在季節交換時比較容易感冒。

4、基礎代謝率下降

體溫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12%。而低體溫則讓你不易消耗熱量,也會讓細胞的新陳代謝率衰退、肌膚變差。

5、血液循環變差

低體溫的人,手腳的末梢血管會緊縮,血液自然不易流通。更會因心臟輸送血液的力量減弱,使全身的血液循環變差。另外,也可能因自律神經發揮的功能降低,導致血管收縮能力受到影響,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

6. 基礎體溫偏低是什麼原因

您好.體溫低可見於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身體虛弱、貧血、使用退熱葯等原因引起,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以出現低體溫,治療一般沒有提高體溫的葯物,應該以治療原發病和去除誘因為主。

7. 基礎體溫低

你好: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老少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一般是36℃~37℃,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變化溫差應在1℃之間,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體缺鐵,血壓低和陽氣不足會可以導致體溫低於基礎體溫,但是沒有不適狀態,不必擔心,如果畏寒,發冷,建議到醫院就診,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你健康!

8. 造成基礎體溫低的原因是什麼

基礎體溫變化的機理
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女性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孕酮,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荷爾蒙支持,繼續分泌孕酮,體溫持續高溫.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所以體溫將持續低溫.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以排卵日為分隔,排卵前為卵泡期,排卵後為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正常的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
如何測量
建議使用專門的基礎體溫計,基礎體溫計與一般體溫計不同,它的刻度較密,一般以攝氏36.7度(刻度24)為高低溫的分界.(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將基礎體溫計於睡前放在枕邊可隨手拿到之處,於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動時,放在舌下測量五分鍾,並記錄在基礎體溫表上.
早晨量記體溫有困難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時間量,切記事前半小時不可激烈運動或飲用冷熱食品.
測量基礎體溫的方法雖然簡單,但要求嚴格,還需要長期堅持。一般需要連續測量3個以上月經周期才能說明問題。
在月經期,如遇有感冒、發熱、腹瀉、失眠、飲酒、使用電熱毯等情況,往往容易影響基礎體溫,在測量時要注意,同時注意要特別標記說明。

9. 基礎體溫偏低的原因

一般來說人體都有自己的體溫調節系統,這個東西我們稱之為基礎體溫,有些人基礎體溫偏低,那麼基礎體溫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體溫的變化與年齡也有關,年輕人體溫偏高,老年人體溫偏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體溫有逐漸降低的傾向,大約每增加一個年齡段(10年),平均降低0.05℃。

基礎體溫較低常見於體質虛弱或寒性體質的人,寒性體質的人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易受寒冷、潮濕傷害導致基礎體溫降低。一般如果沒有什麼特殊不適的症狀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伴有身體其他不適可看一下中醫,由醫生把把脈,如果診斷為寒性體質或腎陽虛可以服用中葯治療。